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运动中的私有资本的二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俊[1](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解放是指人类不断地消除自身异化状态,进而达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社会运动,是人类经过全面解放以把握和超越外部限制,进而倾覆资本逻辑、消灭私有制,进入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境域和历史过程。可以说,追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矢志不渝的第一主题和核心价值诉求。因而,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建构就见诸其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经典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是其中的一篇重要文献。认真研读这一文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诠释是深受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资源的熏染。于是,在此基础上,考察和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我们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来进行。从横向维度来看,就是立足文本自身,以逻辑的视角探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从纵向维度来看,就是以时间为顺序,说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总之,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全方位研究,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贡献了思想素材和智力支持,并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本题域,论文的篇章结构共有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包括选题缘由、意义、方法及文献评述,等等。第二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不是马克思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马克思在广泛吸取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理论创造建构起来的。作为西方人,其精神领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而这主要包括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勾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启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想和西方传统思想的理想勾勒,等等。这些思想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根基,成为它深厚的思想底色和坚实的历史基础。第三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在人类解放的逻辑主题中,以异化劳动范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为路径的最终指向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主线,以人性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的生成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归宿。第四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人类解放理论作为马克思思想中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思想,它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动态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四个阶段:《莱茵报》以前的时期及《莱茵报》时期的发萌期、《德法年鉴》时期的形成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的成熟期和从《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的发展期。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实质上是从整体性上把握它所处的地位和价值,从而认知其建构的局限。第五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以一种整体性、批判性眼光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归宿展开深入研究,以一种历史的视角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进行深度把握,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类解放理论,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思想理论资源与智力支持。在这层意义上,研究本课题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所谓学术价值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所谓实践价值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解斯棋[2](2021)在《《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比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着作《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着作《国富论》中的资本理论。通过对二者资本理论中关于资本的界定、资本的作用、资本的报酬、资本报酬的分配、资本的划分、资本的运动、资本的来源与资本积累等方面异同点的比较,本文阐释了《资本论》的资本理论对《国富论》的资本理论的继承、批判与超越。本文认为《国富论》与《资本论》在资本理论上的许多观点具有一致的态度。二者都认为资本具有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带来报酬的本质作用,因而资本是创造财富必不可少的要素。并且,资本报酬的创造是雇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资本报酬实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增殖价值。二者都认为资本不是单一的形态,都对不同形态的资本进行了划分。二者都认为资本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资本的运动是一种起点即为终点的循环运动。二者对于资本来源的认识都来源于劳动价值论,所以二者认为资本实质上是过去劳动的产物,这种产物的不断积累导致资本规模的扩大。本文认为《国富论》与《资本论》在资本理论上既存在共识又存在分歧。《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不相一致的观点,正是《资本论》创立自身资本理论的基础。《国富论》认为资本是资本所有者可支配财富中用于生产的财富即使用价值,资本在实现资本所有者个人利益的同时可以间接实现社会利益。《资本论》则认为资本是资本家阶级用于无偿占有他人生产的增殖价值的价值,所以资本只能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国富论》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流通领域,流通领域各种不同的现实情况会导致资本报酬在资本家之间的不等分配。《资本论》则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殖价值,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利润具有平均化的特点,所以各个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国富论》认为资本是使用价值,所以它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的不同形态,并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使用价值的运动。《资本论》则认为资本是价值,所以它以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的不同形态,并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价值的运动。《国富论》认为资本的增加或积累源于资本所有者个人的节俭,这种节俭导致的资本积累会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资本论》则认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剩余价值源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结果。并且,资本积累使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他人的劳动果实不断扩大对他人劳动果实的占有,从而导致财富的两极分化。本文通过比较《国富论》与《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共识,深入地分析了《资本论》对《国富论》中资本理论的继承。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的分析工具。在研究资本的本质来源时,《资本论》与《国富论》都采用了劳动价值论这种分析工具。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资本具有自利动机的观点,二者都看到了资本对利润的追求,认为资本会自动去往利润高的领域从而使自身扩大和增殖。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对资本推进生产力发展的肯定态度。《资本论》指出资本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超过了以往所有的生产方式,所以《资本论》认为资本具有文明作用。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中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观点。二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包括供劳动者生产使用的生产资料与供劳动者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两方面,而资本也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方面。所以,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本文通过比较《国富论》与《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分歧,阐明了《资本论》对《国富论》中资本理论的批判。本文认为《国富论》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只看到资本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和促进作用,而忽略了资本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基础上。并且,《国富论》将资本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看作是绝对的,而没有意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以及客观规律必然会导致资本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消极阻碍作用。本文认为《资本论》批判了《国富论》将资本对生产条件的所有及占有看作是正当的、合理的。《国富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在于它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没有看到资本在劳动目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等方面对劳动者的剥削。除此之外,《资本论》在第二卷明确提出了对《国富论》资本划分理论的批判,以及对《国富论》资本报酬是决定价值的要素观点的批判。通过对《国富论》与《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共识与分歧的分析,通过对《资本论》对《国富论》中资本理论的继承与批判的研究,本文最终将《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不仅是理论本身的超越,还涵盖了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研究立场和研究目的等方面的超越。在资本理论的研究上,《资本论》以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代替了《国富论》的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在分析资本理论时,《资本论》不但继承了《国富论》的分析工具,还创造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同时使用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两种分析工具致使《资本论》更加全面和科学。在研究资本理论的立场和目的上,《资本论》摒弃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一贯的资产阶级立场以及实现财富增长的目的。《资本论》站在了人类的立场上,为实现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而研究资本理论。最终,本文提炼出了《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思想精华和研究结论。《资本论》认为资本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具有增殖价值作用的价值;资本不是单纯的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资本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生产关系;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是不足的,而是相对于资本不能实现其增殖价值职能的绝对过剩;资本不是绝对现象而是一种历史暂时现象。资本在生产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生产出自身走向灭亡的历史条件。由此可见,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必然性。资本不是永恒的,它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资本的历史使命。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比较《资本论》与《国富论》的资本理论,旨在论证《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以及《资本论》所构建的新的资本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刘洋[3](2021)在《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何为自由,从古希腊时期起,思想家们就不断地探索与归纳解答,并赋予了自由多重维度的主旨内涵。迄今为止,西方哲学史中自由观的不断演进,所达到的最高质点则是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运动,本体论的自由观和认识论的自由观都有其局限性。区别于以往哲学中的自由观念,马克思的自由观不是以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也不是以客观必然性为出发点,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阐述自由的含义,马克思正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作为理论前提,对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虚伪性进行了批判。在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论,把对于人的研究放置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之中,将现实中从事生产的个人作为实现自由的主体;实践作为自由实现的路径,自由劳动作为自由的表现形式;自由时间作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纳入到不断生成的历史之中,其理论内涵超越了西方思想史上以往的自由理论。马克思的自由观孕育于西方传统自由主义,但又从传统的自由主义中挣脱出来并将其超越,马克思的自由观扬弃了传统自由主义中对于人抽象性的物的规定,实现以现实为基础的人生命本身的自由,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自我生成,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从以往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摆脱资本逻辑的控制,人的本质从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自然性过渡到以“类本质”为基础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自我独大为目标的相互利用,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也促进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所理解的自由不仅仅是传统哲学中诠释的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更是一种不断拓展并超越先前阶段的历史活动,是人主体本质的不断实现,即人作为发展主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最高价值导向,人的自由和解放是一个主线,贯穿于马克思全部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论文致力于将马克思关于自由的理论从历史的具体问题与语境中提炼出来,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实质,认清西方社会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和某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中自由平等的人权的真实面目,肃清全盘西化的意识形态,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后盾,构建世界内在蕴含兼容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现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行合乎现实与理性的探索,将人作为最高主体价值去实现其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整体分为六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开篇首先是对于论文选题的依据与意义进行阐述;其次是对于研究马克思自由观的国内外文献的逻辑观点进行梳理,最后,介绍本论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和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资源。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已在西方国家成熟发展、扩张的时代,资本扩张的同时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激化,各国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正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经历的政治斗争使马克思对于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和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之间达到重要认识。思想资源方面,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伊壁鸠鲁的自由观,当时他对自由的理解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唯心主义的自由思想,认为人是意志的主体,应摆脱宗教对人思想意识的控制。第三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本章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中蕴含着的自由思想理论,理清马克思自由观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完善的演变历史逻辑。从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意志自由到《莱茵报》时期的政治自由;再发展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人的解放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确立了唯物史观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布新的社会形态将带领人们实现全面的自由;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述了现实中资本主义导致人不自由的原因与方式,并最终得出人终将跨越资本主义,去往自由王国的结论。第四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要义。本章提炼出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思想中核心观点,规划成马克思自由观的专题进行研究,以马克思自由思想中所呈现出的主体、实现途径、表现形式和发展空间为分析剖面,论述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内涵。本章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为基础,阐释了自由何以可能的生成过程。第五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本质规定及终极目标。本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自由观区别于以往自由思想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自由观中所规定的自由是与历史规律的必然性融为一体的具有创造性的积极自由,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现实中人对于自由的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主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主体潜在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实现、主体本质对象化的充分展现和主体本质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真正目的等三重含义。第六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义。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总结为从三个方面的和谐共处达到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统一。本章从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自由观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方面阐述基础上,论述马克思自由观是人通往自由之路所要掌握的方法论,以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
胡光霞[4](2021)在《“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文中认为“身体运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是当今世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就“身体运动”来说,其由“身体”与“运动”两个词组成,并由这两个词的连接构成其内涵。身体所指的主要是人的感性存在形式,而运动则是指人有意识的以增强体魄为目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身体运动”界定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然而,就对身体运动的认识来说,人们还存在很多纷争甚至是误解,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澄清,其主要缘由在于缺乏合理的阐释范式,尤其是受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而导致对身体运动无法获得准确的把握。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身体”主要持一种消极贬抑的态度,认为身体所体现的是人的动物本性,将人的“身体”视为不值得加以研究甚至需要尽量克服的对象。作为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视角。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视域,从四个基本维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历史形态”为依托,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引,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集中探究揭示与人类“身体运动”这一活动类型相关的问题。首先,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根本内涵,在于其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局限于认识论视域的理性主义趋向,发掘出人的存在的感性对象性特性,从而把握到了人的完整性、丰富性与现实性,即开掘出作为理论起点的“现实的人”。以“现实的人”为分析问题的开启部分,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探究“身体运动”的基础在于作为感性存在的个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人的存在体现为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整全的活生生的个人,凸显作为肉体的身体对于人的存在的根基性作用。“身体运动”作为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其奠基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奠基于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是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其与生产劳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都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都是人的感性存在的集中体现,都是构成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基础。其次,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历史分析维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基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探究身体运动这一独特的人类活动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奴隶制社会,作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的“身体运动”,主要是奴隶主的特权,而奴隶主之所以拥有这种特权,是因为有众多奴隶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来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从而为他们创造了社会条件。而进入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现实基础则在于社会分工与工业化大生产,这一过程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劳动仍然是强加于人的异己力量,与之相应的“身体运动”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克服人的异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确证自身力量的方式,然而,人的大部分时间仍然为劳动所束缚。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人们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异化劳动的超越,而不再局限于由社会分工所框定的片面的劳动之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擅长及意欲为之的活动,从而实现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状态下,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都将成为实现人的感性力量的方式,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途径。再次,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我们看到,虽然身体运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一样处于异化的状态。马克思敏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广大的工人或者说无产阶级与劳动、劳动产品、类本质及自身的异化状态,在这一情形下,本来作为人自身本质力量之确证的劳动却成为了对人的奴役,工人们只能在劳动之外寻求实现自身自由的活动,身体运动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而当代身体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揭示出:人如何因身体的存在而受到以资本逻辑为代表的外在因素的统辖。身体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对肉身的解放与激情,则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使人们即便不能亲身参与,只是通过观看便能感同身受般地体会到肉身感性的释放,便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满足。但由于生产劳动是以一种异化的状态存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主要形式之一的身体运动的意义也便相应的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展现,也同样处于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最后,进一步阐释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的身体运动,主要阐明在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必要向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这里讲到的“体育”,也便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足可以看出身体运动的重要性。随着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的界线将变得模糊起来,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在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张伟成[5](2021)在《从《资本论》看“劳动存在论”——兼论马克思“劳动存在论”的当代价值》文中提出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范畴,作为主体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将人的主观精神同客观存在联结起来,即通过这一感性活动将人与自然界联结起来。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马克思哲学从形而上学的"理性存在论"转向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生存论对存在问题进行探究,构建了一种生存论存在论视角的"劳动存在论"。人作为"劳动者"而存在,人是一种"劳动存在"。《资本论》以"劳动的人"为逻辑前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阐释了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类历史的生成与发展。作为现实的存在,人通过劳动生产出商品、价值、社会关系等一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通过劳动生产和再生产出社会与人类本身。人的历史,作为现实的历史,不是物的自我演变史,而是劳动的人和人的劳动的发展史。人通过劳动而存在,劳动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资本论》乃至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基石。
张起梁[6](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王小景[7](2020)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实现其革命性变革、拥有面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和社会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这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辩证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对黑格尔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进行颠倒、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在实践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内在地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并随之不断发展的、四重结构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其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界定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以历史解释原则和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的,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活动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以客观对象为历史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历史总体的、揭示人和社会历史总体运动发展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辩证法;其次,主题上,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其永恒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主题;再次,本质特征上,根植于内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质特征。二、第一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价值旨归的思想中,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人具有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二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三重属性辩证统一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旨归。马克思颠覆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人性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既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的尺度,又确立了马克思整个历史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及贯穿始终的自由解放价值尺度,体现了其辩证法的主体和主体性维度。三、第二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以“三形态”说为依据,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线索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从肯定阶段的抽象自由到否定阶段的异化自由最终到共产主义时期全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将历史辩证法从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本性的认识领域递进到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领域。四、第三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在阐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辩证运动规律客观性,揭示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形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客体性认识的深化。五、第四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导致其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并最终从内部必然走向自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揭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历史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必然性王国到物的必然性王国最终到自由王国的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总体性方向的辩证法。六、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从构思方法、构思过程到构思维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构思方法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构思过程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构思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历史主体性居于主导地位和历史客体性居于基础性地位、且二者统一于历史总体性的逻辑过程和辩证关系的表达。从关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本质的构思维度上看,马克思是在确立其新世界观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逐层推进、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维度,来构思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整体结构。总之,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考察,在揭示人及其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的方向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在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科学三位一体维度的辩证统一。
张笑然[8](2020)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研究》文中提出为科学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整体性的研究思路,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人学三个维度,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辩证唯物主义维度。马克思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形而上学建构,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劳动价值论将社会的历史发展抽象为永恒的、非人的经济关系。与“经院式”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实现从“劳动价值”向“剩余价值”的逻辑转换。因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定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维度。通过劳动力成为商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穿了资本主义“平等”和“自由”的幻象,劳动力成为商品代表着死劳动对于活劳动的支配。从劳动到劳动力的转变,是哲学范畴向经济学范畴的发展,资本对于劳动者的规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与经济结构的自发结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戳破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构建出的历史观念的虚幻性,论证了价值概念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人学维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劳动者的真实境遇,揭开商品之中蕴含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关注的对象从哲学层面的“人”转向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劳动者。马克思正是从工人悲惨的生活状况与激化的阶级冲突出发,还原了人与人的真实关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蕴含的哲学意蕴是“艺术的整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论,为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使其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实践性,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现实属性和实践特征。新时代劳动的形态与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现实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当代劳动形态中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关照。新时代劳动精神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作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将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关系的指导纲领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引领。
张彤彤[9](2020)在《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蒲鲁东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他反对大资产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造成贫困的根源,他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效仿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提出了小资产阶级要承担通过“用文火把私有财产烧掉”以消灭所有权、建立一个绝对公平自由社会的历史任务。蒲鲁东的政治立场是小资产阶级,政治观点是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政治目标是以小私有制为基础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这是蒲鲁东唯心主义历史观和误用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产物,蒲鲁东的理论出于对底层人民贫困的同情,因此被一部分底层群众掌握并广泛传播,对解放工人思想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返回到旧的、小资产阶级阶级式的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这从根本上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并且对后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马克思对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首先,蒲鲁东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组织的设想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他所主张的依靠小资产阶级进行温和的改良措施代表了小资产阶级的政治策略,对于未来社会应该遵循的价值原则如正义、平等、自由等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因此,马克思将其社会主义理论称为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其次,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不论在思想体系还是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马克思对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经济思想、实现途径和价值原则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范畴和概念绝不是永恒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现,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同理,未来社会的实现也不是在理念和观念上的实现,物质的力量需要物质的力量来摧毁,在范畴中实现的自由、平等也终归是想象中的自由和平等。马克思对蒲鲁东妄想通过“以产品交换产品”、劳动与劳动的简单交换形式来消除货币和剥削、建立以“无息信贷”为基础的“人民银行”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剖析了货币是商品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的频繁交换,以及生产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蒲鲁东企图既保留信贷,又消灭利息的愿望变成空想。最后,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肃清了其对工人运动的恶劣影响,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文将简述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着重分析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基本思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李蔚然[10](2020)在《论《资本论》中的财富》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资本论》开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存在的形式,本文所研究的《资本论》中的财富即是商品这种形式的财富。本文的研究立足于《资本论》文本,阐释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的原旨、属性,为其价值增殖而进行其使用价值生产的特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导致其最终灭亡的过程。本文研究共包括6章,以下是本文每一章研究内容的概述。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本文的研究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研究意义是通过对《资本论》文本的研究,试图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提供当代价值。本文以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为划分标准,总结了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以关于财富概念、财富创造、财富增殖、财富分配、财富毁灭等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划分标准,总结了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探究《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创造、增殖、分配、毁灭等逻辑发展过程,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创造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当代价值;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以及规范分析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以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认为商品本身就是财富,《资本论》中对商品的研究即是对财富的研究;不足之处是缺乏对精神层面、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等财富内涵的理解。第2章《资本论》中财富的概述。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论》中财富的属性、源泉、表现形式及其价值量的度量尺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中财富的属性有两种,一种是满足人类使用需要的自然属性,一种是满足人类交换需要的社会属性;《资本论》中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界直接赐予,一个是人类劳动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而获得,并指出《资本论》中重点研究的是后一种来源的财富(商品);《资本论》中财富(商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一种是财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衡量尺度有两个,一个是内在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是外在尺度货币。第3章《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特性、增殖的过程以及增殖的实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特性,是对象化劳动的增殖、是区别于价值变大的增殖、是处于运动状态下不断变换物质外壳的增殖;《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过程,是不让渡价值、是遵守价值规律、是以不变资本为客观条件的可变资本的增殖过程;《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实质,是工人劳动无偿创造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第4章《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程度。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程度的异化、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和分配、一般增殖程度的下降趋势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增殖价值异化为利润以及价值增殖程度异化为利润率,异化的原因是增殖价值的实质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遮蔽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和分配,形成源于资本家阶级内部的竞争,分配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社会范围的对立;《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一般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其外在原因是资本家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内在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5章《资本论》中财富的毁灭。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二者的矛盾导致财富的毁灭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其较高水平的原因是分工协作、机器大工业、科技应用,这三方面的作用导致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呈现无限扩大的可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性质是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其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商品)以价值为核心的分配方,工人被分配到的价值只有劳动力的价值,进而决定工人对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导致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生产过剩,过剩的实质是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超过对其价值的支付能力。第6章本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启示。本章主要研究了本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启示、财富创造的生产力方面的启示、财富创造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启示、财富创造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启示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启示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生产力方面的启示是,要坚持不断提高和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生产关系方面的启示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经济体制方面的启示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论运动中的私有资本的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运动中的私有资本的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学术价值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4.3 系统分析的方法 |
1.4.4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第2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勾画 |
2.1.1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世界历史观 |
2.1.2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人类学 |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启迪 |
2.2.1 黑格尔的初步启迪 |
2.2.2 恩格斯的深刻影响 |
2.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接批判所得 |
2.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想 |
2.3.1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理论建构 |
2.3.2 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理论建构 |
2.4 西方思想传统的理想勾勒 |
2.4.1 古希腊文明的理想勾勒 |
2.4.2 中世纪宗教的理想勾勒 |
2.4.3 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理想勾勒 |
第3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 |
3.1 逻辑起点: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
3.1.1 挖掘:从经济表征到理论前提 |
3.1.2 规定:异化逻辑下的四种异象 |
3.1.3 批判:基于异化劳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
3.2 逻辑主线:以异化劳动积极扬弃为路径的最终指向 |
3.2.1 异化劳动积极扬弃之道:找寻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
3.2.2 共产主义建构中的意旨:三种模型 |
3.3 逻辑归宿:人性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的生成的有机统一 |
3.3.1 人的高度自由:人性的全面复归 |
3.3.2 人类的最高境界:共产主义的生成 |
第4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 |
4.1 萌芽期:《莱茵报》以前的时期及《莱茵报》时期 |
4.2 确立期:《德法年鉴》时期 |
4.3 成熟期:从《手稿》到《共产党宣言》 |
4.4 发展期:从《1848 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 |
4.5 小结 |
第5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
5.1 学术价值:人类解放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 |
5.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人类解放新途径 |
5.1.2 人类解放理论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自觉 |
5.2 实践价值:人类解放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5.2.1 人类解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 |
5.2.2 人类解放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富论》与《资本论》资本理论的共识 |
2.1 关于资本界定与作用方面的共识 |
2.1.1 资本是创造财富的要素 |
2.1.2 资本具有保值和增殖的作用 |
2.2 关于资本的报酬与分配方面的共识 |
2.2.1 资本的报酬是雇佣劳动创造的增殖价值 |
2.2.2 资本的报酬被资本所有者占有 |
2.3 关于资本的划分与运动方面的共识 |
2.3.1 资本可划分为多种形态 |
2.3.2 资本是运动的且运动轨迹是循环 |
2.4 关于资本的来源与积累方面的共识 |
2.4.1 资本来源于过去的劳动 |
2.4.2 资本积累是资本规模扩大的基础 |
第3章 《国富论》与《资本论》资本理论的分歧 |
3.1 关于资本界定与作用方面的分歧 |
3.1.1 《国富论》认为资本是使用价值 |
3.1.2 《资本论》认为资本是价值 |
3.1.3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作用是增进社会利益 |
3.1.4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作用是增进资本家利益 |
3.2 关于资本的报酬与分配方面的分歧 |
3.2.1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流通领域 |
3.2.2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生产领域 |
3.2.3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报酬在资本家之间不等分配 |
3.2.4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报酬在资本家之间平均分配 |
3.3 关于资本的划分与运动方面的分歧 |
3.3.1 《国富论》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 |
3.3.2 《资本论》以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 |
3.3.3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使用价值的运动 |
3.3.4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价值的运动 |
3.4 关于资本的来源与积累方面的分歧 |
3.4.1 《国富论》认为资本来源于资财所有者的节俭 |
3.4.2 《资本论》认为资本来源于资本所有者对劳动的剥削 |
3.4.3 《国富论》认为资本积累增加社会财富 |
3.4.4 《资本论》认为资本积累导致财富两极分化 |
第4章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继承和批判 |
4.1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继承 |
4.1.1 继承了《国富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本分析工具 |
4.1.2 继承了《国富论》资本具有自利动机的观点 |
4.1.3 继承了《国富论》资本对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的观点 |
4.1.4 继承了《国富论》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观点 |
4.2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批判 |
4.2.1 批判了《国富论》忽略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
4.2.2 批判了《国富论》忽略资本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
4.2.3 批判了《国富论》对资本的划分 |
4.2.4 批判了《国富论》资本报酬是决定价值的要素 |
4.2.5 批判了《国富论》资本对生产条件的所有及占有 |
第5章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 |
5.1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超越 |
5.1.1 由实证研究方法跨越到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
5.1.2 由规范研究方法跨越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
5.1.3 由以劳动价值论为分析工具跨越到以剩余价值论为分析工具 |
5.2 研究立场和目的的超越 |
5.2.1 由资产阶级立场跨越到人类的立场 |
5.2.2 由财富增长的目的跨越到人类解放的目的 |
5.3 研究结论的超越 |
5.3.1 资本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价值 |
5.3.2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
5.3.3 资本不是不足而是过剩 |
5.3.4 资本不是绝对现象而是历史暂时现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资源 |
2.1 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矛盾 |
2.1.2 《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斗争 |
2.1.3 无产阶级正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
2.2 思想资源 |
2.2.1 伊壁鸠鲁的自由观——自由是自我意识对宗教神学的超越 |
2.2.2 康德的自由观——自由是实践理性领域中的人的本质属性 |
2.2.3 黑格尔的自由观——自由是以必然为前提的精神主体自为的运动 |
第3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 |
3.1 自由观的萌芽:自然哲学视角下的意志自由——《博士论文》时期 |
3.1.1 原子的偏斜运动——必然性与偶然性之争 |
3.1.2 自我意识与外界的统一 |
3.2 自由观的初显:唯心主义视角下的政治自由——《莱茵报》时期 |
3.2.1 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 |
3.2.2 封建专制对自由的限制 |
3.2.3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
3.3 自由观的发展:人本主义视角下实现人的解放——《德法年鉴》和《手稿》时期 |
3.3.1 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
3.3.2 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的解放 |
3.3.3 无产阶级是社会的解放者 |
3.3.4 异化劳动与人的类本质 |
3.4 自由观的成熟: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时期 |
3.4.1 唯物史观的确立 |
3.4.2 人的发展三形态学说 |
3.4.3 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 |
第4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要义 |
4.1 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个人 |
4.1.1 现实的个人是自然演进与社会演进的统一 |
4.1.2 现实的个人是主体的个性与人类社会的共性的统一 |
4.1.3 现实的个人是主体发展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 |
4.2 自由的实现途径:实践 |
4.2.1 实践本质的发现 |
4.2.2 实践的特性 |
4.2.3 实践的自由观 |
4.3 自由的表现形式:自由劳动 |
4.3.1 劳动价值的形成 |
4.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劳动 |
4.3.3 自由劳动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 |
4.4 自由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 |
4.4.1 自由时间是人自由发展的空间 |
4.4.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由时间的异化 |
4.4.3 自由时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尺度 |
第5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本质规定及终极目标 |
5.1 自由的本质规定 |
5.1.1 真正的自由应是具有创造性的积极自由 |
5.1.2 真正的自由是与历史规律的必然性融为一体的自由 |
5.1.3 真正的自由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得以实现 |
5.2 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2.1 主体潜在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实现 |
5.2.2 主体本质的对象化得到充分展现 |
5.2.3 主体本质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真正目的 |
第6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义 |
6.1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 |
6.1.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6.1.2 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
6.1.3 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
6.2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
6.2.1 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分析 |
6.2.2 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对新自由主义引发当代全球危机的批判 |
6.2.3 马克思自由观中的类概念的当代构建 |
6.2.4 马克思自由观对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缘由 |
2 概念界定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3.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4 研究的问题、方法与框架 |
4.1 研究的问题 |
4.2 研究的方法 |
4.3 研究的框架 |
第1章 从“现实的人”看身体运动 |
1.1 “现实的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 |
1.2 作为人现实性根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
1.2.1 费尔巴哈对人的感性存在的彰显 |
1.2.2 马克思对感性对象性活动思想的发展 |
1.3 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身体运动 |
1.3.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身体运动 |
1.3.2 身体运动与身心二元论的消解 |
第2章 从“人的历史形态”看身体运动 |
2.1 人的依附性阶段:古代的身体运动 |
2.2 人的独立性阶段:近代“理性至上”与身体运动 |
2.3 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现代身体运动——劳动之后的自我实现 |
第3章 从“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看身体运动 |
3.1 社会分工与资本主义:当代身体运动的基础 |
3.2 作为人的休闲娱乐:当代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及其异化 |
3.2.1 分工劳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 |
3.2.2 身体运动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 |
3.3 当代西方思想语境中“身体”的主题化与身体运动 |
3.3.1 唯意志哲学对人的感性身体的彰显 |
3.3.2 身体哲学思潮对人的感性身体的挺立与身体运动 |
第4章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身体运动 |
4.1 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 |
4.1.1 作为人类感性存在的两个基本面向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
4.1.2 作为人自我实现两个途径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
4.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身体运动的基础 |
4.2.1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
4.2.2 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作为需要的身体运动 |
4.2.3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共产主义社会的身体运动 |
4.3 生产劳动同身体运动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5)从《资本论》看“劳动存在论”——兼论马克思“劳动存在论”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在论与“劳动存在论” |
(一)从“理性存在论”到“生存论存在论” |
(二)劳动存在论:马克思的生存论存在论建构 |
二、《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劳动和存在 |
(一)商品与价值:体现劳动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方式的存在 |
(二)商品价值的二重性与人的劳动的二重性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基础 |
1.货币转化为资本 |
2.雇佣劳动、分工与工资制度 |
(四)资本逻辑、异化劳动与人的异化存在 |
三、马克思“劳动存在论”的当代价值 |
(一)“劳动存在论”逻辑上确立对资本的根本批判 |
(二)“劳动存在论”与劳动正义 |
(三)“劳动存在论”与共产主义:人与自然 |
(6)《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
2.1.1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
2.1.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困境 |
2.1.3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与超越 |
2.2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及展开 |
2.2.1 历史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
2.2.2 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基础 |
2.2.3 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2.3 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及特征 |
2.3.1 历史辩证法的人类自由解放主题 |
2.3.2 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 |
2.3.3 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特征 |
第3章 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 |
3.1 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 |
3.1.1 物质资料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
3.1.2 生产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 |
3.1.3 自然属性向“类本质”的过渡 |
3.2 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 |
3.2.1 “类本质”的概念 |
3.2.2 “类本质”的自由向度 |
3.2.3 社会性类本质对抽象的类本质的扬弃 |
3.3 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
3.3.1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 |
3.3.2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 |
3.4 人向符合社会的人的复归 |
3.4.1 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及三重属性的异化 |
3.4.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和解 |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 |
4.1 原初的人的依附性形态 |
4.1.1 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由 |
4.1.2 早期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自由 |
4.1.3 人的依附性关系的终结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
4.2.1 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确立 |
4.2.2 以利益为媒介的人的独立性的确立 |
4.2.3 人的物化对自由独立性的否定 |
4.3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态 |
4.3.1 私有制的扬弃 |
4.3.2 “物的解放”对自由个性的承诺 |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预设 |
4.4 “三形态”的辩证逻辑关系 |
4.4.1 原初单纯肯定性阶段的抽象自由 |
4.4.2 以利益为媒介的否定性阶段的异化 |
4.4.3 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自由阶段 |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 |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5.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5.1.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5.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
5.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5.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5.2.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5.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 |
5.3 基于辩证规律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 |
5.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基本内涵 |
5.3.2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性 |
5.3.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第6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
6.1 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意义 |
6.1.1 资本主义对古典抽象人性论的革命 |
6.1.2 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
6.1.3 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 |
6.2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6.2.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
6.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二律背反 |
6.2.3 两大阶级对立的矛盾 |
6.3 资本主义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
6.3.1 剩余价值对剥削秘密的揭露 |
6.3.2 资本主义生产了否定自身的无产阶级 |
6.3.3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批判本性 |
6.4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
6.4.1 资本主义扞卫的虚假的“必然王国” |
6.4.2 “共产主义”作为“自由王国”的终极指向 |
6.4.3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必然性 |
第7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辩证统一 |
7.1 构思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思想的超越 |
7.1.2 《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1.3 四重结构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及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2 构思过程: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
7.2.1 历史的主体及主体性 |
7.2.2 历史的客体及客体性 |
7.2.3 主、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统一 |
7.3 构思维度: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
7.3.1 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7.3.2 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统一 |
7.3.3 四重结构基于世界观、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概念的界定 |
1.5.1 以“马克思”命名的劳动价值论的界定 |
1.5.2 本文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哲学意蕴”的界定 |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哲学意蕴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
2.1.1 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 |
2.1.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 |
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互建构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
2.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实践性 |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 |
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 |
3.1.1 形而上学的劳动价值论 |
3.1.2 形而上学导致的后果:资本逻辑的抽象统治 |
3.1.3 马克思对于形而上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
3.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征 |
3.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原则 |
3.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质量互变规律 |
3.2.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性与实践性 |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4.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真实境遇 |
4.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切入点:商品 |
4.1.2 马克思劳动价值对现实的人的真实境遇的揭露:死劳动支配了活劳动 |
4.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露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历史因素 |
4.2.1 劳动力成为商品代表了资本对于劳动的支配 |
4.2.2 劳动与劳动力的差异及其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4.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价值概念的历史性 |
4.3.1 价值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 |
4.3.2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价值概念的揭露 |
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学意蕴 |
5.1 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对于人的异化 |
5.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注的是现实的人 |
5.1.2 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 |
5.2 人的解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旨归 |
5.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门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
5.2.2 人的解放与劳动解放的统一 |
5.3 人的发展: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
5.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为了劳动者的发展 |
5.3.2 依靠劳动实现人的发展:劳动与自由的统一 |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哲学意蕴的当代价值 |
6.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
6.2 充分发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插图数据来源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9)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何以将蒲鲁东的思想称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
一、蒲鲁东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具有小资产阶级的性质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
(一)在经济制度上主张实行小资产阶级“个人的占有”制 |
(二)在经济组织形式上主张互助合作的“协作社” |
二、蒲鲁东关于未来社会的政治策略代表小资产阶级立场 |
(一)主张社会改良而不是暴力革命 |
(二)主张依靠小资产阶级实现社会变革 |
(三)最理想的社会是“第三种社会形式” |
三、蒲鲁东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原则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法权范围 |
(一)正义原则 |
(二)平等原则 |
(三)自由原则 |
第二章 马克思批判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路径 |
一、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研究方法的哲学批判 |
(一)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 |
(二)哲学方法是被误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
二、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一)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所有权理论 |
(二)批判蒲鲁东的产品按比例交换的不可实现性 |
(三)批判蒲鲁东反对工人运动的观点 |
(四)批判蒲鲁东无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 |
三、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的政治批判 |
(一)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制度幻想 |
(二)批判蒲鲁东轻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
四、对蒲鲁东实现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意识形态批判 |
(一)对蒲鲁东公平正义原则批判 |
(二)对蒲鲁东平等原则的批判 |
(三)对蒲鲁东自由原则的批判 |
第三章 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产生的影响 |
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 |
(一)蒲鲁东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干扰不断被削弱 |
(二)促进了部分蒲鲁东主义者的“左转” |
(三)对巴黎公社革命产生了积极作用 |
二、深化了国际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认识 |
(一)国际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接纳 |
(二)国际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知逐步清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论《资本论》中的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本论》中财富的概述 |
2.1 《资本论》中财富的属性 |
2.1.1 财富的自然属性是满足人类使用需要的有用物 |
2.1.2 财富的社会属性是满足人类交换需要的有用物 |
2.2 《资本论》中财富的来源 |
2.2.1 自然界直接赐予 |
2.2.2 人类劳动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获得 |
2.3 《资本论》中财富的表现形式 |
2.3.1 财富的特殊表现形式 |
2.3.2 财富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 |
2.4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量的度量尺度 |
2.4.1 财富价值量的内在尺度 |
2.4.2 财富价值量的外在尺度 |
第3章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 |
3.1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增殖的特性 |
3.1.1 对象化劳动的增殖 |
3.1.2 区别于价值变大的增殖 |
3.1.3 运动状态下的增殖 |
3.1.4 不断变换物质外壳的增殖 |
3.2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过程 |
3.2.1 不让渡价值的增殖过程 |
3.2.2 遵守价值规律的增殖过程 |
3.2.3 以不变资本为客观条件的可变资本的增殖过程 |
3.3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增殖的实质 |
3.3.1 增殖的价值是工人无偿创造的价值 |
3.3.2 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
3.3.3 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 |
第4章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程度 |
4.1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增殖程度的异化 |
4.1.1 财富增殖价值异化为利润 |
4.1.2 财富价值增殖程度异化为利润率 |
4.2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和分配 |
4.2.1 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动因和过程 |
4.2.2 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下的社会分配 |
4.3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呈下降趋势 |
4.3.1 短期利益的诱使是下降趋势的外在原因 |
4.3.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下降趋势的内在原因 |
第5章 《资本论》中财富的毁灭 |
5.1 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生产力分析 |
5.1.1 社会化生产提高了财富生产的效率 |
5.1.2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高了财富生产的效率 |
5.1.3 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财富生产的效率 |
5.1.4 财富生产存在着无限扩大的可能 |
5.2 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生产关系分析 |
5.2.1 财富生产要素私人占有 |
5.2.2 财富分配以价值为核心 |
5.2.3 财富需求限制在既定范围内 |
5.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财富的毁灭 |
5.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 |
5.3.2 生产过剩导致财富转换不成货币 |
5.3.3 生产过剩通过毁灭财富恢复 |
第6章 本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启示 |
6.1 财富创造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启示 |
6.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 |
6.1.2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理念 |
6.2 财富创造的生产力方面的启示 |
6.2.1 坚持不断提高和解放发展生产力 |
6.2.2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6.3 财富创造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启示 |
6.3.1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 |
6.3.2 坚持按劳动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
6.4 财富创造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启示 |
6.4.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6.4.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运动中的私有资本的二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D]. 杨文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比较研究[D]. 解斯棋. 吉林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4]“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D]. 胡光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5]从《资本论》看“劳动存在论”——兼论马克思“劳动存在论”的当代价值[J]. 张伟成. 劳动哲学研究, 2021(00)
- [6]《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7]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D]. 王小景. 吉林大学, 2020(03)
- [8]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意蕴研究[D]. 张笑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研究[D]. 张彤彤. 大理大学, 2020(05)
- [10]论《资本论》中的财富[D]. 李蔚然.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资本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