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邯郸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耀家[1](2021)在《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各地区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公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空气质量却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污染形式愈发严峻,迫切需要改善空气质量。大气环境以及防治效果决定着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社会发展进程,更直接关乎公众生活环境的质量。若大气污染防治不彻底,大气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达不到要求,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更无从谈起。聊城市作为我国确定的“2+26”城市之一,位于京津冀污染传播路径上,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之处,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严峻,近年来大气污染更是成为制约聊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之一,如何快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是聊城市当前必须面临的局面,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聊城市当前大气污染的特征和因素进行分析,以大气环境质量通报、概要为依据,研究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得出聊城市大气污染的因素,并借鉴国内外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经验,针对聊城市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为聊城市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参考。首先,总体概述聊城市空气质量,分析“十三五”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数据变化特征,得出聊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年度变化趋势。其次,通过对聊城市的调查和资料分析,得出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成因,如地理气象因素,环保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不完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产业能源结构不合理,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等。最后,借鉴国内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经验启示,针对聊城市目前的大气污染现状,从防治体系、新旧动能转换、污染物治理力度、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从而有效降低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改善聊城市空气及环境质量。
申通[2](2021)在《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前后,环境问题积聚已久的邢台市迎来了爆发,被严重的雾霾天气持续笼罩,空气质量直接在全国垫底,大气污染防治已经刻不容缓。虽然整个京津冀都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但是各界将污染防治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北京,邢台市在地理环境和工业布局等因素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对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专题研究十分必要,一方面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性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为邢台市的环境执法提供相应的法律基础。本文在研究邢台市大气污染现状和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参考国内外一些代表性城市的防治措施,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第一部分对邢台市大气污染现状从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的时间特征和污染的空间特征三方面进行了展示,介绍了污染产生的危害:一方面阻塞交通,给出行带来障碍;另一方面对人身体健康有害,有致人患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隐患。然后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了污染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而人为原因分为企业污染、机动车污染和生活燃煤污染;第二部分以污染源为分类,从工业企业、机动车、生活燃煤和面源污染等方面列举邢台市为防治大气污染进行的措施并同时从地方立法、政府执法、司法救济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分析这些措施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以国外城市洛杉矶、伦敦,国内城市北京、石家庄为代表,从其污染防治经验中得出对邢台市行之有效的启示:完善立法是污染防治的基础;健全机构是污染防治的后盾;司法救济是污染防治的蹊径;公众参与是污染防治的保障。第四部分则是对邢台市目前污染防治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在立法层面要加快地方性立法进程,分为细化上位法和修改完善现行法两个方面;执法层面要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包括建立各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和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与此同时要注重司法救济:明确诉讼主体资格、建立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明确诉讼中各项费用收取标准;最后是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包括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监督和公众参与救济制度,同时进行环境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法律对策的提出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罗欣欣[3](2021)在《2016-2019年沧州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潜在源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沧州市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空气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沧州市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探究沧州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污染物潜在源区,有助于沧州市做出科学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对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区域为沧州市各县(市、区),研究时间段为2016—2019年,分析了沧州市空气质量指数(AQI)、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PM10、PM2.5、SO2、NO2、CO、O3-8h)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以及利用后向轨迹、潜在源贡献分析、浓度权重轨迹方法探讨了PM2.5和O3的潜在源区。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2016—2018年沧州市优良率上升、污染率下降,而2019年沧州市优良率稍有下降;沧州市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和O3。PM10、PM2.5、SO2、NO2、CO年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CO和PM2.5;而O3-8h年均浓度呈波动上升趋势。除了O3-8h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高、冬季低,其它污染物季节变化特征均为冬季高,夏季低;不同污染物出现高浓度和高超标率的月份也有所差异。(2)研究期间沧州市AQI变化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AQI空间差异性显着。PM10、PM2.5年均浓度空间分布均为自西向东递减,西部和东部差异逐年减小;西南部和北部SO2年均浓度值较高;北部和东北部区县NO2年均浓度值较高,高值区域有扩大趋势;CO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县区以及东光县、孟村县,而且西部县区CO年均浓度值逐年降低;南部和东部区县O3-8h年均浓度值较高,O3-8h年均浓度中有明显上升趋势。(3)PM2.5、O3-8h与各县(市、区)四季的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所不同。沧州市PM2.5容易发生污染的气象条件分别为0℃<气温(T)≤5℃、相对湿度(RH)>90%、南(S)、南西南(SSW)、西南(SW)方向、风速(WS)≤1m/s、日照时数(SSD)为0h;O3-8h容易发生污染的气象条件分别为气温(T)>30℃、60%<相对湿度(RH)≤70%、东南(SE)、南(S)、南西南(SSW)方向、3<风速(WS)≤4m/s、12<日照时数(SSD)≤14h。所选取的社会经济指标均与AQI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生活烟尘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AQI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这些社会经济指标对沧州市空气质量具有显着影响。(4)2016—2019年沧州市春季、秋季、冬季以偏北方向的长距离气团输送为主,夏季以偏南方向的气团输送为主。不同季节、不同方向气流轨迹所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不同,季节差异明显,其中冬季各轨迹所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要比其它季节高。PM2.5冬季潜在污染源分布范围最大,高值区域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中西部、安徽东北部。夏季是沧州市O3潜在污染最严重的季节,高值区域分布在河北省、河南中东部、山东中西部、安徽东北部、渤海和黄海海域。
翟冬玉[4](2020)在《邯郸市大气氨排放和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也有了全新的面貌。但随着高投入与高产出推广范围不但增加,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产中的氨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以畜禽养殖与化肥使用最为显着。氨为PM2.5产生的前体物,随着氨排放量的增加为霾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就大气氨排放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提出控制措施,对于治理PM2.5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典型的农业地区邯郸市为研究对象,对2016年邯郸市地域内的氨排放量构建估算指标体系、通过排放因子法建立2016年邯郸市氨排放清单,阐明邯郸市NH3排放量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通过被动采样方法测定邯郸市冬季大气NH3浓度,分析近年来邯郸市大气NH3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华北典型农业区邯郸市进行同时期的颗粒物PM2.5采集并进行分析,以期找出邯郸市大气氨排放量与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定量了2016年华北典型农业区邯郸市NH3排放总量达52.62千吨,发现不同农业源对大气氨排放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畜禽养殖>氮肥施用>人口>土壤本底>固氮植物;在畜禽养殖业中,不同品类养殖物对大气氨排放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猪>家禽>牛>羊>驴>马;(2)明确了冬季邯郸市NH3排放量较夏季更高,经实验测算其NH3平均浓度为28.1μg/m3,城区和农村监测点NH3浓度无显着空间差异,邯郸市NH3浓度大于国内外大部分城市和农村水平且具有极大的显着性。(3)揭示了2015年-2019年邯郸市NH3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年际来说,其年均浓度和沉降量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发现每年增幅平均为16.53%;从一年四季来说,邯郸市大气NH3浓度和NH3沉降量变化为:春>夏>冬>秋,但季节变化差异不具有显着性。(4)冬季温度较低时,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与大气NH3浓度变化存在延迟响应的关系,且具有显着性;冬季温度较高时,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与大气NH3浓度变化有同步变化的相关性,且具有显着性特征。(5)邯郸市作为华北平原典型农业区的中心代表之一,可以从畜禽养殖业精益化改革和农用氮肥科学使用两方面推行NH3减排措施,从而改善该区域内颗粒物PM2.5污染现状,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传达[5](2020)在《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2013年~2017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典型污染物PM2.5质量浓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近几年年来陆续发布了《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大气攻关项目课题“区域大气承载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制定了“2+26”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建议,然而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大气污染源优化控制与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是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点研究问题。为此,本论文以实现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规划为目标开展研究,基于区域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系统,进行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PM2.5敏感区域和敏感源筛选,基于PM2.5优化减排原理制定合理的污染源优化减排方案。典型城市北京、石家庄、唐山2017年污染特征分析发现,三个城市PM2.5浓度呈现为夏季和春季<秋季<冬季,冬季PM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石家庄市秋冬季超标天数最重;SNA组分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34.1%~49.9%,北京呈现为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石家庄、唐山呈现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OC和EC质量浓度呈现为石家庄>唐山>北京,SOC质量浓度呈现为唐山>石家庄>北京。同时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更新与完善,2017年京津冀地区典型污染物SO2、NOx、PM2.5、VOCs年排放量分别为86.8万吨、197.0万吨、234.8万吨、1942.9万吨,其中燃煤活动和工业源对SO2、NOx、颗粒物具有较高贡献。在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建立WRF-CAMx-PSAT数值模式系统,进行PM2.5中一次颗粒物及二次组分(SO42-、NO3-、SOA)与其前体物(SO2、NOx、VOCs)的敏感性分析。一次颗粒物敏感系数为1.61~12.16×E-5(μg/m3)/t,保定、唐山、天津、石家庄的敏感性较高;二次前体物敏感性中,SO2-SO42-敏感性系数为0.45~5.87×E-5(μg/m3)/t,NO2-NO3-敏感性系数为0.42~1.92×E-5(μg/m3)/t,VOCS-SOA敏感性系数为0.09~0.38×E-5(μg/m3)/t,前体物对PM2.5二次组分敏感系数之和为1.06~7.98×E-5(μg/m3)/t。由于石家庄、邢台等地排放结构和二次转化率的特征,虽处于西南通道而其二次组分敏感系数排名有所下降。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根据优化控制技术理论,以区域污染治理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各城市PM2.5浓度改善、政策减排、减排潜力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减排方程,将京津冀减排城市单位污染物排放对区域PM2.5浓度贡献的敏感系数引入优化方程,方程求解并提出PM2.5达标规划优化控制方案。PM2.5优化控制减排方案结果显示,综合减排当量、各城市敏感性和各城市PM2.5改善目标,2025年实现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达到35μg/m3、周边城市45μg/m3,保定、邯郸PM2.5当量减排比例较大,分别为58.5%、57.3%。其中,北京市PM2.5当量减排比例为54.0%,其中机动车源需减排30.2%,扬尘源、工业源、其他源,减排比例分别为55.2%、55.1%、50.2%,京津冀10个减排城市共需减排68.6万吨,其中工业源、燃煤源和扬尘共需减排12.8万吨、17.4万吨、16.9万吨;在2030年各城市均实现到35μg/m3的情景下,周边城市中保定市、邯郸市PM2.5当量最高需减排64.3%、63.2%,周边9个城市共需PM2.5当量减排71.7万吨。优化减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25年需实现北京35μg/m3、周边城市45μg/m3的空气质量限值所需减排力度过大,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环境管理规划难以实现相应的污染控制,且目标浓度的实现还需保证有利的气象条件,因此建议在2025年~2030年延期实现相应减排规划;而在2030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均实现35μg/m3在中长期规划和优化减排方案下可在限期内完全落实各类源优化减排方案,实现相应环境管理规划。基于污染物削减情景和基准情景相同的气象背景场和模式设置的模拟结果可知,实现优化减排方案可使各城市浓度改善基本达到既定目标。
殷松[6](2020)在《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灰霾天气频繁爆发,灰霾区域性特征日益强化。河北地区成为中国灰霾污染的严重区域,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大气环流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加之区域协同发展,灰霾在多个城市间的依存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形态,这也意味着单边治霾措施有效性势必会趋于下降,需要针对区域性关联调整现行灰霾防控机制。因此,对河北地区灰霾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为该区域协同治理和空气质量整体改善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基于2013年和2017年河北省11所城市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小时PM2.5浓度值数据,利用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考察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地区灰霾浓度值和浓度值变化在空间上存在显着依存关系,相邻区域灰霾空间近邻关系明显高于远距离的区域。(2)河北灰霾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性,南部地区主要变现为高高状态,北部地区表现为低低状态,并且随着灰霾浓度的降低,灰霾空间相关性减弱。(3)周边区域与目标城市灰霾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相关性强的两地区关联度较高,空间近邻关系更好。(4)综合来看,邯郸市、邢台市与石家庄市三市之间的灰霾空间近邻关系优于其他地区,保定沧州和廊坊三市、衡水与沧州两市间灰霾空间近邻关系次之,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灰霾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近邻关系。鉴于此,认为在当前区域灰霾治理和联防联控机制进程中,治霾的覆盖范围不能一味盲目追求大范围,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地理距离与行政关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同时,依据各城市实际情况合理推进京津冀协同治理进程,推行各种方式的协同治理方案,建立能够支持其长期运作的治理系统。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胡晓宇[8](2020)在《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2012年秋冬季节开始,我国雾霾天气频发,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尤为严重,当年冬天,北京、唐山、邯郸等地的PM2.5实时浓度一度达到了1000μg/m3,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虽然京津冀地区在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国庆阅兵等重大场合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几年的治理实践证明单单依靠临时性的、单一区域性的治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区域的雾霾问题。随着近年三地治理大气环境的进程,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的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13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2018年协作小组又升级为领导小组,随着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三地初步形成了由组织管理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交流沟通机制为四个核心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当前这一机制并未得到科学优化,其作用发挥还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以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此机制的相关理论;其次就协同机制的现状进行了进一步阐释,梳理了三地对此机制的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效;然后分析了协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对美国加州地区、德国鲁尔区、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梳理出可借鉴的经验;最后对此机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指出当前我国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的协同治理机制应从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丰富交流沟通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为提升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王旭静[9](2020)在《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是以首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战略区,也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绿色发展模式亟待破题。高耗能产业是其空气污染的重要排放源,研究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研究采用2014-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企业数据及大气污染监测点面板数据,结合地理探测器、GIS空间分析及重心分析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定性定量方法,探讨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与大气环境的时空演变规律,解析高耗能产业与不同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指数。结果表明:(1)2014-2017年,大气质量的高污染范围明显缩小,空气质量得到较高改善,大气污染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格局。O3是城市群唯一浓度整体升高的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PM10浓度下降比例最大。(2)2014-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污染重心基本保持稳定,重心基本落脚于廊坊、保定及沧州市,大气污染重心主要朝向西南、东北方向进行迁移,且纬度变化幅度大于经度变化幅度。(3)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6种大气污染浓度均产生影响,其中对PM10的驱动影响最为显着,火电产业、钢铁产业及水泥产业所选指标中,80%的指标因子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且q值最大,对NO2、O3的影响最小,所选指标中仅氮氧化合物处理量通过显着性检验。(4)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地区的天津、邢台、沧州、廊坊、衡水、邯郸、保定等市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为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域。亟需加快落实高耗能产业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性政策,重要的是提升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效率及改进清洁技术。
朱珊珊[10](2019)在《河北邯郸市2013-2017年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邯郸市能源消耗和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大气污染愈发严重,成为京津冀的污染重灾区。为了解邯郸市大气污染特征,利用2013-2017年邯郸市在线监测大气污染物数据、气象数据和2013与2017年PM2.5组分数据,探讨邯郸市大气污染时间变化特征,着重阐述了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相关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13-2017年,颗粒物年均浓度前4年持续下降,2017年略有反弹,但依然远低于2013年;SO2年均浓度持续下降,2017年SO2年均浓度(37μg·m-3)比2013年(97μg·m-3)下降61.9%;NO2年均浓度呈波动性变化;O3年均浓度先下降后上升,2017年仅比2013年低4μg·m-3。SO2日均浓度波动范围逐年缩小,而颗粒物先扩大后缩小;PM2.5、PM10、SO2浓度为冬季>夏季,O3反之。PM2.5、PM10、SO2、NO2、SO2/NO2和湿度成负相关,PM2.5/PM10和湿度成正相关。1h和5h的PM2.5浓度梯度变化可作为识别PM2.5爆发性增长的指标。2013-2017年虽然爆发式增长得到一定控制,但污染水平依然较高,根本原因还是本地污染物的高排放量。(2)污染物的年均浓度主要受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和重污染程度的综合影响,其中重污染的高浓度累积值对全年累积浓度影响最大。与2014年相比,2017年颗粒物和SO2的优良天数显着增加,重污染天数显着减少,污染程度大有改善,但全年后20%的高浓度累积值仍占全年总累积浓度的40%左右,说明开展重污染天的应急减排能更有效地降低年均浓度。2014-2016年累积占比不断上升,2017年大幅度下降,说明重污染应急对策产生了显着效果。CO年际波动幅度较小,波动趋势与NO2相似,说明二者受共同源机动车的影响较大。(3)邯郸市PM2.5最主要组成是有机碳和水溶性离子(TWSⅡ)。SO42-、N03-、NH4+(SNA)是TWSⅡ的重要组成,SNA/TWSⅡ的比值夏>秋>春>冬,其中S042-浓度冬季最高,NO3-浓度冬>秋>春>夏。硫氧化率(SOR)高温高湿时最大,氮氧化率(NOR)低温高湿时最大。[SO42-]/[NO3-]比值,2013年均大于1,2017年秋冬季小于1,说明2017年S02得到较好控制。(4)2013和2017年OC和EC浓度冬>秋>春>夏,机动车源对全年PM2.5中碳组分分担率最大,生物质和燃煤源在秋冬季对PM2.5中碳组分分担率偏大,2017年各季节PM2.5中碳组分含量均低于2013年。(5)通过因子分析和富集因子法分析PM2.s微量金属元素,结果表明2013和2017年Zn、Pb分别占微量元素的28.1%、55.0%和33.1%、43.2%,是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017年一次燃烧源、二次气溶胶和土壤建筑扬尘源的贡献率分别为29.91%、13.40%和16.20%,均低于2013年;Ti、V、Sr、Ba、Ca主要来源于土壤,Cr、Mn、Ni、K来源于地壳和人为的混合源,Cu、Zn、As、Se、Cd、Pb是典型的人为污染元素。(6)近年来邯郸市通过削煤、压减产能、减排、降尘等多种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使得大气污染水平整体改善但仍显着高于其他城市。本文对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认为大气污染防治应该结合实际,从深化重点污染治理、优化城市布局和产业能源结构、强化资金技术支持、严格环境执法、完善环保法规、构建全民参与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
二、邯郸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邯郸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概念 |
2.1.1 大气污染 |
2.1.2 大气污染物 |
2.1.3 大气污染防治 |
2.2 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 |
2.2.1 多元共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聊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现状 |
3.1 聊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
3.1.1 气候特征 |
3.1.2 水资源 |
3.1.3 土地资源 |
3.2 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3.2.1 加强组织领导 |
3.2.2 加大执法力度 |
3.2.3 强化能力建设 |
3.2.4 加强宣传引导和曝光力度 |
3.2.5 加强考核问责 |
3.3 聊城市空气质量特征 |
3.3.1 空气质量现状 |
3.3.2 聊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
3.3.3 聊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 |
3.4 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
3.4.1 完善环保工作体系 |
3.4.2 开展污染源防治 |
3.4.3 提升公众参与度 |
第四章 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
4.1.1 大环保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
4.1.2 环境保护督查监管不到位 |
4.1.3 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 |
4.1.4 污染源深度治理不到位 |
4.1.5 多方参与机制不成熟 |
4.2 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人为因素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5.1 英国伦敦市防治经验 |
5.1.1 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
5.1.2 发挥公众共同参与 |
5.1.3 城市转型绿色发展 |
5.2 日本川崎市防治经验 |
5.2.1 政府层面 |
5.2.2 企业层面 |
5.2.3 公众层面 |
5.3 北京市防治经验 |
5.3.1 夯实大气污染防治基础建设 |
5.3.2 推进区域联防 |
5.3.3 实施精准治污 |
5.3.4 激发全民参与 |
5.4 国内国外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经验对聊城市的启示 |
5.4.1 不断提高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
5.4.2 坚持部门协同作战 |
5.4.3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
5.4.4 坚持政府企业公众共治 |
5.4.5 强化督察考核,落实环保责任 |
第六章 强化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
6.1 构建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
6.1.1 健全并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
6.1.2 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 |
6.1.3 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
6.2 科学规划新旧动能转换 |
6.2.1 优化末端治理 |
6.2.2 调整能源结构 |
6.2.3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
6.3 加大污染物综合治理力度 |
6.3.1 深化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
6.3.2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
6.4 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
6.4.1 明确政府责任 |
6.4.2 强化企业督导 |
6.4.3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邢台市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其成因 |
2.1 邢台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2.1.1 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
2.1.2 大气污染的时间特征 |
2.1.3 大气污染的空间特征 |
2.1.4 大气污染的危害 |
2.2 邢台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
2.2.1 自然原因 |
2.2.2 人为原因 |
第三章 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 |
3.1 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3.1.1 对工业企业的治理 |
3.1.2 对机动车的管控 |
3.1.3 对生活源排放的控制 |
3.1.4 对面源污染的防治 |
3.2 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存在的法律问题 |
3.2.1 地方性立法有待完善 |
3.2.2 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低 |
3.2.3 环境污染司法救济缺失 |
3.2.4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弱,防治参与性不强 |
第四章 国内外代表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措施分析 |
4.1 国外代表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措施 |
4.1.1 美国洛杉矶 |
4.1.2 英国伦敦 |
4.2 国内代表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措施 |
4.2.1 北京 |
4.2.2 石家庄 |
4.3 国内外代表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措施对邢台市的启示 |
第五章 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对策 |
5.1 加快地方性立法进程 |
5.1.1 细化上位法,增强其可实施性 |
5.1.2 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完善 |
5.2 提升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治理水平 |
5.2.1 建立各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
5.2.2 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
5.3 注重司法救济,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执行 |
5.4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5.5 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16-2019年沧州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潜在源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质量时空特征研究 |
1.2.2 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污染物潜在源区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反距离权重法 |
2.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3.3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方法 |
2.3.4 潜在源贡献分析方法 |
2.3.5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 |
3 沧州市空气质量时空特征分析 |
3.1 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 |
3.1.1 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
3.1.2 污染物年际变化特征 |
3.1.3 污染物季节和月变化特征 |
3.2 空气质量空间变化特征 |
3.2.1 AQI空间变化分析 |
3.2.2 污染物空间变化分析 |
4 沧州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
4.1 气象要素对PM_(2.5)、O_3-8h的影响 |
4.1.1 气象要素对PM_(2.5)的影响 |
4.1.2 气象要素对O_3-8h浓度的影响 |
4.2 社会经济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 后向轨迹聚类和PM_(2.5)、O_3潜在源分析 |
5.1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
5.2 PM_(2.5)潜在源分析 |
5.3 O_3潜在源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邯郸市大气氨排放和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大气氨和颗粒物PM_(2.5)概述 |
1.3.1 氨气的形成及影响 |
1.3.2 颗粒物PM_(2.5)的形成及影响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邯郸市人为氨源排放时空特征的研究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邯郸市农业源氨排放清单 |
2.2.1 氨排放清单估算方法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2.4 邯郸市2016年农业氨排放量 |
2.2.5 邯郸市农业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2.3 实验设计与预处理 |
2.3.1 监测点介绍 |
2.3.2 采样设备及方法 |
2.3.3 样品分析过程 |
2.4 人为氨源排放时间分布特征 |
2.4.1 年际变化 |
2.4.2 季节变化 |
2.5 人为氨源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PM_(2.5)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 |
3.1 实验设计与预处理 |
3.1.1 样品采集点设计 |
3.1.2 采样设备及方法 |
3.2 邯郸市颗粒物PM_(2.5)的成分分析 |
3.2.1 水溶性无机离子 |
3.2.2 碳组分 |
3.2.3 无机元素 |
3.3 邯郸市颗粒物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3.1 邯郸市大气污染概况 |
3.3.2 颗粒物PM_(2.5)的分布状况 |
3.3.3 时间变化特征 |
3.3.4 空间变化特征 |
3.3.5 颗粒物PM_(2.5)与NH_3相关性分析 |
3.4 氨排放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
3.4.1 畜禽养殖 |
3.4.2 氮肥施用 |
3.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大气PM_(2.5)污染特征研究现状 |
1.3.2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3.3 空气质量模型研究现状 |
1.3.4 大气PM_(2.5)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
1.3.5 大气PM_(2.5)与其前体物非线性响应关系 |
1.3.6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及优化控制技术原理 |
1.4 研究内容、特色创新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特色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京及周边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与污染源排放现状 |
2.1 大气环境污染特征 |
2.2 大气环境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 大气环境PM_(2.5)与主要组分污染特征 |
2.3.1 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
2.3.2 SNA组分污染特征 |
2.3.3 碳质组分污染特征 |
2.3.4 无机元素污染特征 |
2.4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更新与完善 |
2.4.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
2.4.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
2.4.3 京津冀区域外污染源排放清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及周边城市PM_(2.5)来源识别和敏感性分析 |
3.1 WRF-CAMx-PSAT数值模拟系统 |
3.1.1 参数设置与模拟构建 |
3.1.2 模拟结果验证与误差分析 |
3.2 典型城市来源识别研究 |
3.3 典型城市敏感源筛选研究 |
3.3.1 区域一次颗粒物敏感性分析 |
3.3.2 区域二次前体物敏感性分析 |
3.3.3 典型城市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源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
4.1 北京及周边典型区域大气环境防治规划概述 |
4.1.1 北京市大气环境防治规划概述 |
4.1.2 周边城市大气环境防治规划概述 |
4.2 大气PM_(2.5)优化控制模型构建 |
4.2.1 优化控制理论基础 |
4.2.2 区域PM_(2.5)优化控制方程的建立 |
4.3 基于不同达标率的优化减排方案 |
4.3.1 京津冀区域2025年PM_(2.5)优化控制减排方案(情景一) |
4.3.2 京津冀区域2030年PM_(2.5)优化控制减排方案(情景二) |
4.3.3 优化减排方案可行性分析 |
4.4 京津冀区域优化减排方案PM_(2.5)污染改善效果模拟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点源清单网格化分配 |
附录 B CAMx-PSAT敏感性计算 |
附录 C 空气质量改善优化方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灰霾相关研究 |
1.2.2 灰霾空间测算方法研究 |
1.2.3 灰霾空间关系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分析 |
2.1 灰霾的认识 |
2.1.1 灰霾 |
2.1.2 PM2.5 |
2.1.3 灰霾污染 |
2.2 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 |
2.2.1 空间近邻关系 |
2.2.2 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 |
2.2.3 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影响因素 |
2.3 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影响因素 |
2.3.1 人口聚集 |
2.3.2 工业结构 |
2.3.3 能源消耗 |
2.3.4 地形地貌 |
2.3.5 气象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相关关系分析 |
3.1 数据采集、处理、选取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处理 |
3.1.3 数据选取 |
3.2 河北省近邻城市的选择 |
3.3 空间依存关系测算模型 |
3.4 河北省灰霾浓度值相关分析 |
3.4.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相关分析 |
3.4.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相关分析 |
3.5 河北省灰霾浓度值变化相关分析 |
3.5.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变化相关分析 |
3.5.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变化相关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1 空间自相关测算模型 |
4.1.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1.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2 灰霾浓度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城市灰霾的关联关系分析 |
5.1 灰色关联分析 |
5.2 数据选取和处理 |
5.3 河北省灰霾污染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灰色关联分析 |
5.3.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灰色关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协同治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
2.府际关系及相关研究综述 |
3.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核心概念 |
1.协同治理 |
2.协同治理机制 |
(二)相关理论 |
1.协同治理理论 |
2.府际关系理论 |
(三)“大气环境”协同治理特殊性分析 |
1.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
2.治理手段的保障性 |
3.治理视野的全局性 |
(四)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运行结构分析 |
1.组织管理机制 |
2.制度保障机制 |
3.利益协调机制 |
4.交流沟通机制 |
二、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探索与现状 |
(一)协同治理机制的探索 |
(二)协同治理机制的实施现状 |
1.组织管理:初步形成统一领导机构 |
2.制度保障:初步建立相关制度 |
3.利益协调:财政政策与产业协同相结合 |
4.交流沟通:初步建立统一平台 |
(三)协同治理机制取得的成效 |
1.重大活动期间大气联防联控效果显着 |
2.协同机制对于大气治理的作用日益增强 |
三、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存在问题 |
1.组织管理机制仍不健全 |
2.制度保障机制仍不充分 |
3.利益协调机制仍不完善 |
4.交流沟通机制仍不畅通 |
(二)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 |
1.传统治理模式是协同治理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 |
2.政绩观偏差影响制度设置的科学化及贯彻的连续性 |
3.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利益补偿不足 |
4.政府边界意识制约了三地互动 |
四、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国内外经验借鉴 |
(一)国内外先进地区大气协同治理实践 |
1.美国加州地区的大气协同治理机制 |
2.德国鲁尔区的大气协同治理机制 |
3.珠三角地区的大气协同治理机制 |
(二)国内外先进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
1.大气环境协同治理需建立权威组织管理机构 |
2.大气环境协同治理需完善法律法规 |
3.大气环境协同治理需多主体协同参与 |
4.大气环境协同治理需先进科学技术支撑 |
五、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
1.加强协同治理管理机构建设 |
2.优化顶层设计 |
3.加强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建设 |
(二)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2.加强地方环保部门授权制度建设 |
3.构建“绿色化”绩效考核制度 |
(三)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1.利益表达平等化 |
2.利益保障多样化 |
3.利益补偿科学化 |
4.利益均衡丰富化 |
(四)加强交流沟通机制 |
1.建立统一信息共享平台 |
2.完善联合预警机制 |
3.加强科技联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1.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2.1.4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城市群地区工业化进程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
2.2.2 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污染影响关系研究进展 |
2.2.3 高耗能产业与大气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方法与模型 |
2.2.4 京津冀城市群空气污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
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格局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京津冀城市群的自然概况 |
3.1.2 京津冀城市群的社会经济概况 |
3.1.3 京津冀城市群的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
3.2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差异分析 |
3.3.1 大气污染空间差异分析 |
3.3.2 大气污染时间差异分析 |
3.3.3 大气污染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污染影响因素解析 |
4.1 钢铁产业对大气污染驱动因素解析 |
4.1.1 钢铁产业对PM_(2.5)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钢铁产业对PM_(10)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3 钢铁产业对NO_2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钢铁产业对SO_2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5 钢铁产业对CO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6 钢铁产业对O_3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火电产业对大气污染驱动因素解析 |
4.2.1 火电产业对PM_(2.5)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2 火电产业对PM_(10)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火电产业对NO_2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4 火电产业对SO_2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5 火电产业对CO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6 火电产业对O_3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水泥产业对大气污染驱动因素解析 |
4.3.1 水泥产业对PM_(2.5)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水泥产业对PM_(10)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3 水泥产业对NO_2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4 水泥产业对SO_2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5 水泥产业对CO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6 水泥产业对O_3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优化布局分析 |
5.1 重点区域的分类与分区 |
5.2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空间调整对策 |
5.3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防污结构调整对策 |
5.3.1 加快京津冀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 |
5.3.2 明确城市分工,因地制宜的明确产业格局 |
5.3.3 推进京津冀协同立法,精准打击污染行为 |
5.3.4 创新排污监管模式,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
5.3.5 加强科普宣传,提升高耗能企业环境伦理意识 |
5.4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调整建议 |
6 结论与研究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河北邯郸市2013-2017年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大气污染研究进展 |
1.2.1 大气污染的危害性 |
1.2.2 国内外大气污染研究进展 |
1.2.3 邯郸市大气污染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采样点概况 |
2.3 采样方法 |
2.3.1 采样膜的选择 |
2.3.2 大气采样 |
2.4 颗粒物(PM_(2.5))化学组分测定 |
2.4.1 水溶性离子测定 |
2.4.2 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测定 |
2.4.3 微量元素测定 |
第三章 邯郸市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 |
3.1 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 年际变化 |
3.2.1 大气颗粒物 |
3.2.2 气态污染物 |
3.3 重污染天气效应 |
3.4 梯度变化判断PM_(2.5)爆发式增长 |
3.5 污染物浓度滤波分析 |
3.6 特征比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M_(2.5)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
4.1 颗粒物化学组成 |
4.2 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
4.2.1 浓度特征 |
4.2.2 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变化特征 |
4.2.3 特征比值 |
4.3 OC和EC污染特征 |
4.3.1 OC和EC浓度水平 |
4.3.2 碳组分丰度分析 |
4.4 微量金属元素 |
4.4.1 微量金属元素的浓度特征 |
4.4.2 季节变化特征 |
4.4.3 因子分析 |
4.4.4 富集因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
5.1 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
5.1.1 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整治扬尘 |
5.1.2 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 |
5.1.3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
5.1.4 健全监督管理考核体系 |
5.1.5 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
5.1.6 动员全民参与 |
5.2 大气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的相关性 |
5.3 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
5.3.1 深化重点污染治理 |
5.3.2 优化城市布局、产业和能源结构 |
5.3.3 严格环境执法,完善环保相关政策法规 |
5.3.4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力量,夯实环保技术基础 |
5.3.5 构建全民参与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邯郸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耀家. 山东大学, 2021
- [2]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 申通. 河北大学, 2021(02)
- [3]2016-2019年沧州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潜在源区研究[D]. 罗欣欣.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邯郸市大气氨排放和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D]. 翟冬玉.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5]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研究[D]. 王传达.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测度研究[D]. 殷松. 河北大学, 2020(08)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京津冀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 胡晓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D]. 王旭静.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河北邯郸市2013-2017年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D]. 朱珊珊.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大气颗粒物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论文; 大气主要污染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