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冯欣[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丁潇颖[2](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朱厢炜[3](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姜似海[4](2018)在《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为切入点,在对搬迁的原因和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家扶贫政策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获得扶贫搬迁指标和国家政策扶持。并在移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搬迁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彝族移民如何利用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社会结群,以及作为少数派的哈尼族移民遭遇彝族文化冲击时如何实现适应与调适。同时搬迁后,搬迁人口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与具体的环境相结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发展路径选择。最终,不同的搬迁人口在资源转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参与区域开发的机会实现自身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拓展,进而如何利用新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从而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即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关系中实现搬迁人口经济收入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秩序重构。从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来看,该搬迁项目的安置类型属于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就作为避灾和摆脱迁出地居住空间限制而言,已达到其最初目的。并且行政村内就近安置搬迁人口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社会文化空间和放弃原来的耕地等自然资源,因此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现适应与调适。但作为扶贫和拓展搬迁人口发展空间的途径而言,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并没有因搬迁本身而使得搬迁人口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其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的进一步获得依然依赖于国家扶贫政策和区域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支持。因此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脱贫与发展的目标,还取决于搬迁人口能否有效利用原来的资源以及充分利用优先获得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享受扶贫资源分配的权利拓展自身的资源禀赋的同时,通过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在旅游开发中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从而利用国家产业扶贫的契机调整耕地利用制度和从业结构,并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格局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事实上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不同地区因其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差异,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以及潜在搬迁对象之间在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搬迁对象类型以及搬迁实施过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而言,作为国家和政府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政策支撑上,表现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的双重特征。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来看,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部分村民居住安全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迁移的方式获得新的居住空间,使得生活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搬迁户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受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以及危房改造户等;但从国家扶持政策的角度来看,又将搬迁对象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同步搬迁户)两种类型;从民族成分来看,良心寨村搬迁户还可以划分为彝族和哈尼族两种类型。从而使得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上,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村民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以及多方利益博弈导致搬迁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并且不同搬迁户类型不仅反映了不同搬迁人口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导致搬迁户之间对扶贫资源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利用方式差异,从而形成不同搬迁对象实现脱贫和发展的路径差异。质而言之,是不同搬迁户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期待差异,即基于不同的机会成本考量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实现脱贫、发展途径。在不同搬迁人口选择、支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机会、能力和方式差异中,以及由这些资源构成的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格局中,不同搬迁人口支配的不同资源的资源存量和增量的组合、增长过程不断行塑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在资源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且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本累积向象征资本累积的资本转化,从而实现“权利的重新配置”或“支配性结构权利”的再分配。积极参与占主导地位的现存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重塑自身新的社会地位的能动主体。基于此,使得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获得意义。
吴越菲[5](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沈东[6](2017)在《由城入乡: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文中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逆城市化"提出以来,这一概念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议题。中国学者对"逆城市化"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吸收、引进、消化、反思,逆城市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共同介入下,逆城市化研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不仅有核心期刊论文的不断发表,同时还有以"逆城市化"为主题的学位论文涌现。加强逆城市化本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构,进一步深化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城市化是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的逆城市化实践。1949年以来,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不同历史时段,表现出快慢强弱的不同发展态势。与主流城市化相伴随的,是大量农业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进行"农转非"的身份转化,进而实现"市民化"的角色转型。本文基于安镇的调查发现,在主流的城市化进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段,发生过不同类型的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的逆城市化实践。作为一个建制镇的安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点。城市化进程中的安镇,在直观展现镇区面积扩大、户籍人口"农转非"以及农民"进城务工"等主流城市化趋势的同时,也呈现出多样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形式。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无结构访谈法以及参与观察法等多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深入田野调查发现,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表现出较大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西方逆城市化理论无法有效解释中国的逆城市化实践。西方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达到70%—80%的产物,表征的是一种"高度城市化"背景下由"城市病"触发的"城市人口外流"这一"社会事实"。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不仅完全不同于西方逆城市化,并且,在不同时段,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表现出阶段性特征,蕴藏着独特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趋势,对主流的城市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安镇的考察,本文运用"国家——社会——个体"这一分析框架,统筹兼顾宏大理论叙事与微观实证研究、动态历史分析与静态问题论述、整体制度分析与个体行为考察等多重视角,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第一,以户籍人口"非转农"为实践形式的政策准入型逆城市化;第二,以常住人口农民工"离城返乡"为实践形式的理性选择型逆城市化。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中,国家、社会以及个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呈现出不同的面相,以不同的姿态介入其中,并在不同层面决定着逆城市化的发生发展。本文进一步对两种人口逆城市化实践进行了类型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其整体特征。研究发现,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在时间节点、发生机制、社会群体以及对城市化影响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不同类型人口逆城市化实践逻辑的内在规定性作用。同时,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体三个维度,又呈现出整体性特征,这主要是是受制于当代中国城市化的整体战略定位。也就是说,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并不是对城市化的反叛与背离,而是以不妨碍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为前提,以促进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为目标,作为城市化的配套,共生于现代化的母体之中。本文发现,中国城市化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人口逆城市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政策准入与理性选择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逆城市化,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体的结构性作用下,分别蕴藏着"社会转型"与"个体赋权"的实践逻辑。正是在这一实践逻辑的作用下,逆城市化的本土实践才会以不同于西方逆城市化的图景展现出来,进而决定了逆城市化的本土理论从单一走向多元,实现对西方逆城市化理论的解构与重构。本文的研究旨趣,不在于西方逆城市化理论在本土语境中的"证实"或"证伪",其最终目标在于通过对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这一本土实践的考察,实现逆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构,并尝试提出与西方逆城市化理论相呼应的"中国逆城市化理论"。
王恺[7](2015)在《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在建国之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其缺陷日益凸显,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应当看到,大部分户籍改革政策并没有真正触及城市公共资源供给和分配的利益根源,并没有出现对大多数流动人口有实质性意义的破冰举措,因而难以对城镇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各地开展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存在较大的差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意义,同时各类不同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在各地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通过比较全国不同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将其归纳分类为小城镇采用的“先三后一”型,大中城市及区域性户籍制度改革中采用的“以一化二”型、“三元过渡”型、“合二为一”型。江苏省采用的“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其产生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全国领先,但省内差异巨大,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居民福利等各个方面。其次,江苏省已开展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措施内容,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缺陷也十分明显。通过比较上海市、广东省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寻找值得江苏省借鉴的优秀经验。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户籍制度改革应当遵循尊重地方区域差异和居民意愿等方面的改革基本思路,在改革具体措施上,重点在分类设定城市落户条件、推动人口信息系统的建设、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朱光喜[8](2014)在《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 ——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治理问题的日益复杂性及政府内部职能分工的专业性等原因,政策协同成为政策管理的基本任务以及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当协同的各个领域的政策存在某个领域的政策方案和准则成为其它领域政策的方案和准则的依据时就表现为政策粘嵌。在我国的政策实践中经常出现这种独特的政策协同现象,并且事实上它既可以是政府治理的手段,也可以成为政策改革的阻力。但在政策科学的文献中,对常规的政策协同讨论较多,对高度协同的政策粘嵌的生成和变迁缺乏理论关注。本文以政策关系和政策变迁为视角,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为中心的多领域政策粘嵌60多年来的变迁为启发性案例,对政策粘嵌的形成和功能,分离的原因、途径和效果,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我国政策管理和政府治理的困境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政策粘嵌由“战略性共识”、“结构性规划”和“程序性操作”三个要素共同作用构建形成。政策粘嵌的结构根据其涉入的领域的数量及其关系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粘嵌、多维粘嵌和网络粘嵌。多维粘嵌和网络粘嵌结构是由直接设计、间接转换以及模仿扩散等途径渐进形成的。政策粘嵌的功能逻辑是,通过跨领域的一体化政策框架降低政策间的运行成本和有效利用限政策资源以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也就是通过政策结构的调整来组合和优化单项或单个领域政策的分配、再分配和控制的基本功能以将其导向特定的政策目标。从原始政策目标或者政府意图之外的标准来看,政策粘嵌存在扭曲公共政策正常基本功能运行的负功能,表现为资源分配失衡、社会控制过度以及政策粘嵌中“中心”政策的变异,这是政策粘嵌分离的内在原因;当社会发展阶段发生转变的时候,国家和政府所面临的复杂性公共问题和政策目标也会发生改变,原来政策粘嵌的基本功能在方向上就与新的政策问题和目标不匹配,这是政策粘嵌分离的外在压力。但是由于一方面各个领域的政策之间在方案设计的“技术”上高度依赖和关联,另一方面形成的一体化的多领域政策集合在资源分配优先序或社会控制方向上高度一致而导致“利益”格局固化,构成“政策矩阵”的政策粘嵌一旦形成就具备产生路径依赖的基本条件,其影响是粘嵌关系中任何单个领域的政策或单项政策变迁的困难,进而又导致政策粘嵌难以分离。政策粘嵌的分离有“外部冲击的革命模式”和“内部能动的改革模式”两种。但是在国家基本制度不发生变革和需要避免出现政策体系动荡的情况下,“内部能动的改革模式”是理性的选择。在具体改革方式上,依据政策粘嵌中不同领域政策改革“时序”的选择(历时还是共时)以及“改革点”的选择(“中心”政策还是“外围”政策),有中心突破、外围剥离和双向改革三种基本途径。中心突破途径包括全面改革方式、局部调整方式和变相传导方式,外围剥离途径包括替换分流方式、连带松动方式、倒逼脱钩方式和矫正调适方式。政策粘嵌的基本特点是不同领域政策方案设计“技术”上的关联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资源分配或社会控制“利益”上的目标导向性,因此政策方案设计“技术”层面的“工具替代性”和资源分配或社会控制“利益”层面的“利益阻滞性”是影响其分离效果的两个变量。基于“工具替代性”的强、中、弱三个层次和“利益阻滞性”的大、小两种情况的差异,政策粘嵌分离的效果表现为完全分离、基本分离、部分分离、有限分离四种基本情况以及“区域分离”的特殊情况。将分析视角从政策粘嵌扩展至“政策关系”,将政策粘嵌的分离扩展至“政策变迁”,还可以发现不同状态的“政策关系”对“政策变迁”的影响。在政策协同关系下,问题的显现可能性小,议题触发主要依靠决策者内部主张,政策改革的结果要么是陷入僵局,要么只能是渐进调适;在政策冲突关系下,问题显现的可能性大,议题触发往往由目标群体外部直接倡议,政策改革的结果是快速变迁。户籍政策粘嵌的分离还显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策的管理存在“协同”和“反协同”的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运用政策协同作为治理手段来克服政府架构中的政策不协调以解决复杂性问题,另一方面却又经常制造了不合理的政策协同从而需要“反协同”改革。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碎片化的权威主义”决策体制和“运动型治理”中的“政策群”协同机制。要破解这种困境,需要加强各领域政策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规划的科学性和战略性;当然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对国家党政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核心目标是在政府架构中形成成熟的常规治理机制。
俞玲[9](2013)在《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等就业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但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却人为地将户口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限制人口迁移和自由流动,严重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导致不同户籍身份劳动者之间的就业不平等。户籍制度是影响我国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制度根源。本文试图对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就业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考察了现行户籍制度形成和改革的历史,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果和局限性,详细论证了不同历史阶段户籍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并利用最近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当前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的特征、程度和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本文从自由迁徙权和公民身份角度探讨了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机制,由此指出促进平等就业的政策方向。本文的研究表明:(1)、计划经济时期,户籍制度阻隔了我国城乡交流和人口乡城流动,造成城乡劳动者就业隔绝,户口成为决定劳动者就业机会、收入、劳动保障和福利的首要因素。(2)、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仍是阻碍我国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的重要障碍,同时,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流动政策的调整,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内容和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3)、实证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仍存在就业的户籍歧视,主要表现为劳动者职业选择的区域歧视、社会保险的城乡歧视和区域歧视,前者的歧视程度已较低,后者的歧视程度相对较高。(4)、实证研究发现,2012年社会保险的城乡歧视和区域歧视与2009年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城市公共服务成为当前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的主要内容。本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历史和现状,从区域歧视和城乡歧视两个方面深入考察了户籍歧视对劳动者工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归纳和论证了平等就业内涵的动态发展过程,弥补了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杨凯[10](2011)在《社会流动与法律发展——以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1〕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动很快就导致了对现行户籍制度的强烈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户籍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和诸多问题,人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说,在当前的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种社会管理制度能够引发如此多的不满和要求改革的呼
二、广西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2 农业水价分担 |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名词解释 |
2.1.1 农业水价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分工理论 |
2.2.4 效用价值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
3.4 改革成效 |
3.4.1 节水成效显着 |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3.5.1 改革特征 |
3.5.2 存在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
4.1 指标识别 |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
4.1.2 指标选择原则 |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权重确定 |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
4.4.1 模型介绍 |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Mitchell评分法 |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
5.2.1 利益关系 |
5.2.2 利益诉求 |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
5.3.1 指标体系 |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
5.4.1 分担主体识别 |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2.1 评价体系构建 |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
7.2.1 标准确定 |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
7.3.1 合理定价机制 |
7.3.2 政策倾斜机制 |
7.3.3 农户参与机制 |
7.3.4 社会参与机制 |
7.3.5 保障机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一) 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资源禀赋的研究 |
(二) 有关机会结构的研究 |
(三) 有关人的发展能力的研究 |
(四) 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 |
(五) 有关移民社区重建的研究 |
(六) 有关农村(农业) 资源配置的研究 |
四、中心论点 |
五、田野点概况 |
(一) 牛角寨乡概况 |
(二) 良心寨村概况 |
第一章 良心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 |
第一节 搬迁的原因 |
一、自然灾害频发 |
二、水资源紧张 |
三、土地、山林资源匮乏 |
四、居住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 |
五、文化习俗的影响 |
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足 |
第二节 迁入地概况 |
一、选址原则 |
二、迁入地条件 |
第三节 投资预算、发展规划及预期效益 |
一、投资预算 |
二、发展规划 |
三、预期效益 |
第二章 搬迁对象与分户现象 |
第一节 搬迁对象的识别、规模调整与搬迁户类型 |
一、搬迁对象范围 |
二、贫困户的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的价值评判 |
三、搬迁对象的识别 |
四、搬迁对象的变化与搬迁规模的调整 |
五、搬迁户类型 |
第二节 搬迁户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一、搬迁户补助政策 |
二、不同搬迁批次的补助标准 |
三、搬迁户人均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第三节 分户现象及意义 |
一、“农转非”与分户类型 |
二、分户的原因 |
三、分户的意义 |
第三章 搬迁项目实施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第一节 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一、宅基地分配原则 |
二、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第二节 住房建设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一、住房建设标准 |
二、住房超标建设与政策纠偏 |
第四章 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第一节 社区组织重建 |
一、庙会组织 |
二、厨房组织 |
三、搬迁精英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社会关系重构 |
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关系重构 |
二、迁入地村民组重构 |
三、搬迁人口的关系重构 |
第三节 搬迁人口的适应与调适 |
一、“彝族特色村”问题 |
二、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三、搬迁人口生产生活的适应与调适 |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脱贫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搬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资源禀赋状况 |
二、随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第二节 搬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机会结构状况 |
二、随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能力评估 |
一、搬迁人口年龄结构及分布 |
二、搬迁人口文化水平及技能分布 |
第四节 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与脱贫发展路径差异 |
一、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
二、搬迁户资源配置差异 |
三、搬迁户实现脱贫发展的路径差异 |
第六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构成要素 |
一、自然资源权属的转移 |
二、人口的转移 |
三、人力资本的转移 |
四、物质资本的转移 |
五、神圣事物的转移 |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资源拓展 |
一、自然资源的拓展 |
二、社会资源的拓展 |
三、人力资源的拓展 |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一、自然资源重新配置 |
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
三、物质资本重新配置 |
第四节 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意义 |
一、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意义 |
二、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社会意义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后记 |
(5)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
(三) 研究意义 |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业转移人口 |
(二) 市民化 |
(三) 选择性市民化 |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一) 理论视角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
三、未尽的探索 |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
附录三: 访谈大纲 |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
后记 |
(6)由城入乡: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意识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三、本文运用的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本文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思路 |
五、资料来源与创新之处 |
(一) 资料来源 |
(二)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 城市化 |
(二) 逆城市化 |
(三) 相关的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一) 西方逆城市化理论的时代背景 |
(二) 西方逆城市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 西方逆城市化理论的前提性假设 |
(四) 西方逆城市化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安镇的实践 |
一、安镇的基本概况 |
(一) 历史演变 |
(二) 地理环境 |
(三) 行政区划 |
(四) 人口结构 |
(五) 经济结构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安镇 |
(一) 农村土地的城市化 |
(二) 户籍人口"农转非" |
(三) 农民的"进城务工" |
三、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 |
(一) 户籍人口"非转农" |
(二) 农民工"离城返乡" |
第四章 政策准入型逆城市化:户籍人口"非转农"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非转农" |
二、弹性政策制定 |
(一) 二元结构松动 |
(二) 户籍政策改革 |
(三) 土地政策调整 |
三、农村比较优势 |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 |
(二) 宅基地使用权 |
(三) 集体收益分配权 |
四、个体身份转换 |
(一) 农村籍大学毕业生 |
(二) "农转非"的新市民群体 |
五、政策准入型逆城市化 |
第五章 理性选择型逆城市化:农民工"离城返乡"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离城返乡" |
二、国家战略规划 |
(一) 二元结构的作用 |
(二) 政府政策的支持 |
(三) 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城乡推拉作用 |
(一) 职业选择 |
(二) 户籍身份 |
(三) 社会网络 |
(四) 情感认同 |
四、个体理性选择 |
(一) 返乡养老 |
(二) 返乡就业 |
(三) 返乡创业 |
五、理性选择型逆城市化 |
第六章 逆城市化的类型比较与整体特征 |
一、逆城市化:一个比较的维度 |
(一) 城乡关系 |
(二) 人口流动 |
(三) 城乡移民 |
二、类型比较 |
(一) 时间节点 |
(二) 发生机制 |
(三) 社会群体 |
(四) 城市化影响 |
三、整体特征 |
(一) 国家:由政策准入到逐步放开 |
(二) 社会:由城先乡后到城乡统筹 |
(三) 个体:由身份依赖到自主迁徙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一、结论 |
(一) 城市化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人口逆城市化的多样性 |
(二) 逆城市化的本土实践逻辑:国家、社会与个体 |
(三) 逆城市化的本土理论重构:从单一走向多元 |
二、讨论 |
(一) 真还是伪? |
(二) 同质还是多样? |
(三) 阻碍还是促进? |
三、余论 |
(一) 本文的个案代表性 |
(二) 西方逆城市化现象在中国的可能性 |
(三) 中国城市化一般规律再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安镇行政变迁 |
附录二:安镇地名图 |
附录三:安镇城乡社区基本情况 |
附录四: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附录五:安镇2012—2030年总体规划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概述 |
一、户籍与二元户籍制度 |
(一) 户籍与户籍制度 |
(二) 二元户籍制度 |
二、户籍制度改革与“合二为一”型路径 |
(一)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 |
(二) 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多样化路径 |
(三) “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的特征 |
三、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利益群体理论 |
(二) 路径依赖理论 |
第二章 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
一、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 |
(一) 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现代国家公民权利的实现 |
(二) 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平等 |
(三) 二元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 |
二、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
(一)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全国领先 |
(二) 省内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着 |
(三) 省内城市化程度区域差异显着 |
(四) 省内居民福利待遇区域差异显着 |
第三章 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 |
一、改革的措施 |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
(二) 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 |
(三) 实行有利于吸引人才及资金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 |
(四) 取消对申请迁入城市投靠亲属的条件限制 |
(五) 改革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 |
(六) 进一步下放户口审批权限 |
二、改革的积极效果 |
(一) 推进了全省城市化进程 |
(二) 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
(三) 优化了城市人口结构和素质 |
(四) 缓解了部分城市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 |
(五) 改革总体平稳,未引起大规模波动 |
第四章 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 全省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仍未出台 |
(二) 城乡居民福利待遇仍有差别 |
(三) 各省辖市落户门槛存在明显差异 |
二、问题的形成原因 |
(一) 省内发展区域差异显着 |
(二) 政府的有限理性与渐进主义改革步伐 |
(三) 发展主义政绩观与地方政府的选择 |
(四) 农民权利意识的缺乏及其与城市居民博弈过程中的劣势地位 |
第五章 深化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的策略措施 |
一、国内其他省份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 |
(一) 上海市户籍制度改革 |
(二) 广东省户籍制度改革 |
二、完善江苏省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一) 因城而异,因群而异 |
(二) 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 |
(三) 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
(四) 保障转移人口土地权益 |
三、推进江苏省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一) 分类设定城市的落户条件 |
(二) 建立和完善全省互联的人口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 |
(三) 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 推进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 ——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政策关系”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政策变迁”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户籍政策”的文献综述 |
四、文献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分析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分析概念 |
一、政策关系 |
二、政策协同 |
三、政策粘嵌 |
四、政策粘嵌分离 |
五、户籍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政策协同理论 |
二、结构功能理论 |
三、路径依赖理论 |
四、政策工具理论 |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
六、政策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户籍政策粘嵌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户籍政策 |
一、户籍政策确立的背景 |
二、户籍政策确立的过程 |
三、户籍政策的核心内容 |
第二节 以户籍为中心的政策粘嵌 |
一、户籍——粮油政策粘嵌 |
二、户籍——就业政策粘嵌 |
三、户籍——住房政策粘嵌 |
四、户籍——教育政策粘嵌 |
五、户籍——社会保障政策粘嵌 |
六、户籍——计划生育政策粘嵌 |
第四章 政策粘嵌的形成与功能 |
第一节 政策粘嵌的形成 |
一、政策协同的基本方法 |
二、户籍政策粘嵌关系的构建 |
三、户籍政策粘嵌结构的形成 |
第二节 政策粘嵌的功能 |
一、政策粘嵌的功能逻辑 |
二、户籍政策粘嵌的功能逻辑 |
三、户籍政策粘嵌的功能评估 |
第五章 政策粘嵌分离的原因 |
第一节 政策粘嵌的负功能 |
一、资源分配失衡 |
二、社会控制过度 |
三、中心政策变异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政策目标调整 |
一、宏观政策体制转型 |
二、目标群体状态改变 |
三、政府战略目标调整 |
第六章 政策粘嵌分离的途径 |
第一节 政策粘嵌分离途径的理论分析 |
一、政策粘嵌分离的路径依赖 |
二、政策粘嵌分离途径的理论模式 |
第二节 户籍政策粘嵌分离的中心突破途径 |
一、变相传导方式 |
二、局部调整方式 |
三、全面改革方式 |
第三节 户籍政策粘嵌分离的外围剥离途径 |
一、替换分流方式 |
二、连带松动方式 |
三、倒逼脱钩方式 |
四、矫正调适方式 |
第四节 户籍政策粘嵌分离的双向改革途径 |
第七章 政策粘嵌分离的效果 |
第一节 政策粘嵌分离效果的理论分析 |
一、工具替代性 |
二、利益阻滞性 |
三、分离效果的理论模式 |
第二节 户籍政策粘嵌的完全分离和基本分离 |
一、完全分离 |
二、基本分离 |
第三节 户籍政策粘嵌的部分分离和有限分离 |
一、部分分离 |
二、有限分离 |
第四节 户籍政策粘嵌的区域分离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扩展讨论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2 户籍制度影响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文献综述:理论与实证 |
2.1 基本概念 |
2.2 户籍制度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2.3 户籍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户籍制度与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历史考察:1958年—1978年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2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 |
3.3 户籍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
3.4 户籍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演变:1979年—2012年 |
4.1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主要内容 |
4.2 户籍制度改革的简要评析 |
4.3 户籍制度改革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基于劳动力流动政策演变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工资与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介绍与统计分析 |
5.2 劳动者工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5.3 劳动者职业选择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5.4 结论 |
6 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与的实证研究:从2008年到2012年 |
6.1 模型与方法 |
6.2 劳动者医疗保险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6.3 劳动者养老保险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6.4 劳动者失业保险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6.5 总结与进一步的讨论 |
7 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就业的机制探究——兼论对策与建议 |
7.1 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就业的机制 |
7.2 推动劳动者就业平等的政策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社会流动与法律发展——以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社会转型与户籍制度改革 |
(一) 户籍与户籍制度 |
(二) 社会转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新视野 |
1.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缺陷 |
2. 社会转型与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突破 |
二、着眼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流动研究 |
(一) 社会流动的两种概念 |
(二) 社会流动与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 |
1. 社会转型主体是社会结构的变动 |
2.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表征 |
3.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性 |
(三) 户籍制度对社会流动的阻碍 |
三、从封闭到开放:社会流动与户籍制度的历史关联 |
(一) 社会结构重组与户籍制度的初步形成 |
(二) 户籍身份的确立与户籍壁垒的形成 |
(三) 顺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户籍制度改革 |
四、基于社会流动研究基础上的户籍制度分析 |
(一) 身份与社会阶层边界 |
(二) 户籍制度与城乡社会结构的二元分化 |
(三)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总体评析 |
五、户籍制度改革的立法构想 |
(一)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认识误区 |
(二) 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立法探讨 |
1. 现行户籍立法的不足 |
2. 对未来制度改革和户籍立法的建议 |
结语 |
四、广西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D]. 姜似海. 云南大学, 2018(01)
- [5]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6]由城入乡:安镇的人口逆城市化实践[D]. 沈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8)
- [7]江苏省“合二为一”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 王恺.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8]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 ——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D]. 朱光喜. 南开大学, 2014(04)
- [9]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D]. 俞玲. 浙江大学, 2013(08)
- [10]社会流动与法律发展——以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J]. 杨凯. 社会中的法理,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