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苹果烂果病的农药筛选及应用技术

防治苹果烂果病的农药筛选及应用技术

一、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药剂筛选及用药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保华,张振芳,董向丽,练森,王彩霞,任维超,刘娜[1](2021)在《基于生态管理的山东苹果无袋栽培“依历按需用药”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文中提出山东产区苹果实施无袋栽培首先要选择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果实病虫发生基数较低的果园。实施无袋栽培前,治理果园内外环境,压低病虫基数,防止果园病虫大量繁殖蔓延。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关键时期,设计周年监测与防治预案,即防治历:以10 d为1个周期,监测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当病虫需要用药防治时,选择相应药剂及时防治。苹果无袋栽培的病虫害防控可划分为休眠期、幼果期、雨季和果实采收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重点防控对象和目标各不相同。休眠期主要铲除在树体和周边环境中越冬的各种病虫,减轻生长期的防治压力;幼果期以防治苹果霉心病、苹果锈病、红蜘蛛、蚜虫、绿盲蝽等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雨季以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采收前,病害以防止弱寄生菌在果面定殖为主,虫害主要防治各种危害果实的害虫。3年来在多个园片试验示范,绝大部分果园病虫果率控制在10%以下。

洪坤奇[2](2019)在《苹果轮纹病菌果胶酶基因Bdpl1和Bdpg1的功能分析》文中提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es&De Not.)侵染引起的苹果轮纹病是影响我国苹果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树的枝杆和果实,严重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由于苹果轮纹病菌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为该病害的防治带来了困难。因此,明确苹果轮纹病菌与寄主之间的互作机制,将为进一步防治苹果轮纹病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一株苹果轮纹病菌分离株PGLW-I-5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多基因片段的GCPSR(Genealogical Concordance Phylogenetic Species Recognition)分析法,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苹果轮纹病菌侵染苹果枝条阶段的致病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和筛选,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对果胶酶基因Bdpl1和Bdpg1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苹果轮纹病菌分离株PGLW-I-5的rDNA-ITS和EF-1α基因片段构成的联合基因以及rDNA-ITS、EF-1α、His和Hsp四个基因片段构成的联合基因序列数据集为基础构建MP(Maximum Parsimony)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PGLW-I-5菌株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es&De Not)。2.利用转录组技术筛选了苹果轮纹病菌在侵染苹果枝条阶段和PDA培养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在苹果轮纹病菌侵染苹果枝条阶段有1381个基因明显上调表达,1823个基因明显下调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水解酶和果胶酶活性相关的基因以及与跨膜转运、蛋白翻译和糖类代谢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变化显着。3.从差异表达基因中选取两个果胶酶基因Bdpl1和Bdpg1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获得Bdpl1和Bdpg1基因的缺失突变体△Bdpl1-3和△Bdpg1-2。4.突变体△Bdpl1-3和△Bdpg1-2在PDA上的菌落形态与野生型菌株PGLW-I-5没有明显差异,在果胶培养上的菌落直径明显小于野生型菌株,并且突变体△Bdpl1-3和△Bdpg1-2胞外酶活力显着下降。在果实上两个突变体的致病力明显降低,△Bdpl1-3在苹果枝条上的致病力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变化。通过qRT-PCR检测Bdpl1基因缺失突变体△Bdpl1-3中PL家族内其它基因的表达量,突变体ABdpl1-3中PL家族内有3个基因明显上调表达,说明家族内其它基因的上调表达部分补偿了Bdpl1基因的功能。

杨环羽[3](2019)在《灵武长枣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在宁夏开展灵武长枣斑点病的病症观察和田间病原菌孢子量调查,基于灵武长枣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究其侵染条件,并开展拮抗菌、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的筛选,通过田间实验验证综合防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灵武长枣发病枣果病原菌的分离、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与鉴定,明确灵武长枣斑点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2.灵武长枣斑点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胶孢炭疽菌TJ1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最好,产孢量最大,PSA培养基次之;15~35℃均可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25~30℃,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菌丝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6~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7。培养基添加碳源物质葡萄糖或果糖,氮源物质牛肉膏对TJ1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为碳、氮源时,产孢量最大。与24 h光照和24 h黑暗比较,12 h光暗交替最有利于TJ1菌丝生长,24 h黑暗条件更有利于产孢。TJ1菌株的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处理15 min或55℃处理5 min,菌丝的致死温度是60℃30 min或65℃5 min。3.胶孢炭疽菌的最适侵染条件为枣叶、枣果表面有创伤,环境温度28~32℃、相对湿度多85%、12L/12D(12 h Light/12h Darkness)光暗交替,最佳侵染体为分生孢子。4.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灵武长枣枣果与枣叶的抗氧化系统均具有响应。丙二醛(MDA)含量随时间增加而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在接种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POD和PPO具有协同效应,先于SOD对病原菌入侵出现响应。枣果的抗氧化系统响应强度比枣叶更强。说明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不同防御酶的响应具有先后差异;不同植物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强度具有差异。5.本实验筛选获得胶孢炭疽菌的拮抗细菌JM1菌株,对病原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达73.2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鉴定,确认JM1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6.对4种低毒化学农药和4种生物农药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2种低毒化学农药——喃菌酯和二氰蒽醌,2种生物农药——靓果安和姜瘟净。由于两种生物农药对拮抗菌JM1的生长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故生物农药与拮抗菌悬液的田间施用需设置间隔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低毒化学农药混施可以降低病原菌田间孢子量;2种生物农药混合后较单独施用效果更好;拮抗菌悬液的田间施用可抑制病斑扩大。综上形成最佳配施方案:枣果膨大期施用嘧菌酯和二氰蒽醌1:2(v/v)混合液,着色期施用靓果安200倍液与姜瘟净250倍液1:1(v/v)混合液,采摘前期施用2次拮抗菌悬液(活菌浓度1x10CFU·mL-1),可将灵武长枣炭疽病田间发病率降低56.52%。

顾乃图[4](2016)在《苹果轮纹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有效防治药剂筛选》文中指出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苹果轮纹病(Apple ring rot)是我国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在我国各大苹果主产区发生普遍,且在果实储藏期仍可持续发病,严重影响了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生产上,使用化学杀菌剂仍是防治苹果轮纹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导致该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发展非常迅速,给苹果轮纹病的有效控制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田间106株苹果轮纹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建立敏感基线;并以苯醚甲环唑为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其他7种杀菌剂不同配比对苹果轮纹病菌的联合室内毒力,并筛选出了最佳配比。以期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的抗药性检测、治理以及病害防控提供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的106个苹果轮纹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腐霉利、甲基硫菌灵、氟醚菌酰胺、克菌丹和代森联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建立了敏感基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同一种杀菌剂对供试的106个田间苹果轮纹病菌菌株的EC50值差别不大;不同杀菌剂之间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平均EC50差异明显。同属三唑类杀菌剂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氟环唑之间的平均EC50值相对较低,均小于0.25 mg·L-1,且差异不明显。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在0.0063-0.6782 mg·L-1之间,平均EC50为0.1346±0.0139 mg·L-1;丙环唑的EC50值在0.0160-0.9310 mg·L-1之间,平均EC50为0.1880±0.0184 mg·L-1;氟环唑的EC50值在0.0241-0.7828 mg·L-1之间,平均EC50为0.2134±0.0165 mg·L-1。其次为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和取代苯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腐霉利的EC50值在0.3270-3.3228 mg·L-1之间,平均EC50为1.2891±0.0600 mg·L-1,甲基硫菌灵的EC50在0.8145-10.7008 mg·L-1之间,平均EC50为3.3579±0.1607 mg·L-1。新型酰胺类杀菌剂氟醚菌酰胺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相对较低,EC50值在0.9913-16.9868 mg·L-1之间,平均EC50为5.9254±0.2881mg·L-1。传统的邻苯二酰亚胺类杀菌剂克菌丹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代森联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最低,克菌丹的EC50值在1.6722-27.0095mg·L-1之间,平均EC50为10.2681±4.6002 mg·L-1;代森联的EC50在1.2763-32.1324 mg·L-1之间,平均EC50为15.5119±0.7107 mg·L-1。用Shapiro-wilk正态检验结果表明,以上8种杀菌剂对供试的田间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EC50值)除代森联外均呈连续的偏正态分布,代森联的毒力(EC50值)呈连续的正态分布,可以作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以上8种杀菌剂的敏感基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苯醚甲环唑为主要成分,分别测定了其余7种杀菌剂与苯醚甲环唑按照不同配比复配后对苹果轮纹病菌的联合毒力。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按1:1-1:3混配时,苯醚甲环唑与氟环唑按1:4混配时,苯醚甲环唑与腐霉利按1:7混配时,苯醚甲环唑与甲基硫菌灵按照1:9-1:10混配时,苯醚甲环唑与氟醚菌酰胺按1:5-1:6和1:9-1:10混配时,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按1:2-1:7混配时,苯醚甲环唑与代森联按1:1-1:3、1:5、1:7混配时,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室内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为下一步田间苹果轮纹病的防治药剂混剂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王彦荣[5](2013)在《苹果轮纹病菌致病力及其防治药剂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具有危害重、发生范围广的特点,当前已限制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选用药剂较多、使用非常混乱,缺乏快速、简便的药效评价方法,抗药性等是防治苹果轮纹病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直接抑菌试验、离体枝条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供试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防治效果,为果农推荐出首选药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苹果果实及四年生的苹果树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同一地区苹果轮纹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在果实上和四年幼树枝条上的致病力有相关性。测试了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甲基硫菌灵对轮纹菌引起的苹果枝干溃疡病斑扩展的控制作用。与清水对照相比,使用三种药剂进行伤口处理,发病率有所降低和溃疡扩展受到抑制。但仍可从木质部组织中分离到轮纹病菌,表明这3种杀菌剂不能控制病原菌的扩展。王林的溃疡面积比感病品种富士小,但在抗病品种藤牧一号上的病斑扩展与在富士上相近。2.室内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毒力,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丙环唑微乳剂、400g/L氟硅唑乳油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092μg/mL、0.0443μg/mL、0.3977μg/mL和0.5880μg/m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代森铵水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3572μg/mL、0.3649μg/mL、0.4327μg/mL和0.7683μg/mL。3.通过改良对峙培养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发现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带为3.617cm,其次为45%丙环唑微乳剂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在离体枝条上进行保护作用试验,发现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75mg/L)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33mg/L)完全抑制病菌的侵染。在离体枝条治疗作用试验中,400g/L氟硅唑乳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45%丙环唑微乳剂的防效分别为87.48%、73.04%和71.83%。5.综合考虑药剂的抑菌作用、药剂在离体枝条上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试验结果,根据药效评价方法的比较,推荐400g/L氟硅唑乳油、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为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首选药剂,可采取与病瘤刮治结合的方法使用。由于在夏季轮纹病主要靠雨水传播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建议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在下雨前喷施。

赵增锋[6](2012)在《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苹果生产中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危害损失大,有些病虫害对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损害。为加强病虫害科学防治,本研究进行了苹果病虫害种类和分布的全国性调查。通过两年的全国性普查,查明了当前苹果病害种类51种,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粗皮病、腐烂病、干腐病、褐斑病、褐腐病、黑星病、花叶病毒病、轮纹病、煤污病、霉心病、炭疽病、套袋果实黑点病、锈病、锈果病等16种为主要病害;其中腐烂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是各省市分布最广的重大病害,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与以往记载相比,调查增加了两种新病害,分别是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菌叶枯病,前者于2010年在河南濮阳发现,菌丝可在枝叶上蔓延,引起死枝和叶枯。后者是近两年在河南商丘、安徽的砀山、江苏丰县及山东青岛等地发现;本次调查中收录到害虫78种,增加了两种新害虫-桔小食蝇和印度小裂绵蚜,其中山楂叶螨、桃小食心虫、绣线菊蚜、苹果绵蚜、苹果小卷叶蛾、二斑叶螨等21种害虫为主要害虫,发生最普遍的害虫是叶螨类和蚜虫类,这两类害虫在管理不善的果园常造成很大危害。在鳞翅目的害虫中,除苹果蠹蛾外,多属于次要害虫,但是在不同地域和天气条件下,一些次要害虫也有造成严重危害的可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根据调查数据,以点代面形式绘制出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区划图。区划图表明,苹果树腐烂病在主产省份发病均较重,个别的管理水平较好的幼龄园较轻。枝干轮纹病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和天津等省市中等以上发生,其发生范围正从渤海湾产区正向西北地区推移,应引起密切关注。黑星病在新疆、山东、山西、甘肃、辽宁、黑龙江、天津和河南均有发现,除在新疆和黑龙江造成一定危害外,其他地区发生很轻;由于该病害为欧美国家苹果上的头号病害,对该病应保持高度关注。苹果害虫发生总体相对偏轻,二斑叶螨在河南发生较重,在山东蓬莱、辽宁东港、河北清苑和甘肃甘谷县等部分县点发生偏重,在新疆部分地区有较重的危害,应引起当地的注意。山楂叶螨发生程度比二斑叶螨严重,尤其在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和河南的北部及辽宁的东部等级重,在西南冷凉产区发生也较重。桃小食心虫在河北邯郸、山西长治、河南洛阳及黑龙江、吉林的个别地域发生严重,在新疆及西南冷凉产区未发现危害。绣线菊蚜分布相对较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中部和河南山西交界的较广泛地带呈带状较重分布,在环渤海产区北部、中部、南部呈三点状分布,并且河北中南部发生严重。苹果蠹蛾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分布,此检疫性害虫由西往东蔓延扩散,与我国苹果种植区域由东向西的扩展相交汇,应引起足够重视。应用GM(1,1)模型和一次滑动平均混合模型,根据调查获取的2000年以来各地主要病虫害历史发生程度数据,对腐烂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和黑星病五种病害和山楂叶螨、苹果绵蚜两种主要虫害未来三年的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走势中苹果树腐烂病在全国范围会维持高发趋势;枝干轮纹病、斑点落叶病在全国也呈高发趋势,但能够基本保持平稳;预测褐斑病在山西、黑星病在河南将呈快速上升走势,应引起足够重视。预测害虫发生程度变化不大,山楂叶螨和苹果绵蚜预测趋重,在山西苹果绵蚜会较重发生。还预测了苹果蠹蛾随有一定的扩散蔓延,但扩散速度不大。根据苹果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每年定期提供的病虫害监测实时数据,建立了苹果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应用数量化理论的方法,选取影响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品种抗性、物候期、发病程度、前几天和未来几天天气状况、前期是否用药、往年发病程度等七个主要影响因子为定性变量,针对每一变量给出不同的赋值,模型运算输出防治建议,可为广大果农提供病虫害防控决策。该决策系统已经通过中国苹果病虫害防控信息网实时指导各地的果农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控。

曲长征,席百珍[7](2010)在《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苹果轮纹烂果病是最重要的苹果果实和枝干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洛宁优质苹果产区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都给果农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从2007年开始,我们对此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做了一些重点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1、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病规律

罗军[8](2009)在《河北沧州枣果病害及防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枣果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的主要果实病害症状为浆烂型、黑斑型、雾蔫型和缩果型,其中浆烂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黑斑型和雾蔫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都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缩果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冬枣的主要果实病害症状为黑斑型和轮纹型,其中黑斑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轮纹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梨枣的主要果实病害症状为铁皮型和缩果型,其中铁皮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缩果型果实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和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olivaceum)。从河北沧州的不同枣树品种上,定期采集枣树组织分离,调查枣果病害病菌的侵入时期。结果表明,病原菌在枣树枝条萌芽期就开始侵染。在金丝小枣上,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最先侵染,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其次,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和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olivaceum)最后侵染;在冬枣上,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最先侵染,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其次,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最后侵染;在梨枣上,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最先侵染,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其次,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olivaceum)最后侵染。分别从河北沧州、北京丰台等地采得扁核酸枣、梨枣、雪枣、冬枣、金丝小枣、赞皇大枣、壶瓶枣、马牙枣、谊良枣、骏枣等10个枣品种的健康枣果进行分离,得到了358株内生菌,将358株内生菌与病原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B8对链格孢、细极链格孢、橄榄色盾壳霉具有强拮抗活性,其它内生菌均无明显拮抗作用。B8内生菌对细极链格孢、链格孢、橄榄色盾壳霉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2mm,11mm,10mm。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3%中生菌素800倍对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最好,30%福连悬浮剂1000倍对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制效果最好,苹果益微800倍对Fusicoccum sp.的抑制效果最好。田间防治试验表明,30%福连悬浮剂1000倍(与波尔多液交替施药)和30%福连悬浮剂1000倍(与多宁交替施药)的防治效果最好;80%太盛可湿性粉剂800倍的防治效果次之;70%甲基托布津800倍的防治效果最差;内生菌B8的相对防治效果仅为36.9%。

安孟林[9](2007)在《杀菌优在防治苹果病害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对新型杀菌剂-10%杀菌优(Toshin)水剂在苹果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杀菌优在苹果园的主要防治病害、使用浓度及次数与时间,得出以下结论:1、对叶片褐斑病的防治,全年喷药8次,其中喷杀菌优600倍液3次和波尔多液2次,甲基托布津1次。在三原试验园,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31%;在泾阳试验园,防治效果可达83.48%。2、对叶片斑点落叶病的防治,宝丽安1500倍液防治斑点落叶病效果最好,杀菌优600倍液次之,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杀菌优600倍和800倍防治斑点落叶病效果均在85%以上,且差异不显着。杀菌优每666.7㎡成本为5-6元,而宝丽安为15-16元。杀菌优的价格比宝丽安低70%左右。3、对果实轮纹烂果病的防治,全年喷药8次,其中喷杀菌优600倍液3次和波尔多液2次,甲基托布津1次。在三原试验园,对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58%;在泾阳试验园,防治效果可达87.36%。4、对果实霉心病的防治,在三原和泾阳的两个试验园中,杀菌优600倍液和800倍液防治霉心病的效果均达85%以上,且之间差异不显着。选用杀菌优800倍液在开花前后喷布成本低,安全性高,防效显着。5、杀菌优喷布次数和成本分析,从试验可以看出,杀菌优对苹果早期落叶病(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霉心病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陕西渭北地区,全年喷8次杀菌剂比较适宜,个别病害严重果园可喷10次。一般在5-7月,可间隔喷布2次杀菌优,再交替喷布一些常规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农抗120、多抗霉素等,基本可以控制苹果早期落叶病、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霉心病等发生。

毕可政[10](2006)在《果树控害增收技术问答》文中提出

二、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药剂筛选及用药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药剂筛选及用药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管理的山东苹果无袋栽培“依历按需用药”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无袋栽培苹果园对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2 山东苹果无袋栽培病虫防控方案
    2.1 防控策略与原则
    2.2 休眠期
    2.3 幼果期
    2.4 雨季
    2.5 果实采收前
3 基于生态管理的“依历按需用药”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
    3.1 病虫基数高,药剂防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2 用药缺乏科学性,病虫害防控或顾此失彼,或化学农药使用过量
    3.3 果园环境达不到理想状态,导致药剂防治达不到理想效果

(2)苹果轮纹病菌果胶酶基因Bdpl1和Bdpg1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苹果轮纹病研究进展
        1.1.1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分布和危害
        1.1.2 苹果轮纹病的危害症状
        1.1.3 苹果轮纹病病原
        1.1.4 苹果轮纹病的防治
    1.2 苹果轮纹病菌的致病机理
    1.3 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及其在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中的应用
    1.4 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研究
        1.4.1 细胞壁降解酶的分类
        1.4.2 细胞壁降解酶在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1.4.3 果胶酶在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的研究现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菌株、质粒和引物
        3.1.2 试验所用试剂
        3.1.3 供试培养基
        3.1.4 主要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供试菌株的分类鉴定
        3.2.2 RNA-seq测序样品准备
        3.2.3 转录组数据分析
        3.2.4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进化树的构建
        3.2.5 Split-PCR构建基因敲除片段
        3.2.6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3.2.7 转化子的验证
        3.2.8 突变体表型分析
        3.2.9 果胶裂解酶家族内其它基因qRT-PCR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病原菌种类鉴定
    4.2 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
        4.2.1 苹果轮纹病菌侵染苹果表达谱数据比对
        4.2.2 苹果轮纹病菌侵染苹果差异表达基因
        4.2.3 苹果轮纹病菌侵染苹果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4.2.4 GO功能分类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
        4.2.5 转录组特异表达基因分析
    4.3 致病相关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进化树的构建
    4.4 Bdpl1和Bdpg1基因敲除片段的构建
    4.5 转化子的验证与表型分析
        4.5.1 转化子的验证
        4.5.2 突变体表型分析
    4.6 突变体PL家族内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分析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3)灵武长枣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枣树常见病害
    1.2 枣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1.2.1 枣炭疽病田间发病症状
        1.2.2 枣炭疽病病原菌
        1.2.3 枣炭疽病的侵染循环
        1.2.4 枣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1.2.5 枣炭疽病的田间防治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灵武长枣斑点病田间发病情况与越冬菌量调查
    2.1 材料
        2.1.1 试验地点和样品采集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供试培养基
        2.1.3 数据处理
    2.2 方法
        2.2.1 田间枣果与枣叶发病症状观察
        2.2.2 枣树枝条上越冬病原菌菌态及菌量调查
        2.2.3 田间孢子量调查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田间枣果与枣叶发病症状观察
        2.3.2 越冬病原菌菌态与菌量
        2.3.3 田间病原菌孢子量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灵武长枣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仪器和供试培养基
        3.1.3 数据处理
    3.2 方法
        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2 病原菌孢子和菌丝悬液的制备
        3.2.3 致病性测定
        3.2.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3.2.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2.6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3.2.7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3.2.8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9 不同初始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10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11 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3.3.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3.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3.3.5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3.3.6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3.3.7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3.3.8 不同初始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3.3.9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3.3.10 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孢炭疽菌对枣叶、枣果的侵染条件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材料和菌株
        4.1.2 主要仪器
        4.1.3 数据处理
    4.2 方法
        4.2.1 创伤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2.2 温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2.3 湿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2.4 光照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2.5 侵染体种类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2.6 枣果与枣叶致病率与病情指数的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创伤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3.2 温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3.3 湿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3.4 光照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3.5 侵染体种类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孢炭疽菌对枣叶、枣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1 材料
        5.1.1 供试材料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3 数据处理
    5.2 方法
        5.2.1 接种与取样方法
        5.2.2 丙二醛含量测定
        5.2.3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5.2.4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5.2.5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3.2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5.3.3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5.3.4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胶孢炭疽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6.1 材料
        6.1.1 供试材料与培养基
        6.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6.1.3 数据处理
    6.2 方法
        6.2.1 拮抗细菌的筛选
        6.2.2 拮抗细菌的形态学鉴定
        6.2.3 拮抗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6.2.4 拮抗细菌的分子鉴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6.3.2 拮抗细菌的形态学鉴定
        6.3.3 拮抗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6.3.4 拮抗细菌的分子鉴定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复配
    7.1 材料
        7.1.1 供试材料
        7.1.2 供试药剂
        7.1.3 主要仪器
        7.1.4 数据处理
    7.2 方法
        7.2.1 低毒化学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
        7.2.2 生物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
        7.2.3 生物农药对拮抗细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7.2.4 生物农药与拮抗细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枣叶发病率的影响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低毒化学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7.3.2 生物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7.3.3 生物农药对拮抗细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7.3.4 生物农药与拮抗细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枣叶发病率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灵武长枣炭疽病田间综合防治效果研究
    8.1 材料
        8.1.1 试验地与供试药剂
        8.1.2 主要仪器
        8.1.3 数据处理
    8.2 方法
        8.2.1 田间药效试验
        8.2.2 田间发病情况统计
        8.2.3 田间病原菌孢子量测定
    8.3 结果与分析
        8.3.1 田间防治效果
        8.3.2 田间病原菌孢子量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苹果轮纹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有效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苹果轮纹病概述
        1.1.1 苹果轮纹病菌
        1.1.2 苹果轮纹病的症状
    1.2 苹果轮纹病发生规律与原因
        1.2.1 轮纹病原菌发病规律
        1.2.2 苹果轮纹病发病原因
        1.2.2.1 品种抗病性
        1.2.2.2 病原菌残留基数大
        1.2.2.3 气候因素
        1.2.2.4 栽培管理
        1.2.2.5 其他
    1.3 苹果轮纹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3.1 农业防治
        1.3.1.1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1.3.1.2 健树防病,减少病菌侵染
        1.3.2 生态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3.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1.3.3.2 三唑类杀菌剂
    1.4 苹果轮纹病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现状
    1.5 试验药剂介绍
        1.5.1 苯醚甲环唑
        1.5.2 丙环唑
        1.5.3 氟环唑
        1.5.4 甲基硫菌灵
        1.5.5 腐霉利
        1.5.6 氟醚菌酰胺
        1.5.7 克菌丹
        1.5.8 代森联
    1.6 农药复配研究
        1.6.1 农药复配的目的和意义
        1.6.1.1 扩大防治对象普,减少用工用时
        1.6.1.2 延缓抗药性产生
        1.6.2 农药复配混用的原则
        1.6.3 农药复配的机理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
    2.2 供试菌株
    2.3 供试培养基
    2.4 供试仪器
    2.5 供试试剂
    2.6 毒力测定方法
        2.6.1 药剂配置和剂量设置
        2.6.2 含药PDA培养基的制备
        2.6.3 苹果轮纹病菌对八种试验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2.6.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7 联合毒力测定
        2.7.1 供试菌株
        2.7.2 混配组合设计和药剂配置
        2.7.3 联合毒力测定
        2.7.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苹果轮纹病菌对8种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
        3.1.1 苹果轮纹病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3.1.2 苹果轮纹病对丙环唑的敏感性
        3.1.3 苹果轮纹病对氟环唑的敏感性
        3.1.4 苹果轮纹病对腐霉利的敏感性
        3.1.5 苹果轮纹病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
        3.1.6 苹果轮纹病氟醚菌酰胺的敏感性
        3.1.7 苹果轮纹病对克菌丹的敏感性
        3.1.8 苹果轮纹病对代森联的敏感性
    3.2 苯醚甲环唑与其他7种杀菌剂的联合毒力
        3.2.1 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的联合毒力
        3.2.2 苯醚甲环唑与氟环唑的联合毒力
        3.2.3 苯醚甲环唑与腐霉利的联合毒力
        3.2.4 苯醚甲环唑与甲基硫菌灵的联合毒力
        3.2.5 苯醚甲环唑与氟醚菌酰胺的联合毒力
        3.2.6 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的联合毒力
        3.2.7 苯醚甲环唑与代森联的联合毒力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苹果轮纹病菌致病力及其防治药剂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分布与危害
    1.2 苹果轮纹病的症状
    1.3 苹果轮纹病的病原学研究
        1.3.1 病原菌
        1.3.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1.4 病害循环
        1.4.1 病害初侵染来源
        1.4.2 病害传播及发病特点
    1.5 病害发生流行因素
    1.6 苹果枝干轮纹病防治药剂概况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病原菌
        2.1.2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试验仪器设备
        2.1.5 供试药剂
        2.1.6 供试药剂浓度设置
        2.1.7 供试药剂母液配制及保存
    2.2 试验方法
        2.2.1 B. dothidea 对成熟果实致病力的测定
        2.2.2 B. dothidea 对 1 a 生枝条的致病力测定
        2.2.3 伤口药剂处理
        2.2.4 诱导产孢
        2.2.5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
        2.2.6 孢子萌发法测定药剂对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
        2.2.7 各药剂在推荐浓度下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8 药剂对轮纹病菌侵染离体枝条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3 数据分析
    2.4 药效评价方法
    2.5 药效评价方法的验证系统
        2.5.1 十种杀菌剂对孢子接种的苹果枝干轮纹病保护作用
        2.5.2 十种杀菌剂对孢子接种的苹果枝干轮纹病治疗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B. dothidea 对成熟果实的致病力测定
    3.2 B. dothidea 对 1 a 生枝条的致病力测定
    3.3 伤口药剂处理
    3.4 利用幼果诱导苹果轮纹病菌产孢技术
    3.5 十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6 十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7 供试药剂在推荐浓度下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8 离体枝条试验结果
        3.8.1 供试药剂对离体枝条的保护作用
        3.8.2 供试药剂对离体枝条的治疗作用
    3.9 药剂评价方法
    3.10 药效评价方法的验证系统
        3.10.1 十种杀菌剂对孢子接种的苹果枝干轮纹病保护作用
        3.10.2 十种杀菌剂对孢子接种的苹果枝干轮纹病治疗作用
        3.10.3 十种杀菌剂对孢子接种的苹果枝干轮纹病的药效评价
4 讨论
    4.1 关于轮纹菌致病力测定的探讨
    4.2 采用制剂测定毒力能否作为室内药剂筛选的依据
    4.3 同一种药剂对病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抑菌效果呈现较大的差异
    4.4 关于离体枝条接种方式的探讨
    4.5 关于接种试验中防效等级的探讨
    4.6 关于防治轮纹病药剂评价方法的探讨
    4.7 关于接种方式的探讨
    4.8 关于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的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6)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1.1.2 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及发生危害特点
        1.1.3 苹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发展
    1.2 研究目的
    1.3 技术路线
2 苹果病虫害的种类调查
    2.1 调查方案与方法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案
        2.1.3 调查内容
    2.2 调查结果
        2.2.1 中国苹果病害种类
        2.2.2 中国苹果虫害种类
    2.3 讨论
3 苹果主要病虫害地域分布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2.1 各省苹果病虫害种类
        3.2.2 苹果主要病虫害区划
    3.3 讨论
4 苹果腐烂病和轮纹病文献计量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苹果腐烂病计量分析
        4.2.2 苹果轮纹病计量分析
    4.3 讨论
5 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
        5.1.3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预测结果
        5.2.2 发生趋势
    5.3 讨论
6 苹果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分析方法
    6.2 结果
        6.2.1 病虫害防治决策
        6.2.2 系统赋值与防治决策
    6.3 讨论
7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项目资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7)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病规律
    1.1 越冬场所
    1.2 侵染时期
    1.3 潜伏及发病
    1.4 与果园环境和品种关系
2、苹果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技术
    2.1 清除病源
    2.2 药剂防治
        2.2.1 喷药时期
        2.2.2 主要用药品种和应用技术
        2.2.3 提高喷药质量
    2.3 果实套袋
        2.3.1 套袋前防治
        2.3.2 套袋后防治
        2.3.3 除袋后防治
    2.4 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

(8)河北沧州枣果病害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枣树在国内外栽培现状及其价值
    1.2 枣果实病害周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枣果实病害症状研究
        1.2.2 枣果实病害病原研究
        1.2.3 侵染循环途径
        1.2.4 影响枣果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1.3 植物内生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1.3.2 内生菌的抗病机理研究
        1.3.3 内生菌的防效研究
    1.4 枣果实病害的防治现状
        1.4.1 药剂筛选研究
        1.4.2 防治技术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枣树上主要果实病害类型及发病时间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枣病果的不同症状与病原菌对应关系的确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枣果病原菌分离
        3.2.2 接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 接种后病果的再分离试验
        3.2.4 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和形态描述
    3.3 小结
4 枣果主要病原菌侵入时间的确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金丝小枣主要病原菌侵染时间确定
        4.2.2 冬枣主要病原菌侵染时间确定
        4.2.3 梨枣主要病原菌侵染时间确定
    4.3 小结
5 枣果内生菌的分离及其对病原菌拮抗作用的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内生菌的分离结果
        5.2.2 拮抗内生菌的筛选结果
    5.3 小结
6 室内外药剂筛选及枣树品种抗病性调查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药剂
        6.1.2 供试菌种
        6.1.3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的方法
        6.1.4 室外药剂筛选试验的方法
        6.1.5 枣树品种抗病性调查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6.2.2 室外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6.2.3 枣树品种抗病性调查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附图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杀菌优在防治苹果病害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
    1.2 农药残留
        1.2.1 农药最高残留量
        1.2.2 农产品农药残留形成的途径
        1.2.2.1 农药的直接喷施
        1.2.2.2 从污染的土壤中吸收
        1.2.2.3 由污染的水体携带
        1.2.2.4 空气漂移
        1.2.3 农药残留的危害
        1.2.4 常见农药残留及类型
        1.2.4.1 有机氯农药
        1.2.4.2 有机磷农药
        1.2.4.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1.2.4.4 有机氮农药
        1.2.4.5 有机汞农药
    1.3 农药的种类和作用方式
        1.3.1 杀虫剂和杀螨剂
        1.3.1.1 接触杀虫作用和接触杀虫剂
        1.3.1.2 内吸杀虫作用和内吸杀虫剂
        1.3.1.3 胃毒杀虫作用和胃毒剂
        1.3.1.4 熏蒸杀虫作用和熏蒸剂
        1.3.2 杀菌剂
        1.3.2.1 保护性杀菌剂作用和保护性杀菌剂
        1.3.2.2 内吸杀菌作用和内吸杀菌剂
        1.3.2.3 铲除作用
        1.3.3 除草剂
        1.3.3.1 触杀性除草作用
        1.3.3.2 内吸性除草作用
    1.4 农药的剂型
        1.4.1 喷雾用的剂型
        1.4.1.1 固态剂型
        1.4.1.2 液态剂型
        1.4.2 喷粉和撒粒用的剂型
        1.4.2.1 粉剂[DP]
        1.4.2.2 吸附粉剂
        1.4.2.3 微粉剂
        1.4.2.4 颗粒剂[GR]
        1.4.3 气溶胶喷雾用的剂型
        1.4.3.1 水质气溶胶制剂
        1.4.3.2 水质气溶胶制剂
    1.5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的主要措施
        1.5.1 大力提倡农业防治
        1.5.2 积极采用生物防治
        1.5.3 倡导应用物理防治
        1.5.4 科学运用生态防治
        1.5.5 合理选择化学防治
    1.6 苹果
        1.6.1 苹果简史
        1.6.2 苹果的营养价值
        1.6.3 苹果的经济地位
    1.7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及依据
        1.7.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7.2 选题的依据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三原和泾阳果园与试验处理
        2.1.1 供试果园
        2.1.2 试验处理
        2.1.3 统计方法
    2.2 富平果园与处理
        2.2.1 试验处理
        2.2.2 调查与统计
    2.3 礼泉果园与处理
        2.3.1 果园与处理
        2.3.2 调查与统计
    2.4 永寿果园与处理
        2.4.1 果园与处理
        2.4.2 调查与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3.2 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3.3 对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效果
    3.4 对霉心病的防治效果
    3.5 喷布不同次数杀菌优的综合防治效果
        3.5.1 礼泉喷布不同次数杀菌优的综合防治效果
        3.5.2 永寿喷布不同次数杀菌优的综合防治效果
    3.6 盛花期和花后喷布杀菌优对苹果坐果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杀菌优对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4.2 杀菌优对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效果
    4.3 杀菌优对霉心病的防治效果
    4.4 杀菌优喷布次数和成本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药剂筛选及用药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管理的山东苹果无袋栽培“依历按需用药”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J]. 李保华,张振芳,董向丽,练森,王彩霞,任维超,刘娜. 中国果树, 2021(03)
  • [2]苹果轮纹病菌果胶酶基因Bdpl1和Bdpg1的功能分析[D]. 洪坤奇.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灵武长枣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研究[D]. 杨环羽. 宁夏大学, 2019
  • [4]苹果轮纹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有效防治药剂筛选[D]. 顾乃图.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5]苹果轮纹病菌致病力及其防治药剂评价方法研究[D]. 王彦荣.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6]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D]. 赵增锋.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7]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J]. 曲长征,席百珍. 中国果菜, 2010(09)
  • [8]河北沧州枣果病害及防治研究[D]. 罗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9]杀菌优在防治苹果病害方面的应用研究[D]. 安孟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果树控害增收技术问答[J]. 毕可政.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标签:;  ;  ;  ;  ;  

防治苹果烂果病的农药筛选及应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