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损伤神经根后神经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神经根损伤神经根后神经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一、神经根损害神经根后根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逸阳[1](2021)在《电针治疗LDH疗效与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上调Netrin-1表达的阿片肽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明确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探讨临床疗效与神经缺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2.研究电针对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兔L2脊髓背角的甲硫脑腓肽、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模型兔背根神经节中Netrin-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电针上调Netrin-1表达的阿片肽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纳入符合受试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在治疗前对受试者进行体格检查,明确其责任病灶;参照神经功能评定表及ODI评分量表分别对受试者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估。选择受试者责任病灶上下椎体的双侧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1次/天,6次/疗程,隔1天,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使用ODI评分量表评估受试者的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后受试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分析ODI评分改善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2.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4只实验兔。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对实验兔进行自然饲养4周;模型组在实验兔L4、L5椎体间置入克氏针,并在椎体间进行纵向加压处理;假模型组克氏针置入方法同模型组,但不予以椎体加压处理;模型兔L4/L5节段椎体进行连续加压4周后,对各组实验兔行MRI检查,观察各组实验兔在造模后椎间盘退变情况。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取L4/L5双侧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1次/天,6次/疗程,隔1天,共治疗4个疗程;假电针组的L4/L5夹脊穴连接电针但不予以通电处理,余治疗同电针组。电针治疗4周后,取出各组模型兔的L2背根神经节以及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退变椎间盘背根神经节中Netrin-1蛋白的表达以及脊髓背角中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分析内源性阿片肽与Netrin-1蛋白含量的相关性。结果1临床研究电针治疗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ODI评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受试者的ODI评分改善率与神经缺损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R2=0.43)。2实验研究(1)观察电针对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兔背根神经节中Netrin-1蛋白表达的影响。Netrin-1蛋白在正常组及假模型组中均有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trin-1蛋白含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Netr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电针组相比,假电针组Netrin-1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增加(P<0.05)。(2)观察电针对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兔脊髓背角内源性阿片肽蛋白表达的影响。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在正常组及假模型组均有少量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脊髓背角中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脊髓背角中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电针组相比,假电针组中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3)研究内源性阿片肽与Netr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Netrin-1的表达值与脊髓背角的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含量均存在直线正相关性(R2=0.66;R2=0.51)。结论1临床部分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疗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该结果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能够为评估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预后提供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实验部分电针可能通过促进脊髓背角中甲硫脑啡肽、β-内啡肽的释放,参与诱导退变腰椎间盘背根神经节中Netrin-1表达上调,逆转脊髓背角的生长环境变为抑制,从而抑制椎间盘有髓神经纤维内向生长。具体的作用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敬羚誉[2](2021)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分析腰骶神经根变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手术患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对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前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诊断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和影像学不符合的在我院行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患者58例,术前均行常规腰椎动力位X片、脊柱正侧位拼接片、腰椎CT、腰椎磁共振及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INFINITT软件上测量以下几个指标:(1)在腰椎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L3-L4、L4-L5、L5-S1椎间隙高度(Height,H)(2)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神经根显示最佳层面冠状面测出变异神经根及对侧神经根自硬膜囊穿出角度(Nerve TOOt Angle,NRA)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对比出现变异和不出现变异患者病程长短、术前、术后腰椎JOA评分及腰部、患肢VAS疼痛评分。结果:在影像学上明确存在腰骶神经根变异有10例,发现率17.24%,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影像学上存在不同的骨畸形,变异节段均为L4/5,L5/S1。通过分析有5例是神经根起点异常(近根型),有2例是神经根直径变异,有3例为神经根共根型,均为单侧变异。变异组测量L3-S1椎间隙高度逐渐降低,双侧神经根自硬膜囊穿出角度亦逐渐减少。变异组病程0.34±0.31年,非变异组1.86±3.83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异组患者术前JOA、腰部VAS评分、患肢VAS评分(?)±s:13.40±5.76、2.80±1.75、6.00±1.16,术后一周评分(?)±s:24.00±1.56、0.10±0.32、0.40±0.84,术后一月评分(?)±s:26.70±0.48、0.10±0.32、0.40±0.84,非变异组患者术前JOA、腰部VAS评分、患肢VAS评分(?)±s:13.52±4.47、2.10±2.12、6.48±1.41,术后一周评分(?)±s:22.94±1.80、0.56±1.05、0.79±1.34,术后一月评分(?)±s:27.10±1.13、0.15±0.58、0.35±1.00,两组间比较术前JOA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评分长期随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磁共振脊髓水成像能在术前通过无创的方式清晰可视化腰骶丛神经,准确定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责任节段”,在发现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术前明确变异神经根的发出硬膜囊位置、角度规则以及对变异神经根走形的全面把握,能让手术医生在术前准确制定手术计划,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3、腰骶神经根变异的患者往往合并骶裂、椎体骨骺、脊椎滑移、移行椎等骨畸形。

何炳坤[3](2021)在《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短期疗效的差异,为保守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CSR提供个性化牵引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0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门诊或住院部90例明确诊断为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观察组45例(结合颈椎动力位X线片,判断颈椎不稳趋势方向分别采用屈曲位或后伸位牵引组)及B组对照组45例(常规中立位牵引组),随访过程中,A组脱落2例,B组脱落4例,最终A组纳入43例(男17例,女26例),B组纳入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整体年龄范围20-55岁,A组的平均年龄为(38.84±9.73)岁,平均病程为(15.58±4.41)月,平均BMI指数(23.49±2.45);B组的平均年龄为(37.68±10.05)岁,平均病程为(14.61±4.81)月,平均BMI指数(23.66±2.35),有颈椎不稳趋势的节段及例数:A组:C3,10例、C4,16例、C5,15例、C6,6例。B组:C2,1例、C3,9例、C4,15例、C5,14例、C6,7例。结果两组性别、病程、年龄、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VAS评分、NDI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7天、14天、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NDI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大于治疗前;两组内治疗后3天、7天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两两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VAS、NDI评分最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最高。组间比较:A组治疗前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0.05),具有可比性。A组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组在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VAS、NDI评分比B组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B组高。A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椎动力位X线片指导下进行屈曲位、过伸位及常规中立位颈牵引均能有效改善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与常规中立位颈牵引相比,屈曲位或过伸位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3天、7天及14天)更好,患者能更快缓解症状,并快速投入工作及日常生活中。3、治疗14天后,二者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降低。

王美琴[4](2016)在《针刀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下肢神经痛,严重者不能坐立、行走,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而针刀疗法治疗LDH疗效显着,在临床上颇受欢迎。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针刀神经触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L5背根神经节血流状态及血浆中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微循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针刀治疗LDH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治疗后对所有组别的大鼠进行后肢热痛刺激缩爪阈值的测定,模型组、针刀组及电针组均采用大鼠尾椎自体髓核注射到硬膜外腔的的方法制造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大鼠模型,造模后第三天分别对针刀组和电针组大鼠进行治疗,治疗次数均为一周三次,隔日治疗一次,共治疗一周。治疗后第1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大鼠L5背根神经节动态血流量的变化曲线图,同时取各组大鼠的血浆,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研究结果(1)造模前各组大鼠热痛刺激缩爪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空白组与模型组、针刀组及电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及电针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组相比,针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大鼠L5背根神经节血流变化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较空白组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电针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的比较:模型组、针刀组及电针组较空白组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针刀组与电针组较模型组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大鼠血浆中6-K-PGF1α含量的比较,模型组较空白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和电针组较模型组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组大鼠血浆中TXB2/6-K-PGF1α比值的比较,模型组、针刀组及电针组较空白组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针刀组及电针组较模型组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针刀神经触激术可以明显升高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的血流量,同时能够调节血浆中与血管舒缩状态密切相关的TXB2/6-K-PGF1α的平衡。(2)针刀神经触激术改善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微循环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XB2及调节TXB2/6-K-PGF1α的平衡有关。

王昊[5](2014)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病理机制。探讨短颈髓固有束体系受损在中央型颈髓或灰质周围损伤的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观察短颈髓感觉或运动性固有束主要走行分布的相互关系,明确短颈髓固有神经元损伤后胞体及轴突再生重建和凋亡等炎症免疫或修复反应的程度和趋势。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57.5岁)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记录其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19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JOA评分改善情况。(2)实验研究:采用四甲基罗丹明右旋糖酐逆行示踪观察,分别观测颈上下位髓节所属感觉或运动性短固有束的排布及交汇重叠情况,建立大鼠颈膨大髓节后方双侧压迫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短颈髓固有神经元损伤后微环境内反应,结合TUNEL着色光镜下观测短期或即刻炎症免疫反应变化趋向。结果:(1)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8个月。按ASIA功能分级,大部分手术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非手术治疗病人神经功能部分改善。手术组治疗后JOA评分较非手术组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9.50±4.55,7.35±4.25;P<0.05)。(2)颈5髓节损伤后12小时即刻或短期内发生短颈髓固有束神经元凋亡反应,颈3和颈4髓节反应较明显,颈6、7和8髓节凋亡反应相对较轻;受损12和24小时短颈髓固有束神经元胞体凋亡和轴突再生重建反应同时诱发;颈5髓节挫伤后24小时内(短期),GAP-43为典型代表再生和Caspase-3为典型代表凋亡反应的相关蛋白均较前高度/上调表达,GAP-43(核染)和Caspase-3(核染)两者均与DTMR逆行胞浆标记短颈髓固有束神经元共区域化或共定位于同一细胞区域;颈8髓节所属感觉性短固有束在颈3、4和5髓节主要分布于侧索腹侧,在颈6和7髓节则主要走行于侧索背侧;颈8隶属感觉性短固有束较运动性短固有纤维束在上位髓节分布更靠近中央管。结论:(1)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为外伤致颈脊髓受压并脊髓出血、水肿、缺血甚至神经组织变性坏死;伤后及时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脊髓明显受压的患者,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2)颈下位髓节所属初级短固有神经束靠近白质外围,二级以上短固有神经束靠近灰质周缘,符合临床常见上位中央型颈髓损伤后易累及最毗邻灰质短上下行传导束原则和规律;颈下位髓节感觉性短固有束靠近侧索腹侧走行,与相应运动性短固有束主要分布区域部分重叠,可部分解释颈椎管减压术后何以同时发生感觉性麻痹和迟发性手内在肌萎缩等运动障碍;短颈髓固有束体系损伤后,即刻同时诱发一系列炎性免疫或凋亡反应,符合减压术后T2核磁像高信号区域强度增强或范围增大等继发性副损伤和白质综合征这一概念;上位颈髓节所属运动性短固有束较远离灰质,下位颈髓节所属运动性短固有束成分则更靠近灰质,符合灰白质交界处于滋养血管供应末梢,耗氧量等代谢水平分水岭区域,致使其对外源性长期或反复连续刺激较敏感,与长上/下行纤维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自中央管向外缘呈颈(高位)、胸、腰和骶(低位)逐级分布规律相反:下位颈髓节所属运动性短固有束稍靠近颈髓边缘,对应感觉性短固有束相对毗邻灰质周缘排列,可部分解释临床上中央型颈髓损伤或减压术中/后较易导致感觉异常,而非笨拙手等运动功能受累表现。

曾利川[6](2014)在《CT导向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致神经根损害动物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CT导向下穿刺硬膜外腔并注入自体髓核悬混液,探讨其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致神经根损害动物模型的可行性。通过磁共振检查并与病理对照,分析T1WI、T2WI及DWI监测自体髓核对神经根的损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中国小型猪共18只,随机分为6个亚组,分别为空白组、1天、4天、7天、14天及21天组。采用旋切刀采集L1/2、L2/3椎间盘髓核组织,制备成悬混液,经CT导向下穿刺将悬混液注射至椎间孔层面硬膜外腔神经根周围建立神经根非压迫性损伤模型,而对侧神经根周围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手术对照组,空白组不予注射。采用T1WI、T2WI及DWI对实验动物腰骶部神经根进行成像,分别测量各时间点神经根T1WI、T2WI信号强度值和ADC(a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扫描结束后于相应时间点将动物处死并采集神经根,观察神经根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8淋巴细胞表达)改变。所有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E染色显示模型组术后1天即有急性炎细胞浸润,随时间推移炎性细胞逐渐增多,尤其在14天左右炎性改变十分明显,神经纤维及神经外膜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神经出现明显肿胀,髓鞘明显脱失、变形,神经内膜明显水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均有淋巴细胞浸润,CD8阳性T淋巴细胞以术后14天、21天最为明显。(2)模型组与手术对照组造模前与术后1天、4天、7天、14天及21天组神经根T1WI信号强度值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造模后1天、4天与造模前比较,神经根T2WI信号强度值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造模后7天、14天及21天与造模前比较,神经根T2WI信号强度值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4天时,T2WI信号强度值最高达(393.0±31.4)。手术对照组术后1天、4天、7天、14天及21天与造模前比较,神经根T2WI信号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术后7天、14天及21天神经根T2WI信号强度值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造模后1天、4天、7天、14天及21天与造模前比较,神经根ADC值均不同程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4天时ADC值最高达(1.49±0.13)×10-3mm2/s。手术对照组术后1天ADC值较术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点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术后1天神经根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天、7天、14天、21天神经根ADC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运用CT导向下穿刺椎间孔层面硬膜外腔注入髓核悬混液,可以成功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致神经根损害”模型,其造模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为研究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致神经根损害病因学、病理生理学等方面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2)神经根受损程度可以通过磁共振常规T2WI、DWI序列予以评价。

叶燕虹[7](2014)在《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3%,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回顾,旨在加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并观察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由新加坡穴道点中医诊疗所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采用单纯肩部理筋治疗,推拿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髎、肩髃、少海、神门等穴位,每日2次,连续按摩14d。治疗组2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列缺、合谷、大椎、肩井、颈部夹脊穴及阿是穴,针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14d。治疗组3采用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对所有患者疼痛程度、主要症状、总症状、焦虑情绪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并运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组1治疗前VAS评分为7.49,治疗1周评分为7.06,治疗2周评分为6.64;治疗组2治疗前VAS平均分为7.31,治疗1周时VAS评分为7.10,治疗2周时为6.65;治疗组3治疗前VAS平均分为7.46,治疗1周时VAS评分为6.72,治疗2周时为5.77,治疗前各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0.05),治疗两周后三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与治疗前治疗组1,2,3的VAS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三组P均<0.05),根据结果提示治疗组3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治疗组1,2。2.治疗组1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积分为55.87,治疗2周评分为32.03;治疗组2治疗前评分为55.76,治疗2周评分为32.78;治疗组3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积分为56.18,治疗2周时评分为32.7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焦虑自评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1治疗前《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为9.53,治疗1周评分为10.92,治疗2周评分为11.38;治疗组2治疗前评分为9.60,治疗1周评分为10.98,治疗2周评分为11.39;治疗组3治疗前症状量表评分为9.55,治疗1周时评分为11.43,治疗2周时评分为12.55,治疗前各组症状量表评分积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629>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二周后三组的症状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3的症状改善优于治疗组1,2。4.治疗组1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为22.45,治疗1周评分为19.25,治疗2周评分为14.82;治疗组2治疗前评分为23.08,治疗1周评分为18.96,治疗2周评分为15.08;治疗组3治疗前症状量表评分为22.98,治疗1周时评分为16.71,治疗2周时评分为11.98,治疗前各组症状量表评分积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208>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二周后三组的症状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3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治疗组1,2。5.治疗组1治愈5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2治愈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3治愈7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结果显示治疗组3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5)。结论: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可有效消除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疼痛,上肢放射痛或麻木及感觉障碍和激励减退等症状和体征,疗效明确,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及单纯肩部理筋治疗,为防止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闫鹏,郑伟东,张季凯,谭云冰,李高峰,李光淳,宋成,杨小玉[8](2013)在《长期置入骶神经根刺激电极的兔组织学变化及其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有研究表明基于阳极阻滞技术的骶神经根刺激器能有效重建脊髓损伤兔的膀胱排尿功能,但符合此技术的刺激电极至今未见报道。目的:设计并研制既与兔骶神经根匹配又符合阳极阻滞技术的刺激电极,观察长期植入刺激电极的兔骶神经根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变化,评估刺激电极安全性。方法:纳入新西兰兔30只,随机抽取10只兔切取双侧S2及S3神经前根,光镜下测量其直径后,制成与其直径相匹配的套筒型刺激电极。将剩余2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植入组,每组10只。植入组麻醉后将刺激电极植入S2及S3神经根前处,饲养半年后处死取材,观察植入处骶神经根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长期植入该刺激电极后,光学显微镜下见植入组植入处骶神经根神经细胞结构保存良好,轴突无明显变性,无炎症细胞浸润及胶质瘢痕形成;透射电镜下观察,植入组髓鞘排列紧密,无脱髓鞘现象,神经元无核萎缩、核凹陷和异染色质增多等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入组植入处神经根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果说明实验成功研制了兔骶神经根刺激电极,长期植入骶神经根未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无细胞凋亡现象,安全性好。

高强[9](2013)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CSR的机理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颈椎病是常见病,牵引作为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广泛被应用。在临床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他们的MR有因退行性改变引起脊髓受压的影像学表现,但临床上仅表现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点,没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我们称之为“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它包括2个部分,一是症状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二是影像学表现的是“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存在不足,对发病机理认识,只认为是根性压迫,治疗上只针对根性症状,可能伤及脊髓,导致脊髓压迫进一步进展,且目前国内外在保守治疗此类疾病上也无系统阐述。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已被证实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有显着疗效。在临床的治疗尝试上,我们观察到前屈位下此类病人的症状有明显缓解,并采用了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结合其他系统综合疗法治疗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临床应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这种疾病的机理不甚清楚,且对于治疗疾病的有效性缺乏系统的评估。目的:针对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自然转归和针对性治疗进行研究,进行相关机理探讨及系统有效性的评估。以求探索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提高疾病的认识和疗效,减缓脊髓损害的发生。方法:(一)三维有限元分析选取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患者5例,行颈椎C1-C7的CT薄层平扫,扫描厚层为0.75mmm。将CT图片储存并输入Mimics10.01软件,生成三维图像。然后运用Mimics软件中通过不同的灰度值提取颈椎骨骼的轮廓线数据,进而获得颈椎的点云数据,并以STL格式保存,然后将STL格式的数据文件导入Geomagic Studio软件中,根据椎体各部分的曲率变化情况划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将各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拟合生成颈椎几何模型,最后以IGES格式导入MARC2005进行网格划分,并根据不同结构的建模参数建立有限元建模,最后利用MARC软件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分别于中立位、前屈20。位,向颈椎模型纵轴方向施加6Kg牵引力,测量不同角度牵引下颈椎椎体的椎间隙及椎间孔面积的变化,并作生物力学分析。(二)临床研究对2007年-2012年3月既往98例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的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WAS及JOA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出院时及随访时的评分,进行回顾性的有效性分析及疾病转归评价;临床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行中立及前屈位MR,治疗上首先采用手法进行拔伸牵引,估算最佳的牵引的角度和重量,然后依此用牵引装置牵引,采用前屈位0-40度牵引;开始牵引的重量可由3-5kg逐渐增加至8~l0kg,以牵引处无特别不适感,患者颈后着力感强为宜,每次20分钟,每天2-3次,连续2周,并辅以中药、轻手法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记录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随访一个月的VAS、JOA(17分法)、JOA(20分)评分,通过VAS和JOA(20分法)评分评价患者治疗的有效性,通过JOA(17分法)评分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脊髓功能变化;首次牵引时记录患者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记录电极分别位于头顶C3/C4-Fz、颈7棘突及Erb点,参考电极置于前额,导联组合为Cv7-FPz(记录颈髓、皮层下及外周神经电位)。带通范围20-2000Hz,叠加300-500次,刺激强度5~20mA,以引起拇指轻微抽动为宜,分析时间50ms。信号经滤波和放大,测量N9(锁骨上电位)、N13(颈段脊髓电位)、N20(皮层下及皮层电位)的峰潜伏期(PL)、波幅(Amp)及N20-N13的峰间潜伏期(IPL),重复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取患者平静状态下正常体位诱发电位波形图为基线,记录患者前屈牵引位波形变化,评估牵引过程的安全性。对中立及前屈位颈椎MR主要从(1)椎间盘突出矢状径指数;(2)颈椎中立、前屈位下椎管矢径及脊髓矢径与椎管矢径比值,两个方面选取MRI上颈椎间盘突出最严重的节段纳入测量,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成果:(一)三维有限元分析纳入病例5例,均完成相应牵引治疗及影像学检查。前屈20。牵引后椎体位移变化,各节椎均显着,且前屈20。牵引后椎间隙后部高度的变化优于中立位牵引。从统计学分析,牵引前椎间隙高度(除C6/7)及椎间孔面积,无显着差异(P>0.05)。在C3/4节段,前屈20。牵引与中立牵引相比,椎间隙后部的高度显着增加(P<0.05),但椎间隙前部高度和椎间孔面积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C4/5、C5/6、C6/7节段,前屈20。牵引与中立位牵引相比,椎间孔面积及椎间隙后部高度显着增加(P<0.05);各节椎牵引前后椎体相对位移变化,前屈20。牵引较中立牵引有显着增加(P<0.05)。前屈20。牵引前后,在C3/4、C4/5节段以椎间隙后部高度相对变化明显,在C5/6、C6/7节段以椎间隙前部高度相对变化明显。前屈20。牵引比中立位牵引相比更能增加颈椎椎体相对位移。生物力分析可见牵引力下牵拉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及后部,椎间盘中部所受的牵拉应力较小。在前屈位下椎间盘各部所受牵拉应力较中立位明显增加。(二)临床研究既往98例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有72例病人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0年,其中68例患者随访时VAS、JOA评分较入院及出院时改善,有显着差别,4人因症状加重手术治疗。30例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VAS及JOA(20分)评分在治疗前、出院时、随访时有显着差异,无症状加重或手术治疗病例。表明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颈椎MRI,前屈位下椎间盘突出矢状径指数较中立位明显减少,椎管矢径较中立位显着增大。30例患者其中18例完成诱发电位的监测,在仰卧前屈位牵引过程中,各波潜伏期及波幅与正常体位无明显差别,提示仰卧前屈牵引过程中无脊髓损伤的发生。结论:前屈20。牵引后椎体位移变化,各节椎均显着,且各节椎椎体相对位移的改变优于中立位牵引;前屈20。牵引后与中立位牵引相比,以各节椎椎间隙后部高度的变化显着;在C4/5、C5/6、C6/7节段,前屈20。牵引较中立位牵引能显着增加其椎间孔面积,且前屈牵引后椎间盘的牵拉应力较中立位有明显变化。通过对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提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在治疗上的有效性,通过对牵引过程中诱发电位的监测,证明了仰卧前屈牵引的安全性,并通过对颈椎动力位MR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的部分作用机制及对脊髓的安全性。综上,通过生物力学模型的建立、相关参数的分析及MR形态学变化,探讨了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证明了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梁伟[10](2012)在《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短期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短期疗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话或门诊预约等形式,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20例患者(有且符合纳入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资料)进行随访。采用JOA下腰痛评分、JOA改善率、MMT肌力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情况进行评定。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出现足下垂的时间、腰腿痛的类型、术前JOA评分、术前肌力与JOA改善率、肌力改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上述诸因素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8.50分,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9.50分,JOA改善率平均为58.8%,术前肌力评分平均1.20分,术后肌力评分平均为2.93分,肌力改善率平均为50.8%。末次随访时患者JOA及肌力评分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评定:优3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75%;肌力评分改善率评定:优3例,良6例,中6例,差5例,优良率45%。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手术疗效与病程、出现足下垂的时间、腰腿痛的类型、术前JOA评分,术前肌力等因素有关。结论:病程、出现足下垂的时间、腰腿痛的类型是影响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手术疗效的因素,术前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可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术后疗效。

二、神经根损害神经根后根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根损害神经根后根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治疗LDH疗效与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上调Netrin-1表达的阿片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治疗方案
        2.3 研究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基本情况
        3.2 受试者ODI评分的改善情况
        3.3 神经功能评分与ODI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器材与实验试剂
        2.3 动物造模
        2.4 实验分组
        2.5 治疗方法
        2.6 Western Blot的实验内容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动物模型的MRI检测结果
        3.2 各组实验兔背根神经节中Netrin-1 蛋白含量比较
        3.4 内源性阿片肽与Netrin-1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讨论
    1 研究背景
        1.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 研究方法
        2.1 夹脊穴的选择依据
        2.2 针灸治疗的选择依据
        2.3 电针疗法的选择依据
        2.4 临床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2.5 动物造模方法的选择依据
        2.6 Netrin-1 的选择依据
        2.7 内源性阿片肽的选择依据
    3 研究结果
        3.1 临床研究结果
        3.2 实验研究结果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ODI评分量表(即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
    附录二 文献综述 电针对腰椎间突出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分析腰骶神经根变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手术患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概述
    1.2 腰椎间盘的应用解剖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腰骶部损伤的发生机制
    2.3 腰骶神经根变异的临床症状
    2.4 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
        2.4.1 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
        2.4.2 核磁共振检查诊断
        2.4.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
        2.4.4 扩散张量成像诊断
    2.5 腰骶部神经根病变的治疗方式
        2.5.1 西医治疗
        2.5.2 中医治疗
        2.5.3 中西医结合治疗
        2.5.4 运动锻炼治疗
    2.6 腰骶部神经根病变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2.6.1 肢体功能锻炼
        2.6.2 体位护理
        2.6.3 心理护理
    2.7 小结与展望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
        3.1.1 一般资料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2 手术麻醉方案
    3.3 手术方法的选择
    3.4 磁共振脊髓水成像
        3.4.1 测量方案
        3.4.2 术后效果评定方案
    3.5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测量结果
    4.2 JOA及 VAS评分统计学分析
    4.3 变异组患者存在骨畸形的情况
5 分析与讨论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析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
    5.3 磁共振水成像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价值
    5.4 腰骶神经根变异对手术的指导价值
    5.5 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解剖意义
    5.6 局限与不足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7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概述
        1.1 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1.1.1 颈椎病的概念及发病率
        1.1.2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与病理生理
        1.1.3 颈椎病的分型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1.2.1 颈椎病的中医辨病分析
        1.2.2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1.2.3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认识
        1.3.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3.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1.4.1 神经跟型颈椎病的辨病分析
        1.4.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机及辨证分型
        1.4.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来源
        2.3 临床资料
        2.3.1 诊断标准
        2.3.2 纳入标准
        2.3.3 排除标准
        2.3.4 脱落标准
        2.3.5 知情同意
        2.4 研究方法
        2.4.1 一般资料
        2.4.2 治疗方法
        2.4.3 观察指标
        2.4.4 疗效评定
        2.4.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4.1 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条件及颈椎不稳发生的机制
        4.2 动力位X线片是早期辨别颈椎不稳趋势的重要依据
        4.3 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CSR的理论依据
        4.4 颈椎动力位X线片指导下进行不同体位颈牵引的疗效分析
    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针刀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1.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2. 以针刀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3. 针刀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神经根微循环障碍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1. 与神经根微循环机理相关的研究
        2. 以改善微循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指标检测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1.5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整体情况观察
        2.2 各组大鼠的热痛刺激缩爪阈值
        2.3 针刀对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血流变化的影响
        2.4 针刀对LDH模型大鼠血浆中TXB_2含量的影响
        2.5 针刀对LDH模型大鼠血浆中6-K-PGF_(1α)含量的影响
        2.6 针刀对LDH模型大鼠血浆中TXB_26-K-PGF_(1α)比值的影响
    3 小结
讨论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神经根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
    3 背根神经节血流指标的选择及针刀干预对其的影响
    4 治疗方案的选择
    5 TXB_2及6-K-PGF_(1α)的选择及针刀干预对其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影像学表现
        1.1.3 治疗方法
        1.1.4 术后处理
        1.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大鼠短颈髓固有神经元上下行纤维束逆行示踪和损伤后内源性反应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模型的建立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件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CT导向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致神经根损害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实验研究进展及影像学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诊断
        1.3 治疗方法
    2. 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颈椎解剖生理
        2.2 发病机制
        2.3 病理生理研究
        2.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检查方法
        2.5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2.6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终止标准
        1.8 病例退出程序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干预因素
        2.2 针灸穴位的选取
        2.3 针刺意外的处理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5 安全性指标
        2.6 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VAS疼痛评分比较
        3.3 SAS自评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3.4 《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3.5 中医症状体征量化分级评分比较
        3.6 临床疗效判定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
    1 针灸治疗的作用
    2 针灸穴位的选取
    3 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长期置入骶神经根刺激电极的兔组织学变化及其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主题词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设计
    时间及地点
    材料:
        实验动物
        兔骶神经根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相关试剂及仪器:
    实验方法:
        分组及干预
        刺激电极的制备
        兔骶神经前根直径测量
        刺激电极植入
        取材
        兔骶神经根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2 兔骶神经前根直径测量结果
    2.3 电极植入后兔植入处骶神经前根形态
    2.4 电极植入后兔骶神经前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
3 讨论Discussion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要求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9)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CSR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1.1.1 祖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的记载
        1.1.2 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祖国医学对牵引治疗颈椎病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
        1.2.2 发病机制
        1.2.3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病因病理
    1.3 现代医学对无症状颈脊髓压迫的认识
        1.3.1 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认识历程
        1.3.2 无症状颈脊髓压迫的转归及治疗
    1.4 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概况
        1.4.1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1.4.2 颈椎三维有限元的应用
        1.4.3 颈椎有限元问题及展望
    1.5 国内外对颈椎牵引的认识
        1.5.1 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
        1.5.2 前屈位牵引的研究概况
    1.6 脊髓电生理对脊髓功能的评价
        1.6.1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
        1.6.2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
        1.6.3 脊髓电生理监测对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观察意义
第二部分 三维有限元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安全性标准
        2.1.5 退出牵引治疗的标准
        2.1.6 实验方法
    2.2 CT三维建模
    2.3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一般资料
        2.4.2 不同牵引位牵引前后比较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安全性标准
        3.1.4 退出牵引治疗的标准
    3.2 回顾性研究
        3.2.1 一般资料
        3.2.2 研究方法
        3.2.3 评价指标
        3.2.4 统计学方法
        3.2.5 98例伴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访结果
    3.3 前瞻性研究
        3.3.1 一般资料
        3.3.2 治疗方法
        3.3.3 仪器与方法
        3.3.4 诱发电位
        3.3.5 评价指标
        3.3.5.1 疗效评价标准
        3.3.5.2 安全性评价
        3.3.6 颈椎中立、前屈位MRI分析
        3.3.7 诱发电位分析
        3.3.8 统计学方法
        3.3.9 结果
        3.3.9.1 30例伴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前瞻性研究
        3.3.9.2 30例患者前屈位、中立位颈椎MR比较
        3.3.9.3 18例患者诱发电位检测比较
    3.4 讨论
        3.4.1 神经根管的狭窄是其致痛因素
        3.4.2 退变性脊髓压迫是潜在威胁
        3.4.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3.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短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2 诊断标准
        2.1 症状及体征
        2.2 影像学表现
    3 纳入病例标准
    4 排除病例标准
    5 手术方式
    6 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及疗效评价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手术疗效总体分析
    2 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手术疗效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1 年龄对手术疗效的分析
        2.2 性别对手术疗效的分析
        2.3 病程对末次随访手术疗效影响的分析
        2.4 出现足下垂的时间对末次随访手术疗效影响的分析
        2.5 腰腿痛的类型对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的分析
        2.6 JOA 改善率及肌力改善率与术前 JOA 评分、术前肌力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腰椎神经根的解剖学特点
        1.2 腰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
        1.3 神经根的病理改变
    2 足下垂的解剖学分析
        2.1 距小腿关节的运动
        2.2 腓总神经的肌支分布
    3 腰腿痛的类型与足下垂的关系
        3.1 腰背痛与足下垂的关系
        3.2 腰腿痛与足下垂的关系
    4 手术注意事项
    5 腰椎管或椎间血肿的形成及防治
    6 术后疗效评价及随访症状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致谢
发表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四、神经根损害神经根后根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治疗LDH疗效与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上调Netrin-1表达的阿片肽机制研究[D]. 刘逸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分析腰骶神经根变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手术患者的研究[D]. 敬羚誉.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3]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D]. 何炳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针刀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美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D]. 王昊.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6]CT导向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致神经根损害动物模型的建立[D]. 曾利川. 川北医学院, 2014(09)
  • [7]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叶燕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8]长期置入骶神经根刺激电极的兔组织学变化及其安全性[J]. 闫鹏,郑伟东,张季凯,谭云冰,李高峰,李光淳,宋成,杨小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37)
  • [9]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脊髓压迫CSR的机理及临床研究[D]. 高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短期疗效分析[D]. 梁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神经根损伤神经根后神经节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