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理统计法在桩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庄秋昱[1](2021)在《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系统的研究与预测》文中指出针对继电保护设备没有准确的最佳检修周期的问题,本文基于威布尔分布对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的检修周期进行研究与预测。通过分析检修周期数据、假设并建立分布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结合遗产算法的优化方法对威布尔分布进行参数估计,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来确定设备的故障率函数,最后采用模糊决策法计算得到设备的最佳检修周期。根据最佳检修周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提出状态检修决策建议,有效支持状态检修工作。
祁敬城[2](2019)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地质特点,基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的原则,探讨了真空预压软基施工,并对软基加固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为市政工程软基处理提供参考。
王静[3](2018)在《基于价值工程的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需求和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解决该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大规模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建设高层建筑,导致基坑开挖向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对直接关系建筑安全的地基处理工程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相应地,工程企业所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同时施工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根据地基处理工程的特点,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实现对工程成本有效的、合理的管控,建立高效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是地基处理工程中一个备受瞩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能够为地基处理方案的创造和优化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科学理论依据。目前,严格科学的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管理理论较少,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大多数都是基于直观经验认识,缺乏严谨和系统化的理论基础。价值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方法,力求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和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必要功能。因此,价值工程能够作为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价值工程的科学理论方法,本文阐述了地基处理工程的价值工程应用原理,并结合某地基处理工程,对其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建立功能系统图,把模糊、不明确的因素进行量化。然后根据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分析与评价情况,选择其中能可靠实现所需功能的备选方案,并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比选和决策。最终建立一套能够有效管理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的系统化的理论方法,印证了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于地基处理工程的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可行性和优势。
刘铸[4](2017)在《低坍落度混凝土挤密灌入技术与应用》文中提出国外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设备近几年有了突破进展,作者所在单位,花费巨资将其引进国内,并完成十余个项目,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施工和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理论及应用研究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多种工艺组合近似达到挤密灌浆效果的阶段,落后世界先进水平。组合工序下产生的施工工艺,也十分落后,要求施工边界条件非常难,甚至部分地质条件根本不能实现。为此作者根据引进的成套设备,研究新的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材料、施工工艺和设计方法,为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工法在国内设计使用添砖加瓦。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的施工设备已经固定,而注入材料资源国内外大有不同,本文通过不同材料的配合比实验,根据材料检测、工程完工检测、工程跟踪回访,通过调查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多层次模糊分析法研究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膏体材料、施工工艺及设计。实验研究方面,根据多次室内实验,从适合工程实际及科研创新的角度,将粉煤灰、粘土加入到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材料当中,替换原有的石灰粉,得出了水泥、粉煤灰、粘土、碎石为主要混合材料的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新材料。通过工程实践本文再次验证该材料,满足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生产需要,其成果应用范围十分广阔,还掌握了如何配置不同强度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结石体和易泵送的浆液。应用研究方面,通过三个工程项目的工程实践,对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在既有建筑物地基补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采空区处理的设计施工进行研究。
张宁霞[5](2014)在《公路大跨径高填方涵洞工作特性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涵洞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山岭重丘地区,每公里平均约有46道。然而涵洞工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设计时仅参考平面地形图和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并没有重视涵洞的设计理论,忽略了涵洞结构与土体是共同工作、是超静定结构的机理,从而导致涵洞病害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本文依托国内某大跨径高填方涵洞,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必要的工程实例,对大跨径高填方涵洞的工作特性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目前,对于涵洞工程,公路规范中的竖向土压力为土柱压力,小于涵顶受到的实际压强,使涵洞结构处于不安全状态;同时,公路涵洞工程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借助于工民建工程中基底压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原则,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若地基承载力不够则进行地基处理,结果是:地基处理的强度达到了,地基承载力满足了,但作用在涵顶的竖向土压力却超出土柱压强越多。二是对于涵洞工程,一般用公路设计规范计算的地基承载力会明显不够,主要是埋深的取值不对,这正是规范没有考虑涵洞工作特性的原因。本文分析后认为:要对设计规范的地基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会高出现行规范计算的承载力。总之,公路规范中不仅竖向土压力计算值偏小,地基承载力计算值也偏小,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修正,且通过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验证。2.涉及涵洞竖向土压力有名的计算公式有二十多种,各自考虑的因素不一,且目前众多公式的适用情况比较分散,至今仍缺乏对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进行统一的整理归纳。本文对其进行了梳理、分析、验证,说明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可为应用提供参考。并通过一工程实例,对现有涵洞竖向土压力计算理论与方法进行对比评述。3.涵洞与土共同作用是超静定结构,对荷载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先应判断其属于哪种工况,才能选用合适的竖向土压力计算公式。现有的涵洞与土体的共同作用机理模型都侧重于从某一个方面对涵顶土压力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的实际工程其特点是不同的,涵体的劲度、地基刚度、埋设形式和填土性质等都对涵顶的土压力有重要的影响。针对目前现有的涵土的分析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了“质剪弹”模型,该模型能够全面的反映涵土作用机理,能解决多数涵洞与土共同作用的力学问题。4.依托工程设计中,一方面,设计方在计算地基承载力时采用常规的方法,没有理解基础埋置深度的实质,埋深的取值不符合涵洞受力的特性。实际上,工民建中是挖基坑后埋置基础,而涵洞工程通常是修建好涵洞后在其上填埋土体,其实质是不同的。结果使公式中基础埋置深度的取值明显偏小,使计算结果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设计无法通过;另一方面,设计方按照传统的理论,认为涵顶土压力等于土柱压力,以此作为设计依据。对于高填方涵洞而言,这些理论是不适用的,是错误的。如果按照涵顶实际承受的土压力来对涵洞结构进行设计,则涵洞结构的尺寸、配筋等都会明显增大,涵洞结构本身也会非常厚重、接近实体结构。这对于实际的工程从经济、实用、美观等方面来说都是不合适的。为了解决设计方面临的这一问题,本章根据课题组及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提出了“土压力调整”措施,即在涵顶一定范围内铺设EPS板。为了在施工前预先掌握“土压力调整”的结果,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此进行了模拟,对大跨径高填土路堤下涵洞的荷载变化规律以及涵土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为了设计完成后此涵洞工程的顺利施工,针对此涵洞工程提出了土压力调整方案实施的细则,对EPS板材料本身的要求、铺设的厚度、位置等做了详细的指导说明,对于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张龙[6](2014)在《高速铁路非埋式桩板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路基结构型式,桩板结构作为一种新型路基结构型式,具有稳定性好、舒适度高、少维修、刚度大、耐久性好、经济实用等诸多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尤其在桩板结构各部分参数的选择和受力机理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正交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埋式桩板路基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及各部分承载特性问题,比较分析了有托梁和无托梁两种结构型式在静力荷载下的沉降及受力特性。以期为高速铁路桩板路基结构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方面的探讨:(1)首先,对高速铁路复合地基常见的结构型式进行了综述,针对桩板结构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型式,总结了桩板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实例,通过概括桩板结构的研究状况,归纳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基本线路。(2)在简述桩板结构路基的特点及分类、设计方法、设计原则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定出本文研究的桩板结构型式为无托梁桩板结构和有托梁桩板结构两种非埋式桩板路基结构。(3)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从技术角度和经济指标出发,确定了若干目标函数,设计了16组正交试验方案,计算了每一试验方案对应的目标结果,应用极差分析的方法,综合比较了每一目标函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所研究的桩板结构各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各参数的合理取值区间。(4)在优化后的参数取值区间中,选择了一组参数作为桩板结构原型。运用单位影响线加载的方法,得到了最不利加载位置,确定了加载工况。运用几何相似的方法,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中跨加载、两边跨加载、中跨及一边跨加载、三跨满布加载四种加载工况下无托梁和有托梁两种桩板结构路基在静力场下变形机理及桩板结构中桩、承台板、托梁的受力特性。(5)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两种桩板结构型式沉降变形与受力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四种加载工况下桩板结构变形、桩身轴力、承台板应力、托梁应力及板底土压力的分布情况,为桩板路基结构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彭理[7](2013)在《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文中研究指明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建筑地基基础、道路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加固机理,特别是对碎石垫层和刚性桩以及桩间土体相互作用机理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发挥特征及荷载分担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各组成部分作用机理错综复杂,理论计算与工程实测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复合地基研究现状,较全面地阐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机理及其一般破坏模式。进而基于弹性理论,将复合地基的桩体和桩周土体视为线弹性体,将桩帽下土体和桩体视为复合桩体,根据桩土体在中心点处的位移相等,由静力平衡和弹性体边界上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在不考虑侧摩阻力随深度变化情况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公式。在荷载和置换率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大小的荷载板下的沉降值进行对比,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单桩的沉降值比群桩的沉降值要大。可知在计算桩土应力比是需要考虑群桩效果的影响。分别取桩、土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变形协调微分方程。基于荷载传递法,考虑群桩效应的影响,计算桩与桩侧单位厚度土相互作用的等效刚度系数。根据桩、土和垫层的协同作用及边界条件,求得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并对影响桩土应力比的各参数进行了数据分析。本文方法考虑了群桩效应、侧向土压力等因素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对已有的模型试验进行计算,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富玲[8](2012)在《高桩码头全结构段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港口工程是联系国与国进行贸易的重要桥梁,高桩码头以其优越的特点成为了港口工程最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船型的不断升级,使得高桩码头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调查发现,高桩码头的易损性及难修复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与研究者对其受力状况及可靠性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及总结给出了针对港口工程结构本身抗力影响因素的统计参数,并给出了在不同受荷状态下混凝土构件的抗力统计特征。根据对编制“统标”的荷载调查数据中,总结出工程中常用荷载的统计特征。采用大型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高桩码头全结构段建立模型,根据p y曲线理论建立非线性弹簧模拟桩土的相互作用,通过与常规理论下的模型对比,说明了使用全结构段模型对高桩码头进行分析的必要性。根据所创建的全结构段模型分别研究了在自重荷载、船舶撞击力及均布荷载作用下桩基的内力分布,给出了桩基内力随荷载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针对桩基在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损特点,对桩基重点进行了两个方面可靠度的分析研究:桩基在自重荷载与船舶撞击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弯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及在自重荷载与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竖向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在对极限状态方程中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中,根据所采用实例的具体参数,给出了针对本文所用实例的抗力统计参数的求解过程。分别采用JC法及MentoCarlo法两种算法对极限状态方程进行迭代计算得出可靠指标,并且比较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在对桩基单一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界限法对整个高桩码头体系可靠度进行了简单说明与计算,对未来高桩码头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邓启江[9](2010)在《重大工程岩溶塌陷防治综合研究 ——以新建昆明国际机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重大工程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岩溶发育区,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很多工程仍不可避免地要布置在岩溶地区内,岩溶塌陷是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新建昆明国际机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塌陷普遍存在,岩溶塌陷是新机场建设面临的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昆明新机场岩溶塌陷具有中国南方岩溶塌陷的典型特征,以昆明新机场为例开展岩溶塌陷防治综合研究,不仅对昆明新机场预防和治理岩溶塌陷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它岩溶地区重大工程的岩溶塌陷防治工作也有借鉴意义。本文是在充分收集、利用国内外岩溶塌陷方面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昆明新机场实例开展岩溶塌陷综合防治研究的成果。(1)对新机场的地质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新机场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溶发育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2)对新机场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运用MapGIS空间分析工具,将相关基础图件与岩溶塌陷分布图叠加后,对岩溶发育条件、盖层条件和致塌动力条件中的1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工程区岩溶发育程度与塌陷频数具有一致的消长关系:D2h地层中岩溶塌陷最为发育;D3z地层中次发育;P1y、C2w、C1d2地层中较发育;∈2s地层中少量发育。一元结构的红粘土盖层土体中网状裂隙特别发育,最容易形成岩溶塌陷;工程区内松散层厚度越小,越容易产生岩溶塌陷,盖层厚度小于15m的塌陷占塌陷总数的94%。致塌动力条件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附加荷载和岩溶介质与大气联通情况等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大气降水的作用尤其突出。(3)按主导成因来划分,工程区岩溶塌陷类型包括降水下渗致塌、地下水位下降致塌和动荷载致塌降致塌三种类型。降水下渗致塌的机理是降水渗入松散盖层后,水流对盖层土体产生垂直渗透、饱和增重和吸水软化作用,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松散盖层失稳直至垮塌。工程区内由地下水水位下降致塌的岩溶塌陷主要是由真空吸蚀作用和重力作用引起的;动荷载致塌,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破坏累计效应引起的。在系统分析、研究塌陷机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降水下渗致塌、地下水下降致塌机理下岩溶塌陷的稳定性评价力学模型。工程区内大部分岩溶塌陷的形成是多重原因复合叠加作用的结果,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岩溶塌陷只是少数。工程区典型岩溶塌陷形成模式有地表水下渗和动荷载致塌模式、地下水下降致塌模式两种。(4)采用模糊层次综合法对工程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价。在系统分析主要岩溶塌陷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模糊层次评价模型,确定不同层次不同影响因子的权重;结合Map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含有不同权重的各致塌因子进行空间迭置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岩溶塌陷危险性等级并对工程区进行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然后进行分区预测评价。所选方法适宜、可靠,预测结果可信。(5)建立了新机场岩溶塌陷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新机场岩溶塌陷的系统分析、评价提供了资料翔实、手段先进的管理平台,使得机场建设和管理单位能够对岩溶塌陷资料进行便捷的查询和利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6)在充分总结、归纳国内外岩溶塌陷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开展了岩溶塌陷防治工程试验研究。针对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选取处置对象和试验方法,试验针对隐伏溶洞和红粘土盖层分别进行,隐伏溶洞的处理采用混凝土+袖阀注浆法;红粘土采用垫层强夯法和碎石桩法进行处理。试验后采用多种检测手段进行检测、验证。试验方法正确、适宜,检测手段客观、可靠,防治效果明显。(7)根据工程区防治试验成果和国内外岩溶塌陷工程防治经验,提出了工程区岩溶塌陷防治处置对象及方法建议,分功能区分别提出了岩溶塌陷防治方案建议。将采取工程防治措施后影响因子的改善情况重新取值,然后取办公区和西飞行区对岩溶塌陷危险性重新进行计算、预测,将采取工程措施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工程防治方案适宜、可行,效果比较明显。(8)将系统科学和运筹学理论运用于岩溶塌陷工程防治决策中,对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决策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根据决策学理论结合本项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昆明新机场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决策模式为:确定目标→收集信息→确定决策判据→制定防治方案→对各种方案的决策判据分析、计算→选择决策方法→决策:选择最优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选择乘除法、功效系数法、线性加权和法、层次分析法分别进行决策计算,采用综合决策法确定了办公区和西飞行区防治方案。决策方法较客观、合理,为新机场科学防治岩溶塌陷决策提供了依据。论文在系统分析、论述工程区岩溶塌陷成因、机理的基础上,以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为中心,对工程区岩溶塌陷防治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提出了工程防治建议。论文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不仅能为昆明新机场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而且对其它类似重大工程的岩溶塌陷防治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胡琦忠[10](2009)在《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核心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结构领域的投资一般较高,资源消耗相对较大,为了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工程结构建设项目投资的经济回报率,有效地节约资源,尽量规避及减少各类风险,有目的地避免短期行为,转而获取长远的利益,亟需在工程技术领域从工程结构的整体出发,立足全局性的理念,加强工程结构的全寿命周期理论及应用研究。因此,本文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耐久适用及经济优化的有机统一为目的,建立了工程结构的全寿命周期研究基础框架,提出了基于核心指标的分析方法及其间的关系优化,研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的设计及管理决策基础优化,形成了基于核心指标的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从工程结构的方案选择、结构设计、施工、运营、老化及废除等的整个时间历程上定义了工程结构的全寿命概念,分析了各阶段的结构全寿命成本特点,从时间、概率及经济上提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的内涵。2)依据从“目标—内容—方法”的基本研究思想,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的基础框架:建立了以质量可靠、时间优化及经济优化组成的核心目标为主,并考虑结构和谐、环保节能及可持续等主题的绿色目标的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目标体系,并以核心目标为指导,确定了以结构的使用寿命时间指标、全寿命可靠性能指标及全寿命成本指标等三大核心指标为基础的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基本内容。3)使用寿命指标是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最主要的时间指标,起到了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分析了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寿命的确定依据,并根据使用寿命的判别准则,建立了结构基于不同极限标准的剩余使用寿命概率预测模型。4)全寿命可靠性能指标是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核心指标中的基础指标。通过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分析,依据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的时变理论模型,并运用贝叶斯信息更新理论分析了使用荷载及实测信息对结构抗力的影响,以此建立了结构动态可靠度的分析模型,并定义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可靠度分析模型;通过结构的耐久性能指标阐述了结构性能等级的模糊划分方法及多级模糊综合评定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概率路径的结构耐久性能参数预测方法及马尔科夫链的结构耐久性能离散性预测方法。5)全寿命经济指标是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核心指标中的决策指标。研究并建议了工程结构各项主要成本,即初建成本、检测成本、维护维修成本、失效成本(包括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功能性成本)、项目残值及效益等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的全寿命可靠性能变化,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及事件树预测方法建立了工程结构全寿命成本的预测分析模型。6)在设计使用寿命确定的情况下,基于结构的性能因素及经济因素,建立了结构全寿命设计目标可靠指标的优化方法,并依据结构全寿命成本的预测及比较,优化了结构初始耐久性设计水平的选取方法;为提高结构全寿命设计的鲁棒性,建立了基于结构目标性能及成本的结构设计主要参数控制及管理方法。7)依托具体大型跨海桥梁的研究提出了其基础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全寿命设计目标可靠指标,并通过不同荷载引起的钢筋拉应力对混凝土裂缝宽度的贡献率不同建立了基于控制应力的可变荷载系数标定方法,最后,实例标定了具体大型跨海桥梁的可变荷载频遇值系数及准永久值系数,并实例分析了大型跨海桥梁主要设计参数的控制及管理。8)建立了工程结构全寿命的管理措施决策方法,优化了工程结构管理的目标可靠水平,确定了结构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准则,并通过全寿命成本的预测及比较优化了结构检测、维护及维修等措施的具体方案决策及时点决策。
二、数理统计法在桩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理统计法在桩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价值工程的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
2.2 价值工程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
第3章 地基处理工程的价值工程研究框架 |
3.1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
3.2 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分析 |
3.2.1 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定义 |
3.2.2 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系统化 |
3.3 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评价 |
3.3.1 成本系数的计算 |
3.3.2 价值系数的计算 |
3.4 地基处理工程的方案创造 |
3.5 地基处理工程的方案评价与实施 |
第4章 某地基处理工程案例研究 |
4.1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分析 |
4.1.1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定义 |
4.1.2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系统化 |
4.2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评价 |
4.2.1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功能系数的计算 |
4.2.2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成本系数的计算 |
4.2.3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价值系数的计算 |
4.3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方案创造 |
4.3.1 预成孔强夯法 |
4.3.2 振冲碎石桩法 |
4.4 某地基处理工程的方案评价与实施 |
4.4.1 方案创新评价 |
4.4.2 评价方案的价值 |
4.4.3 选择最优方案 |
4.4.4 新方案的实施与总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及建议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低坍落度混凝土挤密灌入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灌浆技术 |
2.1 灌浆技术概况 |
2.2 灌浆发展 |
2.3 工艺概况 |
2.3.1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原理 |
2.3.2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的技术难点 |
2.3.3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的技术特点 |
2.3.4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适用条件 |
2.4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工艺分类 |
2.4.1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竖向增强体 |
2.4.2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复合增强体 |
2.5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施工机械设备 |
2.5.1 施工设备概述 |
2.5.2 钻孔设备 |
2.5.3 搅拌设备 |
2.5.4 注入设备 |
第3章 注入材料研究 |
3.1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材料 |
3.2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复合地基材料强度选择 |
第4章 不同灌入压力控制下所形成挤扩桩单桩研究分析 |
4.1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设计特点 |
4.2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试验桩施工 |
4.2.1 试验桩地质条件 |
4.2.2 不同注入压力下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桩 |
4.2.3 不同注入压力下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桩实验结论 |
第5章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应用(一) |
5.1 项目概述 |
5.2 项目周边环境 |
5.3 设计方案选择 |
5.4 工程地质条件 |
5.5 原有基础结构介绍 |
5.6 加固设计 |
5.7 本章结论 |
第6章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应用(二) |
6.1 项目概述 |
6.2 方案设计分析比较 |
6.3 平洞处理设计 |
6.4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施工 |
6.4.1 地质钻孔 |
6.4.2 浆液制作 |
6.4.3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施工 |
6.5 施工检测 |
6.6 本章结论 |
第7章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应用(三) |
7.1 工程概况 |
7.2 水泵站基础及地基地质条件介绍 |
7.3 泵站沉降原因分析 |
7.4 排水泵站加固要求 |
7.5 托换施工方案选择 |
7.6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法托换技术概述 |
7.7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法托换技术特点 |
7.8 地基的挤密注入工法(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加固处理设计 |
7.8.1 建筑物结构型式 |
7.8.2 设计要求 |
7.9 水泵站地基托换施工 |
7.9.1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工法工艺流程 |
7.9.2 低坍落度混凝土灌入工法的主要设备机具 |
7.9.3 注入施工工艺、参数、方式 |
7.10 工程质量控制 |
7.11 本章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公路大跨径高填方涵洞工作特性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填方涵洞的特点及其病害特征 |
1.1.2.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方面 |
1.2.2 室内外试验方面 |
1.2.3 数值分析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涵洞受力模型分析 |
2.1 概论 |
2.2 等沉面的判定 |
2.3 涵土作用机理 |
2.4 现有的涵洞受力分析模型 |
2.4.1 顾克明模型 |
2.4.2 MarstonSpangler 模型 |
2.4.3 温特克恩模型 |
2.5 大跨径高填方涵洞受力的“质剪弹”模型 |
2.5.1 横向受力模型 |
2.5.2 纵向受力模型 |
2.6 “质剪弹”模型的意义 |
2.7 小结 |
第三章 现有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的分析与评述 |
3.1 涵洞土压力公式分类 |
3.1.1 按理论基础 |
3.1.2 按适用工况 |
3.2 现有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 |
3.2.1 经典土压力确定方法 |
3.2.2 Marston 土压力理论 |
3.2.3 曾国熙修正公式 |
3.2.4 顾安全竖向土压力计算方法 |
3.2.5 其他竖向土柱模型方法 |
3.2.6 其他计算公式 |
3.2.7 数值模拟法 |
3.3 现有涵洞土压力理论的评述 |
3.4 实例计算 |
3.4.1 工况 1 |
3.4.2 工况 2 |
3.4.3 提出的建议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研究 |
4.1 概述 |
4.2 涵洞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现场试验方法 |
4.2.2 理论公式法 |
4.2.3 经验数理统计法(查表法) |
4.3 本文提出的“涵洞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与目前方法的对比 |
4.3.1 “现场试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
4.3.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
4.3.3 本文提出的“涵洞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4 涵洞地基处理及设计 |
4.4.1 涵洞地基处理 |
4.4.2 涵洞地基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公路大跨径高填方涵洞工作特性综合研究 |
5.1 概述 |
5.2 工程概况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层岩性 |
5.2.3 水文地质 |
5.3 基承载力方法对比分析 |
5.4 大跨径高填方涵洞方案的可行性 |
5.5 涵洞土压力调整措施的提出 |
5.6 有限元计算方案 |
5.6.1 本构模型 |
5.6.2 几何模型的确定 |
5.6.3 材料参数的选取 |
5.6.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5.7 分层填土过程模拟 |
5.8 常规填土涵洞模拟结果分析 |
5.8.1 土体沉降变形的分析 |
5.8.2 涵顶土体沉降分析 |
5.8.3 涵洞结构的应力分析 |
5.8.4 涵顶垂直土压力分析 |
5.8.5 涵侧竖向土压力分析 |
5.8.6 涵土相互作用规律总结 |
5.9 土压力调整措施模拟结果分析 |
5.9.1 土体沉降变形的分析 |
5.9.2 涵顶土压力分析 |
5.9.3 涵侧竖向土压力分析 |
5.9.4 涵洞结构的应力分析 |
5.9.5 涵洞基底沉降分析 |
5.9.6 涵体竖向与水平向变形对比 |
5.10 涵洞工程土压力调整方案实施细则 |
5.11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速铁路非埋式桩板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铁路复合地基的常见结构型式 |
1.2.2 桩板路基结构应用实例 |
1.2.3 桩板路基结构设计理论及计算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路线 |
2 桩板路基结构设计理论 |
2.1 桩板路基结构的特点及分类 |
2.1.1 桩板路基结构特点 |
2.1.2 桩板结构分类 |
2.2 桩板结构路基设计方法 |
2.3 桩板结构设计荷载 |
2.4 桩板结构体系简化 |
3 桩板路基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 |
3.1 正交试验方法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正交试验表 |
3.2 桩板结构优化方案 |
3.2.1 目标函数的选取 |
3.2.2 优化因素的设计 |
3.2.3 方案的优化 |
3.3 优化方案的计算 |
3.3.1 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 |
3.4 优化分析 |
3.4.1 技术指标分析 |
3.4.2 经济指标分析 |
3.4.3 设计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桩板路基结构受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
4.1 模型试验思路及目的 |
4.2 模型试验方案的制定 |
4.2.1 试验的具体布置 |
4.2.2 试验工况 |
4.2.3 模型的制作 |
4.2.4 试验加载 |
4.3 试验成果分析 |
4.3.1 沉降分析 |
4.3.2 桩身轴力分析 |
4.3.3 承台板板底的应力分析 |
4.3.4 托梁梁底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桩板路基结构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单元法与 MIDAS/GTS 软件介绍 |
5.1.1 有限单元法介绍 |
5.1.2 MIDAS/GTS 软件介绍 |
5.2 桩板路基结构有限元模型 |
5.2.1 有限元分析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计算方案 |
5.3 桩板路基结构工作性状研究 |
5.3.1 沉降分析 |
5.3.2 桩身轴力分析 |
5.3.3 板的受力特性 |
5.3.4 托梁受力特性 |
5.3.5 板底土压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2.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1.2.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2.3 复合地基的形成 |
1.3 国内外复合地基应用 |
1.4 国内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1 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4.2 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1 概况 |
2.2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2.2.1 桩体作用 |
2.2.2 垫层作用 |
2.2.3 振密和挤密作用 |
2.2.4 加速固结作用 |
2.2.5 加筋作用 |
2.3 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2.3.1 褥垫层的作用 |
2.3.2 桩土受荷载的特点 |
2.4 刚性桩复合地基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置换率 |
2.4.2 桩土应力比 |
2.4.3 桩土荷载分担比 |
2.4.4 复合模量 |
第3章 刚性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破坏模式与计算模型 |
3.2.1 一般地基的破坏模式 |
3.2.2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
3.3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3.1 置换率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3.3.2 桩土相互作用 |
3.4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4.1 工程中承载力计算方法 |
3.4.2 根据沉降量推算地基承载力 |
3.4.3 考虑安全度的问题 |
第4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研究 |
4.1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发展概况 |
4.2 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
4.3 桩土应力比数值分析 |
4.4 桩土应力比解析解 |
4.5 基于弹性理论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
4.5.1 模型的建立 |
4.5.2 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的推导 |
4.5.3 工程算例分析 |
第5章 考虑群桩效应的桩土应力比解析解 |
5.1 基本假设与计算模型 |
5.2 桩土应力比公式的推导 |
5.2.1 桩土的基本微分方程 |
5.2.2 桩侧等效刚度系数确定 |
5.2.3 桩土位移公式 |
5.2.4 公式的求解 |
5.3 算例与参数分析 |
5.3.1 算例 |
5.3.2 参数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高桩码头全结构段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关于可靠度研究的概况 |
1.3 结构可靠度的概念及分析可靠度的方法 |
1.3.1 结构的可靠性 |
1.3.2 结构的可靠指标 |
1.4 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港口工程结构变量统计参数确定 |
2.1 概述 |
2.2 结构抗力的分布特征和统计参数 |
2.2.1 材料不定性及统计特征 |
2.2.2 几何参数不定性及其统计特征 |
2.2.3 结构计算模式的不定性及其统计特征 |
2.2.4 抗力的统计特征 |
2.3 港口工程结构上的作用荷载及其统计分布 |
第三章 高桩码头全结构段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桩土相互作用方法的讨论 |
3.2.1 软粘土的 p-y曲线理论 |
3.2.2 砂土的 p-y曲线理论 |
3.3 高桩码头实例 |
3.3.1 码头尺度参数 |
3.3.2 地质资料 |
3.3.3 荷载状况 |
3.4 建立 ANSYS 数值分析模型 |
3.5 模型对比 |
3.6 荷载作用下高桩码头的受力情况分析 |
3.6.1 自重作用荷载下桩基的内力分析 |
3.6.2 船舶撞击力作用下桩基的内力 |
3.6.3 均布荷载作用下桩基的内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桩码头可靠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可靠指标的求解方法 |
4.2.1 JC 法 |
4.2.2 Mento Carlo 重要抽样方法 |
4.3 桩基抗弯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4.4 桩基抗剪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4.5 桩基竖向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 |
4.6 高桩码头结构体系的可靠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重大工程岩溶塌陷防治综合研究 ——以新建昆明国际机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岩溶塌陷研究进展 |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技术路线 |
1.3 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新建昆明国际机场地质环境条件 |
2.1 交通位置概况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岩溶发育特征 |
2.8 工程区岩溶塌陷基本特征 |
2.9 小结 |
3 工程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和机理模式 |
3.1 岩性因素及岩溶发育条件 |
3.2 盖层条件 |
3.3 致塌动力因素 |
3.4 工程区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和稳定性评价力学模型 |
3.5 小结 |
4 新建昆明国际机场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 |
4.1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方法概述 |
4.2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方法的选择 |
4.3 工程区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的数学原理 |
4.4 预测因子的确定及预测结构模型 |
4.5 预测因子权值的确定 |
4.6 预测因子的等级划分、取值 |
4.7 预测因子等级的隶属度 |
4.8 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
4.9 预测单元的划分 |
4.10 GIS 数据库的建立 |
4.11 预测单元模糊层次综合预测 |
4.12 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 |
4.13 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评价 |
4.14 预测结果可信度分析 |
4.15 小结 |
5 岩溶塌陷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管理 |
5.1 MAPGIS 建库方法 |
5.2 ACCESS2000 岩溶塌陷数据库结构 |
5.3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计算程序 |
5.4 小结 |
6 新建昆明国际机场岩溶塌陷防治研究 |
6.1 岩溶塌陷防治原则 |
6.2 岩溶塌陷的预防 |
6.3 岩溶塌陷的工程防治研究 |
6.4 岩溶塌陷工程防治方案建议 |
6.5 小结 |
7 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决策 |
7.1 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决策模式 |
7.2 决策目标 |
7.3 信息收集 |
7.4 决策判据 |
7.5 工程防治方案 |
7.6 各工程防治方案决策判据指标的分析、计算 |
7.7 决策方法 |
7.8 方案决策 |
7.9 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核心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程结构全寿命的定义及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研究框架构建 |
2.1 引言 |
2.2 全寿命周期研究的目标体系 |
2.3 全寿命周期研究的基本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指标分析 |
3.1 引言 |
3.2 结构使用寿命的内涵 |
3.3 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 |
3.4 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 |
3.5 工程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结构的全寿命可靠性能指标分析 |
4.1 引言 |
4.2 结构可靠性能的一般分析 |
4.3 结构可靠性能的时变分析 |
4.4 结构耐久性能的分级及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工程结构的全寿命经济指标分析 |
5.1 引言 |
5.2 全寿命成本及效益内涵 |
5.3 全寿命主要成本的预测 |
5.4 工程结构全寿命经济分析及预测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基础优化 |
6.1 引言 |
6.2 设计目标可靠水平的优化方法 |
6.3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的控制及管理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大型跨海桥梁结构全寿命设计初步优化 |
7.1 引言 |
7.2 设计目标可靠水平的优化 |
7.3 设计参数的控制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工程结构全寿命管理决策基础优化 |
8.1 引言 |
8.2 管理的可靠水平分析 |
8.3 管理措施的实施准则 |
8.4 管理措施的具体决策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成果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数理统计法在桩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系统的研究与预测[A]. 庄秋昱. 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电气技术大会论文集, 2021
-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 祁敬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3)
- [3]基于价值工程的地基处理工程成本管理研究[D]. 王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0)
- [4]低坍落度混凝土挤密灌入技术与应用[D]. 刘铸. 吉林大学, 2017(04)
- [5]公路大跨径高填方涵洞工作特性综合研究[D]. 张宁霞. 长安大学, 2014(12)
- [6]高速铁路非埋式桩板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D]. 张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7]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D]. 彭理. 湖南大学, 2013(05)
- [8]高桩码头全结构段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D]. 张富玲. 天津大学, 2012(08)
- [9]重大工程岩溶塌陷防治综合研究 ——以新建昆明国际机场为例[D]. 邓启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核心指标研究[D]. 胡琦忠. 浙江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