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中三价铒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成圆[1](2019)在《镓酸盐基光色可调上转换发光及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致上转换发光是指材料吸收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波长光子,发射一个短波长光子的现象,因此又被称为反斯托克斯发光。余辉发光是指材料先被激发光辐照一段时间,在辐照停止后,仍有光发射的现象。将上述两种特殊的发光现象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种新型发光形式—上转换余辉发光,即:被低能激发光辐照后,发射高能余辉光的现象。在同一基体材料中实现上述三种特殊的发光现象,不仅具有挑战性,而且具有非常深远的研究意义与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应用需求,通常需要材料具有多种颜色的发光以丰富荧光漆、发光标识等的多样性,因此如能提供一种发光材料,可以实现规律可控的多色荧光,势必能拓展其生产及应用范围。稀土Er3+离子作为上转换发光中最常用的激活剂离子之一,分别调节发光材料的绿色上转换发射强度与红色上转换发射强度的大小,从而间接评估Er3+离子发生不同能级跃迁的难易度,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除此以外,由于发光材料在装饰、军事、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开发制备多种上转换及余辉发光材料仍是目前发光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综上,本论文选择了镓酸盐材料作为发光的同一基体材料,通过调整基体中的阳离子(包括二价阳离子Zn2+、Mg2+,三价阳离子Ga3+、Al3+以及四价阳离子Sn4+、Ge4+),设计、制备了稀土离子Yb3+、Er3+、Tm3+与过渡金属离子Cr3+掺杂的一系列荧光粉,并研究了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性能、余辉发光性能以及上转换余辉发光性能,主要研究概括如下:(1)分别用高温固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合成了Y3+-Er3+双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荧光粉,发现通过控制稀土离子的掺杂比以及基体中掺杂的不同价态阳离子,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绿红比(GRR)可调。在980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所有Yb3+-Er3+双掺杂镓酸盐材料均具有明显的524nm、549nm左右绿色与659nm左右红色上转换发射,分别由Er3+离子的2H11/2→4I15/2、4S3/2→4I15/2能级跃迁与4F9/2→4I15/2能级跃迁产生。材料掺杂稀土离子Yb3+-Er3+摩尔比的增大与基体中二价阳离子Mg2+的掺杂,都会降低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GRR,使GRR小于1.0,材料的红色上转换发光强于绿色上转换发光,Er3+离子更易由4S3/2能级无辐射弛豫至4F9/2能级,4F9/2→4I15/2能级跃迁增加;但在基体中掺杂三价阳离子Al3+或者四价阳离子Sn4+、Ge4+,则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GRR,使GRR大于1.0,材料的绿色上转换发光更强,Er3+离子由4S3/2能级至4F9/2能级的无辐射弛豫减少,4S3/2→4I15/2能级跃迁增加。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荧光粉颗粒尺寸可减小至纳米级,但其上转换发光强度比高温固相法制备的荧光粉低。(2)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了 Yb3+-Er3+-Tm3+三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荧光粉,发现调整稀土离子的掺杂比以及在基体中掺杂不同价态的阳离子,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颜色可控。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Yb3+-Er3+-Tm3+三掺杂镓酸盐材料除了具有Er3+离子的绿色、红色上转换发射以外,还具有由Tm3+离子1G4→3H6与3F3→3H6能级跃迁产生的477nm左右蓝色与694nm左右红色上转换发射,即在一种荧光粉中同时出现了蓝、绿、红三基色光。根据材料掺杂稀土离子Tm3+-Er3+摩尔比的不同,ZnGa2O4:3.%Yb3+,0.33%Er3+,0.0165%Tm3+发射红紫色可见光,ZnGa2O4:3.5%Yb3+,0.25%Er3+,0.25%Tm3+发射紫粉色可见光,ZnGa2O4:3.5%Yb3+,0.165%Er3+,0.33%Tm3+发射紫色可见光。控制基体中三价阳离子A13+的掺杂量,当Al3+-Ga3+离子摩尔比小于1/1时,在基体B位增加Al3+离子的掺杂,材料上转换发光会由粉色区逐渐向蓝色区移动;而当Al3+-Ga3+离子比大于1/1时,继续增加基体B位Al3+离子掺杂量则会使材料上转换发光逐渐返回粉色区。在基体中掺杂不同的四价阳离子Sn4+、Ge4+,也会导致材料呈现不同颜色的发光,具体地,Zn3Ga2SnO8:Yb3+,Er3+,Tm3+呈现蓝绿色发光,Zn3Ga2GeO8:Yb3+,Er3+,Tm3+呈现蓝紫色发光,Zn3Ga2Ge0.5Sn0.5O8:Yb3+,Er3+,Tm3+呈现蓝色发光;但在基体A位共掺杂二价阳离子Mg2+则不会改变材料的发光颜色。(3)通过高温固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Cr3+离子掺杂的镓酸盐基长余辉发光材料。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的发光材料,在被260nm氙灯辐照15min后,发射峰值在689nm左右的长余辉发光,且余辉时间都可超过60min;当Cr3+离子掺杂摩尔比为0.5%时,制备得到的ZnGa2O4:0.5%Cr3+荧光粉的余辉发光强度衰减最慢;只有在材料的基体B位共掺杂三价Al3+离子,并控制Al3+-Ga3+离子的掺杂摩尔比为1/9时,可以减缓材料余辉发光强度的衰减速度,增加材料的余辉时间;除此以外,在基体掺杂二价Mg2+离子与四价Ge4+-Sn4+离子,都会加快余辉衰减速度,导致材料的余辉时间变短;而且相对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发光材料虽然尺寸可减小至纳米级,但余辉衰减速度更快。(4)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3+-Er3+-Cr3+共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余辉发光材料,被260nm左右氙灯及980nm近红外激光激发15min后,荧光粉均可产生700nm左右的余辉发光。Yb3+离子和Er3+离子的掺杂加速了材料的余辉强度衰减速度,随着Yb3+离子和Er3+离子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余辉时间越来越短;在基体共掺杂四价Ge4+-Sn4+离子后,控制Ge4+-Sn4+离子的掺杂摩尔比,可以使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强度、余辉时间与上转换余辉时间都得到提高,具体地:Zn3Ga2Ge0.3Sn0.7O8:Yb3+,Er3+,Cr3+和Zn3Ga2Ge0.7Sn0.3O8:Yb3+,Er3+,Cr3+的余辉衰减速度均比ZGO:Cr还要缓慢,且其上转换余辉时间也比其他荧光粉长。综上,我们设计并制备了双掺杂上转换荧光粉ZGO:Yb,Er、三掺杂上转换荧光粉ZGO:Yb,Er,Tm、长余辉荧光粉ZGO:Cr以及上转换余辉荧光粉ZGO:Yb,Er,Cr。而且,在上述荧光粉基体中掺杂不同价态的阳离子(包括二价Mg2+离子、三价Al3+离子以及四价Sn4+、Ge4+离子)后,在上转换发光材料中实现了对稀土离子不同能级跃迁的调控,得到了颜色可控的多色上转换发光,在长余辉发光材料中减缓了材料的余辉衰减速度。
季秋忆[2](2018)在《可见光下镧系氧化物/ZnO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降解海洋柴油污染》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石油的开采、运输和利用需求日益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海洋油污染。在众多海洋油污处理技术中,光催化技术以其稳定、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青睐。氧化锌半导体(ZnO)以其禁带宽度宽、无毒无害等特性而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镧系氧化物的电子自旋角动量、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以及耦合,产生很大能级亚层,导致f-f的电子跃迁,产生线状吸收光谱,这种跃迁使得镧系氧化物对可见光选择性的吸收,激活离子因具有大量的亚稳能级而被用来上转换发光。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级ZnO光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将其与镧系氧化物复合,制备了纳米级Yb2O3/ZnO、Er2O3/ZnO和Pr6O11/ZnO上转换材料复合光催化剂;与聚丙烯多面球偶联制备了负载型复合光催化剂;以海水中柴油为目标污染物,以可见光为光源,对四种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及光催化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可见光条件下,以负载型光催化剂处理海水中柴油污染、原油污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海洋油污染的处理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nO纳米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表征,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条件下,分别改变ZnO投加量、柴油初始浓度、海水pH值、过氧化氢浓度及光照时间等单因素,探究不同单因素条件及不同光照条件下,催化剂对海水中柴油污染的降解效果。研究表明:自制纳米ZnO呈现椭球状,ZnO微粒分布较均匀,结晶度较高,纯度较高。在相同条件下,纳米ZnO光催化剂在紫外光条件下对海水柴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高于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去除率。在紫外光照射下,柴油的去除率在不同投加量、柴油初始浓度、过氧化氢浓度、pH值的条件下呈现“倒U型”,具有较优去除率;在光照时间条件下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在短期时间内,反应时间的增加对于柴油去除率的增长有利。ZnO在可见光下对海水柴油污染的最高去除率均较低,平均去除率约为30%-40%,且大部分去除率是由于柴油的蒸发。(2)利用共沉淀法制备Yb2O3/ZnO、Er2O3/ZnO和Pr6O11/ZnO纳米复合材料,以海洋柴油污染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pH值、初始柴油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催化剂掺杂比、过氧化氢浓度和光照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光催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以下结论:Yb2O3/ZnO、Er2O3/ZnO和Pr6O11/ZnO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分别为40.97、40.94和51.18 nm。Yb2O3/ZnO、Er2O3/ZnO和Pr6O11/ZnO光催化氧化海水中柴油污染的优化条件分别是:初始柴油为0.05、0.10和0.20 g/L,催化剂投加量为0.4、0.6和0.4 g/L,催化剂掺杂比为40%、30%和30%,pH值为7.0、10.0和6.0,过氧化氢浓度为4.0、4.0和6.0mg/L,照射时间为1.5、1.5和2.5 h,通过验证实验得出柴油去除率分别为95.48%、98.60%和90.81%。各因素对柴油去除率的影响程度顺序如下:光照时间>过氧化氢浓度>pH值>催化剂掺杂比>催化剂投加量>柴油初始浓度(Yb2O3/ZnO);掺杂比>投加量>H2O2浓度>柴油初始浓度>照明时间>pH值(Er2O3/ZnO);光照时间>柴油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掺杂比>海水pH值(Pr6O11/ZnO)。(3)通过对比Yb2O3/ZnO、Er2O3/ZnO和Pr6O11/ZnO复合光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效果,分别研究了光催化剂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及其禁带宽度,各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光催化活性机理并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经济成本估算。基于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当镧系氧化物的掺杂比例增加时,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发生红移,Y20、E20和P20的禁带宽度分别为3.0、3.1和2.4 eV。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在相同条件下与仅依靠柴油蒸发(无光催化剂)相比要高得多。当复合光催化剂的掺杂比均为20%时,柴油污染物存在最佳降解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Yb2O3/ZnO、Er2O3/ZnO、Pr6O11/ZnO均适用于处理较低浓度的废水。在相同条件下,当溶液为酸性条件时,Pr6O11/ZnO光催化活性更好,当溶液为碱性时,Er2O3/ZnO的光催化活性较好。当复合光催化剂进行光照时,光催化剂的电子由价带被激发到导带,由于镧系氧化物中的f层轨道能够将激发电子捕获到导带,防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有利于光催化反应进行。最经济的复合光催化剂为Er2O3/ZnO,在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效果都较好的情况下,选用Er2O3/ZnO光催化剂最具有经济效益。(4)考察催化剂投加量、催化剂掺杂比、柴油初始浓度、海水pH值和过氧化氢浓度分别对Er2O3/ZnO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效果,对数据进行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和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处理,通过对比发现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更适用于Er2O3/ZnO光催化氧化海水中柴油污染的动力学研究。最后在L-H模型基础上,计算得到实验条件下总光催化氧化动力学方程式,并得出如下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海水的pH值对光催化反应速率有显着影响。各因素对Er2O3/ZnO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海水pH值>催化剂掺杂比≈柴油初始浓度≈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投加量。海水pH值、催化剂掺杂比、过氧化氢浓度和催化剂投加量与反应速率呈正相关关系,柴油初始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前四者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光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后者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光催化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催化剂投加量对于光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影响较小,从节约原料的角度看,即便投放较少的催化剂也能得到较高的反应速率。(5)通过偶联剂法制备了以聚丙烯多面球为载体的负载型光催化剂,研究三种镧系元素掺杂负载型光催化剂对柴油降解效果的对比,以考察三种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将负载型与非负载光催化剂对柴油降解效果进行对比、将三次回收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对柴油降解效果进行对比并研究负载型光催化剂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得到以下结论:负载型光催化剂颗粒分布膜层均匀程度较好、覆盖性较好,且该膜层在海水中不会脱落。三种镧系掺杂光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和光催化效率,且处理柴油污染时间短、速度快、降解率高。通过偶联剂法制备的负载型光催化剂不但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还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回收的负载型光催化剂损失的催化剂较少,可以进行至少三次重复利用,回收后的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也较好。负载型光催化剂对原油的去除率较高,当反应时间为8.0小时,不同初始浓度原油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0%。
李景欣[3](2018)在《氧化锆基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Zr02纳米陶瓷材料在精密光电子和光学器件方面以及在生物医学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意义。这是因为ZrO2拥有完美的机械、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表现为高硬度、高介电常数、热稳定性好、高熔点、光折射率高、能隙宽、良好的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不仅如此,Zr02的声子能量在470 cm-1附近,其较低水平的能量使其在可见光以及近红外光区域均具有较高的透明性,这些优点使其可以作为稀土发光材料的基质。Sm3+是一种完美的红橙光发射中心,呈现稳定的三价态,当把Sm3+引入ZrO2基体时会产生特征发射。Er3+抗电磁干扰性能好、能够把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发射,而敏化剂Yb3+在近红外光处有更大的吸收截面,二者共掺杂可以有效提高泵浦吸收。许多方法已经用于制备具有球形形貌和粒径均一的稀土离子掺杂的ZrO2纳米材料,本文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通过在Zr02基质中掺杂Sm3+、共掺杂Sm3+-Sn4+、共掺杂Er3+和Yb3+成功制备了不同的发光材料。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锆粉体,通过系列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方案为:溶液体系中阳离子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随后按照与阳离子的摩尔比为1:1.5的比例将C6H8O7·H20(一水柠檬酸)加入溶液体系中作为络合剂,然后用NH3·H20调节体系的pH值,使其保持在4~5之间,并按照单体与阳离子摩尔比为1:9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单体,再加入单体摩尔数1/8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充分搅拌后水浴升温至70℃并立即加入单体质量百分之一的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引发聚合。(2)通过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系列浓度Sm3+掺杂的Zr02纳米荧光粉,研究了其组成、发光性能与浓度淬灭机制。研究发现,Sm3+起到稳定Zr02的作用,随着Sm3+浓度的增加(0.1mol%~15mol%),Zr02晶型经历了由单斜到四方再到立方相的转变。在高能紫外光(404 nm)的激发下,所有样品在550 nm-700 nm范围内均呈现Sm3+的特征发射峰。样品的最大发光强度在Sm3+浓度为0.5 mol%时得到,随后随着Sm3+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降低,即出现浓度淬灭效应,文中对浓度淬灭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证明是由偶极子-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3)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 ZrO2:0.5mol%Sfm3+-xmol%Sn4+共掺杂荧光粉,研究了其物相组成、荧光发射及长余辉发光。研究发现,Zr02:Sm3+纳米荧光粉不会产生余辉发光,但是通过在ZrO2:Sm3+中共掺杂Sn4+后,观察到了Sm3+的余辉发光现象,因此我们探究了 Sn4+共掺杂对余辉发光以及发光强度的影响。10nmol%Sn4+掺杂的样品的最长余辉时间可达1000 s,ZrO2:Sm3+-Sn4+样品的余辉衰减曲线符合三指数模型,即衰减过程由最初的快速衰减、中间阶段和缓慢衰减阶段组成。Zr02:Sm3+-Sn4+样品在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峰的强度相比较于Sm3+单掺杂Zr02均得到大大提高,且最大发光强度同样是在Sn4+掺杂浓度为10 mol%时取得,但是共掺杂并没有改变峰的位置和数量。(4)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 Zr02:0.5 mol%Er3+-x mol%Yb3+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了其物相组成、上转换发光以及发光机理、长余辉发光。研究发现,通过改变Yb3+的浓度,980 nm激发下Zr02:Er3+-xYb3+荧光粉可以产生从绿色到黄色,再到橙黄色,最后到红色的可调控上转换光发射,这种可调节波长的光发射是由从Er3+到Yb3+的反向能量转移和两个邻近Er3+之间的交叉弛豫引起。将Y3+引入Zr02基质中会得到立方相Zr02,但是立方相不利于上转换发光,这是由于Y3+与氧空位(Vo··)以及Yb3+形成Y3+-Vo··-Yb3+,不利于Yb3+和Er3+的能量传递。
季秋忆,于晓彩,张健,聂志伟,杨夯,易森[4](2017)在《可见光下利用ZrO2(Er3+)/TiO2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共沉淀法自制上转换材料与TiO2复合的纳米光催化剂;利用SEM、XRD等方法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改变催化剂掺杂比、pH值、催化剂投入量、光照时间和柴油初始浓度研究了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复合光催化剂ZrO2(Er3+)/TiO2的利用效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海水中柴油污染的降解;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总反应速率表达式。结果表明,当柴油初始浓度为0.20g/L,催化剂投加量为0.8g/L,催化剂掺杂比为40%,pH为7,光照时间为2.5h时,复合光催化剂的利用效率最高,柴油的去除率达到87.74%。ZrO2(Er3+)/TiO2在可见光下能够有效地降解海水中的柴油污染。
李岩,张静,高杨,张国海,刘占波,秦继红,吕强[5](2016)在《Gd2O3:Yb3+,Er3+纳米粒子的本征红色上转换发光》文中认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Gd2O3:Yb3+,Er3+.实验结果表明,在980nm激光激发下,Yb3+含量仍为1mol%,仅当Er3+含量增加时,样品发光颜色由绿色略向黄色区域移动;维持Er3+含量为1mol%,样品上转换发光颜色随Yb3+含量增加由绿色经黄色向红色区域移动.Gd2O3:Yb3+,Er3+纳米粒子有望作为纯红色上转换发光材料应用于激光器,也可以用于生物荧光标记.
栗佳颖[6](2016)在《无容器法制备铌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文中研究表明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固态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是众多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现今氟化物、氟氧化物的纳米颗粒材料是研究较为成熟、具有代表性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但其毒性与不稳定性等特性限制了上转换材料的实际应用。而另一具有应用潜质的重金属氧化物块状上转换材料上转换发光强、机械性能优良,但其玻璃形成能力较差难以通过传统制备方法得到。而无容器凝固方法具有实现快速凝固、抑制触壁形核等特点适用于研究制备重金属氧化物为基质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本文首次采用无容器凝固法中的气动悬浮装置制备铌酸盐基质的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气动悬浮技术获得掺杂铒镱稀土元素的透明玻璃小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鉴定试样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定试样的热稳定性,在配有980nm连续波长的半导体激光的荧光光谱仪上测量试样的上转换荧光光谱,通过拉曼光谱探究试样的内部结构行为及声子能量,研究基质成分中ZrO2对试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铌酸盐上转换发光玻璃发射出高强度的绿光、红光,在ZrO2浓度为15mol%时具有最优的上转换发光强度与热稳定性,ZrO2的添加影响试样内部结构行为与声子密度。研究La2O3成分含量及试样热处理对试样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成分影响试样内部的网络结构,当La2O3含量为10mol%时,试样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最佳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试样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不是单调增强或减弱,试样在较低温度热处理或晶化后上转换发光性能更好。改变掺杂稀土离子的总浓度和相对比例,发现掺杂浓度为1mol%的试样具有最强的上转换发光,研究绿光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时发现“饱和”现象。在染料敏化电池中对优化的铌酸盐基质上转换发光材料进行应用尝试。本工作结果表明,无容器凝固法可快速制备玻璃形成能力较差的铌酸盐基质上转换发光玻璃,通过调整基质中各成分与掺杂的稀土离子浓度,可得到高强度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可应用于染料敏化电池中,为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解决方向。
曹力力[7](2016)在《铈稳定氧化锆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通过上转换的方式而获得的发光几乎覆盖了从红外、可见到紫外的全部波段,上转换材料和器件已经在激光、通信、能源、医疗、催化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应用。在众多的氧化物基质上转换材料中,氧化锆因其具有较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以及较低的声子能量(470 cm-1),近年来在发光材料领域被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发现以ZrO2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在合成温度和使用温度不同时会因温度的变化发生单斜相、四方相、立方相的相互转变,使其物相变得很不稳定。为了克服氧化锆基上转换材料性能不稳定的缺点和提高其发光效率,我们选择掺杂15 mol%Ce4+的ZrO2得到铈稳定氧化锆(Cerium-stabilized zirconia,此后记为15CSZ)做为上转换材料基质,采用反向共沉淀法来制备了不同浓度激活剂铒、钬、铥和镱单双掺粉体,研究了稳定剂加入前后对材料物相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合成温度和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可能的发光机理。获得了一种物相稳定的铈稳定氧化锆基高效上转换荧光粉体,同时也开辟了一种通过调整基质结构来提高上转换材料猝灭浓度从而提高其发光效率的新思路(例如在铒掺杂体系里猝灭浓度可高达10 mol%)。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稳定剂Ce4+对ZrO2物相的影响,可以确定Ce4+能在较宽的范围内与ZrO2形成固溶体得到稳定的四方相,并且较适宜的Ce4+稳定剂浓度为15 mol%。同时,在稳定剂加入后对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合成温度下的试样可以看到煅烧温度对试样的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三个不同的合成温度下(600℃、900℃、1200℃),试样的物相均为相同的立方相或四方相,但是较高的合成温度更有利于促进晶粒的生长、晶型的发育和上转换发光。(3)在980 nm的红外激光激发下,铒单掺及铒镱双掺铈稳定氧化锆体系试样主要以绿光(520570 nm)和红光(630690 nm)上转换发射为主。在铒镱低浓度时,试样以绿光发射为主,高浓度时以红光发射为主。钬单掺及钬镱双掺铈稳定氧化锆体系试样主要以绿光(520570 nm)、红光(630690 nm)和红外光(757 nm左右)上转换发射为主,在钬掺杂体系中,随着Ho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整体上转换发光强度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较高浓度的Ho3+离子之间发生了团聚作用,阻碍了上转换发光。铥单掺及铥镱双掺铈稳定氧化锆体系试样主要以蓝光(460500 nm)、绿光(530560 nm)、红光(650700 nm)和红外光(800 nm左右)上转换发射为主,在铥体系中试样的整体发光较弱,同时在较低的掺杂浓度便发生了浓度猝灭。通过调节激活剂掺杂离子的浓度可实现不同颜色的光强度的连续变化。敏化剂Yb3+的加入使得双掺试样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比单掺试样有了显着的提高。(4)在上转换的机理方面,单掺试样的上转换主要涉及基态吸收(GSA)、激发态吸收(ESA)和交叉弛豫(CR)和多声子无辐射弛豫等过程;双掺试样的上转换主要涉及能量传递(ET)和反向能量(EBT)等过程,这些作用导致了上转换发光强度显着受激活剂离子和敏化剂离子掺杂浓度的影响。
徐斌[8](2014)在《钇稳定氧化锆上转换发光粉体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众多的上转换基质材料中,二氧化锆因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而备受关注,但是在不同合成温度下,ZrO2的物相组成会有所不同,进而造成其物理化学性能不稳定,影响其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选用钇稳定氧化锆Zr0.92Y0.08O1.96(此后记为8YSZ)作基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上转换发光现象的铒、钬、铥和镱单双掺粉体8YSZ:RE3+/Yb3+(RE为Ho或Er,Tm),主要研究了合成温度和稀土掺杂浓度对粉体物相组成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它们的可能发光机理。实验结果如下:(1)6001200℃煅烧所得样品8YSZ:RE3+/Yb3+,其物相单一,均为立方型氧化锆固溶多晶粉体,说明样品中加入物质的量分数8mol%的Y3+可以起到稳定立方型氧化锆固溶体的作用;(2)较高的煅烧温度有利于促进晶粒的长大、缺陷的减少和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提高,1200℃煅烧3h后所得样品物相单一稳定、结晶良好,在980nm光激发下,其上转换发光强度高;(3)在980nm红外激光激发下,8YSZ:Er3+/Yb3+样品低浓度掺杂时以绿光(Er3+:2H11/2/4S3/2→4I15/2)发射为主,高浓度时以红光(Er3+:4F9/2→4I15/2)发射为主;8YSZ:Ho3+/Yb3+样品具有钬离子的特征绿色(Ho3+:5S2/5F3→5I8)、红色(Ho3+:5F5→5I8)和红外(Ho3+:5S2/5F3→5I7)等三个发射带,8YSZ:Ho3+样品的上转换荧光非常微弱,发射峰多而复杂;8YSZ:Tm3+/Yb3+样品具有铥离子的特征微弱蓝光(Tm3+:1G4→3H6)发射,8YSZ:Tm3+样品几乎无荧光发射,Yb3+显着提高了样品的上转换效率,有些上转换发射峰存在Stark劈裂;(4)单掺样品上转换发光过程主要涉及到激发态吸收(ESA)和交叉弛豫(CR)机制,双掺样品上转换发光过程涉及到能量传递(ET)和反向能量(BET)机制,这些作用导致其上转换发光强度显着受RE3+和Yb3+离子掺杂浓度影响;(5)本实验中,8YSZ:0.001Er-0.11Yb和8YSZ:0.001Ho-0.07Yb样品的绿色上转换发射最强,8YSZ:0.09Er-0.07Yb样品的红色上转换发射最强,8YSZ:0.0005Tm-0.05Yb的蓝色上转换发射最强。
刘禄[9](2011)在《Er3+/Yb3+/Li+掺杂氧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机制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上转换现象由于在短波全固态激光器、信息处理、立体显示、荧光标签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所以近几十年来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稀土离子,尤其是Er离子具有辐射波段丰富、激发态能级寿命长等优点,很适于作为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发光中心。目前对Er离子掺杂各种基质中上转换荧光机制的研究通常是定性分析,列出其可能的机制,这种解释的可信程度及精确程度都不高。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研究了Er离子掺杂氧化钇纳米晶中Er离子上转换荧光强度随泵浦光强度、样品温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方波激发下上转换荧光的衰减特性,利用速率方程模型研究样品中的上转换机制,给出了Er离子在氧化钇纳米晶中的激发态吸收截面以及相邻Er离子间交叉弛豫几率的估计值。并且发现样品温度对Er离子激发态吸收截面的影响较大。稀土离子掺杂材料上转换荧光的各种应用都需要较高的发光效率作为基础,而目前各种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效率都不是很高,极大限制了上转换荧光的实用化。目前已发现Li离子能够显着增强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上转换荧光强度,但对于其增强机制还有待更细致的研究。本文研究了碱金属元素与Er离子共掺杂氧化物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特性,对碱金属与Er离子共掺材料结构的测试结果表明Li离子比Na和K离子对基质结构的影响更大,同时没有观察到各样品中表面缺陷的明显变化,所以Li离子对稀土离子上转换效率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基质材料结构对称性的下降引起的。为了考察Li离子对Er离子不同能级的具体影响,设计了成分简单的Er离子掺杂锑硅酸盐玻璃,利用J-O理论分析Li离子的具体作用,验证了纳米晶材料中的对Li离子机制的分析。由于单色性好的发光材料在彩色显示以及荧光标签等应用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本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Er3+,Yb3+和Li+掺杂氧化锆纳米晶中上转换荧光的颜色调制,通过调整稀土离子与Li离子的掺杂浓度,获得能辐射高效单色绿光的Er3+/Li+掺杂氧化锆材料和辐射单色红光的Er3+/Yb3+/Li+掺杂氧化锆材料,并通过速率方程模型对其上转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光学温度传感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利用上转换荧光的荧光强度比方法进行测温具有精度高、不受泵浦光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最后研究了基于Er3+/Yb3+/Li+掺杂氧化锆纳米晶的光学温度传感器,首次发现利用Er离子红光劈裂能级也可以实现温度传感,并且提出了一种提高测温灵敏度的简单方案。
李堂刚[10](2011)在《可见—紫外上转换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TiO2作为环境处理领域普遍使用的光催化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纯锐钛矿相TiO2的禁带宽度为3.2 eV,仅吸收太阳光中不到4 %的紫外光,因此难以得到工业化应用。为了提高TiO2的太能能利用率,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实验表明,通过与紫外上转换材料复合制备成复合光催化剂,能明显提高TiO2在太阳光下的降解性能。因此,如何选择掺杂离子及基质材料得到具有高效紫外发光的上转换材料,通过何种制备方法制备稳定性好和光催化效率高的复合光催化剂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在制备紫外上转换发光剂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工作有:1.以Y2O3为基质, Er3+离子或Tm3+离子为激活离子,Yb3+离子为敏化剂,通过燃烧法制备了各种不同掺杂浓度及煅烧温度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并对样品在980 nm泵浦光照射下的上转换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离子浓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Yb-Tm共掺杂的样品中有明显的紫外上转换发光,并且敏化离子浓度能够极大的影响材料的发光性能,具有最佳紫外上转换发光的样品为800℃煅烧的Y2O3: Yb3+(2%), Tm3+纳米材料。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Yb-Tm共掺的介孔氧化锆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XRD,TEM,SEM,BET,FTIR以及荧光光谱,分析了模板剂的脱除方法对样品晶型,介孔,比表面积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微波法能较好的去除模板,得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包括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在内的不同离子混掺的硅酸镧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XRD及荧光光谱分析可知,1200℃煅烧的样品La10(SiO4)6O3 : Yb3+, Tm3+具有最强紫外上转化发光。在成功制备出紫外上转换剂后,又选用具有较强紫外发光的材料与TiO2进行了复合。1.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制备了Y2O3: Yb3+, Tm3+ / TiO2复合光催化剂,由SEM,TEM及EDS分析表明,沉淀法制备的样品是以上转换剂为核,TiO2为壳的核壳型结构。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和光降解实验可知,这种结构的存在不但能够提高上转换剂的上转换效率,还能进一步提高复合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效率。最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测量了光降解过程中·OH的累积浓度和降解效率,结果表明TiO2的光降解效率与表面·OH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2.通过简单的微波法制备了La10(SiO4)6O3: Yb3+, Tm3+ /TiO2和ZrO2: Yb3+, Tm3+ /TiO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光降解实验可知,由于上转换剂存在,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下对含有苯环的复杂有机污染物仍具有较强的降解作用。此外,通过重复降解实验可知,微波法制备的样品也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二、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中三价铒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中三价铒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镓酸盐基光色可调上转换发光及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发光 |
1.2.1 发光现象 |
1.2.2 发光分类 |
1.2.3 能量传输 |
1.2.4 发光显色 |
1.3 上转换发光材料 |
1.3.1 稀土离子的能级 |
1.3.2 上转换发光过程 |
1.3.3 上转换发光的基质材料 |
1.3.4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
1.4 长余辉发光材料 |
1.4.1 长余辉材料的种类 |
1.4.2 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工艺 |
1.4.3 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4.4 长余辉材料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
1.5 上转换余辉发光材料 |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表征方法 |
2.4.1 物相分析 |
2.4.2 微观形貌分析 |
2.4.3 光致发光分析 |
2.4.4 余辉发光分析 |
第3章 上转换绿-红比可调的双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荧光粉 |
3.1 引言 |
3.2 双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荧光粉的设计 |
3.3 ZGO:Yb,Er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3.4 基体B位三价阳离子对双掺杂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
3.5 基体A位二价阳离子对双掺杂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
3.6 基体掺杂四价阳离子对双掺杂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
3.7 不同制备方法对ZGO:Yb,Er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色可控的三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荧光粉 |
4.1 引言 |
4.2 三掺杂镓酸盐基上转换荧光粉的设计 |
4.3 ZGO:Yb,Er,Tm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4.4 基体B位三价阳离子对三掺杂上转换发光颜色的调控 |
4.5 基体A位二价阳离子对三掺杂上转换发光颜色的调控 |
4.6 基体掺杂四价阳离子对三掺杂上转换发光颜色的调控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外激发镓酸盐基长余辉发光材料 |
5.1 引言 |
5.2 镓酸盐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设计 |
5.3 ZGO:Cr材料的余辉发光性能 |
5.4 基体B位三价阳离子对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 |
5.5 基体A位二价阳离子对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 |
5.6 基体掺杂四价阳离子对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红外激发镓酸盐基上转换余辉发光材料 |
6.1 引言 |
6.2 镓酸盐基上转换余辉发光材料的设计 |
6.3 ZGO:Yb,Er,Cr材料的上转换余辉发光性能 |
6.4 基体掺杂四价阳离子对上转换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附录Ⅱ 英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可见光下镧系氧化物/ZnO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降解海洋柴油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的简介 |
1.2 石油的危害 |
1.2.1 石油对生物的危害 |
1.2.2 石油对人体的危害 |
1.2.3 石油对环境的危害 |
1.3 石油的治理方法 |
1.3.1 物理处理法 |
1.3.2 化学处理法 |
1.3.3 生物修复法 |
1.3.4 光催化氧化法 |
1.4 光催化剂原理及性质 |
1.4.1 光催化氧化原理 |
1.4.2 上转换材料 |
1.4.3 ZnO光催化剂性质 |
1.4.4 镧系氧化物性质 |
1.5 ZnO光催化剂改性方法[55] |
1.5.1 单一金属掺杂 |
1.5.2 单一非金属掺杂 |
1.5.3 金属与金属共掺杂 |
1.5.4 非金属与非金属共掺杂 |
1.5.5 金属与非金属共掺杂 |
1.5.6 多元素掺杂 |
1.5.7 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 |
1.6 测定石油烃的方法 |
1.6.1 重量法 |
1.6.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6.3 荧光分光光度法 |
1.6.4 红外法 |
1.6.5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
1.6.6 石英玻璃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
1.6.7 色/质谱法 |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光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实验内容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 光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 光催化实验的基本内容 |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2 光催化氧化实验 |
2.3.3 柴油或原油剩余量的测量 |
第三章 纳米ZnO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3.1 纳米ZnO光催化剂的制备 |
3.2 纳米ZnO光催化剂的表征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 纳米ZnO光催化氧化海水中柴油污染的研究 |
3.3.1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3.3.2 柴油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3.3.3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3.3.4 H_2O_2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Yb_2O_3/ZnO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4.1 纳米Yb_2O_3/ZnO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 纳米Yb_2O_3/ZnO光催化剂的表征 |
4.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4.3 可见光下纳米Yb_2O_3/ZnO光催化氧化海水柴油污染的研究 |
4.3.1 Yb_2O_3/ZnO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4.3.2 掺杂比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4.3.3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4.3.4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4.3.5 柴油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4.3.6 过氧化氢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4.4 纳米Yb_2O_3/ZnO光催化条件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Er_2O_3/ZnO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5.1 纳米Er_2O_3/ZnO光催化剂的制备 |
5.2 纳米Er_2O_3/ZnO光催化剂的表征 |
5.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5.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5.3 可见光下纳米Er_2O_3/ZnO光催化氧化海水柴油污染的研究 |
5.3.1 Er_2O_3/ZnO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5.3.2 掺杂比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5.3.3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5.3.4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5.3.5 柴油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5.3.6 过氧化氢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5.4 纳米Er_2O_3/ZnO的光催化条件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Pr_6O_(11)/ZnO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6.1 纳米Pr_6O_(11)/ZnO光催化剂的制备 |
6.2 纳米Pr_6O_(11)/ZnO光催化剂的表征 |
6.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6.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6.3 可见光下纳米Pr_6O_(11)/ZnO光催化氧化海水柴油污染的研究 |
6.3.1 Pr_6O_(11)/ZnO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6.3.2 掺杂比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6.3.3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6.3.4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6.3.5 柴油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6.3.6 过氧化氢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6.4 纳米Pr_6O_(11)/ZnO的光催化条件的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光催化性能对比研究及经济成本估算 |
7.1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比 |
7.2 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对比 |
7.2.1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影响的对比 |
7.2.2 催化剂掺杂比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7.2.3 柴油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7.2.4 过氧化氢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7.2.5 光照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7.2.6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7.2.7 光催化活性机理分析 |
7.3 复合光催化剂的经济成本估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Er_2O_3/ZnO光催化降解柴油的动力学研究 |
8.1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8.2 光催化剂投加量的动力学研究 |
8.3 光催化剂掺杂比的动力学研究 |
8.4 柴油初始浓度的动力学研究 |
8.5 海水pH的动力学研究 |
8.6 过氧化氢浓度的动力学研究 |
8.7 动力学模型与分析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负载型光催化剂降解海水柴油污染研究 |
9.1 聚丙烯多面球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 |
9.2 镧系元素掺杂负载型光催化剂对柴油降解效果的对比 |
9.3 负载型与非负载光催化剂对柴油降解效果的对比 |
9.4 回收负载型光催化剂对柴油降解效果的对比 |
9.5 负载型光催化剂对原油的降解效果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氧化锆基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掺杂光致发光材料 |
1.2.1 稀土离子作为发光中心 |
1.2.2 基质材料的选择 |
1.2.3 稀土离子作为敏化剂 |
1.3 长余辉发光材料 |
1.3.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
1.3.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机理 |
1.4 上转换发光材料 |
1.4.1 上转换材料的发展 |
1.4.2 上转换发光机制 |
1.4.3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3 样品的表征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荧光光谱分析 |
2.3.3 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 |
2.3.4 微观形貌分析 |
2.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章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稀土掺杂氧化锆粉体 |
3.1 络合剂的影响 |
3.2 pH值的影响 |
3.3 单体和交联剂的比例 |
3.4 其他反应条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ZrO_2: Sm~(3+)发光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TG-DSC分析 |
4.3.2 物相组成分析 |
4.3.3 荧光光谱分析 |
4.3.4 样品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ZrO_2: Sm~(3+),Sn~(4+)余辉发光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物相组成分析 |
5.3.2 荧光光谱分析 |
5.3.3 长余辉发光性能分析 |
5.3.4 微观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ZrO_2: 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案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物相组成分析 |
6.3.2 荧光光谱分析 |
6.3.3 长余辉发光性能分析 |
6.3.4 微观形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和取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可见光下利用ZrO2(Er3+)/TiO2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光催化剂的制备 |
1.3 模拟石油污染海水的配制 |
2 实验 |
3 结果 |
3.1 ZrO2 (Er3+) /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 |
3.2 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 催化剂掺杂比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3.4 pH值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3.5 光照时间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3.6 柴油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4 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条件的正交试验 |
5 动力学分析 |
6 结论 |
(5)Gd2O3:Yb3+,Er3+纳米粒子的本征红色上转换发光(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设计 |
1.2 样品的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样品表征 |
2.2 Gd2O3∶Yb3+,Er3+上转换发光 |
2.3 敏化剂、激活剂以及激发功率对Gd2O3:Yb3+,Er3+红色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
3 结论 |
(6)无容器法制备铌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上转换发光材料综述 |
1.2.1 上转换发光材料概述 |
1.2.2 上转换发光机制 |
1.2.3 常见的上转换发光材料 |
1.2.4 影响上转换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
1.2.5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
1.3 无容器凝固技术 |
1.3.1 无容器凝固技术概述 |
1.3.2 无容器凝固技术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无容器凝固法制备铌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 |
2.1 铌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2 铌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胚体的制备 |
2.1.3 气动悬浮法制备铌酸盐非晶小球 |
第3章 气动悬浮法制备Er~(3+)/Yb~(3+)掺杂Nb_2O_5上转换发光块状玻璃 |
3.1 本章引论 |
3.2 Er~(3+)/Yb~(3+)掺杂Nb_2O_5上转换发光块状玻璃成分及制备 |
3.2.1 试样成分 |
3.2.2 试样检测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XRD图谱 |
3.3.2 DSC曲线 |
3.3.3 上转换荧光光谱图及发光机制 |
3.3.4 拉曼光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a_2O_3含量及热处理对Nb_2O_5基质玻璃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1 本章引论 |
4.2 Er~(3+)/Yb~(3+)掺杂Nb_2O_5上转换发光块状玻璃成分及制备 |
4.2.1 试样成分 |
4.2.2 试样检测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DSC曲线 |
4.3.2 上转换荧光光谱 |
4.3.3 拉曼光谱 |
4.3.4 热处理后的XRD及光显图像 |
4.3.5 热处理后荧光光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b_2O_5上转换发光材料稀土元素掺杂浓度优化及在染料敏化电池中的应用 |
5.1 本章引论 |
5.2 Er~(3+)/Yb~(3+)掺杂Nb_2O_5上转换发光块状玻璃成分及制备 |
5.2.1 试样成分 |
5.2.2 试样检测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1 XRD图谱 |
5.3.2 透射光谱图 |
5.3.3 不同铒镱掺杂总浓度试样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
5.3.4 不同铒镱掺杂比例试样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
5.3.5 上转换玻璃应用于染料敏化电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铈稳定氧化锆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背景 |
1.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2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历史 |
1.2 上转换材料的组成 |
1.2.1 激活剂 |
1.2.2 敏化剂 |
1.2.3 基质 |
1.3 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高温固相法 |
1.3.2 水热合成法 |
1.3.3 溶胶-凝胶法 |
1.3.4 共沉淀法 |
1.4 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机理 |
1.4.1 激发态吸收 |
1.4.2 能量传递上转换 |
1.4.3 合作敏化上转换 |
1.4.4 交叉弛豫 |
1.4.5 光子雪崩 |
1.5 上转换材料的应用 |
1.5.1 防伪技术 |
1.5.2 荧光标记 |
1.5.3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
1.5.4 上转换激光器 |
1.6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论文选题的依据 |
1.6.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制备方法的选择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3 试样制备和测试表征 |
2.3.1 试样的制备 |
2.3.2 试样的测试表征 |
第三章 不同浓度的稳定剂Ce~(4+)对ZrO_2物相的影响 |
第四章 铒单掺及铒镱双掺铈稳定氧化锆上转换体系的研究 |
4.1 试样组成设计 |
4.2 稳定剂Ce~(4+)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2.1 稳定剂Ce~(4+)对试样物相的影响 |
4.2.1.1 稳定剂Ce~(4+)对 15CSZ:Er~(3+)试样物相的影响 |
4.2.1.2 稳定剂Ce~(4+)对 15CSZ:Er~(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4.2.2 稳定剂Ce~(4+)对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2.2.1 稳定剂Ce~(4+)对 15CSZ:Er~(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2.2.2 稳定剂Ce~(4+)对 15CSZ:Er~(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 煅烧温度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1 煅烧温度对试样物相的影响 |
4.3.1.1 煅烧温度对 15CSZ:Er~(3+)试样物相的影响 |
4.3.1.2 煅烧温度对 15CSZ:Er~(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4.3.2 煅烧温度对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2.1 煅烧温度对 15CSZ:Er~(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2.2 煅烧温度对 15CSZ:Er~(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 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1 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的影响 |
4.4.1.1 掺杂浓度对 15CSZ:Er~(3+)试样物相的影响 |
4.4.1.2 掺杂浓度对 15CSZ:Er~(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4.4.2 掺杂浓度对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2.1 掺杂浓度对 15CSZ:Er~(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2.2 掺杂浓度对 15CSZ:Er~(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5 试样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4.5.1 单掺 15CSZ:Er~(3+)试样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4.5.2 双掺 15CSZ:Er~(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钬单掺及钬镱双掺铈稳定氧化锆上转换体系的研究 |
5.1 试样组成设计 |
5.2 稳定剂Ce~(4+)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2.1 稳定剂Ce~(4+)对 15CSZ:Ho~(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5.2.2 稳定剂Ce~(4+)对 15CSZ:Ho~(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 煅烧温度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1 煅烧温度对 15CSZ:Ho~(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5.3.2 煅烧温度对 15CSZ:Ho~(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 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1 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的影响 |
5.4.1.1 掺杂浓度对 15CSZ:Ho~(3+)试样物相的影响 |
5.4.1.2 掺杂浓度对 15CSZ:Ho~(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5.4.2 掺杂浓度对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2.1 掺杂浓度对 15CSZ:Ho~(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2.2 掺杂浓度对 15CSZ:Ho~(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5 试样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5.5.1 单掺 15CSZ:Ho~(3+)试样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5.5.2 双掺 15CSZ:Ho~(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铥单掺及铥镱双掺铈稳定氧化锆上转换体系的研究 |
6.1 试样组成设计 |
6.2 稳定剂Ce~(4+)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2.1 稳定剂Ce~(4+)对 15CSZ:Tm~(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6.2.2 稳定剂Ce~(4+)对 15CSZ:Tm~(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3 煅烧温度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3.1 煅烧温度对 15CSZ:Tm~(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6.3.2 煅烧温度对 15CSZ:Tm~(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4 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4.1 掺杂浓度对试样物相的影响 |
6.4.1.1 掺杂浓度对 15CSZ:Tm~(3+)试样物相的影响 |
6.4.1.2 掺杂浓度对 15CSZ:Tm~(3+)/Yb~(3+)试样物相的影响 |
6.4.2 掺杂浓度对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4.2.1 掺杂浓度对 15CSZ:Tm~(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4.2.2 掺杂浓度对 15CSZ:Tm~(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6.5 试样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6.5.1 单掺 15CSZ:Tm~(3+)试样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6.5.2 双掺 15CSZ:Tm~(3+)/Yb~(3+)试样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钇稳定氧化锆上转换发光粉体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背景 |
1.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2 下转换发光与上转换发光 |
1.1.3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历史 |
1.2 上转换材料的组成 |
1.2.1 激活剂离子 |
1.2.2 敏化剂离子 |
1.2.3 基质 |
1.3 上转换发光机理 |
1.3.1 激发态吸收(ESA,Excited State Absorption) |
1.3.2 能量传递(ET,Energy Transfer) |
1.3.3 光子雪崩过程 (PA,photonAvalanche) |
1.4 课题选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1.4.1 课题选题依据 |
1.4.2 课题选题目的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制备方法介绍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3 样品制备及其测试表征介绍 |
2.3.1 实验步骤及其流程图 |
2.3.2 样品的测试 |
第三章 铒单掺及铒镱双掺体系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3.1 实验与表征 |
3.1.1 8YSZ:Er/Yb 样品的组成设计 |
3.1.2 8YSZ:Er/Yb 样品合成温度条件的确定 |
3.1.3 样品制备 |
3.1.4 8YSZ:Er/Yb 样品的测试表征 |
3.2 煅烧温度对物相及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3.2.1 煅烧温度对 8YSZ:Er/Yb 物相的影响 |
3.2.2 不同煅烧温度对 8YSZ:0.001Er-0.11Yb 样品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
3.2.3 煅烧温度对 8YSZ:Er/Yb 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3.2.4 不同温度 8YSZ:0.001Er-0.11Yb 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理 |
3.3 浓度对 8YSZ:Er/Yb 物相组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3.3.1 单掺浓度对 8YSZ:Er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3.3.2 双掺浓度对 8YSZ:Er-Yb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钬单掺及钬镱双掺体系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4.1 实验与表征 |
4.1.1 8YSZ:Ho/Yb 样品的组成设计 |
4.1.2 8YSZ:Ho/Yb 样品合成温度条件的确定 |
4.1.3 样品制备 |
4.1.4 8YSZ:Ho/Yb 样品的测试表征 |
4.2 煅烧温度对 8YSZ:Ho-Yb 物相组成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2.1 不同合成温度所得 B8 样品的物相分析 |
4.2.2 煅烧温度对 B8 样品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 浓度对 8YSZ:Ho-Yb 物相组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1 单掺浓度对 8YSZ:Ho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2 双掺浓度对 8YSZ:Ho-Yb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铥单掺及铥镱双掺体系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5.1 实验与表征 |
5.1.1 8YSZ:Tm/Yb 样品的组成设计 |
5.1.2 8YSZ:Tm/Yb 样品合成温度条件的确定 |
5.1.3 样品制备 |
5.1.4 8YSZ:Tm/Yb 样品的测试表征 |
5.2 煅烧温度对 8YSZ:Tm/Yb 样品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2.1 不同合成温度所得 C9 样品的物相分析 |
5.2.2 煅烧温度对 C9 样品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 浓度对 8YSZ:Tm/Yb 物相组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1 单掺浓度对 8YSZ:Tm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2 双掺浓度对 8YSZ:Tm-Yb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Er3+/Yb3+/Li+掺杂氧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机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的性质及应用 |
1.2 稀土离子上转换荧光的研究进展 |
1.3 稀土离子上转换荧光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Er~(3+)掺杂氧化钇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Er~(3+)掺杂Y_2O_3纳米晶样品的制备及光谱测试 |
2.3 Er~(3+)掺杂Y_2O_3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机制分析 |
2.4 Er~(3+)掺杂Y_2O_3纳米晶中激发态吸收及交叉弛豫过程的研究 |
2.4.1 Er~(3+)上转换荧光过程的速率方程模型 |
2.4.2 Er~(3+)掺杂Y_2O_3纳米晶中交叉弛豫过程的研究 |
2.4.3 Er~(3+)掺杂Y_2O_3纳米晶中激发态吸收过程的研究 |
2.5 样品温度对Er~(3+)激发态吸收截面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碱金属离子对Er~(3+)掺杂氧化钇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碱金属与Er~(3+)共掺杂氧化钇纳米晶的结构分析 |
3.3 不同碱金属与Er~(3+)共掺杂氧化物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比较 |
3.4 Er~(3+)/Li~+共掺杂氧化钇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机制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i~+在Er~(3+)掺杂锑硅酸盐玻璃中引起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Er~(3+)/Li~+共掺杂锑硅酸盐玻璃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4.3 不同Er~(3+)/Li~+掺杂浓度锑硅酸盐玻璃样品的上转换荧光谱 |
4.4 Li~+对Er~(3+)掺杂锑硅酸盐玻璃中Er~(3+)跃迁几率的影响 |
4.5 Li~+对Er~(3+)掺杂锑硅酸盐玻璃上转换荧光的作用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Er~(3+)/YB~(3+)/Li~+:ZrO_2纳米晶的双色上转换荧光 |
5.1 引言 |
5.2 Er~(3+)掺杂和Er~(3+)/YB~(3+)共掺杂ZrO_2纳米晶的双色荧光机制研究 |
5.2.1 Er~(3+)掺杂和Er~(3+)/YB~(3+)共掺杂ZrO_2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谱 |
5.2.2 Er~(3+)掺杂ZrO_2纳米晶的上转换机制研究 |
5.2.3 Er~(3+)/YB~(3+)共掺ZrO_2纳米晶的上转换机制研究 |
5.3 不同烧结温度下Li~+对Er~(3+)及Er~(3+)/YB~(3+)掺杂ZrO_2结构的影响 |
5.4 Er~(3+)/Li~+共掺和Er~(3+)/YB~(3+)/Li~+三掺ZrO_2纳米晶的双色荧光机制研究 |
5.4.1 Er~(3+)/Li~+共掺和Er~(3+)/YB~(3+)/Li~+三掺ZrO_2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谱 |
5.4.2 Er~(3+)/Li~+共掺ZrO_2样品的上转换机制研究 |
5.4.3 Er~(3+)/YB~(3+)/Li~+三掺ZrO_2样品的上转换机制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r~(3+)/YB~(3+)/Li~+掺杂ZrO_2纳米晶的光学温度传感器研究 |
6.1 引言 |
6.2 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 |
6.3 基于Er~(3+)/Li~+共掺ZrO_2纳米晶的光学温度传感器研究 |
6.4 基于Er~(3+)/YB~(3+)/Li~+三掺ZrO_2纳米晶的光学温度传感器研究 |
6.5 荧光强度比技术中采用不同辐射波段对温度传感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可见—紫外上转换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上转换发光简介 |
1.2 上转换材料的组成 |
1.2.1 掺杂离子 |
1.2.2 基质材料 |
1.3 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工艺 |
1.3.1 高温固相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共沉淀法 |
1.3.4 水热合成法 |
1.3.5 燃烧法 |
1.4 上转换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1.4.1 光催化简介 |
1.4.2 上转换剂/Ti0_2复合光催化机理 |
1.4.3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Y_20_3上转换材料中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能研究 |
2.1 Y_20_3: Er~(~(3+))上转换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2.2 制备方法 |
2.1.2.3 样品表征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硝酸钇/柠檬酸干凝胶的SDTA/TG 分析 |
2.1.3.2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Y_20_3: Er~(~(3+))的XRD 分析 |
2.1.3.3 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2.1.4 小结 |
2.2 Y_20_3: Yb~(3+),Tm~(3+)上转换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制备方法 |
2.2.2.3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3.1 Y_20_3:Yb~(3+),Tm~(3+)纳米粉体的XRD 分析 |
2.2.3.2 SEM 分析 |
2.2.3.3 上转换材料Y_20_3:Yb~(3+),Tm~(3+)的荧光光谱分析 |
2.2.4 小结 |
第3章 介孔Zr0_2: Yb~(3+), Tm~(3+)上转换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制备方法 |
3.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 分析 |
3.3.2 氮气吸脱附等温线分析 |
3.3.3 介孔氧化锆的SEM 和TEM 分析 |
3.3.4 FTIR 光谱分析 |
3.3.5 Zr0_2: Yb~(~(3+)),Tm~(3+)的荧光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酸镧基上转换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煅烧温度下LaSiO: Yb~(3+),Tm~(3+)的XRD 分析 |
4.3.2 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 |
4.3.2.1 不同温度煅烧下LYT 的荧光光谱分析 |
4.3.2.2 过渡金属离子共掺或混掺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外上转换剂/Ti0_2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性能研究 |
5.1 核壳型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1.1 引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2 制备方法 |
5.1.2.3 样品表征 |
5.1.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5.1.2.5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3.1 XRD 分析 |
5.1.3.2 复合光催化剂的SEM 和TEM 分析 |
5.1.3.3 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 |
5.1.3.4 光催化性能研究 |
5.2 复合光催化剂的微波法制备及光降解性能研究 |
5.2.1 实验方法及表征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有待进一步展开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中三价铒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镓酸盐基光色可调上转换发光及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 成圆. 山东大学, 2019(09)
- [2]可见光下镧系氧化物/ZnO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降解海洋柴油污染[D]. 季秋忆. 大连海洋大学, 2018(03)
- [3]氧化锆基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景欣. 山东大学, 2018(12)
- [4]可见光下利用ZrO2(Er3+)/TiO2光催化降解海水中柴油污染[J]. 季秋忆,于晓彩,张健,聂志伟,杨夯,易森. 材料导报, 2017(S1)
- [5]Gd2O3:Yb3+,Er3+纳米粒子的本征红色上转换发光[J]. 李岩,张静,高杨,张国海,刘占波,秦继红,吕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6]无容器法制备铌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D]. 栗佳颖. 清华大学, 2016(05)
- [7]铈稳定氧化锆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 曹力力. 温州大学, 2016(05)
- [8]钇稳定氧化锆上转换发光粉体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D]. 徐斌. 温州大学, 2014(03)
- [9]Er3+/Yb3+/Li+掺杂氧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机制及应用研究[D]. 刘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
- [10]可见—紫外上转换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D]. 李堂刚.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