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毕业生择业适应性障碍的客观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李芬,高向东[1](2019)在《内地民族班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基于新疆中职班教育管理的调研》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民族班教育取得巨大成绩,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分析了内地民族班教育政策的发展状况,并以上海市新疆中职班为例,分析内地民族班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内地民族班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梁涛[2](2017)在《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核心动力。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反应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因素,提出的"自身重视,多方联动"的建议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还有助于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持续向前的进程。
傅凌海,刘蕾,周璐,刘晓玲[3](2017)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实施的短短几年内取得了显着成就,不仅实现了闽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对推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及经济文化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在阐述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中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并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王知敬,王舒婷[4](2015)在《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职业适应的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下,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人才,在高校中,是各类管理类别核心基础的专业。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工管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学生的增多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工商企业专业的毕业生被看成是"万金油"。有的学生在就业时遇到定位不清楚,职业适应性较差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定位及职业规划、专业知识的运用程度、对就业环境的研判、以及人技技能与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该文就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不适应性的建议。
谢沛铭,王锡范,帕提玛·柯孜尔亚[5](2012)在《新疆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客观调适》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班是国家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补偿"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举措之一。文章根据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五年来对新疆班学生的管理实践,对新疆班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客观调适的建议。
赵婉姝[6](2011)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他们在积极应对外界压力的同时也日益开始对自我的探索,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与适应的良好阶段,因此,研究社会适应性、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三者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从同一性与社会适应性等人格角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同一性问卷、社会适应性问卷(SA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大学生阳性个体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显着。(2)自我同一性各维度存在一定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在大学生总体及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具有共同趋势。(3)社会适应性的各因子得分且存在一定的人口统计学差异。(4)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显着相关,是心理健康的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有显着的预测力。
刘俊华,许杰,齐林海,赵洪波[7](2010)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成因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而由此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具体表现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张茂玻[8](2010)在《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基于对四川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研》文中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工作中有赖于社会力量和周围的人。而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形成了挑战。面对各种挑战,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能否及时地从原有环境中解脱出来,调整自己以便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这就涉及到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因此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的主要能力之一。对环境适应快的人,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对环境适应慢的人就容易失去许多宝贵的发展良机。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还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有人说大学生是国家、社会、民族的希望,发展的主要栋梁,因为知识分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先进的科学理念与价值方向。知识分子能提高社会生产率,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说,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前途。因此,社会各界开始思考与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引发的学生社会适应性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一个热点。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已成为当前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本身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所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性问题,更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从这个方面来看,社会适应性研究,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高职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大问题,需要我们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尽快缩短社会适应期,在社会竞争上占有优势,也就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上,将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入手,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研究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还希望能从对四川高职院校的学生调查中找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所学理论,参考相关文献着述,突破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能对我国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形成可行性的方案。论文主要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从国内外的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引出了我们研究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这一个问题。并从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个人发展的角度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来看,提出了这一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该部分还回顾了适应、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等相关概念,为下一步探讨研究在校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做好理论准备。本文主要基于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思路,主要采取对四川的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现有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希望能够突破前人大量研究社会适应性的宏观研究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问题。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简单来说,就是在高校中进行的关于职业技术方面能力培养的专门教育。高职教育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合岗实用的高技能应用性的人才。除此之外,本章还指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与大专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大专多指学历上的概念,而高职是从类型上划分的。我国高职与中职教育虽然在类型上同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但高职教育处于更高的等级和层次。二者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上的要求有明显的不同。最后本章简单列举了我国高职教育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等不同国家的高职教育的区别。第三章基于对我国四川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研,在介绍调查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在校高职生的社会适应情况、高职优秀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情况、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以及教师对高职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认识,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校园环境、他人和文化三方面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指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第四章主要针对第三章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探讨了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措施。对学校而言,要全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塑教育观、完善制度建设、做好平台搭建。对教师而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前人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探索在校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找到有效途径。主要想从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中找到突破口,从而形成有效途径。
刘娴[9](2007)在《大学毕业生职业初期社会适应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文中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就业体制由“统包分配”转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群体。毕业生由学生角色转换为社会角色,他们认同社会的价值观并融入其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与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下,对长沙市大学毕业生职业初期社会适应展开实证研究。本文以哈贝马斯社会行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将毕业生社会适应分为职业、社会生活和心理三个层面的适应,使用自编社会适应问卷和访谈问卷进行调查,以收集一手数据资料和详实的定性资料,分析毕业生职业初期的社会适应状况,并就调查研究,从个体因素和社会客观因素两方面对适应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1)长沙市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状况并不理想;女性毕业生职业适应程度高于男性;预期社会化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单位环境的认可与毕业生职业适应呈正相关关系。(2)女性毕业生人际适应程度高于男性毕业生;性格外向的毕业生人际适应程度高;基于城市社会交往的复杂化和毕业生职业初期情感需求,毕业生人际交往呈现内倾性和表层性特征。(3)从个体特征来看,女性和性格外向的毕业生,能够更好的调适自我,较快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毕业生经历了高等教育和高成本付出后,其自我实现需要和社会现实环境之间的差异影响了心理适应度,对社会认同感不高。毕业生职业初期的社会适应经历了从经济生活的立足阶段到社会行为的适应阶段,再到心理上的认同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毕业生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现实,对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作为统一整体看待,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性,这才是他们自我发展的途径所在。
施咏清[10](2007)在《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文中提出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社会适应性较差,不能很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毕业生自身的,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来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但是,高校作为社会教育的核心机构,作为社会各种所需人才的培训基地,对于这个问题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如何深刻剖析高校在此问题上的重要影响,进一步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之上,遵循什么是适应、为何要适应、怎么适应、如何实现其自身良好适应性的基本思路来统领全文。在行文上,论文从概括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入手,界定概念,指出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现状,并探求其原因,进一步提出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批判、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这一实例,谈一谈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并分析、研究相关评估指标,以期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可行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高校及时提出一些其他的建议与策略,力求对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大学毕业生择业适应性障碍的客观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毕业生择业适应性障碍的客观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内地民族班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基于新疆中职班教育管理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民族班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 民族班教育政策的恢复。 |
(二) 内地民族班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 内地民族班教育的全面发展。 |
二、内地民族班教育显着成绩 |
三、透过上海市新疆中职班, 看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的改进 |
(一) 上海市新疆中职班教育管理调研。 |
(二) 上海市新疆中职班学生基本情况。 |
(三) 上海市新疆中职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学生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
2. 相关部门及社会对内地新疆中职班教育的关注。 |
四、 新时期推进内地民族班教育发展政策建议 |
(一) 采取有效措施, 改进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 |
1.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环境。 |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师资补给制度。 |
3.依托教育联盟, 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
(二) 完善、改进内地民族班教育工作的评估, 扩大招生范围。 |
(三) 加快内地民族班教育法制化进程, 适时上升为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
(2)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
(一) 地方高校的界定 |
(二) 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
三、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的原因探析 |
(一) 影响高校毕业生适应性的因素 |
1. 社会因素。 |
2.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因素。 |
3. 学校因素。 |
4. 家庭因素。 |
5. 学生自身因素。 |
(二) 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的原因探析 |
1. 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 |
2. 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的偏差。 |
3. 家庭教育的脱节。 |
4. 学校教育的缺失。 |
5. 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和自我调节能力薄弱。 |
四、提高地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建议 |
(5)新疆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客观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班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方面的主要问题 |
二、新疆班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文化冲击, 语言障碍。 |
2. 缺乏对大学教学模式的正确认识。 |
3. 人际交往的影响。 |
三、对新疆班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客观调适 |
1. 尊重民族文化关爱民族学生。 |
2. 正视差异主动融合。 |
3. 创新管理, 推行学长带班, 促进新疆班学生的全方位适应。 |
(6)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
2.1.1 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 |
2.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2.2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 |
2.2.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
2.2.2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 |
2.3 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综述 |
2.3.1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概念 |
2.3.2 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2.4 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2.4.1 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2.4.2 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2.4.3 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对象 |
3.5 研究工具 |
3.5.1 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 |
3.5.2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 |
3.5.3 症状自评量表 |
3.6 研究步骤 |
3.6.1 选样与施测 |
3.6.2 数据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
4.1.1 大学生总体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
4.1.2 SCL-90量表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比较 |
4.1.3 大学生阳性个体SCL-90各因子的性别差异 |
4.1.4 大学生阳性个体SCL-90各因子的城乡差异 |
4.1.5 大学生阳性个体SCL-90各因子的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的研究 |
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研究 |
4.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总体水平描述 |
4.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的年级差异 |
4.2.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的性别差异 |
4.2.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其他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 |
4.2.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差异 |
4.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现状研究 |
4.3.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体水平描述 |
4.3.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
4.3.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城乡差异 |
4.3.4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 |
4.3.5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专业差异 |
4.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
4.4.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 |
4.5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
4.5.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大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
4.5.2 社会适应性小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相关分析 |
4.5.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大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 |
4.5.4 社会适应性小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回归分析 |
4.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的研究 |
4.7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与常模比较的原因分析 |
5.1.2 大学生阳性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及人口学统计学差异分析 |
5.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差异分析 |
5.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总体分布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状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分析 |
5.4.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
5.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
5.4.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
5.4.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 |
3 不足 |
4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表现 |
1. 就业现状 |
2.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具体表现 |
二、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
1. 高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2. 用人单位与用人机制方面的原因 |
3.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
4. 宏观政策方面存在不足 |
三、结束语 |
(8)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基于对四川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有关"适应"概念的综述 |
1.2.2 有关"社会适应"的研究综述 |
1.2.3 有关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综述 |
1.2.4 有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综述 |
1.2.5 有关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2. 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
2.1 高职教育的特点 |
2.2 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定位 |
2.3 我国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外国高职教育的区别 |
2.3.1 高职与大专和普通高等教育 |
2.3.2 我国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 |
2.3.3 我国高职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区别 |
2.4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2.4.1 高职学生 |
2.4.2 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调查 |
3.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结果(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 |
3.2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征 |
3.3 影响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分析 |
3.3.1 学校环境对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
3.3.2 他人对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
3.3.3 校园文化对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加强我国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
4.1 对学校而言,全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4.1.1 重塑教育观 |
4.1.2 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
4.1.3 做好平台搭建 |
4.2 对教师而言,努力做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 |
4.2.1 转变教学观念 |
4.2.2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
4.3 对学生而言,全面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
4.3.1 培养自我意识、合作意识 |
4.3.2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健全人格 |
4.3.3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4.3.4 提升综合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 |
附录二: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三:高职优秀毕业生社会适应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教师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认识调查问卷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大学毕业生职业初期社会适应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适应”的源起与发展 |
1.2.1.1 生物进化与“适应” |
1.2.1.2 “适应”在社会结构中的形态 |
1.2.1.3 适应:基于个体层面的解释 |
1.2.2 有关社会适应的实证研究 |
1.3 研究设计 |
1.3.1 核心概念与操作化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对象 |
1.3.3.1 长沙市大学毕业生的生活背景分布 |
1.3.3.2 长沙市大学毕业生的学习背景分布 |
1.3.3.3 长沙市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背景分布 |
1.3.4 调查方法 |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职业适应现状 |
2.1.1 择业意向 |
2.1.2 收入水平 |
2.1.3 职业能力 |
2.1.4 职业满意度 |
2.2 毕业生职业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性别与收入的关系 |
2.3.2 人力资本对职业适应的影响 |
2.3.3 职业环境对职业适应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毕业生生活适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活方式适应 |
3.1.1 居住方式 |
3.1.2 闲暇生活方式 |
3.1.3 生活方式的改变 |
3.2 人际交往适应 |
3.2.1 人际交往状态 |
3.2.2 合作与信任 |
3.2.3 人际满意度 |
3.3 毕业生社会交往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性别、性格特征与社会交往的关系 |
3.3.2 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原因分析 |
3.3.3 社会交往的表层性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毕业生心理适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活环境认同感 |
4.1.1 对单位的认同 |
4.1.2 社会环境认同 |
4.2 对自我现状的感知 |
4.2.1 对生活状态的感知 |
4.2.2 社会适应度评价 |
4.3 毕业生心理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个体因素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
4.3.2 自我实现需要与心理适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思考 |
5.1 研究发现 |
5.2 讨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问题的产生 |
(二) 研究综述 |
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
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多种评价方式的分析、比较 |
3. 启示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一) 大学生 |
(二) 社会适应性 |
1. “适应”的概念 |
2. “适应性”的概念与本质特征 |
3. “适应”和“适应性”的教育学意义 |
(三)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内涵 |
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解 |
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其他理论探索 |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和原因探讨 |
(一)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
1. 思想观念陈旧 |
2. 心理素质差 |
3.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
4. 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错位 |
(二)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的原因探索 |
1. 高校软、硬件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 |
2. 高校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力 |
3. 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交流不够 |
(三) 开展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的迫切性 |
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
(一)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
(二) 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提高 |
1. 实例分析与研究 |
1)评估标准 |
2)学院自评 |
3)专家评议 |
4)借鉴 |
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角度 |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五、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策略探索 |
(一) 全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1.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
2. 确立和落实相应目标要求 |
3. 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实施途径 |
4. 逐步建立、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
5. 加强教学改革,实现“五个转变” |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效师资队伍 |
7.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 |
(二)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1. 加强信息服务 |
2. 就业指导专业化、个性化 |
3. 开设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
4. 加强大学生职前辅导和咨询工作 |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
(三) 密切与用人单位联系,广开就业渠道 |
1. 建立顺畅的就业通道 |
2. 以外联观念,建立“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
六、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一) 结论 |
1. 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研究是迫切和必需的 |
2. 什么样的高校毕业生是优秀的毕业生 |
(二) 展望 |
1. 理论逐渐丰富、充实 |
2. 实践走向成熟、和谐 |
3. 研究开展持续、深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江苏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部分指标分点诠释表 |
四、大学毕业生择业适应性障碍的客观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地民族班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基于新疆中职班教育管理的调研[J]. 李芬,高向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地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 梁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11)
- [3]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研究[J]. 傅凌海,刘蕾,周璐,刘晓玲. 武夷学院学报, 2017(01)
- [4]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职业适应的因素研究[J]. 王知敬,王舒婷.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4)
- [5]新疆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客观调适[J]. 谢沛铭,王锡范,帕提玛·柯孜尔亚. 当代教育论坛, 2012(04)
- [6]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赵婉姝.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6)
- [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成因探析[J]. 刘俊华,许杰,齐林海,赵洪波. 职业时空, 2010(05)
- [8]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基于对四川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研[D]. 张茂玻.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9]大学毕业生职业初期社会适应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D]. 刘娴. 中南大学, 2007(01)
- [10]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D]. 施咏清. 河海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