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近大西北──甘肃纪行(论文文献综述)
杜珊珊[1](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认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李娜娜[2](2020)在《1978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对其进行长时段考察有利于提高史学认识的深度,并为出版业发展提供借鉴。从近代史角度、旅行史角度以及出版史角度对1978年以来中译出版的西北游记进行总体把握,为相关议题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丛书在出版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以来中译出版的外人西北游记主要以丛书的样态出现(收录在有关丛书中)。新疆人民出版社前后三版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丛书最为重要。对丛书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更新,使得该丛书获得长期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了中译本游记的作用。游记内容庞杂,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以特定游记为切入点,管中窥豹,略见当代学界对近代西北游记中译本的利用。着重探讨了游记史料价值的再开发。强调开发特定主题的史料,并对各种史料加以综合运用,以拓展史料开发的广度与深度,推动图像史、动植物史等具体研究及新兴研究的展开。近代外国人西北游记的翻译,涉及多种语言,特定语种的译者难寻,近代外国人西北游记,涉及的知识点复杂多样,翻译难度较大。出版社要在既有条件下推进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要积极发现新的游记,推动近代西北游记成系列出版。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要有区域本位意识,又要突破本位。出版界、学术界及翻译界应有足够的雄心,推动、促成近代来华外人游记的中译出版与利用作为大的系统工程展开,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于丽萍[3](2020)在《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文中提出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对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内涵进行研究:导言部分首先提出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然后对“风景”、“话语”等概念做出界定,在完成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张承志西北风景话语的研究状况,并进一步明确论文思路和选题意义。第一章从宏观上把握20世纪80年代前后张承志的西北漫游,对其西北风景书写的缘起和进入西北风景的方式进行梳理。将重点放在西北风景书写缘起问题的讨论上,凸显西北风景对于张承志的内在意义,即张承志是如何在深入西北风景的过程中,在疾痛与健康的更迭中找到一种良性“循环”并进行自我疗愈。该部分试图通过对风景话语的讨论来丰富理解张承志的角度,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风景讨论的方式。第二章以风景与心灵的关系为视点,将张承志西北风景中的“人”放在特定的观察范围内,结合作者独特的历史观重点讨论人何以构成风景?风景中蕴含着何种渐趋成熟的心灵传承力量?张承志在理解风景与心灵的关系时用感官小心触碰着历史“真相”,在进入风景内部的心灵史以后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这也正是触发他后来对于信仰等问题持续思考的关键所在。张承志通过不断行走和独立思考,在“风景话语化”和“话语风景化”的双向聚合中把握住了言说风景的合理形式。第三章以风景与信仰的关系为视点,从“神圣的风景”和“在中国信仰”两个方面讨论张承志西北风景话语中隐含的表述媒介和信仰问题。风景图像架构起一种新的表述媒介,成为他超越世俗理想的无形寄托,潜在的风景特征则被张承志赋予了多重意涵,最大限度地撑开了文本的表述空间。可以说从“进入”到“消失”于西北风景的过程中,信仰为张承志的风景书写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使他可以携带着强大的情感寄托轻盈地行走在争论的边缘。最重要的是,张承志试图建立一种关系去理解生活在这种信仰庇佑下的共同体凭借何种精神力量来对抗严酷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这种力量恰恰是中华民族在应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问题时能够借鉴的精神资源。第四章以风景与记忆的关系为视点,记忆附着在张承志的风景话语上并作用于他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之中。张承志在进入西北乃至更广阔的世界之后其文学写作更善于从恰当的记忆角度切入风景,使观看行为和观看对象具备高度互通性。这部分重点讨论文明内部发言人问题和张承志对于古迹问题的现实思考,包括他对于风景包容性、多样性的期许,并将张承志在天山风景中找到的“夏台形式”纳入其中进行考察,意在说明张承志对于“生存美学”的独特诠释。可以说,记忆和历史为张承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为现实问题的把握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从风景与心灵、信仰、记忆之关系的讨论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对清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呼唤,还是对人道主义和民间信仰的肯定,这些话语的型塑都是基于张承志持续且深入的风景旅行,风景在他那里具有了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能够平衡文学创作、美学理想和现实批判的认知装置。借助风景话语张承志想要唤起人们对民间信仰和他者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文明古迹的保护意识和对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等等。可以说,张承志的风景观念凝结着厚重的“民族意识”,他对于风景的讨论实际转化成了一种从现实出发并且朝向未来的行动精神。
贾强[4](2019)在《城市、景观与感知:近代外国人眼中的兰州城市空间意象解读》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基于近代外国人视角,对兰州城市空间意象进行解读。发现近代兰州城内区域功能不突出;节点主要位于各城门、市场及寺庙等人流集中处;东、西、南三大街作为主干道兼商业区,可意象度较高,说明近代兰州发展相对滞后,仍保持着传统城市格局。边界方面分为建筑墙体—城墙—南北两山天际线三个层次,体现出河谷城市特有的空间意象特征。标志物元素突出,尤其集中于北城墙外,表明近代兰州是一座辨识度较高的城市。另外,在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节点。
荀羽琨[5](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认为“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贾强[6](2017)在《从“边塞”到“陆都”:近代兰州城市意象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是中华民族重新审视西北、开发西北、定位西北的重要时期。兰州作为西北最重要的都会之一,其在近代的主体形象经历了较大的转变,已然成为民众重新认知西北进程中的符号象征。本文以近代西北行记等资料为基础,纵向和横向考察了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的群体在近代大背景之下对兰州的意象表达,以期对了解近代民众重新认知西北的过程和当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有所裨益。西汉以降至清前期,尽管国家疆域多有变迁,但兰州一直以“边塞”重镇的形象而存在于时人的心目中。清中叶以后,兰州的形象逐渐由“边塞”重镇向腹地“咽喉”转变,这种形象在晚清时期得以确立,并形成一种潜在的“兰州中心观”。民国初年孙中山在此基础上提出“陆都”设想,这种设想伴随着开发西北运动的推进而被付诸于实践,并在抗战后期的“建都之争”中达到高潮。兰州最终实现了从“边塞”到“陆都”的巨大意象变迁。近代兰州城市意象的变迁,既有来自客观方面国家疆域变迁的推动,又有主观方面国家、边疆及民族意识觉醒的驱使,两者在近代复杂背景下的高度契合,最终导致了兰州城市意象的巨大变迁。而在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城市意象较为稳定,是一座“魅力”都会,城墙高大、街道繁荣、民族众多、气氛活跃且正处于进步之中,于此同时,他们也关注到近代兰州贫困的一面。另外,从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项城市空间要素入手,分析发现近代兰州存在三层边界、标志物较为集中,总体来看可意象程度较高,这些空间元素,对近代中外人士兰州意象的塑造具有较大影响。
高小强[7](2017)在《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居是指按照传统方式建造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供家庭或家族居住使用的民间建筑。随着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样式的简单应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的趋同性逐渐代替了差异性,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可为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甘青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复杂,民族多样,传统民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角度,以现存典型民居作为个案研究,整个区域的民居类型及地理分布不甚明确。本文以整个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侧重清至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将甘青地区分为河西、陇中、甘南、陇南、陇东、河湟、柴达木、青南八大区域。在研究方法上,借助历史文献、当代文献、考察资料中对甘青地区传统民居的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每个区域各区县的传统民居进行逐一复原;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依据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屋顶形式、居住主体等要素,抽取具有中观、宏观地理显示度的民居类型,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甘青地区的主体民居有帐房、碉房、窑洞、板屋四大基本类型。帐房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随着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定居,出现了帐房和各种房屋并存的局面。碉房由汉代的“邛笼”发展而来,形似碉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班玛、玉树等地。陇南白龙江流域曾是羌族的生活地,在宕昌、武都、舟曲等地至今仍存在与碉房形制相似的“羌楼”。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六盘山是窑洞和房屋民居的一条人文分界线。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区,早期林木茂盛,居民多修建板屋。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墙板屋开始出现。明代后期,土木瓦房开始成为当地的主体民居。2.甘青地区曾作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为防范边患,在官方倡导下,河西、河湟、陇中、陇东等地修建了大量堡寨,形成了堡寨聚落。但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堡寨的防御性功能减弱,变成村堡或废弃。但这种防御性堡寨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不稳定,村民自发组织修建集体堡寨,作为临时居所。堡寨也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制,河西地区在嘉峪关以东民众多夯筑高大宽厚的土墙,在院落内修建墩、角楼等附属建筑用于了望,形成堡寨式民居。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庄窠”民居也是堡寨式民居的变体。陇东、陇中的有些地方则在院内大门的一侧修建小高房,用于了望,防御功能明显。3.传统民居的建造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社会环境、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遵循“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不同人群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营造适合自身的人居环境。人群的迁移和交往可引起文化特性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民居的形制和建筑特征。甘青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同一区域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造流程、内部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4.以建筑材料和形制作为主要分类指标,传统单幢类民居的类型可分为窑洞、土房屋、碉房、帐房四大基本民居类型。其中窑洞可分为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土房屋可分为土木平房、土木石瓦房、土木板瓦房、土木茅草房和土木瓦房;碉房分为石碉房和羌楼;帐房分为帐篷、蒙古包和毡房;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但民居类型划分参照的指标很难统一,且随着民居类别的增多,会出现交叉重复叠加区,各类民居的分布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对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分为农耕窑房区和游牧帐房区两大区。
许涌彪[8](2016)在《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文中研究说明近代来华西人游记是一种重要且独特的历史文献,它对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风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印象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珍贵材料,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因其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而变得异常重要,增加对其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其价值的开发与运用。2001-2015年期间大陆出版的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得到了学术界的较大关注,它的出版状况、学术价值以及存在的出版问题值得挖掘和反思。通过对近代旅藏游记出版史的回顾与总结、代表性游记的学术利用情况分析以及游记价值的深层开发等方式,了解近代西人旅藏游记中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对出版游记中的出版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其原因与解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完善对十五年来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认识。了解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所蕴藏的史料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为当下的旅藏游记出版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积极互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虎雅斐[9](2014)在《张承志的清洁精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文坛的知名作家张承志的创作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文艺评论界对他的创作保持了相当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张承志提出的“清洁精神”为切入点来宏观把握其精神历程,解读其作品,分析其精神独特性,以期对他所追求的人文价值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论者看来,张承志身上浸染的历史和文明要求自己必须有清洁的精神,可以说“清洁精神”是作家情感诉求的需要,也是他精神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性选择。他不断探求、追寻清洁的精神,希望可以开拓出一片纯洁、美好的理想世界。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张承志创作中来探讨“清洁精神”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当代评论家的各种观点分析、阐述张承志追求清洁精神的坚定意念。第二部分透过张承志作品分析他是如何贯彻其“清洁精神”的,并通过解读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来阐释“清洁精神”的具体内涵。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论述促成张承志“清洁精神”意识形成的诸多因素。第四部分论述张承志对世俗环境的反思与认知,事实上传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他对清洁精神的呼唤,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对净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人类心灵的强烈关注。
李有智[10](2013)在《张承志的关键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承志以知青题材的小说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正如有评论家所说,当“痛悔歌哭、委屈饮恨”的“伤痕文学”作品流行之时(孟繁华),他的那些描写知青在牧区生活的作品,为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王蒙最早关注了张承志的作品,非常敏锐地从中发现了“理想主义”的光彩,即当一些作品将知青运动描写成一场灾难时,张承志却肯定了那一代人的理想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在关于知青、红卫兵的长篇小说《金牧场》中,理想主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时,“理想主义”几乎成了张承志作品的一个代称。此后,对张承志知青作品更深入的研究也出现了,李敬泽就从文学史的意义上,再度阐发了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的意蕴。目前通行的文学史中,一般都是将《班主任》、《伤痕》等作为新时期文学解冻的一个标志,但李敬泽认为《班主任》、《伤痕》的政治文本意义大于文学文本意义,而且其语言、腔调等还停留在过去,还是为“文革式的文学逻辑”所控制;真正标志着解冻的文本,应该是《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这篇小说突出了叙事者“我”的“主体性”地位,一切均于“我”的视野中展开,这是此前的文革文学所未曾有过的。李敬泽也由此论证了张承志因为对“主体性”的坚持,与同代作家的距离渐次拉开,走向了一条“僻道”(《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短篇小说卷》前言)。1984年是张承志创作转向的一个标志,这一年他深入到宁夏民间地区,接触了回族底层的生活、民俗、历史等,写作内容、风格亦为之一变。这个转变性的标志已经为研究界所认可。张承志于民间的调查、体验中,发现了回族伊斯兰教中一个较小教派哲赫忍耶的百年受难史,这使得他于知青经历中所接受的底层价值观更加强化,作为深入民间的一个结果,即是长篇小说《心灵史》的发表。此一阶段创作中,有两个基本的术语或关键词出现频率极高,一个是“人民”,另一个是“人道”。在张承志的作品中,人民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指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另一方面也主要指这些民众的精神、信仰等,张承志称之为“另一种未被认知的文化系统”。人民是一个对抗性的概念,它的对立面是官方、体制等,人民自有其记述历史的一套方式,这种方式在张承志看来更注重心灵自由和人的尊严。有一些批评家和研究者据此以为张承志有“崇拜人民”、“神化人民”的倾向,作品中存在着民粹主义因素。这是一种误解。张承志是一个具有启蒙思想的作家,他后来将人民的范围扩大,诸如城市平民、打工者等皆包容于此概念之中,他既看到了人民身上伟大纯朴的一面,也批评其落后自私的一面。与此同时,张承志通过宗教题材的小说作品,表现了一种人道精神。他写宗教,其意不在于宗教本身,不是描写如神秘、幽玄等境界,而是写人道。有些批评者囿于题材表面,以为张承志如此高扬宗教,成了宗教徒作家,他的作品就是宗教文学。这也是一种误解,对此,张承志专门作文解释、澄清。张承志所写的人道,并非一种理论,他描写底层人民坚守信仰,实际上即是坚守人的尊严。《心灵史》并不复杂难懂,它描写一群觉悟到了人的尊严的人群,跟那些要把他们再度打回到先前混沌状态中去的体制作战。所以,在张承志这里,人道就是人的意识的觉醒,是人对人格的维护,信仰即包括于其中。这和80年代学术界关于人道主义问题讨论的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张承志本人知悉此区别,有些批评家也注意到了此种区别。9 0年代前期,张承志中止了小说写作,这取决于他的文学观,他认为,目前的中国还不是“小说的大潮”来临的时候,小说需要从容、余裕,和必要的虚构,而对现实的批判和干预的冲动则使他难以平静地虚构,因而散文成了他9 0年代以后创作的主要文体,他将此一阶段称之为“后《心灵史》阶段”,并期望自己的文学有“独立的思想和新鲜的文风”(散文集《清洁的精神》后记)。在整个90年代,张承志散文主要内容是描写他所称之为的“三块大陆”,即内蒙古草原、新疆天山以及西北黄土高原这三块地方的民众生活,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风俗等,他自称在内蒙古发现了“自由”,在新疆天山发现了“美”,在西北黄土高原发现了“信仰”。从当代文学史的角度看,他提升了文学中少数民族题材的主体性地位。同期,张承志发表《清洁的精神》一文,提出“清洁”的概念,引发了诸多激烈的论争。许多批评家再次误解了这一术语,以为与伊斯兰背景相关。实际上,这个术语是张承志从中国古典文献中择取而出,并赋予了其新的内容:清洁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底层价值,对抗权力和体制,二是心系家国、为民请命的传统,而清洁的载体则是士,也即知识分子群体。这反映了张承志对知识群体的看重,并不像一些人误解的那样,说他是敌视知识分子的。之后张承志又卷入了“人文精神讨论”的漩涡中,激烈批评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即无信仰,希望通过对伊斯兰文化的介绍,为中国文化输入一些异质的色彩,这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警觉和批评,而他自己也成了众矢之的。真正与张承志的伊斯兰背景有关的,是“正义”这一术语的提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连续发动了两次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作为-个穆斯林,张承志的反应是愤怒的,他为此写下了数量不少的批评文章,并提出了正义的概念。张承志的文章不单纯是政论性质的,也不单纯批评战争行为,而是从思想角度,剖析那些美化战争的意识形态宣传,包括学者和媒体如何联手为战争正名。张承志对美国有两个判断,一方面美国是一个以战争为生存之道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已成为一个以军工企业利益为基础的、右翼的新帝国主义,其目的是要重新控制世界。对此,张承志从穆斯林历史上发掘出了一个所谓“穆斯林屏障”的概念,即沿地中海一线的穆斯林国家对西方世界构成对抗,此屏障的存在即是阻碍了殖民主义的进程,此屏障的消失即是全世界殖民厄运的降临。另外,张承志又从日本的“亚细亚主义”中寻求一种互助,他认为,只要日本有勇气摆脱那种脱亚入欧的“魔圈”,清除自身的“帝国脏污”,日本有可能与它的邻国一起对抗西方殖民主义。张承志的正义概念,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它主要针对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知青、人民、人道、清洁、正义和红卫兵这六个大的关键词,大体上反映了张承志创作的总体风貌和特点,而贯穿着这六个关键词的,则是张承志一直坚持的底层价值观。
二、走近大西北──甘肃纪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大西北──甘肃纪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
2.3.1 贵在创新 |
2.3.2 表情伴随时代 |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
3.3.1 表现本质 |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
5.1.2 全媒体时代 |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1978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西北史相关问题研究概述 |
(二)游记出版相关问题综述 |
三、史料来源和概念界定 |
(一)史料来源 |
(二)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78 年以来中译出版的近代西北游记概况 |
第一节 近代史视野下的近代外人西北游记 |
一、晚清在中国西北的外国人及其游记 |
二、民国在中国西北的外国人及其游记 |
第二节 旅行史视野下的近代外人西北游记 |
一、1870 年前外人西北旅行及其游记 |
二、1870-1919 年外人西北旅行及其游记 |
三、1919-1949 年外人西北旅行及其游记 |
第三节 出版史视野下的近代外人西北游记 |
一、近代外人西北游记的出版态势 |
二、近代外人西北游记的重译重版 |
第二章 丛书与1978 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 |
第一节 丛书内外:1978 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中译本的分布 |
一、丛书内的近代外人西北游记 |
二、丛书外的近代外人西北游记 |
第二节 丛书策划与近代西北游记中译出版的展开 |
一、丛书主编及编委的选择 |
二、丛书延续与更新:对“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各版的综合考察 |
第三章 游记中译与史料开发——对1978 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中译本的探讨 |
第一节 学界对1978 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中译本的既有利用 |
一、《橘瑞超西行记》中译本概况 |
二、《橘瑞超西行记》的利用情况 |
第二节 1978 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中译本学术价值的再开发 |
一、特定主题史料的开发利用 |
二、各种史料的综合利用 |
第四章 关于今后近代西北游记中译出版的审思 |
第一节 影响今后近代西北游记中译出版的相关因素 |
一、多语种问题带来的挑战 |
二、知识点繁多带来的挑战 |
第二节 今后近代西北游记中译出版的思路 |
一、发掘新的游记 |
二、推动游记成系列出版 |
结论 |
附录 1 1978 年以来出版的中译西北游记目录 |
附录 2 耿昇译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张承志作品中的西部书写研究 |
二、从关注“自然”到关注“风景” |
三、“风景”背后的洞见与不见 |
第四节 论文思路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深入浅出”的西北漫游 |
第一节 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缘起 |
第二节 张承志进入西北风景的方式 |
第二章 风景与心灵:建构主体的精神力量 |
第一节 人何以构成风景? |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心灵传承 |
第三章 风景与信仰: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 |
第一节 神圣的风景 |
一、以风景图像为媒介的话语呈现 |
二、由多重风景特征撑开的叙述空间 |
第二节 在中国信仰 |
第四章 风景与记忆:文明内部发言人的召唤 |
第一节 “白图”背后的风景记忆 |
第二节 “抢救仙鹤方案”下的风景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城市、景观与感知:近代外国人眼中的兰州城市空间意象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近代兰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
1. 道路要素 |
2. 边界元素 |
3. 区域元素 |
4. 节点要素 |
5. 标志物要素 |
三余论 |
(5)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
二、边疆“战歌” |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
一、流寓作家类型 |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从“边塞”到“陆都”:近代兰州城市意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资料来源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概念界定 |
五、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从“边塞”到“咽喉”:晚清时期国人的兰州意象 |
第一节 西汉中期至清前期国人的兰州意象 |
第二节 清中叶国人兰州意象的嬗变 |
第三节 晚清时期国人的兰州意象 |
小结 |
第二章“陆都”的设想及其塑造:民国时期国人的兰州意象 |
第一节 孙中山及其“陆都”设想的提出 |
第二节 开发西北运动与“陆都”意象的塑造 |
第三节 抗战后期“建都之争”中的兰州 |
第四节“避暑胜地”和“瓜果之城” |
第五节 近代兰州城市意象变迁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魅力”都会:近代外国人的兰州意象 |
第一节 山环水绕之地——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的地形与地貌 |
第二节 庞大、繁荣的都会——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的城墙与街区 |
第三节 多民族的汇聚地——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的人口与民族 |
第四节 氛围活跃的都会——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民众的生活状况 |
第五节 缓慢进步中的城市——近代外国人眼中兰州的发展和困境 |
第六节 近代中外视角下兰州的意象差异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兰州城市空间元素对意象形成的影响 |
第一节 近代兰州城市空间意象中的道路元素 |
第二节 近代兰州城市空间意象中的边界和区域元素 |
第三节 近代兰州城市空间意象中的节点和标志物元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关于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二) 甘肃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三) 青海传统民居 |
三、研究对象 |
四、基本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甘青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基础与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自然基础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建筑材料 |
第二节 历史演变 |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宋元时期 |
三、明清民国时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第二节 嘉峪关以东的堡寨式民居 |
一、堡寨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
二、堡寨式民居内部特点 |
三、影响堡寨式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嘉峪关以西的低院落民居 |
一、低院落民居的形成与特点 |
二、影响低院落民居的因素 |
第四节 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帐房民居 |
一、藏族、裕固族的帐篷 |
二、蒙古族的蒙古包 |
三、哈萨克族的毡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中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兰州市的传统民居 |
二、白银市的传统民居 |
三、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的传统民居 |
四、定西市的传统民居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 |
第二节 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堡寨 |
二、土木平房 |
三、高房子 |
四、窑洞 |
五、土木茅草房 |
六、土木瓦房 |
七、土木楼房 |
第三节 影响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天然林木 |
二、人工造林 |
三、水资源 |
四、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一、帐篷 |
二、碉房 |
三、板屋 |
四、窝棚 |
五、土木楼房 |
第二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
一、因地制宜:依坡而建的合院式二层楼房 |
二、土平屋顶: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平台 |
三、就地取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 |
四、风俗习惯的影响:民居内部格局的差异 |
五、宗教的影响:居“经幡”之中和“神山”之下 |
六、生产方式的差异:定居与游牧文化“共生” |
七、定居者的追忆:“浪帐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陇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南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天水市的传统民居 |
二、陇南市的传统民居(附:舟曲县) |
第二节 陇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板屋 |
二、土木瓦房 |
三、土木楼房 |
四、羌楼 |
五、窑洞 |
六、土木石板房 |
七、土木茅草屋 |
第三节 影响陇南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地形因素 |
二、气候因素 |
三、建筑材料 |
四、经济因素 |
五、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概况 |
第二节 陇东地区窑洞的类型及分布 |
一、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
二、下沉式窑洞(地坑窑) |
三、坡崖式和下沉式相结合窑(半明半暗窑) |
四、箍窑(砌筑式窑) |
五、窑洞的选址 |
六、窑洞的形制及布局结构 |
七、影响窑洞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陇东地区其他形制的民居 |
一、防御性民居 |
二、合院式房屋民居 |
三、华亭县——陇东窑洞和陇中房屋的分界区 |
四、影响合院式房屋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湟水流域西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湟水流域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三、黄河流域区的传统民居 |
四、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 合院式土木平房——庄窠 |
一、庄窠释义 |
二、庄窠的建造流程 |
三、庄窠的内外布局 |
四、土木平屋 |
五、影响庄窠的因素 |
第三节 土木二层平顶楼房——篱笆楼 |
一、篱笆楼的建筑特点与营造技艺 |
二、篱笆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柴达木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的传统民居 |
一、蒙古包 |
二、帐篷 |
三、庄窠 |
四、影响柴达木盆地传统民居的因素 |
第二节 海南台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三、庄窠 |
第三节 环青海湖及海北祁连山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环青海湖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海北祁连山区的传统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青南高原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青南高原的帐房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第二节 青南高原的碉房民居 |
一、碉房与碉楼名实辨析 |
二、碉房的选址及分布 |
三、碉房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 |
四、影响碉房的因素 |
五、土屋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区划 |
第一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 |
一、甘青传统民居类型划分的讨论 |
二、甘青传统民居的综合分类 |
第二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
一、传统民居区划的基本原则 |
二、传统民居的区划指标 |
三、甘青传统民居地理区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史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在大陆的出版(2001-2015) |
第一节 十五年来大陆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状况 |
一、着者 |
二、编译校队伍 |
三、主要的出版社 |
第二节 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史定位 |
一、1949年以前的旅藏游记出版 |
二、1949-2000年出版的旅藏游记 |
三、十五年来出版的西人旅藏游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界对相关旅藏游记的利用情况 |
第一节 利用游记的主要作者群 |
一、作者群的区域分布 |
二、作者群的学术网络 |
第二节 对游记利用内容的分析:对《叩响雪域高原的门扉》、《西藏扎什伦布寺访问记》的综合考察 |
一、利用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二、游记利用的主要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地域化:西人旅藏游记中的藏传佛教寺庙(以塔尔寺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西人旅藏游记中对塔尔寺的记载 |
一、宗喀巴大师及其传说 |
二、塔尔寺神树 |
三、异域风情的朝拜者 |
四、塔尔寺整体的形象 |
第二节 西人旅藏游记中的塔尔寺特点与价值 |
一、西人游记中的塔尔寺特点 |
二、西人游记中的塔尔寺形象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有名词翻译问题:关于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以人名翻译为例 |
第一节 相关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以人名为中心的分析 |
第二节 译名统一与人物形象的建构 |
第三节 专有名词翻译的规范化 |
一、专有名词翻译的问题 |
二、规范化的门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近代西人旅藏游记的深度开发 |
第二节 关于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近代以来大陆出版或出刊的旅藏游记情况汇总表(2000年以前) |
附录二:近十五年来出版的涉藏游记(2000—2015) |
附录三:尚未汉译出版的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部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张承志的清洁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清洁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清洁精神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清洁精神的坚守追求 |
第三章 张承志清洁精神的内涵 |
第一节 清洁精神是什么 |
第二节 孕涵着张承志的“立人精神” |
第三节 体现了张承志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
第四章 清洁精神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现实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时代环境的因素 |
第三节 作者的宗教情怀 |
第四节 自觉的精神追求 |
第五章 清洁精神对于张承志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张承志的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基本内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意义及尝试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知青 |
第一节 知青对母亲(额吉)的感恩仪式 |
第二节 离开草原与身份转换:漫长的告别仪式 |
第三节 知青苦难生活的写照 |
第四节 对知青运动的评价 |
第二章 人民 |
第一节 “为人民”原则的时代印迹与特定内涵 |
第二节 禁忌的美学原则(一):《黑骏马》中的草原女性形象 |
第三节 禁忌的美学原则(二):《黄泥小屋》中的遥远“净土” |
第四节 “文明内部的发言”理论与民粹主义 |
第三章 人道 |
第一节 民间秘史的发现与创作题材的拓展 |
第二节 《终旅》、《西省暗杀考》中的“赴死”精神 |
第三节 《心灵史》中的人道主义和“牺牲之美” |
第四节 为中国文化提供参照 |
第四章 清洁 |
第一节 “清洁”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最终界定 |
第二节 古代清洁的人物 |
第三节 近现代清洁的人物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侠气”精神 |
第五章 红卫兵 |
第一节 张承志与“红卫兵”一词的相关史实 |
第二节 小说中的红卫兵形象及反省精神 |
第三节 红卫兵的遗产:反体制与血统论 |
第四节 对邵燕祥、刘心武等人“北戴河对话录”的批评 |
第六章 正义 |
第一节 “三国之旅”归来后对《金牧场》中“美国梦”的修正 |
第二节 “反对与对抗的立场”:视美国为新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
第三节 以日本为参照:寻求互助的正义 |
第四节 穆斯林屏障:从历史中寻求资源和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走近大西北──甘肃纪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1978年以来近代西北游记的中译出版与利用研究[D]. 李娜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D]. 于丽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城市、景观与感知:近代外国人眼中的兰州城市空间意象解读[J]. 贾强. 城市史研究, 2019(01)
- [5]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从“边塞”到“陆都”:近代兰州城市意象变迁研究[D]. 贾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D]. 许涌彪.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张承志的清洁精神[D]. 虎雅斐.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10]张承志的关键词[D]. 李有智. 南京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