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晓[1](2021)在《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建设的物质基础,管理好使用好物资设备,发挥出国有资产的最大效能,保值、增值、严防流失。现阶段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急需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知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时刻保持管理的新思维,紧迫地做好国有资产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各项管理水平,以确保高校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荣静[2](2020)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研究 ——以Z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高校已经形成相当可观的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为高校从事高等教育、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基础物质保证,也为高校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Z高校建校历史悠久,但作为西部高校,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差距比较明显。尤其近年来,Z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资产管理观念相对滞后、部门间协作困难、条件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此种形势下Z高校必须要更加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本文从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Z高校国有资产的概况及管理现状,采用理论与实际数据及访谈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当前Z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Z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Z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管理制度、构建评价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管理队伍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Z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陈舒[3](2019)在《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国有资产快速增长,如何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高校国有资产成为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于学校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对其不断的加强和完善,首先达到防止资产流失的目的,进而保证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达到升值的目的,以此促进高校内国有资产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所能带来的双面效益——即经济与社会两方面效益。绩效观念在近些年间深入到我国财政管理的每一领域内,且在各个领域中彰显其效果,然而其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践中略显不成熟,绩效观念在该领域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高等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其重难点是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绩效评价。因此,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引入与探索,才能使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实现有关于公共财政管理的期待目标。本文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和《国有资产决算报表》2015年数据,从高校整体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六大方面,全面分析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存量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和分布状况,重点构建了反应高校事业资产保障水平、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做了尝试性评价。论文阐述了高校事业性资产的范畴和特点,并从高校整体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五个方面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资产基本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而从深层次剖析当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既存问题及发生原因。系统梳理了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运用和绩效指标体系,以及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国内高校教育经济效率评价的历史发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与绩效评价的运用现状。特别是引入绩效管理理论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事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了评价。论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综合事业资产信息公开的内容,建立基于高校事业资产保障水平、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年资产管理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非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了尝试性评价。最后,还基于对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和资产管理绩效评估结果,从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两个维度,对我国高校事业资产管理提出改革措施建议。
陈舒,潘晓梦[4](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是高校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从以往对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研究发现高校绩效评价方法仍有待完善。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从资产保障水平、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行水平三方面构建了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将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运行机制等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的等级评价。最后,对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进行实例应用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邓莉玲[5](2019)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以H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高等教育属于最高层,关系着我国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实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对于国家在国际当中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资产的支持,而国有资产是高校从事高等教育,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更是高校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高等院校面临扩招、新专业建设、新校区建设、院校合并等众多新形势,同时,众多高校的资金来源不断地扩展,高校投资的体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要重视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如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实现资产增值,是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研究,有助于高校资产进行更加科学的定位,帮助高校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巩固当前高校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当中的作用。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提出了国有资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理论,总结提出了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原因了解了国内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案例,从而为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当中的问题提供借鉴。同时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以H高校为例,分析了当前H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了H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完善H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办法。
谢地[6](2018)在《试析高校国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产权配置问题》文中认为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简称《转化法》)将科技成果处置权、使用权、收益权下放给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后至今,我国立法机关与新闻媒体报道中仍然频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笔者经过规范性研究认为:财政部已经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中授予高校处置国有科技成果的自主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转化法》第19条对高校转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限制性规定。由于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参与人不能获得成果知识产权,导致国有科技成果无法由最适格的主体进行转化。笔者分析《转化法》第19条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利益冲突的立法目的与实施效果客观的局限性后,认为应当通过两条思路解决国有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一是修订《转化法》第19条,赋予科技人员受让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利;二是按照财政部的建议建立国有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李玮[7](2018)在《统一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以某省属H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对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促进我国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是我国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两种模式的特点及管理现状、国外公共资产管理的管理模式及经验,运用产权理论、公共预算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归纳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归类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重点对统一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行详细剖析。文章以统一模式下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某省属H学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国有资产管理岗位设置、国有资产管理特点展开研究,分析某省属H学院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根据某省属H学院的管理特点,具体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流程、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完善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统一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思路,希望能给统一模式下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带来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
洪佳丽[8](2016)在《高校国有资产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论述高校加强国有资产财务管理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联动、对接资产管理内部各系统以及财务系统、健全监督职能等建议。
翟志钢[9](2014)在《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肩负着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间的积累,高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积累了很多的国有资产,这些资产已经成为众多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的物质保障。但高校国有资产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统一的机构,职能管理部门与专业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管理意识淡薄,权责不明确,账物不符,公物私用,腐败贪污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直接流失;高校资产闲置,校办企业产权不清,对外投资担保不规范,缺乏对无形资产的保护,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造成了高校资产的间接流失。本文将从法律规制的视角对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概念与范围的界定和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论述,针对国内高校的国有资产流失有关问题展开全面分析,然后从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构建防范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规制体系,建立完善和操作性较强的高校国有资产法律规制制度,保证高校国有资产得以有效利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及研究:第一部分,也就是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写作意义,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介绍了文章的创作方法和内容架构,并突出了全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高校国有资产的一些概念给予诠释,将其他国有资产与高校国有资产进行对比,分析高校国有资产的形成、分类以及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具体阐述,由相关概念到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再到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高校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其他国有资产流失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是从法律角度构建对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规制体系,以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为分析思路结合高校国有资产形成、使用、转让、废弃的过程,构建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规制的产权体系、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营体系和监督体系。
韩江丽[10](2014)在《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物质保障,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工作,甚至会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产流失严重等。在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环境下,合理的使用高校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提出高校具有法人资格。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会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的管理水平。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研究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关于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文献,以法人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调查问卷,选取102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充分分析了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的建议和措施,完善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二、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认识方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混乱、家底不清 |
(二)管理环节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主体缺位,缺乏严格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
(三)绩效管理层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资产使用绩效评价机制 |
(四)资产管理行为短期化,对资产管理缺乏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
(五)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化为经营性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 |
二、对于高校国有资产改革发展的对策思考 |
(一)首先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
(二)建立健全国有资产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提高资产使用效能,进一步促进资产科学配置、有效使用和规范处置 |
(三)推进财务绩效改革,构建资产使用评价问责机制 |
(四)对国有资产管理要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
(五)加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
(六)加快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
三、结语 |
(2)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研究 ——以Z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国有资产 |
(二)高校国有资产 |
(三)国有资产管理优化 |
二、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理论 |
(一)产权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绩效评价理论 |
第二章 Z高校国有资产概况及管理现状 |
一、Z高校概况 |
二、Z高校国有资产概况 |
(一)国有资产构成情况 |
(二)国有资产总额变动情况 |
三、Z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
(一)管理主体方面 |
(二)管理制度方面 |
(三)管理职能方面 |
(四)绩效管理方面 |
第三章 Z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管理机构职能界定不清晰 |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资产考核评价不完善 |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
(五)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
二、原因分析 |
(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
(二)部门间联动管理难度大 |
(三)条件保障不足 |
第四章 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
一、明确管理职能划分 |
(一)保障管理机构履职 |
(二)建立联动管理机制 |
二、加强资产管理制度供给 |
(一)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依法全过程监管 |
(二)加快无形资产制度建设,依法评估管理 |
三、构建完整的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
(一)扩充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模型 |
(二)借助过程数据,保证可持续执行 |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
(一)拓展系统功能,统一管理平台 |
(二)利用共享平台,提升使用效益 |
五、打造专业化资产管理队伍 |
(一)配备专业人才,提升工作效率 |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
第五章 结论及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3)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技术路线 |
2、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1、关于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
2、关于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1、关于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国内高校教育经济效率评价 |
2、关于国内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运用 |
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的运用 |
(三)综述小结 |
三、当前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状况和问题 |
(一)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范畴 |
(二)高校国有资产的分类 |
1、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
2、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
(三)高校事业资产配置状况 |
1、资产整体情况 |
2、流动资产总体情况 |
3、固定资产总体情况 |
4、在建工程总体情况 |
5、对外投资总体情况 |
(四)高校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
1、财政部相关法律法规 |
2、教育部相关管理办法 |
3、各高校相关管理办法 |
(五)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
1、主要问题 |
2、主要原因 |
四、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设计 |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1、科学合理原则 |
2、层次性和可量化原则 |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原则 |
4、可操作性原则 |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
1、资产保障水平 |
2、资产管理水平 |
3、资产运行水平 |
(三)数据收集与指标权重确定 |
(四)数据预处理与统计分析 |
1、原始数据的孤立点检测 |
2、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以及类型一致化 |
3、居中型指标变量分析与居中标准确定 |
(五)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绩效评价 |
1、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2、指标变量聚类分析及评价等级划分 |
3、建模样本与检验样本的确定 |
4、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5、实例计算 |
五、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一)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1、基于一级指标的单因子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 |
2、基于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
3、评价结果分析 |
(二)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述评 |
六、高校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建议 |
(一)主管部门方面的改革建议 |
(二)高校自身方面的改革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文献回顾 |
三、高校资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四、基于神经网络法的绩效评价 |
(一) BP 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二) 数据预处理 |
(三) 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五、实例计算 |
六、结 论 |
(5)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以H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理论分析 |
2.1 国有资产相关概念 |
2.1.1 资产 |
2.1.2 国有资产 |
2.2 高校国有资产 |
2.2.1 高校国有资产内涵 |
2.2.2 高校国有资产种类 |
2.2.3 高校国有资产形成的途径 |
2.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
2.3.1 产权制度 |
2.3.2 投入产出理论 |
2.3.3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第3章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
3.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 |
3.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资产闲置浪费 |
3.2.2 资产无偿占用流失 |
3.2.3 账物不符 |
3.2.4 资产管理重有形轻无形 |
3.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
3.3.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
3.3.3 高校缺乏科学的资产清查和评估办法 |
3.3.4 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体制 |
第4章 H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践分析 |
4.1 H高校概况 |
4.2 H高校资产管理概况 |
4.3 H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 |
4.3.1 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与财务制度不统一 |
4.3.2 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
4.3.3 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
4.3.4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 |
4.4 H高校国有资产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国有资产管理的保值增值意识不强 |
4.4.2 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 |
4.4.3 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不科学 |
4.4.4 缺乏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案 |
第5章 国内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借鉴 |
5.1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 |
5.1.1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
5.1.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的借鉴 |
5.2 国内高校资产管理 |
5.2.1 专门管理方法 |
5.2.2 集中管理办法 |
5.2.3 分散管理办法 |
5.3 国内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路径探讨 |
6.1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专业素养 |
6.2 强化国有资产清产核资管理 |
6.3 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
6.4 完善资产管理配置方案 |
6.5 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
6.6 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试析高校国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产权配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科教事业单位落实《转化法》出现的问题 |
(二) 问题的争议与成因 |
1. 问题的争议 |
2. 问题的成因 |
二、问题的成因 |
(一) 科技成果的客体性质与高校的主体权能 |
1. 科技成果的客体性质 |
2. 科技成果持有者的权利 |
(二) 高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利与限制 |
1. 高校转让科技成果的法律限制 |
2. 高校无权向科技人员转让职务科技成果 |
三、《转化法》第19条的立法目的 |
(一) 预防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冲突 |
1. 利益冲突的成因 |
2. 一般科研教学人员的利益冲突行为 |
3. 公务人员的利益冲突行为 |
4. 利益冲突行为的预防 |
(二) 防范国有科技成果流失 |
1. 国有科技成果的界定 |
2. 国有科技成果流失 |
四、《转化法》第19条的局限性 |
(一) 客观上不能防范职务科技成果流失 |
1. 隐性国有科技成果流失 |
2. 无法解决国有科技成果流失的根本原因 |
(二) 制约了科技人员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
1. 隐性知识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
2. 科技人员拥有背景知识产权的积极意义 |
(三) 保留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使用审批程序的负面影响 |
(四) 与放松管制的法律政策相抵触 |
五、问题的解决思路 |
(一) 《转化法》第19条的再修改 |
(二) 建立国有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55 |
1. 设立国有科技成果管理责任主体 |
2. 以防止利益冲突为重点完善信息披露程序 |
3. 建立国有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7)统一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以某省属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产权理论 |
2.1.2 公共预算管理理论 |
2.2 高校国有资产相关概念 |
2.2.1 国有资产 |
2.2.2 国有资产管理 |
2.2.3 高校国有资产 |
2.2.4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2.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分类 |
2.3.1 按照存在形态分类 |
2.3.2 按照运营方式分类 |
2.3.3 按照价值补偿方式分类 |
2.4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概述 |
2.4.1 统一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2.4.2 分散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2.4.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
第三章 统一模式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证分析 |
3.1 某省属H学院概述 |
3.2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
3.2.1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流程 |
3.2.2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岗位设置 |
3.3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3.1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陈旧 |
3.3.2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 |
3.3.3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环节有待完善 |
3.3.4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 |
3.3.5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
第四章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 |
4.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特点 |
4.3 国外公共资产、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4.3.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4.3.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某省属H学院统一模式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5.1 健全管理制度 |
5.2 明确管理职责 |
5.3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 |
5.3.1 加强国有资产审批申购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
5.3.2 规范国有资产采购环节 |
5.3.3 加强国有资产分配使用管理 |
5.3.4 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
5.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
5.5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创新能力 |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 |
6.2.1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6.2.2 进一步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
6.2.3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 |
6.2.4 进一步提高高校国有资产人员专业素质 |
6.2.5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2 高校国有资产概述 |
2.1 高校国有资产的概念 |
2.1.1 资产的概念 |
2.1.2 国有资产的概念 |
2.1.3 高校国有资产的概念 |
2.2 高校国有资产的形成 |
2.3 高校国有资产的分类 |
2.3.1 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
2.3.2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 |
2.4 高校国有资产的特征 |
2.4.1 非生产性 |
2.4.2 准公共性 |
2.4.3 资金来源的多样性 |
2.4.4 固定资产比重大 |
2.4.5 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共存 |
3 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概况 |
3.1 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 |
3.2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 |
3.3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
3.3.1 有形流失 |
3.3.2 无形流失 |
3.4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
3.4.1 产权不清,账物不符 |
3.4.2 管理机制不完善 |
3.4.3 高校国有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 |
3.4.4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混乱 |
3.4.5 监督机制不健全 |
3.5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与其他国有资产流失的比较 |
3.5.1 研究客体及其性质、功能不同 |
3.5.2 适用法律和监管方式的不同 |
3.5.3 流失方式和原因的比较 |
4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 |
4.1 构建科学的高校国有资产产权体系 |
4.1.1 明晰产权关系,确定产权归属 |
4.1.2 全面清产核资,保证账物相符 |
4.2 构建完备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 |
4.2.1 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机构 |
4.2.2 转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观念 |
4.2.3 实施网络化资产管理手段 |
4.2.4 建立资产管理人员考核与责任制度 |
4.3 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
4.3.1 建立科学合规的高校国有资产形成机制 |
4.3.2 建立节约型国有资产使用机制 |
4.3.3 建立建全国有资产处置机制 |
4.3.4 严格规范国有资产报废管理 |
4.3.5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
4.4 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营运机制 |
4.4.1 完善高校国有资产运营过程的法律规范 |
4.4.2 加强资产由非经营性向经营性转化的管理 |
4.4.3 完善高校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法律机制 |
4.4.4 设立同市场经济产权转让相符合的体制 |
4.5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 |
4.5.1 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
4.5.2 落实审计和财务法律制度,加强经济监督 |
4.5.3 严格执行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督 |
4.5.4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流失违法犯罪的法治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产 |
2.1.2 国有资产 |
2.1.3 高校国有资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法人治理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小结 |
第三章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框架 |
3.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调查 |
4.1 高校国有资产的来源及特点 |
4.1.1 高校国有资产的来源 |
4.1.2 高校国有资产的特点 |
4.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
4.2.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
4.2.2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不同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分析调查问卷中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1 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
5.1.2 闲置资产较多,造成浪费 |
5.1.3 设备申购论证不充分 |
5.1.4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
5.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5.2.2 国有资产的预算编制不切实际 |
5.2.3 国有资产管理的预算执行存在问题 |
小结 |
第六章 针对调查问卷存在的问题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6.1 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
6.1.1 引入公众监督,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6.1.2 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 |
6.1.3 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促使高校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6.2 完善预算编制 |
6.2.1 加强国有资产基础信息管理,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
6.2.2 进行资产预测,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
6.2.3 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
6.3 强化预算执行 |
6.3.1 参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信息透明度 |
6.3.2 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杜绝预算执行随意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对策[J]. 蔡晓晓.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1(11)
- [2]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研究 ——以Z高校为例[D]. 荣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3]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D]. 陈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 陈舒,潘晓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5]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以H高校为例[D]. 邓莉玲. 南昌大学, 2019(02)
- [6]试析高校国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产权配置问题[J]. 谢地. 电子知识产权, 2018(09)
- [7]统一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以某省属H学院为例[D]. 李玮. 西北大学, 2018(02)
- [8]高校国有资产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 洪佳丽. 当代会计, 2016(03)
- [9]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法律规制研究[D]. 翟志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05)
- [10]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 韩江丽.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