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的影响与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臣[1](2021)在《基于多组学分析的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甲壳动物作为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之一,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生长性状是经济类甲壳动物最重要的性状之一,直接影响养殖品种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然而,迄今为止甲壳动物生长性状的生物学机理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在日本囊对虾等十足目动物中。本文以日本囊对虾为研究对象,构建日本囊对虾零换水养殖模式,基于形态学分析研究该模式下日本囊对虾生长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对同一家系不同生长阶段体质量显着差异的日本囊对虾从生理生化、肠道菌群、基因层面、蛋白层面和代谢物层面进行研究,旨在解析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以期为完善甲壳动物生长性状基础理论提供参考资料,为对虾乃至其它经济类甲壳动物育种和养殖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果如下:本研究以构建的日本囊对虾全同胞家系为实验材料,采用零换水养殖模式养殖日本囊对虾,日本囊对虾在无底质、不换水的情况下,存活90 d以上并且活力良好。试验期间水体理化因子稳定,pH 为(8.13±0.07)~(8.61±0.01),NH4+-N 为 0~(0.769±0.124)mg/L,NO2--N为0~(0.167±0.034) mg/L,NO3--N为0~(1.267±0.120) mg/L。该模式下日本囊对虾的生长大致分为两个生长阶段:30~50日龄为快速生长期,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长率最大,分别为4.28~9.51 %/day和53.46%~158.83%;50~100日龄为稳定生长期,特定生长率为2.15~2.37 %/day,相对增长率为24.00%~26.7 1%。本研究构建日本囊对虾零换水养殖模式并证实其具有可行性,得到该养殖模式下日本囊对虾生长规律,为后续研究取样时间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为日本囊对虾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体质量显着差异的日本囊对虾生理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来研究动态变化的生理指标与日本囊对虾生长之间的关系。快速生长组(FG)α-淀粉酶(α-Amylase,AMS)活性在40和100日龄高于缓慢生长组(SG),FG组脂肪酶(Lipase,LPS)活性在每个生长阶段均高于SG组,胰蛋白酶(Trypsin,TRS)活性刚好与LPS相反。FG组溶菌酶(Lysozyme,LZM)活性在每个生长阶段均高于SG组。FG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在40日龄高于SG组,在100日龄时刚好相反。12个肠道菌群样品的Q20均在73.63%以上,Clean Reads均在90.29%以上。注释到2,771个OTUs,FG组OTUs数量高于SG组,1,484个OTUs为两组共有。FG和SG组Alpha Diversity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FG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高于SG组(p>0.05);在属分类水平上,FG组弧菌属(Vibrio)丰度低于SG组(p>0.05)。FG组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功能高于SG组(p<0.05)。对全虾体成分分析,FG组水分含量比SG组低(p<0.05),粗蛋白含量比SG组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FG组日本囊对虾可能通过增强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减少一些不必要能量的消耗,来合成更多蛋白质,实现生长优势。通过对来自同一家系不同生长阶段体质量显着差异的日本囊对虾进行转录组学分析,获得111.64 Gb Clean Data,鉴定到10,194个基因。日本囊对虾全长转录组相比二代组装转录组,得到的基因平均长度更长,基因注释率更高。在特定生长率大的快速生长期(40日龄)相比特定生长率小的稳定生长期(70日龄),鉴定到更多差异表达基因(DEGs)。215个DEGs为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共有,其中106个DEGs在两个生长阶段表达趋势一致,其余109个趋势相反。通过qPCR对在两个生长阶段表达趋势一致的DEGs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转录组一致,证实转录组数据可靠。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得到的DEGs功能相对保守,包括糖酵解(Glycolysis)通路在内的12条显着富集通路为两个生长阶段共有。首次报道Hippo信号通路(Hippo signaling pathway-fly)直接参与甲壳动物生长,克隆得到该通路中的关键基因Mj14-3-3-like。其ORF为741 bp,编码246 个 AA。 Mj14-3-3-like在快速生长组对虾高表达,在蜕皮间期表达量最低,这些结果表明Mj14-3-3-like可能负调控日本囊对虾生长。通过对来自同一家系不同生长阶段体质量显着差异的日本囊对虾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得到1,720个蛋白质。在日本囊对虾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分别鉴定到52和70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10个DEPs为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共有,并且每个DEP在两个生长阶段表达趋势一致,提示它们可能是日本囊对虾潜在的生长标志物。对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做联合分析,在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分别筛选到10和7个DEPs/DEGs,大多数基因表达趋势一致。蛋白质组、转录组和qPCR均证实MHC-1a和MHC-1b在快速生长组对虾中低表达,提示它们可能负调控日本囊对虾生长。克隆得到Mj14-3-3-epsilon-like、MjGPI和MjGPD1,它们的ORF分别为822、1,671 和 1,098 bp,编码 273、556 和 365 个 AA。Mj14-3-3-epsilon-like 在快速生长组中低表达,在蜕皮间期表达量较低;MjGPI和MjGPD1在快速生长组中高表达,在蜕皮间期表达量较高;这些结果表明它们可能调节日本囊对虾生长。快速生长组对虾可能通过Hippo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生长优势;快速生长组对虾还可能通过激活包括糖酵解途径在内的多种代谢途径,实现生长优势。通过对来自同一家系不同生长阶段体质量显着差异的日本囊对虾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鉴定到2,342和1,811种代谢物。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分别鉴定到229和275种差异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下的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分别鉴定到149和85种差异代谢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75和30种差异代谢物为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共有,并且每种差异代谢物在两个生长阶段表达趋势一致,提示它们可能在日本囊对虾生长中起重要作用。通过ELISA试剂盒,对鉴定到的共有差异代谢物丙酮酸等进行检测,实验结果与代谢组一致,证实代谢组数据可信。在100日龄的快速生长组对虾中,丙酮酸含量同样低于缓慢生长组。这些结果表明丙酮酸是日本囊对虾一种潜在的生长标志物。快速生长组对虾可能通过激活包括糖酵解途径在内的多种代谢途径,实现生长优势。此外,本团队前期构建了一种地膜池养殖日本囊对虾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以塘底铺设“地膜”取代传统养殖模式塘底铺设的“沙子”。该养殖模式下日本囊对虾可以存活5个月以上,不过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生长缓慢,体色由黄变蓝。本研究通过对传统养殖模式和地膜池养殖模式养殖日本囊对虾鳃和肝胰腺进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得到60,780个基因。在鳃中鉴定到1,005个DEGs (427个上调,578个下调),在肝胰腺中鉴定到115个DEGs (41个上调,74个下调)。这些结果表明鳃相比肝胰腺对外部环境变化更敏感。包括肌动蛋白和淀粉酶在内的多个必需基因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地膜池养殖日本囊对虾生长缓慢的原因。虾青蛋白(Crustacyanin subunit A和C)在地膜池养殖日本囊对虾中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地膜池养殖日本囊对虾体色变蓝的原因。本研究初步解析了地膜池养殖日本囊对虾生长缓慢和体色变蓝的分子机制,为完善地膜池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乔凤禄[2](2021)在《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凡纳滨对虾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主要通过换水来实现,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并且大多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循环水养殖(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该模式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同时提高养殖产量,但其存在投资、运营成本高,大面积推广难度大等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内循环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将预先挂膜的聚氨酯生物填料内置对虾养殖池,充分利用对虾养殖池空间,将养殖池集对虾养殖与水质净化于一体,具有投入和运行费用低,高密度、产出高,防止外源致病菌侵入,减少对虾发病率等优点。本文研究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高通量技术分析了内循环养殖系统聚氨酯填料生物膜形貌和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设置换水淡化盐度(A1池)、换水不淡化盐度(A2池)、内循环淡化盐度(A3池)和内循环不淡化盐度(A4池)4个标苗系统,在22 d的标苗过程中,温度、DO和p H均满足对虾标苗要求,在浊度方面,应用内循环且不淡化盐度的标苗池最高;对于NH4+-N、NO2--N、NO3--N、TN,应用内循环系统标苗方式的水体中NH4+-N浓度和换水系统都较低,NO2--N浓度比换水系统低,应用内循环系统标苗方式的水体中NO3--N和TN浓度均高于换水系统,标苗过程中系统淡化盐度的NH4+-N、NO2--N、NO3--N、TN浓度均比不淡化盐度的低;在TP和COD方面,应用内循环系统标苗方式的水体中TP和COD浓度均比换水系统高,标苗过程中系统淡化盐度的TP和COD浓度均比不淡化盐度的低;在对虾生长方面,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可以提高对虾的标苗成功率和体长体重,同时淡化盐度的对虾生长情况均比不淡化盐度的对虾生长情况差,且差异性明显。(2)设置循环水养殖系统(B1池、B2池、B3池)和内循环系统(B4池、B5池、B6池)6个养殖系统,在60 d的养殖过程中,对虾养殖过程中,温度、DO和p H均满足对虾养殖要求,在浊度方面,内循环系统高于循环水系统;对于NH4+-N、NO2--N、NO3--N、TN,应用内循环系统养殖水体中NH4+-N浓度和循环水系统都较低,NO2--N浓度比循环水系统高,应用内循环系统养殖水体中NO3--N和TN浓度均低于循环水系统。在TP和COD方面,内循环系统的水体中TP和COD浓度均比循环水系统低;在对虾生长方面,应用内循环系统养殖对虾成活率明显高于循环水系统,说明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循环系统养殖对虾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均高于循环水系统。(3)通过电镜分析,未挂膜的聚氨酯填料可见清晰孔隙,且无微生物附着;挂膜后填料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多以菌胶团形式存在;养殖前、中和后期观察聚氨酯表面微生物,发现后期表面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前期和中期,主要包括球状细菌、杆状细菌和丝状菌。不同养殖池的聚氨酯填料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对于细菌群落丰富度分析,OTU稀释性曲线表明,当样品达到35个数量时表明库容涵盖该位点的绝大部分细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通过shannon、simpson、ace、chao、coverage指数表明,B4池中未清洗聚氨酯填料表面细菌群落多样性高;在门水平上分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不同系统中均为优势菌门,对于优势菌属,B4池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Xanthomarina、莱茵海默氏菌属(Rheinheimera)、纤维弧菌(Cellvibrio),而B5池的优势菌属主要为小纺锤状菌属(Fusibacter)和unclassified_c__Deltaproteobacteria等。(4)内循环和循环水两种模式下总成本存在着明显差异。总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系统日常运营成本两部分组成。对于两种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在一个周期(100 d)的总成本核算,标苗密度为1.5万尾/m3,标苗周期为20d;养殖密度为800尾/m3,养殖周期为80 d,研究的养殖水体为1000 m3,采用循环水养殖的总成本为190.1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为187.25万元,系统日常运营成本为2.91万元,采用内循环养殖的总成本55.5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为53.25万元,系统日常运营成本为2.32万元.,两种成本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内循环系统设备的投入少、改造方便,无需生化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等设备,故内循环系统总成本更低。
储兰璐[3](2021)在《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动物之一。然而,在集约化人工饲养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多次爆发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护和胁迫产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基础上防止应激和减轻应激的危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EM菌是一种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通过发酵工艺培养的复合菌剂,能够利用有益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竞争排斥使得有益菌占优势,改善养殖环境,降低中华绒螯蟹的发病率。目前,尽管EM菌在水产养殖中已有较多的应用,但是鲜有关于EM菌对中华绒螯蟹养殖影响效果的报道,而EM菌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力影响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试验对象,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从酶活和基因表达层面评估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检验“EM菌的使用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力”的假说,分析EM菌调控中华绒螯蟹免疫力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EM菌在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EM菌对中华绒鳌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旨在分析EM菌对中华绒螯蟹各类血细胞数量、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系统及免疫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半颗粒细胞(SGC)是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主要类群,具有吞噬、包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EM菌诱导下,中华绒螯蟹SGC细胞略有升高,增强了其细胞免疫防御能力。EM菌能提高特定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EM菌组较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表明较低的器官损伤;同时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意味着免疫解毒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水体中添加EM菌有助于提高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并能通过改变血细胞的数目和相关酶活性,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2.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成蟹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中华绒螯蟹肝胰腺Toll样受体基因及HSP90 m RNA表达量,分析了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EM菌能够诱导上调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Toll2、Tube、Dorsal的表达,表明EM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机体对异物的识别能力,进而实现免疫机能的提高。此外,雄蟹肝胰腺中Toll2、Tube、HSP90的表达量均高于雌蟹,并且雄蟹和雌蟹对于EM菌的敏感度不同,雄蟹对EM菌的添加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这表明EM菌对雄蟹的免疫力的激活作用高于雌蟹。EM菌组雄蟹HSP90的表达量显着上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着,这与溶菌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HSP90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高温导致的氧化应激引起的,HSP90表达的上调进一步促进了中华绒螯蟹体内各种酶活发生变化,调节防御应激损伤的能力,进而实现免疫机能的提高。3.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为研究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在水体中添加0、1g/L EM菌,用浓度为500μg/kg的脂多糖进行攻毒,于3、6、12、24、48h进行采样,检测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抗氧化酶活、免疫酶活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注射脂多糖后,EM菌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CAT、GPX活性,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起到抗脂多糖毒性的作用。EM菌能够提高AKP、ACP活性,对注射的脂多糖具有解毒作用,保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组织,降低中华绒螯蟹患病的风险。在注射脂多糖后,中华绒螯蟹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通过上调中华绒螯蟹免疫识别基因、免疫传导基因、免疫效应基因的表达,EM菌的添加对Toll通路和酚氧化酶原系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组织。综上,本研究发现EM菌对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高CAT、GPX等抗氧化酶,ALP、ACP等免疫酶活性,以及上调Toll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中华绒螯蟹抗应激抗氧化等非特异性免疫力。因此,本研究建议推广EM菌作为一种有益复合菌剂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蔡欣欣[4](2021)在《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预警数学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发病快、流行面广、死亡率高,是近年来影响对虾健康养殖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给中国乃至全球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系统研究对虾AHPND发生与哪些因素显着相关,并进一步建立对虾AHPND发生的预测预报数学模型,对防控对虾疾病的发生以及建立针对性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对象,通过采集健康和AHPND发病情况下的环境因子、病原丰度和宿主健康指示因子,初步解析对虾AHPND发生、流行与病原、环境和宿主自身免疫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并对养殖系统中各因子变化及过硫酸氢钾(PMS)干预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和Deep Forest算法,分别构建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AHPND发生数学预警模型并进行模型演算效果比较分析。相关研究结果为对虾AHPND病害预报和健康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并为进一步建立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预警理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池塘养殖对虾AHPND发生与环境、病原、宿主免疫因子相关性分析通过持续跟踪监测并联合分析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AHPND发生及其环境、病原、虾体免疫因子,探索池塘养殖对虾肝胰腺坏死病的发生、流行与病原、环境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4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试验点中,气温、水温、溶解氧(DO)、p H、盐度、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波动范围分别为21℃~29℃、24.8~31℃、1.4~8.32 mg/L、8~8.91、34~50‰、0.01~0.26 mg/L、0.005~0.212 mg/L;水体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03~2.4×105 CFU/m L、2×102~1.8×104 CFU/m L,虾体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9.8×104~8.8×106 CFU/g、3.9×103~3.61×106 CFU/g;16s r DNA鉴定结果显示弧菌检出种类达到20种,占总优势菌的57%,其中主要的弧菌种类有欧文斯弧菌(Vibrio owensii)、坎氏弧菌(V.Campbellii)、新喀里多尼亚弧菌(V.neocaledon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harveyi);虾体免疫因子ACP、AKP、SOD、LZM和PO等免疫酶活力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5~75 U/mg、1~8.5 U/mg、2.4~11.07 U/mg、1.3~43U/mg和6.23~28 U/mg。2.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对虾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函数模型,首次构建了基于对虾AHPND发生相关因子序列(环境因子、微生物因子和对虾健康指示因子)的参数模拟预测数据,将一维序列映射到三维空间,结合实际分类问题选择不同的核函数来比较模型拟合精度,并用试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寻优,同时严格遵循训练样本集与测试样本集9:1的比例原则进行模型构建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多项式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模拟效果最好。通过Python语言编程实现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在对虾AHPND发生预警预报中建立输入—输出映射,同时与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tive bayes,MNB)、k最邻近分类算法(k-nearestneighbor algorithms,Kneighbors)、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随机森林算法(random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tree)、梯度提升分类算法(gradientboosting algorithm,Gradboost)等六种分类算法对比不同模型的分类精度和预测效果,最终建立了对虾AHPND发生预警预报的6维向量参数组合模型,即虾体可培养细菌总数、虾体弧菌占比、水体弧菌占比、ACP、AKP、SOD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预测准确率高达100.00%,但6维向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存在过拟合和免疫指标在生产中难以采集的问题。3.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对虾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18个参数与对虾AHPND发生的关系,以及因子之间两两分析进一步筛选主效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对虾AHPND发生与虾体细菌总数、虾体弧菌总数、LZM、虾体弧菌占比、水体细菌总数、盐度、水体弧菌等7个参数具有直接显着相关性。通过Python语言编程实现深度森林(deep forest,DF)、Light GBM(LGB)、XGBoost(XGB)三种流行的基于决策树的集成学习方法算法的预测性能评判,最终建立了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虾体细菌总数、虾体弧菌占比、水体细菌总数、盐度的4维向量预警预报模型(准确率89.00%)。虽然与本研究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准确率100.00%)对比,深度森林模型的预测性能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该算法依据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关系逐步筛除,包含了所有因素的效应。证明了本研究所建立的深度森林模型是尝试的十种算法模型中预测对虾AHPND发生最理想的预测模型,也进一步验证了深度森林算法的优越性。4.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环境指标及菌群结构变化分析通过水质理化因子监测、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检测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系统解析过硫酸氢钾(2KHSO5·K2SO4·KHSO4,PMS)干预下对虾养殖池塘水体环境指标和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池塘水温、DO、p H、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理化因子波动趋势相似,波动范围为26.3℃~28.3℃、4.36~5.93 mg/L、8.39~8.74、40~45、0.02~0.16 mg/L和0.01~0.21mg/L,施用0.2 g/L的PMS对水质理化因子具有一定改善作用。PMS泼洒后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分别由3.13×106 CFU/g和1.98×106 CFU/g降低至4.30×105 CFU/g和1.09×105 CFU/g,弧菌占比由63.36%降低至25.35%;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分别由2.70×104 CFU/m L和6.00×103 CFU/m降低至8.50×103 CFU/m L和1.20×103 CFU/m L,弧菌占比由22.22%降低至14.11%,PMS可显着降低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弧菌数量及弧菌占比。对水体菌群结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经对比泼洒PMS前后3天的变化趋势表明,泼洒PMS后池塘优势菌相对丰度发生显着变化且菌群结构PCo A指数偏离度较低,且水体中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和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菌门,相关研究结果为评判PMS在水产养殖中的防控作用及其科学使用提供数据支撑。
苗珍[5](2021)在《河蟹池塘溶解氧监测及低氧胁迫应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大闸蟹,也称河蟹,因其风味与营养俱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溶氧昼夜变化剧烈以及水环境控制不当,使得河蟹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从而影响河蟹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力,导致体色差、规格小、体质下降而易继发感染致病微生物甚至死亡,最终导致回捕率低、养殖效益差。DO是河蟹养殖环境中重要的环境因子,直接影响河蟹的存活、生长、代谢、消化和免疫能力。本文采用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监测了河蟹池塘DO变化以及河蟹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了低氧对河蟹生理生化和不同组织内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对低氧-复氧条件下河蟹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低氧诱导因子,为进一步揭示河蟹响应低氧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耗氧量是甲壳动物呼吸代谢的重要指标,窒息点是甲壳动物耐低氧的指标,本研究测定了池塘溶解的变化,结果显示夜间池塘溶氧在较长时间内均低于4mg/L,最低可降至1.6mg/L(凌晨6:00点),即处于低氧阶段;采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态呼吸室法分别测定了不同部分规格的河蟹窒息点和耗氧率,结果显示,河蟹窒息点和耗氧率与体重呈现负相关关系,大规格类别河蟹的窒息点和耗氧率显着低于小规格类别河蟹窒息点和耗氧率。河蟹夜间耗氧率均值显着高于白天平均耗氧量。2.为了确定低氧胁迫对河蟹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本研究将河蟹进行低氧-复氧处理,测定河蟹体内SOD、T-ATPase、ALP、ACP活力以及MDA、LDH含量。结果显示低氧处理1h后,河蟹体内SOD、ACP活力显着性降低,MDA、LDH含量以及T-ATPase、ALP活性显着升高。低氧处理6h后,MDA含量持续升高,LDH含量以及T-ATPase、ALP活力降低,SOD、ACP活力与低氧处理1 h时相当;复氧后SOD活力先升高再下降,MDA、LDH含量和ALP活力降低后上升,T-ATPase、ACP活力则在复氧阶段升高。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和复氧恢复都会对河蟹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影响,使河蟹启动的抗氧化应激系统和优化供能代谢等调控手段。线粒体组织显微观察显示,低氧胁迫6 h后,河蟹肌肉组织线粒体数量减少,内嵴模糊且排列紊乱,部分峭消失,基质稀薄,复氧处理12 h后,线粒体损伤加剧,出现空泡化;低氧胁迫6h后,河蟹鳃组织线粒体内嵴部分被破坏,复氧处理12h外膜扭曲变形,部分嵴消失,髓样变形,部分线粒体仅剩微泡或残膜。结果表明低氧会对河蟹线粒体造成严重损伤,且在复氧12 h后不能恢复,损伤甚至进一步加剧。3.为了揭示低氧-复氧下河蟹的响应分子机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低氧-复氧下河蟹某些基因的差异表达,获得49.19 Gb的clean data,组装得到27,233个新转录本的功能注释。其中26,819条序列与Nr蛋白数据库基因同源;16,299条序列注释到KEGG数据库,归类到284个代谢通路。在低氧阶段,在暴露于严重低氧1h和6h分别检测到103和25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复氧阶段,在1h和12 h的复氧处理期间分别鉴定出462和673个差异表达基因。低氧应激对低氧6 h组的57条通路有显着影响。其中,前三个基因富集最为显着的途径是“PPAR signaling pathway”,“Gapjunction”和“Phototransduction-fly”。在复氧阶段,前三个基因富集最为显着的途径是“ECM-receptor interaction”,“Lysosome”和“Phagosome”。17 个差异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上下调趋势一致,证明了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4.根据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鉴定出河蟹低氧应答的关键基因Hif 1α、Hif-1β,cDNA全长分别为5,377bp、2,868bp,三个ORF分别编码1,057和551个氨基酸残基;两个基因均包含一个HLH结构域和两个PAS结构域。对可以与河蟹Hif-1基因发生互作的蛋白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76个蛋白(包括71个DEGs)可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河蟹Hif-1发生相互作用,GO富集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路径都与细胞进程有关,例如“oxidoreductase activity”、“transferase activity”和“small molecule binding”。表明低氧胁迫激活了河蟹体适应低氧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此外,对水草生长良好的池塘和无水草池塘中河蟹的Hif-1α、Hif-1β基因表达差异以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蟹Hif-1α、Hif-1β在胃、肝、肠、鳃、眼柄、心脏、肌肉、血液中均有表达,在心脏、血液、肌肉中表达量相对较高,眼柄中表达量最少。与有水草池塘河蟹相比,无水草池塘河蟹Hif-1α、Hif-1β表达量均有显着提高,Hif-1α在肝胰腺、肌肉和鳃中表达量分别提高了 2.22、0.99、0.69倍,Hif-1β在肝胰腺、肌肉和鳃中表达量分别提高了 5.76、3.34、2.24倍。结果表明,无水草环境会对河蟹机体产生影响,导致河蟹启动应对低氧环境的分子调节机制。
田立立[6](202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高pH胁迫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克氏原螯虾为试验动物,通过开展生长试验、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学相关指标的测定、转录组分析等,探讨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营养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力及高pH胁迫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克氏原螯虾营养需要量参数,科学指导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生产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设置对照(pH 7.6)和试验组(pH 10.2),于胁迫后 0h、3 h、6 h、12 h、24 h、5 d、10 d 和15 d测定试验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胁迫5 d的肝胰腺组织差异基因。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试验组肝胰腺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含量开始时变化不大,pH胁迫5d后出现明显升高(P<0.05);胁迫早期(3~24 h),试验组肝胰腺GSH-Px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转录组测序共获得Unigenes 79814条,可全部注释到7个数据库中,共鉴定出4596个上调基因和4604个下调基因。全部基因的功能聚类成2772个GO范畴,34个KEGG代谢通路;显着富集谷胱甘肽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柠檬酸循环、细胞色素P450、抗原加工和递呈、PPAR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等代谢通路。综上所述,高pH胁迫会抑制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并显着影响免疫、能量和细胞凋亡等代谢通路中的基因表达。2.采用单因子梯度法进行养殖试验,配制维生素C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30,60,120,240和480 mg/kg(试验组)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探究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浆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以饲料维生素C水平120 mg/kg为拐点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组(480 mg/kg)虾的含肉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 mg/kg组的血浆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着提高(P<0.05)。结论:适量的维生素C(120 mg/kg)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高血浆免疫酶活性。3.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0尾虾进行连续5 d的高pH应激试验(pH 10.2),分别于应激前(0d)和应激后1 d、5 d采样,分析克氏原螯虾血浆应激指标、肝胰腺抗氧化指标、鳃组织代谢酶活力以及PPARγ、Keap-1和Nrf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20 mg/kg组的血浆葡萄糖(GLU)和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的表达水平在应激前后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后120 mg/kg组血浆皮质醇(CORTISOL)含量显着降低(P<0.05),当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60~120 mg/kg时,应激后肝胰腺SOD活性显着提高(P<0.05);在pH应激下,各组克氏原螯虾鳃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呈上升趋势,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随pH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除30 mg/kg组外,应激后5 d各试验组肝胰腺丙二醛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鳃Na+K+-ATPase活性则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H应激后,应激5d时除60 mg/kgVc试验组外各组Kea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则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维生素C添加(120 mg/kg)可提高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有效地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
周雨欣[7](2021)在《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下中国对虾行为及cAMP通路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等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物种,具营养丰富和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海域间海水盐度差异以及连续暴雨造成池塘盐度急剧下降,养殖户为增加养殖效益会选择提高养殖密度,低盐度和高密度会对中国对虾生理功能及行为产生影响,影响存活率,造成产量和效益减少。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通过腺苷酸环化酶调节靶细胞内cAMP的水平,通过活化cAMP依赖的PKA使下游靶蛋白磷酸化,主要参与生物体内细胞增殖与分化、基因表达和调节酶活等过程,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细胞行为,进而影响信号通路的下游事件。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下行为参数,检测cAMP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cAMP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参与中国对虾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下的适应调节过程,为中国对虾在环境适应方面提供基础数据,为中国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行为的影响在盐度为10的胁迫下活动频率和游走距离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8h时分别是49%和55 cm,分别是对照组的24.5和9.6倍,未出现攻击行为。急性低盐胁迫下中国对虾通过增加运动水平来调节自身,适应环境,推测原因可能是急性低盐胁迫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渗透调节,对虾为减少能量消耗且对虾间间距未变从而导致未出现攻击行为。在密度为100尾/m2的胁迫下活动频率和游走距离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频率48 h时是38.7%,是对照组的19.4倍,游走距离12 h时是283.8 cm,是对照组的94.6倍,对照组未出现攻击行为,实验组攻击频率在48 h时达到最高值,是10%。推测是因为高密度下对虾个体间间距减小,个体间接触的机会增多,为避免个体间相互影响,对虾需要通过频繁移动来保持一定距离和间隔,来找寻空间和资源,移动增多,对虾攻击几率增大。2.中国对虾Gs、PKA和Na+-K+-ATPase基因克隆和组织表达利用RACE克隆技术获得中国对虾Gs、PKA和Na+-K+-ATPase基因全长。得到Gs、PKA和Na+-K+-ATPase基因全长分别为1692 bp、2381 bp和396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140 bp、1056 bp和3117bp,分别编码379个、351个和1038个氨基酸。Gs蛋白结构为不稳定亲水蛋白,PKA和Na+-K+-ATPase为稳定亲水蛋白。同源及进化分析显示与Gs和Na+-K+-ATPase同源性最高的是凡纳滨对虾,PKA与斑节对虾同源性最高。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s、PKA和Na+-K+-ATPase基因组织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s表达量较高的组织是鳃、肝胰腺和心脏,PKA是肌肉、鳃和肝胰腺,Na+-K+-ATPase是鳃、肝胰腺、肌肉、胃和肠道。3.急性低盐胁迫对中国对虾cAMP信号通路内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低盐胁迫下Gs、PKA和Na+-K+-ATPase基因在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Gs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2.0倍,肝胰腺中24 h是对照组的1.9倍;PK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和肝胰腺中12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34.3和1.4倍;Na+-K+-ATPase基因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和肝胰腺中12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9和1.6倍。检测鳃和肝胰腺DA、Gs、cAMP、PKA含量和AC、Na+-K+-ATPase活力。结果显示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12 h时是对照组的1.3倍,肝胰腺24 h时是对照组的1.2倍;Gs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4倍,肝胰腺中24 h时是对照组的1.9倍;cAMP含量在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4倍,肝胰腺中24 h时是对照组的1.3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KA含量在鳃和肝胰腺中12 h时都是对照组的1.2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AC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5倍,肝胰腺中24 h时是对照组的1.5倍;Na+-K+-ATPase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5倍,肝胰腺中24 h时是对照组的2.0倍。根据上述结果初步推测cAMP信号通路内基因在中国对虾应对急性低盐胁迫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对Gs和PKA基因进行干扰,48 h累计死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32%和20%,推测Gs和PKA基因在中国对虾受到急性低盐胁迫后发挥重要作用。干扰Gs基因后PKA和Na+-K+-ATPase基因较对照组整体呈下调表达,表明Gs基因对下游PKA和Na+-K+-ATPase基因为正调控。结合行为观察实验结果,推测急性低盐胁迫导致的渗透压失衡间接引起了行为进行适应性变化,cAMP通路通过提高整体表达水平调节渗透压来稳定生理机能。4.高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cAMP信号通路内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高密度胁迫下Gs、PKA和Na+-K+-ATPase基因在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Gs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和肝胰腺中12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2.6和1.7倍;PKA基因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6 h时是对照组的1.8倍,肝胰腺中72 h时是对照组的1.9倍;Na+-K+-ATPase基因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0.3倍,肝胰腺中6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4.9倍。检测鳃和肝胰腺DA、Gs、cAMP、PKA含量和AC、Na+-K+-ATPase活力。结果显示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6 h时是对照组的1.4倍,肝胰腺中48 h时是对照组的1.1倍;Gs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9倍,肝胰腺中72 h时是对照组的1.7倍;cAM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中6 h时是对照组的2.3倍,肝胰腺中12 h时是对照组的1.3倍;PK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和肝胰腺中6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4和1.3倍;AC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和肝胰腺中6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7和1.5倍;Na+-K+-ATPase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鳃和肝胰腺中6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4和1.6倍。初步推测cAMP通路在中国对虾高密度适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Gs和PKA基因进行干扰,48 h累计死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8%和24%,推测Gs和PKA基因在高密度胁迫下的调节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干扰Gs基因后PKA和Na+-K+-ATPase基因较对照组整体呈下调表达,表明Gs基因对下游PKA和Na+-K+-ATPase基因为正调控。结合行为观察结果,推测cAMP通路参与高密度胁迫下中国对虾适应过程。
苏治南[8](2020)在《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文中提出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下文简称“地埋管道系统”)实现了滩涂地下部养鱼(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地上部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得到快速恢复的目标,但在关键过程上需加强总结和理论探讨。管道内水体环境、元素收支、养殖容量及环境效应是表征地埋管道系统特征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通过现场监测与试验,定量研究了上述科学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管道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从鱼苗投放到收获的5个月内,分别对幼鱼阶段和成鱼阶段水质共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表明,每次清洗系统之后的15天内,15个水质指标中只有溶解氧趋于下降,其它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所有水质指标都无显着差异。养殖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和硫化物较对照组分别高5.07%、30.97%、73.90%和204.31%,但每半个月一次的清洗有效清除了系统内部沉积物污染的胁迫。以上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总体上接近天然海水,且定期清洗有效避免了沉积物氮、磷污染,这是地埋管道系统取得成功的机理。2.养殖系统碳、氮、磷收支及物质利用率碳、氮、磷收支研究得到其百分率方程如下:碳:人工饵料(82.65%)+其他输入(17.35%)=收获鱼类(19.70%)+系统损耗(6.06%)+向外释放(74.24%);氮:人工饵料(82.33%)+其他输入(17.67%)=收获鱼类(18.61%)+系统损耗(5.92%)+向外释放(75.46%);磷:人工饵料(79.30%)+系统输入(20.70%)=收获鱼类(16.97%)+系统损耗(5.84%)+向外释放(77.19%);“其他输入”包括鱼苗+天然饵料,“系统损耗”包括死鱼+残饵,“向外释放”包括溶失饵料+沉积物+水体输出+其他输出。人工饵料和水体输出分别是元素输入、输出的主要通道。地埋管道系统中华乌塘鳢的饲料系数为5.76,约为其池塘养殖的50%,饵料利用率较高。碳、氮、磷利用率分别为14.76%、14.33%和6.64%。鲜杂鱼饵料的磷主要存在于骨骼和鳞片,非鱼类喜好部分,这是磷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3.养殖容量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且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的溶解氧最低值为2.59 mg/L。当水体溶解氧等于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最低值时,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生物量(B,kg)与流量(V,m3/h)的关系:B=13.316V-11.395(B≤60 kg)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数量:n=S×(H1-H2)/(4.24t)纳潮混养塘可支撑的养殖容量:Ca=10.61×S×(H1-H2)/t式中:S为纳潮混养塘的蓄水面积(m2);H1为无纳潮前最高潮水面高程(最低潮日的高潮时水面高程)(m);H2为纳潮混养塘塘底高程(m);t为无纳潮期时长(h)。以上研究为地埋管道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4.养殖对环境、大型底栖动物和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元素收支方程显示,地埋管道系统生产1 t的中华乌塘鳢,由水体、沉积物和溶失饵料向海区排放的碳、氮、磷量分别为338.02 kg、79.34 kg、2.39kg。养殖后(养殖结束一个月内),滩涂残留水和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量分别是养殖前的72.86%、118.66%、89.50%、54.40%和100.01%、100.15%、114.49%、91.93%。养殖区内的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和红树林形态指标在养殖前后均差异不显着。养殖区和对照区的红树植物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种数、生物量、丰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模拟实验显示红树植物和沉积物的δ13C和δ15N在养殖前后差异也不显着。养殖物质通过常流水低浓度分散排放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对环境和动植物无显着影响的主要原因,此外,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等是可能的原因。5.应用与建议设计了表层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使管道养殖水体的平均溶解氧浓度提高了12.28%,增强了推广应用性。地埋管道系统适合于光滩红树林重建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治理的应用。
金若晨[9](2020)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及养殖环境和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凡纳滨对虾具有抗逆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长等优点,是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环境与对虾生长密切相关。2018年5-7月在上海市奉贤区某养殖专业合作社采集养殖塘水样、底泥和虾肠道,对虾龄为46和86 d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以及养殖水体、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解释了虾肠道和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随虾龄增长呈现的差异性。2019年6-9月在上海玉叶虾业合作社开展养殖全过程水质监测,每7天采集1 次水样,检测T、pH、溶解氧、TN、NO2--N、NO3--N、TAN、TP、AP和叶绿素a等11项指标;在养殖第73、93和109天时同时采集底泥和虾,对底泥和虾肠道微生物进行分析,探究健康和发病对虾塘中底泥和对虾肠道微生物的差异性。主要结果如下:1.2019年度的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所测得水质指标基本上符合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所需。pH、TP、TN、NO2--N和NO3--N在4个实验塘中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3号塘的多个因子与其他3个塘差异显着,3号塘的pH显着低于1、2、4号塘,TN、NO2--N和NO3--N显着高于3个塘。2. 用Illumina测序平台,基于16Sr RNA基因的测序结果得出:86 d时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46 d,水样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着低于底泥和虾肠道;有35个门、71个纲、155个目、274个科以及277个属在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均能检测到,其中虾肠道和底泥间共有菌类较水体中更多。微生物群落随养殖时间发生变化,46 d与86 d的差异性门类为放线菌门、绿菌门、丝状杆菌门、浮霉状菌门和TM6(P<0.05),相对丰度随时间增高。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有相对固定的优势菌群:在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主要的门类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纲类为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以及放线菌纲,除此以外,虾肠道与底泥共有的优势纲为δ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以及芽单胞菌纲,从目、科、属的分类水平上看,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菌类相对丰度各异,鲜有明显重叠的优势菌类,在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均为一种未分类的属占优势地位,水样中优势属为hgc I_clade,底泥和虾肠道中优势属为ambiguous_taxa。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了虾肠道和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随虾龄增长呈现的差异性。3. 对养殖第73、93和109天的养殖塘底泥和对虾肠道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进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群落结构分析。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Chao1、Obseved Species、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在底泥中显着高于虾肠道(P<0.05),表明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更大。在底泥和虾肠道中,3大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底泥中的优势纲为γ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和δ变形菌纲,虾肠道中的优势纲为拟杆菌纲和梭状芽胞杆菌;底泥中优势属为MND1、硫杆菌属、螺杆菌属和拟杆菌属,虾肠道中的优势属有螺杆菌属、拟杆菌属、粘液性细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乳球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健康和发病塘的底泥和虾肠道样本中的差异菌群(P<0.05)为:在门水平上,底泥中的绿屈挠菌门、铁还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匿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河床菌门以及虾肠道中的拟杆菌门在发病塘中含量显着高于健康塘,底泥中的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螺旋体门以及虾肠道中的梭杆菌门、变形菌门、铁还原杆菌门和Epsilonbacteraeota在发病塘中显着低于健康塘。其中铁还原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在底泥和虾肠道均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纲在健康和发病的底泥和虾肠道中均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在属水平上,底泥和虾肠道中的气单胞菌属和螺杆菌属在健康和疾病塘中均出现了显着性差异。造成凡纳滨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致病菌拟杆菌属和螺杆菌属含量分别在肠道和底泥微生物中的增高,以及环境中益生菌双歧杆菌和黄杆菌属的不足,建议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添加益生菌。
孙世玉[10](2020)在《上海郊区虾类养殖的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上海市郊区虾类养殖场周边水源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对上海市奉贤区、金山区、青浦区和崇明区17个虾类养殖场开展了相关调查。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取综合污染指数对其进行水质评价。72次采样数据显示,所采集水源水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处于污染等级。72次采样数据显示,98.61%水源水p H范围均在6.0-9.0之间,符合相关标准;38.89%水源水溶解氧符合Ⅲ类标准;52.77%水源水氨氮符合Ⅲ类标准;47.23%水源水总磷(TP)符合Ⅲ类标准;62.51%水源水化学需氧量符合Ⅲ类标准。其中4个区中16个养殖场的水源水总氮均存在超标现象,水源水总氮为劣V类的比例为97.22%。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源水进行预处理后用于虾类养殖,同时重点关注水中总氮的调控。为研究虾类养殖尾水对周边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为例,连续监测养殖场排放水河道中的总磷(TP)、p H、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依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对虾类养殖尾水进行评价。排放水河道中8个采样点142次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排放尾水的p H均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排放标准,甚至有97.18%的排放尾水符合(SC/T 9101-2007)一级排放标准;总氮均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标准,其中88.03%符合一级标准;总磷有70.42%符合(SC/T 9101-2007)一级标准,26.77%的符合二级标准,不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排放标准的比例为2.82%;化学需氧量有69.01%符合(SC/T 9101-2007)一级标准,29.58%符合二级标准,有1.41%的排放水不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排放要求。虾类养殖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控制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以保证达到养殖水排放要求。为研究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与凡纳滨对虾纯养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探索两种养殖模式之间的水质差异,在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开展了该项实验,分别选取4个池塘进行对比实验。从虾苗放入池中养殖时开始采样,直至虾生长至商品规格出塘后结束采样。虾类养殖池塘的水样采集与保存工作均遵照HJ/T 91-2002,现场记录水样采样时间、当地天气状况、养殖池塘水色,测定水温(T)、溶解氧(DO)和p H;实验室检测总氮、氨氮、总磷、亚硝酸盐氮、活性磷、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及叶绿素a。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虾塘水质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的养殖模式下各养殖虾塘水温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与当地天气密切相关;p H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符合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生长需要;总氮、氨氮、活性磷、亚硝酸盐氮、总磷、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及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均呈现不同的变动规律。这主要与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天气因素(降雨、气温)、水质调节剂的应用(EM菌等)和养殖生产管理行为模式等要素有关。使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后发现,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下,4个池塘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数值(0.62)低于4个凡纳滨对虾纯养模式池塘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数值(0.75),表明混养模式下水质情况更好。为了解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与病害发生之间的关联性。在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定期对5个实验池塘水质、养殖虾病原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合其发病状况,将实验池塘分为健康组、带病组、发病组。对5个实验池塘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别分析健康组、带病组、发病组水质的差异性,筛选出对3组之间差异贡献最大的水质因子。试验中,带病组和发病组的凡纳滨对虾均有检出虾虹彩病毒,分析表明:(1)发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发病组与带病组之间,水质存在显着差异;养殖虾携带病毒时,只要不发病,带病组池塘水质与健康组之间并无显着区分。(2)凡纳滨对虾虾病发生时,总氮、温度、总磷和溶解氧是差别最显着的水质因子。(3)养殖过程中的分塘、抓虾等机械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发凡纳滨对虾虾病的发生。因此,凡纳滨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水质管理,注意水质变化,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操作活动。
二、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的影响与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的影响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组学分析的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对虾生长发育与蜕壳 |
1.1.1 胚胎发育 |
1.1.2 幼体变态发育 |
1.1.3 蜕壳与生长 |
1.2 影响甲壳动物生长的关键因子 |
1.2.1 年龄因素 |
1.2.2 性别因素 |
1.2.3 遗传背景 |
1.2.4 其它因素 |
1.3 生长性状相关候选基因 |
1.3.1 与蜕壳过程相关基因 |
1.3.2 肌肉生长抑制蛋白 |
1.3.3 Hippo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 |
1.3.4 α-淀粉酶 |
1.3.5 肌球蛋白重链 |
1.4 组学技术及其在甲壳动物生长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1.4.1 转录组学 |
1.4.2 蛋白质组学 |
1.4.3 代谢组学 |
1.4.4 多组学联合分析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日本囊对虾零换水养殖试验及生长规律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全同胞家系的构建及育苗管理 |
2.1.2 零换水养殖试验及饲养管理 |
2.1.3 水质指标的测定 |
2.1.4 生长指标测量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发育时期育苗水体理化因子分析 |
2.2.2 育苗成活率统计 |
2.2.3 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变化情况分析 |
2.2.4 零换水养殖模式下日本囊对虾生长规律分析 |
2.3 讨论 |
3 生理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对日本囊对虾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用虾及饲养管理 |
3.1.2 肝胰腺生理指标的测定 |
3.1.3 肠道菌群分析 |
3.1.4 体成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消化酶活性比较分析 |
3.2.2 三种免疫相关酶活性比较分析 |
3.2.3 肠道菌群分析 |
3.2.4 体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4 转录组学解析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虾 |
4.1.2 肌肉总RNA提取 |
4.1.3 SMRT文库构建和测序 |
4.1.4 Illumi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4.1.5 SMRT测序数据处理 |
4.1.6 功能注释 |
4.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1.8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预测 |
4.1.9 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预测 |
4.1.10 lncRNA预测 |
4.1.11 转录因子分析 |
4.1.12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 |
4.1.13 Mj14-3-3-like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MRT和NGS测序数据统计 |
4.2.2 功能注释 |
4.2.3 快速生长组和缓慢生长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4 与生长相关的通路和基因 |
4.2.5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
4.2.6 Mj14-3-3-like克隆和表达分析 |
4.2.7 SSR预测 |
4.2.8 CDS分析 |
4.2.9 LncRNA预测 |
4.2.10 转录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5 蛋白质组学解析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用虾 |
5.1.2 iTRAQ技术原理 |
5.1.3 iTRAQ实验流程 |
5.1.4 qPCR验证 |
5.1.5 Mj14-3-3-epsilon-like、MjGPI和MjGPD1克隆与表达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蛋白质鉴定及注释 |
5.2.2 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析 |
5.2.3 蛋白质组(DEPs)与转录组(DEGs)联合分析 |
5.2.4 qPCR验证 |
5.2.5 Mj14-3-3-epsilon-like、MjGPI和MjGPD1克隆与表达分析 |
5.2.6 与日本囊对虾生长相关的通路解析 |
5.3 讨论 |
6 代谢组学解析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用虾 |
6.1.2 代谢物提取 |
6.1.3 上机检测 |
6.1.4 数据处理 |
6.1.5 差异代谢物检测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过程质控与数据质控 |
6.2.2 各分组主成分分析 |
6.2.3 差异分组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6.2.4 代谢物鉴定和差异分析 |
6.2.5 SG40 vs FG40和SG70 vs FG70差异代谢物比较分析 |
6.2.6 差异代谢物检测 |
6.3 讨论 |
7 转录组学解析地膜替代沙底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用虾 |
7.1.2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7.1.3 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7.1.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功能富集 |
7.1.5 qPCR验证 |
7.2 结果和分析 |
7.2.1 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7.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7.2.3 qPCR验证 |
7.3 讨论 |
8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1.2 养殖水体水质调控 |
1.2 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式换水调控技术 |
1.2.2 生物絮团技术 |
1.2.3 生物膜法 |
1.2.4 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 |
1.2.5 内循环养殖水质净化 |
1.3 硝化微生物特点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在标苗过程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地点 |
2.2.2 实验材料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日常水质指标变化 |
2.3.2 标苗过程浊度变化 |
2.3.3 标苗过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浓度变化 |
2.3.4 标苗过程总磷浓度变化 |
2.3.5 标苗过程COD浓度变化 |
2.3.6 对虾生长情况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在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地点 |
3.2.2 实验材料 |
3.2.3 研究方法 |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日常水质指标变化 |
3.3.2 养殖过程浊度变化 |
3.3.3 养殖过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浓度变化 |
3.3.4 养殖过程总磷浓度变化 |
3.3.5 养殖过程COD浓度变化 |
3.3.6 对虾生长情况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氨酯填料生物膜形貌与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膜形貌分析 |
4.3.2 OTU稀释性曲线 |
4.3.3 Alpha多样性分析 |
4.3.4 Venn图分析 |
4.3.5 门水平分析 |
4.3.6 纲水平分析 |
4.3.7 属水平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总成本分析 |
5.1 前言 |
5.2 场地设计 |
5.2.1 实验地点 |
5.2.2 研究方法 |
5.3 两种养殖系统总成本分析 |
5.3.1 两种养殖模式建设成本比较 |
5.3.2 循环水系统运营日常成本分析 |
5.3.3 内循环系统运营日常成本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中华绒螯蟹的概况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我国河蟹养殖现状 |
1.1.3 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的主要因素 |
1.1.4 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2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免疫防御系统 |
1.2.2 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 |
1.3 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
1.3.1 微生态制剂定义与分类 |
1.3.2 常见微生态制剂的功能 |
1.3.3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1.3.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4 EM菌的研究进展 |
1.4.1 定义 |
1.4.2 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EM菌对中华绒鳌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分组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指标检测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2.2.2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3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4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2.3.2 EM菌对中华绒螯蟹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4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分组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蟹 |
4.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4.1.3 酶活测定 |
4.1.4 肝胰腺基因表达分析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2.2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酶活的影响 |
4.2.3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3.2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酶活的影响 |
4.3.3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预警数学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水产养殖概况 |
1.1.1 水产养殖现状 |
1.1.2 水产养殖病害现状 |
1.2 对虾养殖概况 |
1.2.1 对虾养殖产业现状 |
1.2.2 对虾养殖病害现状 |
1.2.3 凡纳滨对虾的AHPND的爆发与流行 |
1.2.4 AHPND的病原鉴定及致病机理 |
1.2.5 AHPND的防控手段 |
1.3 病害的预测预报及应用 |
1.3.1 病害的预警 |
1.3.2 病害的预测预报方法 |
1.3.3 病害预测在水产动物的发展应用 |
1.4 研究方法、目的、意义 |
第2章 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AHPND发生与环境、病原、虾体免疫因子的追踪监测与影响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养殖背景与样品采集 |
2.1.2 水质理化因子测定 |
2.1.3 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及弧菌总数分析 |
2.1.4 可培养优势细菌的鉴定 |
2.1.5 对虾肌肉免疫酶活性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健康监测及管理信息 |
2.2.2 环境因子监测及其与对虾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2.2.3 养殖系统内可培养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与对虾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
2.2.4 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可培养优势菌鉴定 |
2.2.5 对虾机体免疫酶活及其与对虾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
2.2.6 池塘养殖对虾生长监测因子的权重比较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对虾AHPND预警模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支持向量机概述 |
3.1.4 训练样本建立对应关系模型 |
3.1.5 评判模型准确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算法参数的寻优 |
3.2.2 模型的主要编程语言 |
3.2.3 模型准确性评估 |
3.2.4 不同分类方法构建模型比较 |
3.3 讨论 |
第4章 基于Deep Forest的对虾AHPND预警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预报因子的删选 |
4.1.4 Deep Forest建模原理 |
4.1.5 Deep Forest算法流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虾发病与参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2 预报因子的删选 |
4.2.3 预报模型的构建方法 |
4.2.4 预报模型的预测结果 |
4.2.5 删选预报因子的模型构建 |
4.2.6 预警模型的确定 |
4.3 讨论 |
第5章 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质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来源 |
5.1.2 样品采集与环境因子检测 |
5.1.3 虾体和水体可培养细菌含量分析 |
5.1.4 高通量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泼洒PMS对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影响 |
5.2.2 PMS干预对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影响 |
5.2.3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5.2.4 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性分析 |
5.2.5 菌群结构特征分析 |
5.2.6 功能预测分析 |
5.3 讨论 |
小结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河蟹池塘溶解氧监测及低氧胁迫应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产业概况 |
1.1.1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 |
1.1.2 我国河蟹产业整体概况 |
1.2 低氧及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
1.2.1 低氧的发生 |
1.2.2 低氧对水生动物行为的影响 |
1.2.3 低氧对水生动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1.2.4 低氧对水生动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 低氧诱导因子Hif研究概况 |
1.4 养殖池塘低氧调控 |
1.4.1 处理池塘底泥 |
1.4.2 控制放养密度 |
1.4.3 合理投喂 |
1.4.4 培育优良水草 |
1.4.5 机械增氧 |
1.4.6 使用微生物制剂 |
1.4.7 培育抗逆品种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
第2章 河蟹养殖池塘DO日变化以及耗氧率和窒息点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河蟹养殖池塘溶氧变化监测 |
2.3.2 耗氧率的测定 |
2.3.3 窒息点的测定 |
2.3.4 实验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河蟹养殖池塘溶氧变化监测 |
2.4.2 河蟹耗氧率 |
2.4.3 河蟹窒息点 |
2.5 讨论 |
第3章 低氧对河蟹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河蟹低氧—复氧处理 |
3.3.2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
3.3.3 生理生化(SOD、T-ATPase、ALP、ACP、MDA、LDH)测定 |
3.4 结果 |
3.4.1 低氧胁迫对河蟹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2 低氧对河蟹生理生化(SOD、T-ATPase、ALP、ACP、MDA、LDH)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4章 低氧对河蟹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4.1 实验动物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河蟹低氧-复氧处理 |
4.3.2 总RNA的提取和文库构建 |
4.3.3 全长转录组量测序及序列分析 |
4.3.4 转录组序列的功能注释 |
4.3.5 转录组数据验证 |
4.3.6 缺氧相关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4.3.7 河蟹Hif-1α、Hif-1β组织分布 |
4.3.8 水草对池塘河蟹Hif-1α、Hif-1β表达的影响 |
4.4 结果分析 |
4.4.1 全长转录组测序与组装分析 |
4.4.2 Illumina RNA-Seq与低氧-复氧潜在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4.3 qRT-PCR验证测序结果 |
4.4.4 低氧-复氧过程中关键基因的特征 |
4.4.5 Hif-1基因的蛋白互作 |
4.4.6 河蟹Hif-1α、Hif-1β的表达和组织分布 |
4.4.7 水草对河蟹Hif-1α、Hif-1β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高pH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 |
1.1.1 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规模与产业现状 |
1.1.2 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 |
1.1.3 克氏原螯虾养殖制约因子 |
1.1.3.1 水草种植不合理 |
1.1.3.2 水质、水位难把控 |
1.1.3.3 苗种自给能力不足 |
1.1.3.4 放养密度大 |
1.1.3.5 病害频发 |
1.1.3.6 存田虾量难估测,精准投喂难 |
1.2 环境胁迫对甲壳动物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1.2.1 氨氮 |
1.2.2 亚硝酸盐 |
1.2.3 硫化物 |
1.2.4 盐度 |
1.2.5 温度 |
1.2.6 溶解氧 |
1.2.7 酸碱度 |
1.2.8 养殖密度 |
1.2.9 其他环境因子 |
1.3 维生素C在虾蟹类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3.1 维生素C对虾蟹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维生素C对虾蟹类体组成和肌肉特性的影响 |
1.3.3. 维生素C对虾蟹类繁殖的影响 |
1.3.4 维生素C对虾蟹类免疫应激的影响 |
1.3.5 虾蟹类对Vc的需要量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转录组数据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测定 |
2.2.4 RNA提取和mRNA分离纯化 |
2.2.4.1 RNA提取 |
2.2.4.2 mRNA分离 |
2.2.4.3 cDNA文库的构建 |
2.2.5 Illumina Hi Seq测序 |
2.2.6 序列处理与拼接 |
2.2.7 ORF预测 |
2.2.8 拼接结果注释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2 转录组测序和Unigenes统计 |
2.3.3 转录本拼接 |
2.3.4 参考基因组比对 |
2.3.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7 Unigenes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2.3.7.1 GO注释统计 |
2.3.7.2 KEGG通路分析 |
2.4 讨论 |
2.4.1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2 转录组分析 |
2.4.2.1 抑制免疫系统 |
2.4.2.2 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 |
2.4.2.3 能量代谢 |
2.5 小结 |
第3章 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4.1 生长指标 |
3.2.4.2 肌肉体组成 |
3.2.4.3 血浆免疫指标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养分的影响 |
3.3.3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养分的影响 |
3.4.3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高pH胁迫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饲养管理 |
4.2.3 高pH胁迫试验 |
4.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5 荧光定量PCR |
4.2.5.1 PCR扩增 |
4.2.5.2 目的基因扩增和溶解曲线分析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
4.3.2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3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3.4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PPARγ、Keap-1和Nrf2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
4.4.2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3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代谢酶的影响 |
4.4.4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PPARγ、Keap-1和Nr2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下中国对虾行为及cAMP通路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中国对虾概述 |
2.环境胁迫 |
3.行为研究 |
4.cAMP信号通路 |
5.盐度胁迫 |
6.密度胁迫 |
7.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计和方法 |
1.2.1 急性低盐胁迫实验 |
1.2.2 高密度胁迫实验 |
1.2.3 行为观察实验 |
1.2.4 视频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国对虾急性低盐胁迫下行为变化 |
2.1.1 急性低盐胁迫下活动频率的变化 |
2.1.2 急性低盐胁迫下游走距离的变化 |
2.1.3 急性低盐胁迫下攻击频率变化 |
2.2 中国对虾高密度胁迫下行为变化 |
2.2.1 高密度胁迫下活动频率的变化 |
2.2.2 高密度胁迫下游走距离的变化 |
2.2.3 高密度胁迫下攻击频率变化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对虾Gs、PKA和 Na~+-K~+-ATPase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1.3.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2 溶液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1.4.1 实验准备 |
1.4.2 组织样品采集 |
1.4.3 RNA提取 |
1.4.4 合成qPCR cDNA模板 |
1.4.5 qPCR组织表达分析 |
1.4.6 RACE模板合成 |
1.5 基因全长克隆 |
1.5.1 序列验证 |
1.5.2 RACE扩增 |
1.5.3 PCR产物回收 |
1.5.4 载体连接与转化 |
1.5.5 阳性克隆鉴定 |
1.6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国对虾Gs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组织表达 |
2.1.1 中国对虾Gs基因序列分析 |
2.1.2 中国对虾Gs基因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
2.1.3 中国对虾Gs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2.2 中国对虾PKA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组织表达 |
2.2.1 中国对虾PKA基因序列分析 |
2.2.2 中国对虾PKA基因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
2.2.3 中国对虾PKA基因组织表达 |
2.3 中国对虾Na~+-K~+-ATPase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组织表达 |
2.3.1 中国对虾Na~+-K~+-ATPase基因序列分析 |
2.3.2 中国对虾Na~+-K~+-ATPase基因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3 中国对虾Na~+-K~+-ATPase基因组织表达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急性低盐胁迫对中国对虾cAMP信号通路内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急性低盐胁迫实验 |
1.2.2 RNA提取 |
1.2.3 荧光定量PCR |
1.2.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2.5 RNA干扰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急性低盐胁迫下基因表达变化 |
2.1.1 Gs基因表达变化 |
2.1.2 PKA基因表达变化 |
2.1.3 Na~+-K~+-ATPase基因表达变化 |
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2.3 RNA干扰实验结果 |
2.3.1 筛选干扰靶点 |
2.3.2 死亡率统计 |
2.3.3 相关基因表达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高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cAMP信号通路内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高密度胁迫实验 |
1.2.2 RNA提取 |
1.2.3 荧光定量PCR |
1.2.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2.5 RNA干扰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表达变化 |
2.1.1 Gs基因表达变化 |
2.1.2 PKA基因表达变化 |
2.1.3 Na~+-K~+-ATPase基因表达变化 |
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2.3 RNA干扰实验结果 |
2.3.1 死亡率统计 |
2.3.2 相关基因表达 |
3 讨论与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及重要性 |
1.2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起源 |
1.3 红树林利用的主要模式 |
1.3.1 不毁林养殖 |
1.3.2 毁林养殖 |
1.4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
1.4.1 红树林生境丧失 |
1.4.2 海区环境恶化 |
1.4.3 互花米草入侵严重 |
1.5 水产养殖系统机理研究进展 |
1.5.1 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的作用 |
1.5.2 水产养殖系统重要元素收支研究 |
1.5.3 水产养殖系统容量研究 |
1.6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
1.6.1 水产养殖排放通量估算方法 |
1.6.2 水产养殖的排放通量 |
1.6.3 生物因子的响应机制 |
1.7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概述 |
1.7.1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发展 |
1.7.2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原理 |
1.7.3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可用范围 |
1.7.4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优势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意义 |
1.8.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实验地点及养殖概况 |
2.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养殖管道内部水质变化规律 |
2.3.2 管道清洗对养殖水体环境的维持作用 |
2.4 讨论 |
2.4.1 水体 |
2.4.2 沉积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的碳、氮、磷收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实验地点 |
3.2.2 实验设计 |
3.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地埋管道系统水体的碳、氮、磷 |
3.3.2 地埋管道系统养殖鱼类的碳、氮、磷 |
3.3.3 地埋管道系统饵料的碳、氮、磷 |
3.3.4 地埋管道系统沉积物的碳、氮、磷 |
3.3.5 地埋管道系统其他的碳、氮、磷 |
3.3.6 地埋管道系统的碳、氮、磷收支 |
3.3.7 生长评价和碳、氮、磷利用率 |
3.4 讨论 |
3.4.1 水体环境因子对碳、氮、磷收支的影响 |
3.4.2 投喂策略对碳、氮、磷收支的作用 |
3.4.3 沉积物对碳、氮、磷收支的贡献 |
3.4.4 其他碳、氮、磷收支分析 |
3.4.5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收支比较 |
3.4.6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利用率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容量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实验地点 |
4.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限制因子甄别 |
4.3.2 中华乌塘鳢摄食的最低溶解氧值 |
4.3.3 生物量、流量和溶解氧关系方程拟合 |
4.3.4 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
4.3.5 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
4.4 讨论 |
4.4.1 影响水体溶解氧输入与消耗的主要通道 |
4.4.2 溶解氧是决定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因子 |
4.4.3 水体更新是提高溶解氧供给,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
4.4.4 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加养殖容量的设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实验地点 |
5.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5.2.3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养殖排放通量 |
5.3.2 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
5.3.3 对周边沉积物的影响 |
5.3.4 对周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
5.3.5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5.3.6 模拟实验的同位素分析 |
5.4 讨论 |
5.4.1 地埋管道系统向海区排放碳、氮、磷的源 |
5.4.2 水质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3 沉积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4 红树植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5 大型底栖动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升级优化 |
6.1 引言 |
6.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研究背景 |
6.3 装置设计方案及使用 |
6.3.1 装置设计方案 |
6.3.2 装置使用方案 |
6.4 优化效果分析 |
6.4.1 混养塘和地埋管道系统的溶解氧分布 |
6.4.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的优化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及养殖环境和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
1.2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研究现状 |
1.3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 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现状 |
1.4.1 微生物在养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1.4.2 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3 养殖塘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5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因子变化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凡纳滨对虾养殖塘情况 |
2.1.2 采样频率及采样点设置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和体重 |
2.2.2 养殖塘水质因子变化 |
2.3 小结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养殖场情况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水质测定方法 |
3.1.4 DNA提取和PCR扩增 |
3.1.5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水质因子 |
3.2.2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多样性指数 |
3.2.3 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 |
3.3 讨论 |
第四章 健康和患病凡纳滨对虾肠道与养殖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养殖场情况 |
4.1.2 样品采集 |
4.1.3 DNA提取和PCR扩增 |
4.1.4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通量测序数据 |
4.2.2 Alpha多样性指数数据 |
4.2.3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底泥和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上海郊区虾类养殖的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 |
1.2 水产养殖水系环境和环境状况 |
1.3 水产养殖水 |
1.4 水产养殖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
1.4.1 养殖水排放对接纳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 |
1.4.2 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
1.4.3 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
1.5 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上海郊区虾类养殖场水源水质量现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 |
2.1.2 水质评价标准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pH |
2.2.2 溶解氧 |
2.2.3 总氮 |
2.2.4 氨氮 |
2.2.5 总磷 |
2.2.6 化学需氧量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上海市郊区某虾类养殖场尾水排放质量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
3.1.2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 |
3.1.3 采样时间 |
3.1.4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pH |
3.2.2 总氮 |
3.2.3 总磷 |
3.2.4 化学需氧量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上海市郊区某虾类养殖池塘水质变化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
4.1.2 水样采样时间 |
4.1.3 水样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养殖池塘中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
5.1.2 水质与病毒检测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试验塘水质因子检测数据 |
5.2.2 水质因子与对虾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
5.2.3 发病组与“带病&健康”组组间比较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18年上海市郊区虾类养殖场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 |
附录2 2019年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排放尾水水质监测结果 |
附录3 2019年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养殖池塘水质监测结果 |
致谢 |
四、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的影响与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组学分析的日本囊对虾生长调控机制初步研究[D]. 赵吉臣.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D]. 乔凤禄.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D]. 储兰璐.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预警数学模型构建[D]. 蔡欣欣.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5]河蟹池塘溶解氧监测及低氧胁迫应答机制研究[D]. 苗珍. 扬州大学, 2021(09)
- [6]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高pH胁迫的影响[D]. 田立立. 扬州大学, 2021(09)
- [7]急性低盐和高密度胁迫下中国对虾行为及cAMP通路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D]. 周雨欣.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8]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D]. 苏治南. 广西大学, 2020
- [9]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及养殖环境和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金若晨.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10]上海郊区虾类养殖的水环境影响研究[D]. 孙世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