甘草人工栽培要点

甘草人工栽培要点

一、人工种植甘草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万修福,杨野,康传志,王升,王铁霖,王瑞杉,韩邦兴,郭兰萍[1](2021)在《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展望》文中提出通过梳理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类型和概念,总结了林草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现状,认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具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缓解耕地"非粮化"紧张局面、扶贫脱困效果显着的优势,指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存在生态优先原则有待进一步落实、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有待完善、道地药材意识有待加强的问题,建议开展适宜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开展适宜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收集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研发适宜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小型机械、加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开展林草中药材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绿色发展研究,促进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可持续发展。

常宏磊[2](2021)在《甘草跳甲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取食偏好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状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栽培甘草有效地缓解了因野生甘草资源的急剧减少造成的市场供求矛盾。但集约化生产时的虫害造成了栽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下降。甘草跳甲(Altica deserticola)(鞘翅目:叶甲科)是以甘草叶片为食的有害昆虫。其成虫和幼虫都以甘草叶片为食,虫害严重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野外调查发现,与光果甘草种群相比,跳甲似乎更加倾向于取食乌拉尔甘草种群,但因这两个甘草种群的生境不同,我们无法确认跳甲对两种甘草叶片取食选择的差异究竟是因甘草种间自身所含物质的差别还是由于两地生态因子的差异造成的。因此,本研究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探究了甘草跳甲对相同生境下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取食偏好,并从这两种甘草叶片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物质含量两个方面分析了跳甲对二者叶片取食偏好的内在机理;由于土壤的水分和氮素条件往往会对植物叶片的理化性状造成显着影响,因此我们设置了高水高氮、高水低氮、低水高氮、低水低氮四种水氮供应条件,探究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这两种甘草叶片理化性状的影响,以及跳甲对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的两种甘草叶片的取食差异,以期探明水氮供应与甘草叶片对跳甲取食抗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制定栽培甘草的水氮供应量,甘草跳甲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甘草跳甲成虫和幼虫对相同生境下的光果甘草叶片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具有相同的取食偏好,即当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生长在相同生境时,无论跳甲成虫还是幼虫都偏向取食乌拉尔甘草的叶片,光果甘草具有显着的抗虫性。在相同生境下,光果甘草叶片的硬度、厚度、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都显着高于乌拉尔甘草叶片。当同处于高水高氮(HWHN)和高水低氮(HWLN)处理下时,二者的含水量无显着性差异,而当处于低水低氮(LWLN)和低水高氮(LWHN)的处理下时,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含水量显着高于光果甘草叶片。乌拉尔甘草叶片氮含量显着高于光果甘草,而光果甘草叶片的总单宁、单宁酸和儿茶素的含量都显着的高于乌拉尔甘草叶片。相比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叶片更厚,质地更硬,具有更发达的角质层,因此,其物理性状可能是跳甲不喜欢取食光果甘草叶片的原因之一。同时,光果甘草叶片中的单宁类物质含量显着高于乌拉尔甘草,且其氮含量显着低于乌拉尔甘草,这可能是跳甲更倾向于取食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叶片理化性状的种间差异可能是跳甲成虫和幼虫都倾向于取食乌拉尔甘草的叶片的内因。在低水条件下,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单宁类物质含量会随土壤氮素的增加而显着降低,而氮含量则会随之显着增加。在高水条件下,叶片总单宁含量、儿茶素和鞣花酸含量会随土壤氮素的增加显着降低,而叶片厚度和单宁酸含量会随土壤氮素的增加而增加。在低氮条件下,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总单宁含量和四种单宁类物质的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下降,氮含量则会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氮条件下,叶片厚度、总单宁含量、儿茶素和鞣花酸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而含氮量和单宁的含量则与之相反。因此,我们认为,甘草叶片的理化性状是由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塑造的。甘草跳甲成虫及幼虫对低水高氮(LWHN)处理下的光果甘草叶片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具有显着的取食偏好。可能是因为该处理下的甘草叶片具有相对柔软且薄的叶片,同时含有丰富的氮含量以及低的单宁类物质含量。综上所述,甘草跳甲对光果甘草叶片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存在取食的偏好性,这种偏好受到甘草叶片物理性状和化学物质含量的影响,叶片的理化性状也会随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栽培甘草的集约化生产过程中,若对栽培的品种无要求,则种植光果甘草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其抗虫性更好。在栽培管理中,二者在低水低氮(LWLN)处理下抗性最强,因此应避免高水平的氮肥和水分供应,以减少跳甲的取食危害,保障其产量与品质。

刘锋[3](2020)在《红皮甘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文中研究说明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多处于高原、荒漠、碱滩,甚至在戈壁滩也有大量分布。从野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甘草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分析了红皮甘草的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甘草种植提供参考。

李昕[4](2020)在《微生物菌剂-中蒙草药体系在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不同微生物-中蒙草药体系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在武家塔露天煤矿复垦区种植的十五种中蒙草药进行优势种筛选实验,另结合六种中蒙草药进行优势种种植实验为对象,通过向适生种筛选实验的十五中蒙草药施加六种微生物菌剂和黄腐酸钾,向优势种种植实验的六种中蒙草药施加胶质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两种菌剂的混合菌剂,研究不同体系下对中蒙草药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复垦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探究优势种筛选实验、适生种种植实验不同环境条件下中蒙草药的生长情况以及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蒙草药对微生物菌剂促生作用的响应时间和响应程度均具有差异性。优势种筛选实验与适生种种植实验均发现微生物菌剂对中蒙草药有很好的促生作用,但是部分中蒙草药对本研究施用的微生物菌剂的亲和性不高,多项生长指标为抑制作用。(2)优势种筛选实验与适生种种植实验表明微生物菌剂对种植中蒙草药的土壤有很好的改良作用,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且不同的微生物菌剂结合不同的中蒙草药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存在差异。(3)综合来看,优势种筛选实验哈茨木霉、黄腐酸钾、胶质芽孢杆菌与防风组合,哈茨木霉、胶质芽孢杆菌与苦参组合,哈茨木霉、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与桔梗组合,黄腐酸钾与连翘组合,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蒲公英组合,几种组合体系均可促进其种植的中蒙草药生长并改良土壤养分;适生种种植实验胶质芽孢杆菌结合板蓝根和防风组合体系可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胶质芽孢杆菌和混合菌剂与黄芩组合体系可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为较好的组合体系。该论文有图30幅,表5个,参考文献90篇。

聂鲜钰[5](2020)在《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是败酱科缬草属植物,以根茎入药,有清热止泻、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在自然条件下宽叶缬草繁殖系数低、生长缓慢,想要实现规范化种植,就必须从种子种苗及栽培措施等方面入手。本研究从种子种苗质量控制、栽培措施择优两个方面开展宽叶缬草的栽培试验工作,从中药农业角度,探索能提高宽叶缬草产量及生物活性成分挥发油含量的人工培育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成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种子呈黄褐色;二是种子顶部的冠毛展开。种子呈长圆状卵形,体积小。在宽叶缬草种子发芽过程中,温度比光照更关键,最佳发芽条件为10-15℃,无光照。2、以根重和根粗两个特征指标对宽叶缬草种苗(剔除地上部)进行分级,将宽叶缬草种苗分为三个等级,即I级苗根重≥13g,根粗≥3mm;II级苗根重6-13g,根粗2-3mm;III级苗根重1.5-6g,根粗2-3mm。通过产量和质量确保分级的合理性,本试验中不同等级的宽叶缬草种苗对地上部生长无明显的影响,对产量及质量有显着的影响,等级越高的种苗出苗率越高,产量也越高,挥发油提取率及成分含量也越高,说明本次试验宽叶缬草的种苗分级是合理的。本研究中,I级苗和II级苗的出苗率、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等都远远高于III级苗。因此,在宽叶缬草的生产中,为保证产量与质量,建议选择I级苗、II级苗。3、宽叶缬草种植密度为A2(0.25×0.3m)即133333株/hm2时产量最高,A1(0.2×0.25m)即200000株/hm2次之,在133333-55555株/hm2之间,随着密度的降低产量逐渐降低,说明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宽叶缬草种植。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提取率和多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除A4浸出物的含量最高外,挥发油成分、乙酸龙脑酯和总黄酮含量均为A2(0.25×0.3m)最高。A2密度下宽叶缬草的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都较高。因此,在宽叶缬草的生产中,为保证产量及质量,建议选择0.25m×0.3m的行株距种植。4、氮磷钾配施对宽叶缬草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有施肥处理产量均高于未施肥处理。施肥13(N1P2K1)处理即氮肥172.5kg/hm2,磷肥330kg/hm2,钾肥108.75kg/hm2的叶片数、茎数、单株重、根重、产量均为最高,且产量达到11402.22kg/hm2,对比未施肥条件增产了246.36%。施肥对宽叶缬草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对多糖和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影响,施肥9(N2P2K1)挥发油提取率最高,施肥12(N1P1K2)有利于乙酸龙脑酯等挥发油成分含量的积累,施肥14(N2P1K1)有利于总黄酮含量的积累。但从产量考虑,可以选择施肥13(N1P2K1),施肥13处理下的宽叶缬草品质较稳定,其主要的挥发油成分乙酸龙脑酯为50.25%,也高于文献标准33.73%。5、移栽期B1(12月11日)的叶片数、茎数、单株重、根重、产量等均为最高,且随着移栽时间的延后茎叶数和产量等逐渐降低。不同移栽期对宽叶缬草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移栽期B3(1月27日)挥发油提取率最高,移栽期B4(3月10日)总黄酮含量最高,移栽期B1(12月11日)浸出物含量最高,但不同移栽期对宽叶缬草的乙酸龙脑酯等挥发油成分没有明显的影响,从产量考虑,建议选择B1(12月11日)移栽。6、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的地上部生长、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都有显着的影响,且均表现为T3(土壤含水量50%-55%)>T2(土壤含水量为25%-30%)>T1(土壤含水量为10%-15%)。当土壤含水量处于T1水平时,严重影响宽叶缬草生长,导致其产量降低甚至是死亡,但当土壤含水量达到T2、T3水平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在种植宽叶缬草时,需保持土壤含水量在50%-55%水平,多浇水,但不能造成田间积水。7、结论:在种植宽叶缬草时,应选择I、II级种苗,保证出苗率;注意移栽时间,在年前最适宜;应合理密植,平均133333株/hm2;还要注意水肥管理,施肥水平为N 172.5kg/hm2,P2O5 330kg/hm2,K2O 108.75kg/hm2;多浇水,保证土壤含水量,但不淹水。

闫国跃[6](2020)在《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为广西道地药材,也是重要的壮药,壮族称之为“棵兜”,也属“桂药”、“南药”,为广西“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十大中药材之一。由于苦玄参生长环境恶化,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苦玄参市场供应主要来源于人工种植。人工种植品种未经选育,种质混杂,且长期的种植使品种不断退化,出现药用活性成分含量降低等质量问题,迫切需要选育出高质量的苦玄参新品种。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入到种质资源研究的多个层次和方面,使人们能够客观准确地检测出种质基因组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以不同地理来源的苦玄参居群和形态差异较显着的株系为研究材料,以苦玄参主要药用活性成分苦玄参苷的组成和含量为优质种质标准,基于转录组SSR、SNP分子标记,对收集的苦玄参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并挖掘苦玄参苷关联基因,其结果可为苦玄参优良种质的筛选、鉴定及品种改良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1)采集广西、云南两省野生居群种质13份,广西龙州、梧州两地栽培种质50份,在南宁扩繁后,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所有样品的主要药用活性物质苦玄参苷IA和IB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株系的苦玄参样本其苦玄参苷IA和IB含量的差异,初步筛选高苦玄参苷含量的优势居群和优良种质。(2)采用转录组高通测序技术经过RNA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文库质控等程序,完成来源于广西、云南两地63份苦玄参鲜叶平行样本转录组测序,经拼接组装后,获取苦玄参转录组遗传数据;使用BLAST软件将Unigene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Pfam、KEGG 数据库比对,获得 Unigene的注释信息,经过数据库比对及利用Getorf软件进行编码蛋白框(CD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3)获得苦玄参转录组遗传信息数据后,利用针对转录组测序的比对软件STAR与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并通过GATK挖掘苦玄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于 SNP 分子标记,通过进化分析、群体结构分析、主元成分分析及亲缘关系分析对13个居群样本及50个栽培单株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分析样本间遗传进化关系;并以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为目标性状,基于转录组SNP及GEM进行关联分析,筛选苦玄参有效成分关联位点,通过与已知数据库比对预测候选基因功能。(4)基于苦玄参鲜叶转录组序列,利用鉴定简单重复序列软件MISA挖掘苦玄参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SSR)分子标记,基于SSR标记两端保守序列开发苦玄参EST-SSR引物,随机选择4份材料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验,并利用选择出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样本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结果分析18个群体及69个单株的遗传结构,并利用SPSS软件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GLM)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苦玄参苷含量相关联的SSR分子标记。结果:(1)苦玄参苷IA含量在广西、云南两省13个野生群体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苦玄参苷IB和总苷含量水平在两省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综合整体,云南居群苦玄参优于广西,其中优势居群为云南景洪市曼沙区,其次为云南澜沧县勐朗镇。50份栽培品种单株样本苦玄参苷含量差异比较,苦玄参苷IA和总苷含量水平在广西和梧州两地间差异不显着(p>0.05);苦玄参苷IB含量水平龙州显着高于梧州(p<0.05),根据总苷含量,梧州、龙州两地种质水平相当。各株系间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编号为HZP04、ZGB0、WZHZP21、ZGB08、WZHJX03的单株整体水平较优。(2)63份苦玄参平行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经过测序质量控制后,共得到323.55Gb Clean Data,Q30碱基比例超过86.28%。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组装后,初步建立苦玄参转录组数据库,共得到519,730条Transcript和203,606条 Unigene,Transcript 与 Unigene 的 N50 分别为 3,365 和 751。通过苦玄参Unigene 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Pfam、KEGG 等七大数据库比对,203606条转录本中131183条Unigene被注释,注释比例达到64.42%。将Unigene与已知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得到与已知蛋白基因序列相同或相似Unigene,共获得153100个CDS核苷酸序列和CDS氨基酸序列。对未知与已知蛋白库比对上的Unigene,利用Getorf软件平台,有65536个CDS核酸序列和65536个CDS氨基酸序列被预测。(3)63个苦玄参平行样本SNP分子标记跨度在57355~107932个之间,其中野生种质样本T01~T13中SNP数量在61430-81517个之间,栽培单株T14~T63中SNP数量57355~107932个,栽培种数量跨度大于野生种。纯合型SNP数量变化范围为41852~74564个,杂合型SNP数目变化在4094~47084个之间,纯合型数量大于杂合型。遗传结构分析中,13个居群可分为2个亚群,云南的8个居群被归为同一亚群,2个云南居群与广西3个居群归为另一亚群。50个栽培单株样本可分为两群,梧州有4个单株被归为一个亚群,其余归为另一亚群。利用转录组关联技术对SNP及GEM与苦玄参苷目标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基于SNP分析,在阈值p<1.00E-06时,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有5个,苦玄参苷IB关联位点4个;基于GEM分析,阈值p<1.00E-06 下,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184个,苦玄参苷IB相关关联的位点2421个,与两种成分同时关联的位点45个;SNP和GEM联合关联分析在阈值p<1.00E-03,筛选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5个,苦玄参苷IB关联位点6个,位点功能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录、甲基化、基因修饰等功能作用。(4)通过对总碱基数为47,941,629bp Unigene序列评估,挖掘13768个苦玄参SSR分子标记,鉴定出6种不同SSR类型,基于两端序列开发相关引物,对随机抽取的100对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多态性引物48对。随机抽取20对多态性的引物对18个种群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出等位基因71个,平均每对引物3.55个。引物间P变化范围为0~40.7%;PIC范围0~0.7941;I范围 0~1.8143。ObsHet 范围 0~0.4423;ExpHe 范围 0~0.8269。Fis 值为0.0953~0.6639;亚群间Fit值范围0.0626~0.8587;遗传分化系数Fst范围0~0.6866。基因流(Nm)范围0.1144~0.7594。各种群Nei范围0~0.4016;I范围0~0.6209,群体相似系数0.3814~0.9686,遗传距离0.0319~0.9638。18个种群在遗传距离0.3213处分成4个亚群,云南样本可分为3亚群,广西3个种群归入同一亚群。69个单株利用20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观测等位基因3.8个。等位基因多态率范围为0~59%。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0~0.6211;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变化范围0~1.240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范围0~0.6823。各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824;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 0.3659;基因流Nm平均值0.4332。样本间相似系数范围0.5856~0.9506,遗传距离范围0.0506~0.5325,在遗传距离0.24处,69单株样本分成13个亚群。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有5个位点与苦玄参苷IA、IB相关联,其中,同时与两种成分关联的位点仅1个。结论:根据国家药典对苦玄参质量评价标准,云南和广西13个野生种群样本中,云南野生种质明显优于广西,具有更大的筛选优良苦玄参种质资源的潜力。广西主产区苦玄参栽培品种质量良莠不齐,广西梧州的栽培品种中可能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建立苦玄参转录组公共数据库,填补了苦玄参遗传信息的空白。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苦玄参SSR、SNP分子标记,从不同层次分析苦玄参遗传进化关系,不同产地间均出现不同程度分化,广西、云南两地野生种质间分化明显,分析结果与供试苦玄参种质地理分布差异基本吻合,但也存在区域间遗传交叉现象,该结果为研究苦玄参药材优势居群提供依据;广西栽培品种间整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但存在个别单株分化明显的现象,可为筛选优良株系提供资源。以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为目标性状,采用不同分子标记及关联策略,筛选出大量与苦玄参苷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关联位点基因功能主要涉及信号转录、甲基化、基因修饰等功能作用,结果将为苦玄参优良种质选育提供最直接的遗传信息,加快苦玄参优良种质选育。

杨建辉[7](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康传志,吕朝耕,黄璐琦,王升,王红阳,张文晋,王瑞杉,王铁霖,孙嘉惠,周涛,郭兰萍[8](2020)在《基于系统层次的常见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文中提出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全球生态农业中最富有活力和前景的新领域,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已成为我国中药农业的国家战略,受到了高度重视,已在全国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该文基于系统层次从生态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5个层次,在梳理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生物多样性模式和良种良法模式等5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8种成熟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包括野生抚育技术、精细农业耕作技术、定向培育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菌根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等,旨在为中药材生态种植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马玲芳[9](2020)在《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柴胡(Stel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是宁夏道地药材之一,随着野生资源的匮乏,人工种植面积逐年推广,生产上种子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市场上提供的银柴胡种子种源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混伪品多等严重影响银柴胡药材的质量与产量。本课题对采自不同种植区的13份银柴胡种源进行种子质量、植株抗逆性、药材产量及主要药效含量等研究,旨在筛选出药效成分含量高、种子质量好、抗逆性强的种源材料,为道地产区银柴胡规模规范化种植提供优质种源材料。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种子生活力、千粒重有差异。13份银柴胡种源材料中85%的种子生活力在95%以上,62%的种子千粒重在1.45~1.65g,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经模糊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将13份银柴胡种源材料分为4类,第Ⅰ类有10号、5号、13号、7号种源,第Ⅱ类有2号、9号、4号种源,第Ⅲ类有11号、1号、6号、3号、8号种源,第Ⅳ类有12号种源。10号、5号、13号、7号种源质量较好,12号种源质量较差。2.不同种源银柴胡不同抗逆生理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一年、第二年均有差异。根据聚类分析可将13份种源材料分为三类:3号、9号、12号、4号是强抗逆性种源材料,主要来源于宁夏同心、宁夏红寺堡地区;6号、7号、1号、5号、11号、10号是弱抗逆性种源材料,主要来源于宁夏同心、宁夏彭阳地区;2号、13号、8号是中抗逆性种源材料,主要来源于宁夏同心、甘肃陇西地区。3.银柴胡一年生总黄酮含量在2.27~3.17mg·g-1,两年生总黄酮含量在3.85~8.19 mg·g-1;一年生总皂苷含量在34.75~42.56 mg·g-1,两年生总皂苷含量在38.22~45.17 mg·g-1;综合药效成分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筛选出中药银柴胡药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有3号、12号、1号、4号、2号和6号种源,来自宁夏同心和红寺堡地区。两年生银柴胡产量为120~205 kg/667 m2,产量较高的9号、5号、6号、12号种源均来自宁夏同心地区,其中6号种源和12号种源药效成分含量也高;经相关性分析,银柴胡根产量与主要药效成分呈不显着负相关。4.对13份银柴胡种源材料药效成分、抗逆性、种子质量等质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成分得分系数结果显示,主成分1反映了质量指标脯氨酸(Pro)、发芽率和生活力,主成分2反映了质量指标总黄酮、过氧化氢酶(CAT)和千粒重,主成分3反映了质量指标总皂苷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主成分4反映了质量指标MDA。根据各个种源成分综合得分,13份种源材料综合质量排序为:4号>1号>10号>5号>2号>7号>8号>3号>6号>11号>9号>13号>12号,排序靠前的种源综合质量较高,综合排名靠前的有4号、1号、10号、5号种源,说明这4个种源银柴胡质量较好。

朱仁愿,丁爱华,李运,邱国玉,丁辉,李岩,张彩霞,刘光瑞[10](2019)在《兰州市中药材人工种植现状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精品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6月-2018年12月,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通过电话与各区县农业局沟通、与有关乡镇政府联系和实地走访调查三种方式,对兰州市各区县中药材种植地中药材的品种、面积、产量和产值、栽培技术、加工方式等情况进行调研及统计,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材种植的合理化建议。结果与结论:2018年全年,兰州市共有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21种,种植总面积约51万亩,年产量达17万吨,年产值超17亿元,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移栽、覆膜或直接播种的形式,加工则以晾晒为主。兰州市人工种植中药材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色品种突出、道地性得到保证、中药材种植与旅游相结合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也存在达不到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品种退化、基础研究落后、自然灾害严重等问题。建议兰州市应在加大宣传、扩大优势的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展构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强良好农业规范(GAP)意识,加强科学研究力度,探索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开展中药材保险,保障种植产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兰州市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精品化种植。

二、人工种植甘草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种植甘草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林草中药材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1 林草中药材的概念
    1.2 林草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现状
2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概念和现状
    2.1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概念
    2.2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常见类型
        2.2.1 林木复合种植
        2.2.2 林下种植
        2.2.3 野生抚育
        2.2.4 拟境栽培
    2.3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
3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优势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优势
        3.1.1 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
        3.1.2 缓解耕地“非粮化”的紧张局面
        3.1.3 扶贫脱困效果显着
    3.2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3.2.1 生态优先原则有待进一步落实
        3.2.2 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有待完善
        3.2.3 道地药材意识有待加强
4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可持续发展建议
    4.1 开展适宜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
    4.2 开展适宜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收集和新品种选育
    4.3 研发适宜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小型机械
    4.4 加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
    4.5 开展林草中药材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绿色发展研究

(2)甘草跳甲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取食偏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甘草研究现状
        1.1.1 野生甘草的分布
        1.1.2 栽培甘草的分布及现状
        1.1.3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1.4 甘草及其提取物的应用
        1.1.5 甘草形态结构的研究现状
        1.1.6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栽培甘草的影响
    1.2 植物抗虫的机理
        1.2.1 对昆虫取食行为产生影响的物理性状
        1.2.2 对昆虫取食行为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1.3 甘草害虫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及目标
第二章 甘草跳甲对相同生长条件下的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的叶片取食强度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及甘草来源
        2.1.2 跳甲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取食强度的比较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相同生长条件下光果甘草叶片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甘草来源
        3.1.2 叶片硬度的测定
        3.1.3 叶片厚度及角质层厚度的测定
        3.1.4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3.1.5 叶片氮含量的测定
        3.1.6 叶片单宁含量的测定
        3.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硬度的比较
        3.2.2 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厚度及角质层厚度的比较
        3.2.3 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含水量的比较
        3.2.4 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含氮量的比较
        3.2.5 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的总单宁含量比较
        3.2.6 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四种单宁类物质含量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理化性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样地与种子来源
        4.1.2 试验处理
        4.1.3 叶片理化性状的检测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硬度的影响
        4.2.2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厚度的影响
        4.2.3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角质层厚度的影响
        4.2.4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4.2.5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4.2.6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总单宁的影响
        4.2.7 水氮处理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四种单宁类物质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对甘草跳甲取食抗性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甘草与虫源
        5.1.2 跳甲取食试验设计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处理条件下跳甲成虫对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叶片取食强度的比较
        5.2.2 相同水氮处理条件下跳甲成虫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取食强度的比较
        5.2.3 不同处理条件下跳甲幼虫对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叶片取食强度的比较
        5.2.4 相同水氮处理条件下跳甲幼虫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取食强度的比较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红皮甘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前准备
    1.1 选地要求
    1.2 土地处理
    1.3 平整土地
    1.4 灌溉浇水
    1.5 封闭除草
    1.6 耙地
    1.7 镇压
2 播种
    2.1 种子处理
    2.2 播种期
    2.3 播种方式
3 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
        3.1.1 选择肥料
        3.1.2 灌水追肥
    3.2 除草
    3.3 薄膜清除
4 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4.1 常见的病害
        4.1.1 锈病
        4.1.2 褐斑病
        4.1.3 白粉病
    4.2 常见的虫害
        4.2.1 叶蝉
        4.2.2 短毛草象
    4.3 割秧
5 采挖收获

(4)微生物菌剂-中蒙草药体系在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地点
    2.2 实验材料
    2.3 优势种筛选实验设计
    2.4 适生种种植实验设计
    2.5 测量指标与测量方法
3 微生物对筛选种植中蒙草药的生长影响研究
    3.1 微生物对筛选种植中蒙草药生长指标的影响
    3.2 本章讨论与小结
4 微生物对筛选种植中蒙草药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4.1 微生物对筛选种植中蒙草药土壤养分的影响
    4.2 本章讨论与小结
5 微生物对种植适生种中蒙草药的生长影响研究
    5.1 微生物对种植适生种中蒙草药生长指标的影响
    5.2 本章讨论与小结
6 微生物对种植适生种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6.1 微生物对种植适生种土壤养分的影响
    6.2 本章讨论与小结
7 土壤养分与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7.1 优势种筛选实验土壤养分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7.2 适生种种植实验土壤养分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药用植物栽培措施研究
        1.2.1 种子种苗质量控制
        1.2.2 栽培密度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2.3 施肥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2.4 移栽期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2.5 土壤含水量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宽叶缬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及其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2.1 种子质量特征研究
        2.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2.1 种子成熟过程试验
        2.1.2.2 种子萌发特性试验
        2.1.3 试验指标测定
        2.1.4 结果与分析
        2.1.4.1 种子外观形态
        2.1.4.2 种子成熟过程
        2.1.4.3 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2.1.5 讨论与小结
    2.2 种苗质量分级及其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2.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2.1 宽叶缬草种苗质量分级试验
        2.2.2.2 不同等级宽叶缬草种苗栽培试验
        2.2.3 试验指标测定
        2.2.3.1 田间植株形态观察
        2.2.3.2 产量测定
        2.2.3.3 挥发油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4 乙酸龙脑酯含量测定
        2.2.3.5 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6 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7 浸出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8 宽叶缬草GC指纹图谱的建立
        2.2.4 数据处理
        2.2.5 结果与分析
        2.2.5.1 宽叶缬草种苗基本农艺性状
        2.2.5.2 宽叶缬草种苗分级指标的确定
        2.2.5.3 宽叶缬草种苗分级结果
        2.2.5.4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2.2.5.5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2.2.5.6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2.2.5.7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2.2.6 讨论与小结
3 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研究
    3.1 不同栽培密度对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指标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1.5 结果与分析
        3.1.5.1 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1.5.2 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1.5.3 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1.6 讨论与小结
    3.2 不同施肥方案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指标测定
        3.2.4 数据处理
        3.2.5 结果与分析
        3.2.5.1 施肥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2.5.2 施肥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2.5.3 施肥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2.5.4 施肥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2.6 讨论与小结
    3.3 不同移栽期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3.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3.2 试验设计
        3.3.3 试验指标测定
        3.3.4 数据处理
        3.3.5 结果与分析
        3.3.5.1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3.5.2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3.5.3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3.5.4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3.6 讨论与小结
    3.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4.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4.2 试验设计
        3.4.3 试验指标测定
        3.4.4 数据处理
        3.4.5 结果与分析
        3.4.5.1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4.5.2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4.5.3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4.5.3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4.6 讨论与小结
4 结论
    4.1 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4.3 最优种植方案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动态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保护现状
        二、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三、药用植物分子育种研究
    第二节 壮药药用资源研究动态
        一、壮药药用资源概况
        二、壮药资源利用历史及现状
        三、壮药药用资源保护现状
    第三节 苦玄参研究动态
        一、苦玄参药用资源地理分布及资源利用现状
        二、苦玄参生物学特性
        三、苦玄参人工繁育及栽培
        四、苦玄参化学成分及主要活性成分含置测定
    第四节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动态
        一、RFLP标记发展及应用
        二、RAPD标记发展及应用
        三、ISSR标记发展及应用
        四、SSR标记发展及应用
        五、SNP标记发展及应用
第二章 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省份群体样含量差异分析
        2. 群体苦玄参苷含量差异
        3. 单株样苦玄参苷含量差异比较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章 苦玄参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测序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测序数据量统计
        2. 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
        2.1 mRNA片段化随机性检验
        2.2 插入片段长度检验
        2.3 转录组测序数据饱和度检验
        3. 组装结果统计
        4. 不同样品总体表达量比对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节 苦玄参转录组功能注释及CDS预测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组装结果Unigene功能注释
        1.1 苦玄参同源序列的物种分析
        1.2 Unigene的GO功能分类分析
        1.3 Unigene的COG功能分类
        1.4 Unigene的KOG统计分析
        2. 编码蛋白框(CD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四章 转录组SNP遗传结构分析及有效成分关联基因挖掘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SNP位点挖掘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SNP位点统计
        2. 基因的SNP密度分布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节 基于转录组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结构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苦玄参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1 进化分析
        1.2 群体结构分析
        1.3 PCA分析
        2. 单株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2.1 进化分析
        2.2 群体结构分析
        2.3 PCA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节 苦玄参有效成分关联转录组SNP基因位点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基因表达量分析
        2. 关联分析
        2.1 SNP关联分析结果
        2.2 GEM关联分析结果
        2.3 联合分析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五章 苦玄参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基因关联分析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SSR位点挖掘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节 EST-SSR引物开发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引物开发和检测
        1.1 转录组引物设计
        1.2 引物筛选和多态性验证
        2. PCR扩增结果
        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各位点PIC值
        3.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F统计值和基因流
        3.4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节 栽培单株苦玄参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性状相关标记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各位点PIC值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2. F统计检验结果及基因流
        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4. 苦玄参苷含量关联标记相关分析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系统层次的常见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系统层次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
    1.1 景观模式
    1.2 循环模式
    1.3 立体模式
    1.4 生物多样性模式
    1.5 良种良法模式
2 常见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
    2.1 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相关类型
    2.2 野生抚育配套技术
    2.3 精细农业耕作技术
    2.4 定向培育技术
    2.5 土壤改良技术
    2.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7 菌根栽培技术
    2.8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9 设施栽培技术
3 小结

(9)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银柴胡本草考证
        1.2.2 银柴胡的原植物形态研究
        1.2.3 银柴胡生境及其资源分布研究
        1.2.4 银柴胡人工栽培研究
        1.2.5 银柴胡抗旱性研究
        1.2.6 银柴胡药材活性成分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质量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定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1.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千粒重结果分析
        2.2.2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生活力分析
        2.2.3 不同种源银柴胡在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分析
        2.2.4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质量综合评价
    2.3 讨论
        2.3.1 银柴胡种子千粒重
        2.3.2 银柴胡种子生活力
        2.3.3 银柴胡种子发芽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源银柴胡抗旱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1.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种源银柴胡膜脂过氧化分析
        3.2.2 不同种源银柴胡抗氧化酶分析
        3.2.3 不同种源银柴胡渗透调节物质比较
        3.2.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3.2.5 银柴胡两年抗旱生理聚类分析
    3.3 讨论
        3.3.1 银柴胡膜脂过氧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3.3.2 银柴胡抗氧化酶与抗旱性的关系
        3.3.3 银柴胡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旱性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源银柴胡产量、主要药效成分及综合评价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标准曲线绘制
        4.2.2 不同种源银柴胡总黄酮含量比较
        4.2.3 不同种源银柴胡总皂苷含量比较
        4.2.4 不同种源银柴胡产量分析
        4.2.5 不同种源银柴胡药效成分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4.2.6 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分析评价
    4.3 讨论
        4.3.1 不同种源银柴胡药效成分比较研究
        4.3.2 不同种源银柴胡产量与药效成分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兰州市中药材人工种植现状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兰州市及其中药材种植基本信息
2 兰州市各辖区中药材种植现状
    2.1 七里河区中药材种植现状
    2.2 西固区中药材种植现状
    2.3 红古区中药材种植现状
    2.4 永登县中药材种植现状
    2.5 榆中县中药材种植现状
3 兰州市中药材种植品种分类信息
4 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4.1 优势
    4.2 存在的问题
5 发展建议
    5.1 加大宣传, 扩大优势
    5.2 对于存在问题, 有以下几点建议
        5.2.1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发展构建中药材种植基地
        5.2.2 加强良好农业规范 (GAP) 意识
        5.2.3 加强科学研究力度, 探索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
        5.2.4 开展中药材保险, 保障种植产业发展

四、人工种植甘草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展望[J]. 万修福,杨野,康传志,王升,王铁霖,王瑞杉,韩邦兴,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2021(08)
  • [2]甘草跳甲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叶片的取食偏好与机理研究[D]. 常宏磊.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红皮甘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J]. 刘锋. 种子科技, 2020(16)
  • [4]微生物菌剂-中蒙草药体系在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应用研究[D]. 李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5]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D]. 聂鲜钰. 贵州大学, 2020
  • [6]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D]. 闫国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系统层次的常见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J]. 康传志,吕朝耕,黄璐琦,王升,王红阳,张文晋,王瑞杉,王铁霖,孙嘉惠,周涛,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9)
  • [9]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马玲芳. 宁夏大学, 2020
  • [10]兰州市中药材人工种植现状调研[J]. 朱仁愿,丁爱华,李运,邱国玉,丁辉,李岩,张彩霞,刘光瑞. 中国药房, 2019(11)

标签:;  ;  ;  ;  ;  

甘草人工栽培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