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十大新关系”

政企“十大新关系”

一、政府与企业“新十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立华[1](2021)在《开放治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篇章。总结40年的经验,不仅是对辉煌过去的最好纪念,也可为未来提供更好参考。研究发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心是开放,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也是开放治理。开放治理是中国人民自己主导的开放,是为中国人民的开放,是对内和对外的双重开放,是对一切领域的全面开放。实行开放治理不仅因为开放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特征,而且也是解决传统中国落后局面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开放治理的基本路径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试点推广、渐进有序、统筹互促,同时,也要处理好国内和国外、集权和分权、城市和农村、经济和政治等十大关系。衡量开放治理的基本标准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但最高标准始终是人民利益。总之,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深化开放治理,努力建设全面开放中国和全面开放社会,是当前我国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任务。

郑文娟[2](2021)在《县域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比较与优化研究 ——以陕西省Q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离不开各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扶贫整合资金和项目制资金在扶贫工作实践中贡献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等成为新重点。然而,项目制资金和整合资金两种使用模式在资金的规模、批准权限、使用范围、受益人群、拨付目的、使用效率等方面均不尽相同。深入理解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在基层治理中的特征与适用条件,明确利弊,对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促进财政涉农资金的有效使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陕西省Q县为案例,以2017年-2019年数据和资料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在地方政府实际落实过程中的规模体量、使用成效、政府责任落实和群众满意度,力图为优化资金使用模式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整合资金更适合具体、灵活、周期短的项目,项目制资金更适合规模大、标准性高、专业性强的项目。基于此,实践中应结合各自特点,科学统筹考虑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进一步探索扩大整合资金所适用的领域;加强干部流动培养;完善项目制调整机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基层项目执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整合资金和项目制资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王曙光[3](2020)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文中提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为保证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均衡发展,中国应从系统动态平衡理论出发,以城乡协调、工农协调、区域协调为目标,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框架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未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要以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制度创新为抓手,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积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后脱贫时代"治理相对贫困为主要抓手,以"制度普惠"取代"制度二元",推动欠发达地区整体发展和内生性发展;要以农村组织化和集约化经营为抓手,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王曙光,王丹莉[4](2020)在《全球化视角下的双循环战略》文中研究说明双循环战略是基于对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系统审慎判断而做出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决策。双循环战略和中国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既与"中国与世界关系"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也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模式和增长机制的重大调整。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语境的历史变迁和发达国家"去全球化"与"再工业化"的根源,回顾了我国四十多年来开放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从全球化视角深入阐述了双循环战略的战略背景。文章认为,未来应从"系统动态均衡"方法论出发,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系统动态平衡、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系统动态平衡、改革-开放-发展的系统动态平衡,这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

蔡立辉,梁钢华[5](2019)在《“一带一路”与广东地缘经济功能重塑》文中认为中央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给包括广东在内的地方政府开创对外开放新局赋予了新内涵。借用世界体系论相关演进框架分析,广东因其雄厚经济实力、特殊区位优势、港澳极化外溢、开放优势传承弘扬等有力支撑,在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牵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背景下,其地缘经济功能凸显出战略性重塑优化的新机遇。但与新趋势、新要求相比,其重塑优化进程面临一些结构性挑战,需要从增强内核、纳入国家盘子、强化自主体系等方面综合施策,破解难题、强化优势。

鲁问学[6](2019)在《胡鞍钢:国情研究的探路者(上)》文中提出谁在影响当代中国?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至少有两类人物:一是政治家或领导人,通过制定政治决策影响中国,借助国家机构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二是思想家,借助报刊文章和着作传播思想和观点,通过思想或观念的传播影响当代中国。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产生影响,有其互补性、关联性和统一性,也有其差异性、非关联性和多样性。当然,除了政治家、思想家,还有各种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记者等,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和渠道影响当代中国,也会影响世界。这些无形的思想合力构成了中国思想潮流,反映了中国创新趋势,推动了中国现代化之路。

王曙光,王彬[7](2019)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出路》文中提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机制设计导致其股权结构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村镇银行公司治理造成深刻影响。本文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双重经营目标分析出发,深入探讨了股权高度集中与公司治理结构非均衡对边疆地区村镇银行经营造成的后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据公允价格和社会效益指标对村镇银行进行激励式精准补贴、建立股权交易流转平台并尊重小股东的公司治理权、鼓励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探索因地制宜的独特发展路径等政策建议。

任春晓[8](2018)在《改革开放与中共发展理念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中共自成立起就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及时转变发展理念、发展策略和方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十八大前中共发展理念存在着四种形态,十八届五中全会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纲,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

王曙光[9](2018)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总结我国当前小微企业发展及其融资状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近年来发生了积极的结构性变化,但是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面临着多方面制约和挑战。论文分别从小微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两个视角提出了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短期对策和长期方略。

刘彤[10](2018)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家系列 中国企业家40年记(四)》文中指出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当代中国企业家从诞生到成长的40年。40年来,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政治判断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埋头苦干,敬业奉献的企业家队伍正在不断茁壮成长,这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重大成就和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开辟这个专栏,从一块块历史的碎片中寻找当代企业家成长的烙印。温故而知新,激励中国企业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策马前行。

二、政府与企业“新十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与企业“新十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治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说开放治理是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
二、开放治理的基本内容
三、开放治理的根本原因
    (一)开放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方向
    (二)开放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三)开放是解决传统中国落后局面和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四)开放是实现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开放治理的基本路径
    (一)独立自主的开放
    (二)实事求是的开放
    (三)试点推广的开放
    (四)渐进有序的开放
    (五)统筹互促的开放
五、开放治理要处理的十大关系
    (一)国内和国外的关系
    (二)政党、兄弟党和政府的关系
    (三)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四)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五)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的关系
    (六)经济和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关系
    (七)稳定和发展、民主的关系
    (八)民主和集中、法治的关系
    (九)效率和质量、公平的关系
    (十)大局和小局的关系
六、开放治理的评价标准
七、结论:坚持和深化开放治理,建设全面开放中国和全面开放社会

(2)县域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比较与优化研究 ——以陕西省Q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整合资金的相关研究
        1.2.2 项目制资金的相关研究
        1.2.3 财政分权:一种区分整合与项目制的视角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项目制资金
        2.1.2 整合资金
    2.2 理论基础
        2.2.1 分权集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形成背景
        2.3.1 “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2.3.2 财政实行地方包干制
        2.3.3 分税制改革
        2.3.4 项目制:一种治理手段
        2.3.5 整合资金:一种兴于脱贫攻坚的模式
第三章 Q县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基本现状
    3.1 Q县的基本概况与代表性辨析
        3.1.1 Q县的基本概况
        3.1.2 Q县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分析
    3.2 Q县项目资金的两种使用模式介绍
        3.2.1 项目制模式
        3.2.2 整合资金模式
    3.3 Q县两种使用模式下的项目资金现状
        3.3.1 项目制资金的投入、使用及分配
        3.3.2 整合资金的投入、使用及分配
第四章 Q县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4.1 项目资金投入比较
        4.1.1 基于项目抽样分析
        4.1.2 基于乡镇抽样分析
    4.2 资金使用成效比较
        4.2.1 项目制资金使用成效
        4.2.2 整合资金使用成效
        4.2.3 使用成效比较
    4.3 政府责任落实比较
    4.4 群众满意度比较
    4.5 比较分析总结
        4.5.1 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特征
        4.5.2 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优劣势
        4.5.3 综合分析
第五章 优化两种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项目制资金使用模式的优化建议
        5.1.1 灵活管理项目实施
        5.1.2 合理设置配套资金
        5.1.3 积极建立沟通机制
        5.1.4 加快推进管理信息化
    5.2 整合资金使用模式的优化建议
        5.2.1 拓宽适用范围
        5.2.2 加强队伍建设
        5.2.3 完善绩效考核
        5.2.4 健全风险防范
    5.3 综合建议
        5.3.1 综合使用两种模式
        5.3.2 加强干部交流培养
        5.3.3 增强基层能力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3)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农业农村领域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
以系统动态平衡理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一,城乡协调。
    第二,工农协调。
    第三,区域协调。
以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以“后脱贫时代”治理相对贫困为抓手,以“制度普惠”理念推动欠发达地区全面发展
以农村组织化和集约化经营为抓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未来三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展望

(4)全球化视角下的双循环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循环战略是基于对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系统审慎判断而做出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决策
二、全球化、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全球化语境的变迁
三、从自由主义到保护主义:发达国家的“去全球化”与“再工业化”
四、双循环战略与中国开放发展格局的演变
五、结论:以“系统动态均衡”观点理解和构建“改革—开放—发展”新格局

(5)“一带一路”与广东地缘经济功能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从世界体系论视角看广东地缘经济功能重塑新机遇
三、广东推进地缘功能重塑的阶段性成效与不足分析
四、新时代推进广东地缘经济功能重塑的路径与对策

(6)胡鞍钢:国情研究的探路者(上)(论文提纲范文)

如何理解中国学派
国情研究领域的探路者、开拓者
知识为民、知识报国

(7)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制度与股权结构中的非均衡性
二、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目标的内在矛盾
    1. 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现代企业制度与话语权集中之间的矛盾
    2. 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双重经营目标与小股东利益的内在矛盾
三、解决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困境的政策框架
    1. 根据公允价格和社会效益指标对村镇银行进行激励式精准补贴
    2. 完善村镇银行股权制度设计, 建立股权交易流转平台, 尊重小股东的公司治理权
    3. 加强模范宣传作用, 鼓励边疆民族地区村镇银行探索因地制宜的独特发展路径

(8)改革开放与中共发展理念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念的实质与研究发展理念的意义
二、十八大前中共发展理念的“四种形态”
    (一)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二)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四) 科学发展观
三、“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共对发展的新探索
四、中共发展理念的演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

(9)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当前小微企业发展及其融资:现状与难点
    (一)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二)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三) 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及其根源
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键是改善中小金融机构体制机制:问题与挑战
    (一)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二)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及其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短期对策与长期方略
    (一) 从小微企业发展的视角
    (二) 从中小金融机构的视角
        1.短期对策
        2.长期方略

四、政府与企业“新十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治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J]. 杨立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2]县域项目资金使用模式的比较与优化研究 ——以陕西省Q县为例[D]. 郑文娟. 西北大学, 2021
  • [3]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J]. 王曙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24)
  • [4]全球化视角下的双循环战略[J]. 王曙光,王丹莉. 新疆农垦经济, 2020(09)
  • [5]“一带一路”与广东地缘经济功能重塑[J]. 蔡立辉,梁钢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6]胡鞍钢:国情研究的探路者(上)[J]. 鲁问学. 经济导刊, 2019(05)
  • [7]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 王曙光,王彬. 农村经济, 2019(03)
  • [8]改革开放与中共发展理念的演进[J]. 任春晓.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 [9]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研究[J]. 王曙光. 农村金融研究, 2018(09)
  • [10]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家系列 中国企业家40年记(四)[J]. 刘彤. 市场观察, 2018(08)

标签:;  ;  ;  ;  ;  

政企“十大新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