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拨付“低保”金五千多万元(论文文献综述)
秦振兴[1](2021)在《农业税费体制改革后的村庄治理困境研究 ——以豫南C村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农村农业税费体制改革为分界点,国家在村庄的治理角色和治理机制都发生了转型,维护和增进村庄的公共利益成为其在村庄的治理目标。具体来说,国家在村庄的治理转型表现为四个方面:服务嵌入,推动村级组织的职能转型;福利嵌入,推动治理资源、手段的转变;项目嵌入,推动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转型;技术治理的嵌入,推动村级治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但实践表明,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国家在村庄社会的治理实践出现了很多“意外性的后果”,村庄治理并没有因资源、技术治理的嵌入而持续改善。阐明资源输入背景村庄治理困境的发生机制及概括在新的治理模式下当下村庄社会秩序的维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对于提升国家在村庄社会的治理绩效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双重意义。在分析思路上,本文以“结构二重性”、“社会中的国家”、“第三域”为理论资源,秉承关系主义的研究路径,构建了“国家、村级组织与农村社会”三维分析框架,尝试克服既有研究或从体制视角或从环境视角或从行动者视角或从政策质量视角某单一角度出发存在的解释力不足的缺陷。第4、5、6章,本文从村庄内的服务供给、福利资源分配及项目制的落地实施等三个方面为研究对象,从经验层面展现了农业税改革后村庄治理的困境。研究发现,在服务嵌入的过程中,村级组织行政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对上负责的行动倾向,从而弱化了其对下的回应性与公共性。另一方面,由于村级组织的行动能力有限,无法与上级发包的众多治理任务相匹配,村干部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激励—约束”强弱为标准有差别投入行动资源的差序应对模式,进而造成服务任务的完成质量良莠不齐。在福利嵌入的过程中,由于福利资源叠加,以低保、贫困户为代表的福利指标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在现实利益的刺激下,农村社会的心态秩序逐渐失衡,农民通过哭穷、闹缠、威胁、上访、分户等策略性手段与基层干部博弈去获得福利资源。在福利配额制产生的指标盈余的前提下,或出于道义逻辑、谋利逻辑抑或是“不出事逻辑”,村干部将福利资源分配给了那些不符合政策目标的农民,导致福利内含性偏差出现,客观上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在项目嵌入的过程中,项目制承载的治理公共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首先,由于项目指标分配存在着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精英俘获、村庄间分化等现实问题,制约了项目公共性的发挥。其次,项目在村庄的实施,由于村干部的对上负责、规避责任的行动取向以及村庄的集体行动困境,导致部分项目无法真正体现村民的利益或因村民的不配合而难以落地。再次,在项目的维护上,由于施工方、村干部、村民等主体的缺位和虚位产生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大量的公共项目在落地后缺乏有效、及时的维护而出现损耗,使用周期大大缩短。结合以上经验事实,本文将当下村庄治理困境的原因总结为:一统性的公共服务政策与异质性村庄之间的不契合是治理结构层面的原因;村级组织的自保式自利性与行动能力不足是代理人层面的原因;村庄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地方性规范等客观因素对治理规则、治理目标的被动反嵌及各主体的策略行动的主动反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的治理模式下,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将村庄内共域、私域的大量事务承接下来。在此背景下,作为治理主体的村级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治理资源依赖于国家输入的物质资源而且治理规则日益正式化。村庄社会秩序的维系不再是“简约治理”传统下内生性地方规范主导的“自发秩序”,而是演变为国家权力主导的“建构秩序”。村庄秩序的维系机制呈现外生性特征,高度依赖国家输入的资源和治理规则。这种治理模式治理成本高昂且无法激活村庄的内生活力,不利于村庄的长远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在村庄的治理能力和改善村庄治理状况,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首先,国家需要完善认证规范的统一性和认证事实的全面程度来提升国家在农村社会的认证能力,以现实国家与农民或者村庄的精准对接。其次,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建立以公共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村级组织的行动能力、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等措施建构村级组织的行政公共性,从而削弱村级组织的自利倾向。最后,本文认为应该通过重构农村社会的权责结构,激发村民在村庄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王东[3](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赵爱[4](2020)在《潍坊市昌乐县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经济如何提高,总有部分人口处在贫困之中。精准扶贫是基于新的历史阶段,在充分结合国家发展形势下提出来的。经过近几年的扶贫,这项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是由于贫困人口和致贫因素的出现是动态的,因此在收官的关键时刻,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下步的工作对策,为攻坚结束后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潍坊市昌乐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对策。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昌乐县精准扶贫的有关工作情况。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客观地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国内和国外在扶贫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明确了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以及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详细介绍了精准扶贫和扶贫的标准的相关概念,对影响深远的三个贫困理论进行详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潍坊市昌乐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详细介绍了采取的工作措施。第四部分介绍了昌乐县在近几年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或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脱贫质量、项目和资金管理、帮扶成效、行业社会扶贫等方面;并就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为今后攻坚期结束后形成长效扶贫、脱贫长效机制提供经验。第五部分是结合今后昌乐县扶贫工作实际,针对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果。
母博雅[5](2020)在《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绩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逐步开始全民医保的建设,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简称大病保险)建立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减轻部分家庭因为患大病而产生高额医疗费用支付压力。在2017年,L市全面实施大病保险政策,经历了由初始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以L市为例,从城乡居民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数据和实地调研的信息为依据,以价值维度和事实维度,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政策绩效进行宏观分析和实证分析,最后进行总体评价,分析主要成就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将以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目前大病保险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描述,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和区别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大病保险政策的满意度,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出的结果,大部分居民对医疗保险政策的内容不甚了解,将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视为一体,了解渠道多通过政策宣传手册;对于基金运行的透明程度和业务部门的管理能力较为满意;大病保险的阻断返贫效果和大病保险的起付线高低对于大病保险整体绩效的影响显着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目前L市取得了有效阻断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满意度较高,内外监督性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的成就,但也同时存在政策宣传力度差,参保人数不断下降,配套设施少,基金运行管理能力弱的现象。最后得出大病保险政策绩效的提升需要从政策内容、宣传效果、配套措施、内外部监督和基金运行五方面入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充实完善政策内容。做到对大病保险政策的精准定位,对贫困人群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在政府主导下凝聚社会力量,将大病保险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补齐短板,对于政策内容进行扩展,增加报销类目,提高补偿水平。二是加强政策内容宣传。要将线上线下宣传紧密结合,通过分发宣传手册、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居民了解政策内容,宣传公共卫生健康知识,方便城乡居民更好的运用大病保险政策。三是补充提供配套措施。通过发展大数据云筛查技术、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培养大病保险专业人才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鼓励大病保险相关产业的发展,切实有效发挥大病保险的作用。四是加强内外监督。政策高效运行需要体制内的督促和不断深化管理,也需要体制外群众的有效监督。如加强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政策措施的公开透明。五是提高基金运行能力。在保障公平的时候要注重效率提升,对基金运行要加入精算过程并运用大数据强化对于报销材料的审核,进一步打击骗保行为。在保证基金支付能力时,对多余资金还应当审慎地投资,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
肖伊然[6](2020)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认为文章以华侨农场归难侨的生活现状为切入点,梳理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关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过程及其后续发展。文章以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为个案研究,以华侨农场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实地接触归难侨群,希望由点到面探究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和归难侨群体的社会融入之路。1960年,双第华侨农场确定为接待安置归侨基地,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华侨农场。之后,双第华侨农场共经历了三次领导体制变化。2007年,国家针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长期难以突破困境的背景下,提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目标,推动华侨农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殊的体制模式已不复存在,归难侨群体的场员身份意识逐渐转变为村民、居民。双第华侨农场的体制改革呈现了华侨农场从建制到“消亡”的历史过程,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和归难侨群体社会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文章从“三融入”体制改革的目的出发,通过体制融入模式、地方治理、归难侨社会保障、侨居工程建设、归难侨生活现状等方面评析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状况。双第华侨农场纳入地方规划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优势,由“环境促工业”的发展观念转变为“不再下达工业指标,建设生态旅游”。并逐步解决归难侨群体的住房问题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地方治理,归难侨群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明显,对于全国华侨农场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华侨农场在后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共性问题。在涉及农场干部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有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归难侨子女社会融入等方面,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工作。华侨农场作为制度性产物,成功“融入”的关键仍然依靠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的根源在于体制创新,建立一套保证华侨农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引导华侨农场干部创新观念,提高归难侨群体自身素质,注重华侨农场文化建设等路径,增强华侨农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彻底融入。
唐博[7](2020)在《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效果及贫困户满意度评价 ——以新疆沙雅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旧貌,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近年来,新疆地区在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问题上做出了诸多有效工作,尤其是曾经颇为贫困的南疆沙雅县,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有效手段,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工作,为当地贫困户脱离贫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则就精准扶贫的视角下就新疆沙雅县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展开分析探讨,文章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沙雅县精准扶贫效果与贫户的满意度问题进行研究,调查中,本次研究样本抽取2400人,其中贫困人口总数为825人,由于本次研究针对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效果进行调研,扶贫主要对象为贫困人口。通过调研得出以下结果: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整体满意调研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指标满意度为“”的评价指标有11个,精准扶贫指标满意度为“”有6个,精准扶贫指标满意度为“”有2个,说明现行的精准扶贫政策仍有部分环节未能得到广泛受众的支持,要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效果,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精准化扶贫。总之,在研究中,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在当前,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收尾,新疆地区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诸多有益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提供了帮助;二是沙雅县在落实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扶贫缺乏必要的指导、精准扶贫的考核机制有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精准扶贫的纵深开展;三是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效果及其贫困户的满意度直接关系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法针对目前沙雅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就如何全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提升贫困地区人民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度从明确扶贫目标、优化考核机制、加大产业扶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精准扶贫在南疆地区以至于新疆地区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黄靖雯[8](2020)在《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节点的临近,国家扶贫工作也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基层作为扶贫政策执行的最终落实单位,承担着扶贫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总有不法分子在扶贫资金诱惑下选择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污染政治环境、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纪委在2018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展示国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的决心,为扶贫领域基层反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人民主体理论及中国共产党人治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汇总、整理和剖析七省扶贫腐败专项治理曝光案例,总结现象规律,寻求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产生原因,并以此思考预防治理基本对策。整理发现,当前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主要表现为厚亲待友、挪用资金、侵占骗取以及收费受贿等类型,体现出腐败主体集中于村级干部、牵涉领域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地区差距较大、涉案金额数目差距较大且小额居多等特征。扶贫中基层腐败的主要原因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思想腐朽落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监督以及公开制度不够明确、法律法规设计留白、基层扶贫的管理体系设计有待完善等;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薪酬及激励体制设计有待改进等。针对扶贫领域基层腐败问题,基于以上观察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从思想素质、政治体制设计、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对策体系。首先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建议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弘扬民主法治思想;其次在基层反腐机制层面主要建议健全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开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最后在经济激励层面主要建议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及管理。
龙时[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反贫困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反贫困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贫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但与此同时,在社会救助的体制和机制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解决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2章,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主要是对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了论述。第3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实践总结和理论归纳,对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第4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5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6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7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主要是对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通过从整体上分析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陈梅[10](2019)在《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有限的城市地理空间难以完全容纳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土地需求量大增的城市建设将目光投向乡村地区的广大农业用地。在此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被转换为建设用地,涌现出一大批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向郊区扩展,导致农用土地被大量征用所产生的特殊群体。只依靠有限的一次性征地补偿款难以维持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建立健全长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云南省个旧市大屯村委会的九村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失地农民的形成与现状展开研究,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分为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及基本养老保障三类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在每一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中,又从现状、运行过程、社会功能及存在问题四个方向全面阐述九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研究发现,九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对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保证了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失地农民的医疗健康状况,提高了失地农民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再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形式及实质公平有待提高、社保部门之间区隔严重等突出问题。针对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夯实民生之本、推进部门联动、嵌入社会工作,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就业保障完善、部门联动顺畅、社会工作嵌入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加强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支持,共建共享失地农民社保信息平台,管理过程中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核查评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要充分发挥好底线保障之网与发展提升之梯的功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二、云南拨付“低保”金五千多万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拨付“低保”金五千多万元(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税费体制改革后的村庄治理困境研究 ——以豫南C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理论资源 |
1.4 分析框架:国家—村级组织—农村社会的三维分析 |
1.5 方法与田野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7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C村的基本情况概述 |
2.1 C村的区位与经济社会概况 |
2.2 权力结构状况 |
2.3 社会结构状况 |
第3章 农业税费体制改革后国家在村庄的治理转型 |
3.1 服务嵌入:推动村级组织的职能转型 |
3.2 福利嵌入:由汲取控制到福利治理 |
3.3 项目嵌入: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转型 |
3.4 技术治理嵌入:推动村庄治理机制转型 |
第4章 对上负责、差序应对与村级组织的服务供给困境 |
4.1 服务质量管理、村级组织的行政化与对上负责 |
4.2 服务超载与村级组织的差序应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利内含性偏差、农民心态失衡与福利治理困境 |
5.1 福利治理与乡土社会的遭遇 |
5.2 村庄内的分配政治与福利内含性偏差 |
5.3 福利治理、农村心态秩序失衡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
5.4 小结 |
第6章 项目进村、公共性流失与村庄公共品供给困境 |
6.1 项目指标分配中的项目制公共性流失 |
6.2 项目进村实施中的项目制公共性流失 |
6.3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项目日常维护中的项目制公共性流失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农业税费体制改革后村庄治理困境的发生机制 |
7.2 国家在村庄的治理转型与村庄秩序维系机制的外生性 |
7.3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科研成果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
一、扶贫项目分类 |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
一、建档立卡到户 |
二、结对帮扶到户 |
三、项目覆盖到户 |
四、工作指导到户 |
五、排难攻坚到户 |
六、统计抽查到户 |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潍坊市昌乐县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精准扶贫 |
2.1.2 扶贫标准 |
2.2 反贫困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2.2.2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 |
2.2.3 彼得·汤森的相对贫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昌乐县精准扶贫的成效 |
3.1 昌乐县精准扶贫成果显着 |
3.1.1 贫困人口脱贫方面 |
3.1.2 精准扶贫措施方面 |
3.2 精准扶贫的模式已经确立 |
3.2.1 产业扶贫模式 |
3.2.2 金融扶贫模式 |
3.2.3 行业扶贫模式 |
3.2.4 社会扶贫模式 |
3.2.5 消费扶贫模式 |
3.3 精准扶贫资金不断增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昌乐县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昌乐县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
4.1.1 贫困人口脱贫质量不高 |
4.1.2 结对帮扶效果不明显 |
4.1.3 产业扶贫项目管理运营不规范 |
4.1.4 扶贫资金监督管理不到位 |
4.1.5 行业部门扶贫政策保障力度不够 |
4.1.6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较少 |
4.2 昌乐县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不足 |
4.2.2 产业扶贫项目监管制度落实不严 |
4.2.3 扶贫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 |
4.2.4 帮扶考核监督力度不够 |
4.2.5 行业部门兜底保障政策存在盲区 |
4.2.6 社会扶贫意识薄弱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昌乐县精准扶贫巩固提升的对策 |
5.1 继续探索建立贫困人口脱贫长效机制 |
5.1.1 建立即时监测即时纳入机制 |
5.1.2 继续深化分类管理和分类施策 |
5.1.3 继续实施专项帮扶政策 |
5.1.4 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 |
5.2 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
5.3 建立以内生动力为核心的自助扶贫解困机制 |
5.4 加强扶贫资金运营管理 |
5.5 完善督查考核机制 |
5.6 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
5.6.1 在民政救助方面 |
5.6.2 在安全住房方面 |
5.6.3 在教育政策落实方面 |
5.6.4 在健康医疗方面 |
5.7 增强舆论导向以营造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一)准公共产品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政策评估理论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病 |
(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
(三)政策评估 |
二、评估目标的确定 |
(一)价值维度 |
(二)事实维度 |
三、评估工具的选择 |
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状况及宏观评价 |
一、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状况 |
(一)参保居民条件 |
(二)保障水平 |
(三)基金管理 |
(四)结算方式 |
二、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效果的宏观评价 |
(一)适当性评估 |
(二)公平性评估 |
(三)回应性评估 |
第四章 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及数据的获得 |
(一)确定调查内容 |
(二)制定调查问卷 |
(三)选取样本容量和获取调查结果 |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一)被调查者信息特征分析 |
(二)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
三、居民满意度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一)回归分析模型选择 |
(二)数据分析结果 |
四、居民满意度的区别分析 |
(一)区别分析的选择 |
(二)数据分析结果 |
(三)对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第五章 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总体评价及改进策略 |
一、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绩效的总体评价 |
(一)主要成效 |
(二)不足之处 |
二、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
(一)充实完善政策内容 |
(二)加深政策内容宣传 |
(三)补充提供配套措施 |
(四)加强内外监督 |
(五)提高基金运行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6)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萌芽阶段(1980-1995年) |
二、发展阶段(1996-2006年) |
三、深入阶段(2007年至今) |
第三节 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地域 |
一、行政区划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章 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实施 |
第一节 华侨农场的缘起 |
一、东南亚排华 |
二、国内安置 |
第二节 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次领导体制变化(1950—1977年) |
二、第二次领导体制变化(1978-1985年) |
三、第三次领导体制变化(1985年至今) |
四、“三融入”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三节 “三融入”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内容 |
一、体制融入地方 |
二、管理融入社会 |
三、经济融入市场 |
第三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 |
第一节 “三融入”之前的双第华侨农场 |
一、场员安置 |
二、生产与经营管理体制 |
三、社会职能管理 |
四、场员薪资福利 |
第二节 体制融入模式 |
第三节 地方治理 |
一、发展布局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归难侨社会保障 |
第五节 侨居造福工程 |
一、实施背景 |
二、实施过程 |
第六节 归难侨生存现状 |
第四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场干部队伍建设 |
一、理顺体制机制 |
二、优化农场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归难侨子女的社会融入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四节 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论文资助项目 |
(7)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效果及贫困户满意度评价 ——以新疆沙雅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2.1 贫困的概念及其标准 |
2.1.1 贫困的界定及其内涵 |
2.1.2 贫困的界定标准 |
2.2 精准扶贫的概念与特征 |
2.2.1 精准扶贫的提出及其概念 |
2.2.2 精准扶贫的特征 |
2.3 贫困与反贫困概念界定 |
2.3.1 贫困概念界定 |
2.3.2 反贫困概念界定 |
2.4 理论基础 |
2.4.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2.4.2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理论 |
2.4.3 满意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沙雅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调查 |
3.1 沙雅县基本情况 |
3.1.1 区域概况 |
3.1.2 沙雅县扶贫概况 |
3.2 调研设计 |
3.3 调研过程 |
3.4 调研结果分析 |
3.4.1 沙雅县居民贫困率结果分析 |
3.4.2 沙雅县居民贫困人口特征分析与致贫因素分析 |
3.4.3 沙雅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3.4.4 农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参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沙雅县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实施效果满意度分析 |
4.1 沙雅县贫困区的精准扶贫实施效果满意度调研指标分析 |
4.1.1 精准识别指标分析 |
4.1.2 精准帮扶指标分析 |
4.1.3 精准管理指标分析 |
4.1.4 精准考核指标分析 |
4.2 样本筛选与数据预处理 |
4.2.1 样本筛选 |
4.2.2 数据预处理 |
4.3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
4.3.1 精准识别满意度评价结果讨论 |
4.3.2 精准帮扶满意度评价结果讨论 |
4.3.3 精准管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讨论 |
4.3.4 精准考核满意度评价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沙雅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举措 |
5.1 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全覆盖 |
5.1.1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更广泛的普及国语教育 |
5.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生产生活设施 |
5.1.3 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5.2 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基础设施 |
5.2.1 强化各涉农政府部门及机构、组织间的合作 |
5.2.2 强化政府资金的监督体系 |
5.3 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提升产业扶贫效能 |
5.3.1 明确扶贫工作思路 |
5.3.2 强化政策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 |
5.4 强化监督体系,导入扶贫的绩效考核机制 |
5.4.1 严肃执纪问责 |
5.4.2 强化管理 |
5.4.3 严格考核督导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思路与方法 |
1.3.2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与基层扶贫工作 |
2.1.2 基层腐败与腐败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人民主体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治腐基本理论 |
第3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现状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基本状况及案例选取说明 |
3.1.1 基层腐败基本状况 |
3.1.2 案例数据选取说明 |
3.2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分类 |
3.2.1 精准扶贫中厚亲待友的腐败 |
3.2.2 精准扶贫中挪用资金的腐败 |
3.2.3 精准扶贫中侵占骗取的腐败 |
3.2.4 精准扶贫中收费受贿的腐败 |
3.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的特征 |
3.3.1 腐败主体趋于村级干部 |
3.3.2 腐败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
3.3.3 腐败分布地区差距较大 |
3.3.4 小额资金腐败较为频发 |
3.4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危害性分析 |
3.4.1 腐败频发危害基层政治建设 |
3.4.2 腐败问题制约基层经济发展 |
第4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原因 |
4.1 基层扶贫领域文化及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
4.1.1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有所欠缺 |
4.1.2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文化及民主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
4.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
4.2.1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内部监督有待完善 |
4.2.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
4.3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
4.3.1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查处机制有待改进 |
4.3.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和管理有待增强 |
4.4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与激励方式尚有欠缺 |
4.4.1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设计造成失衡心理诱发腐败 |
4.4.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保障与激励措施的效力有待提升 |
第5章 治理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的对策 |
5.1 提高文化及政治素养 |
5.1.1 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 |
5.1.2 提高文化和民主法治素养 |
5.2 健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体系 |
5.2.1 完善基层扶贫工作内部监督 |
5.2.2 增强基层扶贫工作外部监督 |
5.3 完善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和公开制度 |
5.3.1 加强扶贫领域法治建设和查处力度 |
5.3.2 优化扶贫工作信息公开和跟踪管理 |
5.4 改进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及激励设计 |
5.4.1 合理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
5.4.2 科学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励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 |
2.1 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容 |
2.1.1 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 |
2.1.2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
2.2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
2.2.1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
2.2.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
2.2.3 享受对象的有限性 |
2.2.4 保障生活的最低性 |
2.2.5 资格审查的严格性 |
2.3 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 |
2.3.1 直接功能 |
2.3.2 间接功能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3.1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1.1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救助思想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救助思想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1 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1.1 城市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
4.1.2 农村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
4.2 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2.1 城镇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
4.2.2 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1 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1.1 中小学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
5.1.2 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
5.2 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2.1 廉租住房 |
5.2.2 经济适用房 |
5.2.3 公共租赁房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 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1 城市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
6.1.2 农村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
6.2 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1 灾害社会救助的概述 |
6.1.2 现代灾害社会救助制度 |
第7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7.1 取得的成就 |
7.1.1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初步确立 |
7.1.2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
7.1.3 社会救助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
7.1.4 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增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社会救助标准偏低和覆盖面偏窄 |
7.2.2 社会救助制度分割影响了社会救助整体效能的提高 |
7.2.3 社会救助经费保障与责任分担机制尚未规范 |
7.3 解决社会救助存在问题的对策 |
7.3.1 全面确立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权益 |
7.3.2 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
7.3.3 建立中央与地方政策责任分担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后记 |
(10)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题目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回顾 |
(一)失地农民现状研究 |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失地农民 |
(二)社会保障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产生与现状 |
一、九村概况 |
(一)九村地理区位 |
(二)九村社会发展 |
二、九村失地农民的产生 |
(一)建设红河湾休闲度假区 |
(二)创建滇南中心城市 |
(三)打造大屯特色制造小镇 |
三、九村失地农民的现状 |
(一)被访者基本情况 |
(二)土地征用状况 |
(三)就业收入现状 |
四、九村失地农民的困境 |
(一)角色转换困境 |
(二)就业技能困境 |
(三)自我认同困境 |
(四)个体健康困境 |
第二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
一、失地农民低保产生的原因 |
(一)经济收入减少 |
(二)“可行能力”贫困 |
(三)失地农民的“武器” |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 |
(一)申请与初审 |
(二)审批与发放 |
(三)核查及退出 |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功能 |
(一)补偿利益受损群体 |
(二)维护社区秩序稳定 |
(三)体现“底线公平” |
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一)群体内部不平等 |
(二)核查机制不到位 |
(三)动态管理流于形式 |
(四)产生双重道德风险 |
第三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 |
一、九村居民的医疗保障现状 |
(一)医疗资源分布情况 |
(二)失地农民就医偏好 |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 |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叠 |
(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 |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功能 |
(一)保基本——分担患者经济风险 |
(二)保持续——减轻医患道德风险 |
(三)保发展——促进城乡医疗资源整合 |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一)保基本存在缺口 |
(二)保大病不够充分 |
(三)托底线仍有漏洞 |
第四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
一、九村居民的养老形式 |
(一)家庭养老 |
(二)政府养老 |
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 |
(一)参保对象 |
(二)资金来源与筹集 |
(三)缴费与给付 |
三、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功能 |
(一)有效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
(二)缓解老年失地农民的贫困 |
四、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一)财政激励机制不足 |
(二)村民参保意愿不高 |
(三)投保档次比较低 |
第五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一、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再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
(二)形式及实质公平有待提高 |
(三)社保部门之间区隔严重 |
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
(一)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
(二)有利于健全现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三)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三、完善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政府主导:保基本与促发展相结合 |
(二)夯实民生之本: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
(三)推进部门联动:打破社保信息区隔 |
(四)嵌入社会工作:引进第三方核查机制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拨付“低保”金五千多万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税费体制改革后的村庄治理困境研究 ——以豫南C村为个案[D]. 秦振兴. 吉林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4]潍坊市昌乐县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爱. 燕山大学, 2020(06)
- [5]L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绩效评估[D]. 母博雅.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6]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D]. 肖伊然. 华侨大学, 2020
- [7]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效果及贫困户满意度评价 ——以新疆沙雅县为例[D]. 唐博.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8]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D]. 黄靖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6)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龙时. 吉林大学, 2019(10)
- [10]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 陈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