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与制造

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与制造

一、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贾卫东,赵晓蕊[1](2021)在《中波15kW 50Ω负载开关柜的设计与制作——各单元功能简介与各电路原理》文中研究表明对15 kW 50Ω假负载开关柜设计与制作中,各单元主要器件的功能及操作作了简介,同时给出了典型电路,并对控制与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分析。

贾卫东,赵晓蕊[2](2021)在《中波15kW 50Ω负载开关柜的设计与制作——机柜整体布局与元器件选取》文中指出15kW 50Ω中波假负载与同轴转换开关在结构、电路设计上融为一体,通过逻辑电路控制,实现中波发射机主机、备机、假负载和天线之间的有效切换,提高了电台发射机工作的可靠稳定性,同时也使机房设备布局得到改善而更加合理。

岳伟明[3](2020)在《Taper型半波长超导谐振腔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超导腔作为超导加速器的核心组件之一,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超导腔被应用到加速器以来,射频超导技术在近六十年发展中,主要研究方向为高β椭球超导腔,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已在美国散列中子源(SNS)、欧洲自由电子激光(XFEL)、连续电子束加速器装置(CEBAF)等大科学装置上得到成功应用。相比而言,低β超导腔结构复杂,加工与表面处理难度大,低β超导腔应用于加速器极具挑战!目前新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加速器装置在低β段多采用常温加速器结构,如美国散裂中子源(SNS)、欧洲散裂中子源(ESS)、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近年来,我国提出建造的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嬗变系统(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注入器均选择了全超导直线加速结构的技术路线,两装置超导直线加速器低能段采用半波长超导腔(HWR)作为其核心加速部件。Taper型HWR超腔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超导腔,具有峰值表面磁场低和热损耗小的特点。本论文内容主要针对Taper型HWR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Taper型HWR超导腔电磁设计、稳定性分析、性能测试和加速束流实验。开展了超导腔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的总结和研究,总结了与超导腔设计相关的射频谐振腔、超导体等理论;总结了表征超导腔性能的关键参数,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影响超导腔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半波长超导腔相关理论及技术的研究。为Taper型HWR超导腔的设计与研制准备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实现更高的加速梯度和更低的热损耗为射频设计目标,分析总结了半波长超导腔设计方法,针对Taper型HWR超导腔核心射频参数和关键几何尺寸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到了Taper型HWR超导腔最优射频结构,HWR015超导腔Epeak设计指标为32MV/m,有效加速电压为1.81MV,Q0为7.17×108。并且对HWR015进行了二次电子倍增效应仿真研究(MP),研究结果表明,HWR015超导腔在设计指标下不会受二次电子倍增限制。分析总结了半波长超导腔机械稳定性设计方法,采用三维有限软件开展了Taper型HWR超导腔机械稳定性分析研究:1)df/dp和LFD设计指标满足加速器稳定运行要求;2)腔体机械振动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基模本证振动频率为112.8Hz,远离通常的外部机械振动频率;3)开展了腔体调谐力仿真研究,HWR015超导腔调谐力在机械调谐器合理的调谐力范围之内,并且腔体最大局部应力小于低温下铌材屈服强度,腔体不会产生塑性形变,满足调谐器设计的需求。制定了Taper型HWR超导腔的加工质量控制和频率一致性控制规范,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支Taper型HWR超导腔。研制的Taper型HWR超导腔与耦合器、调谐器等辅助设备进行了加速单元集成,并与加速器相关配套系统进行了在线组装。HWR015超导腔加速单元平均Epeak为32.14MV/m,加速梯度达到设计指标,在线机械稳定性测试结果满足加速器稳定性运行要求,df/dp测试结果为12-14 Hz/mbar,LFD测试结果为-5--4Hz/(MV/m)2,测试结果与仿真设计结果相吻合。HWR015成功实现束流测试,低温模组中安装有五支HWR015超导腔,将质子束流能量由10MeV加速到18.6 MeV,实现了世界上首次Taper型HWR超导腔在线集成及束流测试,填补了10MeV至20MeV CW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束流测试的空白。目前该类型的超导腔已高性能运行近三年时间,为Taper型HWR超导腔在超导加速器中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了实践验证依据。CIADS和HIAF两装置对超导腔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腔体结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谐振频率随氦压变化敏感度(df/dp)达到3Hz/mbar,洛伦兹力失谐系数到达-1.5Hz/(MV/m)2,Taper型HWR超导腔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更进一步提高,为两大科学装置超导加速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张志军[4](2019)在《尼泊尔电视台扩建工程电视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中尼"两国政府2001年达成的协议,由中国政府对尼泊尔国家电视台进行扩建,其中包括新建一座技术楼、一座电视发射机房及一座电视发射塔。笔者作为工程中电视发射系统的安装及部分调试工作负责人,现将与电视发射系统相关的情况介绍一下。

陶海峰,郑洁[5](2019)在《新型风冷式15 kW 50Ω中波假负载的设计与制作》文中指出对10 k W中波广播发射机使用的新型风冷式15 k W 50Ω中波假负载的结构布局、电阻体电阻器的选取安装、线材功率表的选择、控制电路的原理、技术指标、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作了性能分析。

黄文海[6](2018)在《中央塔数字频道远程自动化监控方案》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对中央塔播出机房电视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的主要功能、系统架构、以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介绍。

梁强,黄河[7](2017)在《假负载在DF-100A型短波发射机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假负载在工业技术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我台DF-100A型发射机在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理论计算结果,设计出满足我台需求的假负载。文中阐述了假负载的技术参数、作用,以及假负载应用过程中在馈线对接、水流回路和保护系统等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

茅鸿兵,徐景明,陈原[8](2016)在《广播发射中心灾备发射系统的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发射中心灾备发射系统的建设背景、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简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贺鹏,洪林峰[9](2016)在《高架雷达结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文中研究说明高架雷达因天线举升到较高位置而会面临一些安全性问题,文中分析了高架雷达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论述了高架雷达的安全性设计内容与思路。以某典型高架雷达为例,主要论述了该雷达的抗风安全性、动平衡及架设安全性设计。雷达设计阶段充分应用了各种先进手段,如整机三维设计及机构分析、升降机构动力学分析等,同时开展了大量安全性试验验证,后续的实际使用表明结构安全性设计取得成功。

何小林[10](2015)在《广播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广播的实质是通过无线电波向受众传递声音信息。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在信息服务、新闻宣传、社会沟通、文化娱乐、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是发挥广播媒体职能的关键,如果因为技术设备故障造成节目中断或停播,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大。为了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序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定了安全播出重大事故界定标准,对安全播出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昆明广播电视台是我省唯一的省会城市台,承担着昆明辖区范围内4个广播频率、6个电视频道的安全优质播出任务。目前,昆明广播电视台采用从制作中心将载有播出内容的音频信号经微波、光纤传输至远程无线发射台站进行无线发射播出的模式,由位于西山和丹霞路新闻中心两个互为备份的发射台站进行发射。新闻中心调频发射播出系统采用人工往返倒换主备发射播出系统方式,即当在线播出发射机发生故障时,必须经过值班员发现、判断、到现场、处理、倒换、开机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恢复播出。这种人工往返倒换主备发射播出系统方式可能造成播出节目较长时间中断,不能满足安全播出的要求。本文针对昆明广播电视台和国内同行业相关无线发射台站安全播出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数字电路、单片机等技术,研究、设计和开发一套广播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发射机开关机和同轴开关倒换的远程控制,并通过远程监控终端软件实时显示、监测发射机和同轴开关的工作状态,以保障播出安全。论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过程,重点阐述系统功能和框架设计,以及同轴控制器(含软硬件)和终端监控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已投入昆明广播电视台实际运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较好地解决了昆明广播电视台采用人工往返倒换主备发射播出系统方式导致停播时间较长的问题,有效消除重大停播安全事故的隐患。

二、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波15kW 50Ω负载开关柜的设计与制作——各单元功能简介与各电路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各单元功能简介
    1.1 电源
    1.2 前门面板开关的操作
    1.3 同轴开关SA5的航插接口功能
    1.4 继电器KA1~6的功能引脚
2 各电路工作原理
    2.1 假负载电路
    2.2 控制与显示电路
3 切换柜中后面板与发射机的连线
4 注意事项
5 尾声

(2)中波15kW 50Ω负载开关柜的设计与制作——机柜整体布局与元器件选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柜整体布局
    1.1 机箱
    1.2 电阻体外形图(见图1)
    1.3 柜内中后面板印字标识图(见图2)
    1.4 SA5同轴开关外形图(见图3)
2 对开关柜的技术要求
    2.1 总体要求
    2.2 假负载技术要求
3 各部分元器件的选取
    3.1 假负载电阻体
    3.2 SA5同轴开关的选取
    3.3 控制电路器件
4结束语

(3)Taper型半波长超导谐振腔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半波长超导腔研究现状
第2章 超导腔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超导腔体理论
        2.1.1 射频谐振腔
        2.1.2 超导腔基本理论
    2.2 超导腔基本参数
        2.2.1 有效加速电压
        2.2.2 峰值表面电场和峰值表面磁场
        2.2.3 几何因子和品质因数
        2.2.4 比分路阻抗R/Q
    2.3 限制超导腔体性能的因素
        2.3.1 失超
        2.3.2 场致发射
        2.3.3 二次电子倍增
    2.4 半波长谐振腔
        2.4.1 同轴线几何结构
        2.4.2 四分之一谐振腔
        2.4.3 半波长谐振腔
第3章 Taper型半波长超导腔结构设计
    3.1 超导腔系统简介
    3.2 射频优化设计
        3.2.1 射频腔结构优化设计
        3.2.2 次级电子倍增研究
    3.3 机械稳定性分析
        3.3.1 腔体频率氦压敏感度(df/dp)分析
        3.3.2 腔体洛伦兹力失谐分析
        3.3.3 机械振动模态分析
        3.3.4 调谐力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Taper型 HWR超导腔加工
    4.1 HWR015机械设计
    4.2 材料
    4.3 HWR015冲压成型
    4.4 HWR015焊接
第5章 Taper型 HWR超导腔后处理及测试
    5.1 超导腔后处理简介
        5.1.1 常温检测
        5.1.2 机械滚抛(CBP)
        5.1.3 缓冲化学抛光(BCP)
    5.2 HWR015后处理
    5.3 垂测系统
        5.3.1 垂测系统外围设备简介
        5.3.2 垂测射频测试系统简介
    5.4 HWR015的垂直测试
    5.5 小结
第6章 高功率锻炼及束流测试
    6.1 HWR015超导腔加速单元简介
        6.1.1 超导腔系统
        6.1.2 高低功率系统
        6.1.3 低温恒温器系统
    6.2 超导加速单元集成
        6.2.1 超净间集成
        6.2.2 恒温器集成
        6.2.3 加速器现场安装
    6.3 超导腔性能测试
        6.3.1 耦合器常温锻炼
        6.3.2 超导腔锻炼
        6.3.3 超导腔性能测试
    6.4 超导加速器束流测试
    6.5 小结
第7章 设计改进
    7.1 新结构机械振动仿真
    7.2 新结构调谐力仿真
    7.3 小结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尼泊尔电视台扩建工程电视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天馈线系统
    1.1 天线概述
    1.2 分米波电视天线
    1.3 米波电视天线
2 天线及馈电设备的安装
3 发射机系统
    3.1 发射机的选型及其特点
        3.1.1 激励器
        3.1.2 功放系统
        3.1.3 滤波器和双工器
    3.2 THALES全固态发射机的安装
        3.2.1 工艺地线及高频接地体的制作
        3.2.2 发射机及附属设备的高频接地、保护接地的连接
        3.2.3 设备间联锁信号线的连接
    3.3 发射机整机的安装

(5)新型风冷式15 kW 50Ω中波假负载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结构布局
2 电阻体
3 线材的选择
4 功率指示
5 控制电路
6 技术指标
7 结束语

(6)中央塔数字频道远程自动化监控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射台电视远程监控系统现状
2 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DS-14、DS-32、DS-33发射系统原配置
    2.2 DS-14、DS-32、DS-33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方案选择
    2.3 系统主要技术功能
        2.3.1 实时监测
        2.3.2 智能控制
        2.3.3 数据管理
        2.3.4 授权管理
        2.3.5 主备倒机
    2.4 系统架构
    2.5 系统硬件
    2.6 系统软件
3 总结

(7)假负载在DF-100A型短波发射机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短波发射机假负载简介
     (一) 假负载的设计原理
     (二) 假负载的作用
     (三) 假负载的构成
二、技术难点研究
     (一) 功率的计量与计算
     (二) 水路流量监测和保护
     (三)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三、结束语

(8)广播发射中心灾备发射系统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方案设计
三、方案实施
四、总结

(9)高架雷达结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高架雷达的抗风安全性设计
    1. 1 主要构件的理论计算分析
    1. 2 力学试验及验证
    1. 3 抗倾覆安全设计
2 高架雷达动平衡设计
    2. 1 天线系统重量及重心控制
    2. 2 动平衡测试
3 高架雷达的架设安全性设计
    3. 1 架设过程的稳定性设计
    3. 2 仿真设计
    3. 3 安全联锁设计
4 防雷设计
5 结束语

(10)广播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2.1 基础逻辑门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2.1.1 基础逻辑门电路
        2.1.2 集成运算放大器
    2.2 单片机
    2.3 单片机与计算机间的串口通信(逻辑电平转换)
    2.4 串口服务器
    2.5 同轴开关
        2.5.1 交流直接驱动型同轴开关倒换工作原理
        2.5.2 交流驱动/直流控制型同轴开关倒换工作原理
    2.6 KEIL MVISON4
    2.7 VISUAL STUDIO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业务流程分析
        3.1.1 西山站点发射播出系统
        3.1.2 新闻中心站点发射播出系统与倒换流程
    3.2 存在的问题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1 开关机控制器功能需求
        3.3.2 同轴控制器功能需求
        3.3.3 监控软件功能需求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4.2 W79E825单片机特性和管脚配置
    4.3 开关机控制器设计原理
    4.4 同轴控制器硬件设计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通信协议的确定
    5.2 同轴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原理
        5.2.1 系统程序设计思路
        5.2.2 系统部分程序代码示例
    5.3 监控终端软件设计原理
        5.3.1 界面设计
        5.3.2 结构设计
        5.3.3 程序设计
第六章 系统实现
    6.1 同轴控制器系统程序调试
        6.1.1 开发过程
        6.1.2 系统程序下载
    6.2 设备串口配置与监控软件安装
        6.2.1 设备串口配置
        6.2.2 监控软件安装
    6.3 开关机控制器使用介绍
        6.3.1 功能介绍
        6.3.2 设备面板及接口
    6.4 同轴控制器使用介绍
        6.4.1 功能介绍
        6.4.2 设备面板及接口
    6.5 系统实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出版情况
致谢

四、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波15kW 50Ω负载开关柜的设计与制作——各单元功能简介与各电路原理[J]. 贾卫东,赵晓蕊. 中国有线电视, 2021(03)
  • [2]中波15kW 50Ω负载开关柜的设计与制作——机柜整体布局与元器件选取[J]. 贾卫东,赵晓蕊. 中国有线电视, 2021(02)
  • [3]Taper型半波长超导谐振腔关键技术研究[D]. 岳伟明. 兰州大学, 2020(01)
  • [4]尼泊尔电视台扩建工程电视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 张志军. 西部广播电视, 2019(20)
  • [5]新型风冷式15 kW 50Ω中波假负载的设计与制作[J]. 陶海峰,郑洁. 中国有线电视, 2019(02)
  • [6]中央塔数字频道远程自动化监控方案[J]. 黄文海. 广播电视信息, 2018(12)
  • [7]假负载在DF-100A型短波发射机上的应用研究[J]. 梁强,黄河. 电视指南, 2017(17)
  • [8]广播发射中心灾备发射系统的建设[J]. 茅鸿兵,徐景明,陈原.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6(05)
  • [9]高架雷达结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J]. 贺鹏,洪林峰. 电子机械工程, 2016(02)
  • [10]广播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 何小林. 云南大学, 2015(05)

标签:;  ;  ;  

天线假负载联锁开关的设计与制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