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变速器控制的道路坡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号[1](2021)在《面向驾驶性的汽车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工业历经百年发展逐渐从生产/交通工具向消费品转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汽车行驶过程的运动品质。在纵向运动方面,运动品质通常指汽车的驾驶性,要求汽车速度好控、驾驶感觉符合人的心理期望、不良的运动响应少、驾驶感觉一致性好。良好的驾驶性已成为驱动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一方面,由于缺乏驾驶性调教的理论依据,汽车厂商广泛通过经验丰富的主观评车师进行大量的实车场地试验标定改善汽车的驾驶性,但汽车在低速情况下车速不稳、驾驶感觉不符合心理预期、动态响应品质不佳、零部件特性/载重/坡度改变的情况下驾驶感觉不一致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同一车型的批量化产品具有一致的驾驶感觉,需要精密制造和控制参数精确标定,加大了汽车产品的制造难度和生成成本。如何进一步提高汽车驾驶性,并保证批量化的汽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一致的驾驶感觉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愿景和工业难题之一。针对目前存在的驾驶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面向驾驶性的纵向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将驾驶员的踏板操作解析为纵向加速度需求,并以纵向加速度作为中间量,采用运动闭环控制方法,准确跟踪期望的加速度,保证汽车在道路环境/载重/零部件特性改变情况下,踏板操作与纵向加速度呈固定的映射关系,实现一致的驾驶感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面向驾驶性的纵向动力学建模研究。建立了面向汽车驾驶性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对影响汽车纵向运动动态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准确描述,并将动力学模型集成在驾驶模拟器进行人-车闭环试验,通过与实车场地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车辆动力学特性的测试、控制算法的开发以及驾驶感觉的调教提供虚拟测试和验证平台。第二,驾驶员纵向运动意图研究。针对现有汽车在进行纵向驾驶意图设计时,缺乏理论依据,驾驶感觉的好坏极大程度地依赖于评车师的主观因素和水平高低,同时缺乏对稳速意图的表达,导致低速情况下车速不稳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加速度代表人的纵向运动意图的设定方法:(1)通过在稳定速度点附近设计了加速踏板低灵敏区域,实现了汽车速度易控,降低驾驶员的操作负担;(2)在远离稳定速度点的区域,根据Weber-Fechner定律,设计了加速踏板操作量与期望加速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保证汽车加/减速运动符合人的心理预期,提高驾驶感觉;(3)将本文的纵向运动意图设定方法应用于pedal map标定,为经典的pedal map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标定方法,减小了驾驶感觉调教难度。第三,纵向运动闭环控制研究。针对经典的基于扭矩的纵向控制方法,驾驶感觉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直接前馈和前向通道稳态补偿校正的加速度闭环控制方法:采用稳态补偿校正方法对汽车驱/制动系统进行归一化,并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法对归一化的系统进行等效系统传递函数辨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H∞范数非光滑优化原理进行闭环控制参数设计,保证运动闭环控制系统响应符合设定的理想二阶系统。通过闭环控制,可以适当放宽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和控制参数标定精度要求,即使在批量化产品制造存在偏差或零部件性能衰退情况下,也能通过闭环自动进行偏差校正,使得踏板操作量与汽车纵向加速度的映射关系保持一致,保证驾驶感觉一致。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系统频率带宽,改善了纵向运动动态响应品质,提高驾驶性。第四,针对载重/道路坡度变化导致驾驶感觉不一致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考虑载重/坡度的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在坡度和汽车总质量估计的基础上,对前向通道的稳态补偿增益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保证了坡度/载重变化情况下,汽车具有一致的驾驶感觉。第五,驱动/制动/挡位选择与切换过程控制研究。汽车纵向控制方面具有两套独立的作动机构,且包含多挡位,在进行纵向运动控制时需要进行作动源的选择和切换。针对目前汽车在多种驾驶风格情况下,换挡策略复杂、标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力的选挡策略:在满足运动需求的情况下,以能量效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换挡规律设计,并采用比力和车速作为选挡参数进行选挡,使得一套换挡规律即可保证汽车的运动和经济性要求,并解决了换挡策略的坡度适应性问题,降低了换挡规律设计的复杂性和标定工作量。为了避免换挡冲击,本文采用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策略,保证挡位切换过程的运动平顺。最后,搭建了基于dSPACE和驾驶模拟器的试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提高了汽车速度的易控制性;改善了纵向运动动态响应品质;在汽车零部件性能/载重/坡度发生变化情况下,实现了一致的驾驶感觉;提出的基于比力的选挡策略,仅需一套换挡规律便可解决换挡的坡度适应性问题,同时能够保证满足运动需求的前提下,兼顾整车行驶经济性,降低了换挡规律设计的复杂性和标定工作量,同时,通过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确保汽车纵向运动冲击度满足推荐标准。
齐浩然[2](2021)在《基于路面状况的战地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统作战方式和战术打法的改变,在主力部队之前负责勘测前方地形信息和侦察敌军信息的战地路面勘测车越来越重要。由于战地路面勘测车等军用车辆的使用环境特殊,需要对其挡位决策关键技术做针对性的优化研究:以提高车辆动力性和安全性为目的,确定典型路面表征参数,对比分析不同换挡策略,最终得到特殊路面状况下满足战地路面勘测车动力性要求的换挡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战地路面勘测车实车开发提供一定理论指导。论文围绕某型战地路面勘测车的换挡策略展开研究。勘测车必须能够识别不同路面类型,才能切换至相应的换挡策略。鉴于当前对路面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从路面几何特征和路面力学特征两个方面对路面不平度、坡度、附着系数以及滚动阻力系数深入分析,讨论其对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路面表征参数对路面进行了分类。在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及动力传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为了简化换挡策略开发过程,基于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道路和换挡策略的仿真模型,动力传动系统模型主要包括发动机模型、离合器模型、变速器模型、分动器模型、差速器及主减速器模型、轮胎模型等,并利用设计性能指标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以仿真模型为基础,利用理论分析得到的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和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了勘测车平地起步加速工况下的挡位、车速、离合器状态、位移、燃油消耗率等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换挡规律可分别满足勘测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实际应用要求。针对坡道和低附着路面展开特殊路面状况下勘测车换挡策略的研究工作:基于坡度和路面附着系数两个表征参数,制定了坡道和低附着路面的识别方法;上坡换挡策略采用在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基础上修正换挡点车速的方案,消除了勘测车爬坡时的换挡循环问题;基于模糊逻辑推理制定了下坡换挡策略,通过发动机反拖力矩辅助制动的方式减少对制动踏板的操纵次数和操纵时间,可有效避免制动盘过热问题;基于追踪最佳滑移率的原则,估算路面最佳附着系数,制定了综合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修正换挡规律和挡位干预控制的低附着路面换挡控制策略,解决了勘测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轮胎过度滑转的问题,提高了勘测车的动力性能。图60幅,表16个,参考文献77篇。
谭森起[3](2021)在《电控两挡自动变速器优化与控制》文中认为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世界性问题的影响,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寻求代替传统内燃机车的有效途径。其中,纯电动汽车因其零排放、高效率、低噪音而受到业界的关注,乘用车和轻卡的电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矿山工程车辆仍较多采用传统内燃机动力形式,能耗高、排放多,工程车辆电动化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的两挡变速器,旨在提升纯电动宽体自卸车动力性能的基础上,改善宽体自卸车能耗、提升续航里程、降低运营成本,加快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技术在矿山的推广和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根据提出的双行星排两挡变速器构型方案,分析了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挡位的功率流传递方向,并建立其运动学模型。进而对变速器工作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结合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和虚功原理建立变速器的动力学方程。此外,针对提出的新型离合器执行机构,本文对执行机构工作原理及自锁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在完成变速器动力学建模、换挡执行机构建模及整车能耗模型建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矿用宽体自卸车运行特点,设计了针对宽体自卸车的两参数换挡规律。据此以经济性及动力性为优化目标,采用随机变异粒子群算法对两挡变速器的速比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矿用宽体自卸车的能耗经济性及动力性。利用整车能耗模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研究两挡变速器的节能机理以及在降低电池寿命损耗方面的作用。再次,为提升换挡品质,改善配备两挡变速器矿用宽体自卸车的驾驶平顺性,本文设计了状态观测器用于换挡过程中的变速器及传动轴的状态参数在线估计,并设计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状态观测器的实时性能。此后,制定了基于传动轴残余扭矩估计的离合器分离策略,有效地抑制了离合器分离时的传动系统抖振。同时,结合换挡过程分析及换挡始末状态约束,反推换挡过程电机转速调节曲线,并根据状态估计信息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对换挡过程中的电机转速进行跟踪控制,对比验证了该控制器在不存在/存在外界干扰情况下的控制效果。最后,本文进一步考虑变速器结构特点带来的换挡动力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双电机耦合驱动的新型传动系统方案。针对该方案构型及矿用宽体车运行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模式切换和功率分配实时控制策略,通过油门开度和当前车速决策最优驱动模式及电机功率分配关系,实现最优经济性能,采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实时性。进而,基于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参数优化,进一步提升纯电动宽体车的经济性能,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同时,针对模式切换过程中存在的动力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换挡过程中双电机协同扭矩补偿策略,降低模式切换冲击,有效地提升了驾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李晋严[4](2021)在《城市物流车多挡变速电驱动桥换挡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燃油汽车排放问题的逐渐加重,以清洁燃料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这使得电动汽车的工作场景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随着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在此时期也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作为城市物流车存在诸多优势,本文基于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城市物流车电驱动桥开发与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对多挡电驱动桥的换挡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人—车—路多因素的自适应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针对于本文研究的对象——三挡变速电驱动桥,本文首先对其结构形式及动力传动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整车的动力流向搭建了包括驾驶员模型、电机模型、变速器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在内的整车系统仿真模型,为电驱动桥的挡位智能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仿真平台。其次,根据车辆信息及及驾驶员操作信息,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对驾驶员的驱动、制动意图在线辨识;基于带有遗传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对路面纵向坡度在线辨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汽车质量在线辨识。接着,对传统的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以及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进行分析,借鉴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针对本文研究对象提出了评价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基于粒子群算法对多目标最优问题进行求解。在综合考虑汽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基础上,应用各在线辨识器的识别结果调整综合性换挡规律,使换挡规律能够自适应地按照驾驶员操作信息、车辆信息以及路面坡度信息做出适当调整,以保障汽车有充足的动力并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考虑到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带来的冲击度和滑磨功,本文基于遗传算法对换挡时间求解,以满足驾驶员的舒适性并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本文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试验分析,根据本文提出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综合度的概念比较各换挡规律的性能表现,并验证参数辨识结果对换挡规律的修正效果,使换挡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驾驶员的多元化需求和行驶条件的要求。基于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可以兼顾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并可以通过在线参数辨识器自适应调整换挡规律,选择符合驾驶员习性的个性化驾驶策略,在坡路工况下一定程度上解决爬坡动力不足的问题并同时提升了驾驶员的安全性。
王超[5](2020)在《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参数匹配与换挡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背景下,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续驶里程是制约纯电动汽车推广普及的关键技术之一,消费者对续驶里程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驱动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核心总成直接影响整车多项性能,近些年通过匹配多挡位变速器以提高电驱动系统运行效率的途径得到国内外汽车厂家的关注,但受限于系统集成、可靠性等关等键技术,目前还未能在纯电动车上普及应用。本文针对匹配多挡位变速器的纯电动车辆电驱动系统参数优化、最佳换挡规律设计,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应用动态规划、遗传算法、卡尔曼滤波等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开展了纯电动车电驱动系统参数匹配及换挡控制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首先对纯电动车电驱动系统是否需要多挡变速箱及用于纯电动车变速箱构型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纯电动汽车AMT电驱动系统参数匹配、多挡位AMT换挡规律以及参数辨识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研。针对目前多挡位电驱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典型构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取消离合器的集中式电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满足整车性能指标设计要求为目标完成了电驱动系统关键部件的选择和参数匹配,主要包括驱动电机功率匹配、转速匹配以及传动装置参数匹配。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分析传动装置挡位数和速比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确定了电驱动系统挡位数和速比。(3)基于Matlab和Amesim搭建了整车纵向动力性仿真模型,模型主要包括驱动电机、电池、传动装置、整车控制器、AMT控制器和整车模型等模块。通过循环工况仿真分析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准确性,为本文开展换挡策略设计提供了分析平台。(4)选择两参数换挡规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图解法分别设计了动力性或经济性单一性能最佳的换挡规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动力性的综合性换挡规律设计,建立了换挡规律优化模型,采用加权方式构建了兼顾整车多种性能的目标函数。通过仿真从动力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对三种换挡规律进行对比,通过量化的评价指标验证了本文采用遗传算法设计的综合换挡规律具有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优势,而且能够设计出适应驾驶员类型的个性化换挡规律。(5)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整车质量及道路坡度的在线辨识,该算法可实现整车质量及道路坡度的有效估计,能够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电动的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载荷和不同道路坡道工况下换挡策略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坡道换挡策略可在上坡时动态调整降挡车速,可避免频繁换挡现象的出现,降低换挡元件的磨损程度;下坡时动态调整降挡车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驱动电机制动力矩特性,不仅可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制动系统的磨损程度。(6)为验证本文提出的换挡控制策略,完成了两挡AMT控制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和硬件电路设计,基于自主开发的控制器,采用基于模型的控制软件开发流程,完成了整车道路试验。通过0-100km/h加速测试、不同载荷和不同道路坡度工况换挡测试,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换挡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舒会[6](2020)在《电动汽车行驶环境识别的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政策以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电动汽车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电动汽车采用驱动电机装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形式,能够降低整车对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的要求;通过对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进行辨识,得到修正电动汽车换挡规律的方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系统为研究平台,以提高汽车对行驶环境的自适应能力为研究目标,通过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建立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数学模型,对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预测;设计基于运动学、动力学的汽车质量、路面坡度识别方法和基于双级非线性观测器的汽车质量、路面坡度辨识方法;分析行驶环境识别方法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基于汽车质量、路面坡度的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修正方法。同时,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和多学科领域复杂系统建模仿真平台AMESim,建立了涵盖电动汽车整车模型、主减速器模型、自动变速模型、驱动电机模型、驾驶员模型和行驶环境模型等在内的电动汽车综合仿真平台,对挡位决策优化前后的整车动力性能和续驶里程性能进行预测。通过Matlab/Simulink和Freescale CodeWarrior设计编写控制策略,利用Vector公司CANape总线通讯测试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对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辨识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基于行驶环境自适应的电动汽车智能挡位决策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道路试验验证。
胡楠楠[7](2020)在《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加强,人们对降低汽车油耗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为目标的生态驾驶辅助系统得到更多的重视。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该系统能从整车及相关传感器获取汽车运行数据,经过计算得出最佳档位和车速等,并主动控制或者做出指示。本文研究的向驾驶员提示最佳档位的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即属于其中的一种。它基于车载诊断系统(OBD),从OBD接口获取整车运行参数,识别道路坡度,以及根据制定的降低换挡次数和油耗的换挡策略,指导驾驶员切换到燃油经济性更高的档位。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首先,阅读相关技术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优点。其次,针对现有的两参数经济性换挡策略和最小燃油消耗率换挡策略的换挡次数多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区间数学算法优化最小燃油消耗率换挡策略的区间算法换挡策略,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上述三种换挡策略的仿真模型。基于采集的工况数据的仿真表明,提出的区间算法换挡策略在不增加油耗的基础上,能明显减少换挡次数。然后,针对坡度道路换挡次数多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容差,牺牲一定的燃油经济性来降低换挡次数的方法。然后提出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坡度识别算法,改善了传统卡尔曼滤波(KF)算法需提前知道系统的噪声特性的不足。仿真表明,AKF算法具有良好的噪声自适应能力,对坡度的识别准确,可以用于容差调整。接着,设计了带有上述指示策略的生态驾驶指示装置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主要由OBD接口、STM32 F407开发板、显示屏和CAN分析仪等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通信程序,分析处理程序以及上位机软件组成。最后,通过道路试验验证生态驾驶指示装置在平路上的实际使用效果。试验招募了两个驾驶员,分别进行了无指示、两参数经济性换挡策略以及区间算法换挡策略三次对照试验。试验证明,区间算法换挡策略能在不明显增加换挡次数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张智超[8](2020)在《基于NSGA-Ⅱ与NLPQL算法的汽车传动系速比优化及换挡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数量逐年递增,世界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大,人们在追求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的同时,汽车的排放要求也更加严格。对于汽车而言,动力性和经济性是评价汽车整体性能最重要的两项指标,其传动系的匹配和换挡规律的制定是影响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汽车的传动系匹配和换挡规律优化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款配置6挡AMT自动变速器的乘用车为研究对象,在满足整车驾驶性能需求的条件下,利用Isight优化软件中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NLPQL)对传动系的传动比进行优化,并基于AVL Cruise软件中的GSP(Gear Shift Program)模块对换挡规律进行计算和优化,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以某款乘用车为研究对象,详细的介绍了Cruise软件的功能和建模步骤,分析了整车各模块的参数意义,并完成了对应参数的设置,然后基于搭建的整车模型,设置了仿真计算任务以及整车评价指标,并对计算模式进行选择分析以及完成仿真计算,最后将仿真结果和整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整车模型的准确性,为整车传动系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其次,分析传动系主减速比及各挡传动比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针对乘用车燃油消耗比较高的问题,选择变速器各挡传动比和主减速比为优化变量,以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以及最高车速作为动力性评价指标,以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循环工况的燃油消耗量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以各挡设计要求和整车设计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整车传动系参数优化数学模型,采用Isight优化软件与Cruise软件进行集成,建立联合仿真模型,利用优化软件中的NSGA-Ⅱ和NLPQL算法优化传动系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采用NSGA-Ⅱ和NLPQL算法组合优化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弥补了单一算法优化存在的劣势,与原车经济性相比,燃油消耗降低了11.81%。最后,基于优化得到的传动系最佳传动比,利用Cruise软件中GSP模块分别完成了以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主的换挡规律的计算,根据NEDC循环工况,得到优化之后的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并完成了不同换挡规律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循环工况下,动力性换挡规律的燃油消耗量为8.53L/100km,经济性换挡规律的燃油消耗量为7.89L/100km,优化之后的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的燃油消耗量为7.80L/100km。本文的研究表明,采用NSGA-Ⅱ和NLPQL相结合的组合优化算法对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并且在得到最优传动比的基础上,利用AVL Cruise中GSP模块优化换挡规律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王飞[9](2020)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及建模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是以动力电池为能量源,利用电机驱动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可以实现无污染、零排放,在整车的总体性能等方面接近或优于传统内燃机,其续驶里程能够满足一般行驶需求。当前日常使用的纯电动汽车多为固定速比的减速器装置,其对匹配的驱动电机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很大的储备功率而且工作时效率欠佳。且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控制方面等关键技术问题尚未突破,导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安全性及舒适性、成本高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想要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合理地匹配及优化。本文是以某一小型物流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动力系统进行参数匹配、传动系速比的优化、换挡规律等重点内容加以研究,并且搭建了整车仿真试验平台,分析验证了各个关键部件的选型及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其主要具体内容如下:一、论述了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构架和主要的关键部件;根据汽车理论知识为依据,建立驱动电机以及动力电池数学模型,以整车性能参数对其动力传动系统进行适当的选型与计算,得到该整车匹配参数初步匹配结果。二、搭建了纯电动汽车模型,包括驾驶员模块、电池模块、电机模块、逻辑换挡以及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块。通过在典型循环工况NEDC下验证整车模型的精确性,为后文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匹配两种方案以及汽车的性能仿真奠定了基础。三、对纯电动汽车中驱动电机关键部件以及传动系统传动比进行优化,以整车能耗为目标函数,汽车的行驶里程需求、动力性需求为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寻找全局最优解。建立动力电池寿命模型,寻求电池的最佳串并联方式;通过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单挡减速器以及两挡变速器、优化后的单挡减速器与两挡变速器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单挡减速器、两挡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情况下,整车的能量消耗减少约27%,工况续驶里程提高了约9.5%。四、根据整车的性能要求,确定传动系变速方案,绘制换挡曲线,并且比较详细的阐述了经济性换挡与动力性换挡,得到了最佳经济性换挡曲线和最佳动力性换挡曲线。本研究对匹配优化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参数、传动系速比以及换挡规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辛键[10](2020)在《高机动越野运输车动力性优化与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高机动越野运输车是一种机动性强,适应在山地等复杂地区行驶的轻型运输车辆。它通过性好,动力性强,机动灵活,而且具备运输功能。对在道路条件相对恶劣环境下完成运输任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针对其功能及特点设定了整车的质量参数、几何尺寸以及载货平台尺寸。其次对发动机进行了选型及参数确定,对传动系统以及影响车辆机动性能的各总成进行了选型和匹配,对装有液力变矩器车型进行动力匹配分析。动力性是高机动越野运输车各项性能中最基本的性能,是体现越野运输车高机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整车动力性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发动机和传动系各总成单独的性能,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与传动系匹配如何。研究高机动越野运输车的动力性是对其整车性能进一步研究的前提,所以在研制过程中对其动力性匹配计算及优化必不可少。此外,对整车动力性进行计算机仿真可使设计人员在整车设计之初对动力性进行预测,基本能确定该设计能否满足要求,进而能缩短时间节省成本。因此,在高机动越野运输车研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能力、拖挂能力等指标计算对动力性进行评价。高机动越野运输车综合了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的特点,因此对其机动性能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其动力性要求,还需考虑其通过性能和运输能力的评价。因此着重立足于其高爬坡能力、加速能力的同时,还应通过相应的指标计算评价其高通过性能、高越野能力及良好的安全运输能力。对越野运输车整车动力性优化设计研究是尤为必要的。对越野运输车的动力性优化首先进行数学建模,确定目标函数和优化变量,优化主要目标是在确保其最大爬坡度和最高车速的约束条件下,使其加速时间最短,进而确定最优传动比,达到整车动力性的最优化。借助MATLAB遗传算法工具探讨在发动机参数已定时如何优化变速器传动比,以使动力传动系统达到最佳匹配程度,分析了换挡规律对动力性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动力匹配、动力性计算与优化等方面仿真分析过程中对MATLAB的运用。
二、自动变速器控制的道路坡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变速器控制的道路坡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驾驶性的汽车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涉及的重要术语及相关概念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纵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
1.2.1 纵向驾驶意图研究现状 |
1.2.2 纵向控制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面向驾驶性的纵向动力学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驱动系统动态建模研究 |
2.2.1 发动机动态模型 |
2.2.2 考虑动静摩擦切换的液力变矩器模型 |
2.2.3 考虑换挡切换过程的变速器动力学模型 |
2.2.4 考虑弹性变形的传动轴模型 |
2.2.5 差速器模型 |
2.2.6 车轮旋转动力学模型 |
2.3 制动系统动态建模研究 |
2.3.1 制动踏板/助力建模 |
2.3.2 制动主缸/及比例阀建模 |
2.3.3 制动轮缸建模 |
2.3.4 制动器建模 |
2.4 实车试验验证 |
2.4.1 随机油门试验 |
2.4.2 加速制动试验 |
2.4.3 连续换挡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驾驶员纵向运动意图研究 |
3.1 引言 |
3.2 纵向运动意图分析 |
3.3 加速踏板速度意图的研究 |
3.4 加速踏板稳速意图的研究 |
3.5 加速踏板加/减速意图的研究 |
3.6 制动踏板意图研究 |
3.7 纵向运动意图综合应用 |
3.7.1 Pedal map标定方法研究 |
3.7.2 经典的pedal map设计方法 |
3.7.3 速度易控制性对比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带直接前馈的加速度闭环控制架构 |
4.3 系统稳态补偿校正方法研究 |
4.3.1 负载补偿 |
4.3.2 驱动稳态补偿校正 |
4.3.3 制动稳态补偿校正 |
4.4 基于内模原理的加速度闭环控制 |
4.4.1 等效二阶单位“1”系统辨识 |
4.4.2 加速度闭环控制设计及其验证 |
4.5 考虑载重/坡度的闭环控制研究 |
4.5.1 坡度估计方法 |
4.5.2 总质量估计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驱/制动/挡位多结构选择与切换过程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比力的驱/制动/挡位选择方法研究 |
5.2.1 驱动/制动选择方法研究 |
5.2.2 基于比力的选挡策略研究 |
5.3 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研究 |
5.3.1 挡位切换过程分析 |
5.3.2 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试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试验平台 |
6.3 试验验证 |
6.3.1 速度易控制性验证 |
6.3.2 纵向运动动态响应性能验证 |
6.3.3 驾驶感觉一致性验证 |
6.3.4 坡度/载重适应性验证 |
6.3.5 选挡策略验证 |
6.3.6 挡位切换过程控制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2)基于路面状况的战地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勘测车的研究现状 |
1.2.2 路面表征参数的研究现状 |
1.2.3 挡位决策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典型路面表征参数 |
2.1 典型路面特征 |
2.2 路面几何表征参数 |
2.2.1 路面不平度 |
2.2.2 坡度 |
2.3 路面力学表征参数 |
2.3.1 滚动阻力系数 |
2.3.2 路面附着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3 路面勘测车整车模型的建立 |
3.1 整车基本参数及传动系统结构 |
3.2 关键部件动力学模型 |
3.2.1 发动机模型 |
3.2.2 离合器模型 |
3.2.3 变速器模型 |
3.2.4 分动器及主减速器模型 |
3.2.5 轮胎模型 |
3.3 基于Car 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 |
3.3.1 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 |
3.3.2 车辆及道路参数模块 |
3.3.3 换挡策略模块 |
3.3.4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路面勘测车换挡规律研究 |
4.1 勘测车自动变速换挡过程 |
4.1.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
4.1.2 换挡过程及换挡品质评价 |
4.1.3 换挡过程离合器控制 |
4.2 换挡规律控制参数的选择 |
4.2.1 换挡规律理论基础 |
4.2.2 控制参数的选择 |
4.3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 |
4.3.1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制定 |
4.3.2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仿真分析 |
4.4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 |
4.4.1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的制定 |
4.4.2 最佳经济经换挡规律的仿真分析 |
4.5 换挡规律仿真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路面状况的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 |
5.1 坡道换挡策略研究 |
5.1.1 勘测车坡道行驶分析 |
5.1.2 坡道的识别 |
5.1.3 坡道换挡策略 |
5.1.4 坡道换挡策略的仿真分析 |
5.2 低附着路面换挡策略研究 |
5.2.1 勘测车低附着路面行驶分析 |
5.2.2 低附着路面的识别 |
5.2.3 低附着路面换挡策略 |
5.2.4 低附着路面换挡策略的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电控两挡自动变速器优化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电动车辆变速器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3.1 变速器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1.3.2 电动汽车变速器速比优化及能耗分析 |
1.3.3 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研究现状 |
1.4 电动车换挡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
1.4.1 变速器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1.4.2 电动车变速器换挡控制研究 |
1.5 多源耦合变速器控制研究进展 |
1.5.1 多源耦合变速器能量管理研究 |
1.5.2 多源耦合变速器模式切换过程控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电控两挡变速器结构设计及建模 |
2.1 两挡变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2.2 两挡自动变速器数学模型 |
2.2.1 两挡自动变速器的运动学模型 |
2.2.2 基于拉格朗日力学的变速器动力学建模 |
2.3 双向执行机构原理分析及建模 |
2.3.1 执行机构的自增力特性分析 |
2.3.2 执行机构分析与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两挡变速器的速比优化及节能机理研究 |
3.1 自卸车运行工况概述 |
3.2 整车仿真模型搭建 |
3.2.1 动力电机模型 |
3.2.2 动力电池模型 |
3.2.3 自卸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3.3 矿用自卸车两挡变速器换挡规律 |
3.4 多目标优化实施方案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4.3 随机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 |
3.5 优化结果分析及节能机理研究 |
3.5.1 动力性能对比 |
3.5.2 能耗经济性对比与分析 |
3.5.3 电池寿命衰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换挡过程平顺性优化控制研究 |
4.1 换挡过程的状态观测器设计 |
4.1.1 龙伯格观测器构建 |
4.1.2 卡尔曼滤波 |
4.2 观测器性能验证分析 |
4.2.1 仿真验证与分析 |
4.2.2 硬件在环验证 |
4.3 基于负载扭矩估计的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 |
4.4 基于H∞的换挡过程电机控制研究 |
4.4.1 换挡过程分析 |
4.4.2 H∞鲁棒控制器设计 |
4.4.3 H∞控制器分析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多源耦合无动力中断驱动系统研究 |
5.1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分析 |
5.1.1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结构设计 |
5.1.2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模型构建 |
5.2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功率分配策略研究 |
5.2.1 扭矩枚举功率分配策略 |
5.2.2 动态比例功率分配策略 |
5.2.3 控制策略硬件在环验证 |
5.3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参数优化 |
5.3.1 优化问题描述 |
5.3.2 参数优化结果 |
5.4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性能分析 |
5.4.1 动力性能分析 |
5.4.2 经济性表现分析 |
5.5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换挡过程控制 |
5.5.1 换挡控制策略 |
5.5.2 控制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城市物流车多挡变速电驱动桥换挡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驱动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纯电动汽车换挡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面向三挡电驱动桥的仿真模型建立 |
2.1 概述 |
2.2 仿真模型建立 |
2.2.1 驾驶员模型 |
2.2.2 电机模型 |
2.2.3 变速器模型 |
2.2.4 整车动力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三挡电驱动桥的参数辨识研究 |
3.1 概述 |
3.2 驾驶员意图识别研究 |
3.2.1 驾驶员驱动意图识别 |
3.2.2 驾驶员制动意图识别 |
3.2.3 驾驶意图识别模型的建立 |
3.2.4 驾驶意图识别结果分析 |
3.3 路面纵向坡度识别研究 |
3.3.1 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系统辨识法原理 |
3.3.2 FFRLS算法在路面纵向坡度识别中的应用 |
3.3.3 路面纵向坡度识别模型的建立 |
3.3.4 路面纵向坡度识别结果分析 |
3.4 物流车质量识别研究 |
3.4.1 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 |
3.4.2 EKF算法在整车质量识别中的应用 |
3.4.3 整车质量识别模型的建立 |
3.4.4 整车质量识别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适应的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
4.1 换挡规律综述 |
4.2 基本换挡规律的制定 |
4.2.1 基于动力性的换挡规律制定 |
4.2.2 基于经济性的换挡规律制定 |
4.3 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制定 |
4.3.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4.3.2 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多目标换挡点求解 |
4.4 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
4.4.1 换挡过程数学模型 |
4.4.2 换挡品质及评价指标 |
4.5 自适应的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制定 |
4.5.1 城市物流车质量变化对换挡规律的修正 |
4.5.2 驾驶员驾驶意图及路面纵向坡度对换挡规律的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
5.1 换挡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2 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2.1 综合性换挡规律动力性能仿真分析 |
5.2.2 综合性换挡规律经济性能仿真分析 |
5.2.3 综合性换挡规律综合性能仿真分析 |
5.3 自适应的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3.1 质量修正后的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3.2 驾驶员意图及路面纵向坡度修正后的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参数匹配与换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电驱动系统发展现状 |
1.2.1 纯电动汽车是否有必要匹配多挡位变速器 |
1.2.2 纯电动汽车电驱动自动变速箱类型 |
1.3 电驱动AMT系统关键问题研究现状 |
1.3.1 纯电动电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
1.3.2 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换挡规律 |
1.3.3 质量和坡度辨识算法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
2.1 纯电动车电驱动系统构型 |
2.1.1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布置方案 |
2.1.2 电驱动系统方案选择 |
2.2 整车性能指标需求 |
2.3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
2.3.1 驱动电机工作特性分析 |
2.3.2 电机功率参数匹配 |
2.3.3 电机转速参数匹配 |
2.4 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
2.4.1 纯电动汽车AMT控制原理 |
2.4.2 基于动态规划的AMT挡位数和速比优化 |
2.5 基于Amesim和Matlab的纯电动汽车仿真平台 |
2.5.1 整车仿真平台搭建 |
2.5.2 仿真平台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综合换挡规律研究 |
3.1 换挡规律类型 |
3.2 电驱动系统AMT理论换挡规律设计 |
3.2.1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设计 |
3.2.2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设计 |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综合性换挡规律设计 |
3.3.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简介 |
3.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换挡规律优化模型 |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换挡时刻优化 |
3.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4.1 不同换挡规律动力性对比 |
3.4.2 不同换挡规律经济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整车质量和道路坡道辨识方法 |
4.1 卡尔曼滤波算法原理 |
4.1.1 离散卡尔曼滤波算法 |
4.1.2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4.2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
4.3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车辆状态估计中的应用 |
4.4 质量和坡道估计仿真结果分析 |
4.5 基于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辨识的换挡规律在线修正方法 |
4.5.1 上坡行驶工况挡位修正策略 |
4.5.2 下坡行驶工况挡位修正策略 |
4.6 不同载荷与坡道工况仿真结果分析 |
4.6.1 上坡工况仿真结果 |
4.6.2 下坡工况仿真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驱动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及实车测试 |
5.1 两挡变速器控制软件设计 |
5.1.1 控制软件架构设计 |
5.1.2 换挡过程控制策略 |
5.2 两挡变速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1 AMT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5.2.2 AMT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实现 |
5.3 两挡电驱动系统实车测试验证 |
5.3.1 实车测试条件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电动汽车行驶环境识别的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汽车行驶环境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现状 |
1.3.1 汽车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辨识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基于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辨识的换挡规律修正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建模分析 |
2.1 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 |
2.2 电动汽车行驶动力学分析 |
2.3 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建模 |
2.3.1 整车动力学模型 |
2.3.2 驱动电机模型 |
2.3.3 AMT换挡模型 |
2.3.4 传动轴与主减速器模型 |
2.3.5 动力电池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汽车质量和坡度识别方法研究 |
3.1 汽车纵向动力学分析 |
3.2 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法的整车质量识别方法 |
3.2.1 基于Butter worth方法的高通滤波器设计 |
3.2.2 递归最小二乘法设计 |
3.3 基于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坡度识别方法 |
3.3.1 基于动力学的坡度识别 |
3.3.2 基于运动学的道路坡度辨识 |
3.3.3 基于动力学和运动学方法融合的坡度辨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双级非线性观测器的整车质量与坡度识别方法研究 |
4.1 双级非线性观测器基本假设条件 |
4.2 基于非线性估计器的整车质量与道路坡度识别方法 |
4.2.1 基于一级估计器的整车质量识别 |
4.2.2 基于二级估计器的道路坡度识别 |
4.3 识别结果与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识别的电动汽车换挡规律 |
5.1 汽车换挡规律类型 |
5.2 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换挡规律 |
5.2.1 电动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 |
5.2.2 电动汽车经济性换挡规律 |
5.3 整车质量对换挡规律的修正 |
5.4 道路坡度对换挡规律的修正 |
5.4.1 上坡时的换挡规律 |
5.4.2 下坡时的换挡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真分析与实车试验 |
6.1 基于AMESim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搭建 |
6.1.1 行驶工况模块 |
6.1.2 动力电池模块 |
6.1.3 驱动电机模块 |
6.1.4 AMT模块 |
6.1.5 驾驶员模块 |
6.1.6 整车模块 |
6.2 仿真结果分析 |
6.2.1 动力性能仿真分析 |
6.2.2 经济性能仿真分析 |
6.3 电动汽车试验平台 |
6.3.1 试验车辆 |
6.3.2 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平台 |
6.4 动力传动系统台架平台 |
6.4.1 基于整车质量修正的换挡规律试验 |
6.4.2 基于道路坡度修正的换挡规律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态驾驶概述 |
1.3 生态驾驶发展历程 |
1.3.1 初始阶段:教育 |
1.3.2 中级阶段:生态驾驶指示器 |
1.3.3 高级阶段:智能化、网联化 |
1.4 生态驾驶应用现状 |
1.5 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关键技术 |
1.5.1 生态驾驶指示策略的制定 |
1.5.2 驾驶员驾驶意图和道路识别 |
1.5.3 交通信息获取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生态驾驶策略及模型搭建 |
2.1 换挡策略概述 |
2.2 汽车动力学分析 |
2.2.1 汽车驱动力 |
2.2.2 汽车行驶阻力 |
2.2.3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
2.3 两参数经济性换挡策略制定 |
2.4 最小燃油消耗率换挡策略制定 |
2.5 区间算法换挡策略制定 |
2.5.1 区间数和区间优化问题的定义 |
2.5.2 不确定约束的转换 |
2.5.3 不确定目标函数的转换 |
2.5.4 转换后的确定性优化问题 |
2.5.5 区间算法换挡策略的模型建立 |
2.5.6 基于遗传算法的燃油消耗率值寻优 |
2.6 换挡策略的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 |
2.7 坡度对区间算法换挡策略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坡度识别 |
3.1 识别坡度的方法 |
3.1.1 坡度传感器法 |
3.1.2 加速度传感器法 |
3.1.3 理论法 |
3.2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介绍 |
3.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坡度识别算法设计 |
3.4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坡度识别仿真模型的搭建及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4.1 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1 STM32 f407 开发板 |
4.1.2 OBD技术 |
4.1.3 CAN通讯 |
4.1.4 CAN分析仪与上位机 |
4.2 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通信程序 |
4.2.2 分析处理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5 道路试验研究 |
5.1 坡度识别试验方案 |
5.2 坡度道路确定容差试验方案 |
5.3 平路区间算法换挡策略试验 |
5.3.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NSGA-Ⅱ与NLPQL算法的汽车传动系速比优化及换挡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传动系优化匹配研究现状 |
1.3 换挡规律优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AVL Cruise的整车仿真模型 |
2.1 引言 |
2.2 AVL Cruise仿真软件介绍 |
2.2.1 软件简介 |
2.2.2 基于Cruise的建模步骤 |
2.3 建立乘用车整车模型 |
2.3.1 整车基本参数 |
2.3.2 车辆模块的建立 |
2.3.3 发动机模块的建立 |
2.3.4 离合器模块的建立 |
2.3.5 变速器模块的建立 |
2.3.6 主减速器模块的建立 |
2.3.7 差速器模块的建立 |
2.3.8 制动器模块的建立 |
2.3.9 车轮模块的建立 |
2.3.10 驾驶室模块的建立 |
2.3.11 AMT控制模块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乘用车整车性能仿真分析与模型验证 |
3.1 引言 |
3.2 动力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 |
3.2.1 车辆动力性指标 |
3.2.2 车辆经济性指标 |
3.3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3.4 仿真任务设置 |
3.4.1 计算任务的设定 |
3.4.2 计算模式的选择 |
3.5 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分析 |
3.5.1 动力性仿真分析 |
3.5.2 燃油经济性分析 |
3.6 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乘用车动力传动系参数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传动系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4.2.1 主减速比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4.2.2 自动变速器传动比及挡位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4.3 建立乘用车传动系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
4.3.1 设计变量的选取 |
4.3.2 确定目标函数 |
4.3.3 约束条件的建立 |
4.4 基于NSGA-Ⅱ和 NLPQL算法的速比优化 |
4.4.1 优化算法的选择 |
4.4.2 Isight软件及流程介绍 |
4.4.3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4.5 优化过程与结果 |
4.5.1 优化过程 |
4.5.2 优化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ruise GSP模块换挡规律的优化 |
5.1 引言 |
5.2 乘用车AMT换挡规律的制定 |
5.2.1 GSP的功能简介 |
5.2.2 GSP Generation模块参数设置 |
5.2.3 动力性和经济性换挡规律的制定 |
5.3 GSP Optimization模块参数设置 |
5.4 换挡规律优化 |
5.5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及建模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力学模型与整车性能方法计算 |
2.1 纯电动汽车受力模型 |
2.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 |
2.2.1 最高车速分析 |
2.2.2 加速时间分析 |
2.2.3 最大爬坡度分析 |
2.3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分析 |
2.3.1 等速续驶里程分析 |
2.3.2 工况续驶里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
3.1 动力传动系统布置方式 |
3.2 整车基本参数与性能要求 |
3.3 驱动电机选型及参数匹配 |
3.3.1 电机的选型及工作特性 |
3.3.2 驱动电机额定电压选择 |
3.3.3 驱动电机功率选择 |
3.3.4 驱动电机转速选择 |
3.3.5 驱动电机转矩选择 |
3.4 动力电池选型及参数匹配 |
3.4.1 动力电池类型选择 |
3.4.2 动力电池数目的选择 |
3.4.3 动力电池组容量的计算 |
3.5 传动系传动比的设计 |
3.5.1 传动系统挡位数目选择 |
3.5.2 单挡传动装置可行性设计 |
3.5.3 主减速器与两挡变速器速比的设计 |
3.6 两种方案匹配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 |
4.1 建模方法概述 |
4.2 纯电动汽车部件建模 |
4.2.1 驾驶员模型 |
4.2.2 驱动电机模型 |
4.2.3 动力电池模块 |
4.2.4 变速器模块 |
4.2.5 换挡策略的制定 |
4.2.6 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 |
5.1 动力系统参数优化的一般方法 |
5.2 基于遗传算法动力系统参数优化求解 |
5.2.1 遗传算法简述 |
5.2.2 变量的选择 |
5.2.3 目标函数 |
5.2.4 约束条件 |
5.2.5 建立适应度函数 |
5.2.6 传动参数优化求解 |
5.3 动力电池参数优化 |
5.3.1 磷酸铁锂电池寿命模型 |
5.4 单挡减速器优化前后对比 |
5.5 两挡变速器优化前后对比 |
5.6 单挡减速器与两挡变速器优化后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动系统变速方案与换挡规律分析 |
6.1 传动系统变速方案选定 |
6.2 换挡规律分类 |
6.2.1 控制参数分类 |
6.2.2 优化目标分类 |
6.3 纯电动汽车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 |
6.4 纯电动汽车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高机动越野运输车动力性优化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越野运输车的特点 |
1.2.2 动力匹配计算发展 |
1.2.3 动力优化与仿真发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整车主要参数设定 |
1.3.2 总成选型及动力匹配 |
1.3.3 整车动力优化研究 |
1.3.4 动力性仿真分析 |
第2章 整车主要参数设定 |
2.1 质量参数 |
2.1.1 装载质量 |
2.1.2 整备质量 |
2.1.3 牵引质量 |
2.2 车辆几何尺寸参数 |
2.2.1 载货平台尺寸 |
2.2.2 整车长宽高 |
2.2.3 轮距和轴距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总成型式及主要参数 |
3.1 发动机选型及参数 |
3.2 传动系选型及参数确定 |
3.2.1 变速器及传动比 |
3.2.2 车桥选型 |
3.2.3 分动器选型 |
3.2.4 液力变矩器匹配分析 |
3.3 其他部件总成型式 |
3.3.1 悬架 |
3.3.2 车轮 |
3.3.3 转向系统 |
3.3.4 制动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动性能评价 |
4.1 动力性计算 |
4.1.1 最高车速 |
4.1.2 功率平衡计算 |
4.1.3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计算 |
4.1.4 直接档的加速能力 |
4.1.5 满载爬公路长坡的稳定车速 |
4.1.6 最大爬坡度 |
4.1.7 最低稳定车速 |
4.1.8 拖挂能力 |
4.2 通过性计算 |
4.2.1 接近角/离去角 |
4.2.2 最小离地间隙 |
4.2.3 垂直越障高度 |
4.2.4 越壕宽度 |
4.2.5 最大行驶侧坡 |
4.2.6 顶起失效的障碍条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力传动系统优化 |
5.1 整车性能数学模型建立 |
5.2 动力性优化分析 |
5.2.1 设计变量的选取 |
5.2.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5.3 优化算法与结果 |
5.4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分析 |
5.4.1 换挡规律对动力性的影响 |
5.4.2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力性仿真分析 |
6.1 仿真系统简介 |
6.2 仿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自动变速器控制的道路坡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驾驶性的汽车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D]. 金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路面状况的战地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D]. 齐浩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电控两挡自动变速器优化与控制[D]. 谭森起.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城市物流车多挡变速电驱动桥换挡控制策略研究[D]. 李晋严. 吉林大学, 2021(01)
- [5]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参数匹配与换挡控制研究[D]. 王超. 山东大学, 2020(10)
- [6]电动汽车行驶环境识别的方法与应用研究[D]. 舒会. 吉林大学, 2020(08)
- [7]生态驾驶操作信息指示系统研究[D]. 胡楠楠. 江苏大学, 2020(02)
- [8]基于NSGA-Ⅱ与NLPQL算法的汽车传动系速比优化及换挡规律研究[D]. 张智超.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9]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及建模仿真研究[D]. 王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高机动越野运输车动力性优化与仿真研究[D]. 辛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