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病例发现方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俞瑾淳[1](2021)在《2009-2018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肺结核在西双版纳州2009—2018年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探索西双版纳州各乡镇(街道)肺结核患者时空分布特征及可视化展示,查找该地区肺结核发生的冷/热点区域,进一步探索肺结核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当地气候因素的相关性,为识别肺结核重点防控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计划等建立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从结核病疫情网络专报系统收集西双版纳州2009—2018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卫生统计年鉴收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辖县市、乡镇(街道)人口学数据资料,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气象局收集平均气温、日照总时数(时)、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气象资料。(1)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报告肺结核患者特征进行三间分布描述;(2)利用圆形分布法探索肺结核报告病例数的季节性分布,推算肺结核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3)通过计算Moran’s I值、绘制Moran散点图验证肺结核的发病率在各研究区域内是否具有全局空间自相关;(4)通过计算Getis-Ord General G统计量来查看肺结核发病地区高值或低值的聚类程度;(5)通过计算Anselin’s Local Moran’s I值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把所研究区域分为四种聚类,计算Getis-Ord Gi*统计量探讨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冷点”和“热点”区域;(6)采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找出与肺结核发病有关的气象因素。[结果](1)2009—2018年西双版纳州累计报告肺结核病患者8304例,报告发病率由2009年的46.69/10万上升到2018年的141.07/10万,10年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5.40/10万,报告肺结核病例最多的地区是景洪市,共4184例(占总数的50.39%),发病例数最少的地区是勐海县,共1984例(占总数的23.89%)。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景洪市,10年间发病率平均101.41/10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是勐海县,10年间发病率平均60.95/10万。(2)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全年均有发病例数报告。报告情况呈双高峰分布,即1~2月报告病例数较少,5~6月出现高峰,7~10月稍有下降,11~12月再次出现一个小高峰。(3)圆形分布法分析,2009—2018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发病时间呈现集中趋势(r=0.0707,.Z=41.4823,P<0.05),推算肺结核发病高峰日为7月27日,流行高峰期为3月16日至12月8日。(4)男性肺结核发病率(115.33/10万)高于女性(55.40/10万);36~60岁的青壮年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数的48.54%),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133.22/10万);少数民族发病率(75.22/10万)低于汉族(120.63/10万),少数民族中,哈尼族报告病例数最多,2352例(28.32%),其次是傣族,1397例(16.82%);肺结核患者中农民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65.86%)。(5)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09—2018年全局Moran’s I指数范围从-0.096到0.213,2015年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其他年份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015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有空间聚集性,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他年份在空间上不存在聚集性,表现出随机分布。(6)高/低聚类分析显示General G观测值均>0,2012年(P=0.017<0.05)和2015年(P=0.006<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012年、2015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在32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内有正相关关系,呈现高值聚集,其他年份呈随机分布。(7)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发现2009—2012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勐腊县的关累镇,景洪市的基诺乡、勐罕镇、勐养镇,2013—2016年主要集中在景洪市的基诺乡、勐罕镇、勐养镇、嘎洒镇,2017年、2018年全州无热点区域;2009—2015年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勐海县的勐混镇、勐海镇、勐满镇、打洛镇,2016—2018年无冷点区域。(8)经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景洪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当地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照总时数不相关(P>0.05)。勐海县、勐腊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存在负相关关系(rs<0,P<0.05),与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照总时数不相关(P>0.05)。[结论](1)2009—2018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呈现出季节性波动,报告情况呈双高峰分布,景洪市是报告肺结核病例最多的地区,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2)西双版纳肺结核患者男性高发,青壮年患者居多,老年人多见,农民患者比例高。汉族的报告发病率虽高于少数民族,但少数民族报告病例数多于汉族,其中哈尼族报告病例数最多。(3)2015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特征,其余年份呈随机分布;2012年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报告发病情况存在高值聚集,其他年份呈随机分布。(4)2009—2016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景洪市的基诺乡、勐罕镇、勐养镇,勐腊县的关累镇;2009—2015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勐海县的勐混镇、勐海镇、勐满镇、打洛镇。2017、2018年无热点区域,2016—2018年无冷点区域。(5)勐海县、勐腊县的肺结核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肺结核发病率随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降低。(6)近年来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开展规范,今后的防控工作应因地精准施策,分类重点防治。
李艳君[2](2021)在《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造成全球约400万人死亡,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生产力损失方面给社会经济以及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负担。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呼吸道病毒,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导致2009年流感大流行新型H1N1病毒以及2019年出现的SARS-Co V-2病毒等,均对全球健康和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与14%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相关,每年有5-10%的成年人和20-30%的儿童感染流感,导致全球300-500万例严重病例,约100万人死亡。尽管目前针对流感病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病毒变异等多种综合因素,每年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仍会对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重大影响。流感的季节性表明,气象因素可能对其传播具有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340万例与流感相关的门诊病人和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根据积温分布,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气象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导致呼吸系统传染病病毒的生存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呼吸系统传染病中的肺炎是全世界儿童最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2017年,肺炎导致全球超过80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占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的15%。有研究指出儿童肺炎感染水平不仅与病原体和遗传因素有关,气象和空气污染物也是导致儿童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每单位体重的空气吸入量大于成年人,并且鉴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使得儿童成为一个对于危险因素暴露更加敏感的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儿童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暴露是以前几代人未曾经历的,据预测,这一代在生命后期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水平将是空前的,肺炎引起的疾病负担可以也应该被预防。因而,探讨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物对我国儿童肺炎感染的影响对于人群加强个人防护以及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包括封城、封闭学校、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带口罩、手卫生、公共场所消杀、保持社交距离等。由于新冠与流感一样,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被认为是呼吸液滴,各种NPI的采用目的是大幅度减少人群的接触率,从而减缓病毒的传播,因此,这些针对新冠预防的NPIs措施对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同的遏制作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在流感流行模式上是否还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特点?或者说是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国际和国内水平的NPIs作用下,以上国家的新冠病例发展趋势是怎样变化的?此外,由于NPIs措施也是防控其它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措施下,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哪些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降与否、高峰何在、幅度如何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在呼吸性传染病中,流感和新冠都能引发全球大流行,由于其影响规模广泛,波及人口众多,引发了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为了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我们首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的发表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学基础。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全面了解气象因素和NPIs对流感以及COVID-19流行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而为本研究的设计开展提供翔实客观的文献学支撑。通过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国家、作者、研究主题以及文献被引情况等信息,并对文献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所得结论将为本研究下一步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2)通过开展基于省级水平的流感流行模式以及流感流行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NPIs措施对北温带国家新冠和流感流行趋势的影响,辨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受各国疫情防控政策和NPIs措施影响,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流感流行季节性特征和流感流行变化趋势,以在新冠和流感同时开展常态化防控的未来给出一定的支撑依据。(3)利用气象因素和大气质量监测指标对中国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的影响及建模分析,以探查大气污染物以及气象因素的短期效应与沈阳地区儿童肺炎门诊日就诊人次的相关性。(4)通过比较2009-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NPIs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的研究综合使用Cite Space和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来呈现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已发表文献中科学知识的可视化。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获得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主题演化趋势以及当前研究热点,指导论文其他部分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利用月平均年度百分比(Monthly annual average percent,MAAP)作为评价流感病毒流行水平的指标,将MAAP之和达到全年75%的最少几个月份作为本年度流感流行期,绘制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图。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省气象因素和MAAP的相关性,根据第一部分的文献计量学结果,我们在此处纳入的气象学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及降水,进而应用R软件绘制全国逐月流感流行分布图及各省流感MAAP同气象因素趋势图。选取位于北温带的9个国家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基于人口密度计算各国的流感发病率,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展示各国2015/16至2019/20流感季流感病例整体及分型毒株的流行趋势,以及2020年1月以来,在WHO和各国代表性卫生事件及NPIs的作用下,不同国家之间流感病例和新冠病例的发病变化趋势。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NPIs措施,绘制各国新冠疫情发展变化趋势。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新冠发病数据的存储和前期处理,插图,涉及到的R包包括ggplot2以及ggpubr等。在文献计量学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研究选定与气象因素相关性较强中国北方城市沈阳作为研究地点,通过构建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探讨环境气象因素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在控制住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周末效应之后,通过模型的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赤池信息准则)数值进行最优模型的选择,构建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有关NPIs措施的建模研究目前属于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第四部分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防控措施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假定传染病月别发病数据具有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时间序列规律。通过传染病的月别历史发病率拟合最优的时间序列模型并预测下一年的传染病发病率。考查模型的准确性,候选模型包括指数平滑和SARIMA模型。结果:文献计量学显示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NPIs与流感及新冠的相关性研究在2020年前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2020年相关文献发表量呈现出暴发式增长。温度和湿度是气象因素和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性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在我国,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区流感流行的全年集中趋势越显着,流行期相对缩短,流行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季,高纬度地区流感流行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较低纬度地区更显着。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四项气象学指标中,气压和各地区流感流行强度呈正相关,除中国南方个别地区,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感流行强度呈负相关。北温带各国历年流感流行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单峰模式,且都集中在冬春季节流行,人口密度校正后的流感病例数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历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较其他国家严峻。受NPIs的影响,中国2019/20流感季的监测数据从第2周起就开始迅速下降,第9周左右就提前结束了本季流感,其他大部分国家本季流感流行趋势也在第10周左右集中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在一系列严格的NPIs的出台和全民高度配合的下,于3月初就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进展,其他国家的新冠疫情发展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新冠发病趋势后续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抬高。由于缺乏各国NPIs开展和执行力度的详细数据,我们选取的代表性公共卫生政策及重要疫情防控事件的发布时间点和各国新冠发病趋势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通过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和环境气象因素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单污染物模型中O3对模型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PM2.5和SO2。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变量纳入到最终的多污染物模型当中。一定数值范围内,O3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效应随着其浓度的上升而变弱,平均气压和日均相对湿度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影响变化不大,风速达到3.5m/s左右时,对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着,PM10则在125μg/m3浓度左右达到最大效应。通过对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发现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多数病种发病率的拟合效果都比较良好。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与时间序列预测值相比,以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实际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结论:(1)温度和湿度是气象与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既往关于NPIs与流感的联合研究并不算多,2020年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并将主题进一步细化,比如手卫生、接触追踪等,此外和NPIs相关的模型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研究类别,关于NPIs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建模研究可能将持续其研究热度。(2)据我们了解,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整合十余年的流感病例和气象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通过将病例数据进行MAAP转换,使流感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模式更加清晰,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流行期确认的方法参考。选取的北温带9国历年流感流行期均呈单峰流行模式,且集中于在冬春季节高发,受国际及国内NPIs措施作用影响,北温带各国2019/20流感季均提前结束。(3)广义相加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环境气象因素条件下,沈阳地区儿童肺炎的发病情况,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PM2.5以及SO2是对儿童肺炎发病影响比较大的指标。(4)大部分传染病适用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除了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外,应对COVID-19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呼吸道、消化道、血源及性传播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防控具有辅助作用。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作用最大,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
闵婕[3](2019)在《2008-2015年宜兴市肺结核病流行趋势及防控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分析宜兴市2008-2015年间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登记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2.了解宜兴市肺结核病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宜兴市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登记在册的肺结核患者的资料,对资料内信息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库,运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布差异,P值<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2008-2015年宜兴市肺结核患者共登记在册肺结核患者3317例,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27.69/10万-39.74/10万,平均登记率为33.12/10万;新发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25.13/10万-37.60/10万,平均登记率为31.01/10万;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7.66/10万-28.46/10万,平均登记率为16.44/10万,上述登记率同呈逐年下降趋势。2.8年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中,其中男性2480例,占比74.77%,男女性别比值为2.96:1,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13.87,P=0.053);户籍人口中的男性登记率为33.01/10万-45.97/10万,平均登记率为39.37/10万,女性登记率为11.39/10万-15.84/10万,平均登记率为13.76/10万,分性别比登记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二者登记率的性别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533.42,P<0.001);15-4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50.02%,0-1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少(0.90%),各年龄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30.52,P=0.082);农民1571例,占比最高(47.36%),职业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6.642,P=0.467);本地人口登记数2222例,占比66.99%;本地人口登记率25.81/10万,流动人口为77.91/10万,二者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990.43,P<0.001);2009-2015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的流动人口中,贵州户籍的为217例,占比最高(23.69%);春夏季登记数略高于秋冬季。3.8年的初复治比在9.84-50.13之间,平均初复治比为14.65;初复治患者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30.43,P<0.001);8年的涂阳与涂阴之比为0.50-4.38之间,平均涂阳涂阴比为1.16,诊断结果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519.88,P<0.001);2012-2015年间,系统推送的耐药可疑者中新涂阳患者208例,占比最高(67.75%),所有可疑者中确诊耐多药患者11例,广泛耐药1例,单耐药1例;49.08%的患者来源于转诊,其次为因症就诊,8年的肺结核患者来源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635.18,P<0.001);空洞患者占比19.05%,空洞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55.02,P<0.001)。4.8年治疗成功率为89.40%-95.76%,平均治疗成功率为92.34%,成功治疗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10.60,P<0.001);耐多药病人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而“丢失”和“其他”两类的率有下降趋势;初治、复治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66%、83.49%,初治患者各年治疗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7.66,P=0.000),复治患者各年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9.47,P=0.22);涂阳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为89.17%,涂阳患者各年治疗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67,P=0.022),但涂阳患者治疗成功率呈下降趋势;涂阴肺结核患者8年平均治疗成功率为95.50%,各年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9.73,P=0.204)。5.就诊延迟中位数为13天,确诊延迟中位数为3天;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户籍患者来源、患者分类等因素与其就诊延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的职业因素与其就诊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的职业、患者来源、患者分类等因素与其确诊延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户籍等因素与其确诊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宜兴市肺结核病患者总体登记率、新发患者登记率、涂阳患者登记率同处于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目前肺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和DOTS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当前宜兴市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仍存在医防合作机制不完善、工作保障经费不足耐多药工作进展缓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未纳入单病种定额付费保障政策等问题,下一步要继续完善“三位一体”防治服务体系,落实经费保障,贯彻实施耐药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度重视耐多药患者的纳入治疗与随访管理,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加大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3.病人的发现和管理方面应高度重视青壮年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4.提高涂阳患者的成功治疗率,是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5.减少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延迟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闫振华[4](2018)在《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滑县地区2008-2016年法定传染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几种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以后拟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绩效考核方案、SWOT分析等多种对策。方法:收集2008-2016年滑县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对收集到的月报表、年报表进行整理。应用Exce12003和SPSS17.0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环比、定基比、构成比等,率、构成比比较的卡方趋势性检验、卡方检验。结果:(1)2008—2016年该地区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14.07,p=0.000)。(2)传染病死亡率呈现不规则变化(χ2趋势=2.44,p=0.118)。传染病病死率呈不规则变化(χ2趋势=1.31,p=0.235)。(3)2008—2016年报告传染病总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2008-2016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位居四大类传染病之首,发病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0.02,p=0.000);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88.92,p=0.000);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97.60,p=0.00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整体上呈上升趋势(χ2趋势=85.72,p=0.000)。(5)2008-201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60.12,p=0.000);2008-2016年肺结核发病率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28.70,p=0.000);2008-2016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变化呈波动趋势(χ2趋势=13.03,p=0.000);2008-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变化呈波动变化趋势(χ2趋势=74.19,p=0.000);2008-201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变化呈抛物线趋势(χ2趋势=131.87,p=0.000)。结论:1.2008-2016年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仍需重点防控。3.基层公共卫生机构需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4.需优化绩效考核方案,改变人才引进策略,对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进行SWOT分析。
毛强[5](2018)在《2004-2015年全国肺结核流行趋势时空特征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我国肺结核疫情现状和一般流行规律,分析肺结核流行时空特征分布,探测肺结核聚集区域、范围和时间,建立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模型,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本研究可为肺结核疫情监测、防控以及编制防治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为具有空间属性和季节特征的其它传染病数据分析提供思路和方法学借鉴。方法: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平台收集2004-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的肺结核数据,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收集人口数据,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收集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地图等数据。研究方法如下:(1)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对肺结核流行现状和规律进行分析;采用H-P滤波法、季节指数分析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性检验方法分析肺结核疫情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和发病趋势。(2)采用空间三维趋势面分析、分布方向(标准差椭圆)分析、Maoran`s I指数、LISA值分析进一步了解肺结核空间分布特征、空间格局演化以及全局自相关性和局部区域发病率的分布模式。(3)利用回顾性离散型泊松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肺结核聚集区域、范围和时间,并对聚集区域的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价。(4)应用单一的SARIMA模型对肺结核月发病率数据进行拟合,并构建SARIMA-GRNN组合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适用性和预测效果做出评价,以获取最优的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模型。结果:(1)2004-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1232155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7.31/10万人,年递降率为1.35%,肺结核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Z=-231.67,P<0.001)。月发病率呈双高峰分布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1月的登记率最高,其次是3月,12月最低;1-7月为发病旺季,冬季为发病淡季。人群分布中,男性患者占比69.50%,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其次是20-24岁年龄组(占比10.21%),各年龄组男性患者数量均高于女性;农民患者人数最多(占比61.84%),农民、工人、家政和待业人员、学生是肺结核高危职业人群而且该人群的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病例诊断来源中,实验室确诊肺结核数量(占比55.41%)高于临床诊断,菌(-)和仅培阳病例报告比例呈现增长趋势,涂(+)和未痰检病例报告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省份分布中,年均发病率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渤海、黄海的省份(直辖市)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云南省,高发病率地区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的部分省份。(2)我国肺结核年发病率均存在全局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全局Moran`I在0.26140.4607之间,P均小于0.05),为非随机分布,存在区域聚集现象。在东西方向肺结核发病率呈直线分布,东部地区发病率明显低于西部地区;在南北方向肺结核发病率分布呈微“U”形分布,中部地区发病率低于南、北地区。2015年肺结核发病重心轨迹与2004年相比向西南方向移动了157.19km,肺结核疫情在东南-西北方向上扩散且方向性趋势逐渐减弱。High-High分布模式省份增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Low-Low分布模式集中在京津冀三省、江苏省和浙江省。(3)时空扫描探测到5个时空聚类区,一级聚集区(LLR=121196.13,RR=1.56)以拉萨市为中心,半径为1601.35km,聚集时间为2005年1月-2010年6月,聚集范围包括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和西南地区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囊括了肺结核高发病率地区,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相吻合。(4)SARIMA-GRNN组合模型的MSE为0.1069,RMSE为0.3269,MAE为0.2032,MAPE为0.0313,R2为0.9495,结果提示组合模型预测的精度优于单纯的SARIMA模型。结论:(1)肺结核年发病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月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并呈双峰分布,1-7月为发病旺季;男性、中老年人群,农民、工人、家政和待业人员、学生为肺结核防控重点关注对象;肺结核诊断、登记工作质量逐步提升。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部分省份(自治区)为肺结核疫情重点防控区域。(2)肺结核发病率在空间上为非随机分布,存在区域聚集;发病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在东南-西北方向上扩散且方向性趋势减弱。疫情“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冷点”区域分布在京津冀、江苏省和浙江省。时空扫描统计量结果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季节性分析基本一致,一级时空聚类区位于西部高发病率地区,聚集时间在发病旺季。(3)SARIMA-GRNN组合预测模型拟合了肺结核时间序列数据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肺结核疫情预警。(4)季节性特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相结合分析我国肺结核发病季节性分布、时空特征、空间演化格局,探测聚集区域、范围和时间的效果显着。
宁红晓[6](2013)在《许昌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效果评价及疫情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2001-2010年许昌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终期效果,总结《规划》实施的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利用灰色模型预测许昌市结核病流行趋势,为制订本地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控制结核病疫情的目标。方法收集许昌市2001~2010年结核病监测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对许昌市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对许昌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效果评价。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13~2017年结核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1.2001-2010年全市共到位结核病防治经费1747.6万元,共支出1473.36万元,人均到位和支出经费2010年达到了0.41元和0.34元,2009年达到最高0.68元和0.61元。2.许昌市共有6家结核病防治机构,《规划》期间初步建立了本地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3.2001-2010年共登记259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涂阳患者14810例,涂阴患者10918例,复治涂阳患者占涂阳患者的10.87%;活动性患者、涂阳患者和新涂阳患者的平均登记率分别为57.59/10万、32.86/10万和29.29/10万,2001-2005年呈历年上升趋势,之后呈轻微下降趋势。4.2001-2010年新涂阳患者和复治涂阳患者2个月末平均阴转率为90.70%和80.43%,历年来呈上升趋势;新涂阳患者和复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为92.12%和82.30%。5.2001-2010年许昌市共接诊111446例可疑结核病患者,其中因症就诊占51.02%,转诊占32.83%;可疑患者平均就诊率为248.7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6.《规划》的实施为社会节约医疗费用为762.72万元,挽回了152510.44个伤残调整生命年和185668.06万元社会总价值。7.许昌市在《规划》期间的成本效用比为96.61元,效益成本比为126.74,每治疗成功一例患者所需的社会成本为603.61元。8.利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2013-2017年活动性患者登记率呈平稳下降趋势。结论《规划》的实施,促进了许昌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发展,结防机构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许昌市肺结核新涂阳登记率、涂阳治愈率、可疑患者就诊率都达到了《规划》的目标,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疫情的蔓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灰色模型GM(1,1)预测许昌市结核病疫情有下降趋势。
张照旺[7](2021)在《经济效应下耐药肺结核和新冠肺炎的传播动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结核和新冠肺炎是两种对公众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形成严重威胁,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肺结核和新冠肺炎的流行病特征、社会经济生成及其影响,建立含经济效应的耐药肺结核和新冠肺炎新模型,分析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研究影响传播的关键因素,探索经济对疫情的影响,挖掘经济和疫情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讨论如何利用经济逃脱疫情导致的经济陷阱,并给出相应的疫情控制措施。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肺结核与新冠肺炎传播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目前两种传染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叙述有关传染病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研究要用到的相关定理与基本概念。其次,为进一步揭示经济对耐药肺结核疫情的影响效应,提出一个新的肺结核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传染病动力学理论分析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对模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降低个体的感染率和加大对疫情高发地区及病人的经济补助能够有效控制TB疫情。再次,为阐明新冠肺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机制,建立一个新的新冠肺炎动力系统,理论上证明了基本再生数是疾病传播、干预和经济效应等参数的非线性组合。结果表明,COVID-19的传播、干预和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作用,COVID-19与经济的强耦合会引发疾病爆发,形成贫困陷阱,而对高危人群进行适应性隔离可以以最小的经济损失有效降低发病率。最后,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广东,浙江,河南,湖南受损部门的月度经济损失作出评估。最终发现广东和浙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部门的受损程度要大于各自住宿和餐饮部门的经济损失。河南和湖南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部门损失最大,对文化、体育和娱乐部门的影响最小。
吴玥[8](2020)在《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人口流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也导致疾病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外籍来华人群不断增多。频繁的外籍人口流动对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给我国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一定挑战。研究旨在分析外籍来华人群2004~2017年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外籍人群与我国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差异,探讨两人群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探索输入性疾病可能的传播风险。分析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4~2017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外籍人群传染病发病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和季节性指数,分析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季节分布。比较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探讨两人群是否存在相互影响。进一步重点分析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运用模块化分析探索病例输入国家与报告省份之间的关系,Poisson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因素。通过现况调查和定性访谈,分析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外籍常住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运用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果2004~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来华人群法定传染病33种,6247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约为17.94/10万。外籍人群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2%。病例来自全球146个国家,我国大陆31个省份均有报告。云南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北京和广东。外籍人群中女性、15岁以下儿童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上升速度较快。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是艾滋病(15319例),手足口病(6367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5629例)。艾滋病、手足口病、梅毒、流感和登革热呈发病率上升趋势。乙肝、丙肝、疟疾和痢疾呈下降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发病率保持稳定,淋病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籍人群56.13%的艾滋病,83.14%的登革热,75.75%的疟疾,53.66%的肺结核,32.89%的丙肝集中在云南,主要为缅甸人群。30.07%的丙肝和18.31%的乙肝集中在内蒙古,主要为蒙古人群,手足口病和淋病主要分布在上海,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感主要分布在北京,大多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梅毒主要由广东报告,多为东南亚人。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有所不同,可能为输入或散在传播。2005~2017年外籍人群输入的法定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共有3 8种,已知输入传染病最多的是登革热和疟疾。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不断增加。云南省,缅甸和老挝包含了我国和境外之间最多的登革热和疟疾输入病例。云南省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不同。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呈明显上升趋势,10月高发,病例以女性和年轻人为主。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上升较缓,1~12月均有输入,病例以男性和中年人为主。非洲人群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不同。非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呈明显上升趋势,8~10月高发,恶性疟占85.66%。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发病趋势平稳,集中在5~6月份,以间日疟为主,占64.14%。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主要因素为各国外籍人群入境人数(β=0.82,P<0.001)和疟疾发病率(β=0.40,P=0.007),各国经济卫生状况对疟疾输入没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外籍人群的卫生政策或管理办法,外籍人群卫生服务供给同我国人群基本一样,但还有待完善。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的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年患病率为71.73%。但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仅54.22%外籍患者去过中国的医疗机构就诊。与亚洲人群相比,非洲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更低,为47.35%。居住10个月以上(OR=1.48),有医疗保险(OR=1.31),认为发热应及时就医(OR=2.20)以及知道居住地附近医疗机构(OR=6.15)是促进外籍人群到中国医疗机构就诊的因素。患有慢性病(OR=0.66)是阻碍外籍人群就诊的因素。经济收入,中文水平没有影响外籍来华人群在我国的就诊,但就诊时医疗费用高,语言沟通不畅是普遍反映的问题。外籍人群住院率为5.45%,低于我国居民住院水平。住院原因主要为分娩,占50%。与他人合居是外籍人群接受住院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外籍人群健康知识水平不足,健康宣教接受率低,仅24.69%接受过中国的健康知识宣教。有医学背景(OR=2.25),在中国患过病(OR=1.39),职业为农民(OR=4.26)、政府或技术人员(OR=2.67)的外籍人群更可能接受健康宣教。结论研究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外籍来华人群长期传染病流行和输入情况,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2004~2017年间,外籍来华人群呈现出独特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与我国人群不同,多为输入或散在传播。云南省是外籍人群传染病报告最多的省份。艾滋病是报告最多的疾病。不同传染病发病趋势,季节特征,地理分布均有差异。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疫情不断上升,报告省份不断增加,对我国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医疗保险是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传染病管理,防控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输入,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疾病,进一步制定卫生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刘希波[9](2020)在《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预测研究 ——基于ARIMA预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10-2018年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构成及其在2010-2016年发病率变化趋势;建立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前3位传染病的ARIMA预测模型,并预测2020年发病情况。方法:整合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和甘肃省卫健委疫情通报数据,描述2010-2018年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前5位疾病的构成及其在2010-2016年发病率变化趋势,确定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前3位疾病。以2010-2018年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前3位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为时间序列建立ARIMA预测模型,并依据BIC值最小确定最佳模型;利用2019年数据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评价模型拟合效果;利用最佳模型预测2020年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2010-2018年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前5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或布病、麻疹、猩红热),占91.05%-98.67%;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前5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97.54%-99.04%。2.2010-2016年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3.预测模型结果:3.1前3位乙类传染病预测模型结果:病毒性肝炎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2.945,R2为0.839,MAPE为16.249%,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2,1)(1,1,0)12。肺结核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2.147,R2为0.382,MAPE为11.450%,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1)(0,1,1)12。痢疾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0.185,R2为0.847,MAPE为17.522%,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1,1,1)(0,1,0)12。3.2前3位丙类传染病预测模型结果:手足口病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2.050,R2为0.843,MAPE为55.499%,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0)(2,1,0)12。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1.060,R2为0.741,MAPE为17.297%,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1)(1,1,0)12。流行性感冒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1.588,R2为0.406,MAPE为28.296%,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0)(0,1,1)12。4.利用2019年报告病例数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9,肺结核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3,痢疾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0。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67,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5,流行性感冒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7。5.预测2020年逐月发病例数的结果: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3511、2997、3907、3603、3914、3908、4095、4356、4273、4323、4750、5066。肺结核:2148、1722、2183、1866、1806、1625、1608、1549、1421、1355、1537、1518。痢疾:166、146、252、246、370、466、574、747、549、279、237、203。丙类传染病:手足口:544、522、588、816、1882、3459、2865、1288、1255、1400、1400、887。其他感染性腹泻:1568、1224、1545、1441、1787、1912、1957、2129、1730、1822、3006、3195。流行性感冒:1184、741、958、529、396、305、219、196、280、397、645、1031。结论:1.2010-2018年,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前5位疾病分别占乙丙类传染病的90%以上。2010-2016年甘肃省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2020年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将会出现增长现象,肺结核、痢疾、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将延续往年同期水平。
张赢赢[10](2020)在《基于ARIMA-SVR的肺结核发病人数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准确预测肺结核发病率,制定合理的发现率目标和高危季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肺结核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特点。考虑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处理小样本数据的优势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拟合周期性数据的特点,本文利用ARIMA预测模型、SVR预测模型、ARIMA-SVR串联模型、ARIMA-SVR并联预测模型对全国肺结核月发病趋势进行拟合。利用2009-2018年肺结核发病数据拟合肺结核发病趋势选出最优模型,预测2019-2020年肺结核月发病人数,为全国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模型建议。首先,本文叙述了有关肺结核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常见传染病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详细阐述时间序列线性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建模步骤。然后,本文以2009-2017年全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训练集,2018年全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测试集建立预测模型,预测2019-2020年全国肺结核发病趋势。以ARIMA线性预测模型、SVR非线性预测模型、ARIMA-SVR串联组合模型、ARIMA-SVR并联组合模型拟合全国肺结核发病趋势,利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进行参数调优。采用RMSE、MAE、MAPE三个综合指标描述模型综合预测精度,绝对误差AE,相对误差RE两种单一误差描述具体样本数据预测效果。结果显示ARIMA(1,1,1)(2,0,0)12模型预测综合误差指标MAE(28)4492.1 16,MAPE(28).5000%,RMSE(28)5748.5 83。SVR最优模型PSO-RBF-SVR模型预测综合误差指标MAE(28)3531.279,MAPE(28)3.82%,RMSE(28)5409.772。ARIMA-SVR并联模型预测综合误差指标MAE(28)2758.3 64,MAPE(28).310%,RMSE(28)4452.7 75。ARIMA-SVR串联模型预测综合误差指标MAE(28)4492.1 15,MAPE(28).4996%,RMSE(28)5748.3 06。综上ARIMA-SVR并联组合模型拟合精度最高。ARIMA-SVR并联组合模型有效的结合了时间序列线性预测与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的优点,在ARIMA模型基础上提高38%的预测精度,在SVR模型基础上提高18.42%的预测精度。由此可知,预测全国肺结核月发病人数趋势时,ARIMA-SVR并联组合模型预测能力优于线性模型预测与非线性模型单独效果且PSO调参效果优于GA算法。最后,本文总结了当前肺结核流行趋势、模型预测结果与可行性,指出我国目前存肺结核发病率下降缓慢,公众肺结核知识知晓率低等问题,提出春季节加大防控力度和利用ARIMA-SVR并联模型进行中短期预测等建议,同时指明本文研究内容的不足与展望。
二、河南省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病例发现方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病例发现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9-2018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结核病在全球的流行概况 |
2 结核病在中国的流行概况 |
3 结核病在云南省的流行概况 |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结核病中的应用概况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对象 |
3 相关指标 |
4 研究方法 |
5 统计分析件 |
6 质量控制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西双版纳州报告肺结核基本流行现状 |
2 西双版纳州报告肺结核时间分布特征 |
3 西双版纳州报告肺结核地区分布特征 |
4 西双版纳州报告肺结核人群分布特征 |
5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6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 气象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有上升趋势,疫情防控任重道远 |
2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患者发病季节分布不明显,结核防控工作需常态化 |
3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例地区分布存在差异,分区重点精准化防控尤为重要 |
4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例分布具有多民族聚居性,防控宣教等措施需多样化 |
5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全局空间聚集不明显,预防聚集区形成亟待加强 |
6 西双版纳州肺结核病局部空间存在高值聚集倾向,监督管理需巩固 |
7 肺结核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制定分时节的防控策略很必要 |
8 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核病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气象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措施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检索策略 |
2.3 分析工具 |
3 结果 |
3.1 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
3.1.1 历年发文趋势 |
3.1.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
3.1.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
3.1.4 关键词演化分析 |
3.1.5 高被引文献分析 |
3.2 NPIs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
3.2.1 历年文献发表趋势 |
3.2.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
3.2.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
3.2.4 关键词演化分析 |
3.2.5 高被引文献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以及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 |
2.2.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研究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
3.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3.2.1 2015/16-2019/2020五个流感季各国流感流行趋势 |
3.2.2 2020年COVID-19的流行趋势及国际国内标志性事件与NPIs的实施时间线 |
3.2.3 全球防控新冠疫情背景下,北温带9国流感流行趋势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沈阳市大气污染及气象因素与儿童肺炎门诊人次关联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儿童肺炎门诊数据资料 |
2.2 大气质量监测及气象数据资料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的一般情况 |
3.2 儿童肺炎门诊资料的一般情况 |
3.3 各种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数值对儿童肺炎门诊量当日及滞后效应分析 |
3.4 单污染物模型 |
3.5 多污染物模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发病数描述统计 |
3.2 时间序列分析拟合与外推预测 |
3.3 保护率的计算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2008-2015年宜兴市肺结核病流行趋势及防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相关定义 |
1.3.1 人口定义 |
1.3.2 治疗结局 |
1.3.3 就诊延迟 |
1.3.4 确诊延迟 |
1.4 人员配置 |
1.5 统计指标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宜兴市2008-2015 年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 |
2.1 疫情概况 |
2.2 性别分布 |
2.2.1 肺结核患者性别构成 |
2.2.2 肺结核患者分性别比登记率 |
2.3 年龄分布 |
2.4 职业分布 |
2.5 户籍分布 |
2.6 时间分布 |
2.7 患者临床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
2.7.1 治疗分类 |
2.7.2 诊断结果 |
2.7.3 耐药结果 |
2.7.4 患者来源 |
2.7.5 空洞有无 |
2.8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年度分布 |
2.8.1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年度分布概况 |
2.8.2 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年度分布 |
2.8.3 涂阳和涂阴患者治疗成功率年度分布 |
2.9 登记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 |
2.9.1 登记肺结核患者就诊与确诊延迟概况 |
2.9.2 不同特征肺结核患者就诊与确诊延迟分布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宜兴市新发肺结核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处于低水平 |
3.2 男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高于女性 |
3.3 肺结核患者中青壮年占比最高,老年人群也不可忽视 |
3.4 肺结核患者集中在体力劳动者 |
3.5 流动人口肺结核登记率高于本地人口 |
3.6 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稍高 |
3.7 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
3.8 痰检阳性患者稳中有降,耐多药患者治疗仍是难题 |
3.9 转诊与因症就诊仍是发现患者的两大方式 |
3.10 肺结核患者就诊时存在空洞现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
3.11 宜兴市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呈现波动状态 |
3.12 就诊与确诊延迟情况不容忽视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3 本次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1 当前肺结核病流行趋势 |
1.1 全球肺结核病流行现状 |
1.2 中国肺结核病流行现状 |
2 肺结核病发病影响因素 |
2.1 吸烟与饮酒 |
2.2 性别与年龄 |
2.3 生活环境与经济条件 |
2.4 肺结核患者接触史 |
2.5 双重感染与合并糖尿病 |
3 肺结核的药物治疗现状 |
3.1 化学药物治疗 |
3.2 中医辅助治疗 |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肺结核控制策略的发展 |
4.1 全球肺结核病控制策略 |
4.2 我国肺结核病控制策略 |
5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传染病危害 |
1.1.1 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 |
1.1.2 传染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
1.2 我国传染病现状及防治情况 |
1.2.1 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与管理 |
1.2.2 我国传染病监测与预警体系 |
1.2.3 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
1.3 我国的传染病防控的不足 |
1.3.1 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
1.3.2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存在问题 |
1.4 影响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公共卫生因素 |
1.4.1 卫生总费用 |
1.4.2 卫生机构 |
1.4.3 卫生人员 |
1.4.4卫生基础设施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1.1 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
2.1.2 为SWOT分析提供参考 |
2.1.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2.1.4 明确疾病控制现状 |
2.1.5 量化工作效果、促进制度规范化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传染病发病概况 |
3.1.1 2008-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总体概况 |
3.1.2 2008-2016年乙类传染病发病概况 |
3.1.3 2008-2016年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概况 |
3.2 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病例情况 |
3.3 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顺位及构成 |
3.4 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 |
3.4.1 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性别分布趋势 |
3.4.2 河南省滑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年龄分布趋势 |
3.4.3 报告病例数地区分布 |
3.5 2008-2016年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病例变化趋势 |
3.6 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几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
3.6.1 病毒性肝炎 |
3.6.2 肺结核 |
3.6.3 手足口病 |
3.6.4 流行性腮腺炎 |
3.6.5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
3.6.6 梅毒 |
3.6.7 痢疾 |
3.6.8 流行性感冒 |
3.6.9 麻疹 |
第四章 讨论 |
4.1 资料分析 |
4.2 2008-2016年传染病总体流行趋势分析 |
4.3 2008-2016年四大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
4.4 重点传染病发病分析 |
4.4.1 肝炎 |
4.4.2 肺结核 |
4.4.3 手足口病 |
4.4.4 流行性腮腺炎 |
4.4.5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建议 |
6.1 自救与互救 |
6.1.1 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 |
6.1.2 自救与互救的社会资源 |
6.1.3 公共卫生机构 |
6.2 传染病信息资源共享 |
6.2.1 传染病信息传播闭塞与否造成的影响 |
6.2.2 信息共享机制 |
6.2.3 信息共享路径 |
6.2.4 更新信息应用技术 |
6.3 医学心理防护 |
6.3.1 心理危机 |
6.3.2 危机干预 |
6.3.3 心理防护建议 |
6.4 SWOT分析 |
6.4.1 卫生人力资源的SWOT分析 |
6.4.2 传染病防治管理的SWOT分析 |
6.4.3 滑县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 |
6.5 优化绩效考核 |
6.6 社会卫生事业全面进步 |
6.6.1 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的措施 |
6.6.2 认真落实国家对儿童免费疫苗接种规划 |
6.6.3 继续实施脱贫政策并改善基础实施 |
6.6.4 基层卫生队伍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6.6.5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防病意识 |
第七章 创新与不足 |
7.1 创新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2004-2015年全国肺结核流行趋势时空特征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肺结核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1.2.2 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肺结核流行病学一般特征分析 |
1.4.2 肺结核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1.4.3 肺结核发病趋势的预测模型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价值 |
第二章 2004-2015年全国肺结核一般流行特征 |
2.1 资料来源 |
2.2 方法 |
2.2.1 流行病学一般性分析 |
2.2.2 H-P滤波法和季节性分析 |
2.2.3 年均发病率空间分布 |
2.3 统计分析软件 |
2.4 结果 |
2.4.1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概况 |
2.4.2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性别分布 |
2.4.3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年龄分布 |
2.4.4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职业分布 |
2.4.5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诊断分布 |
2.4.6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时间分布 |
2.4.7 2004 -2015年全国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空间分布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04-2015年全国肺结核空间分布特征 |
3.1 资料来源 |
3.2 方法 |
3.2.1 空间趋势面分析 |
3.2.2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3.2.3 空间自相性关分析 |
3.3 统计分析软件 |
3.4 结果 |
3.4.1 全国肺结核发病率空间三维趋势面分析 |
3.4.2 全国肺结核发病率方向分布 |
3.4.3 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的Moran`sI系数 |
3.4.4 局部空间邻近性的LISA值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2004-2015年全国肺结核时空扫描统计 |
4.1 资料来源 |
4.2 方法 |
4.2.1 基本原理 |
4.2.2 概率模型 |
4.2.3 对数似然比 |
4.3 统计分析软件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全国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
5.1 资料来源 |
5.2 方法 |
5.2.1 SARIMA模型 |
5.2.2 GRNN模型 |
5.2.3 SARIMA-GRNN组合模型 |
5.3 统计分析软件 |
5.4 结果 |
5.4.1 SARIMA模型的建立 |
5.4.2 SARIMA-GRNN组合模型的建立 |
5.4.3 模型预测效果评价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肺结核三间分布研究 |
6.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6.3 发病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
第七章 研究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7.1 本研究创新性 |
7.2 本研究局限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许昌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效果评价及疫情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结核病登记情况资料 |
2.1.2 经费资料 |
2.1.3 人口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规划》终期效果评价 |
2.2.3 《规划》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2.2.4 疫情预测 |
2.2.5 质量控制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规划》终期效果评价 |
3.1.1 政府落实《规划》情况 |
3.1.2 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
3.1.3 《规划》期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
3.2《规划》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3.3 疫情趋势预测 |
4 讨论 |
4.1 《规划》的实施促进了许昌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
4.1.1 政府支持、经费到位是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
4.1.2 建立完善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是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保障 |
4.1.3 《规划》期间许昌市基本上完成了工作目标要求 |
4.1.4 《规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4.2 许昌市肺结核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6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结核病的概念及流行状况 |
1.1 结核病概念 |
1.2 全球结核病流行状况 |
1.3 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 |
2 结核病的经济学评价 |
2.1 经济学评价的内容 |
2.2 国际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经济学评价发展进程 |
2.3 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经济学评价发展 |
3 结核病疫情预测模型 |
3.1 Azuma模型 |
3.2 回归预测模型 |
3.4 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法 |
3.5 灰色预测模型 |
3.6 马尔科夫(Markov)模型 |
3.7 人工神经网络(Arf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
3.8 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技术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经济效应下耐药肺结核和新冠肺炎的传播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不足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传染病动力学的预备知识 |
§2.1 仓室模型 |
§2.2 预备定理 |
§2.3 基本再生数的求法 |
§2.4 敏感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效应下耐药肺结核的控制机理-基于传播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经济与发生率线性耦合模型 |
§3.2.1 基本再生数 |
§3.2.2 稳定性分析 |
§3.3 经济与发生率非线性耦合模型 |
§3.3.1 基本再生数 |
§3.3.2 稳定性分析 |
§3.4 数值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应下新冠肺炎传播模型及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学模型 |
§4.3 基本再生数与稳定性 |
§4.3.1 基本再生数 |
§4.3.2 模型的稳定性 |
§4.4 数值模拟与敏感性分析 |
§4.4.1 数值分析 |
§4.4.2 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冠肺炎之下广东,浙江,河南,湖南的月度经济损失评估 |
§5.1 引言 |
§5.2 投入产出模型 |
§5.3 经济损失评估 |
§5.3.1 广东受损部门的月度经济损失评估 |
§5.3.2 浙江受损部门的月度经济损失评估 |
§5.3.3 河南受损部门的月度经济损失评估 |
§5.3.4 湖南受损部门的月度经济损失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2004~2017年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来源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 |
4.2 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 |
4.3 外籍来华人群和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来源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病例定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传染病种类 |
4.2 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 |
4.3 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
4.4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疟疾影响因素分析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理论框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相关指标及定义 |
3.3 变量分组 |
3.4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倾向特征 |
4.2 促进资源 |
4.3 卫生服务需要 |
4.4 卫生服务供给 |
4.5 卫生服务利用 |
4.6 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卫生服务需要普遍 |
5.2 卫生服务利用不足 |
5.3 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
5.4 不同人群患病后卫生服务利用不同 |
5.5 对策和建议 |
全文小结 |
创新点及局限性 |
1 创新点 |
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9)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预测研究 ——基于ARIMA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研究背景 |
1.1 我国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
1.2 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研究现状 |
1.3 ARIMA模型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技术路线图 |
二.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前5 位构成及2010-2016 年发病率变化趋势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结果 |
2.1 乙类主要传染病的构成及发病率变化趋势 |
2.2 丙类主要传染病的构成及发病率变化趋势 |
3.讨论 |
3.1 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构成 |
3.2 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 |
3.2.1 乙类传染病 |
3.2.2 丙类传染病 |
4.小结 |
三.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前3位传染病的预测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结果 |
2.1 病毒性肝炎 |
2.2 肺结核 |
2.3 痢疾 |
2.4 手足口病 |
2.5 其他感染性腹泻 |
2.6 流行性感冒 |
3.讨论 |
3.1 乙类传染病 |
3.2 丙类传染病 |
4.小结 |
四.结论 |
五.创新性 |
六.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10)基于ARIMA-SVR的肺结核发病人数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肺结核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传染病预测方法 |
2.1 传统统计学预测方法 |
2.2 新型机器学习预测方法 |
2.3 智能组合模型预测方法 |
2.4 预测指标评价体系 |
3.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3.1 时间序列模型 |
3.2 ARIMA模型的建模步骤 |
3.3 ARIMA预测模型 |
4.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
4.1 VC维理论 |
4.2 风险最小化理论 |
4.3 最优超平面 |
4.4 支持向量机回归 |
4.5 SVR预测模型 |
5.组合模型应用 |
5.1 ARIMA-并联组合预测模型 |
5.2 ARIMA-串联组合预测模型 |
5.3 最优模型预测 |
6.讨论 |
6.1 肺结核流行趋势 |
6.2 模型预测结果与可行性 |
6.3 建议 |
6.4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河南省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病例发现方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9-2018年西双版纳州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俞瑾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D]. 李艳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2008-2015年宜兴市肺结核病流行趋势及防控策略[D]. 闵婕. 东南大学, 2019(01)
- [4]2008-2016年河南省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D]. 闫振华. 广西大学, 2018(01)
- [5]2004-2015年全国肺结核流行趋势时空特征及预测研究[D]. 毛强. 兰州大学, 2018(10)
- [6]许昌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效果评价及疫情预测[D]. 宁红晓. 郑州大学, 2013(S2)
- [7]经济效应下耐药肺结核和新冠肺炎的传播动力学分析[D]. 张照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8]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 吴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9]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预测研究 ——基于ARIMA预测模型[D]. 刘希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10]基于ARIMA-SVR的肺结核发病人数预测[D]. 张赢赢.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