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

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

一、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范士元[1](2021)在《建筑物与其单侧地下结构间的相互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多(高)层建筑设置地下结构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当建筑物的一侧设置地下结构时,由于主楼和单侧地下结构自重相差较大,两者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沉降,导致主楼向远离地下结构的一侧发生倾斜,框架结构的内力也会发生变化。设置沉降后浇带,可以有效的减小两者的差异沉降,但沉降后浇带位置的选择也会对其内力和变形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建筑物与其单侧地下结构间内力和变形的相互影响以及设置沉降后浇带时主楼内力和沉降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某工程案例为背景,采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设置单侧地下结构的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空间协同工作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计算分析。分析了建筑物与其单侧地下结构沉降、框架结构内力、基底反力的相互影响规律以及设置沉降后浇带最佳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当主楼的一侧设置地下结构时,由于主楼与地下结构荷载差异大,因结构连接处的变形协调原因,主楼的部分荷载传向地下结构,导致主楼设置地下结构一侧的基底反力减小,主楼不设置地下结构一侧的基底反力增大,因此导致主楼向背离地下结构的方向倾斜。(2)单侧地下结构的设置对主楼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内力的影响最大,随着层数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设置单侧地下结构后,主楼不设置地下结构一侧框架梁梁端负弯矩增加,跨中正弯矩减小;与地下结构相连的一侧梁端负弯矩减小,跨中弯矩增加。主楼不设置地下结构一侧框架柱的轴力增加,另一侧的框架柱轴力减小。主楼也会对地下结构产生影响,主楼的部分荷载会传给地下结构,导致地下结构靠近主楼一侧的沉降、基底反力、框架梁的弯矩、框架柱的轴力均明显增大,但影响的范围仅在前两跨。(3)随着地基土模量的减小,主楼的倾斜率逐渐增加;主楼地下一层靠近地下结构一侧的框架梁的梁端负弯矩明显增大,框架柱轴力逐渐增大。所以对于地基刚度较小的软土地区,更要注意单侧地下结构对主楼的影响,以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4)当地下结构层数的增加时,主楼的倾斜率逐渐增加,两侧基底反力的差值逐渐增大;当地下结构的层数超过两层后,会导致主楼设置地下结构一侧框架梁的弯矩、框架柱的轴力大幅度增大,其对相邻主楼的影响明显增大。(5)当沉降后浇带设置在靠近主楼的第一跨时,主楼不设置地下结构一侧的沉降、基底反力、框架梁弯矩、框架柱轴力与设置单侧地下结构一侧的差值较小,近似于对称分布,在此处设置沉降后浇带可有效减小主楼和单侧地下结构的差异沉降。设置在第二、三跨时,沉降后浇带发挥的作用较小,而且两种情况相差不大。因此沉降后浇带设置在第一跨时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设置在第二、三跨时,因此,设置沉降后浇带的最佳位置在第一跨。

邢彤[2](2020)在《巢湖蓝藻水华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巢湖是安徽省最大的湖泊,由于严重的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频发。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治理下,巢湖水质持续向好,但水华面积仍处于高位。巢湖蓝藻水华从优势种属到时空分布都有新的变化,而且现有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也不能完全满足蓝藻水华预警期间的处理需要。为研究巢湖蓝藻水华的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通过为期一年(2019年8月-2020年7月)的野外采样、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全湖12个点位的水质理化指标、藻密度、叶绿素a、藻类种属、伪空胞含量、垂直迁移速率和垂直百分比进行监测,以及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分析蓝藻水华的动态变化以及影响因子。对新型原位深井加压控藻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为期四个月的监测对原位深井压力控藻整套装备的技术、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2019年8月-2020年7月对巢湖东西半湖十二个点位的浮游植物分类结果表明,全湖全年蓝藻均处于绝对的优势种属地位。从东西部湖区来看,西半湖优势种属呈季节性变化,在蓝藻水华高发期优势种为微囊藻。在1-5月冬、春季,水华长孢藻(水华鱼腥藻)为蓝藻优势种。东半湖优势藻种除7、9月份微囊藻为优势种外,其余均为水华长孢藻,无明显规律,可能中东部湖区的蓝藻优势种群仍在变化中未稳定。RDA分析结果显示,巢湖藻类生物受水体理化因子影响较为明显,TN、TP、水温、透明度是影响巢湖蓝藻种群的主要外部因素。(2)藻类生物量指标可用藻密度和叶绿素a表征,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夏、秋高于冬、春季节。叶绿素a、藻密度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38.4μg/L-140.3μg/L、5.3万个/m L-22.4万个/m L。东西半湖呈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在冬季东半湖高于西半湖,在夏、秋两季西半湖远高于东半湖,特别是7月叶绿素a是东半湖的10倍,藻密度更是有接近50倍的差距。在2019年8月-2020年1月期间,伪空胞体积和藻密度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9月达到最大(23.1μm3/cell)。表明蓝藻水华和伪空胞体积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伪空胞体积越大,蓝藻漂浮能力越强,蓝藻越容易上浮、聚集,形成水华。对藻密度和伪空胞进行RDA分析,总磷是伪空胞和藻密度的最主要影响因子。(3)对2000年-2019年的巢湖水质和蓝藻水华分布进行分析,水质主要指标总磷、总氮在2010年之后呈波动的下降趋势,但水质在Ⅳ类和Ⅴ类之间波动。水华月平均面积和年平均面积均为上升趋势,蓝藻水华一般从西半湖近岸开始逐渐扩散至全湖,8、9月份巢湖蓝藻水华最为严重。水华持续时间在150-200天范围内。对蓝藻水华的年平均和月平均进行RDA分析,分析表明WT、TP是影响蓝藻水华面积的最主要因素,DO和蓝藻水华呈负相关。(4)对新型原位深井压力控藻技术装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下:对0.5米以上的蓝藻沉降比可达到99.7%,处理后的蓝藻在0.5米下的水柱中均匀分布,处理后的出水口水质不会受到影响,且优于进水口水质。评估的成本为0.0383元/m3,运维成本较低,有较好的控藻效果,可在蓝藻水华高发的西半湖湖滨近岸带装备。

刘震[3](2020)在《既有建筑物桩-梁托换基础加固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大连市某小区四层框架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进行的基础托换加固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分析,对发生沉降的框架结构内力变化及局部桩-梁托换基础加固效果等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常用的加固方法。介绍结构的工程概况,并对现场测量的基础沉降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基础加固方案的选择,针对桩-梁托换加固方案对托换桩的承载力及托换梁的设计进行验算。(2)考虑房屋结构长度方向不均匀沉降,设置整体沉降三种工况:结构施加原设计荷载,柱脚采用完全固定,模拟结构基础不发生沉降情况;柱脚施加10mm的竖向位移,模拟结构基础发生均匀沉降;柱脚施加不等的竖向位移量,模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分析三种不同沉降量下建筑结构的纵向梁端弯矩及柱脚轴力变化幅度,得出相邻柱基沉降量的差是影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既有建筑物梁端弯矩及柱脚轴力变化的关键因素。考虑结构局部沉降:设置边柱、中柱、角柱沉降三种工况,讨论局部沉降量及发生沉降位置对框架结构的横向梁端、纵向梁端弯矩及柱脚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沉降柱的结构内力变化较大,离沉降柱越远影响越小,且结构中柱的沉降对结构的影响范围最广。(3)根据基础承受荷载及桩基础局部沉降量,通过数值分析,反向推算地基的承载力;对桩-梁托换加固后的基础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其沉降控制效果;改变托换体系的桩长、桩径、桩身弹性模量、梁高及梁跨度的变化,分析各因素对托换体系沉降控制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当的增大桩长、桩径能够得到良好的沉降控制效果;最后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其可行性。

赵翠琴[4](2020)在《基于ZPW-2000轨道电路车站区间一体化邻线干扰的研究》文中指出轨道电路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电路传输信息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通过调谐区来实现相邻区段信号的隔离和本区段信号的可靠传输。当调谐区故障时,会产生邻区段干扰,不利于列车安全可靠地运行。随着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铁路线路出现了多条线路并行的情况。在一些线路中,站内和区间均使用ZPW-2000系列的一体化轨道电路,对于站内股道以及区间繁忙路段,当出现同方向无绝缘轨道电路并行的情况时,很可能会导致车载设备接收到相邻线路同载频的耦合干扰信号,影响信号解调的准确性,危及行车安全。基于此,本文分别对调谐区故障造成的邻区段干扰问题和由于电感耦合、电容耦合、道砟电阻漏泄传导耦合及空间电磁干扰造成的邻线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通过建立轨道电路的六端口网络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展开,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研究ZPW-2000系列一体化轨道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造成邻区段/邻线干扰的原因及干扰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传输线理论,考虑到钢轨对地漏泄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ZPW-2000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的六端口网络模型以及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邻区段干扰的六端口网络模型。其次,根据建立的ZPW-2000系列一体化轨道电路六端口网络模型,在分别建立双线轨道电路的钢轨、补偿电容、发送端及接收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线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和双线ZPW-2000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的六端口网络模型。基于钢轨互阻抗等参数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重要性,对钢轨互阻抗及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对单线轨道电路模型及双线轨道电路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并利用模型对发生邻区段干扰时TCR的感应电压和发生邻线干扰时的短路电流进行仿真。此外,本文通过建立轨道电路的有限元模型,对空间电磁干扰引起的邻线干扰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基于电磁场理论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轨道电路模型是正确的,模型可用于邻区段/邻线干扰的研究。钢轨互阻抗及信号载频等因素,都会影响邻线干扰的大小。只有对本区段轨道电路信号频率呈极阻抗的调谐单元发生引接线断线故障时,邻区段干扰分量电压幅值较大;本区段距离接收端较近的补偿电容和相邻区段距离接收端较近的补偿电容均故障的情况下,列车可能仍能正常运行。信号载频越高,磁场强度越弱;同方向无绝缘轨道电路并行,若两线路相邻钢轨上传输的信号电流同向时,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邻线干扰较大;若两线路相邻钢轨上传输的信号电流反向时,耦合系数随载频的增大而减小。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为邻区段/邻线干扰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梁浩坚(Elvis Leung)[5](2020)在《某矿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尾矿库无法退库一直是制约国内外矿山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可持续性开采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的尾矿处理方法主要是絮凝剂结合浓密机,圆盘过滤机等机械,实现尾矿中的水砂分离,从而达到水资源回用、尾矿颗粒充填再利用。而水砂分离程度低、资源回收效率低是当下国内外矿山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以我国南方某铅锌矿为例,近3年(2017年~2019年)该矿山选矿厂尾矿产量平均为原矿石的40%,尾矿中粗粒级尾砂(即分级尾砂)回收率平均为45%,而尾矿中约有55%的细粒级尾砂(19μm以下尾矿颗粒)排往尾矿库,一年约产生200万吨无法利用的尾矿[1]。面临全国尾矿库退库的环保任务,当前的尾砂回收率远远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从提高水砂分离效率角度出发,结合课题组前期研发胶束剂材料及矿山现有生产条件,开展关于新型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某铅锌矿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为依托,以课题组前期研发的新型胶束剂(成分主要为混凝剂羟基铝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为基础,通过分析尾矿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室内可行性实验,从理论上验证其替代某矿山现用絮凝剂的可能性及可行性。随后通过室内实验结合工业现场实验的方式探索出胶束剂工业生产最优可调使用浓度为0.1g/L(0.1%)、最优可调使用用量为15ml/L、最优给料浓度为12%。并从沉淀效果(沉淀速度,沉淀干重)及上清液水质(COD、p H、ORP)两个维度研究胶束剂在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证明课题组胶束剂在实际生产中能有效提高细粒级尾矿的回收率,同时能为矿山提供大量可用清水,适用于矿山日常生产[2]。最后通过分析材料成本、清水回用节省成本、尾矿库运营成本三个方面研究胶束剂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红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实验前期通过引入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分析30m浓密机尾砂浆料的化学性质,引入激光粒度分析仪对30m浓密机尾砂浆料的物理性质进行微观分析。确定三种尾砂浆料主要含有硝酸离子NO2-,NO3-及硫酸离子SO42-矿浆整体呈弱碱性且铅锌含量均低于1%。通过水分析(水筛)实验进一步确定30m浓密机给料浆料,03尾砂及全尾砂的19μm以下粒径分布情况。明确了30m浓密机矿浆中19μm以下微粒占比大于90%。提出一种矿山尾砂沉淀专用胶束剂,其配方组合为:混凝剂(羟基铝)53%、助凝剂1(聚丙烯酰胺)27%、助凝剂2(聚合氯化铝铁)15%、复合添加剂5%。结合其物化性能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三类尾砂物理化学性质均有利于胶束剂(絮凝剂)发挥作用。胶束剂具备应用于尾砂捕获的可能性。(2)开展课题组胶束剂处理30m浓密机尾砂给料料浆的可行性实验。确认室内试验环境中胶束剂最优使用浓度为0.1g/L(0.1%)。同时证实了胶束剂在沉淀速度,沉淀效果(沉淀干重,沉淀污泥体积)及上清液p H值、COD及ORP指标方面均较某矿现用絮凝剂尾砂有明显优势,具备替代絮凝剂的可行性。(3)于现场开展胶束剂现场确认实验,为工业实验做准备。确认实验旨在排除30m浓密机矿浆水浓度变化及样品新鲜程度两大变量对胶束剂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胶束剂相较于现用絮凝剂应用于工业生产时具备优势。结合室内可行性实验结果于矿山实验室现场进一步确认胶束剂浓度0.1g/L(0.1%)为工业试验可调最优浓度,15ml/L为工业试验可调最优用量,给料浓度12%为胶束剂工业应用最优给料浓度。(4)开展胶束剂工业应用实验。通过工业实验对比胶束剂与絮凝剂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的效果。得出结论为:胶束剂在使用浓度为0.1g/L(0.1%)、药剂用量为15ml/1000ml(15ml/L)、给料平均浓度12%时能有效提高尾砂总产量10%,提高细粒级尾砂产量33%;上清液水质方面,在同样药剂浓度及用量下,使用胶束剂后获得的上清液在感官,微观悬浮物检测数据及COD数据三方面优于该铅锌矿现用絮凝剂,证明了胶束剂工业应用适用性。(5)进一步开展胶束剂沉淀回收利用于井下充填的效果研究。结合当地水泥厂生产的42.5R水泥及03尾砂,于工业生产系统进行现场充填实验并在-750m矿井下取样制作试块,测试多组试块的3天,7天及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数据。得出结论:在水泥变频55hz,灰砂比1:4情况下,混合胶束剂沉淀所得细粒级尾砂后的03尾砂作为骨料的充填体较03尾砂混合絮凝剂沉淀作为骨料的充填体在强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虽依然无法达到3天3Mpa的要求,但从3天强度来看相较03尾砂混合絮凝剂沉淀骨料对照组拥有78%的提升。可见胶束剂沉淀的细粒级尾砂和03尾砂混合作为充填骨料进行充填的工业应用具有一定意义,可进行推广应用。(6)结合某铅锌矿现用絮凝剂的成本情况,从材料价格优势,尾矿库运营成本估算及上清液回用带来的成本节省三个方面,分析课题组胶束剂全面投入使用情况下所能带来的经济红利。相较某铅锌矿现用絮凝剂,胶束剂在单价上有6%的优势,预计每年能节省材料成本90万元。同时,考虑尾矿库退出后每年为矿山节省运营成本约1000万元及上清液回用累计每年节省用水成本3934.12万元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胶束剂若全面投入使用每年预计为该矿山节省约3934.12万元,进一步确定胶束剂工业应用适用性。

李伟[6](2020)在《工程渣土快速堆填孔压产生及排水减压超重力模型试验》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各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建设,产生了巨量工程渣土,年产生量达20亿吨。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筑垃圾年产量呈增长趋势,巨量工程渣土处置成为了我国目前急需破解的难题。目前工程渣土的处置方式以堆填为主,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一些渣土场设计不合理以及运营不规范导致渣土场边坡存在滑坡的风险。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事故反映了我们对渣土的工程特性、渣土安全堆填技术缺乏深入认识。此外,将渣土用于回填矿坑需突破回填地基工后沉降技术等难题,将渣土用于堆山造景需突破软土地基处理、堆山体滑坡防控等技术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均需要到对工程渣土的变形、强度和渗透特性有深入认识,尤其是掌握不同工程渣土快速堆填下的孔压产生规律和排水减压措施。本文通过超重力模型试验对深圳CDG渣土和浙江淤泥质渣土在快速堆填下孔压产生及排水减压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渣土含水率、堆填方式、堆填速率和水位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和相应成果如下:(1)通过超重力模型试验,对深圳CDG渣土开展了不同初始饱和度在快速堆填下孔压产生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DG渣土初始饱和度越高,孔压产生越高,孔压系数越大。当加速度为100 g时,模型对应高度90 m,高含水率侧模型底部产生最大孔压为1068kPa,低含水率侧模型底部产生最大孔压为629kPa;高含水率区域侧CDG渣土平均饱和度从70%增加至93%,低含水率区域侧CDG渣土平均饱和度从50%增加至71%。非界面处孔压系数随g值增加而增加;高含水率区域侧10 g~100 g孔压系数变化范围为0.62~0.71,10 g~100 g孔压系数变化范围为0.07-0.43;试验层与加载层界面处的孔压系数显着低于非界面处的孔压系数。(2)通过超重力模型试验,对浙江淤泥质渣土开展了快速堆填下孔压产生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淤泥质渣土在无排水措施的条件下,孔压和孔压系数随堆填高度增加而增加,孔压系数增加速率随着堆填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淤泥质渣土在0~60 m的快速堆填过程中,孔压系数变化范围为0.72~0.84,在快速堆填至60m高度时,底部产生最大孔压约为918kPa。在淤泥质渣土中设置土工复合排水网,可以加快孔压消散,排水距离越短,孔压消散幅度越显着。双面排水条件下,316天时5m厚土层中心处孔压消散度约为9%,5年时10 m厚土层中心处孔压消散度约为21%;在淤泥质渣土中设置土工复合排水网可以降低土体含水量,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有明显提高。(3)通过超重力模型试验,对浙江淤泥质渣土开展了排水减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淤泥质渣土中铺设水平排水网和设置向上排水通道,可以有效使土体内部超孔压消散,水平排水网间距越小,超孔压消散幅度越显着。双面排水条件下,10 m厚淤泥质渣土在16.8年后中点处超孔压消散幅度为91%~96.7%,15 m厚淤泥质渣土中心处超孔压消散幅度为24%~30.4%,20 m厚淤泥质渣土中心点超孔压消散幅度仅为15%。在淤泥质渣土中铺设水平排水网和设置向下排水通道,可以有效使土体内部孔压消散,显着缩短孔压消散时间,水平排水网间距越小,孔压消散幅度越显着。双面排水条件下,10 m厚淤泥质渣土在7.7年后中点处孔压消散幅度为87.8%~91.5%,15m厚淤泥质渣土中心处孔压消散幅度为35%左右,20m厚淤泥质渣土中心点孔压消散幅度仅为14.1%。设置土工复合排水网可以显着降低土体含水量,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显着提高。建议在淤泥质渣土实际堆填工程中,可以通过铺设水平排水网联合插打竖向排水板、设置导排盲沟等工程措施消散土体孔压,水平排水网层间距设置不超过10m,以5m为宜。(4)基于深圳CDG渣土和浙江淤泥质渣土快速堆填下孔压产生规律,对已失稳滑动的深圳红坳渣土场和正在堆填施工的宁波山银岙渣土场堆填体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深圳红坳渣土场堆填体边坡稳定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输入孔压系数得到的孔压进行有效应力法稳定性计算,得到的滑动面穿过高含水率区,形成深层滑坡,滑出前缘位于第三台阶,与现场勘察的情况基本吻合,计算建立的分析模型可靠,孔压系数准确地反映了渣土场边坡在快速堆填下的孔压大小。宁波山银岙渣土场堆填体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堆填体设计边坡处于稳定状态。(5)根据极限平衡分析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渣土含水率、堆填方式、堆填速率和水位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渣土堆填体边坡填土含水率为较低水平,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此外还需调整渣土的堆填方式;若渣土堆填速率过快,即使渣土含水率较低,边坡稳定性仍然会显着降低;当边坡中存在高含水率渣土时,通过控制填土堆填速率的方式仍然可以使得边坡处于稳定状态;渣土含水率较低,堆填缓慢,前期堆体中无超孔压产生,但后期由于外来水进入堆体导致水位升高,仍然会使边坡稳定性显着降低。堆填场应根据安全等级、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和运营安全。稳定安全控制应重点进行渣土含水率、堆填速率和堆体内水位的控制。同时应对边坡水平位移、沉降、水位以及超孔压进行长期监测。

周笋,李国胜,王雪生,李培,张雨薇,蔡春杰,韩凌翔,王玺[7](2019)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文中研究表明近30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建筑施工大多采取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建筑物的温度、收缩和因沉降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但后浇带从进度、质量、环保、安全、管理等方面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困难。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法用施工缝取代后浇带,其原理为"抗、放结合,先放后抗",工艺十分简单,施工方便,尽管仅仅是一条"带"的变革,却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跳仓法需要结构设计师的密切配合,尤其取消沉降后浇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结合工程实例,论述跳仓法工程的结构设计要点,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徐强[8](2019)在《不均匀沉降下三层土质覆盖系统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体在降解过程中易引起上部土质覆盖系统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土质覆盖系统的防渗性能劣化,加剧雨水入渗,导致渗滤液增多,增大环境污染的风险。目前尚不清楚不均匀沉降影响土质覆盖系统水分运移的效应和作用机理,难以准确评估覆盖系统防渗性能劣化程度,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对提高垃圾填埋场治理及污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华南地区高温多雨的特点,吴宏伟等提出了一种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即在两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底部增加一层压实黏土层。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在湿润气候区的防渗性能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其长期性能尚未验证,而不均匀沉降是影响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长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不均匀沉降对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水分运移影响的机理。本文研制了一种能调控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底部不均匀沉降的模型箱。利用该模型箱对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开展不均匀沉降下的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均匀沉降量、降雨时间和倾斜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下覆盖系统会产生裂隙。当不均匀沉降量为7.5 cm时,沉降区域边缘的细粒土层顶部会产生裂隙,裂隙最大宽度约为15 mm,最大深度约为22 cm;细粒土层内部产生的裂隙最大宽度约为17 mm;底部黏土层在细粒土和粗粒土重力作用下,裂隙的宽度和深度都较小。当不均匀沉降量为22 cm时,黏土层出现贯穿整个土层的剪切面。不均匀沉降对三层毛细阻滞覆盖系统水分运移的影响比较大。裂隙成雨水入渗的优势通道,导致雨水入渗速率增加。不均匀沉降量为7.5 cm时,毛细阻滞覆盖系统的突破时间缩短了1 h;粗粒土层的侧向导排量增大了38%,说明沉降量较小时,粗粒土层依然具有良好的侧向导排性能;黏土层平均渗透系数提高两个数量级,最终产生渗漏量25.8 mm。不均匀沉降量为22 cm时,黏土层的防渗性能进一步劣化,平均渗透系数增大为1.7×10-66 m/s,渗漏量增大至89.9 mm。不均匀沉降量为22 cm时,降雨时间对水分运移的影响较大,降雨历时12 h的粗粒土侧向导排量比降雨历时4 h增大4.1倍,降雨历时12 h的渗漏量比降雨历时4 h增大113%。考虑到试验存在的误差,倾斜角度对防渗性能的影响比较小。

肖伟豪[9](2019)在《高钙镁油藏聚驱采出水处理方法与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聚驱采油已大规模应用于Ⅰ、Ⅱ类油藏,对于低渗透率、高温、高矿化度的Ⅲ类油藏,聚合物驱油一直是业内研究热点,但至今尚未工业应用。基于Ⅲ类油藏的特点,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的高钙镁油藏悬浮微晶聚合物驱油技术,目前已通过室内评价研究并计划2019年内进行矿场试验。本文以悬浮微晶聚合物驱采油技术为基础,就悬浮微晶聚驱产出水处理方法与工艺进行研究。以八面河油田面1区沙上油藏的地层温度、矿化度及离子组成为依据,研究了原油与HPAM的流变性、HPAM对采出水油含量的影响以及模拟配水水质。结果表明:八面河原油为重质稠油,且高分子量、高浓度HPAM驱油剂增粘明显,导致采出水中油珠分散程度高;HPAM的耐盐性较差,但预先投加悬浮微晶药剂可使其粘度恢复近90%;依据八面河油田水驱采出水油含量,模拟配制了含聚采出水并确定了配水方法:在60℃、16000rpm的条件下,将适量数均分子量为1500万的HPAM、原油和处理后的水驱采出水高速搅拌120s。当含聚采出水HPAM浓度为0~300mg/L时,前期已开展重力沉降、化学絮凝与复合滤料过滤工艺的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适于含HPAM浓度300mg/L以内的聚驱采出水处理,其出水水质可达到空气平均渗透率在0.05μm2以上的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评价了采出水HPAM浓度进一步提高后该工艺处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发现,当采出水HPAM浓度为400mg/L与500mg/L时,重力沉降、化学絮凝的除油效果显着降低,与HPAM浓度为300mg/L的采出水相比,其除油率分别下降26%与43%,且复合过滤单元分别在运行10h与4h后已呈现明显堵塞状态,因此,该工艺难以适应见聚浓度高于300mg/L的采出水处理。为此,本文以HPAM浓度为500mg/L的模拟配制采出水为水样,开展了改进处理方法和组合处理工艺研究。在重力沉降、化学絮凝和滤料过滤的基础上,引入臭氧氧化和陶瓷膜过滤,提出了重力沉降-臭氧氧化-化学絮凝-陶瓷膜过滤处理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油含量低于10mg/L,粒径中值小于0.8μm;利用数学模型对膜污染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工艺的模拟运行周期为28.3h,臭氧氧化和化学絮凝预处理可明显缓解污水对陶瓷膜的污染程度。

王珩瑾[10](2019)在《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市面最常用的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的实验方法是使用取样筒抽取钻井液测量各深度的密度,而黏度则只能在单一点进行测量,而且测量以手动方式居多。测量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难以实现在线的自动化测量。本文对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通过对以上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自行设计了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测量系统。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内容:(1)开展了钻井液黏度和密度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介绍了钻井液黏度和密度的测量原理,在测量钻井液密度方面分析并比较了称重法、浮子法、X射线法、压差法和音叉法,在测量钻井液黏度方面分析并比较了毛细管法、旋转粘度计法、落球法和音叉法。通过综合测量钻井液黏度和密度的方法的优劣性,我们提出了优化方案,进行测量方法的优选。(2)围绕着实现超高温条件下钻井液的动态实验监测,设计了三种实验思路,分别是压差法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密度的变化和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使用X射线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密度的变化和落球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以及音叉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和密度的变化。(3)通过设计搭建先导实验设备并且进行实验后,得到以下结论:使用压差法和旋转粘度计法得出的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差,实验精度较低,装置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X射线法和落球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样品真实数据拟合较差;音叉法的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实验过程较快,装置运行效率较高。固相沉降过程中的黏度和密度监测实验装置可同时进行测量且互不影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两套设备分别来测量两个参数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测量的初步分析和总结,完成了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监测系统初步模型的设计,通过设计了一系列先导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实施性,为研究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物与其单侧地下结构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研究现状
    1.3 沉降后浇带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程实例与有限元模拟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背景
    2.2 工程地质条件
    2.3 住宅楼倾斜情况
    2.4 Midas Gen程序概述
    2.5 Midas Gen中单元的使用
    2.6 Midas Gen的分析模式
    2.7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7.1 建立模型
        2.7.2 施加荷载
        2.7.3 边界条件
第3章 单侧地下结构与相邻多层建筑物内力和变形影响分析
    3.1 单侧地下结构与相邻多层主楼的相互影响分析
        3.1.1 单侧地下结构与相邻主楼结构沉降的相互影响分析
        3.1.2 单侧地下结构与相邻主楼基底反力的相互影响分析
        3.1.3 单侧地下结构与相邻主楼框架梁弯矩的相互影响分析
        3.1.4 单侧地下结构与相邻主楼框架柱轴力的相互影响分析
    3.2 地基土刚度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的影响分析
        3.2.1 地基土刚度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沉降的影响分析
        3.2.2 地基土刚度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框架梁弯矩的影响分析
        3.2.3 地基土刚度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框架柱轴力的影响分析
        3.2.4 地基土刚度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基底反力的影响分析
    3.3 地下层数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的影响分析
        3.3.1 地下层数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沉降的影响分析
        3.3.2 地下层数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框架梁弯矩的影响分析
        3.3.3 地下层数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框架柱轴力的影响分析
        3.3.4 地下层数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基底反力的影响分析
第4章 沉降后浇带的位置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的影响分析
    4.1 沉降后浇带的位置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沉降的影响分析
    4.2 沉降后浇带的位置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基底反力的影响分析
    4.3 沉降后浇带的位置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框架柱轴力的影响分析
    4.4 沉降后浇带的位置对带有单侧地下结构多层建筑框架梁弯矩的影响分析
第5章 结论与期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2)巢湖蓝藻水华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蓝藻水华
        1.2.1 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
        1.2.2 蓝藻水华的危害
        1.2.3 蓝藻水华的控制技术
    1.3 巢湖蓝藻水华及其现状
        1.3.1 巢湖流域概况
        1.3.2 巢湖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历程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意义
        1.4.3 课题来源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采样点位和样品采集
    2.2 测定及数据分析方法
        2.2.1 测定指标的选择
        2.2.2 水质测定方法
        2.2.3 藻密度和种属测定
        2.2.4 伪空胞的测定
        2.2.5 漂浮百分率的测定
        2.2.6 垂直迁移速率的测定
        2.2.7 实验仪器
    2.3 历史数据来源
    2.4 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 巢湖蓝藻时空分布特征和漂浮特性研究
    3.1 水体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2 巢湖浮游植物以及优势种变化
    3.3 叶绿素a和藻密度时空分布
        3.3.1 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
        3.3.2 巢湖藻密度的时空分布
        3.3.3 藻密度与理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3.4 伪空胞含量和漂浮特性
        3.4.1 伪空胞含量
        3.4.2 垂直迁移速率和漂浮百分率
        3.4.3 伪空胞含量的RDA分析
    3.5 冬季藻华成因分析
        3.5.1 水华优势种和藻密度
        3.5.2 气象和水动力条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巢湖蓝藻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4.1 水质和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4.2 蓝藻水华历史时空演变特征
        4.2.1 巢湖蓝藻水华时间分布特征
        4.2.2 巢湖蓝藻水华空间分布特征
    4.3 巢湖蓝藻的水华驱动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位深井压力控藻整装成套装备验证与评估
    5.1 原位深井压力控藻技术背景和简介
        5.1.1 原位深井压力控藻整装成套装备研制背景
        5.1.2 原位深井压力控藻技术及装备简介
        5.1.3 深井压力原位控藻技术原理
        5.1.4 工艺流程
    5.2 评估内容
        5.2.1 技术指标
        5.2.2 环境指标
        5.2.3 经济指标
    5.3 样品采集及监测方法
        5.3.1 位置信息
        5.3.2 实验方法
    5.4 监测指标测定结果
        5.4.1 藻水处理能力
        5.4.2 蓝藻理论沉降百分比
        5.4.3 蓝藻实际沉降百分比
        5.4.4 蓝藻沉降后的上浮百分比
    5.5 环境指标监测结果
        5.5.1 蓝藻清除和底泥蓝藻监测结果
        5.5.2 水质监测结果
    5.6 经济指标
    5.7 评估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3)既有建筑物桩-梁托换基础加固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基础托换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概况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概况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常用解决方案
    2.1 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结构的影响
    2.2 基础不均匀沉降事故原因分析
        2.2.1 场地地质环境的原因
        2.2.2 房屋结构的原因
        2.2.3 施工方面的原因
    2.3 基础加固常用方法
        2.3.1 渗入性注浆加固法
        2.3.2 树根桩托换加固法
        2.3.3 基础加宽托换法
        2.3.4 桩-梁托换加固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案例基础沉降量检测及加固方案论证
    3.1 工程概况
    3.2 场地条件
        3.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
        3.2.2 地层构造
        3.2.3 地下水情况
    3.3 结构基础沉降量检测及分析
    3.4 基础加固方案
        3.4.1 基础加固目的
        3.4.2 基础加固方案确定
        3.4.3 基础加固方案初步设计
        3.4.4 托换桩承载力验算
        3.4.5 托换梁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内力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构模型
        4.2.1 模型计算参数选取
        4.2.2 模型荷载施加
        4.2.3 计算工况
    4.3 整体沉降对框架结构内力变化的影响
        4.3.1 工况S1的框架变形、应力及内力
        4.3.2 工况S2的框架变形、应力及内力
        4.3.3 工况S3的框架变形、应力及内力
    4.4 局部沉降对框架结构内力变化的影响
        4.4.1 角柱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4.4.2 边柱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4.4.3 中柱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桩-梁托换加固模拟及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计算模型参数选取
    5.3 地基土本构模型选取
    5.4 计算模型
        5.4.1 单元类型
        5.4.2 桩-土接触
        5.4.3 网格划分
        5.4.4 边界条件
    5.5 数值模拟
        5.5.1 地应力平衡
        5.5.2 原桩基沉降数值模拟
        5.5.3 托换结构内力及沉降分析
        5.5.4 桩-梁托换优化分析
    5.6 桩-梁托换体系优化设计
        5.6.1 托换梁设计
        5.6.2 托换桩设计
        5.6.3 整体托换模拟分析
        5.6.4 托换结构受力及沉降控制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ZPW-2000轨道电路车站区间一体化邻线干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邻区段干扰研究现状
        1.2.2 国外邻区段干扰研究现状
        1.2.3 国内邻线干扰研究现状
        1.2.4 国外邻线干扰研究现状
        1.2.5 邻区段/邻线干扰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ZPW-2000一体化轨道电路邻区段/邻线干扰的分析
    2.1 ZPW-2000轨道电路的结构及原理
    2.2 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邻区段干扰的分析
    2.3 同方向ZPW-2000轨道电路邻线干扰的分析
        2.3.1 电感耦合
        2.3.2 电容耦合
        2.3.3 道砟电阻漏泄传导
        2.3.4 空间电磁干扰
    2.4 小结
3 建立轨道电路邻区段/邻线干扰的六端口网络模型
    3.1 单线轨道电路六端口网络模型建立
        3.1.1 单线钢轨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1.2 单线补偿电容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1.3 发送端调谐区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1.4 轨道电路处于分路态时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2 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邻区段干扰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3 双线轨道电路的六端口网络模型建立
        3.3.1 双线钢轨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3.2 双线补偿电容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3.3 双线轨道电路发送端调谐区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3.4 被串回路处于分路态时六端口网络模型的建立
    3.4 小结
4 轨道电路邻区段/邻线干扰的模型验证及仿真
    4.1 钢轨互阻抗及相关参数的分析计算
        4.1.1 钢轨的传输特性分析
        4.1.2 钢轨互阻抗的计算
        4.1.3 钢轨互阻抗的仿真及分析
    4.2 单线轨道电路六端口网络模型的验证及仿真分析
    4.3 轨道电路邻区段干扰六端口网络模型的验证及仿真分析
        4.3.1 调谐单元断线故障对邻区段干扰分量的影响
        4.3.2 空芯线圈SVA故障对邻区段干扰分量的影响
        4.3.3 相邻区段补偿电容故障对邻区段干扰分量的影响
    4.4 双线轨道电路六端口网络模型的验证及仿真分析
    4.5 小结
5 基于有限元的双线轨道电路空间电磁干扰建模仿真
    5.1 有限元电磁场理论
    5.2 轨道电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电磁仿真过程
    5.3 有限元模型的电磁场仿真
        5.3.1 钢轨的有限元模型电磁场仿真
        5.3.2 单线轨道电路有限元模型电磁场仿真
        5.3.3 双线轨道电路有限元模型电磁场仿真
    5.4 轨道电路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某矿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2.1 我国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及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2.2 我国尾矿库存量及尾矿主要危害
        2.2.1 我国尾矿存量及每年增量
        2.2.2 尾矿库的危害
    2.3 尾矿废水处理国内外技术现状
    2.4 国内外絮凝剂应用于矿山尾矿处理研究现状
    2.5 铅锌矿采矿选矿流程及圆盘过滤机原理
    2.6 现场调研及取样过程
第三章 胶束剂捕获细粒级尾砂可行性分析
    3.1 尾矿仪器分析及胶束剂材料分析
        3.1.1 分析方法
        3.1.2 30m浓密机给料矿浆水仪器分析
        3.1.3 全尾砂仪器分析
        3.1.4 03尾砂仪器分析
        3.1.5 课题组胶束剂分析(具体配方处于专利审批阶段)
        3.1.6 某矿现用絮凝剂分析
    3.2 尾砂水析(水筛)实验
        3.2.1 分析方法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结果
    3.3 尾矿及胶束剂物化分析实验结论
    3.4 室内胶束剂沉淀细粒级尾砂可行性实验
        3.4.1 实验方法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3 室内可行性实验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束剂工业应用试验
    4.1 胶束剂现场室内确认试验
        4.1.1 实验方法
        4.1.2 实验流程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4 胶束剂现场确认实验结论
    4.2 胶束剂工业应用试验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束剂对充填体影响及经济性分析
    5.1 尾砂沉淀与03尾砂充填性能对比
        5.1.1 实验方案
        5.1.2 实验结果
    5.2 经济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工程渣土快速堆填孔压产生及排水减压超重力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工程渣土定义、组成、特性及分类
        1.2.2 工程渣土资源化处置方式
        1.2.3 离心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深圳CDG渣土快速堆填孔压产生规律超重力模型试验
    2.1 引言
    2.2 超重力模型试验原理
    2.3 试验设备及材料
        2.3.1 试验设备
        2.3.2 试验材料
    2.4 模型设计
    2.5 模型制作及转机过程
        2.5.1 模型制作
        2.5.2 转机前准备
        2.5.3 转机过程
        2.5.4 停机过程
    2.6 试验结果
        2.6.1 高含水率侧试验结果
        2.6.2 低含水率侧试验结果
    2.7 试验结果分析
        2.7.1 高含水率侧试验结果分析
        2.7.2 低含水率侧试验结果分析
        2.7.3 土压误差分析
        2.7.4 孔压系数计算
    2.8 本章小结
3 浙江淤泥质渣土快速堆填孔压产生规律超重力模型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设备及材料
        3.2.1 试验设备
        3.2.2 试验材料
    3.3 模型设计
    3.4 模型制作及转机过程
        3.4.1 模型制作
        3.4.2 转机前准备
        3.4.3 转机过程
        3.4.4 停机过程
    3.5 试验结果
        3.5.1 孔压和土压测试结果
        3.5.2 沉降测试结果
        3.5.3 模型顶部排水量测试结果
        3.5.4 不排水抗剪强度测试结果
        3.5.5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结果
        3.5.6 土工复合排水网测试结果
    3.6 试验结果分析
        3.6.1 无排水措施侧孔压产生规律
        3.6.2 排水措施侧孔压产生规律
        3.6.3 排水垫减压效果分析
        3.6.4 水量平衡分析
        3.6.5 水量迁移分析
        3.6.6 孔压消散缓慢原因分析
        3.6.7 不同类别工程渣土快速堆填孔压系数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浙江淤泥质渣土排水减压超重力模型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设备和材料
        4.2.1 试验设备
        4.2.2 试验材料
    4.3 模型设计
    4.4 模型制作及转机过程
        4.4.1 模型制作
        4.4.2 转机前准备
        4.4.3 转机过程
        4.4.4 停机过程
    4.5 第一次转机
        4.5.1 试验结果
        4.5.2 试验结果分析
    4.6 第二次转机
        4.6.1 试验结果
        4.6.2 试验结果分析
    4.7 超重力模型试验渗流固结相似关系
    4.8 不同排水减压方式孔压消散效果对比
    4.9 本章小结
5 基于孔压产生规律的渣土堆填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Geo-studio软件介绍
    5.3 快速堆填过程中孔压系数的确定方法
    5.4 深圳红坳渣土场堆填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5.4.1 深圳红坳渣土场概况
        5.4.2 渣土场堆填体边坡稳定性计算
    5.5 宁波山银岙渣土场堆填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5.5.1 宁波山银岙渣土场概况
        5.5.2 消纳场堆填设计方案
        5.5.3 渣土场堆填体边坡设计方案稳定性计算
        5.5.4 渣土场堆填体边坡不同工况计算
    5.6 本章小结
6 渣土场稳定安全控制措施
    6.1 引言
    6.2 渣土堆填场滑坡风险产生和成因调查
    6.3 渣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6.3.1 工况一:渣土含水率低,缓慢堆填
        6.3.2 工况二:渣土含水率低,快速堆填
        6.3.3 工况三:存在高含水率渣土,控制堆填速率
        6.3.4 工况四:渣土含水率低,缓慢堆填,后期边坡中存在高水位
    6.4 渣土场稳定安全控制措施
        6.4.1 渣土含水率控制
        6.4.2 渣土堆填速率控制
        6.4.3 渣土场排水系统设置
        6.4.4 渣土场安全监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7)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及概况
    1.1 后浇带的问题
    1.2 跳仓法起源
    1.3 跳仓法的发展和民用工程实践
2 跳仓法施工法原理及《跳仓法规程》工艺简介
3《跳仓法规程》结构设计要点
    3.1 材料及构造
        3.1.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1.2 粉煤灰混凝土
        3.1.3 接缝处刚性节点防水构造
        3.1.4 地下室外墙
    3.2 取消沉降后浇带
        3.2.1 从沉降缝到沉降后浇带
        3.2.2 沉降后浇带处的沉降观测结果
        3.2.3 取消沉降后浇带的措施
        3.2.3. 1 减少高层沉降量
        3.2.3. 2 使裙房部分的沉降量不致太少
        3.2.4 取消沉降后浇带的工程实例
4 结论与展望

(8)不均匀沉降下三层土质覆盖系统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土质覆盖系统的发展及防渗性能
        1.2.2 不均匀沉降对土质覆盖系统防渗性能的影响
        1.2.3 土拱效应
        1.2.4 含裂隙土体的渗流
        1.2.5 土体裂隙的自愈合对土质覆盖系统的影响
        1.2.6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2章 试验仪器及方案
    2.1 引言
    2.2 模型试验设备
        2.2.1 主体装置模型箱
        2.2.2 不均匀沉降装置
        2.2.3 降雨装置
        2.2.4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装置
        2.2.5 密封装置
        2.2.6 位移监测系统
    2.3 模型试验方案及土样参数
        2.3.1 模型试验方案
        2.3.2 土样参数
    2.4 模型试验步骤
        2.4.1 模型制备过程
        2.4.2 传感器的布置
        2.4.3 试验过程
    2.5 重复性试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均匀沉降对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
    3.1 引言
    3.2 裂隙发展规律
        3.2.1 裂隙发展情况
        3.2.2 裂隙自愈合
        3.2.3 位移矢量分析
    3.3 不均匀沉降对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
        3.3.1 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3.3.2 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随深度变化规律
        3.3.3 水量平衡变化规律
    3.4 不均匀沉降量对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
        3.4.1 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
        3.4.2 水量平衡变化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降雨时间和倾斜角度的影响规律
    4.1 引言
    4.2 降雨时间的影响
        4.2.1 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
        4.2.2 水量平衡变化规律
    4.3 倾斜角度的影响
        4.3.1 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
        4.3.2 水量平衡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钙镁油藏聚驱采出水处理方法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水驱采出水水质特点
    1.3 聚驱采出水水质特点
    1.4 采出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5 聚驱采出水处理研究现状
        1.5.1 普通聚驱采出水处理
        1.5.2 高钙镁聚驱采出水处理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钙镁油藏聚驱采出水水质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油流变性
        2.3.2 HPAM的流变性
        2.3.3 模拟配水
        2.3.4 模拟配水主要水质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拟聚驱采出水重力沉降-化学絮凝-过滤处理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重力沉降
        3.3.2 化学絮凝
        3.3.3 复合滤料过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钙镁油藏聚驱采出水处理新方法与新工艺探索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重力沉降-陶瓷膜过滤
        4.3.2 重力沉降-化学絮凝-陶瓷膜过滤
        4.3.3 重力沉降-臭氧氧化-陶瓷膜过滤
        4.3.4 重力沉降-臭氧氧化-化学絮凝-陶瓷膜过滤
        4.3.5 膜污染分析
        4.3.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实验监测装置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在线密度检测进展
        1.2.2 国内外液体黏度测量进展
        1.2.3 超高温钻井液密度、黏度监测设备专利
    1.3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1.3.1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
        1.3.2 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动态实验监测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钻井液黏度密度测量原理和方法
    2.1 黏度测量方法分析
        2.1.1 黏度产生的基本原理
        2.1.2 毛细管法
        2.1.3 落球法
        2.1.4 旋转粘度计法
        2.1.5 振动法
        2.1.6 音叉法
    2.2 密度测量方法分析
        2.2.1 压差法
        2.2.2 称重法
        2.2.3 浮子法
        2.2.4 X射线法
        2.2.5 音叉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监测仪的可行性分析
    3.1 实验思路
    3.2 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法超高温下钻井液黏度密度监测装置可行性
        3.2.1 旋转粘度计法黏度测量原理
        3.2.2 压差法密度测量原理
        3.2.3 影响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3.2.4 钻井液黏度密度测试仪的设计
        3.2.5 设计先导实验结果
        3.2.6 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法钻井液黏度密度仪设计方案
        3.2.7 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3.3 X射线落球法超高温下钻井液黏度密度监测装置可行性
        3.3.1 落球法黏度测量原理
        3.3.2 X射线法密度测量原理
        3.3.3 影响X射线落球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
        3.3.4 X射线、落球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
        3.3.5 设计先导实验结果
        3.3.6 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音叉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装置可行性
    4.1 音叉法黏度密度测量原理
        4.1.1 音叉法黏度测量原理
        4.1.2 音叉法密度测量原理
    4.2 影响音叉法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4.3 实验系统设计思路
    4.4 音叉法先导实验装置参数标定
        4.4.1 装置测量频率与钻井液密度的拟合
        4.4.2 黏度与衰减系数关系的确定
        4.4.3 振幅对音叉测量结果影响的探究
        4.4.4 音叉在超高温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校验
    4.5 音叉黏度密度测试仪设计
    4.6 音叉法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仪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物与其单侧地下结构间的相互影响分析[D]. 范士元.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巢湖蓝藻水华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D]. 邢彤. 合肥学院, 2020(02)
  • [3]既有建筑物桩-梁托换基础加固法研究[D]. 刘震.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基于ZPW-2000轨道电路车站区间一体化邻线干扰的研究[D]. 赵翠琴.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某矿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D]. 梁浩坚(Elvis Leung). 广州大学, 2020(02)
  • [6]工程渣土快速堆填孔压产生及排水减压超重力模型试验[D]. 李伟. 浙江大学, 2020(02)
  • [7]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J]. 周笋,李国胜,王雪生,李培,张雨薇,蔡春杰,韩凌翔,王玺. 建筑结构, 2019(18)
  • [8]不均匀沉降下三层土质覆盖系统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 徐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高钙镁油藏聚驱采出水处理方法与工艺研究[D]. 肖伟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D]. 王珩瑾.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设备基础沉降后的处理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