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荣[1](2021)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文中提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注重使学生在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素质,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阐述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包括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坚持教书与育人并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等。
谢金贤[2](2021)在《小学数学在增强综合素质方面的应用策略分析》文中认为自我国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数学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教育实践者所重视,小学数学也试图解决以往教育实践中与综合素养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老师没有对综合素质理念形成正确的理解,导致数学学科综合素质的教学实践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无法有效落实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致使数学综合素质教育实践陷入了误区。因此文章主要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先论述综合素质的基本含义,然后分析当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析小学数学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策略。
王长强[3](2021)在《试论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增强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重视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同时分析了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方法。
周胜君[4](2021)在《浅析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文中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素质教育的渗透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想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在创新素质方面得到培养和教育引领,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让学生感受到素质教育的价值,做到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
冯俊琪[5](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姚舜禹[6](2020)在《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图像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与之对应的教师基本功——简笔画,却在现代教学中的使用率越来越低。但是简笔画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论是在应对多变课堂的灵活性,还是将美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简笔画都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那么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使用简笔画以及提高教师使用简笔画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值得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中简笔画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访谈研究法进行补充;第二,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观察法进行研究;第三:完善小学数学教师应用简笔画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大部分数学教师很少使用并且不清楚该如何使用,但对推广简笔画的应用表现了积极的态度。(2)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发现大部分教师对简笔画的掌握程度不足,并且使用方法较为单一。(3)结合调查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教师对简笔画的掌握程度、促进教师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完善教师使用简笔画的具体技巧和扩展教师使用简笔画的教学思路的四项策略。
杏永辉[7](2020)在《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奠宙(1933—2018),一生贯通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多维,被誉为“三栖学者”。在中国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中,他一直致力于中国数学教育的总结,以构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为奋斗目标。他角色多变,集数学家、学者和教育家于一身,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数学教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材观为体系的数学教学思想。研究张奠宙的数学教学思想,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数学教学发展脉络和演进轨迹的认识,而且可以探究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对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本研究在梳理张奠宙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对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当下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启示。首先,论文介绍张奠宙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展示其数学教学思想孕育的现实背景,将这一人物立体地呈现出来,为揭示其数学教学思想奠定基础。其次,系统阐述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材观三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观方面,张奠宙将教学目的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方法论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习方式提倡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适度对接;在数学课程观方面,分别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在数学教材观方面,张奠宙主张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他的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形式设计和教材内容处理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评析他的教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合理对接和均衡发展的理念、如何进行数学学科的智育和德育,如何贯穿“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要求,如何兼顾本土特色与国际经验。尽管他的教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以“教育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学理论、以“英才数学”弥补数学课程缺失、以“核心素养”展望数学教材编写。
苏笑悦[8](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认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王琼[9](2020)在《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研究 ——基于对N市幼儿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儿童具有益于终身发展的美术素养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目标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园、小学阶段分段教育以及幼小教师各具独立的培养体系两方面的现状,使上述两学段课程的良好衔接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对于美术教育而言,不同学段课程的高质量衔接成为促进儿童美术素养连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促进儿童美术经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当前幼小美术课程实施现状对比分析提出幼小美术衔接的必要性并对幼小学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展开调查研究。以自编问卷《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以N市一定数量的幼儿园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提升途径与提升需求现状。以此为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幼小美术衔接,提升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促进儿童美术经验连续性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与策略。本次研究中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调查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显性衔接素养,直接指向幼小美术课程衔接。包含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观念、衔接知识(即教师对彼此学段美术课程的了解、对儿童美术经验的了解)、衔接实践能力。基于美术独特的学科特性,教师自身美术专业素养是影响不同学段儿童美术经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第二部分为隐性衔接素养,指向不同学段教师美术专业素养。包含教师美术学科素养及美术教育素养。第三部分为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途径及提升需求现状。包含教师参与幼小美术衔接活动、提升美术专业素养途径及提升需求现状。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幼小两学段美术课程实施中仍存在诸多差异与不足,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也存在不同差异。在显性衔接素养方面: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观念良好,衔接知识与衔接实践能力均有待加强;隐性衔接素养方面:小学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整体高于幼儿教师。在一系列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中得出教师美术学科素养与衔接观念是影响幼小教师进行美术课程衔接实践的重要因素。在素养提升途径现状中,与幼儿教师相比多数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师有过参加课程衔接活动的经历。在素养提升需求中,幼小教师显性素养提升需求一致,均表示需进一步提高衔接观念与课程衔接实践能力;在隐性衔接素养的提升需求中幼儿教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趋向。同时,介于幼小分段教育现状,幼小教师均表示希望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加深对彼此学段美术课程现状的了解以更好的进行幼小美术课程衔接。最后,结合此次问卷调查现状,研究者从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提升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从而为实现幼小美术衔接、促进儿童美术经验的连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方磊[10](2020)在《城中村小学数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学校教育也跟着不断进步,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困生已经成为了老师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难题,迫切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研究数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对帮助数困生摆脱数学学习的困难以及帮助他们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密不可分。本研究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查阅数困生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国内数困生的研究现状,明确数困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前提下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与内容,以淮阴区4所城中村小学数困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困生的成因”为核心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展开研究。第三部分,制定小学数困生调查问卷及教师访谈提纲,对小学数困生成因问题进行实际调研,同时统计整理数据,深入分析城中村小学数困生形成的原因。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以及具体案例,在第四部分总结出城中村小学数困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动机不明以及未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对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数困生,从学生自身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家庭教育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归因分析;第五部分,针对小学数困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要求,对数困生提出解决策略,即提高意志品质的策略有:明确纪律要求,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开展“互助”学习活动等;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开展多种数学活动、巧用多种教学手段等;强化数学学习动机方面的策略有:“低起点、小目标”学习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以及合理使用强化机制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方面主要有: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以及适合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转化建议,旨在为一线小学教师转化小学数困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二、浅析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
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
1. 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
2. 坚持教书与育人并举 |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4. 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5.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 |
四小结 |
(2)小学数学在增强综合素质方面的应用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
(一)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
1. 具有文化方面的属性 |
2. 具有综合、复合的属性 |
3. 具有社会属性 |
三、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缺失综合素质教育目标 |
(二)重数学内容教学,忽视生活实例应用 |
(三)非数学元素干扰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
四、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
(一)小学数学教师转变和更新观念 |
(二)研读修炼,把握前沿 |
(三)聚焦课堂,提升质量 |
五、 结语 |
(3)试论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相关概述 |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价值与主要内容 |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 |
第二,文化知识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 |
第三,生理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 |
三、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方法 |
(一)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
(二)注重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三)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
(4)浅析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小学数学 |
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渗透素质教育 |
三、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 |
四、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
(5)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的趋势 |
二、配合政策实施 |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简笔画应用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五、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基础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直观教学原则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简笔画与教学简笔画 |
二、简笔画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
三、简笔画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简笔画 |
二、教学简笔画 |
三、简笔画教学 |
第二节 简笔画的类型及特点 |
一、替代型简笔画 |
二、叙述型简笔画 |
三、示意型简笔画 |
四、说理型简笔画 |
第三节 教学简笔画的设计原则 |
一、直观形象的原则 |
二、针对教学的原则 |
三、高效率的原则 |
第三章 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情况概述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访谈提纲 |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二节 数据分析与结论 |
一、基本信息分析 |
二、简笔画相关应用分析 |
三、简笔画辅助教学的效果与发展分析 |
四、简笔画辅助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
五、调查结果 |
第三节 影响简笔画应用的问题归因 |
一、缺乏简笔画相关能力 |
二、缺乏简笔画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 |
三、缺少学习教学简笔画的环境 |
第四章 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1《找规律(1)》 |
一、教学过程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中简笔画的应用 |
第二节 案例2《三角形》 |
一、教学过程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中简笔画的应用 |
第三节 案例3《可能性》 |
一、教学过程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中简笔画的应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解决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
第一节 提高教师对简笔画的掌握程度 |
一、加强绘制简笔画的技能 |
二、不局限于现场绘制 |
三、利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 |
第二节 促进教师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 |
一、转变教学模式 |
二、提高对简笔画的重视程度 |
三、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完善教师使用简笔画的具体技巧 |
一、将教学情境形象化 |
二、将教学问题形象化 |
三、辅助解决问题的应用 |
第四节 扩展教师使用简笔画的教学思路 |
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
二、转换绘制简笔画的对象 |
三、借助多媒体 |
四、突出重点特征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简笔画应用现状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张奠宙数学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张奠宙数学课程的研究 |
(三)关于张奠宙数学教材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形成轨迹 |
一、实践积淀:从数学学习者到数学教学者 |
(一)学业启蒙:开启数学之门 |
(二)师范教育:深入数学领域 |
(三)智慧凝聚:致力数学教学 |
二、专业功底:贯通数学、数学史和数学教育 |
(一)师从数学名家,精研数学理论 |
(二)“为数学而历史”,着述现代数学史 |
(三)适应时代需要,转身数学教育 |
三、学术追求:构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学体系 |
(一)总结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框架 |
(二)编写本土化数学教育教材 |
(三)融合西方数学与中华文化 |
(四)参与若干重大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 |
第二章 张奠宙的数学教学观 |
一、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一)数学教学目的提出 |
(二)数学教学目的反思 |
二、教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
(一)教学理论的视角 |
(二)教学实践的视角 |
三、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适度对接 |
(一)必要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记忆 |
(二)适度的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 |
第三章 张奠宙的数学课程观 |
一、课程内容: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
(一)数学知识的内涵 |
(二)数学知识的传授 |
二、课程实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 |
三、课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
(一)改革结果评价的应试导向 |
(二)注重过程评价的发展功能 |
第四章 张奠宙的数学教材观 |
一、教材的编写理念 |
(一)渗透科学精神 |
(二)浸润人文精神 |
二、教材的形式设计 |
(一)教材的总体设计 |
(二)教材的具体设计 |
三、教材的内容处理 |
(一)教材内容的选取 |
(二)教材内容的呈现 |
第五章 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启示 |
一、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评析 |
(一)基于合理对接和均衡发展的理念 |
(二)融合数学教学的智育和德育 |
(三)贯穿“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要求 |
(四)兼顾教学思想的本土特色与国际经验 |
二、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局限 |
(一)受现实条件束缚 |
(二)研究成果比较宏观 |
三、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
(一)以“教育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学理论 |
(二)以“英才数学”弥补数学课程缺失 |
(三)以“核心素养”展望数学教材编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张奠宙生平大事年表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研究 ——基于对N市幼儿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有利于幼小美术课程衔接,促进儿童美术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
2.有利于促进幼小美术教育工作者美术专业素养贯通性发展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幼小衔接 |
2.课程衔接 |
3.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 |
四、文献综述 |
(一)幼小课程衔接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美术素养的相关研究 |
(三)基础教育教师课程衔接素养相关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六、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3.观察法 |
第一章 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基础与框架结构 |
(一)前期调研 |
(二)理论基础 |
(三)框架结构 |
二、问卷的编制 |
(一)问卷初稿的编制 |
(二)问卷试测分析及修改 |
三、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一)问卷的信度检验 |
(二)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二章 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幼小美术课程实施现状对比分析 |
三、幼小教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分析 |
四、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途径现状分析 |
五、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需求现状分析 |
第三章 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讨论 |
一、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讨论 |
(一)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观念良好,衔接知识与能力有待提高 |
(二)幼小教师美术专业素养存在差异,幼儿教师美术学科素养不足 |
二、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途径讨论 |
(一)教师参与课程衔接活动较少,幼儿教师美术学科素养提升途径单一 |
(二)幼小教师希望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彼此学段美术教育活动现状 |
三、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需求讨论 |
(一)幼小教师显性素养提升需求一致,均需要进一步提高衔接观念与能力 |
(二)幼儿教师在隐性素养的提升中呈现出多样化倾向 |
第四章 提升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发展的建议 |
一、职前培养层面 |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美术类课程结构提升幼小教师美术专业素养 |
(二)美术能力培养合理化多样化,确保幼小教师美术学科素养平衡发展 |
(三)树立大美术观,丰富幼小教师美术文化素养 |
(四)确立儿童立场,提升幼小教师课程衔接观念 |
二、职后发展层面 |
(一)监督儿童美术档案袋的建立与流通,确保儿童美术经验发展可视化 |
(二)构建幼小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幼小教师美术教研共同体 |
(三)设立教师美术素养发展工作坊,促进幼小教师美术素养个性化发展 |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幼儿园教师版) |
附录2 |
致谢 |
(10)城中村小学数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 |
三、学生发展的需要 |
四、自身工作的需要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已有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数困生的成因研究 |
二、数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学困生 |
二、数困生 |
三、转化策略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过程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第五节 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小学数困生总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以年级分组,小学数困生特点的差异分析 |
二、以性别分组,小学数困生特点的差异分析 |
第二节 小学数困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数学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数学学习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
三、数学学习方法调查结果分析 |
四、自身意志品质调查结果分析 |
五、数学学习内容调查结果分析 |
六、教师教学方面调查结果分析 |
七、师生关系情况调查分析 |
八、家庭教育方式调查结果分析 |
九、小学数困生家长情况调查 |
第三节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小学数困生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数困生存在的问题 |
一、自身意志品质薄弱 |
二、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
三、数学学习动机不明确 |
四、数学学习方法不当 |
第二节 小学数困生成因分析 |
一、意志品质薄弱型数困生成因分析 |
二、学习兴趣丧失型数学困生成因分析 |
三、学习动机不明型数困生成因分析 |
四、学习方法不当型数困生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小学数困生的转化策略 |
第一节 意志品质薄弱型数困生转化策略 |
一、明确纪律要求,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 |
二、开展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
三、开展“互助”学习活动 |
四、给予数困生足够的理解和鼓励 |
五、转变数困生的评价方式 |
第二节 学习兴趣丧失型数困生转化策略 |
一、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 |
二、巧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
三、营造适合孩子学习的数学氛围 |
四、给予更多地表现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
第三节 学习动机不明型数困生转化策略 |
一、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
二、“低起点、小目标”学习法 |
三、引导数困生进行正确归因 |
四、合理运用强化机制 |
第四节 学习方法不当型数困生转化策略 |
一、提供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二、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小学数学学习情况现状问卷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浅析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J]. 张国荣. 学园, 2021(29)
- [2]小学数学在增强综合素质方面的应用策略分析[J]. 谢金贤. 考试周刊, 2021(77)
- [3]试论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方法[J]. 王长强. 新智慧, 2021(15)
- [4]浅析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J]. 周胜君. 学周刊, 2021(12)
- [5]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简笔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姚舜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D]. 杏永辉. 江苏大学, 2020(05)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研究 ——基于对N市幼儿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D]. 王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城中村小学数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方磊. 扬州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