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 2002汽车行业杰出成就奖

Autocar 2002汽车行业杰出成就奖

一、Autocar 2002年度汽车工业杰出成就奖(论文文献综述)

陆江月[1](2019)在《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研究》文中指出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和气候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对全球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约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刻不容缓。比尔·邓斯特是英国着名建筑师,2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在零能耗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建立了满足生态要求的零能耗标准,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和方法策略,其作品遍布包括英国、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代表作有贝丁顿零能耗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等国际知名作品。因为在建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比尔·邓斯特在2010年获得英国女王授予的官佐勋章(OBE)。比尔·邓斯特是零能耗建筑设计的领航者,其完整的设计理论和丰富的建筑作品,对我国零能耗建筑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比尔·邓斯特的成长背景和职业经历,总结了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对比尔·邓斯特的科研成果和设计作品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的具体内涵。然后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部品与施工设计、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四个方面研究了比尔·邓斯特的零能耗设计策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设计策略工具包。最后结合比尔·邓斯特的经典案例,探析零能耗建筑设计在设计理念、设计策略、技术措施以及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为我国零能耗建筑设计提供完整的借鉴和参考,深入挖掘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节能减排潜力。

李慧迎[2](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乐桐[3](2018)在《游走于感性与理性之间 ——卡拉特拉瓦的设计思想与手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览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设计作品,其或是洋溢着热情奔放的感性表现,或是体现着科学严谨的理性追求,似乎感性创作与理性设计之间总是呈现出一种相互对立的态势。然而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却是少有的集感性思维与理性逻辑于一身的建筑师。他巧妙地将感性的建筑艺术美与理性的建筑技术美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其设计作品可以游走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本文首先对卡拉特拉瓦的成长背景及其设计思想进行探讨,从基于自然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基于运动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基于结构观的卡氏“理性”设计思想三个角度出发,对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卡氏设计思想进行剖析研究和综合梳理,进而提炼出“纯粹的自然”、“永恒的运动”、“结构即建筑”的卡氏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卡氏建筑形态的仿生衍绎、卡氏建筑造型的运动衍变、卡氏建筑结构的理性逻辑三个方面,对卡氏建筑及桥梁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分别归纳总结出基于自然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手法、基于运动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手法和基于结构观的卡氏“理性”设计手法,进而创新性地找到卡氏“感性”设计中的理性逻辑与“理性”设计中的感性思维,从而挖掘出卡氏设计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契合点,以期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夏炎[4](2016)在《光荣与梦想——“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14年回顾》文中提出他们或俯身在风吹日晒的农田,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在常人看来艰苦而枯燥的工作中,享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寂寞,最终淬炼出耀眼的科技成果……他们是谁?他们是科学中国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始于2002年,至今已14年。在13届的评选中,推出了一大批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在科教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影响力不断扩大。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着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教授荣膺为首届首位"科学中国人年度

王鹏[5](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汕头市统战部,汕头市外事侨务局,汕尾市外事侨务局,潮州市外事侨务局,揭阳市外事侨务局,汕头市侨联,汕头市工商联[6](2013)在《当代粤东华侨经济成就掠影》文中指出浓情金秋,硕果飘香,2013年11月,广东省第五届粤东侨博会在汕头市隆重举行。自2008年开始,第一至第四届粤东侨博会依次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举办,粤东四市经济发展活力和水平持续展现,经贸交流与合作成果不断扩大。2013年,侨博会的接力棒再次传到首届举办地——汕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接近中华民族

王言法[7](2011)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文中指出近代开端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社会,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政治制度腐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十分落后。高等教育仍处在古代教育阶段。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在科举制度的左右下,始终以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尽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思想和科学教育的成分,因而没有培养出大批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教育落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和落后的重要根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西方引进时,西方英法德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高等教育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这些国家得以最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强盛。先进的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和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动下,清政府内部一批受过经世之学教育和熏陶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个谋西学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为办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不仅直接服务和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中国传统教育,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早期的科技人才,在神州大地上衍生了新知识、新人才、新观念,这些新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十九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通过创办新学堂等途径,培养和锻炼了维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壮大了维新派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民主革命领袖和骨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以留学生为先锋和中坚的知识分子们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腐败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的中华民国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年巨变。1917年,经教育家蔡元培改革后的北京大学旋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它把新文化、新思想与爱国思想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北京大学的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新的特点和气质的知识分子,北大由此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1924年,孙中山为了实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国民党依托黄埔军校师生建立了校军,进而建立了国民革命军,不仅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统一了中国,巩固了民国新政权。蒋介石还依靠黄埔师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其军事统治集团。几乎伴随着近代中国始末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立和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崛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初,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锋和桥梁,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依托大学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为共产党早期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们从1927年开始逐渐构成了共产党高层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军事统帅,不仅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大发展,由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的大变革,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人才,他们带动近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它所培养的大量现代化人才,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大学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就重视革命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独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得以正确贯彻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广泛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个世纪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嬗变的关系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嚆矢。近代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二是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王华晓[8](2010)在《美国工业设计卓越奖(IDEA)评选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办的“工业设计卓越奖”(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简称IDEA)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设计奖项,也是当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工业设计奖项之一。它诞生于美国工业设计走出低谷、重新焕发活力的80年代。作为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办的唯一工业设计大奖,IDEA设计奖在推行过程中不断完善评奖机制,并与美国媒体重镇《商业周刊》合作,在展现美国工业设计专业立场及设计实力方面产生举世瞩目的影响。本选题把IDEA设计奖评选机制置于美国工业设计发展史的大背景之下,从美国工业设计职业化进程和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的成立开始,尽可能系统地梳理和考察IDEA设计奖的设置过程,以及奖项的设置模式、评选办法、评选程序、评委会主席和成员构成等多项内容,并通过分析IDEA设计奖与《商业周刊》的商业合作,进一步探讨现代传播媒介在推动设计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强劲发展、以多种方式推动工业设计规范化、制度化成长的社会需求日益明显的关键时期。本文认为,通过研究美国IDEA设计奖的评选机制,探讨IDEA设计奖在推动设计专业发展和扩大社会影响方面的多种尝试,对于规范工业设计评奖行为,形成我国工业设计评奖活动专业性、国际性、权威性的内涵会有所裨益;本研究将为国内工业设计评奖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韩志国,李怡,盛浣菲[9](2008)在《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获奖人专题》文中研究说明走进泪水与汗水交织,光荣与梦想并存的2008年,中国传媒行业顺应时代潮流,在技术建设方面不断尝试着自主刨新,并结下累累硕果。在10月22日即将召开的"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下称"王选人才奖")颁奖大会上,将有16位传媒科技工作者分别获得代表传媒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王选新闻科学枝术成就奖"和"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目前在中国新闻领域有1991年设立的范长江奖,1993年设立的韬备奖。2005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设立了王选奖。虽然王选奖的诞生时间最晚,但它却是目前国内传媒科技领域里唯一的,也是级别最高的奖项。为了更好地介绍获奖人,学习获奖人的先进事迹,本刊记者在对部分获奖人进行采访的基础上,将获奖人的先进事迹和杰出成就呈现给大家,相信它能够带给您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

姚昆仑[10](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二、Autocar 2002年度汽车工业杰出成就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car 2002年度汽车工业杰出成就奖(论文提纲范文)

(1)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
        1.1.2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1.1.3 零能耗设计的典范——比尔·邓斯特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图
        1.3.4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比尔·邓斯特的生活背景和职业经历
    2.1 比尔·邓斯特的生活背景
        2.1.1 时代背景——设计思潮的嬗变
        2.1.2 社会背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沃土
    2.2 比尔·邓斯特的职业经历
        2.2.1 蓄势期——设计思想的形成
        2.2.2 成熟期——设计思想的发展完善
    2.3 比尔·邓斯特的研究成果
        2.3.1 比尔·邓斯特的理论研究成果
        2.3.2 比尔·邓斯特的实践研究成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
    3.1 引导不同层面的环保生活
        3.1.1 推广零能耗建筑
        3.1.2 拓展零能耗设计领域
    3.2 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3.2.1 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概念
        3.2.2 强调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
        3.2.3 注重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3.3 “适度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需求”
        3.3.1 寻求多元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给
        3.3.2 降低全生命周期的能源需求
    3.4 推动建筑产业化快速发展
        3.4.1 建筑产业化相关概念
        3.4.2 促进建筑全产业链升级
        3.4.3 构建整合设计平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策略
    4.1 实现全方位零能耗生活的规划布局方式
        4.1.1 土地高效利用
        4.1.2 功能混合的建设模式
        4.1.3 低碳交通规划
        4.1.4 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4.1.5 气候和环境适应性布局
        4.1.6 便利的基础设施规划
        4.1.7 分布式微型可再生能源系统规划
    4.2 性能好舒适度高的零能耗建筑单体设计
        4.2.1 节能舒适的平面设计
        4.2.2 环保建筑部品的选择
        4.2.3 低热损的围护结构设计
        4.2.4 适宜的建筑遮阳设计
        4.2.5 高效的能源和设备系统
    4.3 低环境影响的部品与施工设计
        4.3.1 环保材料的选择
        4.3.2 优良的部品性能设计
        4.3.3 工业化部品设计与装配式施工设计
        4.3.4 高效的能源设备系统
    4.4 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
        4.4.1 降低建设成本,带动区域经济
        4.4.2 渐进式升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案例综合分析
    5.1 贝丁顿零能耗项目
        5.1.1 贝丁顿零能耗项目规划布局
        5.1.2 零能耗建筑单体设计
        5.1.3 低环境影响的部品与施工设计
        5.1.4 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
    5.2 零能耗吊舱
        5.2.1 零能耗吊舱规划布局
        5.2.2 零能耗吊舱单体设计
        5.2.3 低影响的部品与施工设计
        5.2.4 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6.1 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的先进性
        6.1.1 成果系统完善,理论实践互动
        6.1.2 整合设计,变革常规方法
        6.1.3 基于零能耗的设计美学创新
    6.2 本研究过程的总结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结合我国实际的反思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零能耗标准1.0
附录B 比尔·邓斯特主要建筑作品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开放
        (二)教育资源
        (三)开放教育资源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一、慕课的产生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游走于感性与理性之间 ——卡拉特拉瓦的设计思想与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研究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创新点
    1.3 相关概念释义
        1.3.1 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1.3.2 建筑结构仿生设计
        1.3.3 “虚动”建筑
        1.3.4 “实动”建筑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比较分析法
        1.5.4 调研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卡拉特拉瓦的人物背景介绍及设计思想分析
    2.1 卡拉特拉瓦的人物背景介绍
        2.1.1 童年时代的成长经历——从贝尼马梅特麦田到巴黎圣母院
        2.1.2 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从工艺美校学生到结构工程博士
        2.1.3 设计生涯的起点——从可折叠的空间到桥梁工程的设计
        2.1.4 建筑创作的巅峰——从桥梁的建造到建筑的设计
    2.2 基于自然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纯粹的自然
        2.2.1 基于自然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的缘起
        2.2.2 基于自然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的依据
        2.2.3 基于自然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的特征
    2.3 基于运动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永恒的运动
        2.3.1 基于运动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的缘起
        2.3.2 基于运动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的依据
        2.3.3 基于运动观的卡氏“感性”设计思想的特征
    2.4 基于结构观的卡氏“理性”设计思想——结构即建筑
        2.4.1 基于结构观的卡氏“理性”设计思想的缘起
        2.4.2 基于结构观的卡氏“理性”设计思想的依据
        2.4.3 基于结构观的卡氏“理性”设计思想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然观的卡氏设计手法——建筑形态的仿生衍绎
    3.1 以“树木的肌理”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1.1 以“树叶”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1.2 以“树枝”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2 以“动物的姿态”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2.1 以“翱翔的飞鸟”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2.2 以“跃起的飞鱼”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2.3 以“玲珑的贝壳”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3 以“人体的骨骼”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3.1 以“灵动的眼睛”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3.2 以“灵巧的双手”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3.3 以“扭动的躯体”为灵感的卡氏建筑形态仿生设计
    3.4 卡氏与高迪的建筑形态仿生设计的比较
        3.4.1 高迪的建筑形态仿生设计特征
        3.4.2 卡氏与高迪的建筑形态仿生设计的异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运动观的卡氏设计手法——建筑造型的运动衍变
    4.1 “虚动”的卡氏建筑设计特点
        4.1.1 卡氏建筑设计的“虚动”理念缘起
        4.1.2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卡氏建筑设计的“虚动”原理
        4.1.3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卡氏建筑设计的“虚动”特征
    4.2 “虚动”的卡氏建筑设计手法
        4.2.1 以“曲面的变化”为特征的卡氏“虚动”设计手法
        4.2.2 以“构件的倾斜”为特征的卡氏“虚动”设计手法
        4.2.3 以“元素的重复”为特征的卡氏“虚动”设计手法
        4.2.4 以“构件的拉压对比”为特征的卡氏“虚动”设计手法
    4.3 “实动”的卡氏建筑设计特点
        4.3.1 卡氏建筑设计的“实动”理念缘起
        4.3.2 卡氏建筑设计的“实动”优势
        4.3.3 卡氏建筑设计的“实动”特征
    4.4 “实动”的卡氏建筑设计手法
        4.4.1 基于《可折叠的结构空间》的卡氏“实动”设计试验
        4.4.2 以“结构的折叠开合”为特征的卡氏“实动”设计手法
        4.4.3 以“结构的旋转开合”为特征的卡氏“实动”设计手法
        4.4.4 以“结构的移动开合”为特征的卡氏“实动”设计手法
    4.5 卡氏与扎哈的“虚动”建筑设计的比较
        4.5.1 扎哈建筑的“虚动”设计特征
        4.5.2 卡氏与扎哈的“虚动”建筑设计的异同
    4.6 卡氏与其他“实动”建筑设计的比较
        4.6.1 巴伦西亚天文馆与英格兰萨福克郡滑动住宅的“实动”设计特征的比较
        4.6.2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与基弗技术展览中心的“实动”设计特征的比较
        4.6.3 卡氏与其他“实动”建筑设计的异同点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结构观的卡氏设计手法——建筑结构的理性逻辑
    5.1 简约高效的卡氏结构自平衡设计手法
        5.1.1 倾斜式桅杆结构的卡氏结构自平衡体系
        5.1.2 基于张弦梁结构的卡氏结构自平衡体系
    5.2 简捷流畅的卡氏结构优化设计手法
        5.2.1 卡氏结构优化设计中的拱结构
        5.2.2 卡氏结构优化设计中的V形支撑结构
    5.3 自然有机的卡氏结构仿生设计手法
        5.3.1 卡氏建筑结构仿生设计中的树状结构
        5.3.2 卡氏建筑结构仿生设计中的骨架结构
        5.3.3 卡氏建筑结构仿生设计中的人体结构
    5.4 生动美观的卡氏结构表现主义设计手法
        5.4.1 基于结构真实美的卡氏结构表现主义设计——结构构件的暴露
        5.4.2 基于结构形态美的卡氏结构表现主义设计——结构构件的美化
    5.5 卡氏与奈尔维的建筑结构设计逻辑的比较
        5.5.1 奈尔维的建筑结构设计逻辑
        5.5.2 卡氏与奈尔维的建筑结构设计逻辑的异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卡氏“感性”设计中的理性逻辑
        6.1.2 卡氏“理性”设计中的感性思维
        6.1.3 卡氏“感性”设计与“理性”设计的结合
    6.2 启示
        6.2.1 卡氏设计对当代世界建筑发展的启示
        6.2.2 卡氏设计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
    6.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年表
附录B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荣誉与奖项
致谢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当代粤东华侨经济成就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李嘉诚
谢国民
陈有汉
陈伟南
李光隆
林建岳
林少毅
刘锦庭
刘艺良
卢绍杰
孙大文
陈克威
许世元
张锦程
张泗清
郑辉
钟声坚
钟廷森
周泽荣
周振基
庄坤平
庄佩源
张贵龙
李桂雄
陈经纬
周光明
郑鸿标
郑合明
郑汉明
赵启平
赵利生
蔡林楠
陈葆心
陈来金
龚俊龙
黄雄
林源德
马介璋
潘坤平
王建旭
吴宏丰
吴源盛
萧文鸾
杨启秋
余丹
陈幼南
翁烈强
姚楚克
黄俊辉
戴德丰
吴清亮
辛澍杰
姚宗侠
姚宾 姚勇
张敬石 张敬川

(7)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文章框架
    五、创新点与不足
    六、高等教育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状况
    一、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状况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时之西方高等教育
    一、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渊源
    二、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三、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第三章 兴西学办洋务图自强
    一、新的思潮涌动
    二、一座书院与一场改革运动
    三、兴新学孕育新生机
第四章 维新派办学堂促维新
    一、对洋务教育的反思
    二、教育维新思潮冲击旧的教育制度
    三、办学堂培育维新人才
    四、维新教育与维新运动之互动
第五章 留学生教育助推民主革命
    一、清末新政推动留学生教育勃兴
    二、留学生教育造就民主革命领袖
    三、留学生兴起民主革命思想浪潮
    四、留洋知识分子掀起民主革命风暴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民国政权
第六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推动新文化和五四运动
    一、新式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二、北京大学之革新
    三、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四、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策源地和指挥部
第七章 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巩固新政权
    一、为建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校
    二、革命军对于巩固国民党新政权之作用
第八章 教会大学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一、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状况
    二、教会大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三、教会大学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进步
    四、教会大学培养中国社会转型人才
第九章 高等教育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展
    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
    三、知识分子革命家与军事家铸就革命之栋梁
第十章 现代大学引领近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现代化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二、新型知识分子引领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驱动社会经济现代化
第十一章 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推动革命胜利
    一、共产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革命之重要性
    二、创办高等教育培养骨干力量推动革命胜利
第十二章 结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一、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二、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
    四、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价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美国工业设计卓越奖(IDEA)评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2 基本文献及资料的准备
    1.3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IDEA设计奖的历史背景
    2.1 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
    2.2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
    2.3 工业设计价值的争论
第三章 IDEA设计奖的成立及其评选机制
    3.1 参赛资格和竞赛宗旨
    3.2 评委构成和评选程序
    3.3 评选标准
    3.4 奖项设置
    3.5 获奖名单的统计
    3.6 IDEA的衍生:设计与商业结合促进奖和十年设计奖
    3.7 IDEA设计奖与美国其他设计奖的比较
    3.8 设计奖评选模型
第四章 IDEA设计奖与商业媒介的合作
    4.1 IDEA设计奖与《商业周刊》的合作
    4.2 《商业周刊》对IDEA奖的报道特点
    4.3 IDEA设计奖与《商业周刊》合作的结束
    4.4 IDEA设计奖在传播中的转变
    4.5 IDEA设计奖的影响
第五章 结束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一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历任主席简介
    附录二 1990-2009年IDEA设计奖历届的评委构成名单
    附录三 1990-2009年IDEA设计奖历届的评委会主席简介
    附录四 2005-2009年IDEA评选标准
    附录五 1980-2009年IDEA奖项设置
    附录六 企业、设计公司、组织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附录七 英汉人名对照表
致谢

(10)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一、授官赐爵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六、其它奖励方式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结语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三、几点结论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四、Autocar 2002年度汽车工业杰出成就奖(论文参考文献)

  • [1]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研究[D]. 陆江月. 天津大学, 2019(01)
  • [2]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游走于感性与理性之间 ——卡拉特拉瓦的设计思想与手法探析[D]. 乐桐. 天津大学, 2018(04)
  • [4]光荣与梦想——“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14年回顾[J]. 夏炎. 科学中国人, 2016(01)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6]当代粤东华侨经济成就掠影[J]. 汕头市统战部,汕头市外事侨务局,汕尾市外事侨务局,潮州市外事侨务局,揭阳市外事侨务局,汕头市侨联,汕头市工商联. 潮商, 2013(05)
  • [7]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 山东大学, 2011(12)
  • [8]美国工业设计卓越奖(IDEA)评选机制研究[D]. 王华晓.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1)
  • [9]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获奖人专题[J]. 韩志国,李怡,盛浣菲. 中国传媒科技, 2008(09)
  • [10]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标签:;  ;  

Autocar 2002汽车行业杰出成就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