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盲流,社会治安的隐患(论文文献综述)
赵跃[1](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认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周世民[2](2019)在《常州市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武进区提出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以机械、冶金、纺织为骨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发展。产业的高度聚集形成强大的拉动力,吸引外来人口以“打工者”的形式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的无序快速增长给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就业岗位的饱和造成了就业秩序的混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公共秩序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近年来武进区流动人口作案数量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左右武进区刑事犯罪整体水平及其走向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管理难、流动人口犯罪打防难”已经成为政府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因此做好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对护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来说都至关重要。本文对治安大队分管负责人、派出所治安副所长及基层社区民警进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流动人口基层管理运作模式,调取流动人口管理系统中武进区近十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档案室查阅回顾了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发展历程,对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发展进程作了细致的研究,通过收集的数据分析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并详细介绍了以往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的先进做法。通过研究发现,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存在着治安管理执法难、市民化进程缓慢、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完善宏观政策导向构建流动人口治理体系、以居住证赋权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和鼓励社会中间组织发展来促进流动人口参与共同治理。
陈世海[3](2019)在《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文中认为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地区寻求发展出路,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移民搬迁后,少数民族嵌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本地村民混合居住而构建了新的生活场域,形成了民族互动的多种样态。本研究在嵌入视角下,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自发从凉山欠发达地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宝乡汉族农村而形成的彝汉民族互动现象开展了研究。文章包括导论等八个部分,主要从物质生产、日常交往、民族文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嵌入视角下的民族互动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有:当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发搬迁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时,便形成了嵌入式民族混居场域;在阶层结构上,因资源占有、职业分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外来的少数民族往往在整体层面嵌入在了社会结构的底层,这种“底层结构嵌入”是双方社会互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汉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等方面也从文化、价值、规范等角度嵌入到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之中,形成了“双重嵌入”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为双方社会互动提供了条件,又限定了行为规范、制度约束的协商空间。居住和种植空间的交叉分布,为双方日常交流以及生产方式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在种植内容和种植工具方面向汉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在形成文化震惊与差异体验的“内驱力”,以及借助社会支持力量等“外助力”完成技术学习后的双重合力驱动下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以及由习惯主导转变为效用主导的理性选择;在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当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哪个民族群体处于高社会阶层,其语言便同其社会地位一样,拥有吸引其他民族自觉学习、使用的力量;在礼物往来中,互惠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礼物的受和授往往依据其社会阶层的位置而决定,除去授受双方礼物数量、价值以外的净值,体现出来的是结余方更高的社会阶层、权力和声望;在民族文化方面,外来小民族群体与本地大群体文化中差异大、甚至带有“危险性”元素的文化特质,最易在外群体压力和内群体自我纠正机制下被同化,相比于内隐文化(如宗教信仰)而言,外显文化(如民族服饰)更容易被同化。在底层嵌入的格局下,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与本地汉族群体在总体上可能构建出“示好型社会关系”和“梯度型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形态,也存在少量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和“排斥型社会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性差距是影响双方社会关系的面上原因,而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方法则是影响社会关系的点上原因;一般来说,有过与汉族人互动经验,具备随和、老实、谦卑、勤劳、肯出力等性格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更容易得到本地人接纳;在后天形成的嵌入式生活中,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鸿沟,没有治理和服务层面的介入,这种鸿沟通常难以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弥合。文章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少数民族嵌入汉族地区的社会互动提出了初步的解释框架,以供后续研究予以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后天生成的民族混居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指出:当异质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体嵌入到规模更大的汉族群体时,原先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治理经验缺乏,特别是缺乏对嵌入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议事规则的了解,对于开展民族治理将造成较大障碍。而嵌入的少数民族群体过分执着于与本地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会给本地人带来心理或潜在人身威胁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将更容易引起大群体的排斥,并反过来影响自身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更将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通常来说,地方管理者受本地稳定发展的“大局观”限制,会在多重比较和博弈后生成“不出事逻辑”,以此为基础,运用体制内动员、多部门联合、法理与协商等多种治理手段,化解因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纠纷。而事实上,这种治理理念和方法都存在弊端,难以应对民族嵌入后的社会格局。要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界定“大局意识”,将管控式思维转变为服务性思维,吸纳本土精英和嵌入精英,激发内源性发展力量,强调自组织建设,在专业社会组织的配合下,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综合化、专业化、本土化服务,完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善治的最终目标。
孔德斌[4](2014)在《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文中提出我国当前“乡政村治”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虽然经过村民自治的第一次乡村治理体制改革,但并不彻底,仍然带有浓厚的“硬治理”色彩,具体表现为指标化、可视性、封闭性、强制性等特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正在加速“终结”,乡村治理的时空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村社区硬治理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第二次乡村治理体制改革提上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毫无疑问,没有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用新农村社区制取代村委会制,是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社区硬治理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国家控制社会。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转变为软治理,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转变为合作共同体。这篇论文以历史主义反思性阐释为研究的基本取向,在解构传统“乡村硬治理”模式的理论预设及制度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对农村社区治理方式转型若干案例的实证分析,力图提炼出一种“乡村软治理”理论,用以指导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实践。乡村软治理具有非指标化、非可视性、民主协商、合作治理等特征,是后工业社会时期农村社区主流的治理模式.建国初期,我们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了土地制度的彻底变革,建立起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分散的小农被组织起来,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过去“国家——农民”的二元关系让位于“国家——集体——农民”的三角关系。从传统的自治半自治的“乡绅治理”到完全“官治”的“人民公社”体制,新中国完成了乡村治理的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并没有改变农村社区家元共同体的性质,但却奠定了二元户籍、城管制度、硬性维稳等乡村硬治理模式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在政治上终结了人民公社体制,代之以村民自治制度,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被村委会继承,经济职能被乡镇企业继承。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人民公社的文化、生态、社会职能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仅仅建立起一种处于过渡状态的“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格局。从人民公社到村民自治,新中国完成了乡村治理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并没有破除乡村硬治理的惯性思维,但却引入了法治、工业化等因素,从而使得部分地区的农村社区从家元共同体转变为族阈共同体,并开辟了农村社区民主治理的新时代。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后,我们在总结村委会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综合实验,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综合方案从源头上治理“三农”问题。这实际上是在继续完成彻底改革人民公社体制的历史遗留任务,将分散的、孤立的五方面职能重新整合到“新农村社区”中来,可以看成是对过去乡村治理的全面反思和“二次改革”。从村委会制转变为新农村社区制,新中国正在实现乡村治理的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将彻底终结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将以前人民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职能“打包”给新农村社区继承,在新农村社区的崭新平台上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复兴,加强“平安社区”制度建设,构建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效机制。乡村软治理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大创新。乡村软治理在治理主体、法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都相对于传统硬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治理主体上,基层政府、农村社区管理部门、乡村精英、村民经济合作组织、各种农村“第三部门”在协商民主的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协商与对话,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在法理基础上,既重视法律、法规、规章等“硬法”,又突出强调村规民约、风俗习惯、公民道德等“软法”的作用,农村社区党支部通过文化宣教、目标导引、行为方式改革等加强“政党软力量”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运用。在执法手段上,减少强制、罚款、命令等“硬性”手段,增加调解、协商、说服、合作等“柔性”手段。在治理对象上,从“扒旧房、盖新楼、建公园、修广场”的物质层面转向“社会心态”、“公民道德”、“社区文化”等精神文化层面。最终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完成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从硬治理向软治理转型的历史任务。论文提出了“社区——村民”的新型研究框架。很多人在开展乡村治理研究的时候,偏爱使用“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也许对西方社会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用来分析中国的乡村治理却不够精确。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中国农村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由于民主政治不完善,中国也不存在宪政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建立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基础上的“硬治理”理论对正在演变的乡村治理关系缺乏现实解释力,必须发展出一种建立在“社区——农民”分析框架基础上的“乡村软治理”理论,用以指导农业复兴和农民复兴之后的新农村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实践。“社区——村民”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与村民之间应该提倡一种与时俱进的共同体化生活,社区与国家之间应该实现自治与民主的相互调适,国家与村民之间应该呈现出控制与服务的良性交融。合作共同体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从“硬治理”转变为“软治理”,农村社区在组织体制和共同体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委会制被新农村社区制所取代的历史进程,实质上也就是中国村庄终结和复兴的历史进程。但中西方村庄的终结和复兴遵循不同的规律,西方国家用城市化终结了传统村庄,又用逆城市化复兴了农村社区。中国用非农化终结了传统村庄,又正在用社区化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用社区化合作化的新思维看待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型,传统村庄在经历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之后,将会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转变为合作共同体。顺利完成这种历史性转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新农村社区的内涵和功能定位,不是“灭村”而是“造村”,通过对传统村庄的综合整治,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范志权[5](2013)在《转型期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经济体制转轨与“缓慢”的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的社会变迁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涵盖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充斥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城市与农村、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和谐、效率与公平等多维度的矛盾与冲突,社会发展进程中“历时态”呈现的矛盾在“共时态”下集中迸发出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急剧”转轨,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关系与利益格局,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经济生活观念与行为模式,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改革却明显滞后,民主与法制建设落后,公正的社会环境亟待改进。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转型与变迁的新时代,人们正处在一个思想领域的大解放与意识形态的大变革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准则和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的整个行为规范体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伴随着浩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人口如潮水般涌入城市,乡城流动人口所处的行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规制之下,我国乡城流动人口所处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又增添了更为深刻的涵义。在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的历史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成为了城市社会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引起了政府、学界与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因此,科学地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厘清对乡城流动人口的片面认识,对于规范乡城流动人口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推进人口城市化与市民化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采取了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从文章的整体框架思路设计到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上,笔者学习和借鉴了涂尔干的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方法、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范式来进行研究:从社会结构因素的功能分析之中去揭示行为失范的客观原因;从个体心理结构因素的功能分析之中去剖析行为失范的主观原因;从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功能分析之中去诠释行为失范的综合原因与形成机制。笔者认为,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的产生是与其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深层次的体制与政策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其在各种特定的宏微观环境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规制之下最终产生的。为此,笔者把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放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之中来加以动态历史考察和横向对比研究,坚持以我国社会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转型时期”)和我国最大的社会现实(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规制之下的“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作为本文研究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条件(文章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对行为失范问题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分析,展现行为失范所处的外界客观环境(行为的“社会场”、“客观场”)。同时,又从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具体生活和工作环境之中,剖析行为失范者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作用,展现行为失范所处的内在主观因素(行为的“心理场”、“主观场”)。从外在因素分析与内在因素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机制,从而为探寻预防与控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全文一共分为八章。其中,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数据来源、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转型时期”与“社会转型”、“乡城人口流动”与“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与“失范行为”的具体含义。在调查问卷中明确地剔除了不属于“乡城流动人口”的调查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乡城流动人口”这个共性群体出发,通过与其它群体的对比分析之中,来揭示其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第二章:行为失范分析的基础理论。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本文以行为科学与人类行为模式理论(勒温的行为场理论、人类行为的双因双化机制论)作为理论基石,辅之以行为失范分析的社会学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失范论、默顿的结构张力行为失范论、芝加哥学派的社会解组论、塞林的文化冲突论)和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学派的S—O—R行为模式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理论分析的诠释工具。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变量和个体变量的函数,是环境与个体、外在环境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为此,笔者指出,乡城流动人口个体的任何行为表现方式与变化都是在其所处的城市“生活空间”这个特定的“行为场”中发生的,包括“社会环境场”(“外在场”、“客观场”)与“个体心理场”(“内在场”、“主观场”)这两个张力场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内在场”即“心理场”的张力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第三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分析。笔者结合统计数据、调查资料以及经验事实上的判断,从整体上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中的“三无”(无固定居所、无固定工作、无固定收入)人员成为了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这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最为明显的主体特征。在城市中的乡城流动人口中,真正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并不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行为失范表现为以侵财型违法犯罪为主,尤以“一盗两抢”案件最为突出,还存在着许多“自我救济式”的违法犯罪,具有盲目突发性、暴力性、流窜性、团伙性以及一定的时空性等特征,并呈现出低龄化、组织化、智能化与专业化等发展趋势。第四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因素分析。主要是从制度与政策环境、居住环境与人际网络、现行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权益保障与救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所处的外界客观环境,这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社会环境场”。笔者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始作俑者”;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性歧视是导致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根本性原因;经济利益冲突与合法权益受损往往成为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导火线(直接原因)。第五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因素分析。主要是从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内在需求与行为动机、内在心理状态、就业与城市生活能力等方面剖析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个体因素,这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个体心理场”。笔者认为,相对剥夺感下的个体心理失衡与城乡双重边缘弱势贫困群体的自我认同意识,导致了某些乡城流动人口出现“人格解组”状态,是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决定性原因。第六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分析。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转型时期”)、体制背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人口背景(“人口大流动与快速城市化”)等客观社会现实分析入手,阐释了目标与手段的背离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机理与根源所在,最后指出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第七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防控措施。行为预防与调控的途径与手段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笔者认为,对于失范行为的预防与调控,既可以是针对失范行为本身来调控,但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要从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角度来预防。本章主要是结合本文的论述内容,从宏观上的制度创新改革与制度有效供给路径、近期宜采取的具体对策性建议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防控的路径与对策。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本文总的观点与研究结论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是各种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其中,社会环境因素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根本性因素(前提与条件),个体内在因素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基础与关键)。在此总的基本观点之下,本文还提出了一些较有见地的理论观点,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结论。最后,笔者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展望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万小广[6](2013)在《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文中提出大多数关于“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研究很少把他们当作“社会变革主体”,因而在这些研究中既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看不到他们的行动,更看不到他们对大众媒介的改变。本研究在社会史框架下对大众媒介对打工群体的再现及其历史变迁,打工群体通过另类媒介进行自我建构,以及他们展开的影响大众媒介再现的媒介参与行动,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发现:(1)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框架来再现打工群体的身份、工资、职业安全、子女教育以及居住状况等五个议题。(2)打工群体通过另类媒介进行的自我建构使用了大量差异性的再现框架,批判和反思了大众媒介的再现框架,并呈现了很多被遮蔽的社会事实,同时,打工群体的建构与大众媒介的再现框架之间也存在重合交叉、互相合作的一面。(3)打工群体通过各种传播行动来影响和参与大众媒介的再现,这些行动促进了相关议题在大众媒介中的可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再现框架,为打工群体争取权益、进行社会动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本研究进一步认为,大众媒介实际上将打工群体建构为“想象的异乡人”,以建构和维系城市内部再生的新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打工群体自我建构与媒介参与的实践,笔者认为应当从议题可见性、再现框架的差异性与不同主体的在场三个标准来衡量转型社会“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此外,应当从“反霸权”或“反向架构”的角度来重新界定“另类媒介”。
周海斌,宋因力,张军根,徐瑾[7](2011)在《“不应答盲流病人”的院前救治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院前"盲流病人"各环节救治的分析,发现常见的安全隐患,根据社会实际,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院前救治"不应答盲流病人"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本中心处置经验及资深急救医师的临床经验展开论述。结果:"不应答盲流病人"因失去应答能力而成为院前急救的最大安全隐患。结论:急需出台相应急救政策,合理处置该类病人,在保障该类病人正当权益的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刘江茹,吕新民[8](2009)在《盲流》文中提出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期间,一直到今天,在人们的日常工作或生活里,有一个从远古踏步而来与保甲制度相伴而生又与当代户籍制度相随的名词,经常用于对某一群体的人
张翠玲[9](2009)在《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依据流动人口的有关理论及现行的有关流动人口的管理法规,结合东莞市实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统计数据整理等方法,针对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制度,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多元化管理的组织体系,提高流动人口的组织化程度;调处劳务纠纷,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建立新的社会治安防范系统;规范出租屋管理,消除出租屋治安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自治机制,实行以外管外、以流制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守法意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公正文明的执法队伍;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九个方面提出东莞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旨在引起东莞当地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对策提供决策参考。由于目前专题针对东莞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分析很少,因此,就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谢川豫[10](2009)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的一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政策、措施和管理理念仍存在歧视流动人口、管制思维、义务本位等许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安机关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从歧视转向平等对待流动人口,从管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从公民义务本位转向公民权利本位。同时,应当构建与和谐社会相融合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二、盲流,社会治安的隐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盲流,社会治安的隐患(论文提纲范文)
(1)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常州市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流动人口 |
(二)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 相对剥夺理论 |
(二) 现代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现状 |
一、武进区流动人口发展及基本情况 |
(一) 武进区概况 |
(二) 武进区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
二、武进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情况 |
(一) 流动人口犯罪数据分析 |
(二) 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分析 |
三、流动人口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
(一) 全国流动人口法律法规制定变化历史沿革 |
(二) 武进区流动人口管理规章变化情况 |
第三章 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发展概况 |
一、行政化的严格管理到法律化的现代性转变(1991-2002) |
(一) 行政化的严格管理 |
(二) 法律化的现代性转变 |
二、从部门管理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机制(2002-2018) |
(一) 政府形成合力、建立流动人口三级管理模式 |
(二) 加强人口流出地警务横向沟通 |
三、从专政管理到民本管理、建立健全亲情化管理机制(2002-2018) |
(一) 流动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
(二) 探索推广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管理模式 |
(三) 重点小区“平安卡”工程建设 |
四、从人工管理到智能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动态化管理机制(2002-2018) |
(一) 传统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 |
(二)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中枢,提升管理应用实战效能 |
(三) 试行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 |
(四) 试点推广警务信息站 |
第四章 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执法难 |
(二) 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 |
(三) 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存在局限性 |
二、原因分析 |
(一) 流动人口法律体系不健全 |
(二) 流动人口市民化成本高企 |
(三)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社会中间组织缺位 |
第五章 完善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对策 |
一、完善宏观政策导向构建流动人口治理体系 |
(一)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
(二) 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
(三) 创新人口管理模式 |
二、以居住证赋权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 |
(一) 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管理模式 |
(二) 拓宽积分赋权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
(三) 推进居住证配套设施 |
三、发展社会中间组织促进流动人口参与共同治理 |
(一) 社会中间组织是官方管理力量的有效补充 |
(二) 社会中间组织是流动人口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桥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主题 |
(一) 传统农村社区、空心化及其转型的可能路径 |
(二) 少数民族扶贫与异地搬迁、自发移民 |
(三)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后的“嵌入式”生活 |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
(一) 有关嵌入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
(二)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与自发移民 |
(三) 少数民族流动背景下的民族互动研究 |
(四)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研究 |
(五) 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概念与思路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田野点介绍 |
(一) 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
(二) 宝乡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一章 宝乡的空心化及彝胞的嵌入 |
第一节 民工潮与宝乡空心化 |
一、民工潮的形成与农村空心化 |
二、宝乡汉族的人口迁出及农村空心化 |
第二节 社会网牵引下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嵌入 |
一、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全面嵌入 |
二、彝胞自发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网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彝汉互动 |
第一节 土地的流转与利用 |
一、彝胞对宝乡闲置土地的利用 |
二、闲置土地再利用的价值及其不确定性 |
第二节 从荞麦、背篓到水稻和扁担 |
一、种植内容的变化: 从荞麦到水稻 |
二、种植工具的变化: 从背篓到扁担 |
第三节 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
一、城镇化与汉族农民工回流创造的兼业机会 |
二、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
三、兼业过程中的纠纷及底层抗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彝汉互动 |
第一节 汉语的使用、习得及情境选择 |
一、彝胞在宝乡的日常语言使用 |
二、彝胞在宝乡的汉语习得 |
三、特殊情境下的语言使用 |
第二节 礼物交换: 从有来无回到礼尚往来 |
一、有来无回的礼物 |
二、有来有往的礼物交换 |
三、彝汉双方礼物交换的逻辑 |
第三节 留守与流动: 儿童的“战争与和平” |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
二、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日常交往 |
三、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文化调适中的彝汉互动 |
第一节 “另类”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
一、彝族服饰的传统特征 |
二、彝胞服饰的呈现及汉族人的反应 |
三、彝族服饰向汉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阴宅”恐惧与泛神信仰 |
一、凉山彝族的泛神化宗教信仰 |
二、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呈现 |
三、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演变逻辑 |
第三节 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
一、火文化对凉山彝族的重要性 |
二、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
三、“冷落”火把节的背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彝汉互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帮工”及其构建的社会关系 |
一、彝胞各种形式的“帮工”行为 |
二、由“帮工”所呈现的社会关系 |
三、“帮工”改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分析 |
第二节 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 |
一、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探讨 |
二、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案例 |
三、不成功的通婚呈现出的社会关系 |
第三节 非常难得的守望相助 |
一、从互帮互助到守望相助 |
二、守望相助背后的交往选择 |
三、守望相助背后的深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彝汉互动背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
第一节 “提供帮助”还是“让人头疼”: 嵌入式生活的治理难题 |
一、治理难题的具体表现 |
二、治理难题的形成原因 |
三、治理难题背后的深层因素 |
第二节 “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 治理中的主客反转 |
一、主客反转的诱因及文化基础 |
二、主客反转的治理方法与逻辑 |
三、主客反转引申出的治理反思 |
第三节 服务型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当前宝乡的农村治理体系 |
二、彝胞的服务型需求 |
三、可能的服务型治理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
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4)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第1章 导论 |
1.1 主题重申与意义省察 |
1.1.1 主题重申 |
1.1.2 意义省察 |
1.2 解释框架与概念描述 |
1.2.1 解释框架 |
1.2.2 概念描述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可能的不足 |
第2章 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治理理论 |
2.1.1 农村社区、集镇社区与城市社区 |
2.1.2 国外社区研究的理论流派 |
2.1.3 社区自治与乡村复兴 |
2.2 软权力理论 |
2.2.1 软权力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2.2 关于“行政软权力” |
2.2.3 关于“政党软力量” |
2.3 公共治理中的“软法”理论 |
2.3.1 关于“软法” |
2.3.2 关于软法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
2.4 协商民主理论 |
2.4.1 西方语境中的协商民主理论 |
2.4.2 中国语境中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 |
第3章 解构农村社区硬治理 |
3.1 现代国家建构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
3.1.1 “国家——社会”关系的历史考察 |
3.1.2 乡镇政府——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的历史轮回 |
3.1.3 村级治理与基层民主 |
3.1.4 乡政村治模式评析 |
3.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根源、特征及其制度展开 |
3.2.1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根源 |
3.2.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特征 |
3.2.3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制度展开 |
3.3 反思农村社区硬治理: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 |
3.3.1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历史合理性 |
3.3.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第4章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分析 |
4.1 农村社区治理思维的转变 |
4.1.1 硬治理时代的旧观念:贱农主义 |
4.1.2 软治理时代的新思维:尊农精神 |
4.2 农村社区治理基础的转变 |
4.2.1 新“三农”问题及其出路 |
4.2.2 农村社区基础结构的转变 |
4.3 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转变 |
4.3.1 村庄的终结与复兴 |
4.3.2 农业的终结与复兴 |
4.3.3 农民的终结与复兴 |
4.4 本章小结:乡村治理的三次转型 |
第5章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实例考察 |
5.1 苏南、苏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实例考察 |
5.1.1 苏南华西村农村社区建设 |
5.1.2 苏中胡庄镇农村社区建设 |
5.2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韩国的“新村运动” |
5.2.1 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 |
5.2.2 新村运动的具体做法 |
5.2.3 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
5.3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性质的演变与治理模式的转型 |
第6章 建构农村社区软治理:社区整合与社区建设 |
6.1 农村社区软治理的特征 |
6.2 农村社区整合 |
6.2.1 从认同到承认 |
6.2.2 农村社区的认同危机 |
6.2.3 农村社区整合的理论与机制 |
6.2.4 运用多种社区整合机制重建农村社区认同 |
6.3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6.3.1 社区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
6.3.2 从乡土文化走向合作文化 |
6.3.3 “礼治”与“文化自觉” |
6.4 农村社区经济建设:嵌入性视角 |
6.4.1 嵌入与契合: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 |
6.4.2 嵌入性视角下的农村家庭继承方式与农民股份合作制 |
6.4.3 嵌入性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 |
6.5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以村规民约为例 |
6.6 农村社区主体性建设:农民主体作用与重建乡村精英 |
6.6.1 发挥农村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
6.6.2 重建乡村精英 |
6.7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建设重心的位移 |
第7章 结束语 |
7.1 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
7.2 社区民主与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 |
7.3 从村委会制到新农村社区制 |
7.4 从硬治理到软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转型期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范畴的界定 |
1.3.1 转型时期与社会转型 |
1.3.2 乡城人口流动与乡城流动人口 |
1.3.3 行为失范与失范行为 |
1.4 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研究启示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行为失范分析的基础理论 |
2.1 行为失范分析的社会学理论 |
2.1.1 涂尔干的社会失范理论 |
2.1.2 默顿的结构张力行为失范理论 |
2.1.3 芝加哥学派的社会解组论 |
2.1.4 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
2.2 行为失范分析的心理学理论 |
2.2.1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S—O—R行为模式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3 行为科学与人类行为模式理论 |
2.3.1 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2.3.2 勒温的行为场理论 |
2.3.3 人类行为的双因双化机制论 |
3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分析 |
3.1 当前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现状分析 |
3.1.1 乡城流动人口的一般失范行为分析 |
3.1.2 乡城流动人口的严重失范行为分析 |
3.2 当前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特征分析 |
3.2.1 乡城流动人口严重行为失范的主体特征 |
3.2.2 乡城流动人口严重行为失范的类型特征 |
3.2.3 乡城流动人口严重行为失范的行为特征 |
3.2.4 乡城流动人口严重行为失范的组织特征 |
3.3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发展趋势分析 |
4.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因素分析 |
4.1 制度与政策环境因素分析 |
4.1.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始作俑者” |
4.1.2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与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 |
4.1.3 劳动就业制度和政策不公平与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 |
4.2 居住环境与人际网络分析 |
4.2.1 乡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结构特征 |
4.2.2 乡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亚文化环境与内卷化建构 |
4.2.3 市民与城市主流社会对乡城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歧视 |
4.3 现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分析 |
4.3.1 社会控制方式的变化与传统非正式控制力量的弱化 |
4.3.2 防范式、物性化的消极行政执法管理模式 |
4.4 乡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与救济状况分析 |
4.4.1 社会分层与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边缘弱势贫困群体 |
4.4.2 乡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与救济途径的现状分析 |
4.4.3 经济利益冲突与合法权益受损往往成为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导火线 |
5.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因素分析 |
5.1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5.1.1 乡城流动人口规模对行为失范的影响 |
5.1.2 乡城流动人口结构对行为失范的影响 |
5.2 乡城流动人口的内在需求与行为动机分析 |
5.2.1 乡城流动人口的内在需求与动机状况分析 |
5.2.2 乡城流动人口的内在需求特点与层次分析 |
5.3 乡城流动人口的内在心理状态分析 |
5.3.1 相对剥夺感下的个体心理失衡 |
5.3.2 城乡双重边缘弱势贫困群体的自我认同意识 |
6.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分析 |
6.1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
6.1.1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社会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时期 |
6.1.2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社会体制背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6.1.3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人口背景:人口大流动与快速城市化 |
6.2 目标与手段的背离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机理 |
6.2.1 制度有效供给不足是需求目标实现的外在根本性障碍 |
6.2.2 就业与城市生活弱势能力是需求目标实现的内在关键性障碍 |
6.3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
6.3.1 社会环境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根本性因素 |
6.3.2 个体内因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决定性因素 |
6.3.3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一般形成机制模式图示 |
7. 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防控措施 |
7.1 制度创新改革与制度有效供给的路径 |
7.1.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建立城乡一元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
7.1.2 改革与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建立城乡一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7.1.3 改善乡城流动人口劳动就业制度环境,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功能 |
7.1.4 转变现行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实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管理 |
7.1.5 完善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环境,推进乡城流动人口市民化发展 |
7.1.6 大力提高乡城流动人口思想文化素质,自觉约束各种失范行为 |
7.2 近期宜采取的具体对策性建议 |
7.2.1 强化政府行政作为,实行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制度 |
7.2.2 完善法律援助与司法救济机制,切实保障乡城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
7.2.3 注重发挥公安机关的防控职能,建立打防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模式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 |
(二) 打工群体的发声与自我建构 |
(三) 打工群体的媒介参与行动 |
(四) 对现有文献的小结 |
三、 理论框架 |
(一) 媒介再现 |
(二) 架构分析 |
(三) 传播政治经济学 |
(四) 社会史 |
四、 研究方案 |
(一) 关于研究材料 |
(二) 关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民工”身份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对“农民工”建构的历史变迁 |
(一) “进城农民” |
(二) 盲流 |
(三) 农民工 |
(四) 打工者、打工仔、打工妹、外来工 |
二、 打工群体对自身社会身份的想象与建构 |
(一) 碎片化自我认同 |
(二) 身份的特质 |
(三) 对外界命名的不同回应 |
三、 媒介、“农民工”群体与身份政治 |
(一) 媒介与身份政治 |
(二) 行动者与身份 |
(三) 小结 |
第二章 “农民工”工资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工资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化 |
(一) 1978 年—1988 年:“农民工”工资议题尚未成为报道主题 |
(二) 1989 年-1998 年:侧面涉及工资议题 |
(三) 1999 年至今:工资议题成为重要的媒介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工资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工资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工资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工资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一) 打工者个体在工资议题方面的媒介参与 |
(二) 劳工组织在工资议题方面的媒介参与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迁 |
(一) 1988 年之前:被忽视的“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 |
(二) 1989 年-2000 年:“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侧面再现 |
(三) 2001 年至今:媒介开始正面再现“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职业安全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职业安全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职业安全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职业安全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一) 意识觉醒行动:集体创作音乐工作坊 |
(二) 通过大众媒介推动变革:“大爱清尘” |
(三)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子女教育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迁 |
(一) 2000 年之前:“碎片化”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二) 2001 年至今:多方博弈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打工子女教育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打工子女教育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第五章 “农民工”居住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居住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化 |
(一) 2000 年之前:被污名化的打工群体居住议题 |
(二) 2001 年至今:多重框架中的打工者居住议题 |
二、 打工群体对居住议题的建构 |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居住议题 |
(二) 劳工刊物中的居住议题 |
三、 打工群体在居住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
结论与讨论 |
一、 主要结论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及其历史变迁 |
(二) 打工群体的自我建构及其与大众媒介再现的异同 |
(三) 打工群体的媒介参与及其社会效果 |
二、 “想象的异乡人”:作为文化建构的媒介再现与身份政治 |
三、 转型社会“公共领域”的运行逻辑 |
四、 对另类媒介的再定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样本来源 |
附录二 媒介批评案例 |
附录三 《一样的雨水——有感于北京朝阳区关停打工子弟学校》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不应答盲流病人”的院前救治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不应答盲流病人”的定义 |
2“不应答盲流病人”的安全隐患 |
2.1 诊断难以明确 |
2.2 转送目的地难以获得肯定 |
2.3 事故责任难以认定 |
2.4 长期诊疗安全隐患随时出现 |
3 应对策略 |
3.1 减少“盲流病人”的产生 |
3.2 改进转送政策, 避免纠纷出现 |
3.3 增加指定医院, 缩短救治半径 |
3.4 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提高疾病判断能力 |
3.5 强调院前文书工作, 做到有据可依 |
(9)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一、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二、东莞市流动人口概述 |
(一) 流动人口的概念与类型 |
(二) 东莞市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 |
(三) 东莞市流动人口对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
(二) 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四、东莞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
(一)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制度,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
(二) 建立多元化管理的组织体系,提高流动人口的组织化程度 |
(三) 及时调处劳务纠纷,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
(四) 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建立新的社会治安防范系统 |
(五) 规范出租屋管理,消除出租屋治安安全隐患 |
(六)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自治机制,实行以外管外、以流制流 |
(七)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守法意识 |
(八)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公正文明的执法队伍 |
(九) 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的不和谐现象 |
(一) 目前一些政策和管理措施含有歧视流动人口的意味 |
(二) “管制”思维下对流动人口的管制式管理 |
(三) 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义务本位” |
二、和谐社会语境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理念的转变 |
(一) 从歧视转向平等 |
(二) 从管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 |
(三) 从流动人口义务本位转向流动人口权利本位 |
三、暂住证制度向居住证制度的过渡 |
(一) 暂住证制度的缺陷 |
(二) 暂住证制度改革的地方经验 |
(三) 居住证制度应有的制度内涵 |
1. 居住证的收费问题 |
2. 居住证制度的功能 |
3. 居住证的多功能化 |
四、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
五、结语 |
四、盲流,社会治安的隐患(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常州市武进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D]. 周世民. 苏州大学, 2019(06)
- [3]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D]. 陈世海. 云南大学, 2019(09)
- [4]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D]. 孔德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5]转型期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 范志权.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6]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D]. 万小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不应答盲流病人”的院前救治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初探[J]. 周海斌,宋因力,张军根,徐瑾. 医学与社会, 2011(02)
- [8]盲流[J]. 刘江茹,吕新民. 档案天地, 2009(12)
- [9]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 张翠玲. 吉林大学, 2009(09)
- [10]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发展方向[J]. 谢川豫.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