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肠癌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玲云,汪艳丽,郑玉英,赵宝生[1](2021)在《VEGF、TGF-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保存的大肠癌组织标本82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TGF-β1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VEGF、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61%和71.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大小>3cm、TNM分期Ⅲ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62%、96.97%、89.29%和91.43%,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54%、90.91%、80.26%和88.57%,明显高于肿瘤大小≤3cm、TNM分期Ⅰ~Ⅱ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大肠癌组织VEGF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s=0.783,P<0.05);复发转移患者VEGF、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51%和93.10%,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VEGF、TGF-β1表达上调,且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对大肠癌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饶雪峰[2](2021)在《miR-27a-3p靶向调控GATA6在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胰腺癌具有高度致死性,5年生存率很低,它的特点是容易早期转移,快速浸润,并且对标准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胰腺癌以胰腺导管腺癌为主,胰腺导管腺癌占90%以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成功主要手段,但是能被早期诊断出来的胰腺导管腺癌只有15-20%。大部分胰腺癌病人错过手术时机,被诊断出来时已经到了晚期或出现远处转移性。近年来,虽然对胰腺癌的治疗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包括化疗、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但是胰腺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仍低于7%。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已阐明了与肿瘤发生有关的一些风险因素,在胰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上进展甚微。因此,明确提出参与胰腺癌进展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对于提供早期诊断和开展有效治疗是必要的。微小RNA(miRNAs,miRs)是一类小分子无编码功能的RNA,通过与信使RNA(m RNA)的3′-非翻译区(UTR)直接作用,从而对基因的表达产生抑制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显示miRNA在癌变过程中失调,它们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miRNA异常表达与胰腺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miR-10a-5p通过调节转录因子AP-2γ(AP2C)促进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miR-148a通过靶向调控WNT10B从而抑制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从上皮向间质转化,以及抑制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侵袭。miR-337瞄准了Homeobox B7(HOXB7)抑制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此外,miR-181b-5p、ETS原癌基因1(ETS1)和MET原癌基因(c-Met)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了胰腺癌病人很差的预后。miR-27a-3p是成熟miR-27a的亚型,位于人类19p13染色体上,并且发现其经常异常表达,并有助于各种类型的癌症进展。Wang等通过使用来自三个独立队列的Hi Seq 2000测序(健康控制、良性胰腺疾病和胰腺癌),确定了可以通过联合检测血清CA199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miR-27a-3p水平来鉴别胰腺良恶性肿瘤。最近,Silvestris等认为miR-27a-3p对胰腺癌产生重要的血管生成作用。然而,miR-27a-3p对胰腺癌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和潜在机制仍有待阐明。目的:本研究将探讨miR-27a-3p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miR-27a-3p在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miR-27a-3p靶向调控GATA6表达,进一步激活VEGFA/VEGFR2信号通路,促进胰腺导管腺癌的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为miR-27a-3p在胰腺导管腺癌靶向治疗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细胞系中miR-27a-3p、GATA6、VEGFA和VEGFR2的表达情况;用卡方检验分析胰腺导管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与miR-27a-3p表达之间的关系;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27a-3p对GATA6的靶向调控机制;通过毛细管生成试验和侵袭试验及划痕试验测定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等。结果: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细胞系中,miR-27a-3p表达明显上调(P<0.05);高表达的miR-27a-3p与肿瘤大小、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高表达的miR-27a-3p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过表达miR-27a-3p降低了GATA6 3′-UTR-WT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GATA6 3′-UTR-MUT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没有影响;并且高表达的miR-27a-3p下调了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GATA6的表达,上调了VEGFA和VEGFR2的表达(P<0.05),以及增加了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P<0.05)。抑制miR-27a-3p增强了GATA6 3′-UTR-WT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GATA6 3′-UTR-MUT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没有影响;并且抑制miR-27a-3p上调了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GATA6的表达,下调了VEGFA和VEGFR2的表达(P<0.05),以及抑制了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P<0.05);GATA6被确定为miR-27a-3p的功能靶基因;同时,在抑制miR-27a-3p的癌细胞中,沉默GATA6可部分逆转VEGFA和VEGFR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部分逆转了抑制miR-27a-3p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细胞系中,miR-27a-3p表达明显上调,miR-27a-3p过表达预示着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不良。miR-27a-3p靶向下调GATA6表达,进一步激活VEGFA/VEGFR2信号通路,促进胰腺导管腺癌的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miR-27a-3p/GATA6/VEGFA/VEGFR2信号轴为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的重要作用机制。这些表明了miR-27a-3p可作为临床预后检测指标,也可能是胰腺导管腺癌有希望的治疗靶标。
周凌智[3](2021)在《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ph A2、Ephrin A1表达情况。方法:1、筛选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且术前未经新辅助治疗的存档女性标本250例,年龄26-74岁,其中≤45者88例,>45岁者162例;肿瘤大小<5cm者153例,≥5cm者97例;浸润性导管癌216例,其他(包括导管内癌,粘液癌,浸润性小液癌等)34例;有淋巴转移162例,无淋巴转移的有88例;TNM分期一期25例,二期118例,三-四期107例;组织学分级一级33例,二级148例,三级69例;2、用免疫组化(IHC)检测25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 A2、Ephrin A1蛋白表达;3、用原位杂交(ISH)检测Eph A2、Ephrin A1 m RNA表达;4、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ph A2、Ephrin A1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0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Eph A2、Ephrin A1蛋白阳性率分为74.80%、71.60%;Eph A2、Ephrin A1 m RNA阳性率分为83.60%、72.80%,并且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IFA检测显示在乳腺癌细胞中Eph A2、Ephrin A1高表达。结论:Eph A2、Ephrin A1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防治的新指标。
宫文静[4](2021)在《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主要的类型,占全部肺癌的80-85%。NSCLC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近年来随着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发展,NSCLC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但其整体5年生存率仍仅有20%,而复发和转移是NSCLC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众所周知,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提供能量及转移路径,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NSCLC整体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中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针对VEGF/VEGFR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类药物和血管内皮抑制素等。但由于肿瘤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旁路信号的激活、抗体结合力降低等原因,导致现有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获益普遍较为短暂;此外,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因其作用机制复杂,毒性反应较重,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探索NSCLC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开发更具特异性的高效低毒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克服肿瘤血行转移、提高临床获益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提高NSCLC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s,ILTs),也被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LIR or LILR),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monocyte/macrophag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MIR)。根据胞内基序的作用不同分别将ILTs(LILRs)分为激活性受体LILRA(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型A,leuc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A)和抑制性受体 LILRB(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型 B,leuc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激活性受体LILRA包括LILRA1-LILRA6这6种受体;而抑制性受体LILRB包括LILRB1-5这5种受体。ILT4又被称为LILRB2、LIR2,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0(monocyte/macrophage immunoglobulin-like 10,MIR-10)或 CD85d,是经典的免疫抑制性受体。作为I型跨膜蛋白,ILT4与不同的配体结合,通过胞内3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ITIMs)传递抑制信号至胞内。ILT4起初发现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最近研究显示它也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中。ILT4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抗原提呈、诱导巨噬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M2 样极化、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CD4+Th2分化等方式,诱导免疫抑制的微环境。除免疫细胞外,近年来研究发现ILT4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原发性肝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也高表达,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募集及T细胞老化和免疫浸润。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芯片发现ILT4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这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VEGF-A是血管内皮细胞强有力的促细胞分裂剂,是调控血管生成的经典因子;MMP9也被证实能够促进血管基底膜的分解,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因此我们推测ILT4可能与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国内外针对ILT4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考虑到目前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局限性,以及我们课题组前期基因芯片的发现,本研究拟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大数据分析进行一系列研究检测ILT4对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干预性研究对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该研究结果可能会为ILT4在NSCLC抗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研究目的1.通过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组织和细胞株中ILT4的表达,结合生存随访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生存信息,明确ILT4在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2.通过检测NSCLC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以及体外研究通过上调和沉默ILT4表达检测ILT4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的影响,结合数据库分析,明确ILT4对血管生成的作用;3.通过转染过表达、敲低ILT4,检测ILT4调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及应用相应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中和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行干预,探究ILT4调控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4.利用ILT4过表达/敲除肺癌细胞系建立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进一步体内验证ILT4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SCLC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T4表达,明确ILT4在NSCLC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A549和内源性高表达ILT4的细胞系H1299、H1975。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T4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分析ILT4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随访病人的生存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ILT4对NSCLC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同时结合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分析系统,分析ILT4表达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3.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ILT4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 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数据库,统计分析ILT4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ILT4/CD34共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4.采用转染技术,将携带ILT4过表达载体的慢病毒转染内源性ILT4低表达的H1650、A549细胞株,上调H1650、A549细胞中的ILT4的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将携带ILT4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转染内源性ILT4过表达的H1975、H1299细胞株,以下调ILT4的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收集该细胞培养基作为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 cells,HUVECs)。应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验证转染效果。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检测ILT4过表达及敲除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5.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发现ILT4上调后可引起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和MMP9表达的上调。细胞水平上,通过转染技术上调和下调NSCLC细胞ILT4的表达,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ILT4对VEGF-A和MMP9表达的调节作用;组织水平上,通过将NSCLC组织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化验证ILT4与VEGF-A、MMP9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6.采用转染技术,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和A549过表达ILT4,采用VEGF-A中和抗体或MMP9中和抗体进行干预,收集条件培养基,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观察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的影响。7.结合基因微阵列筛选出ILT4调控的信号通路,采用转染技术过表达和沉默NSCLC细胞ILT4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LT4对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包括pERK、ERK、pp38、p38、pJNK和JNK。8.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和A549过表达ILT4后,加入ERK抑制剂、p38抑制剂进行干预,分别阻断ERK信号通路,p38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通路抑制后VEGF-A和MMP9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观察ERK信号通路在ILT4调控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9.通过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ILT4过表达的NSCLC细胞株A549 LV-ILT4和对照组细胞株A549 LV-NC;建立稳定干扰ILT4的NSCLC细胞株H1299 LV-shILT4和对照组细胞株H1299 LV-shNC,选择BALB/c Nude裸鼠皮下注射上述细胞,体内实验观察ILT4对NSCLC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同时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MMP9和信号通路ERK和pERK蛋白表达,进一步验证ILT4对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ILT4在NSCLC细胞系和NSCL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ILT4在NSCLC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为H1650和A549,内源性高表达ILT4的细胞系为H1299和H1975。免疫组化显示ILT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ILT4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7.7%(52/90),在周围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4/90)。2.ILT4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ILT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较晚的TNM分期(III期-IV期,p=0.0104),淋巴结转移(p=0.001)成正相关。随访90例NSCLC患者生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LT4高表达患者的OS低于ILT4低表达患者OS(p=0.0419)。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分析系统分析ILT4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包含ILT4基因特定序列的探针进行测探,探针207697xat信息显示ILT4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OS(p=0.056)及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FP均低于ILT4低表达组(p=0.022)。3.ILT4表达水平与NSCLC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ILT4/CD34共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目前尚没有ILT4在NSCLC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我们探索性的分析了ILT4表达水平与NSCLC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采用临床常用的CD34阳性的细胞表达情况代表微血管密度。GEPIA数据库分析提示,ILT4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ILT4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显着高于ILT4低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p=0.0058)。同时ILT4+/CD34+共表达患者,较ILT4-/CD34-组患者,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466),共表达组腺癌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p=0.0 12)。4.ILT4促进HUVECs细胞迁移能力和HUVECs小管形成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证实过表达ILT4的H1650和A549的条件培养基促进HUVECs细胞迁移,并提高其成管能力;ILT4下调的H1975和H1299的条件培养基抑制HUVECs的细胞迁移,减弱其成管能力。5.ILT4可以上调NSCLC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和MMP9的表达基因芯片检测提示肿瘤细胞ILT4过表达可引起VEGF-A和MMP9基因表达上调。在细胞水平上,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过表达ILT4后的NSCLC细胞系VEGF-A和MMP9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下调ILT4表达后的NSCLC细胞系VEGF-A和MMP9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着下降;组织水平上,在病理连续切片中通过免疫组化提示ILT4高表达组织中VEGF-A、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偏高。6.ILT4通过调控NSCLC细胞的VEGF-A、MMP9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HUVECs小管形成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H1650和A549细胞系过表达ILT4后,加入VEGF-A中和抗体或MMP9中和抗体进行干预,收集条件培养基,培养HUVECs,结果示阻断VEGF-A、MMP9表达后,HUVECs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HUVECs的小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7.ILT4可以激活NSCLC细胞ERK、p38信号通路基因微阵列分析提示上调ILT4后可引起MAPK信号通路中多种基因的表达。MAPK信号通路主要包括ERK通路,JNK通路和p38信号通路。Western blot实验提示H1650和A549细胞过表达ILT4后,肿瘤细胞的pERK、pp38水平升高,H1975和H1299细胞下调ILT4表达后,pERK,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8.ILT4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VEGF-A、MMP9表达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H1650、A549细胞过表达ILT4后,加入ERK抑制剂U0126和p38通路抑制剂SB 203580(20μM)进行干预,培养48小时,收集条件培养基,Western blot提示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ILT4过表达上调的VEGF-A、MMP9表达被显着逆转,加入p38通路抑制剂对VEGF-A、MMP9表达无影响。9.ILT4通过ERK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迁移和HUVECs的小管形成Transwell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证实抑制ERK信号通路后,ILT4上调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均显着逆转。结果提示:ILT4通过ERK信号通路诱导VEGF-A、MMP9表达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HUVECs的小管形成。10.ILT4促进NSCLC细胞体内成瘤及血管生成通过裸鼠皮下注射稳定过表达ILT4的NSCLC细胞株A549 LV-ILT4,和注射稳定干扰ILT4表达的细胞株H1299 LV-shILT4,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结果提示ILT4过表达组,NSCLC肿瘤生长速度显着快于对照组,ILT4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干扰ILT4表达组,肿瘤生长速度显着慢于对照组,ILT4干扰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通过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造模4周后,分离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ILT4过表达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着高于对照组,VEGF-A和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pERK明显高于对照组,ERK表达无明显改变;干扰ILT4表达后,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着低于对照组,VEGF-A和MMP9表达低于对照组,pERK明显低于对照组,ERK表达无明显改变。体内实验进一步支持ILT4具有促进NSCLC血管生成的潜力。结论1.ILT4在NSCLC组织中及多个NSCLC细胞株中高表达,与更晚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预后预测因子。体内体外实验证实ILT4可促进NSCLC血管生成。2.体外实验证实了 ILT4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上调VEGF-A、MMP9的表达并促进NSCLC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了 ILT4对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王一同[5](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王书芹[6](2021)在《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结直肠癌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探讨能谱各参数值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给临床诊治结直肠癌决策提供新的方法。方法:纳入76名通过肠镜或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于手术前行GSI能谱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通过GSI Viewer软件Protocols general板块,获得相关单能量图像,同时在病灶内勾画出合适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在感兴趣区内测量病灶的碘基值(IC)、水基值(WC)、有效原子序数(Eff-Z)、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K)等能谱参数值。第一步:根据获得的单能量图像,进行影像T分期,结合病理T分期标准,分析其诊断效能及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二步:根据病理结果,将76名患者分为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对两组原发病灶各能谱参数进行对比,比较各能谱参数在两组之间是否有意义,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其诊断能力,找出最佳诊断阈值,并得出其特异度、灵敏度及约登指数。第三步:将76名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1-2)与非淋巴结转移组(N0)两组,对两组原发病灶能谱参数进行对比,比较各能谱参数在两组之间是否有意义,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诊断能力,找出最佳诊断阈值,并得出其特异度、灵敏度及约登指数。结果:1.术前在单能量图像上诊断影像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比较:单能量图像术前影像诊断T分期的总准确度为84.21%,分别诊断T1-2、T3、T4的准确度分别为92.11%、84.21%、92.11%。然后再通过一致性检可以得到其所对应的:Kappa=0.73;能谱CT与病理T分期Spearman相关性进行分析:r=0.824(P<0.05)。2.能谱CT各多参数成像术前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中的比较:76例病人中高分化组51例,低分化组25例,低分化组动脉期IC、NIC、K的值分别为17.54±2.81(μg/ml)、0.22±0.73、2.02±0.44均高于中高分化组所对应的值,其对应的值分别为15.35±3.54(μg/ml)、0.17±0.05、1.80±0.40,且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静脉期IC、NIC、K的值分别为20.52±2.56(μg/ml)、0.66±0.81、2.39±0.30均高于中高分化组所对应的值,其对应的值分别为17.79±2.54(μg/ml)、0.50±0.11、2.11±0.40,且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比较中,动脉期IC、NIC、K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75、0.70,其最佳阈值分别为16.11、0.19、2.05;静脉期IC、NIC、K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6、0.72,其最佳阈值分别为18.31、0.56、2.07,静脉期NIC的诊断效能较其他指标较佳。3.能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诊断结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比较:76例病人淋巴结转移组(N1-2)的原发病灶有3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N0)则有43例。N1-2组动脉期结直肠癌IC、NIC、Eff-Z、K值分别为17.54±2.81(μg/ml)、0.22±0.73、8.55±0.21、2.02±0.44,N0组动脉期相对应的四个能谱参数值分别是15.35±3.54(μg/ml)、0.17±0.05、8.51±0.21、1.80±0.40,N0组低于N1-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1-2组静脉期IC、NIC、Eff-Z、K对应的值分别为20.58±2.49(μg/ml)、0.64±0.10、8.75±0.22、2.44±0.37,N0组所对应的以上能谱参数值分别为17.22±2.16(μg/ml)、0.48±0.09、8.63±0.13、1.98±0.28,N1-2组能谱参数值高于N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比较中,动脉期IC、NIC、Eff-Z、K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6、0.69、0.73,诊断阈值分别为16.11、0.18、8.56、1.93;静脉期IC、NIC、Eff-Z、K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9、0.68、0.86,诊断阈值分别为18.31、0.55、8.76、2.10,诊断效能最高的为动脉期NIC及静脉期NIC。结论:1.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方面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病理T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2.能谱CT多参数成像中,IC、NIC、K对术前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3.能谱CT多参数成像中,IC、NIC、Eff-Z、K对术前结直肠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卢敏[7](2020)在《ARNTL2基因在人结肠癌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时钟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时钟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时钟基因调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仍然未明确。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时钟基因ARNTL2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功能及分子机制,深入探索其参与调控结肠癌的侵袭、迁移等重要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该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预测时钟基因ARNTL2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结肠癌生存预后的关系,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ARNTL2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分析ARNTL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分析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与分布情况。然后,通过RNA干扰抑制ARNTL2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裸鼠皮下瘤模型检测ARNTL2对结肠癌细胞体内外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最后,通过RNA干扰结肠癌细胞株ARNTL2表达,并结合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时钟基因调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变化。研究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人结肠癌时钟基因ARNTL2呈高表达,并与结肠癌的生存预后紧密相关。检测结果表明,ARNTL2在人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株,且其表达与结肠肿瘤T、M分期密切相关,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证明ARNTL2主要位于结肠癌细胞的细胞核内。细胞功能实验表明ARNTL2干扰后可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外的生长、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NA干扰沉默ARNTL2的表达可抑制ARNTL2靶基因SMOC2的表达,并抑制EMT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通过在结肠癌癌组织和细胞中对ARNTL2的生物信息学、表达及功能研究,首次揭示了 ARNTL2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结肠癌细胞中,ARNTL2基因敲除后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发生,同时还证明通过下调ARNTL2基因表达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与SMOC2-EMT活性,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些发现揭示了 ARNTL2基因敲除对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并为ARNTL2基因敲除在结肠癌中发挥抑癌作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冯慧艳,陈机琼,袁敏,肖永贵,余坚文[8](2020)在《PARP1与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TNBC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TNBC中PARP1与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种标志物在TNB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ARP1与VEGF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2/50)和52%(26/50),均高于在非TNBC中的表达(均P<0.05);PARP1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关(均P<0.05);VEGF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均有关(均P<0.05);PARP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4,P<0.05)。结论 PARP1与VEGF的异常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PARP1可能影响TNBC的血管生成。
马吉玲[9](2020)在《青海地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清Ang-2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大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和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患者血清中Ang-2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分组间的差异,初步探讨用检测血清Ang-2水平的方法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且符合入排标准的CRA患者50例,CRC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2.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3.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Ang-2浓度和CEA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大肠癌组中测得的血清Ang-2水平较大肠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水平显着升高(P<0.05),大肠腺瘤组测得的血清Ang-2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分析血清Ang-2水平在三组患者中性别与年龄差异,结果提示血清Ang-2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CRA的Morson组织分型、CRC的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均与血清Ang-2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Ang-2诊断CRA的AUC为0.828,其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64%,最佳界值为25.97ug/ml,而血清CEA对诊断CRA无统计学差异。血清Ang-2水平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2%,最佳临界值为31.69ug/ml,血清Ang-2联合CEA检测CRC时,AUC增加至0.925。5.血清Ang-2与CEA同病理诊断分别进行一致性评价,所获Kappa值分别为0.63、0.45,表明血清Ang-2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CEA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1.血清Ang-2水平在健康对照组、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间存在差异性,且呈逐渐上升趋势,血清Ang-2在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血清Ang-2诊断CRA的临界值为25.97ug/ml,血清Ang-2较CEA诊断CRA更具有价值。3.血清Ang-2诊断CRC的最佳临界值为31.69ug/ml且对诊断CRC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可靠性,联合检测血清Ang-2和CEA水平可显着提高CRC的检出率。4.血清Ang-2可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CRC的重要检测辅助工具。
苏群英[10](2020)在《CBX4与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黄曲霉毒素中最常见的致癌物质,它主要诱导人类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来自流行病学的证据已证明AFB1常通过污染的农产品而被摄入人体内发挥致癌作用,其主要致癌机制为在肝内经过I类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转变为环氧化合物,后者能与DNA相互作用产生AFB1-DNA加合物。尽管AFB1-DNA加合物的形成是AFB1诱发HCC的重要环节,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多梳抑制复合物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1,PRC1)的重要成员染色体盒蛋白同源物4(Chromobox protein homolog 4,CBX4)通过调控转录和翻译后修饰等多个环节而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发现,CBX4具有调控肝癌血管新生的作用,但是否与AFB1相关性HCC预后相关未见报道,因此,本学位课题目的在于探讨CBX4是否对AFB1相关性HCC预后具有影响。方法:(1)本项目是一项在AFB1高暴露区开展的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来自AFB1高暴露区的HCC患者共428例,获取所有研究对象的肿瘤手术切除标本;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信息、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肝硬化、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和肿瘤分期)、以及生存随访资料;(2)HCC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通过使用CD31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来评估;(3)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癌组织中AFB1-DNA加合物的含量来评估AFB1暴露水平;(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样本中CBX4蛋白的表达水平;(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BX4和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优势比(Odd ratio,OR)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来评估CBX4对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具体效应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法来分析CBX4不同表达水平对HCC生存期的影响,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来计算危险值(Hazard ratio,HR)并评估CBX4对HCC预后的具体影响大小。结果:(1)ELISA结果显示,HCC患者的平均AFB1-DNA加合物水平为2.82±1.60μmol/mol DNA,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与具有低AFB1暴露的患者相比,具有高AFB1暴露的患者将面临更大的肿瘤和更高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对应风险值分别为69.6(33.62?141.86)和2.56(1.36?4.81)。(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具有低AFB1暴露的患者所对应的中位总体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和中位无肿瘤复发生存期(Median tumor reoccurrence-free survival time,MRT)分别为69.00(55.41?82.59)个月和70.00(44.93?95.07)个月;而高暴露者对应的MST和MRT分别为20.00(13.04?26.96)个月和13.00(9.54?16.46)个月。(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其肿瘤组织中低CBX4表达的患者的MST和MRT分别为69.00(52.75?85.25)个月和48.00(23.69?72.31)个月;而高CBX4表达者对应的MST和MRT分别为22.00(18.00?26.00)个月和16.00(10.88?21.12)个月。(4)AFB1暴露和CBX4表达的联合分析结果显示:与具有低AFB1暴露和低CBX4表达的HCC患者相比,具有高AFB1暴露和高CBX4表达的HCC患者具有更短的MST和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应P值分别为5.43?10-15和3.51?10-17。(5)多因素Cox回归生存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AFB1和CBX4均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变量,它们对应的死亡风险分别为2.09(1.64?2.65)和1.76(1.38?2.24),对应的肿瘤复发风险分别为2.29(1.79?2.93)和1.80(1.41?2.30);而且,AFB1和CBX4对HCC预后的影响具有相乘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值分别为1.98(1.61?2.59)和1.94(1.58?2.54)。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高AFB1暴露和肿瘤组织高CBX4表达均影响HCC患者的总体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它们均是导致HCC不良预后的独立变量;值得注意的是AFB1和CBX4对HCC预后的影响具有相乘交互作用,高CBX4表达对HCC的不良预后预测价值在具有AFB1高暴露时更为明显。这些结果提示CBX4是一个AFB1相关性HCC的不良预后指标。
二、大肠癌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癌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VEGF、TGF-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判断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大肠癌和癌旁组织VEGF、TGF-β1表达比较 |
2.2 VEGF、TGF-β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
2.3 相关性分析 |
2.4 是否复发转移患者VEGF、TGF-β1表达比较 |
3 讨论 |
(2)miR-27a-3p靶向调控GATA6在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胰腺导管腺癌概述 |
1.2 mi R-27a-3p概述 |
1.3 GATA6 概述 |
第2章 mi R-27a-3p在胰腺导管腺癌中表达 |
2.1 摘要 |
2.2 前言 |
2.3 材料和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7 结论 |
第3章 mi R-27a-3p促进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及血管生成 |
3.1 摘要 |
3.2 前言 |
3.3 材料和方法 |
3.4 统计分析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4章 mi R-27a-3p靶向下调GATA6 |
4.1 摘要 |
4.2 前言 |
4.3 材料和方法 |
4.4 统计分析 |
4.5 结果 |
4.6 讨论 |
4.7 结论 |
第5章 mi R-27a-3p/GATA6/VEGFA/VEGFR2 信号轴在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 |
5.1 摘要 |
5.2 前言 |
5.3 材料和方法 |
5.4 统计学分析 |
5.5 结果 |
5.6 讨论 |
5.7 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转录调节因子 GATA6 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miR-27a-3p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主要仪器、其他耗材 |
1.3 主要材料、试剂 |
2 方法 |
2.1 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判定 |
2.2 原位杂交检测及结果判定 |
2.3 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EphA2、Ephrin A1蛋白及相应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
3.2 EphA2、Ephrin A1 蛋白及相应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 |
3.3 EphA2蛋白与Ephrin A1蛋白及EphA2 mRNA与Ephrin A1 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EphA2蛋白与EphA2mRNA及Ephrin A1蛋白与 Ephrin A1 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 |
3.4 细胞分离培养结果 |
3.5 细胞鉴定 |
4 讨论 |
4.1 EphA2和Ephrin A1的介绍 |
4.2 EphA2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
4.3 Ephrin A1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
4.4 EphA2和Ephrin A1导致乳腺癌的发生进展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ILT4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预后分析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体内验证ILT4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促进肿瘤进展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ILT4和VEGF-A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5)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
2. VM的形成机制 |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
3.4 其他潜在靶点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筛选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5 提取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评价 |
1.8 统计方法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总体资料分析 |
2.2 疗效评价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
3. 讨论 |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结直肠癌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病例原始图片资料 |
附录C:个人简历 |
附录D:CT、MRI新技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7)ARNTL2基因在人结肠癌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结肠癌流行病学 |
1.2 结肠癌的增殖、侵袭与转移 |
1.3 结肠癌的治疗和预后 |
1.4 时钟基因ARNTL与结肠癌 |
第一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ARNT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1. ARNTL2基因在GEO、Oncomine、TCGA数据库结肠癌数据分析 |
2. 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3. 数据库中ARNTL2的共表达基因相关性分析 |
三、结论 |
四、讨论 |
第二章 结肠癌病理组织和结肠癌细胞中ARNTL2表达的检测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1. 人结肠癌组织中ARNTL2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分析 |
2. Westem Blot检测ARNTL2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
3.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RNTL2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
三、结论 |
四、讨论 |
第三章 ARNTL2基因敲除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1. ARNTL2-siRNA荧光标记观察转染效率 |
2.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RNTL2 siRNA干扰效果 |
3. ARNTL2 siRNA对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
4. ARNTL2基因敲除对结肠癌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 |
5. ARNTL2基因敲除对裸鼠成瘤ARNTL2和Ki-67表达的影响 |
三、结论 |
四、讨论 |
第四章 沉默ARNTL2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及迁移的机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1. Western Blot检测ARNTL2基因干扰后SMOC2-EMT表达变化 |
2. Western Blot检测ARNTL2基因干扰后PI3K/AKT表达变化 |
三、结论 |
四、讨论 |
第五章 SC-79对ARNTL2-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后的沉默效应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1. SC-79对结肠癌细胞ARNTL2-siRNA细胞生长时间影响 |
2. SC-79对结肠癌细胞ARNTL2-siRNA克隆形成影响 |
3. SC-79对结肠癌细胞ARNTL2-siRNA基因沉默后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 |
三、结论 |
四、讨论 |
全文讨论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注解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9)青海地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清Ang-2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一般资料 |
2.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 血清Ang-2测定 |
2.3.1 标本采集 |
2.3.2 实验原理 |
2.3.3 实验步骤 |
2.4 血清CEA测定 |
2.4.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2.4.2 实验原理及步骤 |
2.5 技术路线图 |
2.6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血清Ang-2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健康对照组中的水平 |
3.2 血清Ang-2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3.3 血清Ang-2、CEA诊断CRA的价值和准确性分析 |
3.4 血清Ang-2与CEA对 CRC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分析 |
3.5 血清Ang-2与CEA对 CRC诊断的检验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 A 文献综述 Ang-2 在常见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CBX4与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与临床病理特征 |
2.2 AFB_1暴露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3 AFB_1暴露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
2.4 CBX4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5 CBX4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
2.6 AFB_1暴露和CBX4表达对肝癌预后的联合影响 |
3 讨论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4.1 本实验研究的不足之处 |
4.2 本实验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BX4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大肠癌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VEGF、TGF-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 陈玲云,汪艳丽,郑玉英,赵宝生.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04)
- [2]miR-27a-3p靶向调控GATA6在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D]. 饶雪峰. 南昌大学, 2021(01)
- [3]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 周凌智. 大理大学, 2021(09)
- [4]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宫文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5]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结直肠癌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书芹.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7]ARNTL2基因在人结肠癌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卢敏.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8]PARP1与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J]. 冯慧艳,陈机琼,袁敏,肖永贵,余坚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13)
- [9]青海地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清Ang-2检测及临床意义[D]. 马吉玲. 青海大学, 2020(02)
- [10]CBX4与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D]. 苏群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