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在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在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一、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在治疗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东,陈新军,郝蕴,王月,赵金铭,孙华,郑铭,张罗[1](2021)在《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对不同原因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对不同原因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80眼泪道阻塞患者,行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同时矫正鼻腔结构异常,处理鼻腔鼻窦病变。术后随访10个月~8年。结果:一期治愈率为78.8%,有效率为17.5%,无效率为3.8%,一期成功率为96.2%。一期手术无效3眼中,2眼再次手术后治愈,总成功率为98.8%。结论: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泪道阻塞,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可作为常规术式,术中可同时处理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和病变,结合术后治疗和随访,可获得长期疗效。

刘昌营[2](2021)在《慢性泪囊炎与鼻腔结构异常的相关性CT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目前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大多临床研究认为鼻部疾病及鼻腔结构异常参与了慢性泪囊炎的发病。目前尚无鼻腔结构异常与慢性泪囊炎的相关性CT检查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青岛市市立医院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CT结果和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分析,从影像学CT的角度探讨该病与鼻腔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论证鼻腔结构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为慢性泪囊炎的病因研究提供临床数据及影像学依据,同时能为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尤其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同期行鼻部的矫正手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1月入院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采用128层CT泪道造影检查,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薄层MPR重建图像上测量鼻泪管的长度、上、中、下各部分经线,测量泪囊的长度、前后径、左右径,观察鼻泪管阻塞部位及鼻腔结构异常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泪囊长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泪囊前后径及左右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泪管上、中、下口管径值比较存在差异(F=10.311 P<0.001),对照组鼻泪管上、中、下口管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32 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鼻泪管上口管径值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t-0.993,P=0.321),两组鼻泪管中及下口管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08,P1=0.544;t2=0.218,P2=0.827)。两组鼻泪管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中,鼻泪管上段阻塞占比48.00%,中段阻塞占比44.00%,下段阻塞占比8.00%,阻塞部位以中上段为主;观察组与对照组鼻腔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6.00%、21.74%,两组之间鼻腔结构异常程度存在差异(χ2=10.53,P=0.001)。结论: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C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临床手术对照,所得结论如下,CT泪道造影下观察到骨性鼻泪管以及鼻腔结构异常与慢性泪囊炎的发病有相关性,其中以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为主。CT泪道造影检查不仅能显示泪道阻塞的具体部位及泪囊的大小,也可确定出附近组织及结构的情况,对手术方案评估有重要帮助。本研究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同期联合鼻部手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刘元[3](2021)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慢性泪囊炎是中老年女性多见的眼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症状,长期如此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还易导致各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泪囊炎症,恢复泪道引流功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面部遗留瘢痕等缺点,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基层医院开展困难。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也在迅速更新。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经鼻腔植入鼻泪管,以起到扩张阻塞部位、支撑鼻泪管及恢复泪道引流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不留瘢痕,且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临床上使用的鼻泪管支架种类较多,如金属管、硅胶管、聚氨酯支架、硬膜外麻醉导管和各种自制的鼻泪管支架等,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术后支架脱位、再阻塞等并发症也常有发生。因此,使用一种能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吻合且术后效果可靠的支架尤为重要。目的:对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和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在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观察组)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鼻泪管植管术(对照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植管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疼痛程度、泪点损伤率等,观察术后3月疗效、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拔管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1.临床疗效:入选总病例80例94眼。(1)术后1周:观察组治愈率91.7%(44/48),好转率8.3%(4/48),无效率0;对照组治愈率87.0%(40/46),好转率10.9%(5/46),无效率2.1%(1/46);两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P>0.05)。(2)术后1月:观察组治愈率87.5%(42/48),好转率10.4%(5/48),无效率2.1%(1/48);对照组治愈率69.6%(32/46),好转率21.7%(10/46),无效率8.7%(4/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4,P=0.031,P<0.05)。(3)术后3月:观察组治愈率77.1%(37/48),好转率14.6%(7/48),无效率8.3%(4/48);对照组治愈率56.5%(26/46),好转率28.3%(13/46),无效率15.2%(7/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P<0.05)。(4)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4.734,P=0.091,P>0.05)。(5)对照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844,P=0.004,P<0.05)。2.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术前观察组(14.2±2.1分)与对照组(14.3±2.0分)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222,P=0.824,P>0.05)。术后3月观察组(3.4±1.9分)与对照组(5.0±2.3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00,P<0.05)。3.植管成功率:观察组40例48眼和对照组40例46眼均成功植管,总植管成功率100%(94/94)。4.植管耗时:观察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2.0s,对照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P<0.05)。5.术中疼痛程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中位数均为2.0cm,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65,P=0.869,P>0.05)。6.泪点损伤:观察组泪点损伤率为35.4%(17/48),对照组为45.7%(21/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1.022,P=0.312,P>0.05)。7.拔管困难:观察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1.000,P>0.05)。其中,观察组断管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为2.2%(1/46);两组断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617,P>0.05)。8.支架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对照组为30.4%(1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2.484,P=0.115,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支架移位或脱出的病例,对照组6眼术后鼻腔内硬膜外麻醉导管移位或脱出,发生率为13.0%(6/46);两组支架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2,P<0.05)。结论:1.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更好,短期疗效更稳定。2.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植管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可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金琦[4](2021)在《不同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别使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千创复)、纳吸棉、明胶海绵三种不同的可吸收材料用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中对泪囊鼻腔吻合口进行填充,观察其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的72例(9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入选的患者均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泪道冲洗、CT泪道造影等,并进行鼻内镜鼻腔检查。按照吻合口填充材料类型分为三组。A组26例(32眼)使用千创复,B组22例(27眼)使用纳吸棉,C组24例(31眼)使用明胶海绵。三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渗血情况、并发症(瘢痕增生、肉芽组织形成、吻合口粘连)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并通过观察患者溢泪、溢脓、吻合口上皮化、泪道冲洗情况,评估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比较。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病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舒适度、渗血情况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以P<0.016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RR相对危险度统计方法。结果:本研究共选用72例(90眼)患者,其中千创复组26例(32眼),纳吸棉组22例(27眼),明胶海绵组24例(31眼),三组术后均随访6月。1.一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舒适度、渗血量比较:A组和C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均较B组好(PAB=0.001,PBC=0.001),但是术后渗血情况均较B组严重(PAB=0.006,PBC=0.042)。A组与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AC=1.000)。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瘢痕增生率与肉芽组织形成率均低于B组(P<0.05),余组间瘢痕增生率与肉芽组织形成率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吻合口粘连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吻合口粘连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为96.88%,B组有效率为88.89%,C组有效率为93.55%,三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为90.63%,B组治愈率为55.56%,C组治愈率为87.10%,A组和C组治愈率均高于B组(P<0.05),但A组与C组之间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并发症与疗效的相关性:瘢痕增生导致手术无效的可能性最大(RR=21.471,95%置信区间为2.679-172.057),肉芽组织形成导致手术未能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最大(RR=6.000,95%置信区间为2.727-13.202)。有肉芽组织形成与无肉芽组织形成相比,导致手术无效的相对危险度无统计学意义(RR=1.750,95%置信区间为0.345-8.870)。有吻合口粘连与无吻合口粘连相比,导致手术无效(RR=2.750,95%置信区间为0.595-12.707)和未能完全治愈(RR=1.604,95%置信区间为0.716-3.594)的相对危险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千创复是一种简便、舒适、高效的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三种材料中综合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明胶海绵与千创复手术有效率和治愈率相当。在千创复不易获得时,可选择性使用明胶海绵。纳吸棉术后舒适度、并发症情况均较差,且治愈率较低,三者中不推荐使用。但当患者术后渗血风险较高时,首选纳吸棉。

李承霖[5](2020)在《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为慢性泪囊炎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86例(86眼)的临床病例。分为EXT-DCR(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组,34例(34眼),女23例(23眼),男11例(1 1眼),右眼16眼,左眼18眼。年龄为44~70岁,病程为6~120个月。IECR(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52例(52眼),女32例(32眼),男20例(20眼),右眼30眼,左眼22眼。年龄为34~75岁,病程为12~120个月。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程及住院费用,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全部取出引流管时,以及术后6个月复查时对患者进行泪道冲洗处置,根据冲洗结果判定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是否有效,并分别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和术后效果对比。结果:(1)EXT-DCR组的手术时程为(38.82±4.27)分钟,IECR组为(33.12±4.38)分钟。EXT-DCR 组住院天数为(7.32±1.01)天,IECR 组为(4.13±0.71)天。EXT-DCR组的手术费用为(3213.53±41.94)元,IECR组的手术费用为(4041.21±1 12.63)元,两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术后3个月时,EXT-DCR组治愈21眼,好转8眼,无效5眼,有效率85.29%。IECR组治愈38眼,好转6眼,无效8眼,有效率84.62%。EXT-DCR组与IECR组两组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07,P=0.932),(3)术后6个月EXT-DCR组失访1例,失访率2.94%,IECR组失访4例,失访率7.69%。EXT-DCR组治愈22眼,好转5眼,无效6眼,有效率81.82%。IECR组治愈32眼,好转7眼,无效9眼,有效率81.25%。EXT-DCR组与IECR组两组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04,P=0.948)。(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有效率均呈略下降趋势。结论:(1)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肯定,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2)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组织损伤较小,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面部无遗留瘢痕,手术技术和设备条件成熟,患者的全身状态、鼻腔结构和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王雯雯[6](2020)在《泪囊鼻腔吻合口不同处理方式对慢性泪囊炎EES-DCR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 rhinostomy,EES-DCR)中分别应用泪道扩张引流管、美乐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121例(144眼)。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眼科检查、泪道冲洗及泪道造影。根据吻合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组)和B组(美乐胶组)。A组59例(68眼),男性9例(9眼),女性50例(59眼),左眼24例,右眼26例,双眼9例,平均年龄(57.37±11.23)岁,平均病程(5.31±7.73)年,行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于术后2个月拔管。B组62例(76眼),男性12例(13眼),女性50例(63眼),左眼17例,右眼31例,双眼14例,平均年龄(54.06±11.60)岁,平均病程(5.94±6.60)年,行EES-DCR并于吻合口周围贴敷美乐胶,固定黏膜瓣。两组术后定期随访,记录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眼别、病程、既往治疗史、手术时间。将复查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泪道冲洗结果、内镜下吻合口开放情况作为评判疗效的标准,对比两组病例术后2个月、5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眼别、病程、既往治疗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A组治愈62只眼,好转5只眼,无效1只眼,治愈率91.18%,有效率98.53%。B组治愈63只眼,好转10只眼,无效3只眼,治愈率82.89%,有效率96.05%,两组病例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A组治愈58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3只眼,治愈率85.29%,有效率95.59%。B组治愈54只眼,好转16只眼,无效6只眼,治愈率71.05%,有效率92.11%,两组病例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个月与术后5个月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个月与术后5个月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耗费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ES-DCR中联合应用泪道扩张引流管与美乐胶治疗慢性泪囊炎均有效,但根据两组治愈率的比较发现术中联合应用泪道扩张引流管可以提高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治愈率,而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查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文博[7](2020)在《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泪道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的疗效差异,并分析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泪道置管治疗的96例123眼泪道阻塞患者病例资料,分为泪道顺行置管组67眼和逆行置管组56眼。顺行泪道置管组置入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型号为LY-Fr2的U型硅胶泪道引流管(以下简称U管),逆行置管组置入由扬中美迪硅胶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为ND-09B(泪小管)型的类“Y”型泪道扩张引流管(以下简称B管)。拔管后随访3月-24月,观察患者功能预后(即患者主观症状)及解剖预后(即泪道冲洗结果),及不同阻塞部位两置管组功能预后及解剖预后,并利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其疗效差异。基于性别、年龄、病程、置管时间、辅助行微钻泪道成形术、黏液性分泌物等临床变量,对功能及解剖预后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长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U管组患者术后长期解剖有效率为86.57%,B管组患者术后长期解剖有效率为82.14%,两组间解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5,P=0.047);U管组患者术后长期功能有效率85.07%,B管组患者长期功能有效率82.14%,两组间功能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2,P=0.044)。U管组和B管组在单纯上泪道阻塞、单纯下泪道阻塞及全泪道阻塞中术后短期功能有效率、长期功能有效率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间术后短期解剖有效率、长期解剖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疗效的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病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552,P=0.011)、性别、年龄、置管时间、泪道冲洗次数及辅助行微钻泪道成形术、伴有黏液性分泌物等因素对疗效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病程是影响长期解剖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4,OR=0.524,95%CI[0.336,0.817]),伴有黏液性分泌物是影响长期功能预后的独立因素(P=0.044,OR=0.222,95%CI[0.051,0.957])。【结论】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显着,顺行置管组(U管组)长期预后较逆行置管组(B管组)好。病程、黏液性分泌物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黄叶平[8](2020)在《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相关资料,严格按纳入标准将慢性泪囊炎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手术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试验组行精准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内路DCR),对照组行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外路DCR)。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泪道冲洗及CT泪道造影+三维重建,术中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吻合口,止血、支撑泪囊,术后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喷鼻3月。收集手术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术后1周出血情况、术后1周及术后3月的疼痛评分,术后1月、3月、6月随诊观察两组患者溢泪症状、泪道冲洗、吻合口愈合及主要并发症情况。对所得数据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1月总有效率:试验组96.7%,对照组1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总有效率:试验组96.7%,对照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总有效率:试验组93.3%,对照组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月疼痛评分,试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对比,术后3月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术后1周出血发生率,6个月内吻合口肉芽、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高的疗效。2、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路DCR手术无皮肤切口,术中更直观,更微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病人疼痛感更轻而更具有优势。

黄新月[9](2019)在《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疗效对比》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为探索慢性泪囊炎可靠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或狭窄共73例(73眼)的患者的资料。随机分组,A组(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36例(36眼),其中女29例(29眼),男7例(7眼),右眼19眼,左眼17眼,合并泪小管阻塞或狭窄16眼,合并泪总管阻塞或狭窄20眼,经药物治疗、多次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等治疗失败者共14眼。患者年龄为30~75岁,病程为6个月~40年。B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7例(37眼),其中女28例(28眼),男9例(9眼),右眼20眼,左眼17眼,合并泪小管阻塞或狭窄16眼,合并泪总管阻塞或狭窄21眼,经药物治疗、多次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等治疗失败者共15眼。患者年龄为35~77岁,病程为8个月~45年。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取管时,以及取管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泪道冲洗处置,根据冲洗结果判定术后是否有效,并进行术后效果对比。结果:(1)术后3个月(取管时):A组:治愈23眼,治愈率63.89%,好转8眼,好转率22.22%,无效5眼,无效率为13.89%。B组:治愈30眼,治愈率81.08%,好转5眼,好转率13.51%,无效2眼,无效率为5.41%。两组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6个月随访(取管后3个月):A组:治愈18眼,治愈率50.00%,好转8眼,好转率22.22%,无效10眼,无效率为27.78%。B组:治愈29眼,治愈率78.38%,好转6眼,好转率16.21%,无效2眼,无效率为5.41%。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A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B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方面比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更可靠,疗效更确切。(2)泪道内窥镜可直视泪道阻塞情况,部分患者术后易复发,年轻且想保留泪道固有解剖结构的患者首先考虑行此术式进行治疗。

陈飚友[10](2019)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中根据泪囊腔大小及病变情况,对泪囊腔进行分型,并观察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手术疗效。方法:对56例(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术中根据泪囊腔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或大泪囊腔型慢性泪囊炎(A组)、小泪囊腔慢性泪囊炎(B组)和泪囊腔肉芽粘连型慢性泪囊炎(C组);术后予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三种类型慢性泪囊炎术后1个月、4个月手术疗效,并分析不同类型泪囊腔的形成原因。结果:共收集到56例(60眼),既往治疗史中泪道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包括传统外路和经鼻内镜入路)、激光泪道成形术、泪道高频电灼术、其他治疗各为20眼、6眼、4眼、6眼、29眼;三组病例既往史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和A、C组单独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但B、C组单独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注:不包括曾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病例)。所有病例术后1个月总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8.3%,术后4个月总治愈率为81.7%、总有效率为90%。其中,A组39例39眼,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97.4%、有效率为100%,术后4个月治愈率为94.9%,有效率为97.4%;B组11例14眼,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92.9%、有效率为100%,术后4个月治愈率为64.3%、有效率为85.7%;C组7例7眼,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71.4%、有效率为85.7%,术后4个月治愈率为42.9%、有效率为57.1%。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三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B、C组和A、B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各组病例术后1个月、4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疗效满意;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术后疗效不一,在术中根据泪囊腔情况对其进行分型对判断术后疗效及指导后续治疗有较好的价值。

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在治疗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在治疗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对不同原因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器械
    1.3 手术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2)慢性泪囊炎与鼻腔结构异常的相关性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观察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3 检查方法
    4 解剖变异及确认标准
    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特征
    2 观察组与对照组鼻泪管长度比较
    3 观察组与对照组鼻泪管管径比较
    4 观察组与对照组泪囊长度、前后径、左右径比较
    5 CT泪道造影阻塞部位统计分析
    6 观察组鼻腔结构异常及构成比
    7 对照组鼻腔结构异常及构成比
    8 慢性泪囊炎与鼻腔结构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泪囊炎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现状及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随机分组
    2 手术器械及材料
        2.1 手术器材
        2.2 主要药品及来源
    3 术前准备
        3.1 全身情况
        3.2 鼻腔检查
        3.3 泪道准备
        3.4 术前沟通
    4 手术方法
        4.1 观察组手术步骤
        4.2 对照组手术步骤
    5 术后处理及随访
    6 评价指标
        6.1 主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6.2 次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7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 临床疗效
        1.1 术后1 周治疗效果
        1.2 术后1 月治疗效果
        1.3 术后3 月治疗效果
        1.4 观察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1.5 对照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2 眼表症状改善情况
    3 其他临床观察指标
        3.1 植管成功率
        3.2 植管耗时
        3.3 疼痛程度
        3.4 泪点损伤发生率
        3.5 拔管困难发生率
        3.6 支架相关并发症
四、讨论
    1 慢性泪囊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
    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3 鼻泪管支架的应用现状分析
    4 Teflon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 两组手术的结果分析
        5.1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安全性
        5.2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6 提高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改进措施
    7 展望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不同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一般资料
    2.2 设备和材料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材料
    2.3 方法
        2.3.1 手术方法
        2.3.2 术后处理
        2.3.3 观察指标
        2.3.4 疗效评估
        2.3.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术后舒适度、渗血情况比较
    3.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4 术后疗效比较
    3.5 并发症与疗效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吻合口填充材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入选标准
    2.3 手术设备及器械
    2.4 所需药品
    2.5 术前准备
    2.6 手术方式与术后处理
        2.6.1 EXT DCR组手术方式与术后处理
        2.6.2 IECR组手术方式与术后处理
    2.7 疗效评估
    2.8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

(6)泪囊鼻腔吻合口不同处理方式对慢性泪囊炎EES-DCR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病原微生物
        1.2.2 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1.2.3 临床表现
        1.2.4 辅助检查
        1.2.5 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分组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术后复查及随访
    2.7 疗效评定
    2.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流行病学特征
        3.1.1 性别
        3.1.2 年龄
    3.2 一般资料
    3.3 术后疗效对比
        3.3.1 术后2 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2 术后5 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3 A组术后2 个月与术后5 个月疗效比较
        3.3.4 B组术后2 个月与术后5 个月疗效比较
    3.4 A组与B组病例手术时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2.2 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
    2.3 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分布
    3.2 顺行泪道置管和逆行泪道置管的特点
    3.3 治疗结果分析
    3.4 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泪道置管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的确立
        2.1.2 入选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临床病例分组
    2.2 手术设备、材料及手术方法
        2.2.1 手术设备、材料
        2.2.2 术前准备
        2.2.3 麻醉与手术步骤
    2.3 记录及整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关数据
    2.4 术后处理,记录及整理术后随访相关数据
    2.5 评定标准
        2.5.1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2.5.2 疼痛评估
    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病例研究资料中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CT泪道造影泪囊大小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有效率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3.6 临床病例研究资料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慢性泪囊炎发病机制及原因
    4.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4.3 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4.4 术后并发症处理及分析
    4.5 如何提高手术成功及临床疗效有效率
    4.6 笔者手术体会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9)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入选标准
    2.3 手术设备及器械
    2.4 所需药品
    2.5 术前准备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处理
        2.7.1 取管
    2.8 疗效评估
    2.9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相关图片

(10)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在治疗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对不同原因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 王向东,陈新军,郝蕴,王月,赵金铭,孙华,郑铭,张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08)
  • [2]慢性泪囊炎与鼻腔结构异常的相关性CT研究[D]. 刘昌营. 青岛大学, 2021
  • [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D]. 刘元.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4]不同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观察[D]. 金琦. 南昌大学, 2021(01)
  • [5]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D]. 李承霖. 延边大学, 2020(05)
  • [6]泪囊鼻腔吻合口不同处理方式对慢性泪囊炎EES-DCR疗效的影响[D]. 王雯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文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D]. 黄叶平. 南昌大学, 2020(08)
  • [9]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疗效对比[D]. 黄新月. 延边大学, 2019(01)
  • [10]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分析[D]. 陈飚友.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在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