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勇[1](2020)在《平鼓利水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平鼓利水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运用西医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平鼓利水汤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新思路,以期提高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患者,在病因治疗和合理限盐的基础上,按指南推荐的西医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平鼓利水汤,日一剂,早晚饭前温服。两组均治疗8周。收集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体重、腹围、尿量、ALT、ALB、TBIL等指标,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各单项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各单项证候积分(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腹大胀满,形似蛙腹、腹胀早轻暮重、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肢体浮肿、腰膝酸软、腹中冷痛及舌质舌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脉沉弦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后体重、24h尿量、腹围及ALT、ALB、TBIL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体重、24h尿量、腹围及ALT、ALB、TBIL(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体重、24h尿量、腹围及ALT、ALB、TBIL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73.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0.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一般体格检查、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均未见异常,血常规、肝肾功及凝血均无进一步恶化。结论:平鼓利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显着,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主要生化数据,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韩鲸璟[2](2020)在《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探索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06月至2019年06月收治的140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采取随机区组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保肝支持治疗。实验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托伐普坦15mg/d,每日给药一次。对照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呋塞米80mg/d、螺内酯100mg/d,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用药两周。记录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血钾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腹围、腹水深度、体重、血压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评价托伐普坦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本实验所得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定性资料的比较。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共收集我院140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采取随机区组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Child-Pugh评分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血钠浓度、血钾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钠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01),且高于对照组血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钾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ALT、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实验组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肌酐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围、腹水深度、体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实验组腹围、腹水深度、体重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治疗前,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出现11例口干症状患者,对照组出现3例口干症状患者,5例低钾血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对治疗无影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托伐普坦能有效升高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血钠水平,较传统利尿剂能有效减少腹腔积液,短期疗程内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钾水平、血压无明显影响。2.短期疗程内,托伐普坦常见不良反应为口渴、口干,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3.托伐普坦以其良好的利尿作用及较少的不良反应,有望成为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的另一更佳选择。
朱奥翔[3](2020)在《肝硬化腹水1号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将肝脾血瘀型鼓胀病人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来观察肝硬化腹水1号方(自制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有效性、临床应用可行性及安全性,为肝脾血瘀型鼓胀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0例(符合相关入选标准),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肝硬化腹水1号方+基础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组)两组(参照附录2),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和中医证候积分、腹水分度和肝功能分级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肝硬化腹水1号方(2次/日,口服,100ml(1袋)/次+基础治疗,基础治疗:(轻度:口服螺内酯100mg/日中度: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日重度: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日+5日1次腹腔穿刺清晨空腹服用)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以基本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并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心率等)、心电图、肾功能等未出现明显变化,据观察实验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腹胀6例、腹泻2例,对患者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均缓解。对相关临床疗效指标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如下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进行可比性分析得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医症候积分和Child-pugh评分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07<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能明显的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中医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3)通过对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6%、70.00%,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对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67%、63.33%,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在临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5)通过对治疗后腹水分度、腹围、24h尿量及体重的比较得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消退腹水的疗效较对照组好。(6)通过对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积分、ALT、AST的比较得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改善患者肝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7)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前后比较可得出:*P=0.073>0.05、#P=0.081>0.05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对于缓解门静脉高压及缩小脾脏厚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均不明显。结论:肝硬化腹水1号方可有效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据观察可见该方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考虑应用于临床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
张雪,胥莹,邹松龙,吴杰芳,孟淑慧[4](2019)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诸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脾功能亢进、难治性腹水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自20世纪70年代放射介入技术开始应用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以来,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其技术不断成熟,更多的改良及新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证。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介入技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指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
杨芳华[5](2019)在《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观察,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提供理论及临床证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60例脾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患者,用随机分配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柔肝化纤方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共治疗4周,每2周对比患者的平均24h尿量、体重、腹围、症状、体征、肝功能,治疗前后检测RAAS、腹水分级,分析疗效情况。观察基础生命征(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评估用药安全性,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对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共60例患者,中治疗组30例,观察组30例。(1)症状积分对比:经过4周的治疗,面色晦暗情况,两组治疗后缓解不大,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牙龈出血情况治疗后得到了缓解,两组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其余症状治疗4周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症状疗效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是93.33%;对照组是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一般情况:治疗组患者的腹围、1周平均24小时尿量、体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明显差异(P<0.05)。(4)肝功能对比:两组肝功能水平在治疗后都得到显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5)B超情况:两组患者腹水分级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性显着(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RAAS情况:比较治疗前后RAAS的下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复发情况:经过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5.3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化纤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在腹水消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RAAS活性及腹水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药物安全。
师博[6](2016)在《经颈静脉肝静脉腹腔分流治疗猪腹水模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晚期症状,预后一般很差。目前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方法主要还是以排液法为主(包括反复腹腔穿刺和腹腔置管引流),并发症多,很多都难以处理,甚至加重病情,威胁生命。本方法是腹水内引流,引流道在体内,腹水通过引流道直接进入体循环,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问题。腹腔静脉转流术也是一种腹水内引流,然而因其手术复杂、引流管路径长,需要腹腔、腹壁、胸壁多个切口,手术过程需要全身麻醉,同时也存在引流管阻塞、手术切口渗漏、感染等并发症,故此方法目前已经罕见应用。本实验方法只需局麻下经肝静脉穿刺入腹腔,引流道短,无切口。TIPSS是将门静脉血流分流入下腔静脉,可引起肝性脑病,不适用于肝性脑病高风险的患者。本方法将腹水直接经颈静脉肝静脉引流入体循环,避免了肝性脑病的发生几率。我们研究的经颈静脉肝静脉腹腔分流术(Transjugular-hepatic vein-peritoneal shunt,TVS)是一种治疗腹水的新型介入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本研究,可有效地避免现有难治性腹水治疗方法的各种并发症,使腹水治疗增加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1.研制适用于TVS的单向分体活瓣支架并尝试分体活瓣更换2.研究简易腹水模型TVS术中术后动物生命体征,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讨TVS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对肝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肝功能的影响。3.通过对比实验组手术前后血液样本中红细胞计数变化,以及对照组与实验组腹围变化情况,明确TVS术治疗腹水的效果。4.通过解剖及病理检查观察动物肝内引流支架放置和通畅情况,探讨支架与肝组织的相容性及适应性。方法:20Kg±2Kg实验猪2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入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0只。对照组术前记录每只猪腹围,腹腔穿刺放置导管鞘并注入2000ml生理盐水制成腹水模型后,记录术后0h,24h,48h,72h腹围,观察一般生活状态。实验组术前及腹水造模后记录腹围,行TVS术,手术前后分别抽取肝静脉及腔静脉血,比较手术前后红细胞计数变化、肝功能变化,记录术后24h,48h,72h腹围,观察一般生活状态。术后三天每天早晚各适量喂食水一次,皮下注射肝素1000单位行肝素治疗。对比实验组放置支架前后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变化,比较两组腹围的变化情况,观察腹水引流效果。术后解剖并观察支架在肝内放置情况,切取分流道及其周围部分肝组织制成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术后情况。结果:1.实验组10例腹水模型,支架全部顺利置放到位,成功率为100%,并对其中一例进行活瓣更换,过程顺利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可行。2.置入分体单向活瓣支架,动物耐受性良好,生命体征平稳,PICCO监测发现腹水建模后,右心负荷会少量增加但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术后30min至1h后均苏醒。3.术后1天即可适量进食,术后2天,腹水量即迅速减少,排尿量大,腹围明显缩小,活动及状态基本恢复正常。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靶肝静脉内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中心静脉内红细胞计数,证实腹水经支架引流入肝静脉使血液稀释,效果显着。术前术后肝功能比较未见显着差异,证实本实验对于肝功能影响微乎其微。5.实验组术后24h、48h、72h腹围较对照组显着减少,说明分体单向活瓣支架起到了明显的引流腹水作用。6.术后解剖肝组织病理示肝小叶内肝细胞肿胀变性,门管区大体正常,局部肝血窦扩张瘀血,部分肝细胞嗜酸性变性。结论:1.腹腔内注射2000ml生理盐水制备简易腹水模型,达到难治性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级,可为肝硬化腹水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适合的模型。2.分体支架放置过程简单、便捷,支架位置精确,与组织相容性良好,分体单向活瓣支架可顺利更换。3.腹围较对照组减少速度明显,腹水可确切经分流道内引流。手术创伤小,没有出现因手术引发的重要脏器损伤、肝功能衰竭、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4.TVS对右心功能无明显影响。5.TVS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6.初步表明国产分体单向活瓣支架和肝组织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静态闭合式单向活瓣可确切防止反流出血。7.网膜包裹为该实验主要并发症,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8.手术创伤小,过程简单,成功率高。
刘晓娜,王泽娟[7](2014)在《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乳糜性腹水患者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总结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乳糜性腹水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乳糜性腹水患者行腹腔-静脉分流术,术前加强排放腹水的护理、营养护理、呼吸功能锻练等,术后注意切口护理、保持Denver管通畅、加强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堵管现象,处理后管路通畅。住院710d出院。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保障腹腔-静脉分流通畅,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
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陈今伟,施莉琴,周丰,史强,陈成伟[8](2012)在《Denver管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转归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PVS)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12年6月,运用Denver管PVS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25例,并进行5~12年长期随访,本文就近远期疗效、并发症和生存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一周平均腹围缩小10.1±6.3 cm(P<0.01),尿量增加511.0±798.3 ml(P<0.01),肌酐下
段誉,邓明明[9](2012)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肝硬化腹水发展后,只有50%
施莉琴,王晓今,周丰,陈今伟,傅青春[10](2011)在《抗病毒药联合Denver管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2例》文中研究指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运用于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预后,延缓或避免肝移植。但伴有难治性腹水的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药物有效抑制病毒的初期,临床改善相对滞后,不少患者未等到获益,即因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死亡。我们对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行抗病毒治疗的前后,联合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PVS)治疗腹水,使抗病毒效果充分发挥,获得
二、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平鼓利水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标准判定 |
2.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结果 |
3.3 安全性观察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和研究 |
4.2 中医对鼓胀的认识和治疗 |
4.3 平鼓利水汤的立方依据 |
4.4 平鼓利水汤的作用机制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肝硬化腹水1号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诊断及入选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学诊断标准 |
1.1.2 中医病名诊断标准 |
1.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2 病例入选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剔除标准 |
1.2.4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观察项目 |
2.4.2 疗效性观察项目 |
2.4.3 安全性观察项目 |
2.4.4 不良反应观察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5.1 西医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2.5.2 对患者肝功能评价 |
2.5.3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 |
2.5.4 单项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2.6 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可比性比较分析 |
3.1 年龄比较 |
3.2 性别比较 |
3.3 病程比较 |
3.4 病因比较 |
4.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总分的比较 |
4.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4.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4 治疗前后两组腹水分度比较 |
4.5 治疗前后两组腹围、24h尿量及体重比较 |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积分比较 |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比较 |
4.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超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学对鼓胀的认识 |
1.1 鼓胀病名的发展概况 |
1.2 中医对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鼓胀的辨证 |
1.4 中医对鼓胀治疗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2.1 病理发病机制 |
2.2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治疗的认识 |
3 方药分析 |
3.1 立论依据 |
3.2 遣方原则 |
3.3 药物组成及方义分析 |
3.4 单味药物性能分析 |
3.5 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
3.6 临床用药心得 |
4.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 |
附录3 中医积分量表 |
附录4 肝功能分级 |
附录5 数据记录表 |
致谢 |
(4)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介入治疗在肝硬化PHT致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 |
2 介入治疗在肝硬化PHT致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
2.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 |
2.1.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
2.1.2 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术(direct intrahepatic portocaval shunt,DIPS) |
2.1.3 经气囊导管闭塞法逆行性静脉栓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 |
2.1.4 经皮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 |
2.2 异位曲张静脉出血 |
3 介入治疗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中的应用 |
4 介入治疗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TG)中的应用 |
5 其他 |
6 小结 |
(5)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是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调查 |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治疗 |
2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2.1 鼓胀定义 |
2.2 鼓胀病名沿革 |
2.3 病因病机 |
2.4 辨证分型 |
2.5 中医治疗 |
2.6 对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认识 |
3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评判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临床资料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疗效评定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柔肝化纤方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学术认识 |
4.3 柔肝化纤方组方特点及方义分析 |
4.4 柔肝化纤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
4.5 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经颈静脉肝静脉腹腔分流治疗猪腹水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药品及设备 |
二.实验动物及分组 |
三.实验方法及观察检测指标 |
1.腹水动物模型建立 |
2.支架放置 |
3.检测指标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表 |
附图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乳糜性腹水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2 护理 |
2.1 心理护理 |
2.2 术前护理 |
2.2.1 一般准备 |
2.2.2 排放腹水的护理 |
2.2.3 加强营养 |
2.2.4呼吸功能锻炼 |
2.3 术后护理 |
2.3.1 一般护理 |
2.3.2 切口护理 |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2.3.4饮食护理 |
2.4 出院指导 |
3 小结 |
(9)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顽固性腹水的定义 |
2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
2.1 利尿剂和血浆制品及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
2.2 放腹水和补充白蛋白 |
3 腹水回输 |
3.1 直接回输 |
3.2 浓缩回输 |
4 腹腔静脉分流术 |
5 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 (TIPS) |
6 肝移植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四、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鼓利水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晓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2]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D]. 韩鲸璟. 郑州大学, 2020(02)
- [3]肝硬化腹水1号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观察[D]. 朱奥翔.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进展[J]. 张雪,胥莹,邹松龙,吴杰芳,孟淑慧.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0)
- [5]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芳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经颈静脉肝静脉腹腔分流治疗猪腹水模型的实验研究[D]. 师博.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7]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乳糜性腹水患者的护理[J]. 刘晓娜,王泽娟. 护理学杂志, 2014(10)
- [8]Denver管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转归分析[A]. 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陈今伟,施莉琴,周丰,史强,陈成伟. 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2
- [9]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进展[J]. 段誉,邓明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02)
- [10]抗病毒药联合Denver管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2例[J]. 施莉琴,王晓今,周丰,陈今伟,傅青春.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