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动词不定式的语义及体的选择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飞[1](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指出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罗健京[2](2021)在《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来”概念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体认的对象。由于对其体验和认知不同,导致不光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表征,即便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不同的形式表征。英语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其认识往往不到位,这给英语教育,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Leech(2013:VIII)就曾指出时体语法范畴是英语习得者的难题。为此,我们要迎接挑战,变挑战为机遇,改善英语教育效果、提升英语教育效率,让师生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体认性。通过对已有“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研究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用法,以及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的认定及理据这五个方面。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基于语言事实提出“将来”概念的内涵和属性特征,也未专门探讨“将来”概念的生成;尚未以事件概念框架为标准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同时也未基于语义构建其连续统;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和动因的探究比较零散,尚未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整体把握;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也有待补充;关于英语中是否有将来时的探讨,也鲜有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回答和解释。鉴此,本研究立足于生成,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哲学切入,语言学着陆,探讨“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如何解释“时间”和“将来”概念?“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哪些?“时间”和“将来”概念是如何生成的?二、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如何分类?三、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是如何形式表征的?四、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在语义和语用上有哪些差异?五、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如何认定?其认知理据是什么?本研究以原型范畴、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描写和解释的方法,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出发,首先,基于“时间”概念来解释“将来”概念,探讨其属性特征,运用原型范畴、概念化和事件概念框架理论对“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的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分别进行阐释;然后,分别运用事件概念框架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分类;再后,运用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过程、机制及动因进行剖析;然后,在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语义对比的基础之上,进行语用对比;最后,在认知语言学的视域下,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进行认定,并说明其认知理据。从现实到认知到语言,对其过程的探究是创新的落脚点。我们的五个发现如下:第一,“时间”概念是认知主体用来标记“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参数,“将来”概念是认知主体在参照时点对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过程的主观设想。感知时间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时间”概念是感知时间在人类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概念。感知将来是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的过程,“将来”概念是说话人或相关的外界权威在参照时点对于参照时点之后的事件或事物的行为状态的主观设想(次范畴为:“意愿”、“打算”、“计划或安排”、“义务”、“祈使”、“假设”、“预测”、“必然”)。“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三。根据“将来”概念与参照时点的联系,“将来”概念具有“相对非体验性”、“主观性”和“二重性”的认知特征。“时间”概念的生成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不同侧面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的生成可以分为“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主体主观性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第二,在事件概念框架的视域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可以分为行为事件句、出现事件句、领有事件句、存在事件句和状态事件句这五大类和十六小类。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域下,根据“将来”概念的内涵,即情态,建构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典型成员是“情态动词+主动词”,次典型成员是“半情态动词+主动词”,边缘成员是“主动词体形式”。这一连续统可具体表示为:情态动词(will>shall)>半情态动词(be going to>be about to>be to)>主动词的体形式(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无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一般体>终止性动词一般体)。第三,“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从客观世界到概念世界,从概念世界到语言世界的隐喻或转喻映射的过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其语法化机制是发生在行为事件概念框架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隐转喻,其语法化动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包括语义的关联性、典型构式的组合成分的非典型化、语用因素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及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第四,由于六种英语中常用“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中动词原始意义的滞留,它们在“将来”性质、“将来”距离、“将来”源头上有所差异。依据“将来”性质,存在“内部将来”表达式和“外部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距离,存在“将来”距离远近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源头,存在内源将来表达式与外源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will、be going to、be to、主动词的一般体和进行体在具体的使用中应依据“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将来”距离、“将来”源头的语义差异加以语用对比,选择最恰当的英语将来表达式。第五,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一方面,英语中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将来”概念。另一方面,英语不用将来时表征“将来”概念,用过去时表征“过去将来”概念,用现在时表征“现在将来”概念和“将来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的认知理据为,一方面,“将来”概念本质上是过去或现在(参照时点)的主观设想,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符合语言生成的省力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另一方面,时态是时间表达的语法化编码;“将来”概念并没有与其对应的特定形式的存在;will并不是时标记。因此,英语中没有将来时态,但可以通过过去时和现在时表征“将来”概念。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实质。“将来”概念具有普遍性,因此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着手,对“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问题的回答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与时间相关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提高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解决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困难,丰富了英语二语学习者对于英语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与翻译技能和英语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非常重要,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杨晓云[3](2021)在《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在对瑞士语言学家巴利(Charles Bally)的“态式-陈述”理论以及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俄罗斯语言学家阿鲁秋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的“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对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语义、语用研究。“态式-陈述”理论的核心是将句子语义划分为呈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内容(陈述)和说话人对客观内容的主观心理操作(态式)。“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的核心是言语行动可以引发言语反应,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轮流交替构成对话。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产生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核心概念是态式。态式被英语、汉语语言学界视为情态意义,俄罗斯语言学界却将其等同为命题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态式语言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比态式和情态的词源意义、术语来源以及主要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厘清了二者的异同,明确了态式的语言学意义,并将态式研究从抽象而有庞大的语句主观内容具化为由态式主体和态式谓词构成的态式框架,并从态式主体的变化和态式述谓结构的变化总结出语句中态式框架显现和弱化的规律。态式刺激是说话人针对听话人的态式进行的言语刺激,态式反应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的态式做出的言语反应。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研究体现为对其语言表达手段的模式化,针对态式进行提问的疑问句是二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其称作态式疑问句,并根据疑问焦点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型。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义研究体现为将其主要表现手段——态式疑问句放置于问答对话统一体中,根据它与相邻话轮的互动关系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用分析则主要在于借助语用学理论分析其语用意义和语用功能。本研究表明,态式疑问句是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疑问焦点可以是态式谓词、态式生成的原因、态式的真值、态式主体以及态式框架的信源功能。部分态式疑问句在形式上还体现了对话的引用现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不仅能体现对话的语用连贯性,还呈现了三种对话策略:让步策略、委婉策略和转移策略。
曹越[4](2021)在《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身份与翻译困境》(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英语长句的句式结构复杂、语义逻辑繁复,对英语篇章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因此成为翻译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英文语料《身份与翻译困境》(Identity and Translation Trouble)的翻译实践,通过探究长句的各类结构特点及其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翻译问题,得出具有针对性的英语长句汉译解决方案。经过细读原文,本文总结了《身份与翻译困境》一书中的长句的结构类型,以非谓语结构、从属结构和并列结构三类为主。结合具体实例,本文进一步将这三类长句结构每种各细分为两个子类,即名词化非谓语结构和形容词化非谓语结构,名词性从属结构和形容词性从属结构,嵌入式并列结构和非嵌入式并列结构。结合翻译实践,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这几类结构的长句翻译问题,主要包括:名词化非谓语结构和形容词化非谓语结构成分复杂,名词性从属结构和形容词性从属结构形式复杂,嵌入式并列结构和非嵌入式并列结构形式与成分复杂。针对上述翻译问题,经过反复修改译文及调整句式,结合中文的语法规则及语义表达,本文总结得出的解决方案有:针对名词化非谓语结构和形容词化非谓语结构的转换译法、针对名词性从属结构和形容词性从属结构的调序译法、针对嵌入式并列结构和非嵌入式并列结构的重组译法几类解决方案。同时,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译例具体分析了上述翻译问题的解决过程。以上针对该语料中长句句法结构提出的翻译问题以及翻译解决方案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内容。希望此次翻译实践的分析成果能够为同类文本的长句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颖[5](2021)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状态动词是一类基础的、由人发出的、根据外界状态展现相关情绪、情感、意愿、意志倾向等心理现象的动词。国内外,对于心理状态动词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缺乏心理状态动词与词典学结合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词典学和语义学,从词典释义的微观角度分析表示心理状态义位动词的释义因子。本论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与心理状态动词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外向型词典释义对比研究现状。心理状态动词为研究对象,语义场理论和释义因子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所有的心理状态动词,并对两部词典共有的心理状态动词进行具体分析。第一章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所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分为20类,其中限制因子分为限制性动作因子和限定因子,并根据释义因子的分布态势和频率将释义因子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二章是对《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所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进行的分类,分为了20类。并得出《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准义核因子的频率占比要远高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准义核因子的占比,这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的。并分析了该部词典中的释义因子分布态势出现的原因。第三章通过两种算法来对比两部词典心理状态动词语义场下共有的心理状态动词分布态势、分布特点,以及这一分布所产生的问题。其次,对两部词典中共有心理状态动词语义场下的6个子语义场做出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并对《学汉语》中的6个子语义场提出了释义调整建议。根据以上6个子语义场释义模式的分析,根据释义因子的分布态势、释义因子频率高低和词典编纂原则,构想了一套新的释义优化模式,其中以“义核+客体+限定+程度+限制性动作”为基础优化模式。第四章对前三章出现的释义问题做出了总结。《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中出现的问题分为三个方面:释义用词方面、释义因子方面、释义模式方面。在此,本部分根据以上问题并结合具体子语义场提出编纂建议。同时,本文的研究者也思考了该语义场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并从中得到启发——将释义因子应用到针对同义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后一章是对论文的整体回顾与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即过于关注语义缺乏在语用和语法方面的分析,对教学的优化建议只停留在构想层面,缺乏真正的实践。
史蒂文(SUPPASHEV STEFANii)[6](2021)在《汉俄多项定语语序对比研究及教学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项定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十分常用的语法现象,但很多俄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一直以来在习得汉语多项定语语序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在进行汉语表达时常常会出现词序排列不当等方面的偏误。原因何在?汉俄多项定语语序的异同对此产生的影响如何?考虑到这些问题,本文以汉俄多项定语的语序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从汉俄语本体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考察、实例分析以及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两种语言的多项定语词序排列的原则,继而对其异同进行对比及总结;然后通过来自语料库的句子分析,探讨俄语背景学生在多项定语语序方面出现的偏误及其成因;最后提出针对俄语留学生习得汉语多项定语语序的教学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帮助汉语教师对汉俄多项定语语序的异同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改善针对俄语背景学生在汉语多项定语习得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项语法项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目标,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并且说明了本项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其创新点及难点。第二章探讨汉语多项定语的语序规律,主要从汉语定语的限制性或描写性功能、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密切程度以及定语带“的”与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汉语多项定语的基本排序原则,并且考察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与多项定语排列的依据。第三章主要介绍俄语定语的基本特点,描写不同词类的词语充当定语时具体的句法位置并探讨俄语多项定语的常规语序及其认知成因,继而对汉俄多项定语的语序规律进行对比并总结出其异同。第四章以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俄语母语学习者所输出的句子为基础,对俄语背景的学生在汉语多项定语语序上出现的偏误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前一章的研究探讨产生偏误的原因,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最后一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说明其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李红杰[7](2021)在《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能界限行为意义”是界限意义与可能情态意义范畴下的一个共有子范畴,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在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语义丰富,表达手段多样,其表达手段之一为构式“Vb.perf”,此手段隐含着一种说话人意会却未言传的意图。本文以“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进行界定,对其表达手段进行归纳分析,采用实例分析法,从“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众多表达手段中选取构式“Vb.perf”,并结合构式理论、题元与配价理论、预设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多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构式“Vb.perf”的语言学特征,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俄语可能界限行为的功能语义。论文正文共四章,另外包括结语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正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关于这个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与该研究相关的一些理论基础,对功能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构式理论、题元与配价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对“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进行界定并对其表达手段进行归纳与分析。第四章从形式与语义、题元与配价、预设与陈说以及语用这四个角度出发对构式“Vb.perf”的句法语义进行分析。
金琪[8](2021)在《中级汉语学习者无标记被动句习得研究 ——以法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无标记被动句作为特殊句式,是汉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初期接触了无标记被动句,但在学习多种句式后,选择和运用句式时会产生较多问题,尤其是中级水平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而近些年来法语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交流密切,学习汉语的法语背景人士越来越多。法语作为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独立语言,其在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与汉语有所不同,这对以法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也有一定影响。故本文将以法语为母语的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习得汉语无标记被动句的情况。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句法结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法语意义被动句进行比较,在汉法对比的基础上,找出针对法语背景学习者汉语无标记被动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章讨论了汉语无标记被动句测试卷的相关问题,包括测试卷内容初设计、预测试、执行和数据统计整理等,预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此外,我们运用SPSS可靠性分析工具统计分析测试卷有效数据,得出α系数值是0.72,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良好;第三章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在无标记被动句的施受关系、谓语动词的使用、补语和状语的位置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偏误,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第四章在分析测试卷结果的基础上为面向法语背景的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无标记被动句教学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第五章结论:法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无标记被动句的偏误主要体现在主语施受关系不明确、主语逻辑混乱和回避使用无标记被动句上。针对这些重点偏误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如重视汉法对比、注重语用和有效练习、结合语块进行教学等。
张美芝[9](2021)在《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句子结构和意义的中心,动词是俄语中语义内容最为丰富、复杂的词汇单位,动词多义问题相应成为语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该问题牵涉的分析面广、层次多,可以从句法、语义、认知、语用等多个方面对它展开研究。本文从俄语给予动词相关的词汇、语义、句法层面出发,具体以题元结构为突破口,对该类动词多义衍生相关的题元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尝试从题元结构变异机制维度探明俄语给予动词语义衍变的深层语言实质。本文首先梳理俄罗斯语言学界和国内俄语界有关动词多义衍生和题元结构的研究状况。其次阐明俄语给予动词多义性及其相关的题元结构理论问题,包括给予动词的语义界定、动词多义性和多义衍生的分析,以及给予动词多义变化所关联的不同题元层级问题。最后结合语料分析,对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背后的题元变异问题展开讨论,具体主要从题元数目、题元角色、题元次范畴属性及论元形式等四个层级考察该类动词的题元变异机制。俄语给予义动词语义衍生能力强,它的意义变化在题元数量、角色、次范畴和句法形式等方面都会有相应变化,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揭示词义变化的语义关系来龙去脉和语言实质至关重要。相关研究充实和细化了动词词汇多义的语义分析,并从动词语义区分和描写角度深化了题元理论研究,反映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此外,该课题立足于题元结构,从语义句法展开的俄语给予动词多义研究有助于弄清该类动词不同义项的由来,从而可以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类动词的语义变化和具体用法,提高其言语表达水平和交际能力,体现出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李琪[10](2020)在《To结构在《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材料来自于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的《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该手册是惠而浦公司为中国区制冷工程产品设计中心所撰写,用于指导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测及其他相关操作。该手册属于技术性文本,文中出现大量的介词to结构和不定式to结构,本实践报告将上述两种结构统称为to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to结构的汉译技巧。基于卡特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为核心,在翻译介词to结构时采取了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换法;在翻译不定式to结构时采取了顺译法、词序调整法、语态转换法。通过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了 to结构在翻译时采用的上述六种翻译技巧,以期为日后其他译者研究这种结构提供参考。
二、谈动词不定式的语义及体的选择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动词不定式的语义及体的选择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分析对象 |
1.3.3 研究问题 |
1.3.4 总体框架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
2.2.1 语类分析 |
2.2.2 元话语分析 |
2.2.3 语言特征分析 |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实践应用 |
2.3.3 拓展完善 |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
2.5 小结 |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
3.2.1 词性赋码 |
3.2.2 短语识别 |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
5.7 小结 |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
6.2.1 引言功能特性 |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规模 |
1.3 研究问题及其提出的依据 |
1.4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 主要论点 |
1.6 研究目的、价值和意义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将来”概念研究数据与分析 |
2.2 “将来”概念研究综述 |
2.2.1 “将来”概念内涵研究 |
2.2.2 “将来”概念特征研究 |
2.2.3 “将来”概念生成研究 |
2.3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研究综述 |
2.3.1 类型学角度分类 |
2.3.2 历时角度分类 |
2.3.3 使用频率角度分类 |
2.3.4 语义角度分类 |
2.4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生成研究综述 |
2.4.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机制 |
2.4.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动因 |
2.5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研究综述 |
2.5.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义区别 |
2.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辨析 |
2.6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研究综述 |
2.6.1 英语“时间”概念的形式表征研究 |
2.6.2 英语将来时有无的研究 |
2.7 评价 |
第三章 理论阐释 |
3.1 原型范畴理论 |
3.1.1 范畴化与概念化 |
3.1.2 范畴与概念 |
3.1.3 原型范畴 |
3.2 事件概念框架理论 |
3.3 概念化理论 |
3.3.1 概念隐喻理论 |
3.3.2 概念转喻理论 |
3.4 语法化理论 |
3.4.1 语法化定义 |
3.4.2 语法化过程 |
3.4.3 语法化机制 |
3.5 理论应用 |
第四章 “将来”概念及其属性特征和生成 |
4.1 “时间”与“将来”概念 |
4.1.1 感知时间与“时间”概念 |
4.1.2 感知将来与“将来”概念 |
4.2 “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 |
4.2.1 “将来”概念的相对非体验性 |
4.2.2 “将来”概念的主观性 |
4.2.3 “将来”概念的二重性 |
4.3 “时间”与“将来”概念的生成 |
4.3.1 “时间”概念的生成 |
4.3.2 “将来”概念的生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与形式表征分类 |
5.1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的分类 |
5.1.1 宿主为行为事件的行为 |
5.1.2 宿主为出现事件的出现 |
5.1.3 宿主为领有事件的领有 |
5.1.4 宿主为存在事件的存在 |
5.1.5 宿主为状态事件的状态 |
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与连续统建构 |
5.2.1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属性分类 |
5.2.2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建构 |
5.3 小结 |
第六章 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1 “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1.1 动词时体范畴的生成 |
6.1.2 时间名词的生成 |
6.1.3 时间副词的生成 |
6.1.4 时间形容词的生成 |
6.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2.1 “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
6.2.2“半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半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
6.2.3 “主动词体形式”的语法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 |
7.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对比 |
7.1.1 “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的差异 |
7.1.2 “将来”距离的差异 |
7.1.3 “将来”来源的差异 |
7.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用对比 |
7.2.1 “Will+主动词”与“be going to+主动词”的语用差异 |
7.2.2 “Will+主动词”与“主动词的现在时一般体”的语用差异 |
7.2.3 现在时一般体、be to、现在时进行体、be going to的语用差异 |
7.3 小结 |
第八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及其认知理据 |
8.1 时态的内涵 |
8.2 英语表征“将来”的方式 |
8.2.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 |
8.2.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 |
8.3 英语表征“将来”方式的认知理据 |
8.3.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的认知理据 |
8.3.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的认知理据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内容概述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历时语料来源 |
研究使用的电子资源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态式的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俄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
第二节 英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
第三节 汉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巴利的“态式-陈述”理论 |
二、阿鲁秋诺娃的“刺激-反应”理论 |
第二节 态式概念 |
一、俄语语言学中的модус和модальность |
二、态式与命题态度、言语行为意向 |
三、态式的定义 |
四、陈述 |
第三节 对话研究的基本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句中的态式 |
第一节 态式谓词 |
一、态式类型 |
二、感知态式谓词 |
三、心智态式谓词 |
四、情感态式谓词 |
五、意志态式谓词 |
六、言说态式谓词 |
第二节 态式主体 |
第三节 态式框架的弱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
第一节 态式与对话 |
一、态式与对话性 |
二、态式型对话和陈述型对话 |
第二节 对话中的态式疑问句 |
一、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基本特征 |
二、态式疑问句的概念和分类 |
三、态式问答统一体 |
第三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中的引用现象 |
一、对话中的耐用现象 |
二、对话中的引用型态式疑问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层面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和态式疑问句 |
一、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二、包含态式疑问句的反应话轮的结构 |
三、态式疑问句在反应话轮中的语用意义 |
第二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的语用连贯性 |
一、基于话轮言外功能一致的连贯性 |
二、基于言语行为有效条件的连贯性 |
三、基于预设矛盾的连贯性 |
第三节 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中的对话策略 |
一、对话策略的概念 |
二、让步策略 |
三、委婉策略 |
四、转移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身份与翻译困境》(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英语长句相关理论概述 |
(一)英语长句的界定及其句法特征 |
(二)本次翻译实践中英语长句的分类 |
三、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
(一)翻译任务 |
(二)翻译过程 |
四、翻译实践中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 |
(一)长句非谓语结构成分复杂 |
1.名词化非谓语结构成分复杂 |
2.形容词化非谓语结构成分复杂 |
(二)长句从属结构形式复杂 |
1.名词性从属结构多层叠加 |
2.形容词性从属结构多重嵌套 |
(三)长句并列结构形式与成分复杂 |
1.嵌入式并列结构多形式并列 |
2.非嵌入式并列结构多成分并列 |
五、针对英语长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一)针对非谓语结构成分复杂的转换译法 |
1.名词化非谓语结构的转换译法 |
2.形容词化非谓语结构的转换译法 |
(二)针对从属结构形式复杂的调序译法 |
1.名词性从属结构的调序译法 |
2.形容词性从属结构的调序译法 |
(三)针对并列结构形式与成分复杂的重组译法 |
1.嵌入式并列结构的重组译法 |
2.非嵌入式并列结构的重组译法 |
六、翻译实践总结 |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 |
(二)翻译实践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原文与译文 |
附录 B 术语表 |
致谢 |
(5)《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与心理状态动词相关的研究 |
二、外向型词典释义对比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 |
一、释义因子 |
二、语义场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汉语》释义因子的分布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学汉语》释义因子的分布及描写 |
第二节 《学汉语》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的分布特点 |
第二章 《牛津中阶》释义因子的分布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牛津中阶》释义因子的分布及描写 |
第二节 《牛津中阶》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的分布特点 |
第三章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对比及优化模式 |
第一节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对比 |
一、《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类型对比 |
二、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分布特点对比 |
第二节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6 类心理状态动词释义模式分析及其优化 |
一、尊敬类 |
二、希望类 |
三、想念类 |
四、悔恨类 |
五、讨厌类 |
六、憎恨类 |
第三节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心理状态动词释义优化模式 |
第四章 《学汉语》心理状态动词的释义建议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学汉语》心理状态动词的释义问题及建议 |
一、释义用词方面 |
二、释义因子方面 |
三、释义模式方面 |
第二节 心理状态动词释义的教学建议 |
一、突出核心释义因子的中心作用 |
二、合理选择相关附属释义因子的重要区分作用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可拓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汉俄多项定语语序对比研究及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汉语多项定语语序的本体研究 |
二、关于汉俄语多项定语对比的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汉语多项定语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多项定语排序规律的本体性探讨 |
第一节 汉语定语的特点 |
第二节 汉语多项定语排序的基本规律 |
一、根据定语限制性与描写性的排序 |
二、根据定语与中心语关系密切程度的排序 |
三、定语是否带助词“的”对其在多项定语中位置的影响 |
第三节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多项定语的顺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多项定语排序规律及其与汉语的异同 |
第一节 俄语定语的基本特点 |
一、一致定语及非一致定语 |
二、定语从句 |
三、同位语做定语 |
四、前置定语及后置定语 |
第二节 俄语多项定语顺序的基本规律 |
一、多项一致定语的排序规律 |
二、多项非一致定语的排列规律 |
三、同位语作定语在多项定语中的位置 |
第三节 从认知角度看俄语多项定语的顺序 |
第四节 汉俄多项定语顺序规律的异同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三、产生异同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常见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俄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多项定语语序的常见偏误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汉语多项定语语序的教学建议 |
一、利用母语的正迁移 |
二、预测并减轻负迁移的影响 |
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思维模式 |
四、练习活动应该丰富多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 |
(一)功能主义理论 |
(二)形式主义理论 |
二、其他语言学理论 |
(一)构式理论 |
(二)题元与配价理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界定与表达手段 |
一、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界定 |
二、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表达手段 |
(一)词汇手段+语法手段 |
(二)语法手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构式“V_(b.perf)”的句法语义分析 |
一、构式“V_(b.perf)”的形式与语义分析 |
(一)构式“V_(b.perf)”的形式限制与形式允许 |
(二)构式“V_(b.perf)”的构式义 |
二、 “V_(b.perf)”的题元与配价分析 |
(一)一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
(二)二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
(三)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
三、 “V_(b.perf)”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一)完成体将来时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二)完成体过去时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三)完成体不定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四)完成体命令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五)完成体假定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四、 “V_(b.perf)”的语用分析 |
(一)俄语陈述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
(二)俄语疑问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
(三)俄语祈使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级汉语学习者无标记被动句习得研究 ——以法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综述 |
1.3.1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法语意义被动句的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
1.3.1.1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的界定 |
1.3.1.2 法语意义被动句的界定 |
1.3.1.3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法语意义被动句对比 |
1.3.2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法语意义被动句的句法结构研究 |
1.3.2.1 主语 |
1.3.2.2 谓语 |
1.3.2.3 宾语 |
1.3.2.4 状语 |
1.3.2.5 补语 |
1.3.3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法语意义被动句的语义研究 |
1.3.3.1 主语语义特征 |
1.3.3.2 谓语语义特征 |
1.3.4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法语意义被动句语用对比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目的和方法 |
2.3 测试内容 |
2.4 研究实施 |
2.4.1 测试前准备步骤 |
2.4.2 预测试 |
2.4.3 测试分析 |
2.4.4 研究预期 |
2.4.5 正式测试步骤 |
2.4.6 测试卷信度 |
第三章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3.1 测试卷语料统计 |
3.2 测试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法语背景汉语学习者无标记被动句习得情况 |
3.3.1 句法偏误 |
3.3.2 语义偏误 |
第四章 针对无标记被动句习得研究的教学启示 |
4.1 重视汉法对比 |
4.2 强调无标记被动句和“被”字句的不同 |
4.3 重视语用,有效练习 |
4.4 结合语块进行教学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测试卷 |
(9)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动词多义性与题元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动词多义衍生的国内外研究 |
一、俄罗斯语言学界动词多义衍生研究 |
二、国内俄语界动词多义衍生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题元结构研究 |
一、俄罗斯语言学界题元结构研究 |
二、国内俄语界题元结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给予动词多义题元结构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 |
一、给予动词语义界定 |
二、给予动词多义性 |
三、给予动词的语义衍生 |
第二节 给予动词多义的题元结构 |
一、题元结构概析 |
二、题元数目与次范畴属性 |
三、题元的语义角色 |
四、题元的论元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机制 |
第一节 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机制分析 |
一、变异层次 |
二、变异机制 |
第二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数目变异 |
一、题元数目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数目变异分析 |
第三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角色变异 |
一、题元角色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角色变异分析 |
第四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次范畴变异 |
一、题元次范畴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次范畴变异分析 |
第五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形式变异 |
一、题元形式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形式变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To结构在《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任务描述 |
1.1 原文介绍 |
1.2 任务简介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过程描述 |
2.3 译后事项 |
3 案例分析 |
3.1 翻译问题的确定 |
3.2 翻译理论依据 |
3.3 解决方案 |
3.3.1 介词to结构的解决方案 |
3.3.2 不定式to结构的解决方案 |
4 实践总结 |
4.1 翻译成果总结 |
4.2 翻译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原文与译文 |
附录Ⅱ 翻译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谈动词不定式的语义及体的选择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D]. 罗健京.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D]. 杨晓云.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身份与翻译困境》(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曹越.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D]. 李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汉俄多项定语语序对比研究及教学应用[D]. 史蒂文(SUPPASHEV STEFANii). 山东大学, 2021(02)
- [7]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D]. 李红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中级汉语学习者无标记被动句习得研究 ——以法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D]. 金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 [9]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研究[D]. 张美芝.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To结构在《冰箱供水部件测试方法》中的汉译实践报告[D]. 李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