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澄江动物群:生命爆炸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唐婷[1](2021)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新时代到来,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好奇、知识和乐趣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传播知识,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旅游地质资源蕴含深厚的科普文化价值,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既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文化振兴的要求。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对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在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获知游客对展示地所展示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传播效应状况。为有效传播知识,就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科学知识传播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调适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在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占38.23%,开发力度较大。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其现状看,现阶段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开发类型不全、知识传播关注不够、旅游体验感不强等问题。(2)云南省现阶段主要有21处旅游地质景观在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展示,其中以古生物地质景观和岩溶景观为主的展示地较多;展示内容主要围绕典型景观概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展示方式主要以博物馆、解说牌、导游讲解、语音导览等为主。(3)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选取具有较多网络文本样本量的16个科学知识展示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总结出游客对各展示地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综合各展示地科学知识展示情况与游客认知情况后,从资源类型来看,古生物地质景观、古人类文化地质景观、近代火山活动景观、侵蚀/蚀余地貌景观等类型的景观的开发中,相应展示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播效应;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盆地谷地景观、河流景观等类型的景观在开发中未有明显的科学知识展示,暂无明显知识传播;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地质事物三类景观较少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知识传播效应难以评估;地震遗迹、泥石流、矿产开发遗迹等景观相比于其他景观未作重点开发,无明显知识传播。就知识传播的效应情况认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存在着无顶层设计和策划、知识挖掘不足、展示类型不全、展示载体不足等症结。(4)为更有效、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从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5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进行调适。对已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选择性的考虑调适;对未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从科学知识的系统挖掘、展示和传播角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
酉承城[2](2021)在《寒武纪古虫动物后体形态及运动方式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现于全球多个寒武系化石库的古虫动物(Vetulicolians),其形态及谱系地位一直存在着颇多争议。它们最开始被认为是一类奇特的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后来由于发现了咽鳃裂等一系列重要结构,舒德干等人将古虫类论证为后口动物的原始分支,并建立了古虫动物门。古虫动物躯体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体呈侧扁的袋状,且前端开口,内部具发达的咽腔,前体两侧具有侧沟,侧沟内分别含有5对咽型鳃裂;后体(尾部)呈桨叶状或阔叶状,通常分为7节,消化道位于中央,肛门位于近末端。古虫动物的后体分节明显,且各体节之间具有类似节肢动物的关节、关节膜等关节铰合构造,据此推测其后体为最主要的运动器官。然而,古虫动物后体的平展方向及运动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对于古虫动物后体的形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背腹扁,上下摆动;侧扁,左右摆动。本文通过研究古虫动物后体的埋藏状况、分析后体各分节之间关节构造的铰合/错位/扭转特征、判断后体桨叶的对称性及肛门的位置,以澄清古虫动物后体的平展方向及运动方式。同时通过对比现生的鱼类,以及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为古虫后体的形态和运动方式进一步提供证据。研究结果指示古虫动物的后体侧扁,运动方式以左右摆动为主。后体侧扁的形态及运动方式进一步支持了古虫动物作为后口动物原始类群的谱系地位。
梁家华[3](2019)在《早期栉水母动物的形态分异度、形态空间分析及演化趋势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生栉水母(ctenophores)为透明、凝胶状的双胚层动物,形态丰富,呈近球形、袋状或叶片状等。它们身体两辐射对称,具有含有肌纤维和变形细胞的中胶层,触手具有特殊的黏细胞。最显着的特点是体表辐射分布的8列纵向的栉带。华南埃迪卡拉系地层中发现了可能为已知最古老的栉水母化石——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体表具有螺旋状分布的、可能的8列栉带。寒武纪早期的宽川铺生物群保存了一个栉水母胚胎,呈近球形,且具有8条栉带和缺少触手等特征。澄江动物群的栉水母动物的演化出硬化骨骼系统及8对栉带,代表了一个已绝灭但重要的栉水母分支类群——硬骨纲(Scleroctenophora),并揭露了该动物门的一段特殊的演化历史。稍晚的寒武纪清江生物群(Cambrian Series 2,early Stage 4)和关山生物群(Cambrian Series 2,early Stage 4)、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Cambrian Series 3,Stage 5)、加拿大MCkay生物群(芙蓉统江山阶)也发现了栉水母化石。其中于加拿大发现的不完整的栉水母化石被认为是已经接近于现生的栉水母。为了对栉水母的生态-形态的演化过程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我们将所有的栉水母种类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形态空间和形态分异度分析。栉水母种类我们选择了已经发表了的栉水母化石样本及现生栉水母的代表属种。经过计算分析结果认为,寒武纪栉水母比现生栉水母的表形分异度高,并且寒武纪栉水母的多样性在不断增加。
段艳红,文博,卢龙斗[4](2017)在《澄江动物群研究与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过程、生物组成及埋藏模式,并分析化石动物多样化的原因。综述自1984年发现192属228种生物化石以来取得的一些研究新进展。
李扬[5](2013)在《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文中指出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于2001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地质公园,是一个保护具有全球意义,能够实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及其赋存地层的地质公园。如何将科学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和化石赋存地层,展示给广大游客,使游客深刻领略其科学内涵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机遇。任何地质公园若要实现深层次的开发,必须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论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纵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为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地质资源评价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和分析论证依据。论文首先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整合了收集到的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有关资料,在明确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系统的逐项分析了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况,以明确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分类,总结各类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进一步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一科学系、观赏性、奇异稀有性、文化教育性、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环境容量、开发条件、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出结论。最终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地质资源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既是对地质公园内的旅游地质资源特征进行评价,又是对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进行的评价。论文在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问题上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设计,在对已有两条旅游线路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旅游线路进行了规划设计;在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上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杜绝非法化石采集,建议地质公园实行四级功能区分,建议严格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及其环境进行高标准监测。
陶伯华[6](2012)在《思维史概论——《思维科学概论》第二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史是思维科学的学科基础之一。只有搞清思维的发生源头、发展过程,才能对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有更深刻的了解。本文简要论述了生物智能从趋向性、反射、本能到学习、适应性反应等活动形式与进化阶梯,揭示了从动物的悟性思维到人类的理性思维的诸多飞跃环节,充分肯定了原生态文明对人类智慧思维形成的奠基作用。本文内容见诸于2003年出版的《大飞跃——人类文明演进的十大飞跃点》。现列为《思维科学概论》(《中国知网》CNKI版)第二篇。
宗华,张珂,森凤[7](2010)在《寒武纪大爆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人类的历史不过短短200多万年,而在地球长达46亿年的历史中,直到距今38亿年前,才在海洋中出现了构造极为简单的原核单细胞菌藻类生物。之后又是茫茫30亿年,地球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以及冰封地球的雪球事件,仅孕育出蓝藻、绿藻等低等生命。直到距今5.45亿年的前寒武纪,生命的奇迹才在这一刻突然发生了。
郭军[8](2010)在《新灾变论科学思想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其生存的世界进行着无尽的探索,天地生万事万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近代之后,地学领域围绕地质演化和生物发展的灾变与均变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地质灾变论和均变进化论相继占据地学研究的统治地位,这为地学理论的进步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地学事实不断被揭示,地质均变进化的科学证明逐渐受到了实践科学证伪的挑战,面对日益丰富的地学灾变现实证据,以“天外横祸”假说为起点,以外星体撞击理论为主导的新灾变论科学思想日渐兴起。通过对新灾变论科学思想的渊源、兴起、发展、繁荣与当代转型一系列历程的深入研究,强化了人们的地学理论思维,更进一步展现了地学科学“假说—真理”进化模型去伪逼真的经典发展之路。新的世纪,以地学理论的新革命为代表,人类科学技术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地球发展变化的无序开放大系统研究逐渐引出了地球复杂性科学的新探索。在实践证明与科学证伪的共同推动下,以新灾变论科学思想为主导的天地生大系统研究不断构建起开放复杂的地学思维演化体系,它开启了科学进步的别样思维与创新方法,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的创新动力之源。
蒋巍[9](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认为"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舒德干,张兴亮,韩健,张志飞,刘建妮[10](2009)在《再论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成型》文中认为显动宙(也译为显生宙)创新大爆发导致了动物门类的幕式出现,并非"瞬间"或"同时发生"。狭义寒武纪大爆发代表三胚层动物的首次大辐射,包括2大幕(不宜定义为"序幕"和"主幕"):第一幕为"小壳幕",规模较大,基本完成了原口动物亚界中触手担轮类和蜕皮类两大谱系的轮廓构建;第二幕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它既延续并扩展了前期海绵类、双胚层动物和原口动物的兴旺,更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完整的"5+1类群":即全部五大现生类群(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的原始代表和"遗失了"的古虫动物门。至此,随着多数动物门类的陆续面世,大爆发宣告基本终结。该爆发的前奏即"埃迪卡拉幕","试验性"地创造了各种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的少数先驱。寒武纪爆发与其前奏之间并无实质性间断,可合称为显动宙早期创新大爆发,它导致了整棵动物形态树的框架成型。
二、澄江动物群:生命爆炸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澄江动物群:生命爆炸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地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2 知识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探讨 |
2.1 相关概念探讨 |
2.1.1 旅游地质资源 |
2.1.2 科学知识 |
2.1.3 知识传播 |
2.2 知识传播的目标 |
2.2.1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
2.2.2 提高公众旅游审美能力 |
2.2.3 强化旅游地质景观的保护意识 |
2.2.4 推动地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
2.3 知识传播的过程 |
2.3.1 知识的挖掘 |
2.3.2 知识的展示 |
2.3.3 知识的传播 |
第3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及其知识展示 |
3.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特征 |
3.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
3.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 |
3.1.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
3.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3.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方向 |
3.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
3.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与方式 |
3.3.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 |
3.3.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方式 |
3.4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开发类型不全 |
3.4.2 知识传播关注不够 |
3.4.3 旅游体验感不强 |
3.4.4 地质景观受损 |
第4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分析 |
4.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
4.1.2 高频特征词分析 |
4.1.3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与维度划分 |
4.1.4 展示地游客科学知识认知 |
4.1.5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症结分析 |
4.2.1 无顶层设计和策划 |
4.2.2 知识挖掘不足 |
4.2.3 展示类型不全 |
4.2.4 展示载体不足 |
4.2.5 展示手段与方式原始 |
4.2.6 传播目标不明 |
4.2.7 传播力度不够 |
第5章 基于知识传播的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调适 |
5.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思路 |
5.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 |
5.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思路 |
5.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调适 |
5.2.1 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 |
5.2.2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 |
5.2.3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 |
5.2.4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 |
5.2.5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寒武纪古虫动物后体形态及运动方式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设想和工作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和预期结果 |
2 寒武纪大爆发和澄江生物群 |
2.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2.2 澄江动物群 |
3 古虫动物 |
3.1 古虫动物门 |
3.2 古虫术语 |
3.3 古虫动物后体构造 |
3.4 古虫动物后体化石标本 |
3.5 讨论 |
3.6 结论 |
4 古虫动物与现生鱼形动物对比 |
4.1 现生鱼形动物 |
4.2 鱼鳍的分类 |
4.3 鱼类的游动模式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古虫运动的力学分析和仿真模拟 |
5.1 计算流体力学和流固耦合 |
5.2 生物建模和仿真模拟 |
5.3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早期栉水母动物的形态分异度、形态空间分析及演化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中国前寒武纪——寒武纪早期重要化石群介绍 |
1.1.1 震旦纪晚期生物(动物)群 |
1.1.2 寒武纪早期生物(动物)群 |
1.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1.2.1 “非爆发”假说 |
1.2.2 “一幕式”假说 |
1.2.3 “二幕式”假说 |
1.2.4 “三幕式”演化假说 |
1.3 早期动物树成型 |
1.4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现生栉水母 |
2.1 现代栉水母特征 |
2.2 现代栉水母各种类特征 |
2.2.1 球栉水母目(Cydippida) |
2.2.2 兜栉水母目(Lobate): |
2.2.3 带栉水母目(Cestida) |
2.2.4 扁栉水母目(Platyctenea) |
2.2.5 海萼栉水母目(Thalassocalycida) |
2.2.6 美光水母目(Ganeshida) |
2.2.7 瓜水母目(Beroida) |
2.3 现生栉水母谱系分析 |
第3章 寒武纪栉水母动物 |
3.1 寒武纪栉水母简介 |
3.1.1 庙河生物群 |
3.1.2 宽川铺生物群 |
3.1.3 澄江动物群 |
3.1.4 清江生物群 |
3.1.5 关山生物群 |
3.1.6 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
3.1.7 加拿大McKay群 |
3.2 存疑寒武纪栉水母 |
3.2.1 乳突中华栉水母 |
3.3 寒武纪栉水母总结 |
第4章 早期栉水母动物的形态分异度与形态空间分析 |
4.1 支序分析 |
4.1.1 外群及内群的选择 |
4.1.2 性状选择及编码 |
4.1.3 支序分析的实现 |
4.1.4 支序分析结果 |
4.2 形态空间分析 |
4.2.1 化石形态特征量化 |
4.2.2 定量分析方法 |
4.3 定量分析过程 |
4.3.1 具体流程 |
4.4 定量分析结果 |
第5章 栉水母动物演化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问题与不足 |
鸣谢 |
参考文献 |
(4)澄江动物群研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澄江动物群 |
2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生物组成 |
3 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埋藏模式 |
4 造成澄江动物群的化石动物多样化的原因 |
5 澄江动物群研究新进展 |
(5)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地质公园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
1.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及保护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范围与边界 |
2.3 功能区划分 |
2.4 景点分布 |
第三章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水文与气候 |
3.1.3 植被与土壤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区域地质 |
3.2.2 地层 |
3.2.3 地质构造 |
第四章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
4.1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 |
4.1.1 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类旅游地质资源 |
4.1.2 经济地质—人类地质活动遗迹类旅游地质资源 |
4.2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
4.2.1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内旅游地质资源的科学性 |
4.2.2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观赏性 |
4.2.3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奇异稀有性 |
4.2.4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文化教育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评价 |
5.1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环境 |
5.1.1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生态环境 |
5.1.2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社会经济环境 |
5.2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评价 |
5.2.1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环境容量 |
5.2.2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条件 |
5.2.3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效益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及保护 |
6.1 开发建议 |
6.1.1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已有旅游线路评价 |
6.1.2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未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 |
6.2 保护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新灾变论科学思想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提出问题及概念引入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现状 |
0.2.2 国内现状 |
0.3 文章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0.4 文章研究方法及意义 |
0.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时期灾均变理论在争辩中不断发展 |
1.1 历史上早期的灾难与绝灭说 |
1.1.1 布丰的长期渐变—短期突变思想 |
1.1.2 灾均变学说的思想先河——考量地学认知水平的水火之争 |
1.2 灾变思想的肇始——居维叶与《论地球表面革命》 |
1.2.1 从比较解剖学走向灾变论 |
1.2.2 地表革命多次突然发生 |
1.3 剥去灾变宗教外衣——均变进化论走向辉煌 |
1.3.1 莱伊尔:"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 |
1.3.2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第二章 均变进化论发展中的难题与解惑 |
2.1 遍寻不见"失落的链环" |
2.1.1 从"自然界无跃进"到"地质记录的不完全" |
2.1.2 地学技术进步与"地质记录不完全"的证伪 |
2.2 生物突然大规模绝灭与出现的地质史证据 |
2.2.1 背景绝灭与集群绝灭的地质事实考证 |
2.2.2 均变论的新难题:生物物种大爆发之惑 |
第三章 新灾变论的兴起推动地学科学新的跨越 |
3.1 新灾变论思想在解答大量地质实践困惑中兴起 |
3.1.1 "天外横祸"假说引起的理论新思考 |
3.1.2 新灾变论的辉煌:伯克利考察队与外星体撞击理论 |
3.2 灾变新理论推动地学相关学说的诞生与发展 |
3.2.1 间断平衡:渐变是突变的背景,突变是进化的主流 |
3.2.2 从"自然界线"到"界线层型"再到"事件界线" |
3.3 新灾变论引出地球大系统复杂性科学的新探索 |
3.3.1 地学灾变观的新思考 |
3.3.2 地球发展变化的无序开放大系统 |
第四章 地学理论革命开启科学进步的别样思维与创新方法 |
4.1 灾变思想去伪逼真演化历程折射地学科学发展的经典思维路径 |
4.1.1 现实基础上的地学灾变新假说是真理诞生的前提 |
4.1.2 实践证明与科学证伪共同推动地学思维不断前进 |
4.2 地学理论"假说-真理"进化模型是科学进步的重要阶梯与创新方法 |
4.2.1 新灾变地学理论发展呈现假说林立追求真理的进化模型 |
4.2.2 开放复杂的地学思维演化体系带给科学进步新的创新之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再论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成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寒武纪早期的幕式爆发与动物树分步成型 |
2.1 “寒武纪大爆发”概念的由来及其本质内涵 |
2.2 动物演化的连续渐变性和阶段性 |
2.3 狭义寒武纪大爆发:一幕式还是二幕式? |
2.4 广义大爆发 (显动宙创新大爆发) :动物树框架多幕式成型 |
3 澄江后口动物亚界“5+1类群”甄别 |
3.1 古虫动物门很可能是后口动物亚界一个遗失了的根 |
1) 咽腔型鳃裂的出现确认了古虫类的后口动物属性 |
2) 古虫类很可能构成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 |
3.2 云南虫属于低等后口动物范畴 |
3.3 古囊类是棘皮动物进化中的早期缺环 |
3.4 早寒武世头索动物 |
3.5 早寒武世可能的尾索动物 |
3.6 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或有头类) 昆明鱼目 |
3.7 早期后口动物演化谱系 |
四、澄江动物群:生命爆炸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D]. 唐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寒武纪古虫动物后体形态及运动方式初步探讨[D]. 酉承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早期栉水母动物的形态分异度、形态空间分析及演化趋势探讨[D]. 梁家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澄江动物群研究与进展[J]. 段艳红,文博,卢龙斗. 生物学通报, 2017(03)
- [5]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D]. 李扬.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6]思维史概论——《思维科学概论》第二篇[A]. 陶伯华. 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 2012
- [7]寒武纪大爆发[J]. 宗华,张珂,森凤. 飞碟探索, 2010(06)
- [8]新灾变论科学思想的哲学研究[D]. 郭军. 长安大学, 2010(03)
- [9]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10]再论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成型[J]. 舒德干,张兴亮,韩健,张志飞,刘建妮. 古生物学报, 2009(03)
标签:地质论文;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论文; 栉水母论文; 寒武纪论文; 化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