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开发区建设绿色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李胭胭[1](2021)在《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型城市群是按照生态学良好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系统最优化发展的模式,具体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态化发展为理念,形成具有网络化的空间形态紧凑且疏密有致的生态城镇体系、衔接紧密且联系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分工有序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水、文化一体的综合廊道系统的城镇集合体。目前我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生态化发展存在生态功能空间割裂、城市群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化程度低、城市群产业空间协作松散等突出问题。以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开展的工作及主要发现有:(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经典城市群案例,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城镇体系、生态化产业体系、生态交通网络系统、和综合廊道系统4个方面。(2)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尤其是系统借鉴了地理设计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将表达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作为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6类模型应用到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全过程,突破了过去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中格局-过程-机理的一般过程。(3)运用K-均值聚类、区位熵和熵值法等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格局演化特征及其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总体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仍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上升,但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仍待优化提升。(4)运用地理联系率、核密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区域分布差异性显着,开发区产业集中于资本型和技术型,2000年以来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整体上升。(5)主要运用可达性分析和DPSIR评价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路网的分布特征、可达性特征及区域生态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交通网络区域发展不均衡,但2015-2020年区域可达性有所提高;2000年以来生态交通水平持续向好发展。(6)运用LUCC分析、用地转移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方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用地变化比较剧烈,2000-2020年京津冀耕地面积减少10.8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80%,有高达14.81%的土地发生了类型转移;2000-2020年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少479亿元,主要体现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面临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较差等仍然严峻,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7)利用城镇扩张速度、城镇扩张效率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对城镇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科技”+“设计”的视角出发,设置了惯性扩张、生态扩张、城市主义扩张和生态城市主义扩张四种情景模式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京津冀城镇扩张速度加快且城镇扩张效率总体偏低;“科技”+“设计”的手段能够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从而使城市群向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8)利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核密度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源、生态廊道、水廊道、文化资源和文化廊道并构建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结果显示,京津冀生态源总面积18075 km2,占京津冀总面积的7.95%,集中分布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文化资源共1741处,集中分布在几个文化核心区。生态廊道形态比较单一,网络性和连通性较差;水廊道由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形态较好;文化廊道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中长城文化廊道和京广文化廊道与生态廊道基本平行。(9)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即:(1)构建“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2)构建“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3)构建“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4)构建“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图75幅,表49个,参考文献209篇。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姜宝中[3](2020)在《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具有多元的战略目标,即承担着解决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类系统性问题,也肩负着探索区域和城市有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发挥了带动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缺乏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创新要素培育与累积逐年减缓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索国家级新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破除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城市地域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理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国际级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给出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2006-2018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拉大了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一步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时,实证结果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存在区域异质性,也存在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非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行政等级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显着,而对中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非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着。最后,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量”和“质”两方面的衡量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展: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则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地区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效果,但对其“质”的升级产生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非直辖市城市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其“量”的升级作用不显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同时看到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放缓,且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需要在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以及加强国家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难题,发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袁野[4](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地方政府采用举债融资的模式已有多年历史,在这期间,除了将债务资金合理利用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风险也是一直需要重点把控的方面。如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债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天津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此前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升级、经济拉动由外需转换为内需,天津作为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同期其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加,政府债务问题在全国各省市中逐渐越发突出,暴露出其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为了研究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通过对天津市的经济情况、财政收支情况、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梳理,找出风险成因并进行成因分析和风险评估,最后从政府管理角度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了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阅读了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期刊,硕博论文,在万得资讯、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统计局查找地方政府经济、财政和债务数据,制作了数据分析图表和表格找出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所在,经过风险评估发现天津市债务风险较高,隐性债务风险也需高度关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需从多角度开展,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天津市的针对性研究上,结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论文的第五章从公共管理专业角度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建言献策,希望可以对天津市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主要是对天津市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天津市地方政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现状,首先梳理了天津市的经济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然后分析了债务规模及结构、债务管理机制;第四部分从财政体制、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三方面因素对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对风险进行评估;第五部分从财政体制、行政体制和防范化解风险三方面对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出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得出三点主要结论,天津市债务风险较高,隐性债务风险也需高度关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需从多角度开展。
张项童[5](2020)在《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集聚的区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规模的扩张,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能源与土地资源低效利用、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都威胁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是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且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了解城市当前的绿色发展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利于城市之间的比较,帮助城市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道路。首先,基于绿色城市的内涵,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三个维度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符合绿色城市理念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方向属性分为正向、负向和特定向指标;其次,基于城市功能与城市化阶段对我国城市进行分区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城市分别设立权重系数;然后,对现有的指标标准化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双标杆法;最后选取我国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共36个城市作为案例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地理分区探寻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与特点,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三个维度构建了由11个二级指标,30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指标均是定量指标,结合了多源大数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数据可获取性,适用于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估。2.基于城市功能与城市化进程,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权重分配方法,将我国城市依据主体功能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个类型,再依据城市化进程分为高度城市化、中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三个类型,通过整合得到12组针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权重系数,实现了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差异化评价模式。3.通过双标杆法的建立,明确了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上限与下限,提升了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在对案例城市的研究中发现,三个子系统中,环境质量得分最高,绿色生产得分最低。案例城市的综合平均分仅为67.59分,且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厦门市(75.79)和南昌市(75.72)排名前两名,但还没有达到优秀级别,兰州市和哈尔滨市排名倒数两名。大部分城市自身发展很不平衡,在3个子系统中的排名位次相差超过10名。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沿海城市总体优于内陆城市,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从西北向东南呈上升趋势。在绿色生产子系统中,华中地区(71.57)和华东地区(70.02)排在前两名,西北地区(40.26)排在最后一名,但在环境质量子系统中,呈现出与绿色生产子系统相反的结果,西北地区(76.12)排名第一,而华中地区(66.54)排在最后一名。
刘德政[6](2020)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住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空间关系,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城市成长、运行状态的新视角。本文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的特征、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策略。本文对于缓解生态城职住失衡问题、提高居民通勤质量与促进生态城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问卷法获取基础数据,设计问卷并在生态城管委会的协助下通过生态城网络社区进行发放,是主要面向城内居民的职住关系问卷调查,该方法适合居住型新城的职住关系特征把握,进而结合相关研究对生态城职住关系形成机理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在职住关系的特征与评价方面,本文使用Excel+GIS分析了受访者职住地坐标,社会、自然与通勤属性等数据,数据显示生态城具有明显的居住型新城特征,受访者平均通勤距离较长,私家车通勤比例较高,生态城受访者异地就业比例较高,而且高收入者多数出城工作,中低收入者公交通勤比例相对较高。在职住平衡度的测度上,目前生态城职住比为0.74,独立指数为0.52。在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城周边建成环境、政府政策、用人单位落位决策、个体择居决策、公交基础设施等因素对职住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职住关系是政府、各雇主单位、就业个人三者相互选择逐渐形成的,生态城依托周边建成环境,以“优先人口导入”为起步理念,凭借优秀的教育资源、公服设施与生态环境成功吸引了周边功能区与其他省份的人口迁入生态城,但生态城的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园实体企业进驻率低,生态城内部就业机会与就业需求不匹配,表现为较高的居民出城工作比例,另外出城公交系统吸引力不足,居民较高的私家车通勤比例造成了早晚高峰进出城交通要道的拥堵现象。针对前述研究,本文认为影响新城职住平衡的因素与机制是复杂的,既有区域空间产业政策、基础发展环境与生态城发展的对位与适配问题,也有新城自身的规划职能定位、规划目标的实现与实施中动态调整程度问题,还有新城发展中地方政府人口导入政策的前瞻性同步性等问题。最后,针对生态城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竞合”关系态势。本文提出了“以城带产”的职住关系发展理念,增强生态城对外就业可达性,并继续发挥生态城教育、公服与环境优势以吸引居住人口,同时细化各类用人单位与产业、企业的引进策略,以促进生态城的职住关系相对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张宁月[7](2020)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与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1984年12月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属于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本文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转型与动力机制,并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层次结构模型进行完善和检验。运用协调度模型,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价开发区转型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协调度,以及其内外部动力的整体功能和发展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深入挖掘了影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动力综合强度的因素,对开发区转型动力评价指标进行障碍度分析。本文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以及其他自由经济区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全文研究,本文做出以下结论。从总体上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协调度属于初级协调。从发展水平来看,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内部动力较弱型。通过对影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障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了十个主要障碍因子。在2005年到2017年间,这十个障碍因子变化不大,说明这些障碍因子对园区转型的影响持续时间长。提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动力综合强度,首先要保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加快建设第三产业,吸引高端人才,提高人才待遇,同时要兼顾内外资平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型园区。
黄熹[8](2019)在《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策略 ——以南宁市那平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内河空间环境方面的设计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为了解决城市化造成的内河水域受到严重侵占,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文环境被塑造得千篇一律等问题,而提出内河城市设计的策略。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评价和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内河城市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多层面进行内河城市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随着南宁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南宁市开展了大量的内河城市设计研究工作,但这些城市设计成果中有经验也有不足。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全新视角下,从整体性、全域性、系统性方面去审视内河城市设计,夯实内河生态环境的基础资料,在生态安全的刚性管控下提出内河城市设计策略;最后,以南宁市那平江城市设计为例,对那平江水系进行内河城市设计要素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那平江城市设计策略,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研究,以期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进行的城市内河的空间环境的构思和设计对于正在或将要实施的其他内河城市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王轩[9](2019)在《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落实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城市建设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建设用地总量与建设用地强度控制,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最合理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最生态化配置。本文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城市土地管理利用提出的要求为背景,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梳理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演变过程、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践工作经验,探讨基于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的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对城市开发建设以及产业升级的耦合性关系,最终提出了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和策略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黄润影[10](2019)在《基于SWMM和MODFLOW耦合的海绵城市水文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全国各地开始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试点区,目的是解决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种设施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暴雨径流的削减,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有增加大气降雨的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本文提出基于SWMM和MODFLOW耦合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下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为进行SWMM与MODFLOW模型耦合,通过分析SWMM模型和MODFLOW模型的模拟原理和结构特点,从空间尺度和源汇项两方面来实现模型的耦合。具体耦合方法为:在空间尺度上,将SWMM模型基于结构化网格方式进行汇水区划分,以SWMM模型空间基本计算单元与MODFLOW模型的空间计算单元是模型耦合的链接点,实现模型空间计算单元的耦合;在源汇项上,从水文模型模拟原理的水文循环过程考虑,将SWMM模型模拟中各子汇水区的下渗项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MODFLOW模型中大气降雨的面状补给项,构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同时实现两个模型在源汇项上的耦合。将模型耦合方法应用于天津空港经济开发区进行方法可行性验证。建立基于结构化网格的SWMM模型,并以自然子流域划分方式(一般划分方式)的原始SWMM模型为基准,进行模拟结果的对比,排水口水深和总下渗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5以上、Nash-Sutcliffe系数达到0.85及以上、估计标准误差均在0.1以下。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化网格的SWMM模型与一般划分方式模型模拟结果差异较小,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汇水区可行。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情况结合SWMM模型构建研究区SWMM和MODFLOW耦合模型,以观测井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拟合效果对地下水模型进行验证,水位拟合效果良好。以天津市空港经济开发区为例,通过SWMM模型模拟四种不透水率分区下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雨水桶、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的地表水文效应,结果表明高地下水位约束条件下,雨水桶和绿色屋顶的适用性高,生物滞留设施等下渗式LID适用性较低。综合分析海绵城市水文效应,基于应用实例从地表和地下两方面分析LID设施添加前后的水文效应,分析在下渗式LID设施添加前后研究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渗、蒸发、地下水位差的变化。并以生物滞留设施为例,分析2000-2009年天津市空港经济区历史降雨情景下的水文效应。研究表明,生物滞留设施对径流的削减效果明显,集中布设时对下渗量的增加效果明显;以下渗功能为主的LID技术布设前后对区域地下水位的浮动变化呈现增加趋势,在实例分析中10年的地下水位差变化在20cm左右,增加趋势明显。因此高地下水位地区在具体规划海绵城市建设时考虑当地的地下水位的限制情况,保证添加LID后的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在地下水限制埋深的水位以下,从而提高下渗式LID设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基于SWMM和MODFLOW耦合模型进行城市降雨-径流水文系统和海绵城市规划的模拟,将城市地表水与地下水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城市水文效应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合理的对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当地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
二、天津市开发区建设绿色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开发区建设绿色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群空间结构待优化 |
1.1.2 产业空间协作松散 |
1.1.3 交通网络化程度低 |
1.1.4 区域统筹规划步伐较慢 |
1.1.5 生态空间问题严峻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经典案例借鉴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方法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生态城市理论 |
2.1.3 可持续性科学 |
2.1.4 田园城市理论 |
2.1.5 地理设计理论 |
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框架构建 |
2.2.1 城市群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
2.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 |
2.2.3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 |
2.2.4 小结 |
3 京津冀生态城镇体系评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区概况 |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4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化 |
3.5 京津冀城镇体系职能演化 |
3.6 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演化特征 |
3.7 小结 |
4 京津冀生态化产业体系评析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框架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京津冀开发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 |
4.3.1 开发区产业发展演化特征 |
4.3.2 开发区空间集聚总体特征 |
4.3.3 不同类型开发区空间集聚特征 |
4.4 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特征 |
4.4.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4.4.2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 |
4.5 小结 |
5 京津冀生态交通网络体系评析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5.2.1 研究框架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京津冀公路分布及可达性 |
5.3.1 公路分布特征 |
5.3.2 公路可达性特征 |
5.4 京津冀铁路分布及可达性 |
5.4.1 铁路分布特征 |
5.4.2 铁路可达性特征 |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交通发展特征 |
5.6 小结 |
6 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6.2.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
6.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6.2.3 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
6.4 生态环境现状 |
6.5 小结 |
7 京津冀城镇发展趋势预测 |
7.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7.1.1 研究方法 |
7.1.2 数据来源 |
7.2 京津冀城镇扩张特征 |
7.3 京津冀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
7.3.1 模拟情景假设 |
7.3.2 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
7.4 小结 |
8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构建 |
8.1 研究背景 |
8.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8.2.1 研究框架 |
8.2.2 研究方法 |
8.2.3 数据来源 |
8.3 “绿”廊——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
8.3.1 京津冀生态源分布格局 |
8.3.2 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
8.4 “蓝”廊——京津冀水廊道系统 |
8.5 “红”廊——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
8.5.1 京津冀文化资源分布格局 |
8.5.2 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
8.6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 |
8.7 小结 |
9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与结论 |
9.1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9.1.1 构建京津冀“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 |
9.1.2 构建京津冀“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
9.1.3 构建京津冀“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 |
9.1.4 构建京津冀“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 |
9.2 主要工作与结论 |
9.3 突出特色与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3.3 关于城市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经济特区 |
2.1.2 开发区 |
2.1.3 城市新区 |
2.1.4 国家级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域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网络理论 |
2.2.3 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2.2.4 区域创新理论 |
2.3 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国家级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2 国家级新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的作用机制 |
2.3.3 国家级新区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4 国家级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析 |
3.1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
3.1.1 新区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9年) |
3.1.2 扩大政策实验阶段(2010-2013年) |
3.1.3 进一步增设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3.2 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
3.2.1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
3.2.2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
3.2.3 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
3.2.4 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新城区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严重制约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重大困难 |
3.3.3 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和困难 |
3.3.4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逐渐减少 |
第4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阐释 |
4.1.1 基本思想 |
4.1.2 模型设置 |
4.1.3 模型使用条件 |
4.1.4 模型检验 |
4.2 假说提出 |
4.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4.3.3 共同趋势检验 |
4.4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安慰剂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区域异质性检验 |
4.5.2 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5.2.3 共同趋势检验 |
5.3 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安慰剂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6.1 假说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6.3 产业结构升级“量”的检验 |
6.3.1 基准回归结果 |
6.3.2 异质性检验 |
6.4 产业结构升级“质”的检验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关政策建议 |
7.1 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 |
7.1.1 重点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倾斜 |
7.1.2 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大城市 |
7.1.3 新区选址应该与原城区相互衔接 |
7.2 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 |
7.2.1 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
7.2.2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7.2.3 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7.3 加快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 |
7.3.1 加快提升国家级新区的治理能力 |
7.3.2 积极探索国家级新区治理新模式 |
7.4 积极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 |
7.4.1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7.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7.5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
7.5.1 扩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制度空间 |
7.5.2 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3 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4 在融资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条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 |
1.3.2 地方政府债务类型及风险 |
1.3.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共产品和财政分权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权力制约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现状 |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现状 |
3.1.1 债务规模 |
3.1.2 偿债情况 |
3.1.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
3.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 |
3.2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现状 |
3.2.1 天津市经济情况 |
3.2.2 天津市财政收支情况 |
3.2.3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 |
3.2.4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
3.2.5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 |
第四章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债务率大幅上升 |
4.1.2 经济增速放缓 |
4.1.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 |
4.1.4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大 |
4.2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因分析 |
4.2.1 财政体制因素 |
4.2.2 行政体制因素 |
4.2.3 管理机制因素 |
4.3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4.3.1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4.3.2 天津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评估 |
第五章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建议 |
5.1 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
5.1.1 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划分 |
5.1.2 健全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5.2 不断健全行政体制改革 |
5.2.1 转换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
5.2.2 科学选拔干部,鼓励债务治理 |
5.2.3 发展特色经济和高端产业,培育地方财源 |
5.3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
5.3.1 细化借债机制 |
5.3.2 加强监督机制 |
5.3.3 完善偿还机制 |
5.3.4 盘活存量,严控隐性债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天津市债务风险较高 |
6.1.2 隐性债务风险也需高度关注 |
6.1.3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需从多角度开展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城市内涵 |
1.2.2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1 指标构建原则 |
2.1.2 指标的筛选与构成 |
2.1.3 指标解释 |
2.1.4 指标体系与SDGs的关系 |
2.1.5 指标方向的确定 |
2.2 基于城市分区分类的权重设定 |
2.2.1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权重设定 |
2.2.2 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的权重设定 |
2.2.3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综合权重 |
第3章 实证研究 |
3.1 案例城市的选取 |
3.2 案例城市的分区分类 |
3.2.1 案例城市分区情况 |
3.2.2 案例城市分类情况 |
3.2.3 案例城市综合划分 |
3.3 指标数据的来源 |
3.4 数据标准化方法 |
3.4.1 阈值法与目标值法 |
3.4.2 双标杆法的建立 |
3.4.3 标杆值的选取 |
3.5 等级划分方法 |
3.6 绿色生产子系统 |
3.6.1 评价结果与排序 |
3.6.2 分级情况 |
3.6.3 绿色生产子系统区域分析 |
3.7 绿色生活子系统 |
3.7.1 评价结果与排序 |
3.7.2 分级情况 |
3.7.3 绿色生活子系统区域分析 |
3.8 环境质量子系统 |
3.8.1 评价结果与排序 |
3.8.2 分级情况 |
3.8.3 环境质量子系统区域分析 |
3.9 综合评价结果 |
3.9.1 综合评价结果与排序 |
3.9.2 分级情况 |
3.9.3 区域分析 |
3.10 综合指数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3.10.1 绿色生产子系统 |
3.10.2 绿色生活子系统 |
3.10.3 环境质量子系统 |
3.10.4 三个子系统排名对比 |
第4章 典型城市分析 |
4.1 高度城市化优化开发区 |
4.2 高度城市化重点开发区 |
4.3 中度城市化优化开发区 |
4.4 中度城市化重点开发区 |
4.5 低度城市化重点开发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我国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绿色城市分类方法 |
5.1.3 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住分离成为影响市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1.1.2 我国城市职住分离问题突出 |
1.1.3 中新天津生态城进入发展中期阶段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大数据分析法 |
1.4.4 空间分析法 |
1.4.5 分类分析法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职住空间关系 |
2.1.2 职住空间平衡 |
2.1.3 职住空间失配 |
2.2 理论基础 |
2.2.1 职住平衡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
2.2.2 职住平衡政策的有效性 |
2.2.3 职住关系的量化测度 |
2.2.4 职住关系的形成机理 |
2.2.5 职住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职住平衡的评价标准 |
2.3.2 职住平衡政策能否缓解交通拥堵 |
2.3.3 职住空间不匹配 |
2.3.4 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对国外研究的综述研究 |
2.4.2 职住平衡引导策略研究 |
2.4.3 大城市的职住关系实证研究 |
2.4.4 新城的职住关系实证研究 |
2.4.5 特定群体的职住关系实证研究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分析与评价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目的 |
3.1.2 问卷设计 |
3.1.3 问卷发放 |
3.2 受访者社会属性特征 |
3.3 受访者职住通勤特征 |
3.3.1 受访者平均通勤距离 |
3.3.2 受访者通勤时间-距离-方式相关性 |
3.3.3 各社会属性受访者通勤特征 |
3.4 受访者居住地空间分布特征 |
3.5 受访者工作地空间分布特征 |
3.5.1 各区工作点数量 |
3.5.2 各区工作点空间分布特征 |
3.5.3 各区工作点社会属性特征 |
3.5.4 各区工作点通勤属性特征 |
3.5.5 小结 |
3.6 本章总结: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测度与评价 |
3.6.1 职住平衡的测度评价 |
3.6.2 疲劳通勤的测度评价 |
第4章 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滨海新区上位规划的影响 |
4.2 周边建成环境的影响 |
4.3 政府发展理念与政策的影响 |
4.3.1 生态城规划政策的影响 |
4.3.2 生态城规划实施策略的影响 |
4.4 用人单位落位决策的影响 |
4.4.1 机关单位分布的影响 |
4.4.2 企业入驻决策的影响 |
4.4.3 商家入驻决策的影响 |
4.5 居民迁居决策的影响 |
4.6 公交基础设施的影响 |
4.6.1 区域公交系统运营现状 |
4.6.2 生态城内部公交系统运营现状 |
4.6.3 出城公交线对通勤方式的影响 |
4.7 个体属性差异的影响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优化策略 |
5.1 以城带产的发展理念 |
5.2 集约灵活的用地开发策略 |
5.3 完善高效的通勤基础设施 |
5.3.1 公交车系统的完善策略 |
5.3.2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策略 |
5.4 丰富多样的居住产品类型 |
5.5 分类细化的工作岗位导入 |
5.6 建立职住关系动态监督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二次职住关系调研问卷 |
附录B 2018 年底生态城房管局住宅项目交付入住情况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与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开发区发展转型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3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
2.4 自由经济区演化规律理论 |
第三章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背景 |
3.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阶段 |
3.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优势 |
第四章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动力机制研究 |
4.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动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动力协调度评价 |
4.3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方向研究 |
5.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内外动力分析 |
5.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转型方向探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策略 ——以南宁市那平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的相关理念的解读 |
2.1 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解读 |
2.1.1 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发展历程 |
2.1.2 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 |
2.1.3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及解读 |
2.1.4 国土空间规划的特征 |
2.2 内河城市设计概念解读 |
2.2.1 城市设计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
2.2.2 内河城市设计概念 |
2.2.3 内河城市设计的层面 |
2.2.4 内河城市设计的特征 |
2.2.5 国土空间规划与内河城市设计的特征的关系 |
2.3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的概念解读 |
2.3.1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的概念 |
2.3.2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的内容 |
2.3.3 不同规划体系指导下的内河城市设计的差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内河城市设计的案例分析 |
3.1 国内城市内河城市设计的案例分析 |
3.1.1 天津市内河城市设计案例 |
3.1.2 南宁市心圩江滨水区城市设计案例 |
3.2 国外滨水区节点城市设计案例——俄罗斯喀山伏尔加河湾滨水节点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3.3.1 天津市内河城市设计体系的经验和不足 |
3.3.2 心圩江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经验和不足 |
3.3.3 俄罗斯喀山伏尔加河湾滨水区节点城市设计的经验和不足 |
第四章 南宁市内河城市设计的初步探索 |
4.1 历年南宁市内河城市设计主要发展阶段 |
4.1.1 以强调工程技术手段为特征的起步阶段(2000年-2014年) |
4.1.2 以完善法定规划手段为特征的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2016年) |
4.1.3 以加强上位规划指导为特征的深化提升阶段(2017-2018年) |
4.1.4 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为特征的变革探索阶段(2019年至今) |
4.2 历年内河城市设计不足之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南宁市那平江城市设计的策略 |
5.1 那平江城市设计要素分析 |
5.1.1 区位优势 |
5.1.2 水系水文 |
5.1.3 水质情况 |
5.1.4 地形地势 |
5.1.5 气候条件 |
5.1.6 生态环境 |
5.1.7 农业情况 |
5.1.8 人口聚集度 |
5.1.9 可利用土地资源 |
5.2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水系开发适应性分析 |
5.2.1 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划分 |
5.2.2 历史文脉潜力分析 |
5.2.3 内河景观分析 |
5.2.4 产业潜力分析 |
5.2.5 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分析 |
5.2.6 交通干线分析 |
5.3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那平江内河城市设计策略 |
5.3.1 外东环区域总体城市设计(宏观层面的内河城市设计) |
5.3.2 那平江滨水区城市设计(中观层面的内河城市设计) |
5.3.3 蓉茉湖节点城市设计(微观层面的内河城市设计) |
5.4 效益评价 |
5.4.1 生态效益 |
5.4.2 社会效益 |
5.4.3 经济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新时代对于城市发展理念提出新的要求 |
1.1.2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土地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
1.1.3 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土地利用提出新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 |
1.2.1 盘活存量土地是未来国土空间管理工作的重点 |
1.2.2 促进土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
1.2.3 探索行之有效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措施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和策略理论基础 |
2.1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概念及特点 |
2.1.1 城市土地利用 |
2.1.2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2.1.3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特点 |
2.2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
2.3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演变 |
2.3.1 萌芽探索阶段 |
2.3.2 不断完善阶段 |
2.3.3 成熟发展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城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政策及策略借鉴 |
3.1 国外城市和地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1.1 美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1.2 新加坡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2 国内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2.1 浙江省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2.2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2.3 上海市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2.4 深圳市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
3.3 国内外典型城市和地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分析 |
3.3.1 政策分析 |
3.3.2 策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 |
4.1 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 |
4.2 天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
4.2.1 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情况 |
4.2.2 全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消耗情况 |
4.2.3 全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
4.2.4 全市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
4.3 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分析 |
4.3.1 政策层面 |
4.3.2 策略层面 |
4.4 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突出问题及发展障碍 |
4.4.1 突出问题 |
4.4.2 发展障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建议 |
5.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和理念 |
5.1.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
5.1.2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 |
5.2 双控背景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 |
5.2.1 建设用地双控利用特点 |
5.2.2 建设用地双控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5.2.3 产业转型升级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 |
5.3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天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 |
5.4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
5.4.1 规划引领政策 |
5.4.2 用地管理政策 |
5.4.3 土地供应政策 |
5.5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建议 |
5.5.1 科学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
5.5.2 促进建设用地减量发展 |
5.5.3 强化产业导向下土地供应 |
5.5.4 多渠道盘活低效存量用地 |
5.5.5 处理好改造开发中各方利益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SWMM和MODFLOW耦合的海绵城市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1.2.2 LID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
1.2.3 雨洪管理模型研究进展 |
1.2.4 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SWMM-MODFLOW模型的耦合方法 |
2.1 SWMM模型 |
2.1.1 SWMM模型功能介绍 |
2.1.2 SWMM模型模拟原理 |
2.2 MODFLOW模型 |
2.2.1 MODFLOW模型功能介绍 |
2.2.2 MODFLOW模型模拟原理 |
2.2.3 MODFLOW模型的外应力包 |
2.3 SWMM-MODFLOW耦合方法 |
2.3.1 模型结构特征分析 |
2.3.2 耦合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市空港经济开发区城市区域水文模拟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与地貌 |
3.1.3 气象与水文特征 |
3.1.4 水文地质概况 |
3.2 天津港经济开发区SWMM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管网概化 |
3.2.2 汇水区概化 |
3.2.3 模型校验 |
3.3 天津空港经济区耦合模型的建立 |
3.3.1 含水层概化 |
3.3.2 边界条件 |
3.3.3 水文地质参数 |
3.3.4 地下水模型验证 |
3.3.5 地下水水均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地下水位约束下的海绵城市规划 |
4.1 模拟原理 |
4.1.1 LID技术原理 |
4.1.2 LID布置原则 |
4.1.3 典型LID设施 |
4.2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海绵城市规划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城市水文效应分析 |
5.1 地表水文效应 |
5.2 地下水文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参与项目 |
四、天津市开发区建设绿色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 李胭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宝中. 吉林大学, 2020(01)
-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袁野.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 张项童. 集美大学, 2020
- [6]中新天津生态城职住关系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刘德政. 天津大学, 2020
- [7]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与动力机制研究[D]. 张宁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内河城市设计策略 ——以南宁市那平江为例[D]. 黄熹. 广西大学, 2019(03)
- [9]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策略研究[D]. 王轩.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基于SWMM和MODFLOW耦合的海绵城市水文效应研究[D]. 黄润影.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