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废水回用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冬菊[1](2021)在《废弃煤矿酸性废水ARUM治理系统参数优化与中试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本课题组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坡废弃煤矿构建的煤矿酸性废水治理系统——微生物减酸(Acid Reduction by Microbiology,ARUM)系统现存不足,包括处理水量小,pH提升效果不显着,SO42-去除率相对较低,有机填料长效提供碳源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本项目区域现状优化ARUM系统。通过开展实验室动态和静态实验以及室内外小型模拟试验,优化ARUM系统关键技术参数,加大废水处理量,提升煤矿酸性废水pH,提高SO42-去除率;在此基础上,构建贵州省凯里市孙家寨金竹冲废弃煤矿野外中试处理系统。得到如下初步结论:(1)在ARUM系统氧化/沉淀单元中悬挂帷幕增加单元处理效果,筛选最优帷幕发现12针遮阳网最为经济有效,吸附量可达每天55.5 g/m2;在ARUM系统生物降酸单元中投加有机填料为微生物提供有效碳源,静态筛选实验发现5号有机肥和未出菇菌棒为最优基质,同时,当两种基质投加比为1:3时,处理效果最优;为提升煤矿酸性废水pH,在ARUM系统末端增加碳酸盐岩碱反应墙单元,筛选两种研究区典型的碳酸盐岩(灰岩和白云岩)进行静态实验发现灰岩提升pH效果较白云岩好,且随粒径增加,效果变差,但粒径过小的岩石不仅易随水流流失还会造成系统堵塞,在实际应用中选择粒径为10 cm的灰岩既能满足pH提升要求,又不会造成岩石流失和系统堵塞。(2)为验证改进ARUM系统在野外应用的可行性,在金竹冲废弃煤矿涌水点附近搭建野外小型改进模拟ARUM系统,流量为5 L/h,连续监测1个月,发现该系统除pH和SO42-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之外,整体处理效果较好(pH提升到4.90,DO提升到3.1 mg/L,总Fe、Fe2+浓度去除率达92%和93%,SO42-去除率为54%),且系统运行较为稳定,适用于野外多变的环境。(3)为保证ARUM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尝试将连续产碱系统(Successive alkalinity-producing systems,SAPS)与ARUM系统整合以提升处理效果。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动态SAPS模拟实验,发现SAPS系统在连续运行70 d内总Fe、Fe2+的去除率分别达82%和88%,SO42-去除率达50%,同时pH从3.09提升到6.82,可有效改善AMD的pH和处理效果。(4)在金竹冲废弃煤矿构建野外中试改进ARUM系统,包括集水单元+氧化/沉淀单元+微生物还原单元+SAPS单元+碳酸盐岩减酸反应墙单元等5个单元。经4个月连续监测,总Fe、Fe2+去除率高达96%和97%;SO42-的去除率相对较低,仅为57%;由于碳酸盐岩减酸反应墙单元系统进水时间较短,目前pH仅从3.0提升到4.4。整体来看,改进后的ARUM系统对于处理煤矿酸性废水效果较好且运行稳定。因此,通过本研究可为我国煤矿酸性废水原位可持续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邓文娟[2](2020)在《红沙泉露天煤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西黑山矿区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煤田,地处戈壁沙漠,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极度匮乏,煤炭资源丰富,年产原煤800万吨,自2015年投产以来,需水量逐年增加,鉴于区域现状年用水量已超出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的24%,且当地可利用地下水水量极少。因此,在综合考虑煤炭开采各环节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对矿区2020-2024年的需水量预测,对矿区的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优化,是维持煤矿正常运行的迫切需求。论文以西黑山矿区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在现场调研、实验分析、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生产工艺流程中用水环节与排水状况,通过优化水处理工艺设计,提升水处理效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矿区水资源配置,实现矿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露天煤矿生产工艺综合分析,结合现场样品采集与分析,从水的用途出发,采用单因子、主成分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生产工艺中涉水节点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井水的水质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及《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的V级标准,特征污染因子为CODcr;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Ⅲ级标准,特征污染因子为:总磷、氨氮;自来水中SO42-和氯化物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针对现有各生产环节可用水源,根据用途,对矿区的矿井水采用混凝沉淀法,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油废水采用除油+沉淀+过滤污水处理设施,优化水处理工艺设计进行水质提升,达到经济资源化利用。(3)通过对研究区域2011-2019年的需水量预测、对比和修正,确定采用灰色预测法的GM(1,1)模型,对2020-2024年的需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2020-2024 年的需水量分别为:355.08、438.05、540.42、666.70、822.50 万 t/a。(4)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目标函数,在满足矿区供水量与民生相关的保证率不小于95%,与工业相关不小于85%,与环保相关不小于80%的约束条件下,采用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Matlab界面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获得2020-2024不同年份的配置结果,配置的结果在经济最小化的情况下满足矿区需水量的约束条件,则研究区的水资源配置具有可行性。图30表56参109
陈博坤[3](2020)在《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和水资源在地势上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又要解决煤转化工业因巨大耗水量而带来的严峻挑战,煤化工废水的“零液排放”俨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工业设计上基本形成并认同了“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盐水处理–固化零排放”的设计框架,但是对于部分煤化工废水,该流程仍存在预处理效率低、回用水水质差、处理成本高、水资源回用率低且处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煤转化工业的清洁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调研分析了典型的九类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引入虚拟成本法对比分析了“零液排放”和综合废水一级排放的成本优势,并基于2018年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和煤化工项目取用水水平对未来煤化工项目耗水水平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实现“零液排放”具有7.17元/t水的成本优势,已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总耗水水平将达到工业耗水量的2.8%,通过对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分析,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改进措施,推动煤化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的提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冷煤气效率,但实现废水“零液排放”困难,相比之下,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零液排放”较为容易,但该技术用于生产清洁燃料或化工产品时,对碳元素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本文耦合了两种气化技术的优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结果显示,在控制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零液排放”的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流程碳元素转化效率提高24.95%和13.55%,降低烯烃和乙二醇的单位成本19.72%和9.27%,而且降低了CO2排放量83.1%和8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较低成本“零液排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煤制兰炭废水预处理过程对油、尘和酚类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不足,而且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蒸汽。这不仅污堵各单元设备组件并大大降低过程的传质传热效率,而且蒸汽要求远高于兰炭厂的蒸汽副产能力。本文总结归纳了该流程的几点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处理流程并通过工业废水的小试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对产水量为240 m3/d的兰炭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工业设计。结果表明,新型流程通过改变废水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滴表面ζ电位使其斥力减少而聚并沉降,油尘含量均降至20mg/L以下;分离脱酸塔和脱氨塔有效降低了塔底热负荷和蒸汽品位需求;而溶剂回收塔的负压操作不仅降低了再沸器蒸汽品位,而且减少了粗酚在高温条件下对塔釜的腐蚀。最终出水中油、酸性气、总酚、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至20 mg/L、10 mg/L、270mg/L、50 mg/L和3050 mg/L以下,节省固定投资成本约57.9%,吨水操作成本由53.40元降至50.69元。煤化工高浓含酚氨有机废水均需采用酚氨回收单元汽提脱除废水中的酸性气、氨氮并回收稀氨水,萃取脱除水中有机物并回收粗酚产品。华南理工大学酚氨回收工艺获得了工业界普遍的认可,该工艺采用单塔同时脱除酸性气和氨氮,MIBK萃取脱除酚类并精馏回收萃取剂和粗酚,但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蒸汽。本文通过引入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精馏,借助夹点分析方法,在不改变现流程的操作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能量集成方案,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新流程降低了53.7%热公用工程、57.5%冷公用工程、增加了662 k W电耗。新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35.53元/t降至27.34元/t水,年节省公用工程费用655.2万元,减少CO2排放5237 t/y。
王伟[4](2020)在《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文中指出煤矿开采不可避免地排放矿井水,同时部分煤矿位于缺水地区。研究矿井水的处理与利用,有利于缓解煤矿缺水现状,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发展。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开展了高矿化度水处理技术、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实践,拓展了矿井水综合利用途径,提高了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该研究可望为改进矿井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深入分析了某煤矿矿井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该煤矿建井期间,矿井涌水量一度达到1600m3/h,投产以后很快趋于稳定,涌水量为1200m3/h左右。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3煤顶底板砂岩水和底板三灰水,3砂含水层涌水量为460m3/h左右,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430m3/h左右,温度大于40℃,矿化度超过4g/L,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水,为中低温高矿化度矿井水。(2)提出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方案并开展了工程应用。设计了“超滤+反渗透(BWRO)+一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反渗透(SWRO)+二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离子交换+脱碳塔+电渗析+MVR蒸发结晶”的组合工艺方案,处理规模为740m3/h,设计进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为4540mg/L、2510mg/L,出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低于1600mg/L、650mg/L,满足山东省地方排放标准,同时优化管网布置,将部分出水用于煤矿生活、办公场所及东副立井工业场地。分析蒸发冷冻母液水质,提出后续蒸发结晶脱除氯化钠、杂盐途径,提高出水水质。(3)优化了中低温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方案。根据煤矿供暖现状,进行热量平衡核算,分析利用矿井水余热代替现有锅炉进行煤矿供暖的可行性,结合该煤矿工业广场布局及现有供水管网布置,确定煤矿余热资源优化布局及建设方案,实现了煤矿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本论文有图30幅,表23个,参考文献82篇。
马逍天[5](2020)在《我国水足迹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因此亟需针对我国水环境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量化、评估和管理。水足迹分析作为评价水资源消耗和污染情况的综合性指标,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传统的水足迹分析方法仅仅评估了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的量,难以量化环境风险和应对复杂的工业系统。而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全过程环境风险解析和关键污染节点的识别。因此,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进行水足迹的量化。当前生命周期水足迹评价模型大多针对水稀缺足迹展开,针对水污染足迹(如致癌性足迹、酸性化足迹和淡水生态毒性足迹等)的模型较少。部分学者直接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开展水足迹量化,因未剔除与水介质无关的的摄入途径以及大气与土壤介质中残留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导致过度评估。并且现存研究在进行清单构建时,通常没有考虑经由大气与土壤间接影响水质的污染物,从而导致水足迹量化结果过低。此外,水足迹评价模型构建和应用中所需的地理、水质、环境、人口、技术水平等基础数据具有显着的地域差异性,直接引用国外模型和数据库并不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通用性的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量化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的环境风险的量化,并有效描绘人类产业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锁定关键污染节点。本文同时分别以我国某造纸企业、煤炭发电行业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足迹为例,开展了微观、中观、宏观层次的应用示例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基于我国国情建立了包含清单构建方法、中间点影响类型选择与特征化参数计算以及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质量损伤评估的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该模型依据ISO 14046国际标准建立分析边界,通过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了三千余种能够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换从而剔除最终未进入到水介质的部分,同时仅考虑了与水环境有关的经口摄入途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清单与6个中间点环境影响类型之间的联系,实现了 35374个中间点特征化当量因子的计算,进而实现了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的评估。其次,本文通过对某造纸企业水足迹的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在微观(企业)层次上应用的可行性,并明确了其水足迹影响的关键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削减方案。研究发现在秸秆浆印刷书写纸生产的生命周期中,致癌性和非致癌性足迹贡献了超过95%人体健康损伤,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主要来自于淡水生态毒性和水体富营养化足迹,其余中间点类型的影响不足3%。要实现水足迹影响的削减,控制有机肥回收、木浆生产和化学品制备等阶段的水足迹影响最为有效。上述三个输入因子的影响减少5%时,印刷书写纸生产的水足迹在中间点和终点层次的削减程度在0.3%至3.4%之间。企业可采取使用无元素氯漂白并进行黑液回收处理生产工艺的木浆,使用水电等清洁能源或回收能源以实现水足迹影响的削减。此外,通过筛选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如超深层曝气和生物膜过滤技术)和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来控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足迹影响也可获得显着的环境效益,直接水资源消耗的削减则对于水稀缺足迹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污染物减排方面,需重点针对总磷、总氮、COD、BOD5以及重金属(如铬、砷、汞等)等污染物的排放。再次,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炭发电行业水足迹的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在中观(行业)层次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时间序列波动的特征和原因,为我国煤炭发电行业的全过程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的管控提供了相关参考性信息。我国煤炭发电行业的水足迹影响对人体健康损伤在2006-2015年间不断增加,于201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但截至2015年总体上仍上升了 47.3%。而由于二氧化硫、COD和总氮排放的削减,此期间生态系统质量损伤削减了 26.0%。2015年我国实现供电上网1 kWh煤电的水足迹影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的损伤分别在 1.2×10-8 至 2.3×10-8 DALY 和 4.0×10-4 至 7.5×10-4 PDF.m2.yr 之间。对于人体健康损伤,其主要来自于原煤开采和洗选、运输、固体废弃物处置、原油和化学品生产等间接过程排放的砷、铬重金属以及燃煤电厂发电阶段汞排放所导致的致癌性和致癌性影响。生态系统质量的损伤主要来自于上述间接过程的淡水生态毒性和水体富营养化足迹以及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导致的酸性化足迹。但作为水足迹影响关键物质的总磷和重金属排放的削减并不显着,因此国家在进行总量控制时,建议加入总磷和重金属排放指标,同时增加原煤入选率以降低汞等污染物和运输过程的水足迹影响。但这与坑口电厂及“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均存在进一步加剧我国主要煤电生产基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的问题,因此在煤炭发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严格限制煤电产业的规模,尤其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区域,建议发展低耗水的清洁能源。此外,为进一步削减煤炭运输过程的水足迹影响,建议用铁路运输和船运的方式。此外,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废水水足迹的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在宏观(区域/国家)层次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为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和精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在1992-2015年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足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人体健康损伤下降了89.84%。但由于2000年以后氨氮列入统计且其为对生态系统质量损伤贡献最为突出的污染物,生态系统质量损伤呈现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对氨氮的控制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足迹影响与工业产值增长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属于较为理想的状态,即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较为有效的抑制了工业废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但部分年份仍出现高于经济增速的水足迹影响,仍需加强治理和管理工作以防出现反弹。对于人体健康损伤,非致癌性影响高于致癌性影响,而对于生态系统质量损伤,水体富营养化和酸性化足迹的贡献较为显着。若要控制人体健康损伤,需重点控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砷排放以及金属制品业六价铬排放。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的控制建议重点针对上述四个工业部门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工业部门COD和氨氮的排放。同时,在进行水环境管理时需考虑空间差异性以提升水足迹影响削减效率,如在东部的江苏、广东等废水排放量突出的地区需加强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而在西北部等每吨废水排放的水足迹影响突出的地区则建议一步提升其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以实现污染物的减排。对于单位水足迹影响和废水排放均较为突出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份需重点关注并同时采取上述举措,并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并采用微观、中观、宏观多个层次上不同地理区域或时间尺度内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多维度应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在对模型进行修正的同时,为我国工业行业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的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高效治理提供理论、数据和决策支持。同时,还可以其他国家或行业开展生命周期水足迹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创建了符合ISO 14046国际标准的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并综合考虑了污染物释放经由多介质对水环境的影响,同时剔除了与水环境无关的摄入途径;(2)在国际上首创了集水稀缺影响、水污染生态与健康风险量化为一体的且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全过程水足迹量化模型;(3)实现了企业和行业层面的工业系统的水足迹应用分析。
柳文浩[6](2020)在《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采用传统的厌氧-好氧生物工艺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Citric acid production wastewater,CAPW)所需的高额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环保负担。本研究结合柠檬酸生产废水的排放特点,评估了CAPW改造后作为生活和化工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基于经济性和资源化的双重理念,探究并优化了可有效回收废水中氮磷元素的生产参数,并将残留的高浓度有机质生产为复合补充碳源(Composite alternative carbon source,CACS)的中试工艺。工艺的建立对缓解CAPW带来的污染问题,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发酵产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评估了补充碳源强化化工和生活废水生物处理的效能差异。比较分析CACS和乙酸钠(NaAc)分别作为共代谢基质强化低浓度聚醚废水(Low-concentration polyether wastewater,LCPW)处理的表观差异,并从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产量、脱氢酶活性(DHA)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角度进行机理阐释;对比研究CACS和NaAc在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营养盐去除方面的性能差异及其对活性污泥表观特性的影响,并从比反硝化速率、反硝化潜能(PD)和微生物生长因子(YD)等机理角度阐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CAPW制备CACS的生产参数优化CAPW中83.5%的化学需氧量(COD)可在5 h的生化反应过程被去除,证明CAPW中携带的有机质具有较好的生物可利用性,具备作为强化生活和化工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的资源化潜质。流加氧化钙(CaO)悬浊液(30%,w/w)预先调节CAPW的pH值为9.5,继续流加20%(以悬浮固体(SS)计)的聚合氯化铝(PAC),充分反应并经板框压滤后,滤液中总磷(TP)、总氮(TN)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2.1%、16.1%和96.1%,而COD和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率仅分别为11.0%和13.2%。制备的CACS中COD/TN、COD/TP和生化需氧量(BOD5)/COD的比例分别由初始的64.2、116和0.53提升至71.8、1358和0.65。CACS的有机组分主要为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CAPW中氮磷元素的高效去除,证明CaO和PAC改善CACS品质上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2)CACS和NaAc作共代谢基质强化LCPW处理及机理研究未通过共代谢基质驯化的活性污泥(CK-AC)难以实现LCPW的有效处理,而NaAc和CACS均可作为共代谢基质来驯化活性污泥实现LCPW的达标处理。活性污泥驯化期间,NaAc强化LCPW中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CACS(P<0.01)。经NaAc和CACS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分别命名为:NaAc-AC和CACS-AC)均可在不添加共代谢基质的前提下,直接实现LCPW的达标处理。于此期间,NaAc-AC强化LCPW中COD的去除效果却显着低于CACS-AC(P<0.01)。三维荧光分析显示,种泥、NaAc-AC、CACS-AC和CK-AC的EPS组成中色氨酸类蛋白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及类似物和腐殖酸的荧光强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相比于种泥,NaAc-AC、CACS-AC和CK-AC的EPS含量和DHA均逐渐衰减,其中,NaAc-AC和CACS-AC中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小,仍可维持较高的EPS含量和DHA,而CK-AC中EPS含量和DHA分别急剧下降了3.1倍和22.3倍,表明共代谢基质的添加降低了有毒物质对于活性污泥代谢系统的侵害作用,并促进了功能微生物的适应和保留。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相比于种泥,NaAc-AC、CACS-AC和CK-AC中细菌的多样性逐渐降低。NaAc-AC和CACS-AC可高比例的保留种泥中与生物营养盐去除相关的功能微生物(例如,Nitrosomonadaceae和Rhodocyclaceae)。NaAc-AC和CACS-AC中富集的与有毒物质降解有关的功能微生物显现出较大差异,Phycisphaeraceae(10.3%)主要富集于CACS-AC,而Lentimicrobiaceae(14.3%)则主要富集于NaAc-AC中。CACS-AC中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可能是其表现出最佳LCPW处理效能的原因。(3)CACS中试生产工艺的构建及过程分析耦合柠檬酸企业过剩低品热源利用和CACS的生产参数,开发出具有经济和生产可行性的中试工艺。两步固液分离单元中CACS的得率均超过95.0%;浓缩单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CACS的品质,CACS的COD/TN和BOD5/COD比例分别提升至83.8±1.22和0.78±0.02。CACS品质的提升得益于高温环境下多糖的部分水解和游离氨的吹脱。Ca(35.94%)、O(32.36%)、P(8.79%)、Si(7.32%)和C(6.91%)为固液分离单元截留固形物灰分中占比最高的5种元素,基于CACS生产中使用的辅助原料和涉及的反应,可推测固形物的主要组成为磷酸钙、氧化钙、珍珠岩及少量有机物,具备作为酸性土壤调节剂的资源化潜质。经济分析表明,相比CAPW经传统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CACS生产工艺的经济性更显着,利润和利润率分别为7.6元/吨和20.2%,表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4)NaAc和CACS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营养盐去除及机理研究NaAc和CACS均可作为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营养盐去除的补充碳源。NaAc强化氮去除的效果更显着(P<0.05),而CACS强化磷去除的效果更显着(P<0.05)。相比NaAc,CACS作为补充碳源时具有可增大污泥粒径和降低活性污泥Zeta电位绝对值的性能优势。CACS和NaAc培养活性污泥的体积粒径和Zeta电位的绝对值分别为54.46μm、41.06μm和8.9±0.30 mV、12.6±0.3 mV。CACS作为补充碳源时产生的增益效果,可能是其携带的Ca2+和Mg2+等二价阳离子桥连了活性污泥上的负电荷位点,同时通过化学反应强化磷元素去除的缘故。利用零级方程对CACS和NaAc作补充碳源时的反硝化过程进行拟合,用以表征其所携带有机组分的反硝化效率。快速降解碳源阶段,CACS的比反硝化速率为10.0 mg-TN/(g-VSS·h),约为NaAc的78%。若以实现95%的TN去除率作为衡量依据,NaAc的微生物生长因子和反硝化潜能分别为0.43和0.20 g-TN/g-COD,约为CACS的0.65和1.67倍。相比NaAc,CACS可兼顾生物量的维持和反硝化电子供体的供给,故长期选择CACS作为强化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可能会表现出更佳的应用效能。
热依拉·依买尔[7](2019)在《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吐鲁番市工业的发展充分证明,在极度干旱的自然条件下,粗放利用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工业经济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吐鲁番市工业的发展需要严格把控其发展规模与生产要素资源的适应条件,而以吐鲁番市工业园为依托的生产要素资源集约是极度干旱地区发展工业的可行之路。截止2015年末,吐鲁番市已建成4家工业园,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今,工业园已经成为吐鲁番市工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为吐鲁番市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吐鲁番市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工业园的产业合理布局、工业园所属企业间的生产链耦合、工业园循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提升等多方面。因此,本文基于对吐鲁番市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方面来探究工业园发展的综合水平。本研究以吐鲁番市工业园为例,针对吐鲁番市工业园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运用量化分析与层次分析方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以生产要素资源对工业园生产的配置能力为落脚点、水资源为重心集中分析可利用上限值,并对吐鲁番地区工业园发展综合评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该地区生产要素资源可利用上限值的确定,对当地的工业经济及其他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水资源的量化约束。2.就吐鲁番市工业园的能源资源和生产原料资源储蓄量而言,它们本身并没有可利用上限的约束,但吐鲁番市工业园都受到水资源配置能力的约束,所以能源资源和生产原料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吐鲁番市工业园规模的扩展也因此受到限制。3.通过对经济效益、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外部效益这三个指标的构建,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发现,吐鲁番市实际存在的四家工业园的综合发展水平情况差异不大,总体发展趋于一般水平。
张军[8](2019)在《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未来仍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煤化工是石油化工原料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推进煤炭高效化、清洁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布局于“多煤、缺水”的中西部地区,随着产业的升级示范发展,水资源短缺和废水“零排放”等问题已经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现代煤化工水系统主要包括:工艺用水、换热用水、动力用水以及废水等,本文应用了化学工程、工程热物理、环境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理论,对煤化工水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全面剖析。对各主要工艺单元过程与水系统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煤化工气化、变换、合成等各主要单元的工艺用水和反应生成水的化学工程原理,各单元及单元之间的加热蒸汽和移热循环水的热力学特性,煤化工动力蒸汽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废水系统的生成方式、处理途径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文献分析,提出了现代煤化工水系统优化的重点研究范畴和内容。首先,循环水系统是煤化工水耗最大环节,本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开式、闭式等不同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对循环水和空冷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构建了基于同一边界参数的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经济对比模型,分析了不同系统的关键水耗和经济指标,提出循环水冷却系统的选型思路,为设备选型及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量化工具。构建了基于空冷系统与循环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模型,建立由空冷器和水冷塔构成的新的循环水系统拓扑结构;研究了降低系统用水量和年平均成本的方法,并重点开展了配置预空冷器、配置分支预空冷器的循环水系统验证分析,提出优化技术方案。研究提出,节水消雾型冷却系统节水效果明显,推广前景较大,较传统机械通风冷却系统可以实现19%的节水效果;通过在部分高温循环水回水支线增设预空冷器优化设计,可同比减少25%的水耗。其次,废水处理与再利用是煤化工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化工项目能否真正实现“零排放”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不同废水的特性,重点对比分析了高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构建了基于废水“零排放”的节水和技术经济评价模型,重点分析2条集成技术路线,即以提高废水利用率为目的的集成技术路线和以实现废水不外排为目的的集成技术路线,测试了对应指标,提出了降低工艺技术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回用水率的浓盐水深度处理优化技术方案。研究发现,在7种工艺系统中,机械强化蒸发结晶工艺技术的年总成本费用最低,废水回收利用效率较高,具有较大推广潜力。再次,采用全生命周期(LCA)的分析方法,对主要的煤化工工艺产业链和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构建了主要的煤化工工艺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水耗模型,重点研究了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甲烷等典型煤化工过程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水耗,并对循环水冷却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剖析及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全产业链节水和制定水资源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为了进一步摸清现代煤化工产业用水和耗水情况,了解典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水系统优化和节水潜力,验证循环水系统、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等创新研究的有效性,本文对某煤制烯烃项目(国内首套大规模工业示范工程)水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项目各用水单元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系统平衡和主要用水指标,结合论文研究内容,对该项目的水系统进行了优化,项目主要用水指标显着改善:循环水系统新鲜水补充量从优化前的1131t/h降低到479t/h,降幅达57%;废水处理单元通过含盐废水的深度处理与蒸发结晶,回用水收率从之前的41%提高到81.7%,实现废水不外排;项目整体新鲜水耗从当前的2698t/h,降低到优化后的1708t/h,单位产品水耗从35.9t降至22.8t,综合节水效率达到36.7%。通过对煤化工水系统的工艺关联特性及规律分析,以及对循环水系统、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整个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本文在水耗源头上提出了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评价的机制,在水耗过程中提出了循环水与空冷器新型拓扑优化结构,在终端环节上提出了废水零排放的优化方案。这些应用创新研究成果,将为现代煤化工水系统优化及具体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王庆耀[9](2018)在《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煤矿水资源匮乏现象日益严峻,研究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当前,常规的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出水不稳定,用药量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依托平煤十一矿,研制了超高效螺旋进水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原理,阐述了超高效螺旋进水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优势。然后搭建了无机陶瓷膜水处理系统中试设备,并对该系统的出水效率,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的脱除效率进行了详细研究。在中试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平煤十一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工程设计。最后就超高效螺旋进水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水进水流量的大小对设备的出水效率影响可忽略不计,当系统运行时间小于12天,净水出水效率稳定在80%左右,随着运行天数的继续增加,出水效率将逐渐降低;通过分析可知,该系统对矿井水中的悬浮物脱除效率达到了95.08%,COD的脱除效率达到了94.33%,装置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用水标准。应用结果显示,运行后测得系统出水效率稳定在80%左右,对总悬浮物的脱除效率达到了94.5%,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3.8%,与中试试验数据较为接近;相比改造前,每年可实现的经济效益为428.4万元。通过中试试验及应用结果对比表明,无机陶瓷膜水净化技术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出水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能耗低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李国华[10](2018)在《基于清洁生产审核的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项目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稀少,再加上粗放的发展方式,使我国在最近的二十年中陆续暴露出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扭转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局面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摆在了突出位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许多企业对推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仍普遍不高,对各环节存在的跑冒滴漏及严重浪费能源的现象缺乏有效管控手段。本文首先对清洁生产审核和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了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概念、原理、各阶段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以及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阶段划分、基本内容和作用。其次,通过对化工助剂厂的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将清洁生产审核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项目中,挖潜机会,提出节能减排备选项目。最后,对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备选项目进行筛选,筛选出可行的无/低费项目和初步可行的中/高费项目,并对初步可行中/高费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化工助剂厂具有实施可行性的节能减排项目。
二、煤矿废水回用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废水回用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煤矿酸性废水ARUM治理系统参数优化与中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煤矿酸性废水的来源及形成机理 |
1.2.1 煤矿酸性废水的来源 |
1.2.2 煤矿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 |
1.3 煤矿酸性废水的特征及危害影响 |
1.3.1 煤矿酸性废水的特征 |
1.3.2 煤矿酸性废水的环境影响 |
1.4 我国煤矿酸性废水污染现状 |
1.5 煤矿酸性废水的修复技术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项目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项目概况 |
2.2 样品采集方法 |
2.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2.4 项目区域煤矿酸性废水水源水质特征 |
2.5 小结 |
3 ARUM系统参数优化实验 |
3.1 帷幕筛选实验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案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基质筛选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案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碳酸盐岩筛选实验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案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改进ARUM模拟系统野外实验研究 |
4.1 改进ARUM模拟系统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方案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ARUM系统实验机理与可行性分析 |
4.3 小结 |
5 SAPS系统处理AMD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 |
5.2 实验方案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O和Eh变化 |
5.3.2 pH和EC变化 |
5.3.3 SO_4~(2-)浓度 |
5.3.4 总Fe、 Fe~(2+)浓度 |
5.4 SAPS系统实验机理与可行性分析 |
5.5 小结 |
6 AMD成套处理技术野外中试系统构建与稳定性 |
6.1 处理系统概述 |
6.2 野外中试系统处理效果 |
6.2.1 系统地球化学参数变化分析 |
6.2.2 系统总Fe/Fe~(2+)处理效果分析 |
6.2.3 系统SO_4~(2-)处理效果分析 |
6.3 成套处理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红沙泉露天煤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露天煤矿水资源利用现状 |
1.2.2 水质评价方法 |
1.2.3 需水量预测方法 |
1.2.4 水资源调度配置模型 |
1.2.5 国家对煤矿水资源政策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 |
2.1.4 气象 |
2.1.5 地震 |
2.1.6 社会经济 |
2.1.7 动植物 |
2.1.8 矿区地质 |
2.2 研究方法 |
2.2.1 现场采样 |
2.2.2 水质检测 |
2.2.3 水质评价方法 |
2.2.4 需水量预测方法 |
2.2.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3 矿区水资源现状调查 |
3.1 矿区生产工艺流程 |
3.2 供水系统 |
3.2.1 矿区供水系统 |
3.2.2 可供水源供水能力 |
3.3 研究区现有水源水质评价 |
3.3.1 矿区水资源水质评价 |
3.3.2 模糊综合水质评价 |
3.4 研究区水处理现状 |
3.4.1 矿区污废水处理现状 |
3.5 矿区水质提升设计 |
3.5.1 矿坑排水与洗面冲洗排水 |
3.5.2 生活污水 |
3.5.3 含油废水 |
3.6 水资源量评价 |
3.6.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
3.6.2 矿坑排水资源量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4 矿区需水量预测 |
4.1 矿区需水量预测效果比对 |
4.1.1 原始数据 |
4.1.2 时间序列法预测2011-2019年矿区需水量 |
4.1.3 灰色预测法预测矿区需水量 |
4.1.4 两种预测方法比对 |
4.2 2020-2024年矿区需水量预测 |
4.3 不同保证率下的矿区需水量预测 |
4.4 技术经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5.1 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5.1.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5.1.2 约束/参数条件 |
5.1.3 多目标优化模型整理 |
5.2 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5.2.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 |
5.2.2 优化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遗传算法MATLAB程序部分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废水“零液排放”现状 |
1.1.1 以固定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2 以流化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3 以气流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4 煤焦化/半焦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的意义和难点 |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 |
1.3.1 污水预处理 |
1.3.2 生化处理 |
1.3.3 深度处理 |
1.3.4 膜浓缩及蒸发结晶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 |
2.1 煤炭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
2.2 典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
2.2.1 煤炭开采伴生水 |
2.2.2 煤炭洗选废水 |
2.2.3 煤气化废水 |
2.2.4 煤液化废水 |
2.2.5 煤焦化/半焦废水 |
2.3 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能分析 |
2.3.1 直排生化出水对环境的影响 |
2.3.2 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2.4 煤化工工业政策意涵和建议 |
2.4.1 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
2.4.2 政策意涵及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概念设计 |
3.1 流程建模与分析 |
3.1.1 碎煤加压气化制天然气流程 |
3.1.2 水煤浆气化制烯烃/乙二醇 |
3.2 碎煤加压气化耦合水煤浆气化制产品工艺 |
3.3 技术经济分析 |
3.3.1 碳元素氢化效率 |
3.3.2 碳元素转化效率 |
3.3.3 水耗分析 |
3.3.4 经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含酚氨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开发 |
4.1 现存流程处理兰炭废水的瓶颈 |
4.2 新流程开发研究方法 |
4.2.1 酸化除油除尘 |
4.2.2 萃取操作条件优化 |
4.2.3 公用工程调整 |
4.3 新流程性能分析 |
4.3.1 现存工业兰炭废水处理效果 |
4.3.2 酸化对油尘脱除影响 |
4.3.3 萃取条件分析 |
4.4 新流程关键单元可行性分析 |
4.4.1 酸水汽提塔 |
4.4.2 溶剂回收塔 |
4.5 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性能分析 |
4.5.1 过程集成及设计 |
4.5.2 经济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氨废水处理流程能量集成 |
5.1 酚氨回收工艺运行现状 |
5.2 能量集成潜力分析 |
5.2.1 工艺物流节能分析 |
5.2.2 精馏塔或汽提塔热力学分析 |
5.2.3 能量集成可行性分析 |
5.3 能量集成方案 |
5.3.1 关键技术节点分析 |
5.3.2 污水汽提塔优先方案 |
5.3.3 溶剂汽提塔优先方案 |
5.4 能量集成经济和环境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矿矿井水的利用现状 |
2 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特征 |
2.1 矿井水来源分析 |
2.2 水质变化情况 |
2.3 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设计 |
3.1 处理规模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3.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路线 |
3.4 工艺比选 |
3.5 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 |
3.6 小结 |
4 中低温矿井水热源应用 |
4.1 热源应用技术 |
4.2 煤矿热源需求及供暖现状 |
4.3 煤矿余热资源赋存及利用现状 |
4.4 煤矿余热资源利用布局优化 |
4.5 余热利用效果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水足迹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及主要章节说明 |
第二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水足迹影响评价理论 |
2.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2.1.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 |
2.1.3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
2.2 水足迹评价概述 |
2.2.1 水足迹评价的定义 |
2.2.2 水足迹评价的方法 |
2.2.3 水足迹评价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
3.1 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的边界与框架 |
3.2 清单构建 |
3.2.1 微观层次清单构建方法 |
3.2.2 中观层次清单构建方法 |
3.2.3 宏观层次清单构建方法 |
3.3 中间点特征化参数计算 |
3.3.1 水稀缺参数 |
3.3.2 毒性参数 |
3.3.3 水体富营养化和酸性化参数 |
3.4 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评价 |
3.5 误差控制 |
3.5.1 不确定性分析 |
3.5.2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微观层次应用示例:某造纸企业水足迹研究 |
4.1 企业简介 |
4.2 目标和范围定义 |
4.3 清单构建 |
4.3.1 秸秆收集 |
4.3.2 秸秆制浆 |
4.3.3 秸秆浆造纸 |
4.3.4 废弃物产生与处置 |
4.3.5 供应系统 |
4.3.6 某造纸企业水足迹影响评价清单 |
4.4 水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4.5 关键因子识别 |
4.5.1 关键过程 |
4.5.2 关键物质 |
4.6 输入因子敏感性分析 |
4.6.1 关键因子敏感性 |
4.6.2 木浆输入敏感性 |
4.6.3 废水回用敏感性 |
4.6.4 废水处理工艺敏感性 |
4.6.5 能源敏感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观层次应用示例: 我国煤炭发电行业水足迹研究 |
5.1 行业简介 |
5.2 目标和范围定义 |
5.3 清单构建 |
5.4 水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5.5 关键因子识别 |
5.5.1 关键过程 |
5.5.2 关键物质 |
5.6 输入因子敏感性分析 |
5.6.1 关键因子敏感性 |
5.6.2 运输敏感性 |
5.6.3 时间敏感性 |
5.6.4 煤炭输入敏感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宏观层次应用示例: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水足迹研究 |
6.1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简介 |
6.2 目标和范围定义 |
6.3 清单构建 |
6.4 水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6.5 关键因子识别 |
6.6 输入因子敏感性分析 |
6.6.1 关键因子敏感性 |
6.6.2 时间敏感性 |
6.6.3 空间敏感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柠檬酸生产废水概述 |
1.1.1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产生 |
1.1.2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处理现状 |
1.1.3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潜质 |
1.2 补充碳源强化化工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2.1 化工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
1.2.2 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
1.2.3 补充碳源强化化工废水处理 |
1.3 补充碳源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
1.3.1 生物脱氮与碳消耗 |
1.3.2 补充碳源强化生物脱氮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补充碳源的工艺构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置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补充碳源的可行性研究 |
2.3.2 钙盐沉淀对柠檬酸废水氮磷回收和有机质保留的影响 |
2.3.3 添加PAC对补充碳源品质改善的研究 |
2.3.4 补充碳源的有机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补充碳源的中试生产过程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中试生产方案的优化选择 |
3.2.4 补充碳源的中试生产 |
3.2.5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补充碳源生产方案的优化选择及稳定性评估 |
3.3.2 生产过程中固液分离单元的效能评估 |
3.3.3 浓缩单元对补充碳源理化特征的影响研究 |
3.3.4 补充碳源生产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补充碳源/乙酸钠作共代谢基质强化聚醚废水处理的对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聚醚废水的来源及理化特征 |
4.2.2 实验设置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醚废水表观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
4.3.2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和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研究 |
4.3.3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补充碳源/乙酸钠强化生活废水生物处理对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置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生活废水表观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
5.3.2 活性污泥表观特性的对比研究 |
5.3.3 活性污泥比反硝化速率的对比分析 |
5.3.4 反硝化潜能和微生物生长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及创新说明 |
第2章 吐鲁番市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的发展变化研究 |
2.1 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的资源集约功能分析 |
2.1.1 常规工业园资源集约功能分析 |
2.1.2 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集约功能分析 |
2.2 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现状分析 |
2.2.1 工业园综合介绍分析 |
2.2.2 工业园经济、能源与环境效益分析 |
2.3 吐鲁番市工业园与南、北疆工业园水资源与能源方面比较分析 |
2.3.1 全疆工业园现状分析 |
2.3.2 吐鲁番市与南北疆工业园水资源方面的比较分析 |
2.3.3 吐鲁番市与南北疆工业园能源资源方面的比较分析 |
第3章 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发展与环境匹配分析 |
3.1 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的建设原则 |
3.1.1 水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建设原则 |
3.1.2 能源资源排放安全相适应的建设原则 |
3.1.3 原料资源经济与间接约束相适应的建设原则 |
3.1.4 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综合生产规模上限值的确定 |
3.2 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对工业园可持续匹配能力的分析 |
3.2.1 水资源对工业园可持续配置能力 |
3.2.2 能源资源对工业园可持续配置能力 |
3.2.3 生产原料资源对工业园可持续配置能力 |
3.3 吐鲁番市资源适应型工业园资源匹配上限的量化确定 |
3.3.1 工业园可消耗主要资源上限值的确定 |
3.3.2 水资源可利用上限值的确定 |
3.3.3 水资源对能源资源可利用上限值的约束 |
3.4 吐鲁番市工业园资源资源匹配能力的扩展效应 |
3.4.1 水资源承载力的扩展效应 |
3.4.2 能源资源和其他生产原料性资源承载力扩展应用 |
第4章 吐鲁番市资源适应型工业园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阐述 |
4.1.2 评价准则的确定 |
4.2 综合评价方法与权重确定 |
4.3 综合评价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煤炭开发利用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特征分析 |
1.2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
1.3 现代煤化工过程水系统及特点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现代煤化工过程水系统剖析 |
2.1 引言 |
2.2 现代煤化工工艺过程与水系统分析 |
2.3 现代煤化工过程工艺水消耗及生成特性剖析 |
2.4 现代煤化工过程加热蒸汽和移热循环水消耗分析 |
2.5 现代煤化工过程动力用蒸汽系统分析 |
2.6 现代煤化工过程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分析 |
2.7 小结 |
3 煤化工项目循环水冷却系统工艺对比及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循环水冷却系统工艺技术及特性分析 |
3.3 不同循环水冷却系统主要指标分析与测算 |
3.4 不同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经济研究 |
3.5 小结 |
4 煤化工项目循环水系统预空冷器配置及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冷和空冷方式的系统耦合思路 |
4.3 循环水系统与空冷器的拓扑结构优化建模 |
4.4 两种拓扑结构优化的方案设计 |
4.5 小结 |
5 煤化工项目废水零排放及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煤化工含盐废水特性分析 |
5.3 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技术路线分析 |
5.4 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LCA在煤化工水耗及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
6.3 典型煤化工技术全生命周期水耗评价 |
6.4 煤化工项目循环水冷却系统生命周期能耗与水耗分析 |
6.5 小结 |
7 某煤制烯烃项目水系统平衡及优化设计实证研究 |
7.1 引言 |
7.2 项目水系统现状及水平衡测试 |
7.3 项目水系统优化设计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贡献 |
8.2 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矿井水概述 |
1.1.1 矿井水的分类 |
1.1.2 矿井水的特点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陶瓷膜技术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井水井下水处理技术原理 |
2.1 常用的井下水处理技术 |
2.1.1 絮凝—沉淀净化技术 |
2.1.2 超磁分离净化技术 |
2.1.3 无机陶瓷膜净化技术 |
2.2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选择 |
2.2.1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优势 |
2.2.2 无机陶瓷膜对矿井水净化的适用性 |
2.3 无机陶瓷膜进水机理 |
2.3.1 常规陶瓷膜进水机理 |
2.3.2 超高效螺旋进水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系统中试设备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监测分析 |
3.1.3 中试设备介绍 |
3.1.4 出水效率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原水进水流量对净水出水效率的影响分析 |
3.2.2 系统运行时间对净水出水效率的影响分析 |
3.2.3 系统净化效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一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设计 |
4.1 矿井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4.2 设计参数 |
4.2.1 设计出水水质 |
4.2.2 处理水量的确定 |
4.3 主要构筑物设备 |
4.3.1 提升水泵的设计 |
4.3.2 清水仓设计 |
4.3.3 膜处理系统的设计 |
4.3.4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 |
4.3.5 污泥处理机制与运输 |
4.3.6 硐室设计几何尺寸 |
4.4 电气设计及自控设计 |
4.4.1 电气设计 |
4.4.2 自控设计 |
4.5 供水管道过主巷道的方案 |
4.6 与现有供水系统的对接 |
4.7 水处理设备的井下运输方案 |
4.8 模块化设计设备最大外形尺寸与入井设备尺寸 |
4.9 矿井水处理运行应急机制的建立 |
4.10 值班制度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
5.1 工程的目的 |
5.1.1 节能减排 |
5.1.2 环保需求 |
5.2 十一矿井下污水控制现状 |
5.2.1 十一矿井下涌水量现状 |
5.2.2 十一矿地面水处理系统及矿井用水量现状 |
5.3 设备井下安装布置现场 |
5.4 应用效果分析 |
5.4.1 工程实际处理效果分析 |
5.4.2 经济效益分析 |
5.4.3 社会及和环境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清洁生产审核的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项目设计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清洁生产审核理论 |
2.1.1 清洁生产审核的概念 |
2.1.2 清洁生产审核的原理 |
2.1.3 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目的与内容 |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 |
2.2.1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
2.2.2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
2.2.3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
2.2.4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
第3章 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广东省惠州市化工助剂厂概况 |
3.2 广东省惠州市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水资源消耗情况 |
3.2.2 能源消耗情况 |
3.2.3 生产技术工艺情况 |
3.2.4 过程控制情况 |
3.2.5 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
3.2.6 污染物产生与排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能减排机会排查与备选项目的产生 |
4.1 确定审核评估重点 |
4.2 炼油助剂车间物料平衡的建立及其测算分析 |
4.2.1 平面布置图 |
4.2.2 单元操作工艺流程图和功能说明表 |
4.2.3 数据来源 |
4.2.4 物料平衡的建立 |
4.2.5 平衡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
4.2.6 节能减排机会排查 |
4.2.7 产生节能减排备选项目 |
4.3 水平衡的建立及其测算分析 |
4.3.1 水平衡概况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水平衡的建立 |
4.3.4 平衡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
4.3.5 节能减排机会排查 |
4.3.6 产生节能减排备选项目 |
4.4 电力平衡的建立及其测算分析 |
4.4.1 电力平衡概况 |
4.4.2 数据来源 |
4.4.3 电力平衡的建立 |
4.4.4 平衡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
4.4.5 节能减排机会排查 |
4.4.6 产生节能减排备选项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节能减排项目的筛选与可行性分析 |
5.1 节能减排备选项目的汇总与分类 |
5.2 节能减排项目的筛选 |
5.2.1 初步筛选 |
5.2.2 初步可行中/高费节能减排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5.3 具有实施可行性的节能减排项目的产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煤矿废水回用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煤矿酸性废水ARUM治理系统参数优化与中试试验研究[D]. 姚冬菊. 贵州民族大学, 2021(12)
- [2]红沙泉露天煤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邓文娟.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D]. 陈博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D]. 王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我国水足迹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马逍天. 山东大学, 2020(10)
- [6]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研究[D]. 柳文浩. 江南大学, 2020
- [7]吐鲁番市生产要素资源适应型工业园综合评价研究[D]. 热依拉·依买尔.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8]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D]. 张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9]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 王庆耀.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10]基于清洁生产审核的化工助剂厂节能减排项目设计与可行性研究[D]. 李国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