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审批制度必须进行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卢超[1](2021)在《行政许可承诺制:程序再造与规制创新》文中提出当前"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许可承诺制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就其性质而言,许可承诺制通过对传统许可程序的简化再造,降低了市场进入门槛与成本负担,市场申请主体只需作出承诺,便可拟定具备资质,而将风险防控的行政任务交由信用规制等事中事后监管工具来承担,许可承诺制与事中事后监管在这一行政过程中渐次形成"互动共演"的关系。除了程序再造这一属性变化之外,许可承诺制的规制创新集中表现为信用承诺元素与"助推型监管"这两个特征。需要警惕的是,许可承诺制较低的法治化要素带来了不确定风险,其在激发市场活力、兑现行政效率原则的同时,也与其他公法原则之间产生了价值冲突,需要妥善处理效率与安全、创新与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孔东民,陈鑫欣,朱玲[2](2021)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商业战略》文中研究指明基于200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各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商业战略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会使得企业更倾于采用创新导向型的探索者战略,而不是成本领先型的防御者战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更倾向于扩张业务线进入新产品市场,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影响企业商业战略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商业战略的影响在国有企业、第三产业企业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区中更显着。
胡建华,王位芳[3](2021)在《“互联网+行政审批”视域下的政府治理:机遇、挑战与创新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广泛使用推动了我国政府传统行政审批模式的转变,成就了"互联网+行政审批"新型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给政府治理带来了诸多机遇,它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创新政府行政理念,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这一模式下,政府治理也面临诸多挑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进入新时代,"互联网+行政审批"视域下政府治理的创新路径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服务理念;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力度,维护信息安全;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快行政审批法治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
王佳[4](2021)在《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研究——以江西省A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是践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介绍江西省A市行政审批领域改革实践探索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借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各地推动行政审批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蔡小慎,董峰,王淑君[5](2021)在《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评析》文中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不断解放思想,重塑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年锐意创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和治国理政经验。本文基于系统整体视角,提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制-规范-认知"三维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权的数量变迁趋势、高频词变化特征等进行分析,将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演化历程划分为以精简事权为主的迅速推进期、以规范事权为主的间断过渡期、以事权类别调整为主的重心转变期、以"放管服"结合为主的系统改革期四个阶段,并根据三维制度环境分析框架阐释其演化逻辑,发现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具有政府职能转变"一条主线",权力格局重塑与治理效能提升"两个统筹",创新制度环境与深化改革双向互动的特征,为进一步优化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推动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关保英[6](2021)在《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研究》文中指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是指政府行政系统为了使行政审批效率化、服务化、社会化而采取的使审批程序相对减缩、过程相对集中的审批方式和路径,其具有提高行政效率、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程序理性、方便行政相对人等价值。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存在于行政许可程序中,同时又超越了一般的行政许可程序,其不可笼统适用,必须有选择性。在目前行政管理格局下,特许经营、公共服务、特别区域和特殊事项应是绿色通道适用的主要领域和范畴。要构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必须从下列环节着手:加大市场调控力度、强化行政协作、控制行政许可总量、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北京市人民政府[7](2021)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政发[2021]2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王鸣[8](2021)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以S市A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党中央提出要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将简政放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把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本文列举了近些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以S市A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为例,分析S市A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傅文霁,王红建,李青原[9](2021)在《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家时间配置与公司投资——基于地级市行政审批中心成立的准自然实验》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使政府各部门跨部门协调作用成为常态有助于缩短投资审批时间,能够显着提升微观企业经营活力。本文以我国地级市行政审批中心交错成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从信息分散程度视角实证考察了审批制度改革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有效降低政府干预水平,具体表现为降低企业家与政府打交道时间并增加其企业经营管理时间。第二,审批制度改革使同地区企业间的投资同步性显着减弱,且上述发现在投资机会信息分散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更显着。进一步检验发现,审批制度改革对投资同步效应的抑制作用在下游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以及客户集中度更低的企业等信息分散程度高的样本中更显着。本文从信息分散程度视角揭示了审批制度改革微观经济效应的具体作用机制,对我国如何进一步合理精准地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钱昀莹,程倩[10](2021)在《协同何以成功:J省G区行政审批代办服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区级行政审批局作为协调推进基层"放管服"改革的组织基础,积极探索跨部门协同是其重要工作。从跨部门协同情境、协同机制、协同效能三个维度构建J省G区行政审批局服务创新的解释框架:因资源转移、组织建立、组织改革等府际关系变迁而产生了新的协同机制,结构性机制与程序性机制从动静两个维度推动G区跨部门协同,但协同效能并未达到理想状态,服务整合未能化解目标偏差和权责分化的问题,降低了协同主体的利益一致性;技术工具受部门间利益壁垒制约,难以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官僚个人关系网络的不确定性与协同权威的阶段性特征弱化了矛盾协调能力。因此,围绕管理体制、规则体系和平台建设实现规范协同,以及聚焦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对象实现应用协同,是提升协同效能的重要方式。
二、行政审批制度必须进行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政审批制度必须进行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行政许可承诺制:程序再造与规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许可承诺制的属性争议与程序再造 |
(一)许可承诺制的法律属性争议 |
(二)许可承诺制对法定许可程序的再造 |
(三)许可承诺制的适用范围及其扩张 |
三、与许可承诺制“互动共演”的事中事后监管 |
(一)许可承诺制与信用规制的配合 |
(二)“平台型政府”对事中事后监管的支撑 |
四、许可承诺制的规制功能与价值张力 |
(一)降低成本负担:规制与行为科学视角 |
(二)追求行政效率的公法价值及其张力 |
五、许可承诺制的未来展望 |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商业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
(二)研究假设 |
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业战略。 |
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和商业战略。 |
三、研究设计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
(三)指标说明 |
1. 被解释变量。 |
2. 核心解释变量。 |
3. 控制变量。 |
(四)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机制分析 |
(三)平行趋势检验 |
(四)安慰剂检验 |
(五)异质性分析 |
1. 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异质性分析。 |
2. 不同产业类型之间的异质性分析。 |
3. 不同交通便利程度之间的异质性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3)“互联网+行政审批”视域下的政府治理:机遇、挑战与创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驱动下我国政府行政审批模式的转变 |
(一)审批机构:由分散走向整合 |
(二)审批流程:从烦琐到精简 |
(三)审批方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四)审批过程:民主化、公开化 |
二、“互联网+行政审批”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机遇 |
(一)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 |
(二)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打造高效型政府 |
(三)创新政府行政理念,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三、“互联网+行政审批”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挑战 |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 |
(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三)信息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四)法治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互联网+行政审批”视域下政府治理的创新路径 |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服务理念 |
(二)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力度,维护信息安全 |
(三)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
(四)加快行政审批法治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 |
(4)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研究——以江西省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A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
1. 坚持“一个中心”,强化改革目标 |
2. 抓住“两个重点”,破解改革瓶颈 |
3. 立足“三个原则”,坚守改革的底线 |
4. 深化“四个阶段”,推进改革进程 |
(1)第一阶段:窗口物理整合,收发室模式 |
(2)第二阶段:职能化学融合,协调型模式 |
(3)第三阶段:全面深度契合,集约化模式 |
(4)第四阶段:由内至外延生,跨部门模式 |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1. 简政放权程度不够 |
2. 审管权责边界不清晰 |
3. 基层政策落实难度大 |
五、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对策建议 |
1. 以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1)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 |
(2)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 |
2. 以审管分离行政审批模式为支撑,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
(1)从分散审批走向集中审批 |
(2)从审批监管一体化走向审批监管相对分离 |
(3)从前置审批为中心走向事中事后监管为重心 |
3. 以审批服务法治便民为原则,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1)坚持依法审批 |
(2)坚持服务性审批 |
(3)坚持高效审批 |
(5)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的三维制度环境 |
(一)规制维度:规范改革方向与行为 |
(二)规范维度:激活改革动力与活力 |
(三)认知维度:提升改革能力与绩效 |
二、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的演化逻辑 |
(一)以精简事权为主的迅速推进期(2001-2004) |
(二)以规范事权为主的间断过渡期(2005-2011) |
(三)以事权类别调整为主的重心转变期(2012-2015) |
(四)以“放管服”结合为主的系统改革期(2016-至今) |
三、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特征 |
(一)一条主线:政府职能转变 |
(二)两个统筹:权力格局与治理效能 |
1.统筹纵横权力格局的重构 |
2.统筹经济社会治理的效能 |
(三)三维创新:规制-规范-认知 |
四、结论与展望 |
(6)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价值 |
(一)提高行政效率。 |
(二)社会利益最大化。 |
(三)实现程序理性。 |
(四)方便行政相对人。 |
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适用范围 |
(一)特许经营的绿色通道。 |
(二)公共服务中的绿色通道。 |
(三)特别区域中的绿色通道。 |
(四)特殊事项中的绿色通道。 |
三、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绿色性分析 |
(一)联合许可的绿色通道。 |
(二)紧缩程序的绿色通道。 |
(三)技术调控的绿色通道。 |
(四)主动许可的绿色通道。 |
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构建 |
(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以S市A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S市A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 |
(一)改革措施 |
(二)改革的成效与经验 |
二、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遭遇法律难题 |
(二)集中审批模式难以突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
(三)未建立配套监管机制 |
(四)改革还未实现系统联动 |
(五)未能解决审批数据互联难题 |
三、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 |
(一)加快立法进程 |
(二)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
(三)建立后期监督体系 |
(四)建立健全改革评估机制 |
(9)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家时间配置与公司投资——基于地级市行政审批中心成立的准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 制度背景:从计划干预到政府放权 |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三、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 回归模型与变量定义 |
四、 实证检验结果 |
(一)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三) 拓展性检验 |
五、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
六、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10)协同何以成功:J省G区行政审批代办服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象与问题 |
二、文献回顾:组织结构、组织运行与技术应用 |
(一)职能配置论:组织结构与协同整合 |
(二)组织调适论:组织运行与协同效能 |
(三)技术赋能论:技术应用与协同优化 |
三、G区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中跨部门协同的解释框架 |
(一)跨部门协同:协同情境、协同机制与协同效能 |
1. 协同情境 |
2. 协同机制 |
3. 协同效能 |
(二)“代办+审批”服务模式的成因:行政审批局与原职能部门的组织关系变迁 |
1. 资源转移过程 |
2. 组织建立过程 |
3. 组织改革过程 |
(三)“代办+审批”服务中的协同机制 |
1. 结构性机制: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2. 程序性机制:协同主体间协商与协同权威介入 |
(四)“代办+审批”服务中的协同效能及其困境 |
1. 代办服务整合与利益一致性存在偏差 |
2. 技术工具与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
3. 组织行为与矛盾协调能力不稳定 |
四、“代办+审批”服务协同困境的对策建议 |
(一)围绕管理体制、规则体系和平台建设实现规范协同 |
1. 在管理体制层面重塑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
2. 在规则体系层面确保多种规范内在统一 |
3. 在平台建设层面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源平台 |
(二)聚焦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对象实现应用协同 |
1. 治理主体角度 |
2. 治理对象角度 |
3. 治理工具角度 |
五、结论与讨论 |
四、行政审批制度必须进行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政许可承诺制:程序再造与规制创新[J]. 卢超. 中国法学, 2021(06)
-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商业战略[J]. 孔东民,陈鑫欣,朱玲. 财会月刊, 2021(24)
- [3]“互联网+行政审批”视域下的政府治理:机遇、挑战与创新路径[J]. 胡建华,王位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1(06)
- [4]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研究——以江西省A市为例[J]. 王佳. 改革与开放, 2021(21)
- [5]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评析[J]. 蔡小慎,董峰,王淑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1)
- [6]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研究[J]. 关保英. 社会科学研究, 2021(06)
- [7]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7)
- [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以S市A区为例[J]. 王鸣. 法制博览, 2021(29)
- [9]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家时间配置与公司投资——基于地级市行政审批中心成立的准自然实验[J]. 傅文霁,王红建,李青原. 金融学季刊, 2021(03)
- [10]协同何以成功:J省G区行政审批代办服务的个案研究[J]. 钱昀莹,程倩. 秘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