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集团,重彩浓墨大写“人”(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平[1](2021)在《《神经漫游者》的三重空间书写与批判》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加拿大着名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代表作《神经漫游者》是经典的赛博朋克小说,其创造了一个不久将会出现的想象的时代,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里,技术和资本共治,资源与信息等高频流通,大都市文明发达。《神经漫游者》集中考察了三重空间及其现实隐喻:首先,小说描绘了族裔多元、犯罪频仍的当代都市,投射出高度写实的都市"内城"的混杂性与犯罪丛生的危机;其次,小说展现了一幅当代"世界城市"的新网络画面,强调了世界大都市的重要性及其功能性区分,以及其蕴含的政治潜能;在此之上,小说还描绘了近地太空殖民点的开发,显示出对其重演地球都市中内城与郊区失衡、出现飞地化"门禁之区"的隐忧,探索了"前塑"文化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神经漫游者》对多重空间的设置与渲染,显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贾一村[2](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王新悦[3](2020)在《以花会友 以花兴业 以花惠民——访上海市崇明区委书记李政》文中研究说明花开中国梦,绽放生态岛。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7月2日在上海崇明举办。以此次花博会为契机,崇明加快了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及"海上花岛"的步伐,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唱响了生态崇明的"花字诀"。在距离花博会开幕不到300天之际,记者采访了崇明区委书记李政,请他介绍了花博会筹备、崇明花卉产业发展等情况。
矫赟[4](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时代大决战》(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棱头》《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文中研究表明
郭宝玉[5](2017)在《知青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流变》文中指出自1982年的《蹉跎岁月》播出以来,知青题材电视剧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电视剧样式延续至今。与其他电视剧类型有所不同的是,在电视媒介的大众性和“知青”这一话题的特殊性的双重制约下,知青题材电视剧成为了一种夹杂着政治反思、集体记忆、历史评价等多重使命与诉求的“文化复合体”。正因如此,知青题材电视剧艺术流变的过程,包含了创作观、美学倾向、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等多个话语之间的相互博弈,是一个“多元合力”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知青题材电视剧三十余年来艺术流变过程的历时性梳理,对不同时期作品的艺术特征做出归纳与总结。同时,通过挖掘影响其艺术流变的诸多因素、解析知青题材电视剧从“电视”到“现实”再到“意识形态”的逐层编码,进而从中探究影视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机制。文本共分为五章,前四章采取历时性的纵向结构,对知青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特征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在分期的过程中,主要以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为参照样本、以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语境和文艺思潮为宏观背景,进而将其划分为“’后文革’语境下的悲情宣泄(1982年-1993年)”、“新历史主义式的冷静反观( 1994年-2003年)”、“后现代式的戏剧性颠覆(2004年-2008年)”以及“新写实主义的崛起与主旋律变奏(2009年-2016年)”四个发展阶段。随之分别对各个阶段作品的主题倾向、人物塑造、视听风格及叙事手法等艺术特征展开详细的论述与解读。第五章在对前四章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知青题材电视剧艺术流变的内在发展脉络和外部话语逻辑。其中内在发展脉络从“苦难表达”与“英雄书写”的消长、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博弈、类型化与反类型的取舍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而外部话语逻辑则主要探讨了知青题材电视剧与其他知青亚文化之间的互文性、相对于文艺思潮的滞后性以及对知青集体记忆的传承与互补。
冷冰冰[6](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认为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冶进海[7](2016)在《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文中研究指明未来媒体发展将进入一个以多屏为常态,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视听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媒体不断式微,新的媒体充满想象。和所有信息流通一样,视听媒体的传播过程由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渠道、受众反应等众多环节构成的。从传播学的基本环节去研究视听媒体整体的发展趋向和未来形态,以及视听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运作方式与传播策略,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媒体的现状、当下媒介生态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未来视听媒体的信息生产制作、资本运营等种种可能与发展格局,以及未来媒介生态对传播主体、生产流程、受众需求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将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其次,阐述本选题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方面具有的意义;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核心内容,即视听媒介融合、视听媒介生态格局、视听媒体发展趋向、媒体资本运营与产业发展、视听媒体受众分析等为主题,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本文每一章节从哪些方面来开展问题研究;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独创性和重要概念界定等。本文第一章以视听媒体的传播主体为着眼点,以人类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受众被电子屏幕包围和裹挟的多屏媒介现状出发,从传统电视目前遭遇到的巨大冲击切入,提出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加快视听媒体的开放平台建设、植入互联网基因、走产业化道路、多渠道占有受众等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技术变革对传播主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验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对多屏时代视听媒体的以下特征并进行详细阐述:传播主体的不确定与广泛化、视听媒体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内容来源的多样化、盈利模式的丰富化、传播渠道(终端)的无所不在、开放式传播与更高的全程互动性等。第二章通过对当下多元智能传播体系中受众的心理分析,指出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华,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章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运作方式与效果。第三章以大数据背景下的节目制作为切入点,从大众传播学中内容生产这一环节入手,详实论述视听媒体在节目制作、用户分析、传输过程中的大数据运用的目的、效果与未来可能。在视听媒体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会从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运作体系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电影传媒等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制作、运营,针对不同媒介渠道生产适合用户的视听产品,从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转向数据之争,是视听媒体需要提前布局的重心。本章指出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海量化、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规模化等特点,视听媒体利用大数据就得整合各类视听数据,细化相关受众,建立自己的用户群组,让数据“发声”,分享多源数据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远影响,进而从搭建受众所需平台、与受众互动,集中优势打造精品节目、推出个性化视听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一探析,指出视听媒体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潜在价值,根据用户需求去生产相关的视听产品,以此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刻洞见与未来预测,来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第四章是本文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主要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资本运营环节出发,指出资本运作对视听媒体运营及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目前看来,具有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视听媒体在当下传播过程中有着媒体扩张的价值、保护版权的价值、建立品牌的价值、合作共赢的价值、形成产业链的价值等,而这些商业属性的挖掘,需要资本运作和媒体的产业化。本文在这一章里通过整理归类国内外传媒资本运作的具体案例,探析当下视听媒体并购发展趋向及特征,指出国内传媒业资本纵横捭阖的局面已经开始,并呈现出资本作用下视听媒体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明显、对技术发展充满前瞻性判断、跨媒介经营形态不断增强等特点,由此分析视听媒体机构在资本并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风险。第五章中从信息接收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视听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其发展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由此指出大数据基础上的媒介技术发展不断贴近人性,人类想象力在媒介发展中不断扩张,未来视听媒体具有多方综合功能、多元动态智能,视听直播将进入常态化等;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析中指出视听信息过载对受众造成巨大冲击,多元化与圈子化特征明显,再加上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深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影响,以及被视听媒体所传播的“拟态环境”所浸染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彰显自我价值,不被信息时代“异化”与“物化”,被技术力量所裹挟,成为业界和学界深入探讨的话题。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对大数据背景下视听媒体主导的信息环境给予了全方位的评介和补充阐释,并对当下媒介生态、未来视听媒体的发展范式、受众品质的建设等给予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刘金达[8](2016)在《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的文化政治阐释》文中研究指明在后现代语境中,文学理论的诸多概念和规律的阐释方式,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的许多经典都已被轻视或质疑,同时许多新的批评术语与批评理念应运而生,并在文学批评研究的实践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拟借助西方着名文学理论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批评理论,研究北大荒文学创作中所蕴含的文化政治因素及其影响。韩乃寅作为北大荒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有着十年北大荒知青的经历,又在北大荒当了十几年的总局领导,对北大荒及北大荒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文学创作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阐释,对北大荒及北大荒农业及北大荒精神有着更深刻的解读和更深厚的情感。因此,讴歌北大荒人、北大荒精神,弘扬人的主体意识、社会主旋律,唱响中国农业大集团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豪迈情怀构成了其作品的核心内涵。北大荒文学滋生在北大荒独特的文化土壤上,书写北大荒人、北大荒文化是北大荒作家的宿命。从根本上看,任何作家、任何作品、任何文学想象和文学活动都离不开所书写对象固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以意识形态视角研究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中的文化政治内涵,研究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理念及其创作主体情感。从而进一步研究韩乃寅系列作品的价值、意义以及其对读者和整个北大荒文学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杜璇[9](2015)在《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美国着名诗人和评论家惠特曼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草叶集》,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犹如闪亮的明珠,闪耀着民主精神的光芒。作者惠特曼因首创自由体诗而被誉为美国诗歌的“自由体之父”,其诗歌作品从内容到体式皆给中国现代诗坛带来勃勃生机,甚至掀起了自由体诗歌的创作热潮。然而,学术界对于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研究还很不足。本文通过深入梳理中国现代诗人对惠特曼作品的接受状况,阐述其诗学精神和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发生的根源和途径,探讨和探寻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变异现象以及此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为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惠特曼诗歌精神的传播情况,为当下诗歌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鉴镜。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结语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交代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与学术史价值、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对这些方面做了整体且充分的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考察和发掘中国现代诗人在惠特曼诗歌精神的启迪下所形成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的具体的诗歌作品。第一章详细考察惠特曼体现民主精神的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人产生的影响。现代诗人受到惠特曼诗歌民主精神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对所谓上层社会权威人物的趋炎附势和屈膝献媚,而普遍以全新的标准看待底层民众,对农民、工人、妇女等平民的劳动品质的赞美、灵魂深处的挖掘、优美品格的呈现成为现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此外,在惠特曼诗歌中,平民以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所进行的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契合了在民族战争和阶级革命中的民众奋勇抗敌、渴求自由的希冀,所以,惠特曼体现民主精神的诗歌为中国现代诗人进行革命战争诗歌的创作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本章结合本土语境,探究惠特曼诗歌的民主精神被工具化的原因。现代诗人把惠特曼诗歌精神工具化、本土化是受现代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倾向的影响,惠特曼的诗歌精神备受到我国诗人的青睐一方面说明了惠特曼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坛的强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诗人在接受惠特曼诗歌影响的时候不是亦步亦趋的,而是适应本土语境的需要,呈现的选择—一契合——创造这一思路。第二章考察惠特曼体现自然观的诗歌对于中国现代诗人创作的启迪。体现惠特曼浓烈炽热情感的诗歌撞击了中国现代很多诗人的心灵并陶冶了他们的人文情操。受到惠特曼熏陶的现代诗人以舒畅自然、雄伟豪迈的风格描写的是大自然宏观气象中浩大无垠、磅礴大气的自然之物,构筑的是气势宏大的现代诗歌意象空间,表现的是充满动与力精神的特征,流露的是渴望民众吸取这种自然雄壮的伟力以突破世俗规范,扩展主体生命的精神情绪。这和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静穆之美的山水田园诗作相比,是迥然不同的审美形态,这种转变和诗人对惠特曼诗歌的反复阅读和借鉴是分不开的。惠特曼体现自然观念的诗歌给中国现代诗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情趣的转变,更深入的推动了中国诗人现代文化心理的转型,极大的扩展了新诗拓荒者的诗歌话语资源,开拓了他们的诗学视野,进一步的为中国现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想象的审美环境和诗情空间。第三章主要考察惠特曼诗歌的个性精神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表现。宣扬个性意识、提倡个性自由、要求情感解放的惠特曼诗歌精神契合了当时中国新诗诗人尤其是新青年们欲求实现自由恋爱的理想,进一步点燃了中国社会“个性解放”的火把,对中国新诗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章从对自我价值的歌颂、对个性的肯定、对“灵肉一致”价值观的褒奖、对情感价值的高扬这四个层面详细论述惠特曼诗歌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诗歌创作的陶冶。中国现代诗歌作品推崇“灵肉一致”的爱情、强调个性自由、张扬自我的特点折射出惠特曼个性思想的印记。惠特曼作为极富个性精神的诗人,他儿童般的天真、英雄般的激情、浮士德式的叛逆的性格受到中国现代诗人的热烈欢迎,中国现代诗人塑造出的要求自身情感解放、同时为国家命运负责的个体形象深入人心,这和他们对惠特曼诗歌精神的译介和宣传是有紧密联系的,但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本土语境的制约,惠特曼的同性性爱观受到中国现代诗人的冷淡甚至误读。第四章阐释惠特曼的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惠特曼由于打破了英国格律诗体的束缚,大力提倡口语入诗,并开创了风靡全球的自由奔放的诗风,被誉为美国的“自由体诗歌之父”。惠特曼的口语入诗和自由化诗体的创作主张和做法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新诗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的口语入诗和自由诗式的主张对中国现代诗人革新传统诗体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对我国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和成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诗人对惠特曼体诗存在着误读,导致新诗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弊端。最后是结语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行如何两个方面的思考:首先,我们试图从现代性的视域出发,回顾惠特曼诗歌观念、诗歌精神、诗歌体式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的历史,由此揭示出中外文学影响和交流的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其次,在我们关注惠特曼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者的影响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中国文学得以完成现代转型,焕发出的生命活力与惠特曼的影响是有一定关联的。
韩素梅[10](2015)在《第三空间视域下的传媒与城市》文中认为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认为所有空间都是客观与主观、空间性与社会性、历史性的结合。传播媒介在关于城市物理空间的新闻叙事,关于想象性的城市表述及城市社会空间的再组织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即从空间视域看,传媒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体现出社会性与历史性内涵。本文既以空间视域来观照城市化与传媒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以不同群体对城市权利的争取来观照城市与传媒之间新的关系。当代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几乎与传媒的市场化路径相一致,在这一过程中,传媒起到怎样的作用?它与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所在。在这样的批判性思考过程中,媒介运营中“城市”替代“城乡”,农村、农民、农业的话题在传媒与城市的互相建构中消失;“中产”、“市民”替代“人民”,“大众媒介”蜕变为“小众媒介”的诸多现象便容易理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营销与售卖,传媒对城市底层、边缘人群的忽视,新生代打工者通过新媒体融入城市化的努力及困境等等也都成为传媒与城市互动中价值立场的各种表征。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便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社会空间与媒介公共性的关系。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现有研究的成果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两个主要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界的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导;第二阶段的城市化则以市场和行政的双重力量来推动,都市报、城市杂志、城市频道、城市交通广播也在这一时期一一登场。尽管本论文确认所有空间都是兼具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第三空间,但为分析和阐述之便,依照空间的三个层面,从第三部分开始,仍从较为客观的城市物理空间的新闻表述开始——索亚称之为第一空间。首先分析城市化以来最直观的城市形象的新闻表述,并把这类城市表述称为“高大快”的城市观。然后把视线从城市中心移向城市边缘,关注城中村的各类新闻和话语方式,目的在于探寻这一特殊的城市空间暗含的新的城乡社会关系。最后对媒介呈现的城市新闻图景进行总结,即媒介资源、传媒内容的城乡分化及价值取向的都市中产化。第四部分是传媒与城市间的第二空间,即以想象性为主的城市表述。这包括对城市形象片、都市言情剧、城市LED电子屏及城市形象的网络表述等的剖析。这一章的内容试图把以上各种想象性的城市表述与城市政治经济、国家政治经济、全球化浪潮等并置,把城市、国家与全球议题结合在一起,以再次强调城市空间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内涵。第五部分以第三空间强调空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强调媒介与城市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在新媒介为主生成的新的传媒生态和城市社会空间背景下,城市的底层、中产、精英等阶层在城市空间争取、城市权利意识等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就底层而言本文重点观照以进城打工者为主的新城市底层;就城市中产阶层而言,重点分析传媒对偏于中产的消费空间的着力塑造,以及这一阶层在房产维权中通过新媒体等方式争取空间权利和城市权利。针对精英阶层,其当代演变及其跨国性是这一部分的关注焦点,并依旧强调无论在大众传媒还是新媒体领域这一阶层都居于主导地位及其多元性的现实存在。第六部分是结论,包括城市化与传媒之间现存问题的总结与可能的理想路径,以及对本研究的反思。借用本雅明对城市文化“多孔性”的赞美,本文强调空间的多元存在及不同阶层在城市空间、城市权利方面的正当权益。传媒也应如此,即以多元声音、多元价值观来体现其公共属性,而不是城市中心主义的、城市中产化的话语特征。另外,城市各阶层利用传播技术拓展社会空间的实践依旧存在,并且会伴随社会力量的消长而发生变化;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各种传播技术超越阶层局限走向传播公共性依旧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所在。
二、大集团,重彩浓墨大写“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集团,重彩浓墨大写“人”(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漫游者》的三重空间书写与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重空间:都市“内城”问题 |
二、第二重空间:全球“世界都市”网络 |
三、第三重空间:“全球”之上的“新门禁空间”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时代大决战》(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棱头》《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时代大决战》(节选)介绍 |
(二)维译汉 |
1.《棱头》介绍 |
2.《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介绍 |
3.《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介绍 |
4.《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介绍 |
5.《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时代大决战》(节选)译文 |
(二)维译汉 |
1.《棱头》译文 |
2.《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译文 |
3.《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译文 |
4.《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译文 |
5.《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时代大决战》(节选)原文 |
(二)维译汉 |
1.《棱头》原文 |
2.《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原文 |
3.《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原文 |
4.《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原文 |
5.《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原文 |
结语 |
(5)知青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后'文革'时代”下的悲情宣泄(1982年-1993年) |
第一节 “乍暖还寒”时的觉醒 |
一、《蹉跎岁月》:开启“伤痕电视剧”之先河 |
二、知青“作者”的集体控诉 |
第二节 受难者”式的知青形象塑造 |
一、“血统论”重压下的政治俘虏 |
二、“西西弗斯”式的苦难崇拜 |
第三节 “伤痕”式的视听实验 |
一、荒凉乡村的空镜头表达 |
二、悲愤情绪的“微相学”呈现 |
第四节 宏大叙事模式的建立 |
一、“文革”话语逻辑下的行动元叙事系统 |
二、“讲述者”叙事下的历史间离 |
第二章 新历史主义语境中的冷峻反观(1994年-2003年) |
第一节 题材突围:从“知青”到“后知青” |
一、谁来偿还的《孽债》?——原罪式的精神问责 |
二、“有悔还是无悔?”——知青一代的人生命题 |
第二节 知青形象演变:从“受难者”到“边缘人” |
一、物欲沉沦后的道德迷失 |
二、理想破灭后的身份认同危机 |
第三节 视听风格转变:从“伤痕美学”到纪实美学 |
一、城市空间的“异托邦”式营造 |
二、人物心理的外化呈现 |
第四节 叙事视角转移:从“历史中的人”到“人的历史” |
一、旁观视角下的“见证者”叙事 |
二、宏大叙事的消解与“逸闻讲述”的崛起 |
第三章 后现代思潮冲击下的戏剧性颠覆(2004年-2008年) |
第一节 被解构与消费的历史记忆 |
一、《血色浪漫》:一种后现代式的狂欢 |
二、“遮丑”情结下的人道主义关怀 |
第二节 戏谑化的知青形象 |
一、顽主:玩世不恭、游戏人生 |
二、浪子:才华横溢、放荡不羁 |
三、侠者:惩恶扬善、重情重义 |
第三节 奇观化的视听呈现 |
一、摇曳镜头下的诗意乡村 |
二、暴力中的历史奇观 |
第四节 限制性视点下的双重叙事结构 |
一、限制性视点下的“亲历者”叙事 |
二、“阶级斗争——情感纠葛”的双重叙事结构 |
第四章 新写实主义的崛起与主旋律变奏(2009年-2016年) |
第一节 怀旧情结掀起“新写实”热潮 |
一、《北风那个吹》:平实中彰显人性美 |
二、“梁晓声现象”与知青作者的回归 |
第二节 “平民英雄”式的知青形象塑造 |
一、从“超人”到“凡人”:英雄的降格与祛魅 |
二、从“漂泊者”到“追梦人”:家国情怀的抒发与彰显 |
第三节 “原生态”式的视听呈现 |
一、乡村图景的唯美化渲染 |
二、红色符号的波普化呈现 |
第四节 “生活流”式的散点叙事 |
一、“零度视角”下的散点叙事 |
二、“生活流”式的漫溢叙事 |
第五章 对知青题材电视剧艺术发展规律的思考 |
第一节 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内在发展脉络 |
一、表象的言说:“苦难表达”与“英雄书写”的消长 |
二、潜在的话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博弈 |
三、模式的建立与摆脱:类型化与反类型的取舍 |
第二节 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外部话语逻辑 |
一、与其他知青亚文化的互文性 |
二、相对于文艺思潮的滞后性 |
三、对知青集体记忆的传承与互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知青题材电视剧一览表 |
致谢 |
(6)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
2.2.2 研究成果匮乏 |
2.2.3 研究内容简述 |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
2.4 小结 |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4 小结 |
3.3 SciAm文本分析 |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
3.3.2 标题和导语 |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
5.2.1 社会评论家 |
5.2.2 科普教师 |
5.2.3 科技倡导者 |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
5.2.5 文学家 |
5.2.6 寓趣者 |
5.2.7 小结 |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
5.3.3 小结 |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
5.4.1 兴奋与惊讶 |
5.4.2 强调和召唤 |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
5.4.4 分析与小结 |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
6.1“模因”的内涵 |
6.2 编译目的模因 |
6.2.1 寓趣 |
6.2.2 求近 |
6.2.3 通俗化 |
6.2.4 开启对话 |
6.2.5 引导评价 |
6.2.6 政治守门 |
6.3 编译手段模因 |
6.3.1 译写 |
6.3.2 改译 |
6.3.3 改写 |
6.3.4 减译和删译 |
6.4 编译位置模因 |
6.4.1 段首:预设点 |
6.4.2 分散:传意焦点 |
6.4.3 段末:主题意义 |
6.5 积极修辞模因 |
6.5.1 摹声 |
6.5.2 拟人 |
6.5.3 映衬 |
6.5.4 譬喻 |
6.5.5 辞趣 |
6.5.6 仿拟 |
6.5.7 呼告 |
6.5.8 对偶 |
6.5.9 概数 |
6.5.10 设问 |
6.5.11 感叹 |
第七章 结论 |
7.1 内容总结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传统电视媒体与新的视听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 |
二、有关媒介化社会发展进程的相关论述 |
三、有关视听媒体受众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独创性 |
第一章 视听媒体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传统电视与新视听媒体的传播差异 |
第二节 当下视听媒体生态中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新旧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视听媒介变革中的信息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整合传播:视听媒体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二节 精准传播:碎片化与用户思维 |
第三节 品牌传播:媒介路径嬗变与增值效应 |
第三章 愿景与重构: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内容生成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与视听媒体受众细化 |
第二节 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度影响 |
第三节 视听媒体发展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生成 |
一、创新思维:利用大数据发现和占有新媒介 |
二、用户思维:为不同客户端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
三、合作思维:建立视听媒体之间的互惠共赢 |
四、开放思维:搭建平台吸引更多强势媒体和海量自媒体 |
第四章 合纵与连横:传媒资本运作历程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视听媒体的商品属性和价值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传媒资本运营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三节 国外传媒资本运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四节 当下视听媒体资本运营发展趋向探析 |
一、视听媒体借助资本力量向综合传媒集团发展,马太效应初现 |
二、传媒产业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大,资本介入方式多样化 |
三、传媒资本不断投向新视听媒介技术,定位愈加分众化 |
四、以资本打造视听媒体全球开放传播平台,平台聚拢资源 |
五、传媒资本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联姻”用户第一 |
第五章 未来视听媒介功能与受众价值 |
第一节 媒介补救与视听媒体未来发展趋向 |
第二节 视听媒体受众特征与个体呈现 |
一、信息过载:受众将不断处于可变的情境模式中 |
二、圈子化发展:未来视听传播既张扬受众个性又尊重共性 |
三、受众重塑:大数据时代受众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连接 |
四、技术力量:视听媒介技术控制下受众主体地位降低 |
五、消除差距:视听媒体传播中传受知沟界限的消失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的文化政治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与研究现状 |
一、韩乃寅及其文学作品介绍 |
二、韩乃寅文学作品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三节 论文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政治的面孔 |
第一节 文化政治的本质 |
一、文化政治的理论来源 |
二、文化政治概念的界定 |
三、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辨析 |
第二节 文化政治的特征 |
一、主体性 |
二、日常生活性 |
三、边缘性 |
第二章 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的微观政治维度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叙事 |
一、文化政治反应的是人最根本的需求 |
二、文化政治体现在夫妻间的日常生活中 |
三、韩乃寅写出了北大荒人的真实故事 |
第二节 知青形象 |
一、知青文化是北大荒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知青文学的悲情色彩 |
第三章 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的审美政治维度 |
第一节 地域与身份 |
一、北大荒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奠定了北大荒文学的文化政治内涵 |
二、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感悟决定了其创作中必定的文化政治色彩 |
第二节 北大荒赋予韩乃寅独特的创作理念 |
一、地域文化 |
二、官员作家的气魄和老知青的回忆 |
三、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
第四章 文化政治与韩乃寅的文学选择 |
第一节 微观政治下的微小叙事 |
一、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 |
二、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政治 |
第二节 注重平凡人物的思想意识 |
一、平凡人物的平凡思想 |
二、平凡人物的思想体现出文化政治与社会政治的冲突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
三 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反思 |
四 本文的研究设想和学术目标 |
第一章 惠特曼诗歌的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一节 惠特曼诗歌对民主精神的召唤 |
一 民主的圣使:赞美推崇民主的伟人 |
二 民主的圣徒:平民精神的崛起和扩展 |
第二节 战争中呼唤人性的自由 |
一 对自由的呐喊 |
二 国际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 |
第二章 惠特曼的自然观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一节 自然之力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二节 惠特曼式的泛神论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第三章 惠特曼诗歌的个性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第一节 惠特曼诗歌的个体意识对中国诗人的启发 |
一 新诗对自我价值歌颂的深入 |
二 新诗中个体意识觉醒的推动 |
第二节 惠特曼影响下的中国新诗情感美学 |
一 新诗对“灵肉一致”的升华 |
二 新诗对纯真爱情的热烈崇尚 |
第四章 惠特曼的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第一节 惠特曼口语入诗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一 新诗对口语入诗的借鉴 |
二 现代诗人对口语入诗的主观接受 |
第二节 惠特曼诗体的自由化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一 新诗对自由体诗的吸收 |
二 现代诗人对自由体艺术特质的主观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第三空间视域下的传媒与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及研究问题 |
二、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市场化以来的城市化与传媒路径 |
一、转向城市:1978年至1992年的媒介与城市空间 |
二、快城快客:1992年以来的媒介、城市及社会变化 |
第三章 新闻中的城市叙事 |
一、高大快的城市观:新闻叙事与城市想象 |
二、城中村:城乡分化的新闻叙事 |
三、传媒之城:城市叙事的真实幻象 |
第四章 想象性的媒介城市表述 |
一、景观之城:城市形象片演变 |
二、欲望之都:都市言情剧与都市生活 |
三、喧闹之城:LED电子屏及城市空间转型 |
四、虚拟之城:城市空间重组 |
五、传媒之城:城市表述的透明幻象 |
第五章 城市社会空间及阶层分化 |
一、传播技术变迁与城市社会空间 |
二、城市新底层:新市民及新媒体利用 |
三、城市中产:消费者或维权者与媒体关系 |
四、城市精英:全球城市人、媒体及全球空间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一、城市化与传媒之公共性的缺失 |
二、城市化与传媒之间的理想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大集团,重彩浓墨大写“人”(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漫游者》的三重空间书写与批判[J]. 王一平. 外国文学研究, 2021(02)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以花会友 以花兴业 以花惠民——访上海市崇明区委书记李政[J]. 王新悦. 中国花卉园艺, 2020(17)
-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时代大决战》(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棱头》《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D]. 矫赟. 新疆大学, 2020(07)
- [5]知青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流变[D]. 郭宝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7]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D]. 冶进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8]韩乃寅北大荒文学创作的文化政治阐释[D]. 刘金达.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9]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D]. 杜璇. 南京大学, 2015(05)
- [10]第三空间视域下的传媒与城市[D]. 韩素梅. 苏州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