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烤烟专用肥——氨基酸钾肥的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梅[1](2020)在《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化肥的平均用量是美国和欧盟的2.52.6倍,农药用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肥料和农药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均值。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一系列生产、环境和安全问题,如土地生产力下降、重金属积累(主要源于化学磷肥)、水体富营养化、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药效降低(或失效)、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等。在连作高产条件下,仅依靠传统技术减施化肥农药远远不够,亟待开创新思路、发展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微生物生物技术是活化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效药效、减施化肥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生物制剂安全无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但种类较少、效果欠佳、成本偏高,急需增加种类、降低成本、提高肥效药效。本项研究以云南省长期轮作的土壤为对象,自主筛选获得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手段,研究了相关效应及机理,为减施化肥农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以下简称菌株LE16)能分泌磷酸酶、蛋白酶、溶菌酶、植物生长激素(IAA)和铁载体,可能具有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和拮抗作物病原菌等生物学功能;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LE16会发生自溶,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分子鉴定和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E16不同于已知的产酶溶杆菌OH11、C3、3.1 T8等,为产酶溶杆菌新株。利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后发现,该菌株的核基因序列上存在指导合成分泌蛋白酶、磷酸酶、铁载体、IAA和多种抗菌物质的结构机构和调节基因,具有一定的植物促生防病潜力。(2)液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生NH4+;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28℃,菌株水解有机氮的能力逐渐增强;在pH4.010.0范围内,菌株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NH4+能力无显着变化。此外,该菌株还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在1228℃和pH 4.010.0条件下均能水解卵磷脂;等量的硝态氮、铵态氮和尿素对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能力无显着影响,适量的外源氮和无机磷能显着提高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效率。(3)土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在供试紫色土中成功定殖,并分泌蛋白酶和磷酸酶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培养30 d后,接菌土壤中的碱解氮、铵态氮、Olsen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均显着增加,比未接菌处理分别提高17.82%22.26%、46.54%47.86%、64.33%81.67%和48.82%55.88%。(4)盆栽试验表明,接种菌株LE16能提高生菜和辣椒根系活力,显着促进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LE16菌剂使生菜和辣椒分别增产6.43%11.30%和43.82%70.33%,品质改善。其主要机理可能是菌株LE16活化了土壤有机氮磷、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5)在50 mL等体积培养条件下,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36℃,LE16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336 h缩短至96 h;在28℃等温培养条件下,培养体积由50 mL增加至400 mL,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120 h增加至216 h;但培养pH 5.0、7.0、9.0和接种量1%、2%、5%对该菌株的自溶过程无显着影响。因此,菌株LE16可能通过群体感应诱导菌体发生自溶,并通过细胞间的接触进行传播,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6)平板拮抗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松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瓜类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长。其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在常温下储存1年后,仍能显着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畸形,其抑菌机理可能是分泌蛋白酶、磷酸酶、溶菌酶、铁载体和热稳定性抗菌物质等。(7)抗病试验表明,盆栽土壤施用菌株LE16发酵液能诱导植株产生获得性系统抗性,对烤烟黑胫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96%75.67%和86.20%93.10%;叶面喷施该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瓜类蔓枯病菌侵染黄瓜,对黄瓜蔓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0.65%和53.67%,类似农药甲基托布津。该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常温储存1年后,均能显着抑制白粉病孢子萌发并有效防治烤烟和黄瓜白粉病,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92.25%100%(烤烟)和91.30%96.78%(黄瓜),优于常用农药三唑酮;此外,该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具有持续作用。总之,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能活化土壤有机氮磷,促进植物生长,拮抗多种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高效防治作物白粉病,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俊举[2](2019)在《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有效防控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降低烟叶产量和质量损失,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烟区生态环境;本文对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状况调查和广元烟区发病土壤分析;研究了在烤烟育苗基质中添加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不同微生物菌剂等措施对烟草及其黑胫病发病情况的影响,以及烟草大田时期关键施药技术、根区土壤p H调控方法、不同肥料配方和标准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和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1、影响广元烟区黑胫病发生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量偏低,其次中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锰偏低;在生产实践中土地轮作不到位、烟田连作导致土壤有害病菌积累,烟叶育苗质量低、移栽后烟苗生长发育迟缓导致的弱苗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相关性。2、育苗基质添加胶质芽孢杆菌有助于培育健壮烟株,提高烟株自身抗性;基质添加哈茨木霉有助于培育壮苗,提高烟株的抗病性;每667m2采用哈茨木霉100g与解淀粉芽孢杆菌100g在烟苗移栽后一个星期灌根对烟草黑胫病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68%精甲霜·锰锌“窝施+灌根”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效果最优;微碱性土壤烤烟专用肥能提高烟草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叶比例,降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率。3、结合广元的实际生产情况并制定了《广元烟区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措施技术集成方案》,形成了一套烟草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技术体系,为烟草黑胫病防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杨旭艳[3](2018)在《施肥对延安烤烟生长及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针对近年来连作和过量施肥导致延安烤烟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设置饼肥、腐殖酸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个不同的土壤改良方案,以期恢复延安烟田土壤品质。布设大田试验,在烤烟主要生育时期,通过测定烤烟形态指标,研究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烟叶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烟叶产量、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针对连作障碍和过量化肥的危害问题,探究提高延安烤烟的产量和品质的最优施肥方案,指导该地区烟叶生产,实现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延安南部六个典型烟田的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测定其pH值、有机质、速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在土壤深度为0-30、30-60、60-90cm时,pH平均值分别为7.00、7.11、7.37,土壤越深越偏碱性。所有土样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 g/kg,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也在有所增加。有效磷平均含量为76 mg/kg,在不同的土层中有效磷的含量差异不显着。铵态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30 mg/kg,在不同的土层中有铵态氮的含量差异不显着。硝态氮含量的平均值为91 mg/kg,硝态氮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所减低。2.布设大田试验,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添加不同比例的饼肥,探讨饼肥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饼肥在较低用量范围内可以明显增加烤烟生育中前期的株高以及中后期的叶片数,对叶长和叶宽的影响较小。饼肥可以促进烤烟后期生长,延长生育期。饼肥在较低用量下可以提高产量。综合考虑,饼肥用量控制在150kg/hm2是比较适宜的。3.布设大田试验,腐殖酸肥料配施,结果表明,腐殖酸能够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对于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有显着效果。但是,使用腐殖酸应注意量的控制,过多的腐殖酸会阻碍烟叶生长,一般以150 kg/hm2为宜。4.生物有机肥配施对延安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生物有机肥对土壤pH影响不具显着性,但是对于土壤中氮磷钾等含量有明显提升作用,使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产量以及上等烟比例显着增加。增施生物有机质肥料和使用生物有机质肥料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处理之间各性状差异不大,且化肥量减少后上等烟叶比例更高。因此适量的生物有机肥(南泥湾增施生物有机质肥料150kg/hm2,牛武225 kg/hm2)可以均衡土壤营养,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延安烟田可以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在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同时,还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土壤的吸附能力和保水能力。从而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
王启均[4](2017)在《土地平整后土壤改良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土地平整后土壤的变化规律,寻找影响生产力下降的关键因子,探索土地平整后土地生产力迅速恢复技术进而提高平整后土地的生产力,以凤冈县土地平整后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土地平整后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整体上来看,凤冈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较低,土壤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含量16.09-187.67mg/kg,平均为95.93±36.63 mg/kg,碱解氮含量低于65mg/kg的土壤样品占总样品比例的22.2%,碱解氮含量65-100mg/kg的土壤样品占总样品的30.5%,碱解氮含量高于100mg/kg的土壤样品占总样品的47.3%。土壤速效钾含量24.32-363.73mg/kg,平均97.74mg/kg,其中速效钾极低的土壤占45.01%,速效钾缺的土壤占41.03%,10.55%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适中,3.42%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总体来看土壤速效钾含量低。土壤速效磷含量0.00-66.10mg/kg,平均14.32mg/kg,其中速效磷低(<10mg/kg)的土壤仅占48.1%,速效磷(10-20mg/kg)适中的土壤占30.2%,速效磷(>20mg/kg)丰富的土壤占21.7%,总体来看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2)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烟株干物质累积量逐渐提高;施用磷肥处理干物质累积量显着高于不施磷肥处理,以施用磷肥90kg处理干物质累积量最高;施用钾肥处理干物质累积量高于不施钾肥处理,以施用钾肥270kg处理干物质累积量最高。不同施氮处理下,105kgN/公顷处理产量产值最高,烟叶产值较不施氮处理增加1137元/公顷;不同施磷量下,90kgP2O5/公顷处理产量产值最高;不同施钾量下,405kgK2O/公顷处理产量产值最高,较不施钾肥处理产值增加了5148元/公顷。可见钾肥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最为显着,适当提高钾肥用量可以增加烤烟经济产出。(3)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石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pH值,土壤的酸度变化随施用的石灰石量而变化。在施用石灰之初,各处理土壤pH迅速上升,施用量越大,上升幅度越大;在石灰施用230天内,土壤pH缓慢变化并趋于稳定,各处理pH基本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30天以后,土壤pH不再发生显着变化。(4)石灰施用量应根据农艺性状、烤烟生物量、烤烟产量三个指标判断。从农艺性状上来看,当石灰施用量为1500kg/公顷时,圆顶期烟草生长最好,当石灰施用量高于1500kg/公顷后,烟草生长状况趋于下降。石灰施用量为1500kg/公顷时,成熟期整体烟叶生物量最佳,产量产值最高。因此,新平整植烟土壤适宜石灰施用量为1500kg/公顷。(5)研究了连续多年施用当地常见的增碳有机材料后烤烟产质量、土壤有机质、pH值、土壤结构、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团棵期和圆顶期的株高、叶长、叶宽等性状是施用有机肥处理者农艺性状表现最好,而茎围以腐植酸钾和石灰共同施用处理者最佳。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方面,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比不施者显着增高,其中以施用腐植酸钾处理的烟叶总产量较高。
杨浩宇[5](2016)在《烟草专用肥的制备及提高烟草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现阶段我国吸烟人数总量已达3.5亿,世界吸烟人口总数则达到了10亿左右,占到世界吸烟总人数的35%,在我国,烟草行业是多年的利税大户,是国家和地方税收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我国虽是烟草大国,却不是烟草强国。我国烟草绝大部分在国内销售,仅有少部分出口国外,出口所占比例一直很低,究其原因,是我国卷烟品质与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卷烟品质存在差距,且差距主要表现在油分含量较低和卷烟中有害成分较高两个方面。所以提高烟草的油分、降低烟草的有害成分进而提高烟草品质成为目前我国烟草企业的主题。油分也称叶分或膘性,主要包括高级脂肪酸、酯类物质、西柏三烯类物质和糖苷类等,其组成结构和含量不同直接反映烟叶质量的优劣。烟草油分直接影响着烟草及其制品独特的风味和香气,但此类物质在烟叶中含量极微,且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油分成分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根据目前我国烟草现状,本文从提高烤烟油分的方法和烟草油分成分分析两个方面做了以下相关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一、以超声辅助索氏提取法为手段,以石油醚为溶剂,在提取时间4h,超声功率70W,超声时间40min,浸泡时间12h,颗粒度40目,料液比1:8的提取条件下对河南地区基准烤烟进行提取,比较提取率的变化与烟叶等级之间联系。并采用GC/MS手段对各烟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测得烟叶成分与烟叶质量等级之间区别。采用GC/MS手段对烟样进行分析,研究影响烤烟品质的主要化学物质。二、根据烟草营养学原理和生长规律,结合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研制了一种烟草专用含生长调节剂的全营养液型复合叶面肥。并在洛阳地区进行大田试验。测取各组烟样在移栽后60、70、80天烟株的株高、茎围、叶长、叶宽、最大叶面积。其中最大叶面积最高提高了69.1%,最低提高了14.5%。通过近红外测试仪对烤后烟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其中总糖含量平均提高25.2%,还原糖含量平均提高19.6%,总氮含量平均提高15.1%。探究了叶面肥对烤烟的促进作用。三、利用超声辅助索式提取法对施用叶面肥组烟样进行提取分析。采用GC/MS手段对各处理烟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烟草油分中的主要成分,如β-大马酮、西柏三烯醇、叶绿醇、油脂、甾醇、萜类等对烤烟油分及品质的影响。四、研究不同物理措施即环剥处理、断根处理、秸秆覆盖和不同含量钾肥以及不同含量有机底肥处理后的烤烟油分含量,比较不同方法对烤烟油分的促进作用。探索提高烤烟油分的有效方法。
朱经伟[6](2015)在《石灰与有机物料对整治烟田的改良研究》文中提出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结合的方法,依据整治烟田扰动程度,在贵州省乐山、蒲场、市坪镇开展了整治烟田土壤结构改良、酸度调节和烤烟养分管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施用石灰能够促进整治烟田烤烟生长,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烤烟经济性状。培养试验表明:酸性黄壤施用石灰会刺激土壤潜性酸释放,合理的石灰用量是调节整治烟田酸度的关键。酸性黄壤p H5.0条件下,田间石灰用量达到1.50 t/hm2时,土壤酸度调节效果及烤烟的经济性状最佳。在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中施用石灰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培养试验还发现石灰施用量对整治烟田土壤p H变化速率、稳定时的p H值、p H稳定时所需时间等均有显着影响。2、施用玉米秸秆、碳化玉米秸秆、腐植酸钾、蚯蚓粪商品有机肥4种有机物料均能够协调整治烟田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质量,促进高肥力植烟土壤的形成。在土壤结构不良的整治烟田中,玉米秸秆适用于以市坪为代表的种植2年整治烟田的土壤改良,而腐植酸钾适用于以乐山为代表的种植4年整治烟田。4种有机物料可协调烤烟氮、钾养分的累积与分配。此外,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均显示:除腐植酸钾外,施用其他3种有机物料会显着降低土壤p H值。3、玉米秸秆、碳化玉米秸秆、腐植酸钾、蚯蚓粪商品有机肥4种有机物料配施石灰提高了部分土壤养分含量,并消除了有机物料降低土壤p H值的酸化,提升土壤综合肥力。针对兼有土壤结构不良的酸性整治烟田,石灰配施玉米秸秆适用于以市坪为代表的种植2年整治烟田,石灰配施蚯蚓粪商品有机肥适用于以乐山为代表的种植4年整治烟田。4、当施氮量为90 kg/hm2时,烤烟长势最旺,氮素累积量最大,产值和产量也达到最大值,综合认为整治烟田无机氮素最佳施用量为90kg/hm2。根据最佳施氮量下移栽时间与烟株不同叶位的SPAD值间的关系,烤烟移栽后21天、51天第3叶位叶片的SPAD值正常范围分别为28.8±3.5、26.4±4.7;移栽后81天第9、15叶位叶片SPAD值正常范围分别为35.3±3.6、40.8±3.7。依据关键时间点的烟株SPAD值,实现采用便携仪器指导烟田氮素管理。结合整治烟田土壤酸度和土壤结构状况,采用石灰与有机物料单、配施,并配合叶绿素仪指导烟田氮素管理,有利于提高不同种植年限整治烟田的综合肥力,促进烤烟生产。
孙海人[7](2014)在《腐殖酸肥对重茬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烤烟种植中普遍存在重茬的问题,而烤烟重茬制约着烤烟的产量和烟叶品质。为了缓解重茬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开发了一种烤烟腐植酸肥以降低重茬对烤烟的危害,为黑龙江省烤烟生产提供应对的技术措施。本文以黑龙江省肇州县永胜乡为试验基点,在田间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以不施肥为空白对照,施用不同用量的烤烟腐植酸肥(农业废弃物为载体的吸附腐殖酸的一种有机肥料),并与常规施肥处理进行比较,研究了烤烟腐植酸肥对烤烟生长,烟叶氮、磷、钾含量,烟碱含量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烤烟腐植酸肥改进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成因,为黑龙江省烤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其结果如下:1.腐植酸肥提高了烤烟根系、茎、烤烟下部叶片和中部叶片的干物质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高出22.69%、16.52%、27.25%、15.44%和41.50%,表明腐植酸肥提高了烤烟的生物生产量,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原因在于腐植酸肥中腐殖酸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功效,所有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表现好,干物质积累量高。2.烤烟各器官氮积累量在生育期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对氮积累量不同,腐植酸肥处理效果最好。收获时常规处理相比空白处理根、茎、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氮积累量分别提高20.14%、37.84%、0.26%、30.41%和33.63%,腐植酸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32.62%、41.62%、35.36%、14.61%和32.64%,表明腐植酸肥能提高烤烟各器官的氮素吸收与积累,原因在于腐殖酸施用提高了根系的活力,使氮素在烟株体内分布更加均匀。3.烤烟总磷含量在生育期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规律,烤烟生育期结束时,常规施肥处理磷积累量高于空白处理9.69%,腐植酸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30.39%,差异显着,表明腐植酸肥对磷的积累效果优于常规施肥。4.各处理烤烟钾积累在收获时表现为腐植酸肥处理高于常规处理31.22%,常规施肥处理高于空白处理32.58%,各处理差异显着,表明施肥能提高烤烟钾积累量,施用腐植酸肥积累效果优于常规施肥。5.烤烟生育期结束时,从烤烟中部叶烟碱积累量上看,腐植酸肥处理较对照和常规施肥处理烟碱积累量分别提高65.51%和48.15%;从烤烟上部叶烟碱积累量上看,腐植酸肥处理较对照和常规施肥处理烟碱积累量分别提高56.93%和44.49%;表明腐植酸肥可以显着提高烤烟烟叶内烟碱的积累。6.收获时,腐植酸肥处理对烤烟的产量产值的提升效果最佳,从烤烟产量上看,腐植酸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提高6.94%,而常规施肥较对照产量提高25.32%;从烤烟产值上看,腐植酸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产值提高7.94%,而常规施肥较对照产值提高54.48%;从烤烟上等烟比例上看,腐植酸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上等烟比例提高9.06%,而常规施肥处理较对照上等烟比例提高8.14%;表明腐植酸肥对提高烤烟的产量、产值以及提高上等烟的比例的效果优于常规施肥。评吸结果指出,腐植酸肥对改善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效果不显着。综合分析看来,腐植酸肥只能从改善重茬烟株生长发育的角度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效益。
韩小斌[8](2014)在《减量施肥对重庆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以彭水县为例》文中提出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施肥、品种、栽培烘烤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环境条件和品种一定时,肥料是调控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核心,适宜的肥料用量及养分配比是保证优质烟叶生产的关键技术。经过近10多年复合肥的连年施用,重庆烟田土壤肥力状况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诸如土壤碱解氮、全氮含量显着提高,磷钾含量发生变化等,原有的肥料用量和配方不再适合现在的烤烟种植。为了探索适合目前植烟土壤的肥料用量和配方,本文以彭水县为例,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化肥减量、氮肥减量及优化配比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重庆烟区减量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不同氮磷钾用量试验表明,在常规推荐化学氮肥用量(112.5kg/hm2)基础上增加22.5kg/hm2氮,烤烟株高、叶片数受到抑制,产量上升,产值下降,但是差异不显着;在此基础上减氮22.5kg/hm2,产量产值均下降,其中产值差异显着;不施氮肥,烟株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农艺性状、产量产值都显着小于常规施氮;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还原糖含量有所下降,上部叶表现明显。(2)在常规推荐磷肥用量(94.5kg P2O5/hm2)基础上增加50%的磷肥,产量、产值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着,烟叶中的施木克值和钾氯比得到优化,一定程度提高烟叶品质;减磷50%,烟株前期生长缓慢,产量、产值显着降低。(3)在常规推荐钾肥用量(285kg K2O/hm2)基础上增加50%钾肥,烤烟产量产值差异不显着,但能提高烟叶中钾素含量,优化烟叶中氮碱比、碳氮比、糖碱比、施木克值和钾氯比,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烟叶品质提高;减钾50%则显着降低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烟株生育期提前,早花现象明显,影响烟叶产质量。(4)基肥减量试验表明,在2013年重庆烟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施肥量(每亩基肥8-12-25复合肥50kg、有机肥40kg,提苗肥5kg,追肥氮钾复合肥或硝酸钾15kg,全生育期施入的养分为8.4-8.7-19.8)的基础上,适量降低基肥用量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基肥减量30%以内烤烟的产量产值差异不显着,其中以基肥减量10%和常规处理烤烟产量产值最高。当减肥量大于40%后,产量降低了22.4%,产值降低了23.9%。随着基肥减量的增加烤烟对氮磷养分吸收量降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以及协调性以基肥减量10%处理综合表现最佳。(5)氮肥减量及优化配比试验表明,在目前农户施氮量126kg/hm2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氮肥用量能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以减氮15%处理(108kg/hm2施氮量)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的比例最高,产量和产值比农户施肥高5%和6.2%;烤烟对氮和钾的利用率效率高,促进了氮钾向叶片的转运,氮素和钾素收获指数最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好。减氮5%、10%和15%处理的产量、产值均高于常规施肥,但是差异不显着。减氮20%和30%处理烟株中后期生长发育受抑制,烤烟吸收的氮磷钾数量显着降低,影响了烤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产量和产值显着降低;随着减氮量的不断增大,烟叶总氮、蛋白质含量以及下部叶烟碱含量不断降低,减氮30%以上导致下部烟叶内含物不足而降低烟叶质量。(6)在施用氮108kg/hm2(即减氮15%)基础上,以1:1.21:2.75的氮磷钾配比最优。氮磷钾养分配比1:1.21:2.75处理烟株生长健壮,农艺性状协调好;在此基础上降低磷或钾的比例都会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养分1:1.21:2.41配比处理株高最高,但同时节距过大,不健壮。从产量产值上讲,以养分1:1.21:2.75配比处理产量、产值、均价最高;减低磷钾配比(1:1:2.41处理)产量和产值最低,较1:1.21:2.75配比处理产量降低22.3%,产值降低19.0%。从养分吸收上讲,养分1:1.21:2.75处理在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以及有效利用等方面表现较好。从烟叶品质上看,养分1:1.21:2.75配比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方面表现较好。上述结果表明,在农民常规施氮量126kg/hm2基础上,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可行,从烤烟生长、产量、产值、烟叶质量和养分利用看,氮肥施用量以105-112.5kg/hm2最佳,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1.21:2.75最好。本文的试验结果仅代表本试验的土壤条件,提出的氮肥用量和养分配比在重庆烟区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李明[9](2014)在《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良好的烟叶品质是包括肥料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协调的结果。完善的施肥技术既注重氮磷钾的配比对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性,又结合土壤和烟株生长的需肥规律,选择恰当的施肥方式与肥料形态,从而提高烟叶品质。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龙岩烟区不同烤烟专用肥磷钾配比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在龙岩烟区不同类型土壤上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并研究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及肥料响应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种烟后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较种烟前减少1.8%,土壤中有效磷平均含量较种烟前增加10.2%,土壤中有效钾的平均含量较种烟前增加109.61%,说明施用烤烟专用肥’在烤烟采收结束后植烟土壤中有效氮变化较小,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钾含量整体上增加。2、黄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黄底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为30.42mg/kg,速效钾含量为52.01mg/kg)以P2K3(N:P2O5:K2O=10:7:21)处理烟株的株高与有效叶数较大,分别为125.9cm、18.67片,P2K2(N:P2O5:K2O=10:7:18)处理烟株的株高与有效叶数分别为124.93cm、18.00片,与P2K3处理差异不显着。P2K2处理上部叶还原糖与总糖含量分别为19.08%、21.71%,在适宜范丨韵内,其他处理上部叶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都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P3K3(N:P2O5:K2O=10:9:21)、P2K2和P1K3(N:P2O5:K2O=10:5:21)处理下部叶总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18%~24%),其余处理下部叶总糖含景都偏低;P2K2处理的上、中、下部叶钾氯比分别为12.48、10.57和10.26,都较接近适宜值10。黄底灰泥田以P2K2(N:P2O5:K20=10:7:18)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比例较协调。以P2K2处理的烤烟亩产值最高,为2251.97元/亩,显着高于P3K3、P3K2(N:P2O5:K2O=10:9:18)和 P3K1(N:P2O5:K2O=10:9:15)处理,分别高出 17.89%、26.42%和15.41%,而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着;以P2K3处理烤烟亩产量最高,显着高于P3K3、P3K2、P2K1(N:P2O5:K2O=10:7:15)和 P1K1(N:P2O5:K2O=10:5:15)处理的烟株,分别高出21.78%、21.87%、13.49%和13.27%,而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着。3、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为 12.23mg/kg,速效钾含量为211.93mg/kg)以P3K1(N:P205:K2O=10:9:15)处理烟株株高最高,为 123.60cm,与 P2K1(N:P205:K2O=10:7:15)处理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以P3K2(N:P205:K2O=10:9:18)处理烤烟的亩产值、亩产量最高,分别为2968.86元/亩、132.00kg/亩;其次是P3K1处理,其烤烟的亩产值与亩产量分别为2930.35元/亩、127.77kg/亩,都与P3K2处理差异不显着。仅P3K3(N:P2O5:K2O=10:9:21)、P3K1(N:P2O5:K2O=10:9:15)、P2K2(N:P2O5:K2O=10:7:18)、P1K3(N:P2O5:K2O=10:5:21)处理的上部叶总烟碱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其余处理的上部叶总烟碱含量都超过3.5%;各处理上部叶糖碱比都偏低,其中以P3K1的值较高,为7.79;P3K1、P2K1(N:P2O5:K20=10:7:15)、P1K2(N:P2O5:K20=10:5:18)和 P1K1(N:P2O5:K2O=10:5:15)处理上部叶的总氯含量在适宜范围内(0.3%-0.8%),其余处理上部叶总氯含量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下部叶的总氯含量都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下部叶的钾氯比都偏高,以P3K1处理中部叶的钾氯比较低,为12.68;以P3K1与P1K1处理下部叶的钾氯比较低,分别为13.80、13.26。4、青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青底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为62.20mg/kg,速效钾含量为118.84mg/kg)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处理烤烟株高、茎围、节距和有效叶数差异不显着。以P1K3(N:P2O5:K2O=10:5:21)处理烤烟亩产值与上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2742.91 元/亩、30.2%;P1K2(N:P2O5:K2O=10:5:18)处理烤烟亩产值与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726.90元/亩、28.10%,与P1K3处理差异不显着。仅P1K2(N:P205:K2O=10:5:18)处理上部叶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其余处理上部叶糖碱比偏低;P1K1(N:P2O5:K2O=10:5:15)与 P3K3(N:P2O5:K2O=10:9:21)处理中部叶糖碱比偏高,其余处理中部叶糖碱比都在适宜范围内(8-12);P3K3、P1K3、P1K2和P1K1处理下部叶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8~12),其余处理下部叶糖碱比偏高。P1K2上、中、下部叶的钾氯比分别为9.83、10.81、10.88,较接近最佳值10。青底灰泥田以P1K2(N:P205:K20=10:5:18)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的含量较适宜,比例较协调。5、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不同施肥方式的研究表明,在烟株移栽后60d,处理4(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法+常规追肥)烟株的株高最大,为129.97cm,处理6(基肥双条施用)和7(条沟施肥法)烟株株高分别为124.43、127.20cm,与处理4差异不显着;处理7烟株的有效叶数最多,为21.00片,处理6烟株有效叶数为20.67片,与处理7差异不显着。处理1(条沟施肥法)的亩产量与亩产值最高,分别为132.3kg/亩、2061.77元/亩,处理6的亩产量与亩产值分别为127.70kg/亩、2,027.63元/亩,与处理1差异不显着。处理1(条沟施肥法)与处理6(基肥双条施用)的上部叶总烟碱含量分别为3.19%、3.37%,在适宜范围内,其余各处理上部叶的总烟碱含量都偏高;处理1、3(条沟肥分层施)、5(分次施肥法)中部叶的氮碱比大于1,超出优质烟叶的范围((?)1),其余处理中部叶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各处理中部叶总糖含量偏高,都超出适宜范围(18%-24%),其中总糖含量较低的是处理6,为24.37%;仅处理1、6、7中部叶还原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16%-22%),其余处理中部叶还原糖含量偏高;各处理上部叶的糖碱比都偏低,其中,处理6上部叶糖碱比高于其他各处理,为6.53;处理1、3和4下部叶的糖碱比过高,超过适宜范围(8-12),其他处理下部叶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上部叶钾氯比以处理3最低,为9.82,与处理6上部叶差异不显着;处理1、2(穴施法)、6中部叶的钾氯比较接近适宜值,分别为11.52、8.35和11.06;处理7的下部叶钾氯比较接近适宜值,为9.66。6、不同形态肥料对土壤氮磷钾含量及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施用不同形态肥料的试验表明,在烟株移栽后45d,处理A(颗粒肥)的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长与宽都最大,分别为87.47cm、8.00cm、9.59cm、21.67片、70.97cm和32.93cm,都显着大于处理B(BB肥)的烟株,而与处理C(水溶液肥)的烟株差异不显着。在烟株移栽后60d,处理A(颗粒肥)的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数、最大叶长和宽都较大,分别为122.50cm、9.53cm、17.67片、79.77cm和34.6cm,显着大于施用水溶液肥料的烟株,而与处理B(BB肥)的烟株差异不显着。处理A烤烟的亩产量与亩产值分别为125.13Kg/亩、2197.33元/亩,处理B(BB肥)的烟株亩产量与亩产值分别为117.67Kg/亩、2097.45元/亩,两处理差异不显着。处理C(水溶液肥)上部叶的总氮含量偏高,为3.52%,其余两处理上部叶总氮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各处理中部叶和下部叶总氮含量都在适宜范围内。处理A(颗粒肥)的上部叶与中部叶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1),而下部叶的氮碱比大于1;处理B与处理C中部叶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上部叶与下部叶氮碱比都大于1。处理A(颗粒肥)上部叶总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为22.23%,其余两处理上部叶的总糖含量偏低;各处理中部叶与下部叶的总糖含量都在适宜范围内。处理A上、中、下部叶还原糖含量都在适宜范围内;分别为16.23%、18.94%、16.28%。
董康楠[10](2013)在《不同施肥方式对吉林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2012年,以晒红烟大叶黄为供试品种,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进行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和不同有机肥比例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晒红烟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根、茎、叶及整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均呈现“S”形曲线,随施肥量增加,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也增加。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晒红烟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影响较小;整个生育期晒红烟对微量元素的积累量排序为Na>Mn>Fe>B>Zn>Cu,而对4种大量元素的积累量则表现为K>Ca>P>Mg。到生育期结束,4种大量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排序为叶>茎>根。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在同一施肥水平下,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随部位呈上升趋势,即上部叶>中部叶。不同施肥量下,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氮水平条件下,总糖含量为上部叶>中部叶。因此,从部位上考虑中部叶的各项化学成分指标优于上部叶。说明施肥量的增加,烟草的化学组成之间的平衡相应地改变,从而影响烟叶的质量。从不同氮磷钾用量处理,调制后烟叶中测定出的35种香气物质来看,香气物质总量以处理T5和T8较高,处理T2最低。说明当地晒红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烟叶总香气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烟叶的各部位长和宽、单叶重及叶质重均表现为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处理对晒红烟经济性状有显着影响。各处理的产量最高为T5处理,其次以T4较高,产量最低值为T1,且T5较T1处理高835kg/hm2,综合分析,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与不施肥处理T1之间差异极显着。本试验结果表明,以氮磷钾施用量为90kg/hm2、108kg/hm2、198kg/hm2的T4处理对烟株生长的影响表现最好。2不同有机肥比例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中,烟叶干重和全株干重施有机肥(皆以占总施氮量的50%)配施化肥的处理最大。不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比处理对烟株矿质元素含量有显着影响,随有机肥用量比例增大,烟草的根,茎,叶中P,K,Mg,Mn,Cu,Zn的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而Ca,Fe,B含量下降。说明增大有机肥用量对晒红烟的P,K,Mg,Mn,Cu,Zn营养有十分显着的改善作用,但会降低烟株Ca,Fe,B营养水平。有机无机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糖、钾含量有规律地提高,说明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糖的积累,且与化肥配施效果更好。烟碱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地降低,特别是对上部叶影响明显,这说明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烟碱含量的降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不同部位的烟叶总氮含量呈现先下降,然后略为升高的趋势。施用有机肥各处理香气物质总量表现为T4最大,不施肥的T1处理最小。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上部叶中醇类、醛类和酮类香气物质,总体上来看,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上部叶的香气物质总量。晒红烟的经济性状随有机肥的比例的不同有着显着的效果。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晒红烟草经济性状先增加,然后呈下降趋势,各有机肥处理和不施肥T1差异非常显着。各有机肥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明显优于不施肥和完全施用无机肥的处理。综合分析表明50%化肥+50%有机肥的烟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最为合理,效果最好,最适宜烟叶生产种植。本试验结果表明,以施用50%无机氮+50%有机氮(T4处理)的配比处理对烟株生长的影响表现最好。
二、烤烟专用肥——氨基酸钾肥的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烤烟专用肥——氨基酸钾肥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 |
1.1.1 植物根际及微生物 |
1.1.2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
1.1.3 PGPR的作用及其机理 |
1.1.4 PGPR的研究方法 |
1.1.5 PGPR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 产酶溶杆菌 |
1.2.1 溶杆菌简介及分类地位 |
1.2.2 产酶溶杆菌 |
1.2.3 产酶溶杆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 |
1.2.4 产酶溶杆菌的研究展望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目标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述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菌株的筛选 |
3.3.2 目标菌株的基本生物学性质 |
3.3.3 目标菌株的分子鉴定 |
3.3.4 菌株LE16的全基因序列 |
3.3.5 菌株LE16促生功能相关基因 |
3.4 讨论 |
3.4.1 目标菌株的筛选及其基本生物学性质研究 |
3.4.2 目标菌株的种类鉴定及功能预测 |
3.5 小结 |
第4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LE16水解有机氮 |
4.3.2 菌株LE16水解有机磷 |
4.3.3 菌株LE16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
4.3.4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氮 |
4.3.5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磷 |
4.4 讨论 |
4.4.1 菌株LE16对有机氮磷的水解作用 |
4.4.2 菌株LE16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
4.5 小结 |
第5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蔬菜(生菜、辣椒)生长的促进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菌株LE16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5.3.2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3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 |
6.3.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基本性质及其制备研究 |
6.3.3 菌株LE16发酵液的热稳定性及保质期研究 |
6.3.4 菌株LE16的抑菌机理 |
6.4 讨论 |
6.4.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及机理 |
6.4.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制备 |
6.5 小结 |
第7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菌株LE16发酵液对烤烟黑胫病的防治作用 |
7.3.2 菌株LE16发酵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 |
7.3.3 菌株LE16发酵液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 |
7.3.4 菌株LE16发酵液对温室烤烟和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
7.3.5 菌株LE16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作用 |
7.4 讨论 |
7.4.1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
7.4.2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 |
(2)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烟草黑胫病的起源和危害 |
1.1.2 烟草黑胫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烟草黑胫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化学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农业防治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2 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状况调查 |
2.1 广元烟区烟草生产基本情况 |
2.2 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情况调查 |
2.2.1 烤烟品种 |
2.2.2 调查地点 |
2.2.3 病害调查 |
2.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5 影响广元主要烟区黑胫病发生的关键理化因子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防治广元烟区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
3.1 育苗基质添加胶质芽孢杆菌对烟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菌剂对侧根和叶片的影响 |
3.1.2.2 菌剂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2.3 基质拌菌对烟草生育期的影响 |
3.1.2.4 基质拌菌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2.5 基质拌菌对烟草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 |
3.1.3 小结与讨论 |
3.2 育苗基质添加哈茨木霉对烟草育苗的作用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与讨论 |
3.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2.1 不同处理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
3.3.3 小结与讨论 |
3.4 烟草黑胫病防治的关键施药技术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4.3 小结与讨论 |
3.5 施用微碱性土壤烤烟专用肥对黑胫病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小结与讨论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原因分析 |
4.2 防治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的有效生态调控措施 |
4.2.1 育苗基质添加胶质芽孢杆菌有助于培育健壮烟株,提高烟株自身抗性 |
4.2.2 基质添加哈茨木霉有助于培育壮苗,提高烟株的抗病性 |
4.2.3 哈茨木霉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控制效果 |
4.2.4 68%精甲霜·锰锌“窝施+灌根”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效果最优 |
4.2.5 施用微碱性土壤烤烟专用肥能抑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 |
4.3 探索制定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措施技术集成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施肥对延安烤烟生长及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施肥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1.1 国外关于施肥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关于施肥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 土壤肥力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1 国外关于土壤肥力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关于土壤肥力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5.2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1.5.3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二章 延安南部县区烤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样品采集 |
2.1.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pH值分析 |
2.2.2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 |
2.2.3 土壤速效磷含量分析 |
2.2.4 土壤铵态氮含量分析 |
2.2.5 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 |
2.3 小结 |
2.4 讨论 |
第三章 饼肥对延安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配施饼肥对延安烤烟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配施饼肥对烤烟SPAD值的影响 |
3.2.3 不同配施饼肥对烟田土壤pH值的影响 |
3.2.4 饼肥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腐殖酸对延安烤烟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经济性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配施腐殖酸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不同配施腐殖酸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3 不同配施腐殖酸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对延安烤烟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经济性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配施有机质肥料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不同配施有机质肥料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3 不同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4)土地平整后土壤改良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平整土地的土壤性状 |
1.2.2 土壤熟化理论研究 |
1.2.3 生土熟化措施研究 |
1.2.4 土壤氮磷钾肥料概述 |
1.2.5 土壤酸化形成因素 |
1.2.6 石灰改善土壤酸碱度 |
1.3 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
第2章 土地平整后凤冈县烟区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pH |
2.2.2 土壤有机质 |
2.2.3 土壤碱解氮 |
2.2.4 土壤速效钾 |
2.2.5 土壤速效磷 |
2.3 讨论 |
第3章 土地平整后土壤氮磷钾不同施用方案对烤烟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肥对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2 施肥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石灰施用量对土壤PH值调控作用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室内培养土壤酸度变化曲线 |
4.2.2 石灰推荐施用量的回归曲线 |
4.3 讨论 |
第5章 石灰施用对土壤PH值的调节及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用量石灰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不同用量石灰对烤烟生物量的影响 |
5.2.3 不同用量石灰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土地平整后有机肥和石灰混施试验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有机肥和石灰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6.2.2 有机肥和石灰施用对烤烟生物量的影响 |
6.2.3 有机肥和石灰施用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7章 主要结果与创新点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烟草专用肥的制备及提高烟草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烟草简介 |
1.1.2 烟草油分简介 |
1.1.3 烟草油分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
1.2 烟草专用肥的研究进展 |
1.2.1 大量元素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2.2 中、微量元素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2.3 有机肥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2.4 有机、无机混肥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2.5 生物复合肥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2.6 缓(控)释肥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2.7 液体肥料对提高烤烟油分的研究 |
1.3 烟草中油分的分析检测手段 |
1.3.1 烟草中油分的提取方法 |
1.3.1.1 水蒸气蒸馏法 |
1.3.1.2 同时蒸馏萃取法 |
1.3.1.3 索氏提取法 |
1.3.1.4 超声波萃取法 |
1.3.2 烟草中油分的检测手段 |
1.3.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
1.3.2.2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 |
1.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GC×GC-TOFMS)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烤烟油分成分的研究 |
2.1 烤烟油分的提取 |
2.1.1 实验样品来源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设备 |
2.1.4 提取方法 |
2.2 烤烟油分的GC/MS分析 |
2.2.1 GC/MS联用仪器及检测条件 |
2.2.1.1 GC/MS联用仪器 |
2.2.1.2 GC/MS的检测条件 |
2.2.2 谱图的分析 |
2.2.3 超声辅助索氏法提取烟草总油分的GC/MS检测分析 |
2.3 不同等级烤烟中油分成分的对比 |
3 提高烟草油分的研究 |
3.1 利用叶面肥提高烟草油分 |
3.1.1 叶面肥制备原理 |
3.1.2 实验试剂、设备与仪器 |
3.1.3 实验步骤 |
3.2 产品检测 |
3.2.1 叶面肥密度的测定 |
3.2.2 产品中含N量的检测 |
3.2.3 产品中K元素的检测 |
3.2.4 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检测 |
3.2.5 产品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检测 |
3.3 田间试验 |
3.3.1 田间分组 |
3.3.2 叶面肥喷施方法 |
3.3.3 烟叶农艺性状的测定 |
3.3.4 叶面肥对烤烟落黄和烘烤特征的影响 |
3.4 烤后烟样各化学指标的测定 |
3.4.1 烤烟总油分的测定 |
3.4.2 烤烟净油的测定 |
3.4.2.1 试验试剂 |
3.4.2.2 试验设备 |
3.4.2.3 提取方法 |
3.4.3 烤烟中其他化学指标的测定 |
3.5 不同物理措施对烤烟的油分的影响 |
3.6 钾肥对烤烟油分的影响 |
3.7 不同梯度有机底肥对烤烟油分的影响 |
4 烟草油分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叶面肥组总油分与净油分的 GC/MS 分析 |
4.2 施用叶面肥后各组烟样总油分 GC/MS 分析 |
4.3 施用叶面肥后各组烟样的感官评吸 |
4.4 施用有机肥后各组烟样总油分 GC/MS 分析 |
4.5 施用钾肥后各组烟样总油分 GC/MS 分析 |
5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硕士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 个人简历 |
2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石灰与有机物料对整治烟田的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整治烟田的土壤酸度 |
1.1.1 南方农田土壤酸度特点及其主要因素 |
1.1.2 土壤酸度过高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1.1.3 土壤酸度过高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1.4 农田土壤酸度过高对农田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1.1.5 矫正农田土壤酸度的主要措施 |
1.1.6 酸性土壤改良措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2 整治烟田中的土壤有机质 |
1.2.1 农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 |
1.2.2 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化学性状的关系 |
1.2.3 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
1.2.4 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生物性状的关系 |
1.2.5 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措施 |
1.2.6 增碳措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3 整治烟田土壤养分管理及施肥效益分析 |
1.3.1 烟田养分管理概述 |
1.3.2 烟田综合肥力的评价方法 |
1.3.3 施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1.3.4 土壤改良技术推广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乐山试验地概况 |
2.1.2 蒲场试验地概况 |
2.1.3 市坪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化学肥料 |
2.2.2 供试有机物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石灰施用量试验 |
2.3.2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试验 |
2.3.3 无机氮肥施用量田间小区试验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供试物料的测定 |
2.4.2 土壤样品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3 烤烟农艺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4 烤烟叶片SPAD值的测定方法 |
2.4.5 烟株杀青样品的养分测定 |
2.4.6 烤烟产量和产值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石灰对整治烟田土壤pH和烤烟的影响 |
3.1 石灰施用量对整治烟田土壤pH值的影响 |
3.1.1 室内培养条件下石灰用量对土壤pH值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2 田间条件下石灰施用量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1.3 石灰改良整治烟田酸度的推荐施用量曲线 |
3.2 石灰施用量对整治烟田中烤烟生产的影响 |
3.2.1 石灰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2 石灰施用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 种植年限对石灰改良效果的影响 |
3.3.1 石灰对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土壤养分及pH的影响 |
3.3.2 石灰对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中烤烟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物料对整治烟田的改良效果 |
4.1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1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2 有机物料对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3 有机物料对土壤速效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4 有机物料对土壤速效钾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5 有机物料对土壤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 |
4.2 有机物料对田间土壤肥力的影响 |
4.2.1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2 有机物料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2.3 有机物料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
4.3 有机物料对烤烟的影响 |
4.3.1 有机物料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2 有机物料烤烟养分分配与累积特征的影响 |
4.3.3 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施用有机物料的改良效果 |
4.4.1 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4.2 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施用有机物料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整治烟田的改良效果 |
5.1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1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2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3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速效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4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速效钾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5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 |
5.2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田间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1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2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5.2.3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
5.3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
5.3.1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2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烤烟养分分配与累积特征的影响 |
5.3.3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 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施用石灰与有机物料的改良效果 |
5.4.1 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施用石灰与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4.2 不同种植年限的整治烟田施用石灰与有机物料对烤烟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整治烟田的养分管理 |
6.1 无机氮肥施用量对整治烟田烤烟的影响 |
6.1.1 无机氮肥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6.1.2 无机氮肥施用量对烤烟氮素累积的影响 |
6.1.3 无机氮肥施用量对烤烟移栽120天氮素分配的影响 |
6.1.4 无机氮肥施用量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5 最佳施氮量下不同叶位SPAD值动态变化特点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改良途径的经济效益分析 |
7.1 整治烟田养分管理的特点及其成本与收益分析 |
7.1.1 整治烟田烤烟生产的重要施肥经济参数 |
7.1.2 无机氮肥施用量的成本与收益 |
7.1.3 石灰矫正整治烟田土壤酸度的成本与收益 |
7.1.4 有机物料改良整治烟田的成本与收益 |
7.1.5 石灰配施有机物料改良整治烟田的成本与收益 |
7.2 整治烟田的培肥改良方法的推广途径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腐殖酸肥对重茬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重茬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
1.2.1 重茬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重茬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3 重茬对烤烟养分吸收的影响 |
1.3.1 重茬对 N 积累量影响 |
1.3.2 重茬对 P 积累量影响 |
1.3.3 重茬对 K 积累量影响 |
1.4 重茬对烤烟烟碱积累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
1.4.1 重茬对烤烟烟碱积累的影响 |
1.4.2 重茬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
1.5 克服重茬障碍的方式 |
1.5.1 合理的轮作和间作 |
1.5.2 推广抗性较强的品种及嫁接技术的利用 |
1.5.3 土壤处理 |
1.5.4 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来改善根际微生物环境 |
1.5.5 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 |
1.5.6 增施生物有机肥 |
1.6 施肥对重茬作物的影响 |
1.6.1 施肥对重茬大豆的影响 |
1.6.2 施肥对重茬草莓的影响 |
1.6.3 施肥对重茬西瓜的影响 |
1.6.4 施肥对重茬烤烟的影响 |
1.6.5 施肥对其他重茬作物的影响 |
1.7 不同措施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1.7.1 不同措施对氮积累的影响 |
1.7.2 不同措施对磷积累的影响 |
1.7.3 不同措施对钾积累的影响 |
1.8 腐殖酸肥肥应用的研究状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的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2.4.1 植株样品采集与制备 |
2.4.2 烟叶样品采集 |
2.5 测定项目以及方法 |
2.5.1 测定项目 |
2.5.2 测定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腐殖酸肥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1 腐殖酸肥对烤烟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2 腐殖酸肥对烤烟茎内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3 腐殖酸肥对烤烟下部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4 腐殖酸肥对烤烟中部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5 腐殖酸肥对烤烟上部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6 腐殖酸肥对烤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 腐殖酸肥对烤烟氮积累的影响 |
3.2.1 腐殖酸肥对烤烟根系氮积累的影响 |
3.2.2 腐殖酸肥对烤烟茎内氮积累的影响 |
3.2.3 腐殖酸肥对烤烟下部叶氮积累的影响 |
3.2.4 腐殖酸肥对烤烟中部叶氮积累的影响 |
3.2.5 腐殖酸肥对烤烟上部叶氮积累的影响 |
3.2.6 腐殖酸肥对烤烟氮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
3.3 腐殖酸肥对烤烟磷积累的影响 |
3.3.1 腐殖酸肥对烤烟根系磷积累的影响 |
3.3.2 腐殖酸肥对烤烟茎内磷积累的影响 |
3.3.3 腐殖酸肥对烤烟下部叶磷积累的影响 |
3.3.4 腐殖酸肥对烤烟中部叶磷积累的影响 |
3.3.5 腐殖酸肥对烤烟上部叶磷积累的影响 |
3.3.6 腐殖酸肥对烤烟磷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
3.4 腐殖酸肥对烤烟钾积累影响 |
3.4.1 腐殖酸肥对烤烟根系钾积累的影响 |
3.4.2 腐殖酸肥对烤烟茎内钾积累的影响 |
3.4.3 腐殖酸肥对烤烟下部叶钾积累的影响 |
3.4.4 腐殖酸肥对烤烟中部叶钾积累的影响 |
3.4.5 腐殖酸肥对烤烟上部叶钾积累的影响 |
3.4.6 腐殖酸肥对烤烟钾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
3.5 腐殖酸肥对烤烟烟碱积累影响 |
3.5.1 腐殖酸肥对烤烟茎烟碱积累的影响 |
3.5.2 腐殖酸肥对烤烟下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
3.5.3 腐殖酸肥对烤烟中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
3.5.4 腐殖酸肥对烤烟上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
3.6 腐殖酸肥对重茬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3.6.1 重茬烤烟专用肥对烤烟产值的影响 |
3.6.2 重茬烤烟专用肥对烤烟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腐殖酸肥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2 腐殖酸肥对烤烟氮积累的影响 |
4.1.3 腐殖酸肥对烤烟磷积累的影响 |
4.1.4 腐殖酸肥对烤烟钾积累的影响 |
4.1.5 腐殖酸肥对烤烟烟碱积累的影响 |
4.1.6 腐殖酸肥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4.2 本论文创新点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减量施肥对重庆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以彭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氮素营养对烤烟的影响 |
1.1.1 氮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2 氮对烤烟的生理效应 |
1.1.3 氮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 磷素营养对烤烟的影响 |
1.2.1 磷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磷对烤烟的生理效应 |
1.2.3 磷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 钾素营养对烤烟的影响 |
1.3.1 钾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钾对烤烟的生理效应 |
1.3.3 钾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
1.4 氮磷钾素配施对烤烟的影响 |
1.5 重庆烤烟肥料施用模式及土壤肥力现状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
2.2.2 基肥减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
2.2.3 减量施氮及优化配比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2.3 研究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2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烤烟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基肥减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试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测试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肥减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基肥减量对烤烟产量、产值和烟叶等级的影响 |
4.2.3 基肥减量对烤烟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2.4 基肥减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减量施氮及优化配比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试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测试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减量施氮及优化配比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减量施氮及优化配比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5.2.3 减量施氮及优化配比对烤烟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2.4 减量施氮及优化配比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
5.2.5 减量施氮对采后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9)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烤烟磷钾营养及化肥施用方式、肥料形态研究进展 |
1 烤烟磷、钾营养研究现状 |
1.1 烤烟磷素营养研究现状 |
1.2 烤烟钾素营养研究现状 |
2 烤烟化肥施用方式及形态的研究进展 |
2.1 施肥方式 |
2.2 烤烟化肥施用的形态研究 |
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龙岩烟区种烟前后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状况的测定 |
2 烤烟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的调整 |
3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4 不同肥料形态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 |
1 种植烤烟前后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变化情况 |
1.1 植烟土壤种烟前后碱解氮含量的变化状况 |
1.2 植烟土壤种烟前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状况 |
1.3 植烟土壤种烟前后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状况 |
2 龙岩烟区烤烟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的效果 |
2.1 黄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
2.2 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
2.3 青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
3 龙岩烟区烤烟不同施肥方式的效应 |
3.1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干重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
3.4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4 龙岩烟区烤烟施用不同形态肥料的效应 |
4.1 不同形态肥料对植烟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2 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 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4.4 不同形态肥料对烤烟干重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5 不同肥料形态肥料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1 种植烤烟前后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变化情况 |
2 龙岩烟区烤烟专用肥磷钾适宜配比的效果 |
2.1 黄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
2.2 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
2.3 青底灰泥田上烤烟专用肥磷钾不同配比的效果 |
3 龙岩烟区烤烟不同施肥方式的效应 |
4 龙岩烟区烤烟施用不同形态肥料的效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施肥方式对吉林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烟草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
1.1.1 氮对烟株的作用 |
1.1.2 磷对烟株的作用 |
1.1.3 钾对烟株的作用 |
1.2 氮磷钾肥对晒烟生长、产量及调制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1.2.1 氮肥对烟草生长、调制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产量的影响 |
1.2.2 磷肥对烟草生长、调制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产量的影响 |
1.2.3 钾肥对烟草生长、调制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产量的影响 |
1.3 不同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
1.4 氮磷钾肥配比施用量 |
1.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晒烟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1.5.1 有机肥对晒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2 有机肥对晒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
1.5.3 有机肥对晒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2 前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试验 |
3.2.2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试验 |
3.3 烟叶样品采集 |
3.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4.1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 |
3.4.2 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
3.4.3 矿质元素的测定 |
3.4.4 感官质量评吸 |
3.5 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
3.6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烟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1.2.1 不同处理对氮素含量的影响 |
4.1.2.2 不同处理对其他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1.2.3 不同处理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4.1.4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5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4.1.6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4.1.6.1 不同处理对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 |
4.1.6.2 不同处理对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4.1.7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感官质量评吸的影响 |
4.2 有机氮比例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
4.2.1 对晒红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2 对晒红烟生长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影响 |
4.2.3 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4.2.4 对晒红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4.2.5 对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4.2.5.1 对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 |
4.2.5.2 对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4.2.6 对晒红烟感官质量评吸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氮磷钾用量对晒红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1 氮磷钾用量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2 氮磷钾用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5.1.2.1 氮磷钾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
5.1.2.2 氮磷钾用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1.2.3 氮磷钾用量对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矿质元素的影响 |
5.1.2.4 氮磷钾用量对调制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
5.1.2.5 氮磷钾用量对调制后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
5.2 有机肥比例对晒红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2.1 有机肥比例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2 有机肥比例对调制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
5.2.2.1 有机肥比例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
5.2.2.2 有机肥比例对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矿质元素的影响 |
5.2.2.3 有机肥比例对调制后烟叶香气物质的影响 |
5.2.2.4 有机肥比例对调制后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烤烟专用肥——氨基酸钾肥的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D]. 陈丹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2]广元烟区烟草黑胫病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D]. 李俊举.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3]施肥对延安烤烟生长及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D]. 杨旭艳. 延安大学, 2018(06)
- [4]土地平整后土壤改良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D]. 王启均.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5]烟草专用肥的制备及提高烟草品质研究[D]. 杨浩宇. 郑州大学, 2016(02)
- [6]石灰与有机物料对整治烟田的改良研究[D]. 朱经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7]腐殖酸肥对重茬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 孙海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08)
- [8]减量施肥对重庆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以彭水县为例[D]. 韩小斌. 西南大学, 2014(10)
- [9]龙岩烟区烤烟磷钾配比及施肥方式、肥料形态效应的研究[D]. 李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不同施肥方式对吉林晒红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董康楠.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