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对象框架的通用仿真模型开发流程

基于五对象框架的通用仿真模型开发流程

一、A general simulation model developing process based on five-object framework(论文文献综述)

戴铮[1](2014)在《基于通用架构面向多项目的航天软件研发模式》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的航天科技产业经历了令人振奋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航天企业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考验,研制任务成倍增长,从企业的各个层面、科研领域研究基于多型号并举、资源约束的多项目管理模式,是航天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根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实际情况,从航天型号的软件研发领域入手,研究在新形势下航天企业的软件研发模式问题,希望通过创新软件研发模式,帮助航天企业提升软件研发效率和效益。论文是在理解和掌握多项目管理思想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研究的。通过对航天软件研发现状多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项目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涵盖技术层面、工程管理层面、团队管理层面的全新的软件研发模式。论文重点说明了新的研发模式的整体方案和关键环节,关键环节涉及通用性软件架构的技术可行性、基于通用架构复用的航天软件研制流程、软件团队的组织架构和考核体系等,而且在文中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论文的研究表明,基于通用架构面向多项目的航天软件研发模式可有效提高企业软件研发效率和效益,是航天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必须做出的选择,文中提出的软件研发模式整体方案和具体方法具有实践意义。

唐国明[2](2012)在《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决策系统是无人驾驶汽车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智能决策水平直接决定了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了构建性能可靠的智能决策系统,在研制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测试以尽早暴露系统中存在的各种设计缺陷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车实验受限的情况下,有鉴于半物理仿真技术的诸多优点,将来应该成为无人车智能决策系统分析、设计与验证的重要手段。目前,半物理仿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的研究与设计活动中,但还没有发现应用在无人车智能决策水平验证上的案例。无人车半物理仿真作为仿真理论中一个比较新颖的应用方向,可以对无人车智能决策水平进行评估。在把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应用于实验之前,对其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其仿真可信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是确保仿真系统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前提条件。首先回顾了汽车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汽车普遍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而引出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概述了仿真理论与仿真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描述了半物理仿真技术在汽车工程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上的应用情况。介绍了仿真可信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种技术规范的发展情况,具体论述了仿真系统可信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对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作了说明。从仿真系统的技术需求出发,设计出半物理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并详细阐述了整个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无人车智能决策水平的测试内容,给出虚拟交通场景的总体设计框架以及几种典型的测试道路结构。针对从虚拟环境中获取信息的问题,简单建立了从两维图像中恢复出三维信息的图像处理算法。在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具体使用要求下,对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反解作了计算。将并联机构划分成三个四面体,并结合泰勒级数展开与牛顿—拉夫森数值计算方法得出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同样,在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的具体要求下,确定出并联机构运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并计算出并联机构各驱动器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与角加速度,按照牛顿—欧拉方法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基于模型控制方法,设计PD控制器对并联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考虑到通常的标定算法需要计算运动学正解的不便,文中把标定问题转化成在已知运动平台位姿(位置与姿态)的情况下,计算驱动器的测量长度与计算长度之间的残差,并以最小二乘迭代法计求解并联机构的运动参数。给出了并联机构的自然振动频率计算。作为半物理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包括汽车车体、轮胎与四个悬架在内的汽车系统动力学方程。由于无人车通常在平坦路面上进行测试,且汽车的前向速度、侧向速度以及横摆角速度已经足够检验汽车的动力学行为,因此文中同时也建立了简化的汽车动力学方程。以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可信度为研究对象,在既往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给出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开发流程。给出两种典型的数据预处理统计学方法。详细介绍了有关统计相似分析的概念,重点突出了相似度计算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可信度分析的递阶层次结构图。以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汽车动力学模型、并联机构的控制模型以及整个系统的可信度计算方法。总的说来,本文是基于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工程的具体应用加以展开的。希望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对本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促进半物理仿真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研究开发上的应用。

王利娜[3](2010)在《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下的信息技术正在飞快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随之涌现。作为大型制造业的一员,造船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制造系统理论和现代造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都认同敏捷制造是船舶未来先进的建造模式,所以国内外的船舶制造正在从集成制造向敏捷制造过程转化。在分析敏捷造船的特点及国内外造船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在制造网格基础上建立了船舶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架构,将船厂、船东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引入船舶的开发和建造过程,通过盟员之间有效的协作,实现造船的敏捷化。虚拟企业是一种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企业形式,是一种面向应用的企业,它根据特定的需求完成整个企业的组织。但在现有条件下,虚拟企业难以实现订单驱动的企业组织和结构调整,难以可靠而有效地管理企业资源,无法实现虚拟企业制造资源的高效调度。因此,本文引入网格理论和技术,对该构架下的船舶建造虚拟企业的组织问题,运行模式以及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船舶制造的特点及造船的国内外现状,探讨了船舶敏捷制造的重要性,介绍了虚拟企业以及网格技术的相关知识,并研究了网格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即制造网格的相关内容。2.分析在现在造船模式下实施敏捷造船并将网格技术引入其中的原因,并给出了多视图下的面向敏捷造船动态联盟的制造网格体系结构;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船舶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及制造系统。最后,介绍了基于制造网格的敏捷造船模式架构及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3.在前面建立的基于制造网格的敏捷造船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对其中的任务管理和资源调度两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制造网格的任务管理过程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制造网格任务管理模型,对任务管理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对船舶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对制造网格环境下的资源建模与封装进行介绍,并建立资源的评价体系,提出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敏捷造船虚拟企业制造资源的调度进行了研究,对调度过程与策略进行了介绍。4.最后针对网格敏捷造船资源调度特点,结合蚁群算法,实现了敏捷造船过程中资源调度的实现,并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分析,证明用小生境优化蚁群算法(MACO)资源调度的可行性。

石胜友[4](2007)在《制造网格资源管理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全球化和制造网络化是当前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支撑和基于网络集成和共享制造资源的基础设施,制造网格利用网格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制造资源封装成标准、开放的网格服务节点,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制造服务。为了有效地实现制造网格环境下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本文在制造网格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制造网格的体系结构、资源建模、服务节点构建、资源服务能力评价和资源优化配置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提出了一种制造网格的多层次体系架构,从下至上由物理资源层、资源连接层、虚拟资源层、服务管理层和制造服务应用层组成。该架构中,物理资源层的资源实体被映射为虚拟资源层的网格服务,以服务的形式将本地资源共享为网络上的全局资源,充分体现网格以服务为核心的精髓。(2)提出了用功能视图、资源视图、信息视图和过程视图描述体系结构的功能结构、资源构成、信息来源和系统运行方式,过程视图将前三个视图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制造网格体系结构全局关系的多视图模型,全面描述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特征。(3)研究了制造网格资源管理的典型过程和基本操作,包括资源注册、资源描述、资源发现、资源评价、资源分配和资源状态监控等环节。构建了制造网格资源管理模型,基于OGSA中基本的管理接口实现制造网格资源管理功能。提出了制造网格环境下的资源统一抽象模型,用于描述资源属性信息和定义访问接口。基于web技术实现了服务节点的信息描述,操作接口定义,服务实现和部署,并实例化封装了标准件库网格服务节点。(4)研究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制造网格资源配置过程,对该过程的任务建模、任务分解、资源检索、资源服务能力评价、任务分配及任务状态监控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资源服务能力评价是该过程的关键和难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资源服务能力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多属性优化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选择、交叉、变异算子,以及保优操作和终止条件,并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5)研究了制造网格中的经济学问题,阐述了在制造网格资源配置中引入经济模型的优点。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理论建立了制造网格资源市场模型和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框架。研究了基于市场机制的制造网格资源配置原理和过程,在市场供需均衡状态下达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Pareto)最优。资源配置过程的关键是资源均衡价格的确定,引入了确定资源均衡价格的快速迭代算法,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6)依托相关项目研究背景,基于Web技术和网格软件开源工具包Globus Toolkit开发了一个面向资源共享的制造网格服务平台,包括一个制造资源管理子系统和制造任务管理子系统。封装了加工资源数控机床(硬件资源)和设计资源标准件库系统(软件资源)的网格服务节点,并以某型号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为制造任务,将论文所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二、A general simulation model developing process based on five-object framewor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general simulation model developing process based on five-object framework(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通用架构面向多项目的航天软件研发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航天软件研发模式现状与问题
    2.1 航天软件概述
        2.1.1 航天工程
        2.1.2 航天软件概述
        2.1.3 航天院所型号管理情况
    2.2 软件研发模式
        2.2.1 研发模式的含义和作用
        2.2.2 软件研发模式相关的因素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航天现有软件研发模式分析
        2.3.1 以航天型号为牵引、以软件工程化管理为核心的研发模式
        2.3.2 航天软件的技术特点
        2.3.3 单项目软件工程化管理方法
        2.3.4 项目组织形式
    2.4 存在的问题
        2.4.1 航天项目研发现状
        2.4.2 航天软件研发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通用架构面向多项目的航天软件研发模式概述
    3.1 多项目管理
        3.1.1 项目管理概述
        3.1.2 多项目管理概述
        3.1.3 项目集管理要点
    3.2 软件复用
        3.2.1 基于代码的复用
        3.2.2 基于设计模式的复用
        3.2.3 基于通用架构的复用
    3.3 解决思路
        3.3.1 具体思路
        3.3.2 思路总结优化
    3.4 研发模式整体方案
        3.4.1 研发模式整体框架
        3.4.2 研发模式内部关系描述
        3.4.3 研发模式难点描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发模式关键环节
    4.1 通用软件架构研发
        4.1.1 基本思想
        4.1.2 汽车电子行业的成熟经验
        4.1.3 软件任务的模块化
        4.1.4 利用分层模型实现通用软件架构
    4.2 基于通用架构复用的航天软件工程化流程
        4.2.1 基本思想
        4.2.2 通用航天软件架构软件工程化流程
        4.2.3 基于通用软件架构进行本地化二次开发软件工程化流程
    4.3 面向多项目的软件研发团队管理
        4.3.1 基本思想
        4.3.2 基于通用软件架构面向多项目研发的组织架构
        4.3.3 基于通用软件架构面向多项目研发的考核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通用架构面向多项目的航天软件研发模式应用
    5.1 应用背景
        5.1.1 研究室现状介绍
        5.1.2 研究室软件任务特点
    5.2 研发模式应用
        5.2.1 研发模式可行性论证过程
        5.2.2 制定基于架构复用的研发流程
        5.2.3 组织架构调整
    5.3 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2)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仿真、仿真技术与仿真系统
    1.3 仿真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1.4 半物理仿真技术在汽车工程上的应用概况
    1.5 仿真可信度研究
        1.5.1 VV&A的概念及规范发展
        1.5.2 VV&A的可信度评估方法研究
        1.5.3 VV&A的应用现状研究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整体设计
    2.1 引言
    2.2 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
        2.2.1 半物理仿真系统的技术要求
        2.2.2 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组成
        2.2.2.1 主控计算机
        2.2.2.2 运动模拟系统
        2.2.2.3 视景模块
        2.2.2.4 试验汽车
    2.3 系统工作原理
    2.4 虚拟交通场景设计
        2.4.1 静态测试模块
        2.4.2 动态测试模块
        2.4.3 虚拟传感器模块
        2.4.4 智能行为评估模块
    2.5 图像处理算法
        2.5.1 相机投影模型
        2.5.2 相机的标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及其标定
    3.1 引言
    3.2 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3.2.1 系统坐标系
        3.2.2 运动学反解计算
        3.2.3 运动学正解计算
    3.3 并联机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3.3.1 运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分析
        3.3.2 各驱动分支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3.4 并联机构正向动力学方程
        3.4.1 驱动器的动力学方程
        3.4.2 运动平台的动力学方程
        3.4.3 系统整体动力学方程
    3.5 并联机构的计算力矩控制
    3.6 并联机构系统标定
        3.6.1 并联机构的误差来源与标定方法
        3.6.2 并联机构标定算法
        3.6.3 并联机构位姿测量
        3.6.4 并联机构的标定流程
    3.7 并联机构的自然频率计算
    3.8 计算实例
        3.8.1 运动学正解计算
        3.8.2 自然频率计算
        3.8.3 运动平台响应轨迹仿真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符号约定
    4.3 汽车坐标系
    4.4 轮胎动力学分析
        4.4.1 UA轮胎模型
        4.4.2 车轮纵向力与侧向力联合作用力
        4.4.3 在SAE坐标系下的纵向力与侧向力
    4.5 簧上质量的Newton-Euler动力学方程
    4.6 汽车悬架模型
    4.7 作用在汽车车体上的力与力矩的计算
    4.8 四自由度汽车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可信度分析
    5.1 引言
    5.2 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
        5.2.1 校核、验证与确认的概念
        5.2.2 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的意义
        5.2.3 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的认技术分类
    5.3 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开发流程
    5.4 仿真数据的统计分析
        5.4.1 Theil不等式系数(TIC)法
        5.4.2 Hotelling双样本T2检验
    5.5 统计相似分析
    5.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半物理仿真系统可信度计算
        5.6.1 层次分析法
        5.6.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5.6.3 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5.6.3.1 专家打分
        5.6.3.2 综合打分结果
        5.6.3.3 构造判断矩阵
        5.6.3.4 一致性检验
    5.7 无人车半物理仿真系统可信度计算事例
        5.7.1 汽车动力学模型验证
        5.7.1.1 计算各子指标的统计相似度
        5.7.1.2 可信度指标模型
        5.7.2 并联机构控制模型验证
        5.7.2.1 计算各子指标的统计相似度
        5.7.2.2 可信度指标模型
        5.7.3 半物理仿真系统总体可信度计算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船舶建造的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敏捷制造的特点及其敏捷造船的重要性
        1.3.1 敏捷制造
        1.3.2 敏捷造船
    1.4 虚拟企业
        1.4.1 基本理论
        1.4.2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
        1.4.3 虚拟组织的运作模型
    1.5 开展船舶制造虚拟企业存在的难题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网格技术及制造网格的基本理论
    2.1 网格的概念
        2.1.1 网格的本质与特点
        2.1.2 网格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2 Globus Toolkit4.0 网格平台软件
        2.2.1 GT4 软件的体系结构
        2.2.2 GT4 容器
    2.3 制造网格
        2.3.1 制造网格的基本概念
        2.3.2 制造网格的特点
        2.3.3 制造网格的体系结构
    2.4 制造网格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系统研究
    3.1 现代船舶建造模式
        3.1.1 现代造船理论
        3.1.2 船舶建造的工作流程
    3.2 实施敏捷造船并引入网格技术的原因
        3.2.1 船舶敏捷制造
        3.2.2 网格技术对虚拟企业组建的支持
        3.2.3 网格技术在虚拟企业资源管理与调度中的作用
    3.3 面向敏捷造船动态联盟的制造网格
        3.3.1 面向敏捷造船动态联盟的制造网格体系结构
        3.3.2 多视图下的面向敏捷造船动态联盟的制造网格体系结构
    3.4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虚拟企业
        3.4.1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制造企业动态联盟
        3.4.2 船舶制造虚拟企业基于制造网格的架构
        3.4.3 面向应用的船舶虚拟企业架构的网格基础
        3.4.4 网格环境下敏捷造船虚拟企业的组织过程
    3.5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系统
        3.5.1 基于制造外网格的敏捷造船系统
        3.5.2 基于制造内网格的成员企业制造系统
    3.6 制造网格环境下的船舶敏捷制造模式架构
        3.6.1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模式架构
        3.6.2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模式架构中的关键技术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船舶敏捷制造系统的制造网格任务管理技术研究
    4.1 制造网格模块间的关系与应用过程
    4.2 船舶敏捷制造的网格任务管理
        4.2.1 敏捷造船虚拟企业制造任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4.2.2 敏捷造船的制造网格任务管理功能模型及工作流程
        4.2.3 制造网格任务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4.2.4 敏捷造船的制造网格任务管理系统架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制造网格的敏捷造船虚拟企业资源调度研究
    5.1 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
        5.1.1 制造资源建模
        5.1.2 制造资源的封装
    5.2 基于制造网格的敏捷造船虚拟企业资源优化选择
        5.2.1 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
        5.2.2 资源节点的多目标优化
    5.3 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系统的资源调度
        5.3.1 敏捷造船虚拟企业制造网格资源调度概述
        5.3.2 调度策略
        5.3.3 调度策略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蚁群算法的敏捷造船资源调度的实现
    6.1 蚁群算法
        6.1.1 基本蚁群算法简介
        6.1.2 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6.2 用蚁群算法进行资源调度的可行性分析
    6.3 改进的小生境蚁群优化算法(MACO)分析及实现
        6.3.1 小生境蚁群算法
        6.3.2 小生境蚁群算法的实现
    6.4 基于MACO 的敏捷造船过程资源调度算例论证
        6.4.1 算例分析
        6.4.2 实验及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4)制造网格资源管理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来源
    1.3 制造网格概述
        1.3.1 制造网格的概念
        1.3.2 制造网格的特征
        1.3.3 制造网格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网格技术
        1.4.2 制造网格技术
        1.4.3 网络化制造及其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体系结构安排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制造网格的体系结构和多视图模型
    2.1 网格体系结构的演变
        2.1.1 协议与服务
        2.1.2 五层沙漏结构
        2.1.3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2.2 制造网格的体系结构
        2.2.1 制造网格的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
        2.2.2 面向资源共享的制造网格的体系结构
        2.2.3 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特点
    2.3 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多视图模型
        2.3.1 功能视图
        2.3.2 资源视图
        2.3.3 信息视图
        2.3.4 过程视图
    2.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研究成果
第三章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与服务节点构建
    3.1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的目的
    3.2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过程
    3.3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的基本操作
        3.3.1 资源信息收集与更新
        3.3.2 资源发现与定位
        3.3.3 资源评价与资源分配
        3.3.4 生命周期管理
    3.4 资源管理系统结构
        3.4.1 OGSA中的资源管理
        3.4.2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需求
        3.4.3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模型
    3.5 制造网格服务节点构建
        3.5.1 资源抽象模型
        3.5.2 服务信息的描述
        3.5.3 操作接口的定义
        3.5.4 服务实现与部署
    3.6 标准件库系统的网格化封装实例
        3.6.1 面向服务的标准件库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
        3.6.2 标准件库网格服务的实现机制
        3.6.3 标准件库网格服务信息的描述
        3.6.4 标准件库网格服务的操作接口定义
        3.6.5 系统实现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研究成果
第四章 制造网格任务管理与资源能力评价
    4.1 制造网格任务管理过程
    4.2 制造网格任务管理模型
    4.3 制造网格任务管理过程的关键技术
        4.3.1 制造任务建模
        4.3.2 制造任务分解
        4.3.3 制造资源检索
        4.3.4 制造任务分配
        4.3.5 制造任务监控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资源服务能力评价
        4.4.1 遗传算法
        4.4.2 术语定义
        4.4.3 多目标资源优化模型
        4.4.4 适应度函数
        4.4.7 遗传算子设计
        4.4.8 算例论证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研究成果
第五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制造网格资源配置
    5.1 制造网格中的经济学问题
    5.2 相关研究
        5.2.1 基于经济学的网格资源管理
        5.2.2 网络化制造中的相关研究
    5.3 资源市场模型
        5.3.1 制造网格资源市场模型
        5.3.2 制造网格资源市场的构成要素
    5.4 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框架
    5.5 基于市场机制的制造网格资源配置
        5.5.1 市场机制
        5.5.2 相关术语定义
        5.5.3 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原理
        5.5.4 确定资源均衡价格的迭代算法
        5.5.5 算例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研究成果
第六章 技术验证与系统实例
    6.1 原型系统概述
        6.1.1 系统功能模型
        6.1.2 系统执行架构
    6.2 系统实现架构
    6.3 网格服务开发过程描述
    6.4 系统实例
        6.4.1 系统运行环境
        6.4.2 资源管理子系统部分功能实例
        6.4.3 任务管理子系统部分功能实例
    6.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四、A general simulation model developing process based on five-object framework(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通用架构面向多项目的航天软件研发模式[D]. 戴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6)
  • [2]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设计[D]. 唐国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3]基于制造网格的船舶敏捷制造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王利娜. 江苏科技大学, 2010(04)
  • [4]制造网格资源管理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 石胜友.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基于五对象框架的通用仿真模型开发流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