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内蒙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高岭岩资源特点及其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杰[1](2021)在《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岭土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齐全且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在26个省(区)发现高岭土矿。前人对高岭土矿床成因、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但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多侧重于定性的地质研究,缺少依托信息化时空层面上的定性、定量的规律性分析。对现有高岭土矿床的数据挖掘程度也大多限于表征上的投点分布,没有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时空演化关系,以及利用好这种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故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全国1000余份高岭土矿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选取了有代表性且数据比较齐全的521个高岭土矿床,分析了我国高岭土资源概况。结合GIS空间分析、描述性统计等手段,挖掘了高岭土矿床的分布规律。按照研究任务,划分出3个成因类型和6个成因亚类型,划分出4个成矿域、13个成矿省和44个高岭土成矿区带,以此作为分析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的依据。在高岭土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圈定出12个矿集区,对高岭土做定性的潜力评价。识别出成矿远景区,为矿产资源空间分析建模和高岭土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资源储量来看,我国高岭土矿床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江西、江苏等省份。此6省占全国高岭土查明资源储量的71%。按照高岭土矿床在成矿区带上的分布来看,粤西-桂东南成矿带拥有最多的高岭土查明资源储量和最丰富的大型矿床,总共拥有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的34%。而武功山-杭州湾高岭土矿成矿带矿床数量最多,但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按照成因类型来看,风化残积亚型矿床数量和查明资源储量都最多,拥有占全国高岭土查明资源储量的61%。其次为煤系沉积亚型,占全国高岭土查明资源储量的13%。(2)我国高岭土成矿区带可划分为44个,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新生代、中生代。在成矿区带上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华南成矿省,高岭土矿床总数超过全国一半以上,以风化型矿床为主。其次是华北陆块成矿省,涵盖了全国90%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矿床。而扬子成矿省相对于华北华南成矿省,最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应是热液蚀变型高岭土,其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占全国此类矿床总数量50%以上。我国高岭土重点矿集区可划分为12个,其中广东茂名、广西合浦、福建同安矿集区宜寻找风化型高岭土,而内蒙古清水河、陕西榆林等北部高岭土矿集区宜重点寻找价值更大的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需注意的是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找矿工作可适当往北转移。(3)我国高岭土具备良好的找矿前景,成矿资源潜力较大。成矿远景区13个,分别为陕西北-内蒙南Ⅰ级成矿远景区,闽南风化残积型高岭土Ⅰ级成矿远景区等5个Ⅰ级成矿远景区,以及3个Ⅱ类成矿远景区,5个Ⅲ类成矿远景区。远景区分别位于华北成矿省(Ⅱ-14)、上扬子成矿亚省(Ⅱ-15A)、上扬子成矿亚省(Ⅱ-15B)和华南成矿省(Ⅱ-16)。其中5个Ⅰ类成矿远景区有巨大找矿潜力,其余也均有较大找矿潜力。
李维东[2](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杨权成[3](2020)在《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研究》文中认为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常被视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煤矸石排放量巨大,由于无法完全消纳,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已超过50亿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煤矸石规模化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制砖、发电、铺路、回填等低附加值领域。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煤矸石富含多种有用矿物和有价元素。为实现煤矸石中有价元素和有用矿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基于课题组在亚熔盐法处理低品位矿物和制备矿物基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积累,提出煤矸石亚熔盐法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的研究思路。基于此,本文首先开展了煤矸石亚熔盐法提取Al2O3过程的热力学研究、浸出工艺和物相转化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提铝尾渣高值化利用,进行了提铝尾渣制备介孔硅酸钙的工艺和机理研究。之后,利用煤矸石中富含的有用矿物组分膨润土和煤系高岭土构造了纳米光催化功能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于光催化氧化As(Ⅲ)的反应效果和作用机理。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系统研究了煤矸石在NaOH亚熔盐介质中的反应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煤矸石中的常见物相高岭石、石英、赤铁矿、金红石等均能够发生分解转化为相应的钠盐。当反应体系中加入Ca(OH)2时,煤矸石中主要含硅物相在NaOH亚熔盐介质中倾向转变为更稳定的NaCaHSiO4相,这有利于氧化铝的回收。(2)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浸出温度、钙硅比、NaOH浓度、碱矿比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对提取氧化铝具有显着性影响,经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了煤矸石亚熔盐法提取氧化铝的优化工艺条件:NaOH浓度47.5%、碱矿比6、浸出温度260℃、CaO/SiO2质量比为1.2:1、搅拌转速650rpm、反应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浸出液中Al2O3浓度显着提高,浸出液苛性比可降至12.50左右。得到的提铝尾渣中Al2O3含量和铝硅比分别降至1.64%和0.04,提铝尾渣主要物相为NaCaHSiO4。(3)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煤矸石提铝过程的物相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浸出温度、钙硅比、NaOH浓度、碱矿比等因素都会对提铝过程的物相变化产生影响。当反应条件不足时,尾渣中可能存在的含铝物相有Na8(Al6Si6O24)(OH)2(H2O)2,1.2Na2O·0.8CaO·Al2O3·2SiO2·H2O和Ca2Al2SiO6(OH)2,这是导致煤矸石提铝过程中氧化铝损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反应条件调控,可有效避免其生成,以利于更多地回收煤矸石中的氧化铝。(4)基于物相调控思路,提出了提铝尾渣水热法制备介孔硅酸钙的方法。考察了水热温度、NaOH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提铝尾渣向介孔硅酸钙转化的影响规律,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190℃,NaOH浓度30g/L,液固比8,反应时间300min的条件下,提铝尾渣能较好地转化为介孔硅酸钙。计算得到的反应活化能为23.11k J/mol,提铝尾渣向介孔硅酸钙转化的反应过程是以界面化学反应控制为主,兼有扩散控制的混合控制。(5)对制得的介孔硅酸钙材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以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提铝尾渣水热转化后得到了以介孔为主的多孔性材料,孔径主要分布在2-20nm之间。与提铝尾渣相比,介孔硅酸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有显着增长。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焓变ΔH为56.45k J/mol,表明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6)以煤矸石中富含的矿物组分膨润土和煤系高岭土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和热聚合法构造了Bi2WO6/膨润土(BWO/BENT)和g-C3N4/煤系高岭土(g-C3N4/CK)复合光催化功能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于光催化氧化As(Ⅲ)的反应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WO/BENT和g-C3N4/CK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比复合前更强的光催化氧化As(Ⅲ)的能力。通过XRD、SEM、TEM、UV-Vis DRS等手段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发现与纯BWO和g-C3N4相比,BWO/BENT和g-C3N4/CK复合材料禁带宽度有所减小、团聚程度减轻、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果得到改善,增强了材料的光响应能力。
肖红平[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八段为该盆地主力含气层系。对二叠系山西组、盒8段沉积时期盆地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分布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是目前制约本区勘探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现代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薄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沉积水槽模拟实验以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围绕沉积体系特征、相对优质储层成因及分布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判识,识别出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五大类沉积体系和相应沉积相类型,认为山西组沉积早期盆地南部存在海侵作用。在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和古水系恢复、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建立了SQ1~SQ4(山西组)“冲积—浅湖”和SQ5(盒8段)“冲积—漫湖”两类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综合分析物源、古地貌、古水系、各层序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期发育大型坳陷浅水湖盆缓坡型源—汇系统。以北部阿拉善古陆—阴山山脉和南部秦岭—陇西古陆为两大主要物源区,SQ1~SQ4发育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湿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源—汇系统;SQ5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半干旱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漫湖”源—汇系统。借助沉积物理模拟实验,认识到大型坳陷浅水湖盆大面积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古地型平缓水体浅、湖平面反复升降、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系统的交汇以及分期“接力搬运”作用等;提出了“河流水道与砂坝的频繁交替”、“上游河道改道砂体入湖”、“末端河道朵体侧向迁移”等大面积砂岩连片分布的三种沉积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岩石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于母岩岩性单一的物源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相带。
陈歌[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化西部煤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矿井水疏放和水资源存储的内在联系,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开展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矿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与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补径排条件,利用MC-1井岩芯、测井资料,通过开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电镜扫描、X衍射、压汞试验、渗流试验、水质检测、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等一系列的试验,定性与定量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目的转移存储层刘家沟组砂岩的潜力和前景。(1)系统研究了宝塔山砂岩的区域和井田范围内地质背景、岩石成分、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条件,开展了微观分析测试,获取了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渗流规律。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坝与河漫滩交互,以河道砂坝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弱胶结,结构疏松,孔隙度14%48%,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发育。宝塔山砂岩的自然抗压强度为33.90MPa,吸水率为5.53%,总孔隙度为19.89%,主要孔径范围为66nm8.48μm,相对较大的纳米级至微米级孔隙较发育,具有潜力可观的存储空间。宝塔山砂岩水为强碱CO3-Na型及CO3·Cl-Na型,因补径排有限和蒸发-浓缩-结晶作用呈现强碱性。在渗流演化上,长期疏排水能够增强其渗透率,与西部弱胶结砂岩的特性相符,在微观条件下,在饱和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大且渗透系数迅速降低,进入稳定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弱,渗透系数稳定在2.515×10-7m/d5.649×10-6m/d。(2)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岩性为紫色泥岩、灰白色中砂岩、灰白色和肉红色细砂岩,局部发育水平裂隙和垂直裂隙,是一套在炎热气候和强氧化环境中形成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与上覆和尚沟组构成完整的沉积旋回。首次对刘家沟组进行了岩石学、孔喉结构特征、成岩、渗流、垂向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和细致评价,全面刻画了刘家沟组的回灌潜力。刘家沟组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分别为40.1%和31.1%,上段石英含量低于下段,长石含量上段高于下段,整体上石英、长石、方解石构成的颗粒骨架在含量上,上段高于下段。黏土矿物含量为17.8%,以伊利石、绿蒙混层和伊蒙混层为主,其中,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含量占据主导地位,发育粒间孔、溶孔和微裂隙,其孔径范围分别为295.3nm19.01μm、72.09nm9.085μm和77.7nm4.86μm,以粒间孔为主。根据压汞试验,喉道中值孔径为4.44×102nm,喉道平均孔径为48.39nm,总孔隙度为7.50%,孔径<10μm的孔隙度为5.26%,有效孔隙的孔径范围为6.3312.08μm。孔隙率范围3.32%6.48%,均值5.03%,属于低孔隙致密砂岩,但从在深/浅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其垂向裂缝发育且岩性变化明显高于其它地层,垂向非均质性强。刘家沟组共计含水层38层,合计厚度177.1m,占地层总厚度的36.1%,以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在岩石物理力学特征上,刘家沟组底部砂岩岩石强度低于上部,但各组砂岩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埋深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垂向力学特征呈现非均质性。(3)刘家沟组原生地层水为酸性极高矿化度的Cl-Ca·Na型,受构造、沉积成岩、温度等作用和极差的补径排条件影响,岩盐、碳酸钡石、萤石处于溶解状态,且溶解潜势依次减小;重晶石、方解石、硬石膏、白云石、石膏和文石均处于沉淀状态,且沉淀潜势逐渐下降。混合水样的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和硬石膏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均处于沉淀状态。(4)为增强回灌层刘家沟组的渗透性能,利用水力压裂拓展运移通道,既增加孔隙度,又增强裂缝的连通性。通过对砂岩压裂机理和模拟,刘家沟组地层破裂压力需大于31.5MPa,水力压裂人造裂隙易沟通原生裂隙形成地层破漏。深部砂岩在矿井水回灌过程中会受到矿井水压力、地层地应力、温度和水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原地应力决定天然裂隙扩展和延伸方向,矿井水压力促进诱导性裂隙扩展和延伸,温度降低形成的热胀冷缩效应仅对裂隙和颗粒的浅表面有效,水岩作用中酸碱水中和、可溶性矿物和亲水性矿物溶蚀、溶解等改变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刘家沟组地层厚层砂岩垂向裂隙发育,岩性组合面水平裂隙发育,人为主动提供矿井水回灌压力形成的诱导性裂缝会沿天然裂缝的北北东向和南北向地应力方向扩展和延伸形成主渗流通道。(5)通过先后开展自然水位恢复试验、多次注水试验,采用多种配线法对自然水位恢复试验的数据拟合,得到刘家沟组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表现为弱渗贫水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均差,K值为5.31×10-6m/d6.19×10-6m/d。高压注水后,地层被压裂,渗透性和储水性能均大幅增加,K值为0.0111m/d0.0146m/d,Q稳定值为103.3m3/d,井口稳定压力6.8MPa。根据多期次的压力、流量监测,持续将高压低温矿井水进行回灌,能够共同促进地层潜在的储水能力。其中,高压能够压裂砂岩裂缝,作用最大;相对低矿化度矿井水能够溶蚀裂缝中岩盐、石膏等矿物成分,改变孔隙结构;低温矿井水吸收岩石热量使其发生微弱的热胀冷缩进而再次促进裂缝发育,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增强了深部储水层裂隙网络空间的回灌潜力。利用容积法计算可得极限储水量为131.8万m3,圆锥体数学模型估算了有效储水量为80.06104.72万m3。通过开展正常长期回灌工况的情景模拟,不同岩性含水层的渗透能力差异会导致矿井水水平扩散运移距离不同,粗砂岩内运移距离最远,井壁附近不易形成憋压,粉细砂岩内运移距离最短,井壁附近容易形成憋压。回灌初期转移存储层近区内矿井水扩散速率快、影响半径快速增大,呈现指数递增趋势,回灌中后期远区矿井水扩散速率慢、影响半径缓慢增加,呈现线性递增。(6)矿井水转移存储补充和深化了水资源存储的范畴,对西部矿区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开展区域和局域的地下水流场模拟、温度场和水化学场分析,确定了矿井水长期回灌后形成倒U型地下水丘和漏斗型低温区,对区域深部地下水循环产生一定的人为影响,会阻碍上游地下水迫使其绕流。大量矿井水进入深部砂岩层形成矿井水、混合水和原生地层水三类过渡区域,水质类型分别为SO4-Na型、SO4·Cl-Na型和Cl-Ca·Na型,矿井水长期回灌促使地层中富钙钠型水向富钠型转变,且矿物的溶解与沉淀一直存在,其中,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硬石膏等矿物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等逐渐趋向沉淀状态。该论文有图12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76篇。
刘金城[6](2020)在《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文中认为通过对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进行的基于露头和岩心的相、古土壤和层序地层分析,论文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该格架内,分析了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演化和矿产资源成矿(藏)作用、时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包含13种相组合,分别记录了以下沉积体系:中陆棚(开阔陆棚)(FA1)、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FA2)、浪控滨面(FA3)、潮控海湾(FA4)、泻湖(FA5)、开阔海岸潮坪(FA6)、碳酸盐开阔海岸潮坪(FA7)、非三角洲海岸平原(FA8)、河控三角洲(FA9)、浪控三角洲(FA10)、潮-浪混控三角洲(FA11)、冲积平原(FA12)和湖泊(FA13)。其中,FA1和FA2属于陆棚沉积体系;FA3–FA11属于海岸沉积体系;FA12和FA13属于陆相沉积体系。(2)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识别出七种古土壤类型,包括有机土(P1)、原始土(P2)、变性土(P3)、潜育土(P4)、钙质土(P5)、石膏土(P6)和氧化土(P7)。其中,有机土和氧化土主要发育在潮湿、排水良好的环境中;钙质土和石膏土主要发育在半干旱-干旱、排水良好和季节性降水环境中;变性土和潜育土主要发育在半潮湿和季节性降水环境中。(3)通过相和古土壤类型的地层叠置样式的观察,识别出三种主要类型的地层旋回类型,包括下部碳酸盐陆棚-上部内陆棚至海岸旋回(SC1)、海岸-内陆棚旋回(SC2)和河流-湖泊旋回(SC3),每一种地层旋回记录了一个典型的层序类型;根据生物地层约束下的层序地层对比,论文在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中共识别出33个层序(即层序1–层序33),这些层序从盆地边缘的被陆上不整合面(SU)限定的SC3型层序和/或被浪蚀面(WRS)或潮蚀面(TRS)再作用并替代的陆上不整合面(WRS/SU或TRS/SU)限定的SC2型层序向盆地中心过渡为被WRS/SU或TRS/SU限定的SC1型层序。根据跨越层序1–层序33界面的相迁移的相对强度和/或华北陆表海内记录的海侵-海退旋回的强度,本论文提出了一个三重层序地层级别体系。其中,整个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被定义为一级层序I;嵌套在层序I中的5个层序(即层序A-层序E)被划分为二级层序;嵌套在层序A-层序E中的层序1–层序33被划分为三级层序。(4)以二级层序为单元,将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划分为饥饿充填早期(层序A)、饥饿充填晚期(层序B)、平衡充填时期(层序C)、过饱和充填早期(层序D)和过饱和充填晚期(层序E)5个演化阶段。在这5个演化阶段内,华北西部主体沉积背景分别为岩溶地貌、海岸至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碳酸盐陆棚(开阔陆棚)、河流-三角洲和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根据生物-年代地层对比,华北盆地层序A和层序B海侵-海退旋回大体上分别与北美新墨西哥州西南部和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的Pedregosa和Tombstone二级层序的海平面升降同步;层序C至层序E海侵-海退旋回大体上与北美德克萨斯州西部的Transpecos二级层序的海平面升降同步。(5)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煤炭、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石灰岩、高岭土、铝土矿和铁矿八种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独一无二的时空分布模式反映了华北盆地演化过程中构造、海平面升降、气候和沉积过程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饥饿充填早期赋存的G层铝土矿和山西式铁矿与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受古亚洲洋俯冲导致的沉降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占压倒性优势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从岩溶地貌转变为海岸至内陆棚环境有关;饥饿充填晚期赋存的煤、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储层与该时期内蒙古隆起剥蚀、沉积物供给量逐渐增加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主体为海岸至内陆棚环境有关;平衡充填时期赋存的煤、页岩气储层和石灰岩与该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持平导致的研究区从北往南长期维持海岸平原、内陆棚和中陆棚的沉积格局有关;平衡充填晚期赋存的高岭岩与该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驱使的海岸平原泥炭遭受风化有关;过饱和充填早期赋存的煤、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储层与该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开始大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从内陆棚依次过渡为河流-三角洲和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有关;过饱和充填晚期赋存的致密气储层与该时期内蒙古隆起强烈抬升、全球海平面下降和亚热带干燥气候占主导导致的研究区主体为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有关。
王路[7](2020)在《煤系石墨的构造-热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既赋存有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的的国家,随着碳时代的到来,石墨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煤系石墨,属于隐晶质石墨,由煤的高变质作用阶段进入石墨化阶段的产物。然而,对煤的石墨化作用研究较少,在煤的石墨化特征、煤成石墨化的影响因素、煤系石墨的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因此,加强对煤系石墨的特征和石墨化过程的演化特征以及成矿机制研究,对煤系石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使用价值。本文以我国华南地区的湖南鲁塘矿区、闽西南地区和江西崇义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煤田地质学、矿物学、材料学、煤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知识,采用了宏观标本描述、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测试分析方法,对不同演化程度的高变质无烟煤-煤系石墨特征进行研究,以煤的石墨化特征为切入点,揭示了煤系石墨的宏观-微观-超微结构特征,深入研究了煤向石墨演化的特征,剖析了煤系石墨化的成矿控制因素,分析了煤系石墨的差异石墨化特征。在对煤系石墨成矿的构造-热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区域构造背景和赋煤区带特征为基础,划分了我国煤系石墨成矿区带。此外,探讨了煤系石墨与构造-热活动关系,提出了煤系石墨的成矿模式,并揭示了构造应力在煤系石墨化中的作用机制。(1)我国为由多个板块挤压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多期次、高强度的构造-岩浆活动,以我国区域构造格局和赋煤构造带为基础,结合煤系石墨成矿的构造-岩浆热地质条件,划分了我国煤系石墨成矿区带,包括4个成矿域和9个成矿带,一级成矿域呈现出“一纵三横”的格局,“一纵”为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NNE向展布的滨太平洋煤系石墨成矿域(I-1),“三横”为分别受控于3条EW向区域性构造–岩浆带的南岭煤系石墨成矿域(I-2)、秦岭–大别煤系石墨成矿域(I-3)和燕山–阴山煤系石墨成矿域(I-4)。(2)基于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测试分析方法,从不同尺度揭示了煤系石墨的特征。研究表明,煤系石墨中主要赋存三大类组分,分别为煤岩有机显微组分、热解碳和石墨化组分,石墨化组分呈颗粒状、丝状和鳞片状。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高,芳香大分子结构的结晶程度逐渐增高,002衍射峰逐渐由波状峰过渡为不对称峰,最终为高而尖锐的峰形,拉曼光谱中,D1、D2、D3和D4缺陷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G峰逐渐增强,二级拉曼中S1峰逐渐强度增强,并逐渐呈不对称形态,代表着三维有序结构的形成。纳米尺度中,弯曲、无序、不定向的碳层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强而逐渐趋于一致取向,在局部率先形成局部分子定向域LMOs,随着碳层的弯曲度逐渐降低,相互连接,碳层近于平直化,形成长程有序的碳层,构成了平直有序的石墨碳层。(3)在煤系石墨演化特征的基础上,以化学组成(FC、Vdaf、H/C)为基础参数,以结构参数(碳层间距d002和拉曼参数R2)为精确指标,提出了煤系石墨鉴定指标,并划分了煤系石墨类型,包括III级石墨化无烟煤,II2级煤系半石墨、II1级煤系半石墨和I级煤系石墨。湖南鲁塘矿区内大部分样品大部分属于I级煤系石墨,闽西南地区以II级煤系半石墨为主,其次为I级煤系半石墨和III级石墨化无烟煤,而江西崇义矿区则主要为III级石墨化无烟煤。(4)明确了煤系石墨成矿的控制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为煤中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和矿物,不同煤岩有机组分的化学组成和大分子结构特征各不相同,对温度和压力的响应也不同,其石墨化行为则不同,粘土矿物等矿物在石墨化中则具有“催化”作用。外因主要为温度和构造应力,温度为煤的石墨化提供所需的活化能,由于温度作用的局限性,构造应力则在石墨化中起到关键作用。(5)煤系石墨成矿中呈现出差异性石墨化特征,在显微尺度表现为不同显微组分的差异石墨化,其中壳质组的石墨化速率最快,其次为镜质组,惰质组的石墨化速率最慢,在裂隙或孔隙边缘最先石墨化。不同构造变形造成的差异石墨化,即韧性变形样品相比脆性变形样品具有更高的石墨化程度。在空间尺度,由于构造-岩浆热多因素的影响,煤系石墨在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特征,即与岩体相同距离条件下,样品的石墨化程度不同,与岩体不同距离条件下,可以发育相近石墨化程度的煤系石墨。(6)煤系石墨的成矿、石墨化程度和分布与构造-热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湖南鲁塘矿区内,煤的石墨化程度随着构造变形强度和岩浆热变质程度,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强;闽西南地区,中部含煤带内强烈复杂的构造-热地质条件,发育III级石墨化无烟煤-I级煤系石墨,西部含煤带构造-岩浆活动较弱,主要赋存高变质无烟煤-III级石墨化无烟煤,东部含煤带则主要赋存II级煤系半石墨-I级煤系石墨。(7)基于煤系石墨成矿的构造-热地质条件,提出了煤系石墨的成矿模式,即封闭式成矿模式,主要形成了高温-高压环境,赋存以I级煤系石墨为主,如湖南鲁塘矿区东部分区和闽西南中部含煤带;半封闭式成矿模式,形成以次高温-高压环境,赋存以II级煤系半石墨为主,如闽西南地区东部含煤带和湖南鲁塘矿区中部分区-中带;开放式成矿模式,形成低温低压环境,赋存以高变质无烟煤和III级石墨化无烟煤为主,如闽西南西部含煤带。(8)构造变形不仅可以造成煤的宏观和微观变形,同时可以导致无序结构的逐渐有序化。借鉴于矿物的动态重结晶作用机制,提出了构造应力作用在煤系石墨化中作用机制,即构造应变诱导石墨化。在韧性变形环境下,由于应力不均匀分布导致应力集中,促使局部BSUs定向排列,形成局部定向域LMOs,随着碳层中位错等结构缺陷的调整、迁移,局部有序结构逐步扩展,样品的石墨化程度逐渐提高。
严晓云[8](2020)在《广西百色古近纪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富集分异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是地质信息的载体,煤中矿物与微量元素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煤层的聚积环境和热液活动、火山事件等区域地质活动。百色煤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百色盆地,百色盆地是在中三叠世基底上形成的新生代内陆盆地,古近纪地层分布较为广泛,且具有完整的相带保存,是研究古环境及地质演化的理想地域。本次研究综合运用煤岩学、煤地质学以及煤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百色煤田古近纪煤中的矿物与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为纽带,深入研究百色煤田古近纪煤中微量元素与矿物的组合关系及主控地质因素。结合百色盆地的演化史,通过对百色煤田含煤地层的元素与矿物的赋存状态与影响机制,从煤地质学的角度分析泥炭聚积期间以及煤层形成后的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因素对百色煤田主采煤层的影响(如沉积源区供给、成煤环境、生物活动、热液活动、地下水等)。本次研究在系统收集百色煤田的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百色煤田的东怀煤矿、东笋煤矿、那怀煤矿和州景煤矿四个煤矿采集了98个刻槽样品(煤、顶底板和夹矸)。所有的分层样品按国标或ASTM标准测定煤的水分含量,灰分和挥发分产率,全硫和各种形态硫,C、H、N含量等指标。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常量和微量元素测定,查明研究区常量和微量元素在煤、夹矸及顶底板中含量与分布特征。使用低温灰化仪(LTA)、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Siroquant软件对煤的低温灰和岩石样品中的矿物含量进行测试,使用徕卡光学显微镜和带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镜(SEM-EDS)观察和分析含煤地层中矿物的种类、形貌和赋存特征。东怀煤矿C煤层和I煤层为中灰分、高挥发分C型亚烟煤;东怀煤矿D煤层为高灰分、高挥发分A型褐煤;东笋煤矿F煤层为中灰分、高挥发分B型亚烟煤;那怀煤矿A煤层高灰分、高挥发分A型褐煤。州景煤矿4煤层和5煤层均为低灰分、高挥发分B型亚烟煤。百色煤田古近纪煤中矿物以石英、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为主,其次是锐钛矿和黄铁矿,在部分分层样品中还发现了菱铁矿、方解石、石膏、硬石膏、烧石膏、黄钾铁钒、铁钒。除此之外,在扫描电镜下还观察到了钾长石、磷灰石、电气石和重晶石。石英在本次研究中的赋存状态主要以具有一定磨圆度的陆源碎屑石英颗粒顺层理分布为主,少量的以棱角状的火山碎屑石英产出。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样品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作为其他矿物的基质产出,有时呈层状或薄层状顺层理分布,另外可见不规则形状的伊利石和绿泥石以分散颗粒状分布在有机质中或黏土矿物基质中,以及少量充填胞腔或裂隙的高岭石。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大部分的菱铁矿、磷灰石充填在裂隙或胞腔中,表明在成煤作用晚期受到热液流体作用的影响。方解石以分散颗粒状分布在黏土矿物基质或菱铁矿基质中。在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菱铁矿与黄铁矿共生,推断是在弱酸性的成煤环境条件下,细菌将SO42-还原为H2S,与Fe2+反应,生成莓球状黄铁矿,当溶液中SO42-全部反应完之后,Fe2+还有剩余,当水体呈中性或弱碱性时,铁离子与来自有机质的CO2反应,生成菱铁矿。与中国煤均值相比,东怀煤矿煤中富集SiO2、Al2O3、K2O和Mg O,东笋煤矿煤中富集SiO2、Al2O3、K2O和Mg O,那怀煤矿煤中富集SiO2、Al2O3、K2O、Mg O和Na2O,州景煤矿煤中富集K2O、Mg O、Na2O和CaO。四个煤矿煤中都富集K2O和Mg O的原因主要归因于高含量的伊利石和绿泥石。与世界低煤阶煤均值相比,东怀煤矿煤中富集素Li、F、V、Cr、Ni、Cu、Zn、Ga、Rb、Sb、Cs、Ta和Pb,东笋煤矿煤中富集Li、F、V、Cr、Ni、Rb、Sb、Cs和Hg,那怀煤矿煤中富集Cs、Li、Rb、F、V、Cr、Ni、Cu、Zn、Ga、Zr、In、Sb、Hg和Pb,州景煤矿煤中富集V、Ge、Rb、Cd、Cs、Ba、Ta和U,高度富集Sb。百色煤田州景煤矿煤中富集Sb元素,可能是周边金锑矿床中含锑矿物被风化或淋溶出来的,富含Sb的陆源泥质悬浮物或溶液输入泥炭沼泽并积累起来,造成含煤地层中Sb含量显着富集。本次研究的广西百色煤田古近纪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世界低煤阶煤中稀土元素的均值接近或略低;广西百色煤田古近纪煤中大部分分层样品的稀土配分模式以中-重稀土富集型为主,且呈Gd正异常,结合煤中高含量的B,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循环于煤盆地中的酸性水的影响造成的。
张成勇[9](2019)在《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事件研究》文中提出一般认为,砂岩型铀矿以表生层间氧化或潜水氧化作用为主,但我国中东部很多砂岩型铀矿床中也发现存在后期热流体活动叠加改造的痕迹。后期热流体改造作用叠加在早期氧化成矿作用之上,铀矿化特征仍与典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相似,从而使热流体活动与铀矿化的关系并不明确,其主要在于缺乏不同期次流体活动对铀富集过程影响的详细证据。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砂岩型铀矿床后期热流体改造作用显着,含矿目的层砂岩随后期热改造而普遍固结,使热液对早期层间氧化带成矿的叠加改造过程被定格。因此,本文选择塔木素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类型流体活动特征和成岩成矿事件的研究,查明流体活动与铀富集的关系,探讨矿床成因。本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研究相结合,通过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手段,研究不同类型流体活动的性质、来源和时限;通过镜下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粘土矿物分析等手段,查明成岩作用类型和蚀变矿物生产序列,明确成岩事件形成的时序关系;通过矿物组合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黄铁矿原位微区分析,反演成岩环境演化特征,从物质来源方面判断铀储层演化序列事件与铀沉淀富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和矿床地质特征,查明不同类型流体活动与铀矿化之间的空间关系、时序关系和成矿物质方面存在的联系,揭示成矿流体作用过程,探讨矿床成因。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塔木素矿床砂岩中压实作用较弱而胶结作用很强,是造成目的层致密的主要原因,胶结物的主要为赤铁矿、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石膏化、绿泥石化等,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胶结。黄铁矿和方解石重结晶作用普遍发育,并出现大量的白云石和金属硫化物,指示热流体改造是影响储层物性变化的主因。通过蚀变矿物生产序列研究,划分出沉积-早成岩阶段、早期氧化流体作用阶段、热流体改造阶段和晚期氧化流体弱改造阶段。2)通过流体包裹体、C-O-S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结合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厘定出两种类型的后生改造流体:表生弱碱性氧化流体和深部酸性还原热流体。深部热流体的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苏红图组玄武岩喷发有关,热流体主要来自地层本身,与盆地加热后流体在围岩中的循环有关。3)通过蚀刻径迹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该地区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和钛铀矿,沥青铀矿主要与草莓状或团块状黄铁矿共生,而钛铀矿多与氧化钛、重结晶黄铁矿和碳酸盐胶结物共生。铀矿石出现大量的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等金属硫化物,同时,高品位铀矿石中U与Co、Ni、Cu、Zn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位矿石的REE总量和配分型式也与泥岩和热流体脉的REE特征保持一致,指示热流体是造成高品位铀矿石形成的主要原因。4)通过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带组合特征和生产序列演化过程分析,反演了成矿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认为成岩环境由弱碱性向酸性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渡部位是造成铀沉淀的关键。并从矿体空间产出位置,铀矿石物质组分和成矿年龄等方面评估了氧化流体和深部热流体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大规模的氧化流体为铀的迁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是塔木素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基础。后期热流体的参与改变了成矿的pH和Eh条件,在成矿作用起着关键作用,其对早期形成的低品位铀矿石进行叠加改造,形成了高品位铀矿石。5)通过铀源、古气候、还原剂和氧化流体作用方式等内容的研究,分析了塔木素矿床铀成矿作用类型,认为该矿床早期存在大规模的氧化流体成矿作用,晚期出现热流体的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铀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沉积预富集阶段、大规模氧化流体成矿作用阶段、热流体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阶段和晚期氧化流体持续弱改造阶段等4个阶段。不同类型流体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地位,是困扰塔木素砂岩型铀矿床成因解释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矿床成矿模式的建立和找矿方向的选择。本论文从微观角度揭示可不同类型流体作用特征及其与铀富集的关系,为矿床成因的解释和找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翔实的证据。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砂岩型铀矿中氧化还原作用和酸碱度的变化对铀的沉淀富集均起着重要作用的控制作用,在今后的勘查和研究过程中应对pH的改变对U的沉淀富集的影响应加以重视。本文的研究对塔木素铀矿床的勘查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同时对我国其他盆地中出现的后期热流体叠加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之间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宣华,李江瑜,董树文,施炜,白彦飞,张义平,丁伟翠[10](2019)在《华北克拉通中部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纪构造变形与燕山期造山事件的启动》文中研究表明燕山期造山事件广泛影响东亚地区的构造演化,其启动时间与构造变形样式还存在较多的争议。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吕梁山地区,处在华北平原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之间,是吕梁山-太行山内部NE-SW走向的向斜盆地,为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例证。本文通过构造变形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与生长地层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厘定了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原型盆地性质与生长地层开始形成的时间,探讨了燕山期构造变形的盆山耦合效应。其中,盆地北段西侧发育断展褶皱与对冲构造;盆地中段西侧发育断展褶皱与背冲构造,中段东侧发育断展褶皱;盆地南段西侧发育断展褶皱与叠瓦状逆冲构造。中侏罗统云岗组(J2y)与上侏罗统天池河组(J3t)为生长地层,记录了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的生长与变形过程,反映了该地区燕山期造山事件的作用过程。前生长地层构造变形反映的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地壳缩短率在盆地中段为26.2%,南段为58.6%。碎屑锆石定年研究限定了该地区燕山造山作用的启动时间为~168 Ma。由此认为,华北克拉通中北部是中生代燕山期造山作用最显着的地区之一,燕山期造山事件是纵贯华北吕梁山-太行山造山带崛起的主因。
二、山西、内蒙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高岭岩资源特点及其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内蒙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高岭岩资源特点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以及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1.2.2 关于高岭土成因类型研究现状 |
1.2.3 资源潜力评价研究 |
1.3 工作流程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中国高岭土矿产资源概况 |
2.1 中国高岭土矿资源储量及其特点 |
2.2 资源利用现状 |
第三章 中国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
3.1 风化型高岭土矿床 |
3.1.1 风化残积亚型高岭土矿床 |
3.1.2 风化淋积亚型高岭土矿床 |
3.2 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 |
3.2.1 热液蚀变亚型高岭土矿床 |
3.2.2 热泉蚀变亚型高岭土矿床 |
3.3 沉积型高岭土矿床 |
3.3.1 碎屑沉积亚型高岭土矿床 |
3.3.2 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矿床 |
第四章 中国高岭土矿产空间分布规律 |
4.1 高岭土矿床在成矿域上的分布规律 |
4.2 高岭土矿床在成矿省上的分布规律 |
4.3 高岭土矿床在三级成矿区带上的分布规律 |
4.4 中国高岭土查明资源储量空间分布规律 |
第五章 中国高岭土矿产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
5.1 高岭土的主要成矿时代 |
5.2 与高岭土矿有关岩浆岩的成岩时代 |
5.3 高岭土矿的赋矿地层层位 |
5.4 中国高岭土成矿与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 |
5.4.1 风化型高岭土矿床 |
5.4.2 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 |
5.4.3 沉积型高岭土矿床 |
5.4.4 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演化史 |
第六章 中国高岭土矿资源潜力评价 |
6.1 高岭土矿集区圈定及主要特征 |
6.2 高岭土矿的成矿预测 |
6.2.1 高岭土预测评价要素 |
6.2.2 远景区资源潜力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势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
3.1 研究理论 |
3.1.1 物源分析 |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
3.2 测试方法 |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3 实验样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矸石概况 |
1.2.1 煤矸石的来源和分类 |
1.2.2 煤矸石的组成 |
1.2.3 煤矸石利用现状 |
1.2.4 综合评述 |
1.3 煤矸石提取氧化铝方面 |
1.3.1 氧化铝的提取方法 |
1.3.2 煤矸石提取氧化铝研究进展 |
1.3.3 现有提铝技术评述 |
1.4 煤矸石制备功能材料方面 |
1.4.1 煤矸石矿物组分 |
1.4.2 煤矸石及其矿物组分制备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亚熔盐法处理煤矸石热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力学分析方法 |
2.3 煤矸石中主要物相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1 Al_2O_3·2SiO_2·2H_2O与 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2 SiO_2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3 Fe_2O_3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4 Ti O_2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4 可能含铝副产物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4.1 Na_8(Al_6Si_6O_(24))(OH)_2(H_2O)_2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4.2 Ca_2Al_2SiO_6(OH)_2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4.3 1.2Na_2O·0.8CaO·Al_2O_3·2SiO_2·H_2O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矸石中氧化铝的浸出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1.2 实验原料 |
3.1.3 实验装置 |
3.1.4 实验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煤矸石原料分析 |
3.2.2 煤矸石浸出正交实验 |
3.2.3 煤矸石浸出单因素实验 |
3.2.4 浸出动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提铝尾渣制备介孔硅酸钙吸附材料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2.2 实验原料 |
4.2.3 实验装置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分析 |
4.3.2 单因素实验分析 |
4.3.3 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矸石制备矿物功能材料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表征方法 |
5.2.4 光催化实验方法 |
5.2.5 砷浓度的分析方法 |
5.3 BWO/BENT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As(Ⅲ) |
5.3.1 BWO/BENT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2 BWO/BENT复合材料分析表征 |
5.3.3 BWO/BENT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5.3.4 机理分析 |
5.4 g-C_3N_4/CK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As(Ⅲ) |
5.4.1 g-C_3N_4/CK复合材料的制备 |
5.4.2 g-C_3N_4/CK复合材料分析表征 |
5.4.3 g-C_3N_4/CK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5.4.4 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大型坳陷盆地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
2.3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 |
2.4 上古生界地层 |
2.5 地层岩性组合及标志层 |
2.5.1 岩性组合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的关系 |
2.5.2 区域标志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3.1.1 冲积扇 |
3.1.2 辫状河 |
3.1.3 曲流河 |
3.1.4 “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 |
3.1.5 “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 |
3.1.6 湖泊 |
3.2 山西期海侵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沉积体系分布与源—汇系统 |
4.1 物源分析 |
4.1.1 盆缘露头及周缘基岩特征 |
4.1.2 砾岩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3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
4.1.4 重矿物特征物源分析 |
4.1.5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
4.2 古水系的流向与展布特征 |
4.2.1 古水流向测定与分析 |
4.2.2 古地貌对古水系展布的控制作用 |
4.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4.3.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
4.3.2 山西组—盒8段层序界面识别 |
4.3.3 层序划分对比 |
4.4 SQ1—SQ4沉积相分布 |
4.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
4.4.2 SQ1—SQ4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4.5 SQ5沉积相分布 |
4.6 盆地沉积充填模式 |
4.7 古地理演化与源—汇系统 |
第5章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及设计 |
5.1.1 实验内容 |
5.1.2 实验方案设计 |
5.2 实验过程 |
5.2.1 SQ1沉积模拟 |
5.2.2 SQ2沉积模拟 |
5.2.3 SQ3沉积模拟 |
5.2.4 SQ4沉积模拟 |
5.2.5 SQ5沉积模拟 |
5.3 实验结果 |
5.3.1 横剖面切片分析 |
5.3.2 纵剖面切片分析 |
5.4 实验认识 |
5.4.1 大面积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5.4.2 大面积砂岩连片沉积模式 |
第6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6.1 储层特征 |
6.1.1 岩石学特征 |
6.1.2 砂岩储集特征 |
6.1.3 优质储层的定义及类型特征 |
6.2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
6.2.1 物源区母岩岩性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2 沉积相和水动力条件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3 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3 成岩相研究 |
6.3.1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分析 |
6.3.2 成岩相划分 |
6.4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
6.4.1 储层综合评价 |
6.4.2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水回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水力压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 |
2.1 区域地下水系统 |
2.2 区域补径排条件 |
2.3 母杜柴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4 矿井水 |
2.5 本章小结 |
3 宝塔山砂岩与刘家沟组地层特征 |
3.1 宝塔山砂岩区域宏观特征 |
3.2 刘家沟组地层区域特征 |
3.3 MC-1井宝塔山砂岩微观特征 |
3.4 MC-1井刘家沟组砂岩微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宝塔山砂岩水与刘家沟组砂岩水水质特征 |
4.1 宝塔山砂岩水 |
4.2 刘家沟组砂岩水 |
4.3 本章小结 |
5 刘家沟组低孔低渗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机理 |
5.1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概述 |
5.2 水力压裂增透过程分析 |
5.3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微细观结构破坏演化 |
5.4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过程渗透率变化和评估 |
5.5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效果 |
5.6 储水层天然裂缝与高压矿井水回灌诱导裂缝 |
5.7 本章小结 |
6 高矿化度矿井水深层转移存储潜力 |
6.1 转移存储成井技术要求 |
6.2 MC-1井水位恢复 |
6.3 MC-1孔注水试验 |
6.4 矿井水转移存储潜力 |
6.5 矿井水转移存储数值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7 矿井水转移存储的环境影响分析 |
7.1 矿井水转移存储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 |
7.2 矿井水转移存储过程温度演化 |
7.3 矿井水转移存储区域水化学时空演化 |
7.4 矿井水转移存储对水资源存储的意义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和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克拉通内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
1.2.3 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
1.2.4 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岩石地层特征 |
2.2.2 生物地层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分析 |
3.1 陆棚沉积体系 |
3.1.1 相组合1(FA1):中陆棚(开阔陆棚) |
3.1.2 相组合2(FA2):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 |
3.2 海岸沉积体系 |
3.2.1 相组合3(FA3):浪控滨面 |
3.2.2 相组合4(FA4):潮控海湾 |
3.2.3 相组合5(FA5):泻湖沉积 |
3.2.4 相组合6(FA6):开阔海岸潮坪 |
3.2.5 相组合7(FA7):碳酸盐开阔海岸潮坪 |
3.2.6 相组合8(FA8):非三角洲海岸平原 |
3.2.7 相组合9(FA9):河控三角洲 |
3.2.8 相组合10(FA10):浪控三角洲 |
3.2.9 相组合11(FA11):潮-浪混控三角洲 |
3.2.10 海岸沉积体系总结 |
3.3 陆相沉积体系 |
3.3.1 相组合12(FA12):冲积平原 |
3.3.2 相组合13(FA13):湖泊 |
3.4 本章小结 |
4 古土壤分析 |
4.1 古土壤类型和成土环境解释 |
4.1.1 古土壤类型1(P1):有机土 |
4.1.2 古土壤类型2(P2):原始土 |
4.1.3 古土壤类型3(P3):变性土 |
4.1.4 古土壤类型4(P4):潜育土 |
4.1.5 古土壤类型5(P5):钙质土 |
4.1.6 古土壤类型6(P6):石膏土 |
4.1.7 古土壤类型7(P7):氧化土 |
4.2 本章小结 |
5 层序地层分析 |
5.1 地层单元、界面和层序模式 |
5.1.1 地层旋回 1(SC1):下部碳酸盐陆棚—上部内陆棚至海岸旋回 |
5.1.2 地层旋回 2(SC2):海岸-内陆棚旋回 |
5.1.3 地层旋回 3(SC3):河流-湖泊旋回 |
5.2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
5.2.1 层序 1-层序 6 |
5.2.2 层序 7-层序 11 |
5.2.3 层序 12-层序 17 |
5.2.4 层序 18-层序 27 |
5.2.5 层序 28-层序 33 |
5.3 层序地层级别 |
5.4 本章小结 |
6 盆地充填演化 |
6.1 饥饿充填早期 |
6.2 饥饿充填晚期 |
6.3 平衡充填时期 |
6.4 过饱和充填早期 |
6.5 过饱和充填晚期 |
6.6 本章小结 |
7 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
7.1 能源矿产 |
7.1.1 煤和煤层气 |
7.1.2 页岩气 |
7.1.3 致密砂岩气 |
7.2 金属矿产 |
7.2.1 铝土矿和铁矿 |
7.3 非金属矿产 |
7.3.1 高岭岩 |
7.3.2 石灰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煤系石墨的构造-热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石墨的形成、性质和分类 |
1.2.2 石墨矿床的类型和分布 |
1.2.3 煤系石墨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点 |
2 主要成矿区带地质背景与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1 成矿区带划分 |
2.2 主要成矿区带地质背景 |
2.2.1 滨太平洋煤系石墨成矿域(I-1) |
2.2.2 南岭煤系石墨成矿域(I-2) |
2.2.3 秦岭—大别山煤系石墨成矿域(I-3) |
2.2.4 阴山—燕山煤系石墨成矿域(I-4) |
2.3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2.3.1 湖南鲁塘矿区 |
2.3.2 闽西南地区 |
2.3.3 江西崇义矿区 |
2.4 本章小结 |
3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方法 |
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1.1 工业分析 |
3.1.2 元素分析 |
3.2 X射线衍射 |
3.3 激光拉曼光谱 |
3.4 显微组分分析 |
3.5 扫描电镜 |
3.6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系石墨的演化特征与分类 |
4.1 高变质无烟煤-煤系石墨的特征 |
4.1.1 宏观特征 |
4.1.2 化学组成 |
4.1.3 显微组分特征 |
4.1.4 微观形态(SEM) |
4.1.5 大分子结构特征 |
4.1.6 空间排列特征(HRTEM) |
4.2 石墨化程度的评价与煤系石墨分类 |
4.2.1 石墨化度 |
4.2.2 其它评价参数和方法 |
4.2.3 煤系石墨的评价与分类 |
4.3 煤成石墨化的演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系石墨的控制因素与差异石墨化特征 |
5.1 煤成石墨化的控制因素 |
5.1.1 内因 |
5.1.2 外因 |
5.2 差异石墨化 |
5.2.1 不同显微组分的差异石墨化 |
5.2.2 不同构造变形类型样品的差异石墨化 |
5.2.3 宏观尺度的差异石墨化 |
5.3 本章小结 |
6 构造应力在煤系石墨成矿中的作用机制 |
6.1 研究区构造-热地质条件 |
6.1.1 湖南鲁塘矿区 |
6.1.2 闽西南地区 |
6.2 煤系石墨成矿与构造-热活动关系 |
6.2.1 石墨化程度与构造-热活动关系 |
6.2.2 成矿模式 |
6.3 构造应力在石墨化中的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广西百色古近纪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富集分异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中微量元素及其研究现状 |
1.2.2 煤中常见矿物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含煤地层及沉积环境 |
2.4 研究层位及样品记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古近纪煤的煤质及煤岩特征 |
3.1 煤质特征 |
3.1.1 灰分产率 |
3.1.2 发热量、挥发分产率与随机腐植组反射率 |
3.1.3 全硫及形态硫 |
3.2 煤岩特征 |
3.2.1 腐植组 |
3.2.2 稳定组 |
3.2.3 惰质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百色煤田古近纪煤的矿物学特征 |
4.1 矿物学研究方法 |
4.2 百色盆地古近纪煤中矿物种类及剖面变化 |
4.2.1 百色古近纪煤中矿物种类 |
4.2.2 百色古近纪煤中矿物的剖面变化 |
4.3 百色盆地古近纪煤中矿物的赋存状态 |
4.3.1 石英 |
4.3.2 黏土矿物 |
4.3.3 碳酸盐矿物 |
4.3.4 硫化物矿物 |
4.3.5 硫酸盐矿物 |
4.3.6 含磷矿物 |
4.3.7 其它矿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百色古近纪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方法 |
5.1.1 常量元素测试方法 |
5.1.2 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
5.2 常量元素特征 |
5.2.1 常量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及剖面变化特征 |
5.2.2 常量元素与煤中矿物组成对比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微量元素富集特征 |
5.3.2 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5.3.3 阳离子交换树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和粉煤灰中的稀土元素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百色古近纪煤中矿物与微量元素富集分异机理 |
6.1 沉积源区的影响 |
6.2 热液流体证据 |
6.3 酸性水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9)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砂岩型铀矿后期热流体改造研究进展 |
1.2.3 塔木素铀矿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盆地构造分区 |
2.4 盆地充填序列 |
2.5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
2.6 矿产资源 |
第三章 塔木素铀矿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地层特征 |
3.3 构造特征 |
3.3.1 断层 |
3.3.2 矿床内浅层地震断层解译结结果 |
3.3.3 节理 |
3.4 含矿层砂体沉积特征 |
3.4.1 沉积微相特征 |
3.4.2 沉积砂体空间展布特征 |
3.4.3 氧化流体空间展布特征 |
3.5 矿体与矿化特征 |
第四章 成岩作用与成岩序列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碎屑成分 |
4.1.2 填隙物成分 |
4.1.3 结构与构造 |
4.1.4 砂岩类型研究 |
4.2 成岩作用类型 |
4.2.1 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溶蚀作用 |
4.2.4 交代作用 |
4.2.5 重结晶作用 |
4.2.6 热流体改造作用 |
4.3 成岩序列 |
4.3.1 矿物生产顺序的判定 |
4.3.2 成岩序列成岩事件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生改造流体类型与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测温 |
5.1.1 测试方法 |
5.1.2 实验结果 |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5.2.2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 |
5.2.3 物质来源讨论 |
5.3 流体类型与性质特征 |
5.3.1 表生氧化流体 |
5.3.2 热流体 |
5.4 流体活动时间与成因探讨 |
5.4.1 氧化流体活动时间范围 |
5.4.2 热流体活动时限与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铀富集机理 |
6.1 铀矿物类型与赋存状态 |
6.1.1 取样与分析测试 |
6.1.2 铀矿物类型 |
6.1.3 铀矿物的赋存状态 |
6.1.4 铀矿石中伴生矿物特征 |
6.2 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特征与实验方法 |
6.2.2 实验结果 |
6.2.3 讨论 |
6.2.4 铀矿物成因 |
6.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1 取样与测试方法 |
6.3.2 微量元素特征 |
6.3.3 稀土元素特征 |
6.4 蚀变矿物组合与成岩环境变化对比 |
6.4.1 不同流体蚀变矿物组合与分带特征 |
6.4.2 蚀变带指示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的空间变化规律 |
6.5 流体相互作用与塔木素矿床铀富集机理 |
6.5.1 铀富集作用类型 |
6.5.2 热流体参与下的铀超常富集机制 |
6.6 各期成矿流体活动与铀成矿关系评估 |
6.6.1 成矿物质来源 |
6.6.2 矿体矿化与空间产出特征 |
6.6.3 成矿环境变化 |
6.6.4 成矿时间和储层物性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铀成矿控制因素与成因机制 |
7.1 铀成矿条件 |
7.1.1 物源和铀源 |
7.1.2 构造与氧化流体 |
7.1.3 古气候与还原剂 |
7.2 矿床成因的争议 |
7.3 铀成矿作用类型与方式 |
7.3.1 氧化还原作用 |
7.3.2 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
7.4 塔木素矿床成因模式 |
7.5 勘探启示与找矿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华北克拉通中部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纪构造变形与燕山期造山事件的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地构造背景 |
2 宁武?静乐盆地主要地质特征 |
2.1 沉积地层 |
2.2 盆地结晶基底 |
3 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构造解析与地壳缩短量计算 |
3.1 构造解析与构造剖面制作的基本原则 |
3.2 构造变形特征与地壳缩短 |
3.2.1 盆地北段 |
3.2.2 盆地中段 |
3.2.3 盆地南段 |
3.3 生长地层与构造变形的沉积响应 |
4 碎屑锆石年代学 |
4.1 样品采集与实验条件 |
4.2 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陆内造山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启动时间与宁武?静乐盆地的构造属性 |
5.2 燕山期造山作用与中生代东亚构造体制的转换 |
5.3 后造山伸展与克拉通破坏对金矿分布的控制作用 |
6 结论 |
四、山西、内蒙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高岭岩资源特点及其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D]. 吴宇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3]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研究[D]. 杨权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4]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D]. 肖红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D]. 陈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D]. 刘金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煤系石墨的构造-热成矿机制研究[D]. 王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8]广西百色古近纪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富集分异机理[D]. 严晓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9]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事件研究[D]. 张成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华北克拉通中部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纪构造变形与燕山期造山事件的启动[J]. 陈宣华,李江瑜,董树文,施炜,白彦飞,张义平,丁伟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