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墩倾斜处理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汤仲训[1](2021)在《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与评定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桥梁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水下结构的正常使用对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桥梁水下结构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导致的水下结构变位、承载力下降或损伤造成桥梁毁坏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关于桥梁水下结构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晚,其检测和评估工作更是匮乏,难以很好地用于工程实践。因此提出一套针对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和评定体系对于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桥梁水下结构检测和评估工作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总结了常见桥梁水下结构病害,将水下结构病害划分为水下混凝土表观病害、水下钢材料表观病害、基础冲刷病害、基础变形病害,并从施工、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各类病害的成因。详细介绍几种桥梁水下结构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2、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开展了桥梁水下结构病害标度的量化研究。建立桥梁水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选取桥梁水下结构典型病害,确定典型病害在不同的量化参数情况下对桥墩、桩基础、扩大基础承载能力的影响大小。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相关评定规范,建立基于剩余承载能力的病害标度评定标准,为现有规范的完善和补充提供参考。3、在病害检测、标度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桥梁水下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研究。介绍几种现有的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桥梁水下结构评估模型,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结合桥梁水下结构构件、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定模型,完成桥梁水下结构技术状况的评定。4、以灵昆大桥水下结构检测和评定工程为依托,根据检测成果,运用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完成灵昆大桥水下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确定灵昆大桥水下结构的技术状况等级,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孟成[2](2021)在《地铁盾构下穿既有桥梁对周边工程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地铁的不断修建,工程技术难题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因为早期城市建设较少会考虑地下空间的分布问题,盾构隧道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既有桩基侵入隧道的情况。地铁建设的过程中会考虑使用桩基托换的方法来解决,并对旧桩直接盾构切除。而桩基托换和盾构切桩均会对周边工程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建构筑物桩基破坏,造成工程事故。本文根据南昌地铁2号线盾构下穿八一桥时对周边工程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南昌地铁2号线某区间段由于八一桥若干独柱独桩侵入隧道需要进行桩基托换。而桩基托换会对周边工程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取其中一根桩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托换施工顶升、卸载及截桩三个关键步骤,并通过对这三个施工阶段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托换梁和新桩的位移变化均处在安全范围内,施工方案能有效控制变形,但在顶升和截桩阶段应加强对新桩和桥墩的监测。在对原先的独柱独桩桥梁进行托换后,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新托换桩与隧道的距离不同;托换梁和隧道的夹角不同。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按照1:30的比例研究了地铁盾构下穿不同位置的新托换桩时对周边工程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托换梁与隧道间角度不变时,桩距越小对桩基的影响越大;当桩距不变时,托换梁与隧道间的夹角越小对桩基的影响越大。针对桩距小夹角小的托换桩,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在实际工程中,地铁盾构往往会根据周边工程环境选取适宜的埋深,本文运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铁盾构隧道的埋深不同时,地表沉降和托换桩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埋深越深对地表沉降产生的影响就越小,但会对桩产生的影响较大。并且,隧道所在之处对桩身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托换桩设计时,应该考虑对隧道区域的桩身进行加固。为了进一步研究泥水盾构和旧桩切除的共同作用对桩基产生的影响,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精细化模拟现场施工过程,重点分析了托换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旧桩切除会导致托换桩产生较大的弯矩、剪力和水平位移,在实际工程中应该加强对周边工程环境的监测。
李凌宜,赵明[3](2021)在《山地城市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桥梁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针对贵阳典型的山镇复杂环境下地铁下穿既有建(构)筑物的施工难题,在确定采用冷开挖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模拟了区间隧道左线先行和右线先行2种下穿既有桥梁方案的施工过程,确定了左线先行的技术方案,即先进行左隧下穿段施工,其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右隧下穿段施工。对该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施工中桥墩沉降及其倾斜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该方法可减少隧道开挖时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既有立交桥运营安全。
杨云[4](2020)在《魏墙煤矿一盘区开采对马家石畔沟大桥的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地下资源开采对桥梁的影响是近几年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主要在于桥梁结构的独特性和其在交通中的重要意义。210国道榆阳至靖边段的马家石畔沟大桥在建设中和建设后均受到不同时期开采沉陷影响,研究魏墙煤矿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对马家石畔沟大桥的影响对210国道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矿山地质、采矿和桥梁工程地质条件,在分析桥梁移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积分预计、数值模拟方法及理论分析方法,计算模拟分析采动地表移动变形对桥梁的影响程度及损坏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通过分析受采动影响桥梁的移动监测数据,得出马家石畔沟大桥经历了初次沉降—稳定—再次沉降三个过程,确定目前大桥受损程度远小于Ⅰ级损坏程度;针对公路桥梁建设中和建设后受到不同时期开采沉陷影响的复杂情况,应用动态地表移动变形的方法进行预计评价,得出桥梁各幅现阶段以及剩余移动变形量,为评价大桥的安全提供依据。运用FLAC3D软件计算模拟开采覆岩移动破坏规律以及桥墩受力变形,得出地下开采引起覆岩与地表移动经历了非充分采动-充分采动-超充分采动三个阶段,确定了 1305和1307工作面开采对大桥影响较大。桥墩最大下沉值达到44.5mm,但各幅桥梁南北两端桥墩下沉差值均未超过2mm,大桥呈整体均匀沉降状态;作用于桥墩最大正剪力为1151.1kN,最大负剪力为3986.9kN,桥墩受力在允许范围内,确定桥墩在采动影响下尚未发生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截止目前,桥面整体下沉最大达到43mm,桥面最大水平移动值达到54mm,桥梁整体受损程度在Ⅰ级范围内;预计地表剩余移动变形量均小于简支结构桥梁的允许的变形值,剩余地表移动变形对桥梁损害在Ⅰ级范围以内;应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桥梁地基处于稳定状态。研究成果对矿区公路桥梁受损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亚宁[5](2020)在《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智能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高铁建设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桥代路”是高铁建设的重要手段。施工监控是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桥梁和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不断发展,BIM为提升桥梁施工及其监控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以连徐铁路新沂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以BIM技术为核心,开展其在高铁桥梁施工及其监控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旨在提升高铁桥梁施工管理效率,优化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建立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高铁连续梁桥BIM建模及施工应用。以Autodesk Revit(简称:Revit)为核心BIM软件,研究了桥梁结构化分解及参数化建族方法,建立了高铁连续梁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施工设施等族库。在此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生成的施工场地模型,建立了连徐铁路新沂特大桥的施工BIM模型。在此基础上,阐明了 BIM技术在高铁连续梁桥可视化施工技术交底、预应力孔道定位、垫石预埋孔出图、满堂支架算量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推动BIM技术的工程应用。(2)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生成。根据Midas Civil软件MCT格式特点以及Revit软件API的接口形式,采用C#语言开发了相应的RTM插件,并将其集成至Revit界面中。基于RTM插件可从桥梁BIM模型中自动提取有限元计算所需的节点、单元、截面参数、材料等数据,并以标准格式输出MCT文件。Midas Civil有限元计算软件可直接读取标准MCT文件,进而自动生成桥梁有限元模型,为桥梁施工阶段应力分析以及施工监控方案设计提供支撑。(3)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设计及应用。在已建立高铁桥梁施工BIM模型的基础上补充监测设备的模型,据此比选并确定了应力和视频监控点、仪器线缆排布的最优方案,为桥梁施工监控方案可视化和精细化设计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开发了应力测点与传感器模型的关联模块和应力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可在BIM模型直接查阅应力监测数据,实现了基于阈值超限的报警功能。(4)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开发及应用。以新沂特大桥施工项目为背景,根据当前施工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设计了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框架。采用Unity平台和Web技术,建立了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实现了电子沙盘、混凝土质量管控、桥梁施工监控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及拓展等功能。借助OpenCV视觉库及YOLO v3算法开展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识别,采用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导入安全帽佩戴识别模块,实现了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实时识别。
黄聪[6](2020)在《钢结构简支梁桥采动力学响应研究与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采煤沉陷区既有铁路钢桁架桥受采煤影响进行分析。针对钢结构简支梁桥的采动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以最不利的地表倾斜状态为条件,验算了在最不利条件下结构的受力状态、位移模式。根据结构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特点,对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设计了桥梁爬升装置,提出了三阶段桥梁爬升流程,并对每一阶段爬升系统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验证其在最不利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针对爬升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种结论。(1)针对既有桥梁结构进行抗采动分析,表明桥梁结构安全可靠地(2)地表倾斜对钢桁架桥结构内力变化较小,此时桥梁结构整体偏安全。(3)地表存在曲率时,桥梁内力变化较为明显,呈几何增长,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支座和支座周边。(4)为防止地表曲率对桥梁的破坏和调整桥梁方位保证铁路线型,针对不同沉陷状态,设计了可用桥梁爬升装置,确定了桥梁维护加固流程。(5)对爬升装置进行了校核,分析在各爬升阶段爬升装置受力状态,并提出了阶段性加固措施。(6)针对桥梁爬升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指出各爬升阶段对应的列车行驶速度,为交通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论文有图47幅,表34个,参考文献72篇。
魏岳峰[7](2020)在《具有滑动支座功能的自稳定架桥机主支腿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架桥机为代表的大型提运架施工装备的创新研究与应用是我国高铁桥梁快速发展建设的根本保证,其中运架一体式架桥机在我国多山多隧等复杂地区的高铁桥梁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石家庄铁道大学自主研发的SLJ900流动式架桥机,由于其领先的创新技术,解决了架梁过程中诸多技术难题,受到了施工单位的青睐。此种架桥机主要创新核心技术之一是其主支腿的巧妙设计,它是保证架桥机具有安全、快速和高适应性的关键,其创新理念已被逐渐应用到了其他架梁施工装备中。主支腿作为此种架桥机最为关键的承载结构,对其在面对各种复杂施工工况下的受力性能和作用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LJ900流动式架桥机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其独特的主支腿结构系统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阐述SLJ900流动式架桥机的技术参数,结构组成,架梁施工流程,分析了主支腿动态支撑自稳定技术、主支腿恒定扭矩驱动技术、主支腿安全状态实时监控技术三项核心创新技术的原理。(2)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架桥机进行建模,梳理计算载荷与实际工况,分析SLJ900流动式架桥机在平坡与纵坡工况中主支腿的力学行为,对主支腿与桥墩是否产生滑移进行判断,探究纵坡坡度对主支腿受力的影响。研究了主支腿恒定扭矩驱动技术、主支腿安全状态实时监控技术、主支腿动态支撑自稳定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3)对比了主立柱在不同倾斜程度与不同孔位作用下主支腿结构力学行为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斜杆上、下受力监测点的受力变化,明确了在该工况下施工的危害程度。(4)探究了曲线架梁工况时后车架和主梁的平面转角在±0.5°范围内变化时主支腿的受力,整体水平转动趋势及主支腿下垫梁上的聚四氟乙烯滑块的受力变化情况。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架桥机主支腿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行为变化规律,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工况与危险位置控制点,掌握了实际施工中架桥机主支腿受力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架桥机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并为下一步千吨级架桥机的研发设计打下了基础。
张振涛[8](2020)在《长持时地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由于出现塑性变形和内部累计损伤而产生较强的非线性响应。持续时间较长的地震作用易引发具有刚度和强度退化特性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构件产生疲劳损伤,使得轻度或中度损伤的桥梁在后续余震作用下逐渐发展成重度破坏,进而无法服役或进行修复。因此探讨长持时地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震害机理,对准确把握桥梁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开展工作和结论如下:(1)数值模拟是研究钢筋混凝土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下地震反应的重要依据。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了考虑累积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以Kunnath等完成的桥墩累积损伤拟静力试验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完成的足尺桥墩振动台试验结果为依据,模拟了钢筋混凝土桥墩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累积损伤引起的强度和刚度退化现象。结果表明,基于Mander箍筋约束模型的混凝土材料和Reinforcing Steel钢筋材料本构的纤维截面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模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累积损伤。(2)为探讨地震动持时对桥墩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选用显着持时Ds=5-95%作为分析时的持时指标参数,基于谱匹配方法消除地震动频谱、幅值的影响,得到了频谱和幅值最为接近但具有不同持时的地震动记录并输入桥墩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长持时地震动显着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桥墩墩顶的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其得到的RC桥墩墩顶最大位移角约为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墩顶最大位移角的2倍,残余位移角是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残余位移角的4.57.2倍。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明显大于频谱等效的短持时地震动下的损伤程度,地震动持续时间影响了桥梁墩柱的抗震性能,增加了结构的倒塌概率。(3)为研究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Pile Soil Superstructure Interaction,PSSI)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及桩基抗震性能,建立了考虑PSSI的桩柱式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和对比模型,分析了砂土地基下桥墩非线性响应的影响规律,对墩顶残余变形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得到在0.4g近断层地震动下,考虑PSSI时模拟得到的桩柱式桥墩墩顶最大位移角为墩底固结模型的1.61.9倍,残余位移角约为墩底固结模型的1.12.0倍。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时得到的墩顶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明显增大,即桩-土之间的非线性反应是引起桥墩变形的重要原因。桥墩墩顶和桩顶残余位移值与砂土地基相对密实度成反比,且砂土地基相对密实度的增加会增强土体约束作用,增大桩身的曲率延性系数。
曾永平[9](2020)在《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新型减隔震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分布有现今最为活跃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变形强烈、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带众多,铁路沿线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密集。众多西南高烈度地震区的铁路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着近断层地震动的严重威胁。然而,我国现行铁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近断层区域的抗震设防问题几近空白,尚无成熟的近断层铁路桥梁减隔震措施与方法。考虑到高烈度地震区铁路广泛采用受力相对简单的简支梁桥,所以,本文以铁路典型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减震措施与设计方法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收集国内外地震台网距离断层小于90km的1701条地震记录,提出了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线调整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和竖向地震动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编写人工合成近断层地震动的相关程序,并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2)建立32m等跨铁路简支梁桥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远场地震动、近断层地震动对隔震与非隔震铁路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发现有脉冲的、长周期成分丰富的近断层地震会对桥梁造成更严重的破坏,使摩擦摆隔震支座产生更大的相对位移;研究了竖向地震动强度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竖向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的比值大于1.5时,支座可能出现负反力,竖向地震动将导致支座压力发生较大波动,显着降低摩擦摆支座的耗能能力,墩梁位移加大,须采取限位措施;最后对比现有减隔震措施的优缺点,形成近断层铁路桥梁的减隔震策略。(3)提出了用于铁路桥梁的摩擦摆支座与金属阻尼器(新型减震卡榫和防落梁挡块)组合减隔震技术,阐述了金属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推导金属阻尼器关键力学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金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模拟,研发了装置的具体构造,制造加工了金属阻尼装置装置样品,开展了装置拟静力力学性能试验验证。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金属阻尼器整体性能良好,具有耗能效果好、滞回曲线饱满、低周疲劳性能好等优良性能。(4)开展两跨铁路简支梁桥共计6组振动台试验(包括普通支座桥梁、摩擦摆支座桥梁、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桥梁3类减震方案和8m、25m两种墩高),设计了振动台试验模型制造、施工及加载工况等试验方案,基于振动台试验结果,深入对比分析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桥梁在顺桥向、顺桥向+竖向、横桥向、横桥向+竖向的近断层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组合减震体系桥梁显着降低了桥梁的地震响应,具有优良的减震性能。(5)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缩尺数值模型,将数值模型结果与振动台试验数据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根据缩尺相似关系,建立四跨足尺简支桥梁模型,进一步分析9度区地震下,在实桥上设置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该组合减隔震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桥梁的减震效率,而且对竖向地震动不敏感,非常适用于近断层地震区桥梁抗震设防。(6)建立足尺四跨简支桥梁Open See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别研究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组合减震体系各关键设计参数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度区设计地震下,减小减震卡榫屈服力或屈服后刚度比、增大摩擦摆支座半径、减小支座摩擦系数有利于提高桥墩的减震效率,但会增加支座位移;减小减震卡榫间隙、增大减震卡榫初始刚度会减少支座位移,但对桥墩影响较小。在9度区罕遇地震下,减小挡块屈服力、屈服后刚度比有利于提高桥墩的减震效率,但会增加支座位移;增大挡块初始刚度、减小挡块间隙会减少支座位移,但对桥墩影响较小。在罕遇地震下,支座限位是关键,可以通过减小挡块间隙和提高挡块屈服力来保证限位效果。最后给出了典型铁路简支梁桥组合减震体系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
张永强[10](2020)在《瓦厂坪大桥病害特征分析与采空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桥梁是跨越山区的主要交通形式,对于地表变形移动十分敏感。而目前我国有很多桥梁段需穿越山区煤炭赋存区,地下采煤形成的采空区所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很容易达到或者超过公路桥梁的最大允许变形值,从而对桥梁结构变形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行。本文以西南某采空区上方雅西高速瓦厂坪桥梁段为例,通过现场调查,掌握桥梁变形破坏迹象,运用先进的自动化监测设施,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采空区上覆桥梁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变形趋势,总结归纳采空区桥梁段病害特征。从采空区这一根本原因着手,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地表变形指标值进行了预计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采空区对桥梁沿线地表的影响演化过程,最后对桥梁的变形处治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到:1、通过现场调查,掌握了桥梁变形破坏迹象,主要表现为桥梁不均匀沉降、墩柱及连梁开裂变形、路基路面开裂、防撞护栏开裂、伸缩缝挤压或拉伸变形等。2、开展桥梁沉降观测、裂缝监测、倾斜监测等,从多角度分析了桥梁变形特征和变形趋势,为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和变形处治提供了依据。3、采用理论计算,对采空区沿线地表变形指标值进行了预计分析,参照相关规范,以此对沿线场地稳定性和桥梁变形影响作出了评价。4、结合数值模拟手段,研究表明2017年形成的采空区是该区域产生地表移动,引发桥梁变形的主要因素。5、借鉴总结采空区公路桥梁治理措施,从桥梁地基加固、桥梁结构加固、采空区保护煤柱等方面对该类工程问题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二、桥墩倾斜处理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墩倾斜处理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与评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研究现状 |
1.3.2 桥梁结构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3 桥梁结构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桥梁水下结构病害分类及检测方法 |
2.1 桥梁水下结构常见病害及成因 |
2.1.1 水下混凝土表观病害 |
2.1.2 水下钢材料表观病害 |
2.1.3 基础冲刷病害 |
2.1.4 基础变形病害 |
2.2 桥梁水下结构病害检测方法 |
2.2.1 水下摄影 |
2.2.2 水下探摸和磁膜探伤 |
2.2.3 水下机器人 |
2.2.4 水下成像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水下结构病害标度量化研究 |
3.1 混凝土剥落、露筋对桥墩承载力的影响 |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2 桥墩混凝土剥落、露筋的模拟 |
3.1.3 计算结果分析 |
3.2 冲刷深度对摩擦桩承载力的影响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桩基冲刷深度的模拟 |
3.2.3 计算结果分析 |
3.3 基础冲刷、掏空对扩大基础承载力的影响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2 扩大基础基底掏空的模拟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基于剩余承载力的病害评定标准 |
3.4.1 基于剩余承载力的评定方法 |
3.4.2 基于剩余承载力的病害标度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梁水下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研究 |
4.1 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方法 |
4.2 层次分析法 |
4.2.1 建立递阶层次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权重确立及一致性检验 |
4.3 桥梁水下结构评估模型 |
4.3.1 层次模型的建立 |
4.3.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桥梁水下结构技术状况评分计算 |
4.4.1 构件技术状况评分 |
4.4.2 部件技术状况评分 |
4.4.3 桥梁水下结构技术状况评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梁水下结构检测评定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检测内容及方法 |
5.3 检测成果 |
5.3.1 水生物调查及结构几何尺寸复核 |
5.3.2 水下结构病害检测 |
5.3.3 基础及河床冲刷测量 |
5.4 技术状况评定 |
5.4.1 构件划分数量统计 |
5.4.2 桥墩技术状况评定 |
5.4.3 基础技术状况评定 |
5.4.4 桥梁水下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 |
致谢 |
(2)地铁盾构下穿既有桥梁对周边工程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托换施工的研究现状 |
1.2.2 地铁盾构对周边工程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不同埋深的地铁盾构对周边工程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桩基托换对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 |
2.1 概述 |
2.2 工程背景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工程地质 |
2.2.3 桥桩与隧道关系 |
2.2.4 桥桩托换方案 |
2.3 桩基托换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2.3.1 模型建立 |
2.3.2 模拟过程 |
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5 桩基托换施工现场监测 |
2.5.1 监测内容 |
2.5.2 监测方法 |
2.6 监测数据分析 |
2.6.1 托换桩顶升阶段 |
2.6.2 托换桩卸载阶段 |
2.6.3 托换桩截桩阶段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盾构下穿既有桥梁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相似模型试验原理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3.1 模型箱的设计及制作 |
3.3.2 试验用土及开挖方案 |
3.3.3 隧道及衬砌 |
3.3.4 桩和承台 |
3.3.5 测量仪器 |
3.4 试验方法及过程 |
3.5 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盾构对不同位置托换桩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 |
4.2.1 桩的制备 |
4.2.2 试验分组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托换桩桩间距不同时桩身弯矩的变化分析 |
4.3.2 托换梁与隧道的角度不同时桩身弯矩的变化分析 |
4.4 隧道埋深不同时对托换桩影响的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水盾构和旧桩切除的共同作用对托换桩的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泥水盾构切桩方案 |
5.3 数值分析方案 |
5.3.1 模型建立 |
5.3.2 盾构和切桩的模拟 |
5.3.3 分析方法 |
5.4 数据分析 |
5.4.1 泥水盾构和切桩对托换桩弯矩的影响 |
5.4.2 泥水盾构和切桩对托换桩剪力的影响 |
5.4.3 泥水盾构和切桩对托换桩水平位移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山地城市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桥梁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方案理论分析 |
2.1 建立模型 |
2.2 确定材料参数 |
2.3 数据结果分析 |
2.3.1 地表沉降与拱顶沉降 |
2.3.2 桩基轴力与桥墩沉降 |
3 施工控制技术要点 |
4 现场监测与分析 |
5 结语 |
(4)魏墙煤矿一盘区开采对马家石畔沟大桥的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移动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开采沉陷预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公路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4 桥梁下开采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一盘区开采地质条件 |
2.1 矿井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矿区开发情况 |
2.2 矿井地质水文条件 |
2.2.1 井田地层 |
2.2.2 井田构造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煤层特征 |
2.3 一盘区开采现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桥梁结构特征及受损现状分析 |
3.1 桥梁结构特征 |
3.2 观测结果及分析 |
3.2.1 桥梁下沉分析 |
3.2.2 桥梁位移分析 |
3.2.3 桥梁桥墩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4.1 预计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概率积分预计方法及参数确定 |
4.2.1 预计模型 |
4.2.2 预计参数 |
4.3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结果 |
4.3.1 现阶段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4.3.2 剩余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4.3.3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桥梁地基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5.2 覆岩“两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计算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3 桥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4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5.4.2 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采动地表移动变形对桥梁影响分析 |
6.1 评价依据 |
6.2 桥梁受损现状分析 |
6.3 剩余地表移动变形对桥梁影响分析 |
6.4 开采沉陷区桥梁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 |
6.4.1 理论分析 |
6.4.2 地面建筑物荷载影响深度计算 |
6.4.3 覆岩“两带”发育高度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智能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BIM概念及特点 |
1.2.1 BIM概念 |
1.2.2 BIM特点 |
1.3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
1.3.1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
1.4 本文依托工程背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铁连续梁桥BIM建模及施工应用 |
2.1 引言 |
2.2 高铁连续梁桥及施工设备建模 |
2.2.1 节段箱梁通用族 |
2.2.2 桥墩承台桩基一体化族 |
2.2.3 预应力孔道族 |
2.2.4 施工设备族 |
2.2.5 施工场地模型 |
2.2.6 高铁连续梁桥建模 |
2.3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BIM应用 |
2.3.1 应用一: 施工可视化交底 |
2.3.2 应用二:预应力孔道施工放样 |
2.3.3 应用三: 桥墩垫石预埋孔自动出图 |
2.3.4 应用四: 满堂支架算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生成 |
3.1 引言 |
3.2 基于BIM的有限元模型生成方法 |
3.3 基于BIM的有限元模型生成程序开发 |
3.3.1 Midas Civil命令流 |
3.3.2 Revit API接口 |
3.3.3 RTM插件编写及应用 |
3.4 有限元计算参数及结果分析 |
3.4.1 计算参数 |
3.4.2 连续梁桥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设计及实施 |
4.1 引言 |
4.2 施工监控研究框架 |
4.3 基于BIM模型的施工监控方案设计与实施 |
4.3.1 监测设备BIM模型 |
4.3.2 施工监控方案设计 |
4.3.3 施工监控方案实施 |
4.4 监测数据与BIM模型关联及报警 |
4.4.1 BIM模型与数据关联 |
4.4.2 监测数据报警 |
4.5 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研究 |
5.1 引言 |
5.2 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框架 |
5.3 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开发 |
5.3.1 平台目标与功能 |
5.3.2 开发平台与数据库 |
5.3.3 图像识别 |
5.4 施工监控智能化平台开发应用 |
5.4.1 三维模型建立与导入 |
5.4.2 电子沙盘 |
5.4.3 混凝土质量管理 |
5.4.4 桥梁施工管理 |
5.4.5 工程质量管理 |
5.4.6 安全帽佩戴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钢结构简支梁桥采动力学响应研究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2 沉陷区钢结构简支梁桥抗采动变形研究 |
2.1 工程背景 |
2.2 有限单元理论及分析软件选取 |
2.3 基本假定和计算参数 |
2.4 地表下沉对桥梁的影响分析 |
2.5 道砟堆放方式对桥梁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沉陷区钢结构简支梁桥抗采动结构设计优化 |
3.1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3.2 爬升方案设计 |
3.3 桥梁爬升体系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爬升装置采动响应分析 |
4.1 计算模型 |
4.2 爬升过程中爬升体系结构力学分析 |
4.3 最大爬升高度条件下爬升体系采动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爬升体系动力学特性分析 |
5.1 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基本假定 |
5.2 爬升体系自振频率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具有滑动支座功能的自稳定架桥机主支腿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技术参数 |
2.1.1 整机参数 |
2.1.2 起重小车参数 |
2.1.3 整机行走参数 |
2.1.4 转向系统参数 |
2.1.5 动力系统参数 |
2.2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结构组成 |
2.2.1 主梁结构 |
2.2.2 起升系统 |
2.2.3 整机行走系统 |
2.3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主支腿工作原理 |
2.3.1 主支腿支承导向走行机构 |
2.3.2 主支腿结构部分 |
2.4 主支腿自稳定原理 |
2.4.1 主支腿动态支撑自稳定技术 |
2.4.2 主支腿恒定扭矩驱动技术 |
2.4.3 主支腿安全状态实时监控技术 |
2.5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作业施工流程 |
2.6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性能比较 |
2.6.1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性能优势 |
2.6.2 改进型SLJ900流动式架桥机性能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有限元模型 |
3.1 有限元软件ANSYS介绍 |
3.2 SLJ900流动式架桥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单元选择 |
3.2.2 约束边界条件介绍 |
3.3 架桥机计算载荷与其他参数 |
3.3.1 架桥机构件重量统计 |
3.3.2 架桥机计算载荷与载荷系数 |
3.4 载荷工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坡工况下架桥机主支腿力学行为分析 |
4.1 架梁过程中主支腿滑移分析 |
4.1.1 架梁过程中主支腿对桥墩的作用 |
4.1.2 主支腿最大竖向反力计算 |
4.1.3 摩擦系数选取 |
4.1.3.1 主支腿与待架混凝土桥墩的滑动摩擦系数 |
4.1.3.2 轨道梁与托轮组的滚动摩擦系数 |
4.1.4 主支腿滑移判定 |
4.1.4.1 主支腿最大静摩擦力计算 |
4.1.4.2 摩擦阻力计算 |
4.2 重载过孔过程中主支腿结构受力分析 |
4.3 主支腿恒定扭矩驱动技术分析 |
4.3.1 液压马达参数介绍 |
4.3.2 恒定液压马达驱动力对桥墩纵向力的作用 |
4.3.3 恒定液压马达驱动力对主支腿结构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纵坡工况下架桥机主支腿力学行为分析 |
5.1 纵坡架梁时架桥机后车架与主支腿的高度调节方案 |
5.2 纵坡架梁中主支腿对桥墩的作用分析 |
5.3 主支腿对桥墩纵向力组成分析 |
5.3.1 坡度阻力计算 |
5.3.2 摩擦阻力计算 |
5.4 纵坡重载过孔过程中主支腿结构受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支腿倾斜支撑状态力学行为分析 |
6.1 主立柱倾斜支撑状态下主支腿力学行为分析 |
6.2 孔位错误导致的主支腿受力变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曲线架梁工况下主支腿力学行为分析 |
7.1 平面转角下主支腿力学行为分析 |
7.2 转角对称下主支腿力学行为分析 |
7.3 聚四氟乙烯滑块作用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长持时地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考虑累积损伤的RC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 |
2.1 前言 |
2.2 材料模型 |
2.3 试验介绍及数值模拟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持时地震动下RC桥墩非线性响应 |
3.1 前言 |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 地震动持时 |
3.4 分析结果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考虑PSSI的桩柱式桥墩震后残余位移分析 |
4.1 前言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数值模型验证 |
4.4 分析结果与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新型减隔震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桥梁减隔震研究现状 |
1.2.1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 |
1.2.2 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
1.2.3 减隔震支座的近断层地震适用性及桥梁减隔震设计 |
1.3 铁路桥梁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4 减隔震桥梁试验研究现状 |
1.5 近断层铁路桥梁抗震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人工波模拟研究 |
2.1 近断层地震波收集及基线校正 |
2.1.1 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线调整的必要性 |
2.1.2 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线调整方法 |
2.2 近断层地震波长周期速度脉冲特性 |
2.3 近断层地震波竖向地震动特性 |
2.4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和人工模拟地震波 |
2.4.1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 |
2.4.2 与反应谱匹配的近断层非平稳地震动模拟方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
3.1 近断层典型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有限元模型 |
3.1.3 地震动输入 |
3.1.4 材料损伤等级 |
3.1.5 采用普通支座的一般桥梁的地震响应 |
3.1.6 采用摩擦摆支座的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 |
3.2 速度脉冲近断层地震输入角对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3.3 竖向地震动对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3.4 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既有减隔震装置适用性分析 |
3.4.1 摩擦摆支座的适应性及有效性分析 |
3.4.2 LUB速度锁定支座的适应性分析 |
3.4.3 粘滞阻尼器的适应性分析 |
3.4.4 拉索减震支座的适应性分析 |
3.4.5 E型钢阻尼支座的适应性分析 |
3.4.6 金属类耗能阻尼器的适应性分析 |
3.4.7 既有防落梁措施的适应性分析 |
3.4.8 近断层铁路桥梁减隔震措施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断层铁路桥梁组合减隔震技术及新型减隔震装置的研发 |
4.1 摩擦摆支座与金属阻尼器组合减隔震技术 |
4.2 金属阻尼器的结构形式与特点 |
4.2.1 新型减震卡榫 |
4.2.2 新型缓冲防落梁挡块 |
4.3 金属阻尼器的简化力学模型及主要设计参数 |
4.3.1 新型减震卡榫力学参数计算及设计方法 |
4.3.2 新型缓冲防落梁挡块力学参数计算及方法 |
4.4 减震卡榫的有限元分析及拟静力试验验证 |
4.4.1 有限元分析 |
4.4.2 拟静力试验 |
4.4.3 对比分析研究 |
4.5 新型缓冲防落梁挡块的有限元分析及拟静力试验验证 |
4.5.1 有限元分析 |
4.5.2 拟静力试验 |
4.5.3 对比分析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用组合减隔震体系铁路桥梁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方案与试验模型 |
5.2.1 试验方案 |
5.2.2 支座模型设计及施工过程 |
5.2.3 主梁、桥墩模型设计及施工过程 |
5.2.4 地震动输入 |
5.2.5 数据记录 |
5.3 试验过程和结果 |
5.3.1 顺桥向地震动输入 |
5.3.2 顺桥向+竖向地震动输入 |
5.3.3 横桥向地震动输入 |
5.3.4 横桥向+竖向地震动输入 |
5.3.5 模型桥试验破坏现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采用组合减震体系铁路桥梁数值分析 |
6.1 有限元模型 |
6.1.1 主梁、桥墩的模拟 |
6.1.2 支座及新型减震卡榫模拟 |
6.2 铁路简支梁桥动力特性对比 |
6.2.1 缩尺有限元模型与振动台模型的动力特性对比 |
6.2.2 足尺与缩尺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对比 |
6.3 缩尺有限元模型与振动台模型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6.3.1 支座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
6.3.2 纵筋应变响应对比分析 |
6.4 足尺有限元模型地震波输入 |
6.5 足尺有限元模型减震性能分析 |
6.5.1 顺桥向地震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6.5.2 横桥向地震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6.5.3 减震卡榫桥梁的减震效果分析 |
6.5.4 竖向地震输入下桥梁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铁路简支梁摩擦摆-金属阻尼器组合减震体系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
7.1 地震动强度对组合减震体系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
7.2 设计地震下的组合减隔震体系参数优化分析 |
7.2.1 摩擦摆支座半径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2 摩擦摆支座摩擦系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3 减震卡榫初始刚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4 减震卡榫屈服力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5 减震卡榫间隙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 罕遇地震下的组合减隔震体系参数优化分析 |
7.3.1 防落梁挡块间隙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2 挡块屈服力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3 挡块初始刚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4 挡块屈服后刚度比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瓦厂坪大桥病害特征分析与采空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空区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
1.2.2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受采动影响变形机制与控制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与地震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地震 |
2.3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4 水文地质条件 |
2.4 煤层赋存及采空区概况 |
2.4.1 煤层赋存状况 |
2.4.2 采空区分布概况 |
2.5 人类工程活动 |
2.5.1 煤层开采现状 |
2.5.2 瓦厂坪大桥概况 |
2.5.3 采空区与公路空间位置关系 |
第3章 瓦厂坪大桥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3.1 墩柱及系梁病害 |
3.1.1 6-1 墩柱及系梁裂缝 |
3.1.2 6-2 墩柱及系梁裂缝 |
3.1.3 6-3 墩柱裂缝 |
3.1.4 6-4 墩柱裂缝 |
3.1.5 7-4 墩柱裂缝 |
3.2 桥(路)面及护栏病害 |
3.2.1 桥面伸缩缝变形 |
3.2.2 路面开裂 |
3.2.3 护栏裂缝 |
3.3 其他构件病害 |
3.4 桥梁病害成因及风险分析 |
3.4.1 病害产生的原因 |
3.4.2 诱发病害的影响因素 |
3.4.3 桥梁主要风险分析 |
第4章 桥梁变形监测分析 |
4.1 桥梁变形监测方案概述 |
4.2 桥梁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
4.2.1 空间特征分析 |
4.2.2 时间特征分析 |
4.3 桥面裂缝开合度监测分析 |
4.3.1 4#桥墩断面 |
4.3.2 5#桥墩断面 |
4.3.3 6#桥墩断面 |
4.3.4 7#桥墩断面 |
4.4 墩柱裂缝开合度监测分析 |
4.4.1 5#桥墩墩柱 |
4.4.2 6#桥墩墩柱 |
4.4.3 7#桥墩墩柱 |
4.5 梁板相对位移监测分析 |
4.5.1 5#桥墩梁板位移 |
4.5.2 6#桥墩梁板位移 |
4.5.3 7#桥墩梁板位移 |
4.6 墩柱倾斜监测分析 |
4.7 桥梁结构对沉降变形响应特征分析 |
第5章 采空区桥梁沿线地表变形计算及影响研究 |
5.1 地表移动基本规律 |
5.2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5.2.1 概率积分法概述 |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3 预计参数的选取 |
5.2.4 变形指标值计算 |
5.3 地表移动变形对桥梁的影响分析 |
5.3.1 沉降量对桥梁的影响 |
5.3.2 水平移动对桥梁的影响 |
5.3.3 倾斜变形对桥梁的影响 |
5.3.4 曲率变形对桥梁的影响 |
5.3.5 水平变形对桥梁的影响 |
第6章 采空区对桥梁线路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
6.1 概述 |
6.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6.2.1 计算模型建立 |
6.2.2 边界条件与计算参数 |
6.2.3 地下开采过程概化及监测点的选择 |
6.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3.1 沉降分析 |
6.3.2 x向水平位移分析 |
6.3.3 y向水平位移分析 |
6.4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7章 瓦厂坪大桥变形控制措施建议 |
7.1 目前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
7.2 病害路段处治建议 |
7.2.1 治理范围分析 |
7.2.2 采空区桥基加固 |
7.2.3 桥梁结构加固 |
7.3 .瓦厂坪大桥沿线限采范围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桥墩倾斜处理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与评定体系研究[D]. 汤仲训.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地铁盾构下穿既有桥梁对周边工程环境的影响研究[D]. 孟成.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3]山地城市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桥梁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李凌宜,赵明. 施工技术, 2021(05)
- [4]魏墙煤矿一盘区开采对马家石畔沟大桥的影响评价研究[D]. 杨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智能化技术研究[D]. 赵亚宁. 东南大学, 2020
- [6]钢结构简支梁桥采动力学响应研究与结构优化[D]. 黄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具有滑动支座功能的自稳定架桥机主支腿力学行为研究[D]. 魏岳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长持时地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张振涛.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9]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新型减隔震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D]. 曾永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瓦厂坪大桥病害特征分析与采空区的影响研究[D]. 张永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