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包衣实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崔洪旭[1](2020)在《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工艺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小粒种子进行丸粒化包衣加工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这种技术能够在不影响种子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把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各种激素以及有效减少病虫害的药物均匀的包裹在种子的表面。对于那些外形不规则的小粒种子,经过在包衣锅内的复杂运动,可以将其加工为有利于机械化播种的大小均一且规则的丸粒化种子。这种丸粒化的种子在种植时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种植成本,并在农药的作用下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中国的藜麦种植面积大,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对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加工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包衣强度较弱,包衣层易脱落,单籽率较低,种子粘连严重以及丸粒化包衣品质较差等系列问题,对此,本论文开展了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工艺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现有包衣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得出将振动加入包衣机的可行性,设计制造出将振动与旋转两种运动合二为一的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对振动力场作用下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做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寻找出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各项参数的最佳组合,提高了种子的丸粒化合格率。2.采用不同包衣剂对藜麦种子进行包衣,通过对包衣效果的对比,确定出大豆粉和硅藻土按照3:7的比例调配出的包衣剂最适合藜麦种子。通过测试丸粒化种子的分解速度和种子的包衣强度,确定出最佳的包衣厚度是丸粒粒径在2~4 mm之间,通过单因素试验验证各个因素对种子丸化包衣效果的影响。3.开展了丸粒化包衣藜麦种子的正交试验研究,分析影响丸化强度合格率、单籽率、丸化率的主要参数,并对该参数进行优选,找出最有利于藜麦种子丸化包衣的振动频率、包衣锅的倾角、转速、振幅,振动方向等因素的最佳参数。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对于强度合格率而言,当转速为48r/min,倾斜角为44°,振动频率为20HZ,振幅为0.5mm,垂直振动时,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效果最佳;对于单籽率而言,当转速为48r/min,倾斜角为44°,振动频率为20HZ,振幅为1.5mm,垂直振动时,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效果最佳;对于丸化率而言,当转速为48r/min,倾斜角为44°,振动频率为25HZ,振幅为1.5mm,水平振动时,藜麦种子丸化效果最佳。
田年坪,缪天琳,张跃华,任国莉,王长宝[2](2019)在《薰衣草种子包衣丸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薰衣草种子为材料进行包衣丸化处理,测定处理后的薰衣草种子活力及幼苗早期生长指标。设计交叉实验,选出最优水平组合。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CK,其中B4组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及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最明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约为CK组的8.00倍、7.60倍和9.94倍。试验表明,种子经包衣丸化处理后,形状由椭圆形转变为圆形,千粒重分别增大至160g和130g,粒径分别增大至6.05mm和5.65mm。
曲芳[3](2019)在《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种子包衣处理技术是种子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和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大农业时代,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衣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可以保证籽粒大小的均匀性,有利于机械化播种;减少苗期患病几率,抵御田间病虫害侵蚀;促进种子幼苗茁壮生长,保证苗株整齐划一;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种子加工产业和国内市场需求对种子包衣质量、包衣工艺和包衣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国产种子包衣设备机械结构的全面改革。为解决现有国产批次式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存在的种子包衣不均匀、破碎率高、关键部件搅拌叶片粘黏磨损严重等问题,将利用仿生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与利用离散单元法分析散粒体的搅拌机理二者结合,为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的仿生搅拌叶片,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影响搅拌装置性能的结构与作业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并对安装仿生搅拌叶片的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和安装平面搅拌叶片的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得到两种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以及苗期植株性状特征,比较两种包衣搅拌装置的包衣效果,验证新型包衣搅拌装置较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在包衣质量上的优越性,为包衣设备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大豆包衣机搅拌装置的特点,在假设基础上建立了包衣前、后大豆种子颗粒在搅拌装置内的运动模型,并对搅拌过程中的大豆种子颗粒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同时,利用Hertz和Mindlin-Deresiewicz理论对包衣前、后大豆种子颗粒与搅拌叶片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行分析,得出搅拌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均与搅拌叶片平均曲率半径ρy有关,可以通过减小搅拌叶片平均曲率半径ρy,即用曲面搅拌叶片代替平面搅拌叶片的方法,来减小包衣前、后大豆颗粒和搅拌叶片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而减小大豆种子颗粒包衣过程中的损伤和破碎。(2)利用三维光学测量仪对唐冠螺壳体进行体表特征三维逆向扫描,获取唐冠螺壳体曲面分层切片数据和体表点云数据。扫描后共获得38054个点,1270条边,612个面,400001个网格三角形和1个实体。利用NX Imageware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曲面拟合,调整偏差至许用范围,并对坏点或拟合不理想的点重新进行数据采集,选取一个曲率变化较均匀,适用于制作仿生搅拌叶片的曲面结节,来构建搅拌叶片模型。再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仿生搅拌叶片实体化模型,调整偏差后试制仿生搅拌叶片。(3)当转速为25 r/min,相位差为90°,旋转角为65°,总搅拌时间为9.2 s时,对安装仿生搅拌叶片和平面搅拌叶片的两种搅拌装置作离散元仿真对比分析,得出包衣后的大豆种子颗粒与仿生搅拌叶片碰撞后,沿多方向、多角度继续运动,并与其他大豆种子颗粒继续发生碰撞,完成颗粒间碰撞、搓擦、粘附种衣剂,增强了大豆种子包衣效果;包衣后的大豆颗粒与平面搅拌叶片碰撞后,只沿着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与其他大豆种子颗粒继续碰撞的几率较小。达到搅拌均匀状态以后,颗粒搅拌的均匀度由变差系数来评定,仿生搅拌叶片作用下变差系数为1.89%,平面搅拌叶片作用下变差系数为2.53%。仿生搅拌叶片搅拌作业时,变差系数更小,包衣后大豆颗粒在仿生搅拌叶片搅拌作用下,互相接触的颗粒数目间差异更小,搅拌均匀性更好。(4)在转速为25 r/min,相位差为90°,旋转角为65°,搅拌时间为9.2s时,分别利用安装仿生搅拌叶片的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和安装平面搅拌叶片的现有包衣搅拌装置作样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其包衣合格率为93.26%,包衣破碎率为0.089%;利用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其包衣合格率为95.07%,包衣破碎率为0.072%,满足种子包衣质量要求,且仿生搅拌叶片与平面搅拌叶片包衣效果相比,包衣合格率提高1.81%,包衣破碎率降低0.017%,验证了仿真结果的真实性与可行性。(5)以转速nj,相位差β和旋转角αj为试验因子,以包衣合格率和包衣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选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对影响搅拌装置性能的结构与作业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各参数对包衣合格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转速、相位差和旋转角;对包衣破碎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旋转角、相位差和转速。在旋转角为65°,相位差为86°~93°,转速为26~32 r/min的参数组合条件下,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可以实现包衣合格率≥95%,包衣破碎率≤0.1%的包衣要求。试验范围内影响多目标函数的参数优化组合为:相位差90°、旋转角65°、转速30 r/min,此时包衣合格率为95.47%,包衣破碎率为0.06%,属于包衣一等品,满足大豆种子包衣要求,且试验数值与优化数值对比可知,优化结果准确可信。(6)对平面搅拌叶片和仿生搅拌叶片作表面张力测量对比试验,得出平面搅拌叶片黏附功和临界表面张力较仿生搅拌叶片大,表明平面搅拌叶片表面更容易被种衣剂润湿,其表面的润湿性更好,更容易被种衣剂粘附。而仿生搅拌叶片不容易被种衣剂粘附,更适用于包衣搅拌作业。种衣剂在平面搅拌叶片上呈片状粘附,尤以靠近搅拌槽顶部,即喷洒种衣剂位置较近处,粘附程度较重;而种衣剂在仿生搅拌叶片上呈斑块状粘附,粘附位置靠近仿生搅拌叶片边缘位置,粘附程度较轻。仿生搅拌叶片利用唐冠螺这类海生贝类减粘的效应,可有效减少种衣剂对搅拌叶片表面的粘附。(7)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实施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较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在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上差异显着。在发芽指数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9.87%,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10.51%,处理1较处理2增长8.5%;在根鲜重指标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8.78%,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6.76%,处理1较处理2增长11.45%;在主根长指标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9.86%,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5.36%,处理1较处理2增长13.75%。且在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上,处理1、处理2与对照组在0.01水平上均差异显着,处理1和处理2在0.05水平上均差异显着。
曲芳,陈海涛,王洪飞,明向兰,史乃煜[4](2019)在《仿生包衣装置对大豆发芽与苗期植株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大豆种子的包衣质量,促进包衣种子的发芽与苗期生长,实现苗齐苗壮,增加产量。以黑农48大豆种子为供试材料,对仿生包衣装置处理和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进行单因素田间试验,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仿生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测定大豆种子发芽情况和苗期植株性状,比较2种包衣装置的包衣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和苗期植株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K,处理1较处理2的发芽指数增长20.21%,根鲜重增长11.26%,主根长增长11.15%,且处理1和处理2的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差异显着。仿生装置处理较正常包衣处理种子生长状况更好的原因为仿生搅拌叶片更能减少搅拌叶片对大豆种子种皮和胚的损伤,增加大豆包衣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种子的包衣质量。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仿生包衣装置较现有包衣装置在包衣效果上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为包衣设备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实用参考。
张佳丽,房俊龙,马文军,刘睿[5](2018)在《我国种子包衣机的概况研究及未来展望》文中指出种子是农作物萌发和生长的基础,种子品质的优劣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其中种子包衣技术是对种子进行处理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农作物种子包衣率是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也是种子加工技术提升的突破口。通过介绍种子包衣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特点,总结了种子包衣机械化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
马依努尔·米吉提[6](2018)在《新疆东部棉花苗期病害调查及组合防病效果》文中认为棉花是新疆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苗期病害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为明确新疆东部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查证两种潜在危险性病害在新疆的发生有无,分析主要苗期病害对产量的影响,研究针对主要病害的防控方法,为棉花病害的高效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新疆东部棉花种植区进行了苗期病害的调查,并利用病原菌特异性引物对采自新疆东部的棉花病样进行了四种常见根茎部病害的PCR检测,同时针对两种潜在危险性病害将全疆采集的土样和病样进行了PCR检测。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接种水培法,分析了两种根腐类病害对棉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人工接菌后的田间防控试验对两种根腐类病害高效防控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新疆东部棉花种植区主要棉花苗期根茎部病害有枯萎病、立枯病、黄萎病,主要茎叶部病害有炭疽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其中枯萎病在新疆东部的发生最为普遍,立枯病次之,黄萎病发生相对较少,调查过程中未发现红腐病,其他病害仅有零星发生。2.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新疆东部棉区的棉花根茎部病样中可检测到主要苗期根茎部病害病原菌有3种,分别为尖孢镰孢霉、立枯丝核菌、大丽轮枝菌。其中尖孢镰孢霉在22份混合病样中的检出率最高,是优势菌;立枯丝核菌次之、大丽轮枝菌较低,而拟轮枝镰孢霉的检出率为0%。3.针对两种潜在危险性病害(黑色根腐病和德克萨斯根腐病)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显示:从新疆土样及病株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黑色根腐病菌和德克萨斯病根腐病菌。说明这两种危险性棉花病害在新疆暂无发生或发生极少。4.接种立枯病菌和红腐病菌后,无论抗、感品种棉株体内各指标较对照都有大幅降低,且接菌后感病品种各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抗病品种,说明这两种病害均对棉株生理生化过程有很大影响,并对感病品种影响更大。5.立枯病和红腐病混发条件下的产量损失分析结果显示:棉花三叶期病情与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损失关系呈正相关,在三叶期病情指数5%—52%范围内病情与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损失率关系接近于直线正相关。6.膜下滴灌条件下对棉花立枯病和红腐病的化学防控研究结果显示:种子包衣基础上苗期进行二次施药处理可显着提高防病效果,种子包衣基础上苗期进行一次施药处理相对于只有种子包衣的处理也有明显的防效提升。
郝兴华[7](2012)在《千年桐种子包衣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是木本油料树种,种仁含油率达60-70%,可发展为生物质能源林。由于千年桐种子油脂含量高,在直播造林过程中易被动物啃食、搬运,造成种子损耗率加大。为了降低种子损耗率,提高种子质量及活力,增加种子造林成活率,本试验方案以种子包衣技术为支撑,对千年桐进行包衣剂与包衣材料的优化选择,试图找到提高千年桐种子保存率和生活力的最佳处理组合。根据试验要求,选用混合型正交表L18(61×36)设计试验方案Ⅰ和正交表L9(34)设计试验方案Ⅱ。1、不同包衣处理对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影响。但方案Ⅰ试验结果表明仅有B-成膜剂对发芽率的影响达到极为显着的水平,表明B-成膜剂对发芽率影响显着,为首要考虑因素;B1-谷雨包衣剂极显着地优于B2-悬浮包衣剂和B3-壳聚糖+聚乙二醇成膜剂,各因素主次顺序为B>A>C>E>F>D。方案Ⅱ各个因素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2、按方案Ⅰ对种子进行包衣后,试验表明包衣后贮藏时长对千年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性显着,经多重分析表明包衣次日播种与包衣后贮藏30天播种之间呈现出极显着性差异,包衣后第7天播种虽然大多数处理的包衣种子发芽率降低,但与包衣次日播种的种子的发芽率并未有显着性差异。3、试验过程中以种子最早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作为观测指标,方案Ⅰ分析结果表明C-赤霉素对千年桐种子最早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C>A>B>D>F>E,各个因素对种子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水平,主次顺序为C>A>B>D>E>F,与影响最早发芽时间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其中、赤霉素1500mg/kg。方案Ⅱ各个因素对最早发芽时间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因素A’对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着性水平,且A’1-辣椒碱、A’3-溴鼠灵要显着优于A’2-驱鼠剂,各因素主次顺序为A’>D’>C’,赤霉素750mg/kg。4、选取包衣次日播种的千年桐种子活力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千年桐种子经不同包衣处理后,种子活力指数与为包衣的对照种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方案Ⅰ中B-成膜剂对活力指数产生了显着性的影响,且B1-谷雨包衣剂极显着地优于B2-悬浮包衣剂和B3-壳聚糖+聚乙二醇成膜剂。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B>A>E>C>F>D.成膜剂可以有效的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方案Ⅱ各因素对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5、方案Ⅰ、Ⅱ正交试验设计中的各个因素对千年桐幼苗生物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OD、MDA、SPC、可溶性糖等指标值均未产生显着性的差异,方案Ⅰ、Ⅱ的幼苗生物量分配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二者播种时间不一,导致测量时幼苗所处的生长阶段不同所致。各指标中仅有MDA与SPC之间的正相关达到极显着的水平,SPC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存在显着性负相关。这有可能是因为方案Ⅰ、Ⅱ所研究的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幼苗叶片SPC值的影响较主效应要大。综上,千年桐种子包衣剂中的优组合应包括谷雨包衣剂、赤霉素,杀虫杀菌剂可选择辣椒碱或者溴鼠灵,考虑到毒性问题,建议选择辣椒碱,赤霉素含量为1500mg/kg,其大小仅作为一个参考。包衣后次日播种效果最好,对于包衣处理的有效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本试验仅仅对包衣剂中的驱鼠因素对种子生长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但对其驱鼠效果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张俊风[8](2010)在《四种林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采自陕西省的柠条、油松、沙棘和酸枣种子为研究对象,以壳聚糖、多菌灵杀菌剂、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杀虫剂、保水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以上种子在包衣剂各种成分单独处理时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筛选出种衣剂成分单独处理时的最佳处理浓度,确定种子包衣剂的成分及用量,然后用人工方法进行种子包衣,对包衣种子检测并进行室内发芽试验。然后将包衣种子常温下贮藏1个月,测定贮藏前后种子的发芽和膜透性变化,检测包衣种子的耐藏性。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以上种子,均能从不同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增强萌发过程中酶活性,促进幼苗生长。不同种子所需的最佳壳聚糖浓度不同,吴起柠条、榆阳柠条、淳化油松、桥山油松、沙棘、酸枣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0.5%、0.1%、0.2%、0.1%、0.1%。2.适宜浓度的的杀菌剂单独处理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多菌灵0.15g·ml-1时效果最好。3.适宜浓度杀虫剂单独处理种子后,对种子萌发无显着影响,但能显着降低种子的发霉率,其中氯氰菊酯0.03g·ml-1,阿维菌素0.02g·ml-1,氯氰菊酯与阿维菌素复配0.03g·ml-1时效果最好。4.杀菌剂和杀虫剂配比处理种子时,能显着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降低种子的发霉率,其中以0.090g·ml-1多菌灵+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复配为最佳选择。5.一定浓度保水剂处理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对后期幼苗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增大幼苗根系的表面积,在所选保水剂浓度中,5%保水剂处理以上种子效果最好。6.不同种子经以上筛选出的种衣剂包衣后,其包衣合格率油松最高,沙棘和酸枣的最低,可能与种子的大小、形状有关,而包衣牢固度均在92%左右。发芽试验表明,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的生长指标均显着提高。7.包衣种子常温下贮藏一个月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着降低,本试验所研究的种衣剂包衣种子后要即刻播种,包衣种子不宜贮藏。
王丽维[9](2009)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种子包衣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进,优良的种子生产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作为农业生产诸多环节中的一环,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整个周期,决定着最终的产量和品质。使用种子处理设备对种子进行预加工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开发出先进、高效、可靠的种子处理设备是确保此环节的关键,设计出与之匹配的控制操作平台成为种子包衣设备的可靠性和先进性的保障。本课题设计基于C8051F000芯片为核心,建立了用于农业种子包衣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出其相应的硬件开发平台和相关的软件程序,进行了相应调试。文章分析了种子包衣机的设备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所必需的模块单元:I/O控制、A/D、键盘、数码管显示、变频器控制等功能模块。对所设计电路的相关模块应用Multisim及Protel软件进行了仿真,制作其相应PCB板。软件方面,基于包衣机运行流程,设计了包衣机工作控制流程图及其软件应用设计,完成CIP-51内核上的UART串口接收及发送驱动、端口及振荡器初始化、A/D四路采样的软件编写,以及片外D/A控制输出的程序编写,从而达到对喂料电机、供液电机变频调速的精确控制,应用U-EC5仿真器进行仿真调试。
刘伟[10](2009)在《硼肥包膜对豇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以“长白王”秋豇豆和“绿豇一号”豇豆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两豇豆品种在8个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下(处理1:含硼0 mg/kg豆种,处理2:含硼0.25 mg/kg豆种,处理3:含硼0.5 mg/kg豆种,处理4:含硼1.0 mg/kg豆种,处理5:含硼2.0 mg/kg豆种,处理6:含硼4.0 mg/kg豆种,处理7:含硼8.0 mg/kg豆种,处理8:不包膜)豇豆种子的发芽、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较系统地研究了各处理对豇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两个豇豆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CK相比没有显着的差异,但相对高浓度硼素处理(处理6、处理7)下的豇豆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比低浓度硼素包膜(处理2、3、4、5)低。处理2、处理3、处理4能显着提高两豇豆品种种子的活力指数;两个豇豆品种种子的处理6和处理7的平均发芽天数显着长于其它处理,其他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但处理7的显着水平明显超出其他处理。由此,豇豆种子在较高硼素浓度包膜处理下(处理6、处理7)对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平均发芽天数等方面对于生产均有不利的影响。在豇豆育苗试验中,豇豆种子的出苗率经种衣剂包膜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出苗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且两品种的处理2、3、4达到了极显着的水平,这个结论也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在本试验中研究发现豇豆种子包膜处理后,对豇豆幼苗株高、幼苗叶片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幼苗主根长和根系活力、幼苗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上部分鲜重的增长值均有提高(处理1与CK之间有显着差异),而且随着包膜浓度的在适宜范围内的增加而显着提高,亦即:处理2、处理3、处理4与其他处理之间有显着的差异,但在相对较高浓度时与幼苗质量呈负相关,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不同豇豆品种的各部位的生长影响是一致的,能促进豇豆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幼苗干物质的积累。在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的条件下,“长白王”秋豇豆的各个包膜处理和CK的变化曲线大致呈波浪状起伏并在处理3达到峰值,处理2和处理4的叶绿素含量近等。CK、处理1、处理5、处理6、处理7,即缺硼或高硼浓度包膜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低。“绿豇一号”豇豆幼苗在处理5开始,随着硼素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处理7的叶片,叶尖有轻微的坏死、颜色变褐、叶缘向下弯曲等症状,这说明叶片在高浓度的硼素影响下,对植株叶片产生了毒害作用进而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同时,两品种在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幼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三次重复的平均值均比其他处理和CK高。包膜处理1与CK的差异极显着;处理5和处理6之间没有差异,但与处理7相比较已达到显着水平。另外,两豇豆品种经过不同浓度包膜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分布趋势相似:处理3对促进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明显,处理2、处理4次之且比CK高;而高硼素浓度下较CK所测值降低,说明毒害作用明显。不同浓度包膜处理对两豇豆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效果一致。本试验结果还表明,两豇豆品种在高浓度硼素包膜处理下处理5、处理6、处理7的脯氨酸含量较相对于低浓度包膜处理的处理2、处理3、处理4高得多。同时,除处理5、6、7以外的处理的脯氨酸的含量均比CK低,并且各处理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显着水平。这说明本实验所设的高浓度硼素包膜处理已使豇豆处于毒害和严重胁迫状态。其中以硼素包膜浓度为处理2到处理4(含硼0.25 mg/kg豆种~含硼1.0 mg/kg豆种)的脯氨酸含量最低。说明在该浓度段对提高豇豆的抗逆性最有利。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的POD、SOD、CAT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综合结果表明,两品种豇豆在处理2、处理3、处理4的条件下,POD、SOD、CAT活性高,MDA含量低,也就是说,适宜的硼素营养浓度(含硼0.25 mg/kg豆种~含硼1.0 mg/kg豆种)包膜处理能显着增强酶活性、提高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物作用。
二、种子包衣实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子包衣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工艺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种子丸化及丸化加工原理 |
2.1 种子丸化的概念 |
2.2 种子丸化的特点 |
2.3 种子丸化技术的分类 |
2.4 藜麦种子生物特性 |
2.5 包衣剂的研制 |
2.5.1 包衣剂的种类 |
2.5.2 藜麦种子包衣剂的制作 |
2.6 种子丸化技术原理及工艺过程 |
2.6.1 种子丸化技术 |
2.6.2 种子丸粒化过程 |
2.6.3 粉料流的流动特性 |
2.6.4 种子丸化工艺过程 |
2.6.5 种子丸化工艺过程分类 |
2.7 本章小结 |
3 藜麦种子丸化包衣机主要结构设计 |
3.1 种子丸化加工设备结构特点 |
3.2 振动引入的作用与意义 |
3.3 试验装置的设计 |
3.3.1 整体结构 |
3.3.2 机架的设计 |
3.3.3 振动源的选择 |
3.3.4 驱动电机选型 |
3.4 藜麦种子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藜麦种子丸化包衣参数的优选与试验 |
4.1 试验条件 |
4.2 试验因素 |
4.2.1 包衣锅振动频率 |
4.2.2 包衣锅振动幅度 |
4.2.3 包衣锅转速 |
4.2.4 包衣锅倾角 |
4.2.5 包衣锅振动方向 |
4.3 试验指标 |
4.3.1 尺寸合格率 |
4.3.2 强度合格率 |
4.3.3 丸化率 |
4.3.4 单籽率 |
4.4 试验方法及效果 |
4.4.1 预试验 |
4.4.2 种子最佳包衣厚度尺寸的确定 |
4.4.3 种子包衣过程中湿度的确定 |
4.4.4 试验流程 |
4.4.5 藜麦种子丸化包衣效果 |
4.5 对照试验 |
4.5.1 振动频率对丸化包衣效果的影响 |
4.5.2 转速对丸化包衣效果的影响 |
4.5.3 包衣锅倾角对丸化包衣效果的影响 |
4.5.4 振幅对丸化包衣效果的影响 |
4.6 正交试验 |
4.6.1 正交试验流程 |
4.6.2 正交试验方案 |
4.6.3 试验结果分析 |
4.6.4 综合平衡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薰衣草种子包衣丸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材料说明。 |
1.2.2 粘合剂配制。 |
1.2.3 种子处理。 |
1.2.4 种子包衣丸化处理。 |
1.3 相关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包衣丸化前后种子大小及质量变化 |
2.2 不同填充物质对包衣丸化后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比较 |
2.3 赤霉素浓度对包衣丸化后薰衣草种子发芽情况的比较 |
2.4 不同包衣丸化处理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不同填充物质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影响 |
3.2 赤霉素浓度对薰衣草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3.3 包衣丸化处理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影响 |
(3)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种子包衣机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大豆包衣机搅拌过程力学分析 |
2.1 搅拌过程整体分析 |
2.2 搅拌叶片微元体速度分析 |
2.3 搅拌叶片微元体加速度分析 |
2.4 搅拌叶片与大豆种子颗粒接触作用力分析 |
2.4.1 Hertz球形颗粒接触理论 |
2.4.2 Mindlin-Deresiewicz理论 |
2.4.3 包衣前大豆种子颗粒受力分析 |
2.4.4 包衣后大豆种子颗粒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豆包衣搅拌装置设计 |
3.1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 搅拌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 搅拌装置结构设计 |
3.4 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的搅拌叶片设计 |
3.4.1 仿生原理 |
3.4.2 试验样品 |
3.4.3 数据采集处理与曲面重构 |
3.4.4 搅拌叶片试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包衣后大豆颗粒搅拌过程离散元仿真 |
4.1 搅拌装置仿真参数设计 |
4.2 搅拌区域整体划分 |
4.3 包衣后大豆种子颗粒模型建立 |
4.4 搅拌过程速度矢量图分析 |
4.5 两种搅拌叶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验证试验 |
5.1 大豆种子包衣处理样机试验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1.3 仿真结果验证试验 |
5.2 表面张力测量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案设计 |
5.2.4 两种搅拌叶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大豆种子包衣处理组合试验 |
5.3.1 组合试验方案设计 |
5.3.2 组合试验指标设计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田间试验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地情况 |
5.4.3 试验方法 |
5.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仿生包衣装置对大豆发芽与苗期植株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包衣处理试验 |
1.1 材料 |
1.2 种衣剂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包衣合格率 |
1.4.2包衣破碎率 |
1.5 结果与分析 |
2 田间试验 |
2.1 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大豆发芽状况的测定 |
2.4.2 种子苗期植株性状的测定 |
2.5 结果与分析 |
3 讨 论 |
4 结 论 |
(5)我国种子包衣机的概况研究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包衣技术现状 |
2 种子包衣机原理及现状 |
2.1 包衣机种类划分 |
2.2 种子包衣机的结构原理 |
2.3 我国种子包衣机发展现状 |
3 我国种子包衣未来展望 |
3.1 种衣剂的研究 |
3.2 研发新型种子包衣机械的能力 |
3.3 扩大包衣植物种子的范围 |
4 总结 |
(6)新疆东部棉花苗期病害调查及组合防病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棉花苗期病害研究现状 |
1.2 主要棉花苗期病害的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 |
1.3 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研究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新疆东部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及其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两种潜在危险性棉花病害的分子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接种立枯病菌和红腐病菌后对棉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立枯病和红腐病混发条件下的产量损失估计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棉花立枯病和红腐病组合防病效果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疆东部棉田信息 |
附录2 根串珠霉、瘤梗孢菌的检测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千年桐种子包衣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1.1.1 种子包衣的概念 |
1.1.2 种衣剂的概念及种类 |
1.1.2.1 种衣剂的概念 |
1.1.2.2 种衣剂的种类 |
1.2 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农业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林业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2.1 研究现状 |
1.2.2.2 林木种子包衣研究较少的原因 |
1.3 千年桐及其研究进展 |
2 试验材料、设计及测定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收集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设计方法 |
2.2.2 试验因素的选择 |
2.2.3 试验样地的概况 |
2.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1 种子测定方法 |
2.3.1.1 种子净度测定 |
2.3.1.2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
2.3.1.3 种子包衣方法 |
2.3.1.4 种子发芽情况测定 |
2.3.2 植物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2.1 生物量的测定 |
2.3.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包衣处理对千年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1.1 包衣处理的千年桐种子发芽率的比较 |
3.1.2 包衣处理对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包衣贮藏时长对千年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2 不同包衣处理对千年桐种子发芽时间的影响 |
3.2.1 包衣处理的千年桐种子发芽时间比较 |
3.2.2 包衣处理对千年桐种子发芽时间的影响 |
3.3 不同包衣处理对千年桐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种子包衣处理对幼苗的环境适应性影响 |
3.4.1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的生物量的影响 |
3.4.1.1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的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3.4.1.2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的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3.4.2 不同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各项生理特征的影响 |
3.4.2.1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2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4.2.3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4.2.4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PC)含量的影响 |
3.4.2.5 种子包衣处理对千年桐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包衣处理的千年桐叶片叶绿素以及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包衣处理的千年桐种子的发芽情况 |
4.1.2 不同包衣贮藏时长对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 |
4.1.3 种子包衣处理后的千年桐幼苗的环境适应性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四种林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1 种子包衣概述 |
1.1.1 种子处理的概念 |
1.1.2 种子包衣的概念 |
1.1.3 种衣剂的概念、分类及特性 |
1.1.3.1 种衣剂的概念 |
1.1.3.2 种衣剂的分类 |
1.1.3.3 种衣剂的特点 |
1.1.4 种子包衣方法 |
1.2 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1 农业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 种子包衣研究效果 |
1.2.2 林业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2.1 研究现状 |
1.2.2.2 林木种子包衣研究较少的原因 |
1.3 种子包衣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3.1 种子包衣中存在的问题 |
1.3.2 种子包衣研究展望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种子产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树种简介 |
2.2.2 试验种子的来源及品质 |
2.3 研究方法 |
2.3.1 种子质量指标测定 |
2.3.1.1 种子净度测定 |
2.3.1.2 种子千粒重测定 |
2.3.1.3 种子含水量测定 |
2.3.1.4 发芽试验 |
2.3.2 壳聚糖浓度的筛选方法 |
2.3.2.1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
2.3.2.2 种子处理 |
2.3.2.3 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4 种子萌发过程中脱氢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5 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6 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7 幼苗形态指标测定 |
2.3.2.8 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3.3 杀虫杀菌剂浓度的筛选方法 |
2.3.3.1 杀虫杀菌剂配比浓度 |
2.3.3.2 种子处理 |
2.3.3.3 种子发霉率的统计 |
2.3.4 保水剂浓度的筛选方法 |
2.3.4.1 保水剂的保水率 |
2.3.4.2 种子处理 |
2.3.4.3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4.4 幼苗根系指标的测定 |
2.3.5 包衣种子检测 |
2.3.5.1 种衣剂配方的确定 |
2.3.5.2 包衣合格率测定 |
2.3.5.3 包衣牢固度测定 |
2.3.5.4 包衣种子发芽试验 |
2.3.5.5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5.6 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5.7 幼苗叶片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5.8 包衣种子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壳聚糖浓度筛选 |
3.1.1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1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
3.1.1.2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
3.1.1.3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平均发芽速率的影响 |
3.1.1.4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3.1.1.5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1.6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1.7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2 壳聚糖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2.1 壳聚糖处理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2.2 壳聚糖处理对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3 壳聚糖的最佳浓度 |
3.2 杀菌杀虫剂筛选 |
3.2.1 杀菌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杀虫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杀虫杀菌剂的最佳配比 |
3.3 保水剂浓度筛选 |
3.3.1 保水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保水剂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3 保水剂处理对幼苗根系的影响 |
3.3.4 保水剂的最佳用量 |
3.4 种子包衣效果检验 |
3.4.1 包衣种子质量检验 |
3.4.2 包衣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3 包衣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4 包衣种子贮藏后种子发芽指标的变化 |
3.4.5 包衣种子贮藏后种子膜透性的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种子包衣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种子包衣机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种子包衣机的工作过程分析与控制方案的确定 |
2.1 种子包衣机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
2.2 种子包衣机的工作原理 |
2.3 种子包衣机各可控参数对包衣性能的影响分析 |
2.4 被控对象和控制参数的确定 |
2.5 控制方案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种子包衣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设计思想 |
3.2 微处理器C8051F000 |
3.2.1 C8051F 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
3.3 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3.3.1 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 |
3.3.2 电压调节器 AS1117 |
3.3.3 电源部分仿真原理图 |
3.3.4 电源电路仿真波形 |
3.4 时钟振荡电路 |
3.5 复位电路 |
3.5.1 上电复位 |
3.5.2 开关复位 |
3.6 JTAG 接口电路 |
3.7 传感器的选择 |
3.7.1 料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选择 |
3.7.2 液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
3.8 变频器驱动部分的设计 |
3.8.1 全隔离的接口电路 |
3.8.2 变频调速主控制电路 |
3.9 键盘/显示器接口电路 |
3.10 输出控制功率接口电路的设计及其仿真 |
3.10.1 输出控制功率接口电路的设计 |
3.10.2 输出控制功率接口部分仿真电路图 |
3.11 变频调速原理及变频器组成 |
3.11.1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
3.11.2 变频调速的控制方法 |
3.11.3 变频器 |
3.11.4 单片机控制变频调速原理 |
3.12 变频器的选择 |
3.12.1 变频器的选择 |
3.12.2 FR-A500 系列多功能通用变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公共特性) |
3.13 系统抗干扰设计 |
3.13.1 系统的硬件抗干扰 |
3.13.2 系统软件抗干扰技术 |
第四章 种子包衣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编程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案 |
4.1.1 系统软件流程设计 |
4.1.2 系统程序模块功能规划 |
4.2 系统基本初始化 |
4.3 键盘扫描程序框图及扫描子程序 |
4.3.1 键盘扫描程序框图 |
4.3.2 键盘扫描子程序 |
4.4 串口送显示流程图 |
4.5 振荡器程序设计 |
4.5.1 基于C8051F 系列振荡器程序设计 |
4.5.2 振荡器初始化程序设计 |
4.6 继电器吸合子程序 |
4.7 变频控制系统软件部分 |
第五章 调试结果及分析 |
5.1 调试系统主要用到的仪器设备 |
5.2 程序的仿真与调试 |
5.2.1 U-EC5 调试适配器硬件连接 |
5.2.2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调试 |
5.3 调试的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6.3 本章小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录1 C8051F000 头文件 |
附录2 部分源程序 |
附录3 种子包衣机系统电气原理图 |
(10)硼肥包膜对豇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1.1 种衣剂的概念 |
1.1.2 种农剂的组成 |
1.1.3 种农剂的类型 |
1.1.4 种农剂的功能 |
1.1.5 种衣剂效应及作用机理 |
1.2 种子包衣概述 |
1.2.1 种子包衣的概念 |
1.2.2 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3 硼素营养研究进展 |
1.3.1 硼素营养概述 |
1.3.2 我国土壤含硼情况 |
1.3.3 重庆地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和分布 |
1.3.4 植物的硼素营养 |
1.3.5 硼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豇豆种子包农活性组分 |
3.1.3 豇豆种子包衣成膜剂材料 |
3.2 方法 |
3.2.1 豇豆种衣剂制备方法 |
3.2.2 种子包膜 |
3.2.3 发芽试验 |
3.2.4 育苗试验 |
3.3 指标测定方法 |
3.3.1 发芽势、发芽率、平均发芽天数、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测定 |
3.3.2 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和根系活力测定 |
3.3.3 SOD、POD、CAT的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硼素营养包膜处理对豇豆种子发芽和出苗率的影响 |
4.1.1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对豇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
4.1.2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对豇豆种子出苗的影响 |
4.2 硼素营养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质量的影响 |
4.2.1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各部位的影响 |
4.2.2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 硼素营养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的影响 |
4.3.1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4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4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POD、SOD、CAT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
4.4.1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POD、SOD、CAT活性的影响 |
4.4.2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不同硼素包膜处理对豇豆种子发芽和出苗率的影响 |
5.2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质量的影响 |
5.3 硼素营养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的影响 |
5.4 不同硼素浓度包膜处理对豇豆幼苗POD、SOD、CAT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四、种子包衣实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藜麦种子丸粒化包衣工艺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D]. 崔洪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薰衣草种子包衣丸化试验研究[J]. 田年坪,缪天琳,张跃华,任国莉,王长宝. 中国林副特产, 2019(06)
- [3]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曲芳.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4]仿生包衣装置对大豆发芽与苗期植株性状的影响[J]. 曲芳,陈海涛,王洪飞,明向兰,史乃煜. 大豆科学, 2019(03)
- [5]我国种子包衣机的概况研究及未来展望[J]. 张佳丽,房俊龙,马文军,刘睿.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11)
- [6]新疆东部棉花苗期病害调查及组合防病效果[D]. 马依努尔·米吉提.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7]千年桐种子包衣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D]. 郝兴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8]四种林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D]. 张俊风.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9]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种子包衣控制系统的设计[D]. 王丽维.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10]硼肥包膜对豇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 刘伟. 西南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