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从西边升起

星星,从西边升起

一、明星,从西部升起(论文文献综述)

崔国琪[1](2021)在《中国新西部电影悲剧美学意蕴探赜》文中提出

滕旋[2](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西部电影脱离了当时理论和实践共振的环境以及理论声音逐渐消弭,转而更倾向于市场化创作。在加入WTO以及电影本身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之下,西部电影呈现出市场化创作倾向。主题方面,有因文化思想的进步而更具有人文主义特点鲜的婚恋观;有从人对自我的深刻观照,尤其是人关注自身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守候;也有因生态环境的现实语境而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普世内容。在人物形象方面,由于新兴受众群体——小镇青年的兴起和经济政策的变化,因此分别出现了城市中边缘化人物和农村中镜像化人物这两大群体。在影像风格表达方面,新世纪以来虽然是多元化的表达,但是都是建立在20世纪影像风格基础之上的,如纪实风格的强化和雄浑风格的体现,也有为适应市场中资本角逐的暴力风格。中国西部电影在产业化浪潮的影响之下,应当立足以往成功的发展经验,如创作视角的平民化倾向以及主动迎合当下电影市场的受众需求,即在创作中加入其他叙事元素如歌舞、喜剧等。在此基础之上,西部电影也应当放眼未来,打造极具本土化的电影精品,为其注入长久发展的动力;也应该学习先进的好莱坞技术,从内在文化原动力与外在技术驱动的双重方向前进。通过以上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表达这两个方面的比对,我们发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西部电影在艺术形式上是不断延续的,但是其内在的精神文化传递却与80年代大不相同,其内核精神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稀释。

赵涛[3](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研究说明“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文源[4](2014)在《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族精神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西部电影”这一概念由电影评论家钟惦棐于1984年提出,其后历经了两次理论高潮期,一次是1984年到1987年,另一次是2000年以后至今,经过百家争鸣,学者们基本认同中国西部电影是以西部地域特征为基础,以西部文化和西部民族精神为内涵的电影流派。首先,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西部因其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自然风貌,这种迥异于现代都市风貌的异域风情既强烈地吸引着电影工作者追求“摄影机面前的真实”,符合电影创作中现实主义追求淳朴自然的风格,又能够更加鲜明地衬托故事情节,增加现代化与传统文明碰撞后产生的戏剧张力;其次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保持了传统的农耕生活,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充满了民族精神的活力,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当现代文明不断冲击、改变着传统文化时,西部地区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互吸引、相互碰撞中所产生的民族的共同心理。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将中国西部电影系统地放置到民族精神的视阈中进行综合观照审视。以往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西部电影”这一概念的辨析,二是具体电影文本的研究,三是多角度的电影美学研究,四是电影产业化研究,遗憾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对中国西部电影的历史缺乏系统的梳理,对西部电影的意义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史为线索,将中国西部电影置于民族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中国西部电影”内涵、西部电影导演对民族精神的探索、西部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符号、西部电影的文化寻根与反思、西部电影对时代精神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西部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和生命意识以及西部电影中传统价值的嬗变等问题的理论阐释,以具体文本分析为切入点,以影片反映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为焦点,以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对中国西部电影进行了深入的文化与审美的探寻与解析。本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阐明了民族文化与西部电影的关系,对西部电影的内涵进行阐述,对国内目前西部电影的研究进行综述,说明了从民族文化视野研究西部电影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第一章从电影导演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代际的导演成长背景的分析,阐明不同代际的导演对民族精神所做出的探索和诠释,从而反映在影片中,形成不同的影片叙事风格。第四代导演在电影叙事上比较遵循传统的纪实美学风格,善于讲述生活、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他们类似于纪录片的视角和讲述手法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贴近生活的质朴感。他们并没有运用过于繁杂和花哨的叙事手法,而是回归生活的本质,用最简洁也最真实的笔触还原生活的原貌,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印象,也更容易让观众融入其中,与剧中人的生活和遭遇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了西部片最典型的特点,那就是强烈的纪实性和真实性。第五代导演在影像的环境造型方面表现突出,他们在电影语言上超越了第四代所推崇的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用影像造型来表达思想感情,将造型的纪实性和意象相结合,强烈的“作者电影”风格实践了“影像美学”理论,其造型意识拓展了电影的表现功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电影创作的思维定势,并直接引发了中国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的整体发展。第五代导演将环境造型作为电影的第一语言进行影片整体结构的创作,更加注重电影本质,将过去中国传统电影中的“影戏美学”真正发展成为“影像美学”。第六代导演成长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年代,比起第五代导演,他们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接受了正规系统的教育,接触到大量外国现当代电影理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第六代导演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给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化,经历了电影从神圣的艺术殿堂走入寻常生活,成为文化消费品的过程,所以,他们的影片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高高在上俯瞰众生,而是更多地关注那些社会“底层”人物,如小偷、妓女、无业人员等的生存现状,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作为个体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使他们的作品在题材方面呈现出一种边缘化特点。这些影片中的人物不肩负更多的社会使命和历史责任,但在影片中依然会遇到在精神成长、性格完善时的种种挑战。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他们注重考察“底层”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用镜头将人们在历史转型时期的困惑和彷徨真实地记录下来,因此,他们的作品更加显得真诚,更加具有直面人生的勇气。第二章,西部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符号及其审美功能,从西部电影的地域符号、民俗文化、民族音乐、色彩意蕴、方言等影像美学特征进行论述,说明了民族文化对西部电影的艺术滋养。第三章,西部电影的文化寻根与反思,对西部电影与儒释道文化关系的梳理,说明传统文化对西部电影价值取向及影像美学的影响。第四章,西部电影对时代精神和民族命运的揭示与关切,通过对具体电影文本的分析,揭示了西部电影中所表现的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反思与考量。第五章,西部电影的英雄情结和生命意识,西部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以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为生,所以他们的生活,较之经济发达地区,还很闭塞和落后。但正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条件,造就了他们大气、朴实的个性。而港台的经济高度发达,但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在心理上显得冷漠疏离。港台导演在中国西部拍摄影片,雄壮荒凉的自然景观在影片中被哲学化,与人物共同参与叙事,具有人文精神。港台电影导演的西部电影对于西部风情的造型,使他们的影片在艺术品味上得到提升,为影片获得艺术上的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西部电影发掘出了西部地区的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一方面反映在对自然和苦难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反映在自然与生命的和解,即对“天人合一”的感悟。以四五六代导演的影片为例,通过导演阐述,表现了他们对生命意识的关注。第六章,西部电影中传统价值的嬗变,严酷的自然环境、传统的沉重负担和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便构成了中国西部片特有的主题,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民族的历史沧桑。比较而言,港台电影人的重点不在于赋予西部景象的历史厚重性,而是更加注重个体生命心灵的诉求,情绪的表达。在港台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的映衬下,人们在繁华的物质享受中更觉内心的孤寂,需要一片净土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国西部地区壮美的色彩、绮丽的景观在他们眼中是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奇观,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浪漫。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象,与杏花春雨的江南,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部苍茫和雄浑的自然景观,结合港台电影工作者细腻柔情的情感诉求,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中国西部电影另一种独特的美。这一章通过对西部电影通过对西部题材历史剧的重构,说明了这一时期,西部电影导演在政治与经济大潮的裹挟之下集体失语的状态以及向大众文化的示好。

双碟,郝军[5](2014)在《三月的追思与缅怀》文中指出唯有天明多壮志"唯有天明多壮志"是3月10日在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举行的"吴天明追思会"的标题,同时举行的"吴天明导演回顾展"标题是"天明爱电影,电影盼天明"。当最早获知原西影厂厂长、我国着名导演吴天明先生因心肌梗塞于3月4日上

康乐[6](2013)在《新西部电影中“西部精神”的塑造和文化传承》文中研究说明产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在文化内涵、制作方式和整体风格上,已经形成了自身成熟的形态,并在中国电影史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处于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中国民族电影品牌,引领着中国电影走上世界电影舞台的中央。作为一种文化样态和传播媒介,西部电影在发展进程中,承载了许多民族精神与民族母体文化,对受众的精神、文化以及认知上产生着变革式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样,人文精神积淀深厚的国家,文化界对于民族自身和文化母体的探讨从未间断。中西部电影就成长于这么一个文化“寻根”的民族。中国西部电影从八十年代起,就对中国电影甚至整个华语电影有着震荡式的影响,从陈凯歌,张艺谋等许多第五代导演在对于电影语言,创作风格以及思想内涵的不断探索上,创造出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符号,这种符号化的形象在之后电影当中也被充分的诠释,从而形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西部精神”。西北风沙黄土,贫瘠荒凉所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粗犷的农耕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体文化,这些特有的西部文化传统都渗透在西部电影中并随之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符号,在典型的西部电影创作中,创作者都在用当代主流观念去反思和描绘发生在这片广袤西部的人和故事,造就了一类具有鲜明西部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通过展示他们的人生经历,讲述封建愚昧与现代文明、乡村与城市、旧与新的碰撞和矛盾以及人们痛苦、纠结、坚持、反抗和奋斗的历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都市化不断演进、市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西部广大农村地区与现代都市文化的矛盾对立,更加凸显了中国西部电影所要阐释、传达的西部精神中人性的坚强和坚韧、对民族意识的坚守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西部电影起源和流派发展的梳理,解读西部电影中的典型形象、文化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西部电影创作中产生的影响,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西部电影意象,全方位地分析与阐释西部电影中所特有的西部精神。并结合当下国内外电影生态环境,具体分析了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电影的异同,在分析中总结经验,就西部电影中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西部精神的传播与传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立足特色文化,面向国际市场;商业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与时俱进吸纳先进文化等具体的建议,为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粹、把西部电影这一民族电影品牌发扬光大、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力量。

崔倩倩[7](2011)在《中国西部电影中农民形象塑造》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西部电影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与其塑造的深入人心的农民形象是分不开的,早期中国西部电影中独特的审美内涵、深厚的人文历史反思无一不是通过西部农民传达出来的。虽然由于生存地域的偏远和落后,加之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宗法制的影响根深蒂固,西部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趋向于保守,但西部农民从骨子里散发出的对土地的热爱、对传统文明的扞卫使得这一群体成为最具民族性的群体。中国西部农民的性格中有愚昧、落后的成分,但更有坚强、与时俱进的成分,早期中国西部电影以独具地域特色的镜像语言、厚重深沉的叙事风格将这一群体鲜活地展现在银幕上。随着西部电影的逐渐没落和新西部电影的重新崛起,西部农民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银幕上,与新西部电影相呼应的是,新时期的西部农民在继承了传统西部农民的精髓之后,又加入了与时代、与市场相契合的因素,虽然有些尝试招致了一些诟病,但却成为探索新西部电影发展的试金石。研究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农民形象,不仅能够在艺术层面上探讨中国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得失,而且能够在现实意义上对西部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当然中国西部电影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还有许多空白领域亟待填补,期待西部农民的银幕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孙名君[8](2011)在《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风格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把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放置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建构的时空坐标体系中,重点分析与探讨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文化板块影响下的三种散文创作风格。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按照历时性的角度,梳理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路径,并简述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所呈现的三大区域状态;第二部分详论新时期陕北散文创作风格;第三部分详论新时期关中散文创作风格;第四部分详论新时期陕南散文创作风格。第五部分是结语,展望陕西未来散文创作。

毛振华[9](2010)在《中国西部电影的现实困境与突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电影,曾经作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旗帜,肩负了深度开掘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重构民族心理,开拓国际市场的重任。但在过渡到九十年代之后,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涌入、电视新媒介兴起的挑战、城市区位的重新选择等外部因素,以及政策体制束缚、社会环境更迭的内部因素,双重夹击之下,逐渐陷入到内外交困、求变不能的怪圈中。人才流失、佳作罕现、文化内涵缺失、商业化的浮躁之风侵入,西部电影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精神阵痛。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之间关系的更迭为依据,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培养期”(1949年-1957年)、“颠覆期”(1957年-1978年)、“蜜月期”(1978年-1988年)和“背离期”(1988年至今)。西部电影诞生于主流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之间关系相对调和的“蜜月期”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多元文化思维的冲击之下,电影时代表达正逐步向着统一的、深度开掘的方向迈进,再加之彼时政策体制的必要扶持,这些因素都为西部电影的创生和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外,西部电影当时的一路高歌,还得到了西部文学创作与西影厂双双繁荣的支持。对于今天的西影人来说,如何沿袭前辈的辉煌应该成为一种精神诉求而非精神负担。当年的西部电影秉持现实主义风格,高扬创新精神旗帜,关注传统民族文化,成功地将黄土地自然背景调入影片结构中,使得西部电影的精神内涵得以升华。这些都是今天的西部电影艺术探索道路上应当坚守的。美国西部片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印证了,短暂的滑落其实并不可怕。美国西部片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曾遭遇过类似中国西部电影今天所面临的困境,长达近二十年的时间停滞不前,当时也有学者发出过西部片是否行将终结的疑问。直到1990年,新西部片《与狼共舞》一举捧得七项奥斯卡大奖,才标志着西部片的回归与再度崛起。美国西部片坎坷发展道路带来的启示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民族化、类型化、商业化的“三化”道路,顺应时代与电影行业发展自然规律的进程,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文化艺术产品与现代大工业生产之间叠交的可能性,中国西部电影辉煌的明天其实并不遥远。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使得短暂的繁荣看上去弥足珍贵。西部电影曾经的成功绝不是昙花一现。如何移植这种成功的经验,就需要我们今天的西影人群策群力,突破体制束缚,寻求适度商业化;植根民族特性,寻求文化全球化;细分受众市场,寻求受众差异化。无论是《英雄》的商业化路数探索,还是《美丽的大脚》的西部民族风格尝试,都是西部电影顽强生命力的很好体现。西部电影映射的西部人民顽强斗争求生存的精神,也是西部电影自身一直践行的方向。西部电影大胆的类型探索与西影集团的成立,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新希望。在当下全媒体窗口经济时代,西部电影定能顺应时代潮流,迎难而上广拓前路,在电影的艺术内涵与商业票房之间寻得一个平衡状态,再续西部电影新的辉煌。

高晓娜[10](2008)在《中国式的“作家电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家电影"到底是什么?面对日益不景气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如同充气巨人似的商业大片,还需要冷峻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家电影来真正促进中国电影的百花齐放。而中国式的作家电影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并开始为我们的电影界带来希望的。

二、明星,从西部升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星,从西部升起(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西部电影的市场化创作背景
    第二节 市场化环境下的创作体现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的主题表达
    第一节 婚恋的强制性与自由性
    第二节 对自我价值的守候
    第三节 人与自然:寄托到共生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边缘化人物的立体塑造
    第二节 镜像化人物的立体塑造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的影像风格
    第一节 纪实性的影像表达
    第二节 暴力化的影像表达
    第三节 雄浑性的影像表达
第五章 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经验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经验
    第二节 中国西部电影的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1.3.1 造型美学自觉
        1.3.2 声音美学自觉
        1.3.3 摄影美学自觉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族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民族文化与“西部电影”
    2 中国西部电影的内涵
    3 中国西部电影研究综述
    4 从民族文化视野研究西部电影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西部电影导演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及其叙事风格的演变
    1.1 第四代导演的“纪实美学
    1.2 第五代导演的“意象”叙事
    1.3 第六代导演的多元化视角
第二章 西部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符号及其审美功能
    2.1 西部电影中的地域符号
    2.2 西部电影中的民俗文化
    2.3 西部电影中的民族音乐
    2.4 西部电影中的色彩意蕴
第三章 西部电影的文化寻根与反思
    3.1 西部电影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批判
    3.2 西部电影对佛道思想的传承与扬弃
    3.3 西部电影对传统道德的反思
第四章 西部电影对时代精神与民族命运的揭示与关切
    4.1 时代使命的自觉与西部电影的现实关切
    4.2 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的反思和考量
第五章 西部电影的英雄情结与生命意识
    5.1 西部电影中的英雄情结
    5.2 西部电影中的生命意识
第六章 西部电影中传统价值的嬗变
    6.1 西部异域情境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象征与隐喻
    6.2 从神圣的使命召唤到价值虚无
    6.3 西部电影中历史价值的消解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西部电影中“西部精神”的塑造和文化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部电影的精神倾向及其美学特征
    1.1 西部电影的内涵
    1.2 西部电影的发展历程
    1.3 西部电影的美学原则和地域特点
第二章 西部电影中的西部精神
    2.1 “立象以尽意”,西部电影是西部精神的载体
    2.2 西部电影中典型人物形象与西部精神
        2.2.1 西部男性的阳刚之美
        2.2.2 西部女性的坚韧之美
    2.3 西部电影的核心——西部精神
        2.3.1 民族文化母体是西部精神的根源
        2.3.2 人与自然的对抗是西部精神的表现形式
        2.3.3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西部精神展开的语境
    2.4 西部精神的“儒”、“释”、“道”
        2.4.1 西部精神中的儒家文化
        2.4.2 西部精神中的佛禅文化
        2.4.3 西部精神中的道家文化
第三章 西部电影中“西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3.1 新西部电影对“西部精神”的传承
    3.2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传播策略
    3.3 “西部精神”借助西部电影不断推陈出新
    3.4 “商业美学”与西部电影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中国西部电影中农民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西部电影与农民形象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西部电影概念的提出与农民形象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西部电影的叙事题旨与农民形象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特征与农民形象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西部电影中农民形象塑造的特征
    第一节 生存意识下与自然相抗争的农民形象
    第二节 自我意识觉醒时与宗法制相抗争的农民形象
    第三节 现代文明背景中与保守思想相抗争的农民形象
第三章 中国西部电影中农民形象塑造的缺失
    第一节 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中国西部农民形象塑造的缺失
    第二节 有独特农民个性的中国西部农民形象塑造的缺失
    第三节 创作者对中国西部农民题材电影塑造新视野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风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概况
    (一)、 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路径梳理
        1、破茧成蝶的蜕变——“文革”结束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概况
        2、在迷茫中反思——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陕西散文创作
        3、探求出路——90 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以来的陕西散文创作
    (二)、 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的三大地域板块
二、高亢健朗——新时期陕北散文创作
    (一)、 陕北文化心理探寻
    (二)、 新时期陕北散文创作:唱响陕北高原的火热赞歌
        1、厚重的选材倾向
        2、健朗的叙述方式,彰显生命意识
        3、在西部放歌,张扬西部意识
三、沉厚密实——新时期关中散文创作
    (一)、 关中文化心理探寻
    (二)、 新时期关中散文创作:吟诵关中平原的长篇史诗
        1、平和的选材倾向
        2、平稳的叙述方式,彰显儒雅风范
        3、在思考中前行,注重理性思辨
四、灵动精致——新时期陕南散文创作
    (一)、陕南人文化心理探寻
    (二)、新时期陕南散文创作:吟唱柔婉空灵的陕南小调
        1、精致的选材倾向
        2、虽秦而近楚、雄而有韵秀而有骨的叙述风格
        3、从山水间走来,饱含生态意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9)中国西部电影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西部电影的边界与内涵
    第一节 "西部电影"概念界定
    第二节 西部电影的"非类型化"特征
第二章 西部电影的风格养成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西部电影的创生背景
    第二节 西部电影的双重困境
第三章 西部电影的艺术要素
    第一节 西部电影兴盛的时代先机
    第二节 西部电影繁荣的两个支柱
    第三节 西部电影的精神内涵
第四章 从美国西部片到中国西部电影
    第一节 中美"西部电影"差异
    第二节 美国西部片繁荣启示录
第五章 西部电影的突围
    第一节 突破体制束缚寻求适度商业化
    第二节 植根民族特性寻求文化全球化
    第三节 细分受众市场寻求受众差异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明星,从西部升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西部电影悲剧美学意蕴探赜[D]. 崔国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电影研究[D]. 滕旋.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4]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族精神研究[D]. 文源. 西北大学, 2014(12)
  • [5]三月的追思与缅怀[J]. 双碟,郝军. 电影画刊(上半月刊), 2014(03)
  • [6]新西部电影中“西部精神”的塑造和文化传承[D]. 康乐.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中国西部电影中农民形象塑造[D]. 崔倩倩. 西北大学, 2011(08)
  • [8]新时期陕西散文创作风格论[D]. 孙名君. 延安大学, 2011(01)
  • [9]中国西部电影的现实困境与突围[D]. 毛振华. 山东大学, 2010(09)
  • [10]中国式的“作家电影”[J]. 高晓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标签:;  ;  

星星,从西边升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