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参对感染性休克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梁美珍[1](202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查阅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从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和中成药进行综述。通过文献整理发现,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3类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热点,在抑制心肌纤维化、减轻炎性反应、减少胶原的堆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多个病理环节,包括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调节心肌能量代谢、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心肌细胞凋亡等,可作用于多个靶点,通过多种途径协同作用,且较单用西药更为安全有效。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机制研究较少,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尚需挖掘。
窦莉[2](2021)在《“加味益神启窍方”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评估“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相关脑病脑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2)构建脓毒症相关脑病动物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加味益神启窍方”对炎症介质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探究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入住江苏省中医院EICU符合脓毒症脑病诊断的患者共计40例。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药组给予“加味益神启窍方”:生石膏30g、黄芪30g、黄芩10g、当归10g、石菖蒲10g、桃仁10g、白芷10g、大黄5g。浓煎至100ml,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等量温开水鼻饲。两组治疗疗程均为5天。入院后第1个24h记作day1,比较两组全身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神经损伤生化标志物(NSE、5100β)、血清细胞因子(IL-6、IL-1B、IL-2、IL-4、IL-5、IL-8、IL-10、IL-12、IL-17、TNF-α、IFN-α、IFN-γ)、胆碱能相关指标(血清 AchE、ChAT)、T细胞亚群计数、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治疗期间进行安全性评价,记录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随访至28天,记录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病死率。(2)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2只。按照分组及给药方案给药一次,除正常组外,剩余动物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24小时,脓毒症大鼠出现神经行为异常,神经行为学评估:神经反射评分≤6分判定模型成功。①造模成功后三组大鼠继续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按30ml/kg/24小时,每2小时一次。中药组按0.5ml/100g分三次灌胃给药(1h、3h、5h),空白组与模型组在每个时间节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②给药6h后:检测3组大鼠腹静脉血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和神经反射评分,并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各6只,取一半脑组织匀浆上清液用于行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检测;另一半脑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致密神经元的比例及脑细胞凋亡情况。③给药12h后:检测3组剩余大鼠血清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及神经反射评分,处死所有大鼠后用取一半脑组织匀浆上清液检测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另一半脑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致密神经元的比例及脑细胞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表明:①与day1比较,中药组day5的WBC、NEUT及PCT均显着下降(P<0.05),且经中药治疗,day5中药组PC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day1相比,中药组IL-5、IL-6及IL-17均显着下降(P<0.05),TNF-α非常显着下降(P<0.01),IL-4和IL-10均显着上升(P<0.05);对照组IL-6、IL-17及TNF-α均显着下降(P<0.05);且中药干预后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day5与day1比较,NSE及S100β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NSE水平呈非常显着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NSE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但两组S100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day1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及对照组AchE含量均有非常显着下降(P<0.05),且中药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AchE含量有显着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ChA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治疗后与day1相比,两组组患者GCS评分均有显着的提高(P<0.01,P<0.05),且中药干预后GCS评分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改善(P<0.01)。⑤两组患者day1、day5,GCS评分对SAE患者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4、0.784,根据约登指数取GCS评分的最佳截断值点为day5中≦8分,敏感度77.78%,特异度68.18%,95%置信区间(0.626,0.898)。两组患者day1、day5,S100β水平对SAE患者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681,根据约登指数取5100β水平的最佳截断值点为day5中>0.37ug/l,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36.36%,95%置信区间(0.514,0.819)。⑥GCS评分和NSE水平呈负相关(P<0.001);GCS评分和S100β水平呈负相关(P<0.001)。⑦与day1相比,两组患者CD4+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经中药干预后,患者CD8+水平显着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day5与day1相比,CD4+/CD8+均显着升高(P<0.05),且中药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⑧中药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有非常显着下降(P<0.01),但两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明显降低(P<0.05)。(2)动物实验表明:①病理学观察,模型组6h和12h的节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干预后6h和12h,中药组核固缩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中药干预6h与12h之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TUNEL结果显示,模型组6h和12h脑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后6h和12h,中药组脑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治疗6h和12h的细胞凋亡率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ELISA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脑匀浆中IL-6、TNF-α、NSE和S100β水平在6h和12h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干预后6小时和12小时,中药组血清和脑匀浆中IL-6、TNF-α、NSE和S100β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中药干预6h和12h的测量水平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着(P<0.05)。④IH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6h和12h脑组织中IL-6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治疗后6h和12h脑组织IL-6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模型脑组织在6小时和12小时的AchE和ChAT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中药干预后,中药组6h和12h脑组织中AchE和ChA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中药干预6h和12h时AchE和ChAT蛋白的表达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脓毒症脑病是脓毒症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神经—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SAE损伤的主要原因。(2)“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改善SAE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提高抑炎因子水平,减轻失控炎症反应介导的脑损伤。(3)“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通过调节胆碱能系统发挥抗炎作用。(4)SAE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免疫抑制,“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通过降低抑制性T淋巴细胞及增加辅助性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5)“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改善SAE患者脑功能,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但对病死率及28天生存率无改善。(6)SAE患者血清S100β与脑功能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通过检测血清S100β水平诊断及评估SAE具有可行性。(7)脓毒症可诱导大鼠神经炎症反应,“加味益神启窍方”可通过改善脓毒症神经炎症反应达到脑保护作用。胆碱能系统的损伤可导致脓毒症大鼠脑损伤,“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所致胆碱能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蓝嘉欣[3](2021)在《宣肺调肠方改善脓毒症ARDS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指数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
高展雄[4](2021)在《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及血必净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一、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目的:收集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观察证候要素分布,得出主要中医证型,为危重症领域的中医诊治提供一定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病例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符合所设立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病史、中医四诊信息等内容,填入相应调查表中,建立数据库,并导入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得出相应证候要素特征,总结主要中医证型。结果:1一般资料本部分共纳入172例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60岁以上患者有154例,占89.53%,70~79岁为主要年龄层,占38.95%。男女病患在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础病史中合并高血压病最为常见,占55.23%。入住ICU病房28天后共有76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4.19%。2中医方面(1)中医四诊信息共收集95个,共2530例次。(2)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在临证中,以神昏、气促、喘息憋气、白痰、皮肤瘀点瘀斑、肢体浮肿、唇紫绀、纳呆、喉间痰鸣、咳嗽为常见症状。(3)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在临证中,以舌红、苔腻、脉滑、脉弦为常见舌脉。(4)证候要素:病位证素中前四位依次为:肺、心(神窍)、肾及脾胃,分别占91.86%、73.26%、62.21%、60.47%;病性证素中前四位依次为:痰饮、气虚、火热及血瘀,分别占88.37%、76.16%、66.28%、54.07%。(5)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证、气虚痰阻证、津亏腑实证、热毒炽盛证和阳气虚衰证多见。结论:1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以神昏、气促、喘息憋气、白痰、皮肤瘀点瘀斑、肢体浮肿、唇紫绀、纳呆、喉间痰鸣、咳嗽、舌红、苔腻、脉滑、脉弦为常见四诊信息。2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的病位主要在肺,与心(神窍)、肾及脾胃密切相关,常见病性证素为痰饮、气虚、火热及血瘀。3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证、气虚痰阻证、津亏腑实证、热毒炽盛证和阳气虚衰证多见。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血瘀证疗效观察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且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验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的住院患者共41例,均符合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血瘀证的纳入标准,以临床医师诊治是否使用血必净注射液为自然分组,对照组为21例,实验组为2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基础病史、入院评分、入院相关化验指标、28天病死率及治疗后化验指标,用SPSS21.0软件分析,观察临床指标是否改善。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入院评分(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基础病史、入院化验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血乳酸、D-二聚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指标(1)白细胞计数: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均较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两组经治疗后,实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降钙素原:经治疗后,实验组降钙素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血乳酸:两组患者血乳酸均较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4凝血指标(1)D-二聚体:经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均较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血小板:对照组血小板较前下降(P<0.05),而实验组血小板较前未见改变。(P>0.05)。(3)纤维蛋白原: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均较前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较实验组更为明显(P<0.05)。5 28天病死率:实验组28天病死率为30.00%;对照组为42.86%。预后改善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且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能更有效改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血乳酸、凝血指标(D-二聚体),减少凝血物质(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消耗。
白晓烜[5](2021)在《人参二醇组皂苷对脓毒血症小鼠心脏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脓毒血症小鼠损伤心肌的治疗作用,并通过能量代谢角度阐明其潜在机理,为PDS治疗脓毒血症心肌损伤的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1.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LPS组)、阳性对照组(DEX组)、PDS组,每组10只,使用LPS(10mg/kg)腹腔注射小鼠建立脓毒血症模型。2.模型建立12小时后,计算小鼠心脏指数即心脏质量/小鼠质量。3.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4.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肌丝形态、炎性浸润等结构的改变。5.免疫组化检测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能量代谢DUSP1、PFKM、CPT1A、ACSL4、ATP5A1、PGC-1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小鼠心脏指数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心脏指数上升,与LPS组相比,PDS组心脏指数明显回落(p<0.05)。2.小鼠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心肌结构受损严重,与LPS组相比,PDS组受损心肌组织有明显改善(p<0.05)。3.ELISA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CK和LDH水平升高,与LPS组相比,PDS组CK和LDH水平下降(p<0.05)。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中代表糖代谢的DUS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FKM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代表脂代谢的CPT1A和ACSL4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代表线粒体的ATP5A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PDS组能上调DUSP1、ATP5A1、PGC-1α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FKM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人参二醇组皂苷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脓毒血症的心功能和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中糖代谢和线粒体产能有关。
郭思宇[6](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中排名第一。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诊断标准,ACS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在临床中,西医常规疗法常被用来治疗ACS,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少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了并发症,从而提高了 ACS患者的再住院率。为了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医药辅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丹参类注射剂被推广于ACS的辅助治疗中,且研究显示它们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效。因此,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生物信息学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丹参类注射剂治疗ACS的临床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甄选出丹参类注射剂治疗ACS的优势品种,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相关治疗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科学地预测和辨识影响ACS发生、发展的关键差异基因,从网络的角度系统地揭示丹参类注射剂优势品种治疗ACS的“关键成分”、“核心靶点”、“重要通路”之间的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AC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首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丹参类注射剂治疗AC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章。随后,根据PICOS原则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并筛选文献。同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数据汇总整理和风险评价。应用WingBUGS 1.4.3、Stata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绘制网状关系图、发表偏倚检测图、一致性检验图和多维聚类分析图,得出丹参类注射剂治疗ACS的优势品种。2.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GEO数据库中检索ACS相关数据集,应用R3.6.1软件中的“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信息,导入Cytoscape 3.7.1软件中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且采用MCODE、CytoHubba插件分别进行模块分析以及确定关键基因。随后,应用R软件中“ClusterProfiler”包和“GOplot”包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3.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通过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丹红注射剂相关的化学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查找候选化合物的SMILES结构信息,并使用ChemDraw软件绘制候选化合物的2D 结构。通过 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 和 BATMAN-TCM 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靶点。通过DisGeNET、DigSee、TTD、OMIM和GEO等数据库收集已知或预测ACS的靶点。之后,使用R软件中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相关蛋白互作数据信息。基于以上信息,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相关网络。最后,使用Autodock Tools、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以观察关键靶点与对应化合物的结合活性。研究结果:1.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个研究,包含6401个患者,所涉及的丹参类注射剂品种为:丹参注射剂、复方丹参注射剂、丹红注射剂、丹参川芎嗪注射剂、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丹参多酚酸注射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冠心宁注射剂。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所有丹参类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每个结局指标下有较好的疗效。多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丹参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和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同时,通过对结局指标主次、干预措施排序、多维聚类分析结果等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将丹红注射剂作为治疗ACS的优势品种进行下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另外,在安全性方面,所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性皮疹、呕吐、嗜睡、潮红、头痛和轻度胃肠道反应等。2.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急性心肌梗死关键差异基因研究结果经严格筛选后,从GEO数据库中下载AMI芯片数据集:GSE66360。对该芯片数据集进行分析,共得到351个差异基因,包括289个下调基因和62个上调基因。随后,通过蛋白互作、富集分析、模块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表达水平分析,最终得到10个可能与AMI发生和发展有关的关键基因,即IL1B、CXCL1、CXCL8、TNF、FPR2、JUN、PPBP、MMP9、TLR2和FCER1,均为上调基因,且呈正相关关系。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与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NF-κB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上。3.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间关键差异基因研究结果经严格筛选后,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同时包含AMI与UA的芯片数据集(GSE29111,GSE60993)。由于这两个芯片的注释平台、采血时间以及患者来源不同,故分别对这两个数据集进行分析。“GSE29111”共得到242个差异基因:128个上调基因和114个下调基因;“GSE60993”共得到44个差异基因:4个上调基因和40个下调基因。“GSE29111”得到的 10 个关键基因为:BDKRB1、BDKRB2、CCL25、HRH1、KISS1、NPBWR1、GRPR、TACR3、HTR2B和ORM1。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G蛋白偶联受体和质膜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TRP通道的炎性介质调节信号通路上。“GSE60993”所涉及的 10 个关键基因包括 IFI44、FFAR2、GNG10、CXCR2、MCEMP1、FPR2、CLEC4D、IFIT3、RSAD2和PLSCR1。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与中性粒细胞活化、免疫反应、炎症反应、颗粒、质膜和细胞因子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富集的通路主要体现在信号传导方面,如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红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机制研究结果通过构建网络、富集分析以及分子对接,共得到10个关键靶点:MAPK1、MAPK3、PIK3CA、MAPK8、JUN、TNF、EGFR、STAT3、SRC、APP。并且这些关键靶点与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等化合物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调节血管大小、血液循环、细胞膜、G蛋白偶联以及酶活性等生物过程中。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恰加斯病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上。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红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机制研究结果通过构建网络、富集分析以及分子对接,共得到4个关键靶点:TNF、TLR4、NFKB1和SERPINE1,且它们与迷迭香酸、咖啡酸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主要与凝血、止血、细胞膜区域、血小板α颗粒和肽酶活性相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基因主要参与NF-κB、TNF、补体和凝血级联、Toll样受体及IL-17等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结论:基于网状Meta分析研究结果,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丹参类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CS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缓解不良反应以及降低hs-CRP、CRP、IL-6、FIB水平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与ACS发生、发展有关的关键基因及所调控的潜在重要通路,且从系统层面阐释丹红注射剂治疗ACS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复杂作用机制。然而,由于每个患者对注射剂的反应不同,因此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医生用药经验以及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史雪敬[7](2021)在《生脉注射液逆转幽门螺杆菌脂多糖诱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初步探究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所诱导的SGC7901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方法:1.培养幽门螺杆菌,经尿素酶试验、过氧化酶试验鉴定后,提取脂多糖。2.CCK-8法测定5-氟尿嘧啶(5-Fu)、顺铂、阿霉素的IC50值,进行下一步实验。3.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幽门螺杆菌脂多糖与SGC7901细胞共培养的OD450值,绘制生长曲线,选取适合的脂多糖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4.CCK-8法测定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对SGC7901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5.CCK-8法测定生脉注射液的细胞毒性,选取无毒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6.CCK-8法测定无毒浓度的生脉注射液逆转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所诱导的SGC7901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7.流式细胞仪分析生脉注射液对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所诱导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于哥伦比亚培养基上,可见细小的或针尖样的半透明半球形菌落,经尿素酶试验、过氧化酶试验鉴定,可确定为幽门螺杆菌。2.5-Fu、顺铂、阿霉素对SGC7901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时效及量效关系,IC50值分别为27.77±4.43μM、2.97±0.65μM、0.32±0.02μM。3.共培养生长曲线显示,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浓度为1μg/ml时,与对照组最为相关,故选用此浓度。4.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可降低5-Fu、顺铂、阿霉素三种化疗药物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5.生脉注射液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并呈时效及量效关系。当生脉注射液浓度为50μl/ml时,细胞抑制率均不超过10%,可作为无毒浓度。6.生脉注射液能增加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所诱导的多药耐药细胞对5-Fu、顺铂、阿霉素的敏感性,实现多药耐药逆转,相对逆转倍数分别是1.76,1.46,1.60。7.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p-LPS可抑制5-Fu对SGC7901的凋亡作用,生脉注射液能够促进Hp-LPS干预后SGC7901细胞株的凋亡,对照组、5-Fu组、LPS组及生脉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6.8±1.26、42.1±0.73、31.7±1.01及38.2±0.85。结论:本实验证明了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可降低多种化疗药物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多药耐药;本实验还证明了无毒浓度的生脉注射液能增强多种化疗药物对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所诱导的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促进细胞凋亡,发挥逆转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林敏青[8](2021)在《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ICU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讨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一般临床资料、生理生化指标、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评价特定指标对中医证型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效能,为脓毒症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导,以期改善脓毒症预后。方法借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和病案室,回顾性收集该医院ICU病房自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纳入脓毒症中医临床路径的规范化且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例94例,其中中医辨证由2位主治以上级别的中医师负责。采集病例的中医四诊信息和一般临床资料、生理生化指标、预后情况,计算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将所有数据登记入病例采集表并录入Excel表,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讨不同证型与炎症指标(WBC、N、PCT)、凝血指标(PLT、D-D、FIB、APTT、PT)、血气指标(PH、Lac、Na、K)以及SOFA评分、APACHEII评分之间的关系,评估证型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效能。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94例脓毒症患者中,男性52例(55.3%),女性42例(44.7%)。年龄分布在46-90岁,平均年龄在71.28±13.03岁。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病多见,依次为高血压54例(57.4%)、脑血管病44例(46.8%)、糖尿病28例(29.8%)、冠心病24例(25.5%)。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0例(63.8%),其次肺部合并泌尿道感染12例(12.8%),泌尿道感染10例(10.6%),腹腔感染8例(8.5%)。2.中医证型分布:血瘀证28例(29.8%),占比最大,其次急性虚证26例(27.6%)、腑气不通证20例(21.3%)、毒热证20例(21.3%)。证型分布与性别无显着差异,与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急性虚证的平均年龄最大(80.7岁)。3.证型与生理生化指标关系:炎症指标中,以腑气不通证WBC、N、PCT值最高,证型与WB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中,以血瘀证D-D、FIB、APTT、PT值最高,不同证型间PLT、FIB、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中,不同证型间N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和L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急性虚证Lac值最高,PH值最低有显着差异。不同证型的SOFA评分、APACHEI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OFA评分分布在4-25分,血瘀证>急性虚证>腑气不通证>毒热证;APACHEII评分分布在10-34分,急性虚证>血瘀证>腑气不通证>毒热证。4.证型与预后关系:本研究中脓毒症的28天病死率达40%,中医证型与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急性虚证预后最差,与腑气不通证、毒热证存在显着差异(P=0.012、P=0.002),而其他证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中医证型诊断效能:D-D诊断血瘀证的效能最佳,Lac诊断急性虚证、PCT诊断腑气不通证的效能一般。AUC分别为0.842、0.777、0.759。6.预后评估效能: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对预后的评估效能最佳(AUC=0.805),其中APACHEII评分的敏感性最强(89.5%),SOFA评分的特异性最强(75%);PCT的预后评估效能最差(AUC=0.523),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最低。结论1.心脑血管病可能是脓毒症的高危因素。2.高龄、高Lac、高SOFA评分、高APACHEII评分将提示不良预后。3.PCT对腑气不通证、D-D对血瘀证、Lac对急性虚证有较好的指导意义;SOFA评分、APACHEII评分对预后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脓毒症早期,多见毒热证,一般不引起凝血和代谢紊乱,治疗以攻邪为主,预后良好;中期,毒热证逐渐过渡为腑气不通证,此时驱邪扶正兼施,有助于逆转病情;晚期,以血瘀证和急性虚证多见,此时应以扶正为主,预后较差。尤其对于入ICU的脓毒症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正气虚损或器官功能损伤,建议扶正补虚贯穿脓毒症治疗全程。
汪晖[9](2021)在《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文中研究说明一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等,从建库至2020年8月发布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对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文献潜在偏倚采用倒漏斗图评估。研究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涉及249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258例,对照组1239例。偏倚风险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由于部分指标文献报道数值表示方式不一致,仅进行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优势比(OR)=2.55,95%可信区间(95%CI)为 2.06~3.14,P<0.000 01],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OR=0.47,95%CI为0.34~0.65,P<0.000 01),总住院时间[均数差(MD)=-4.02,95%CI为-5.15~-2.88,P<0.000 01)和机械通气时间(MD=-3.88,95%CI为-6.15~-1.61,P=0.000 8)均明显缩短,氧合指数明显升高(MD=51.39,95%CI为 26.45~76.32,P<0.000 1),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MD=-1.90,95%CI为-2.23~-1.57,P<0.000 01),且观察组在改善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方面效果亦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病原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7,95%CI为0.51~1.15,P=0.20)。在不良反应报告中,观察组仅有散发病例出现头晕头痛、腹泻、胸闷等表现,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中纳入的研究进行漏斗图分析,提示可能有潜在发表偏倚。研究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用于联合治疗重症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目前仍缺少随机、双盲、大样本量、多中心的RCT研究,所以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联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予以验证。二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发了危及宿主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但是其发病机制一直没有明确,有研究指出细胞的自噬(Autophagy)可能是脓毒症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在中国,血必净注射液为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文献或者动物实验将血必净注射液与改善脓毒症时细胞自噬水平相结合,所以我们拟通过血必净注射液对影响脓毒症小鼠盲肠结扎穿刺模型即CLP(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模型肝细胞自噬水平的动物实验,探索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相关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32只SPF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CLP组、血必净组和抑制剂组。4组均于术后6h取材。假手术组只进行开腹操作,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孔;CL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血必净组术前2h按照6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盲肠结扎穿孔术;自噬抑制剂组术前2h按照6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术前1h按照15mg/kg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盲肠结扎穿孔术。4组均于术后6h解剖小鼠获取肝组织和采用心脏穿刺取血法取血,留取标本。然后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内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的数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情况;生化法检测肝功能的两种主要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SPSS 26.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获取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则采用非参数统计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CLP模型构造结果CLP组无论在肝功能损害还是炎性因子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P组的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也显示炎症反应高于假手术组,且小鼠盲肠结扎处颜色发黑坏死,腹腔内恶臭,证明脓毒症小鼠造模成功。2.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结果CLP组与血必净组对比ALT,CLP组平均数±标准差(572.267± 159.496)U/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376.810±53.258)U/L,p=0.01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与血必净组对比AST,CLP组平均数±标准差(348.165±99.484)U/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229.092±38.161)U/L,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组与血必净组对比IL-6,CLP组平均数±标准差(339.793±79.313)pg/m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194.192±72.895)pg/ml,p=0.03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与血必净组对比TNF-α,本组数据因为样本量过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CLP与血必净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对比,血必净组肝细胞结构清晰,损伤的肝细胞较CLP组改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的比值,其中血必净组高于CL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血必净组的面积数值为44.833±9.362,再与CLP组比较,p=0.04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应用自噬抑制剂的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抑制剂组平均数±标准差(2.305±1.356)与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6.441±1.209)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肝功能、炎症反应的指标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抑制剂组和血必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提高脓毒症小鼠肝细胞自噬水平来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和肝损伤。
梁群,蒋浩,杜纯鹏[10](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休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脓毒症作为临床危重症疾病,因其发病率高,且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重症医学领域和急危重症领域的重点研究疾病之一。其中脓毒症休克成为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症。脓毒性休克作为脓毒症的一个阶段,以循环、细胞、代谢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低血压、发热,全身炎性反应等。脓毒症休克在中医学中属于厥证、脱证、厥脱证范畴。本文将脓毒症休克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二、丹参对感染性休克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对感染性休克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有效成分 |
1.1 益气扶正类 |
1.2 活血化瘀类 |
1.3 清热解毒类 |
1.4 益气活血类中药组分配伍 |
2 中药复方及中成药 |
2.1 降低心脏负荷刺激 |
2.2 调节神经内分泌 |
2.3 抗氧化应激 |
2.4 抑制炎症反应 |
2.5 调节心肌能量代谢 |
3 讨论 |
(2)“加味益神启窍方”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1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概念 |
1.2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诊断 |
1.2.1 临床评估量表 |
1.2.2 影像及超声技术 |
1.2.3 神经电生理技术 |
1.2.4 生物标志物 |
1.3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1.3.1 炎症介质过度激活和细胞凋亡 |
1.3.2 氨基酸、神经递质的改变及大脑信号传递异常 |
1.3.3 脑灌注异常及脑微循环障碍 |
1.3.4 线粒体功能障碍 |
1.3.5 血脑屏障损伤 |
1.4 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 |
1.4.1 CAP概述 |
1.4.2 CAP在SAE中的作用机制 |
1.5 中医对脓毒症相关脑病的理论认知 |
1.5.1 脓毒症相关脑病与六经辨证 |
1.5.2 脓毒症相关脑病与卫气营血辨证 |
1.5.3 脓毒症相关脑病与三焦辨证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进展 |
1.6.1 脓毒症的治疗进展 |
1.6.2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脑病患者脑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病例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全身炎症指标 |
3.3 神经损伤生化标志物 |
3.4 细胞因子指标 |
3.5 胆碱能指标 |
3.6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 |
3.7 意识状况评价 |
3.8 临床疗效评价 |
3.9 预后相关指标 |
3.10 安全性相关指标 |
4 讨论 |
4.1 概述 |
4.2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
4.3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
4.4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
4.5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6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加味益神启窍方”改善脓毒症脑病大鼠脑功能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中药 |
2.4 主要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模型制作 |
3.2 实验步骤 |
3.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3.4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脑损伤的影响 |
4.2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IL-6、TNF-α、NSE和S100β的影响 |
4.4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大鼠脑组织IL-6和TNF-α蛋白的影响 |
4.5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大鼠脑组织AchE和ChAT蛋白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CAM-ICU谵妄评估 |
附录二 GSC评分 |
附录三 危重病人APACHE Ⅱ评分表 |
附录四 SOFA评分 |
附录五 中英文缩略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及血必净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观察指标 |
2.6 数据收集整理 |
2.7 统计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中医证候特征 |
2.1 中医四诊资料 |
2.2 中医证候要素 |
2.3 主要中医证型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的认识 |
1.1 重症肺炎与脓毒症的联系 |
1.2 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发病机制 |
2 祖国医学对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的认识 |
2.1 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的基本病机 |
2.2 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关键致病因素 |
3 问题与展望 |
研究二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血瘀证疗效观察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分组方式 |
2.6 观察指标 |
2.7 数据整理 |
2.8 统计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炎症指标 |
2.1 白细胞计数 |
2.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2.3 降钙素原 |
3 血乳酸 |
4 凝血指标 |
4.1 D-二聚体 |
4.2 血小板 |
4.3 纤维蛋白原 |
5 28天病死率 |
讨论 |
1 血瘀证形成及表现 |
2 血必净注射液研究现状 |
2.1 血必净注射液疗效评价 |
2.2 血必净注射液方药组成 |
2.3 血必净注射液药理作用机制 |
3 临床疗效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中医对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西医对重症肺炎及脓毒症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人参二醇组皂苷对脓毒血症小鼠心脏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PDS 对脓毒血症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PDS 对脓毒血症模型心肌组织结构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PDS 对脓毒血症模型心肌酶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PDS 对脓毒血症模型心肌能量代谢 关键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丹参类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现状 |
综述二 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网状Meta分析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
一、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评价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二、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急性心肌梗死关键差异基因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三、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关键差异基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四、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红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五、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红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生脉注射液逆转幽门螺杆菌脂多糖诱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脂多糖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多药耐药的建立及鉴定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及细菌 |
1.2 主要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2 H.PYLORI的培养 |
1.2.3 筛选5-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的IC_(50)浓度 |
1.2.4 筛选适合的HP-LPS浓度 |
1.2.5 CCK-8法检测HP-LPS对SGC7901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
1.3 统计学分析 |
2.实验结果 |
2.1 H.PYLORI菌株鉴定 |
2.2 筛选5-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的IC_(50)浓度 |
2.3 筛选适合的HP-LPS浓度 |
2.4 HP-LPS诱导胃癌细胞株多药耐药性 |
3.结论 |
第二部分:生脉注射液逆转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所诱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细胞实验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及细菌 |
1.2 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2 CCK-8法检测生脉注射液的药物毒性 |
1.2.3 CCK-8法检测生脉注射液对HP-LPS所诱导胃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
1.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生脉注射液对HP-LPS所诱导的SGC7901 细胞株凋亡的影响 |
2.实验结果 |
2.1 生脉注射液的药物毒性 |
2.2 生脉注射液逆转HP-LPS所诱导SGC7901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
2.3 生脉注射液促进HP-LPS所诱导的SGC7901细胞株凋亡 |
3.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中医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3.3 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
3.4 证型与炎症指标的关系 |
3.5 证型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
3.6 证型与血气指标的关系 |
3.7 证型与SOFA评分、APACHEII评分的关系 |
3.8 证型与预后的关系 |
3.9 证型诊断效能 |
3.10 预后评估效能 |
4 讨论 |
4.1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 |
4.1.1 脓毒症的病名和病因病机 |
4.1.2 脓毒症的中医辨证 |
4.1.3 脓毒症的中医治疗 |
4.2 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 |
4.2.1 脓毒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
4.2.2 脓毒症的流行病学 |
4.2.3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
4.2.4 脓毒症的西医治疗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4.3.2 中医证型分析 |
4.3.3 证型与理化指标关系分析 |
4.3.4 证型与预后关系分析 |
4.3.5 预后效能评价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SOFA评分表 |
附录2 APACHEII评分表 |
附录3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脓毒症的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
附录4 临床病例采集表 |
附录5 综述 脓毒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6 研究生期间获得成就 |
致谢 |
(9)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 |
2 中医对重症肺炎的认识 |
3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
4 重症肺炎和脓毒症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1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2 脓毒症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
3 自噬的研究进展 |
4 血必净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 实验主要试剂 |
2 实验主要仪器 |
3 实验动物 |
4 实验方法 |
5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休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西医发病机制 |
3 中医治疗现状 |
3.1 中医单味药 |
3.1.1 大黄 |
3.1.2丹参 |
3.2 中医复方制剂 |
3.2.1 参麦注射液 |
3.2.2 参附注射液 |
3.2.3 生脉注射液 |
3.2.4 血必净注射液 |
3.3 中医外治法 |
4 西医治疗现状 |
4.1 抗休克治疗 |
4.2 抗感染治疗 |
4.3 糖皮质激素应用 |
4.4 血液净化治疗 |
5 结语 |
四、丹参对感染性休克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张杰,梁美珍. 中医药导报, 2021(08)
- [2]“加味益神启窍方”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窦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宣肺调肠方改善脓毒症ARDS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指数的疗效观察[D]. 蓝嘉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及血必净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D]. 高展雄.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人参二醇组皂苷对脓毒血症小鼠心脏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D]. 白晓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上市后评价研究[D]. 郭思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7]生脉注射液逆转幽门螺杆菌脂多糖诱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D]. 史雪敬.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
- [8]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 林敏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9]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D]. 汪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休克研究进展[J]. 梁群,蒋浩,杜纯鹏. 中国中医急症,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