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理疗杂志2001年第24卷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刘昊[1](2021)在《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余年来,我国合唱艺术伴随着民族独立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表征。较之过去以“群众歌咏”为主要载体、在国家政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合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的二十年,我国群文合唱蓬勃发展,呈现出包容共生的多元生态。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全体国民追求审美的美育新时期,城市群文合唱图景出现新趋势。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趣缘”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作为人声艺术的合唱的概念理解日益成熟,追求精益求精的听觉感受、持续参与合唱活动成为其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在合唱研究领域中对作品本体的音乐学研究、合唱训练策略的教育学方法研究、群文合唱的社会学意义、历史学脉络研究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以老年、大学生、少儿群体为主。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切入青年群体这一视角,分析该群体能够形成稳定音乐兴趣、能够将音乐学习主动纳入个体终身教育体系的成因及影响要素,探索其在不同成长阶段参与合唱和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软件,对上海市较为典型的三个新型合唱团中的15名团员进行深度访谈,探索了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当下合唱团的动力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该群体“音乐素养-心理需要-城市情境”的动力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搭建了进一步研究的结构路径框架,提出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参与合唱的直接体验以及当下上海的人文环境是其步入青年阶段产生多维度心理需要而继续参与合唱团的重要影响要素,并提出音乐素养在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与其成年后继续参与合唱团产生的多个心理需要之间发生中介效应的假设。随后,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借鉴西方合唱参与方面较为成熟的量表,对本研究调研问卷进行设计,对量表中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和题项开发,对正式问卷的内容信度与内容效度进行调整与修订。其二,面向上海市以青年职场人为主体的合唱团与大学生合唱团发放正式问卷,采集有效答卷558份,全面考察了参与合唱的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参与合唱的体验、大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自我感知的音乐素养、合唱偏好、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差异性分析,了解了不同性别、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分别在读谱习惯、合唱偏好、音乐素养和心理需要方面的差异性。首次运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过KMO和巴利特球型检验确定了问卷量表中的题项能够做因子分析,再通过主成份分析肯定了量表中各个维度的组成;然后通过对理论模型指标及参数拟合度的测量和比对,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在结构模型检验中对质化研究中提出的若干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上述步骤,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成长支持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需要均有显着性作用;2、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求知需要无显着影响;3、上海合唱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价值实现需要与社交需要无显着影响;4、城市文创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与审美需要无显着影响;5、除上述被排除的假设以外,其他路径中的假设关系均为显着正相关。结合扎根理论和问卷调研中产生的数据与文本分析,从终身音乐教育立场出发,本研究认为:一方面,青少年阶段的乐器学习、家庭氛围、教师素养、学校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对个体稳定音乐兴趣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业音乐院校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文化工作者合唱观念的重塑、城市合唱团艺术标准的提高等是当下亟待改善的结构性问题。以上,也将是我国城市业余合唱走向进一步繁荣的保证。
霍雨晨[2](2020)在《医养结合导向下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变革,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白热化阶段,老年人群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需求问题突出,大部分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设施已经满足不了当下老年人群不断产生的新诉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能够使社区居民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的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较完整的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是我国基于医养分离的现状而产生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老年人在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养护服务。如何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种扎根于社区,辐射人群广泛的建筑成为医养结合的载体,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率,同时为社区养老提供新思路,缓解巨大的养老压力,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文首先对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理论依据与问卷调查进行了可行性探讨,结论印证了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其次,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养结合型基层卫生服务设施,对其医养结合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汲取其优势与经验为后文中医养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再次,选取陕西省关中地区的6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并从中选取12家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选址、功能配置以及室内空间、室外环境上的现状,并总结出符合改造成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条件、特征。并以问卷的形式了解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偏好以及他们对医疗养老需求上的看法。最后,根据上述的研究提出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模式,对其养护区的内容、植入方式进行阐述,并尝试从室内空间、室外环境以及功能配置等方面对其和养护区和医疗区进行设计策略的研究。再以烽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项目为模板进行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护区方案设计,旨在为前序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策略做实际项目的支撑。
张晨[3](2020)在《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改善身体机能、保持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旅居作为旅游的一种独特类型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这类理想生活状态的新趋势,在旅居的趋势下,应运而生了一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改善身体健康,实现身心和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康养旅游。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势。本研究对云南滇中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现状康养旅游地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发现:滇中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和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康养旅游地建设方面初具基础,但现状康养旅游地布局分散,部分类型的康养旅游地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本研究尝试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分布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地集群布局策略,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规划思路,对滇中旅游地在规划方面的局限性和具体的规划要求和方法进行探究,包括:宏观层面,在滇中康养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方面把握住核心康养资源,以影响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为脉络,以康养旅游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尝试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中观层面,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的经验分析,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定位和选址策略。微观层面,结合滇中案例的实地调研,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各片区康养资源和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李翔[4](2020)在《优化设计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优化设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四肢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已行优化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患者,共计43例,男42名,女1名。平均年龄44.93±16.54岁。车祸22例,重物压砸伤11例,机械绞伤6例,农机伤1例,轮辐伤2例,热压伤1例。下肢36例,上肢7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切取范围:9*6cm2-37*8cm2。将彻底清创后的创面按照湘潭市中心医院四肢皮肤软组织创面缺损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及创面重建需求(面积、深度、缺损的组织)对皮瓣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内容包括面积优化设计、立体优化设计、缺损组织切取优化设计及以及必要时的多种优化设计组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36例,皮瓣部分存活4例,皮瓣坏死3例,皮瓣存活率为93.02%。术后供区一期闭合37例,术后供区一期植皮6例。术后受区并发症:血管危象6例,感染6例,皮下积血3例,皮缘部分坏死4例。术后供区:皮缘部分坏死1例,感染2例,供区并发症发生率为6.98%。皮瓣恢复情况评定:优秀31例,良好6例,一般3例,差3例,优良率86.05%。结论:优化设计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较好的重建四肢创面,是一种较完美治疗四肢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陈谦谦[5](2020)在《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本养老服务适度供给水平的研究,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基本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量不均衡、供需结构错配的现实问题下提出的。研究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及供给效果评价,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供需适配,保障老年群体基本权益,推进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供需不适配问题,立足于“需求决定供给”、“资源约束供给”的基本养老服务适度供给原则,尝试探求在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约束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从而依据“应然”层面的适度供给水平,对“实然”层面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进行效果评价。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上海基本养老服务的实务操作,在明确服务需求和供给内部要素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搭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线性规划方法,通过进一步提炼指标,构造约束条件,建立“成本最小、满足服务需求最大”目标下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线性规划模型,求得服务供给的最优解;再次,搭建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约束下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目标规划模型,求得服务供给的相对满意解;继而,基于线性规划最优解和目标规划满意解,探求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适度水平,即“应然”标准;最后,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约束下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相对标准评价方法,对上海市HP区YY街道和PT区CF街道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进行实际效果评价。在系统搭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测量模型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结论:一是依据评价体系的目标导向,认为应从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服务需求满足程度、服务资源配置状况两个维度,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指标层次上应体现基本养老服务内容的系统性,突出服务内容的主次性,从而形成相对完整且有针对性的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基本养老服务应在“需求决定供给”、“资源约束供给”的基本判定原则下测度供给适度水平。即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适度水平衡量标准不应仅仅取决于人口结构下的服务对象需求水平,还应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资源禀赋条件,在匹配社会公众服务需求的同时,与当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的测度目标,应是有需求老年人对服务供给达到相对满意程度,而不是一味追求财政投入成本最小的绝对最优值,即不是以最优为目标设置,而以相对满意为目标达成。四是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效果评价,应是对基本养老服务“应然”与“实然”之间差距的评价,对于不同区域之间,评价标准不应是无差别化的统一标准,而应与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结构等因素相关,即应是能够根据地区状况弹性变化的“相对评价标准”。五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多方主体力量合作参与供给。同时,由养老护理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基本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养老服务供给中的重点,其数量和配置比例具有一定的硬约束性,因此,应加快推动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配置合理的人才梯队,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张涛[6](2019)在《针刺对肾阳虚近视视功能和屈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研究高度近视发展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揭示中医体质对高度近视发展的影响,探索体质偏颇近视治疗的方法和机制,为高度近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中医体质类型调查问卷和眼科检查开展高度近视发展与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等9种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揭示高度近视发展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阳虚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评估电针肾俞穴对肾阳虚体质的治疗效果,为量化中医单穴治疗肾阳虚以及肾阳虚近视等疾病提供实验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评估电针肾俞穴改善肾阳虚体质治疗肾阳虚近视的效果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探索中医治疗高度近视的新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对来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屈光度、眼轴长度和眼内压检测以及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将高度近视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眼内压与患者中医体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高度近视发展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第二部分: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构建肾阳虚豚鼠动物模型,针刺肾俞穴治疗肾阳虚豚鼠,评估对肾阳虚豚鼠的治疗效果。针刺方法:选穴为豚鼠双侧肾俞穴,针刺时间为14:00~16:00,每次针刺30min,连续6周。评估指标:动物形态行为变化,动物体重,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睾酮(testosterone,T)和雌二醇(estradiol,E2)。第三部分:通过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结合右眼佩戴负透镜建立肾阳虚近视模型,检测针刺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视网膜电图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视网膜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GABA受体、多巴胺受体和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含量变化。结果:1.高度近视和中医体质密切相关,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气虚质和阴虚质。等效球镜度与阳虚质(P<0.001)、气虚质(P=0.009)和阴虚质(P<0.001)呈显着负相关,眼轴长度与阳虚质(P<0.001)、气虚质(P=0.002)和阴虚质(P<0.001)呈显着正相关,眼内压与中医体质无相关性。高度近视患者的平均等效球镜度为-9.36±3.31D,其中阳虚质、气虚质和阴虚质显着低于平均值,分别为-11.38±4.14D、-11.60±3.80和-10.28±4.12D;所有高度近视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7.22±1.48mm,其中阳虚质、气虚质和阴虚质分别为28.51±1.45mm、27.73±1.40mm和28.41±1.69mm;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患者的近视程度更深。2.肾阳虚造模2周后,与CONTROL组豚鼠相比,KD+EA组和KD+SHAM组豚鼠出现消瘦,毛发枯槁,畏寒怕冷,腹部潮湿、褪毛,萎靡、蜷缩懒动等肾阳虚症状,体重显着降低,血清激素FT3、FT4和T水平显着降低,E2水平显着升高。针刺肾俞穴4周开始,与KD+SHAM组豚鼠相比,KD+EA组豚鼠精神转好,体态均匀,毛发有光泽,肾阳虚症状消失,体重显着升高,血清激素FT3、FT4和T水平显着升高,E2水平显着降低,豚鼠肾阳虚体质得到明显改善。3.肾阳虚造模和负透镜诱导2周后,MYOPIA组豚鼠负透镜诱导眼眼轴增长,屈光度呈负值;KDM+SHAM组和KDM+EA组豚鼠出现肾阳虚症状,体重显着降低,血清激素紊乱,负透镜诱导眼眼球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过度增长。针刺肾俞穴治疗后,KDM+EA组豚鼠体重显着增加,肾阳虚症状消失,血清激素水平恢复,负透镜诱导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过度增长受到明显抑制。肾阳虚近视豚鼠负透镜诱导眼震荡电位总振幅、暗适应最大混合反应(Max-ERG)和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Cone-ERG)的b波振幅均显着下降;针刺肾俞穴4周后,肾阳虚豚鼠负透镜诱导眼震荡电位总振幅、Max-ERG波b波和Cone-ERG波b波振幅恢复正常。与CONTROL组相比,MYOPIA组豚鼠右眼视物时,头部跟随转动条栅摆动次数明显降低,右眼视力明显降低;针刺肾俞穴治疗后,与KDM+SHAM组相比,KDM+EA组豚鼠右眼视物时头部跟随转动条栅摆动次数明显升高,肾阳虚近视豚鼠右眼视力明显提高。各组豚鼠右眼视网膜近视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如下:与CONTROL组相比,MYOPIA组和KDM+SHAM豚鼠右眼GABA和谷氨酸含量升高,视网膜GABA受体GABAA和受体GABAC、AREG、多巴胺受体D2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升高,多巴胺受体D1 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降低;针刺肾俞穴4周后,与KDM+SHAM组相比,KDM+EA组豚鼠负透镜诱导眼视网膜GABA和谷氨酸含量降低,视网膜GABA受体GABAA和受体GABAc、AREG、多巴胺受体D2表达降低,多巴胺受体D1表达升高。结论:1.高度近视发展与中医体质密切相关,近视患者的中医体质主要为阳虚质、气虚质和阴虚质。2.针刺肾俞穴能有效改善豚鼠肾阳虚体质。3.针刺肾俞穴能提高肾阳虚近视豚鼠视力,抑制肾阳虚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过度增长,显着提高震荡电位总振幅、Max-ERG波b波和Cone-ERG波b波振幅。针刺肾俞穴后,肾阳虚近视豚鼠视网膜谷氨酸和GABA分泌降低,GABA受体、AREG和多巴胺受体D1受体表达降低,多巴胺受体D2表达升高。针刺肾俞穴可以通过改善肾阳虚体质延缓近视发展,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偏颇体质近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
陈铭慧(CHAN Ming Wai Cindy)[7](2019)在《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将蜂针毒液的药物药理作用跟针灸学原理相互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镊子持夹住活蜂,放置穴位上令其螫刺,或用镊子将蜂针和蜂毒囊同时取下,持夹住这部份用来点刺或者是散刺在相关穴位。蜂针治疗的主要使用蜂毒的药用成份,现时已有蜂毒制成的针剂直接以注射针注射到患处作治疗。目前世界各地以活蜂蜇刺蜂毒来治疗的病症越趋广泛,它的药理成份及可治疗的病症研究也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是希望从文献中挖掘出有关蜂针临床治疗的病症,用来作为撰写病谱,同时用2个病作为范例(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鼻炎)来举证蜂针治疗的作用显示病症存在于这病谱的治疗价值。目的:蜂针治疗特别对一些疑难杂症、反复发作、复发率高的病症,是一种有效的另类治疗手段。在蜂针疗法日趋应用广泛的前提下,本研究旨在探究蜂针可以治疗或最终达至痊愈的疾病种类,效果等方面内容。目前用蜂针来作研究的病谱文献并不多,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是要对蜂针疗法的可治疾病进行探讨,其次,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用先进科学化工具和多角度方向来进行分析,从而建构一份蜂针病谱,以供日后临床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方法与策略,以蜂针、病谱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1979~2018)、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1989~2018)、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1981~2018)、SINOMED(1979~2018)、EMbase、SCIE和Elsevier等数据库内使用内建的高级检索功能来进行检索由1950-2018年期间的文章及文献,筛选出符合开始时已设定的检索条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逐一资料下载,以便进行方法学等质量评价,最终阶段对所有研究文献进行合并整理及统计量分析,然后评定蜂针治疗疾病及其他相关数据,再进行归类和整理,探讨蜂疗文献特点和病谱等内容。同时,通过以范例的形式用Meta分析来病症(当中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鼻炎),以初始纳入的文献来重点找出合格的文献,找出相关的数据导入到(Microsoft Office Profession Plus 2010-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内,再将电子表格内符合分析的数据输入到分析软件(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Review Manager 5.3(Version:5.3.5)进行合成分析,通过软件计算后得出统计结果,再人工分析其统计意义,综合各统计意义后,就可以用统计学的角度来反映出蜂针对这疾病的效果。结果:用作病谱分析的初选合格文献共9152篇,最终纳入及归入到病谱的共237篇,这次研究得到了 14类病症系统,病症78种类别,其中包括西医疾病51种类别、西医症状4种类别、中医病症8种类别。明细分项如下(详细统计量见表1-10):1.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病症(其中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滑囊炎、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风湿类疾病(风湿寒性关节痛)、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腱鞘囊肿、颈肩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桡骨茎突腱鞘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风湿病、风湿性多肌痛、干燥综合症、和骨折后遗症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痹症症,和腰腿痛)2.神经系统病症(其中包括面瘫(包括顽固性周围性面瘫、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面神经炎)、脑血管病(偏瘫)、三叉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头痛,和眩晕)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其中包括乳腺增生、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肾囊肿、乳房囊性增生、功能性痛经、盆腔炎、遗尿症、月经不调,和淋证)4.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其中包括湿疹、痤疮(寻常型痤疮)、硬皮病、体表血管瘤、皮肤纤维瘤、银屑病、疤痕疙瘩,和瘢痕疙瘩)5.肿瘤病症(其中包括膀胱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症、乳腺癌,和肺癌)6.呼吸系统(其中包括鼻炎、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支、支扩、慢性咽炎,和过敏性咳嗽)7.消化系统病症(其中包括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肛裂、肝硬化,和泄泻)8.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症(其中包括肝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带状疱疹,和口疮)9.循环系统病症(其中包括脑梗塞、痔疮、浅静脉炎、冠心病、心绞痛,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其中包括糖尿病、桥本氏病(自身免疫性(又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痛风)11.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其中包括性功能障碍(阳萎、阳痿),和精神病)12.损伤、中毒和外因病症(其中包括急性腰扭伤)13.与医疗保健服务接触因素病症(其中包括预防感冒、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14.眼和附器病症(其中包括虹膜睫状体炎)研究范例的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由初选的合格文献947共篇,到最终被纳入研究的文献17篇,其中治疗组共833例患者,对照组共680例患者,均为单独蜂针、蜂针配合药物、或蜂针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来治疗。用总有效率的进行Meta分析,结果标示:RR=1.12,95%CI(1.05,1.19),P<0.001,全部17篇文献中均表明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阐述,并且有总有效率的报导,对于其他的结局指标(如:RF、CRP、ESR、关节肿胀度、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度、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15米步行时间、晨僵时间等)则未有划一报导,做成可比性降低。只有3篇文献有说明所运用的随机分法。研究范例的病症-鼻炎,由初选的合格文献共60篇,到最终被纳入研究的文献4篇,其中治疗组共140例患者,对照组共138例患者,治疗组会以单独蜂针、蜂针配合药物、或蜂针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来治疗,而对照组则用非蜂针来进行治疗。用总有效率的治疗方向进行Meta分析,结果标示:OR=2.15,95%CI(0.52,0.86),P=0.29RR=1.08,95%CI(0.98,1.18),P=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大致总有效率则说明蜂针的治疗疗效可以。全部4篇文献中均表明有随机分法,只有3篇文献有说明所运用的随机分法。阐明治疗随机方法才可以让其研究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可比性及可信性更高。结论:在研究以蜂针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病谱期间,就发现了不同等级疾病症的频次。从文献频次上显示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滑痹症、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和面瘫均属在治疗上较优势疾病;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肝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鼻炎、癌、脑血管病(偏瘫)、糖尿病、湿疹、遗尿症、乳腺增生、三叉神经痛、痤疮(寻常型痤疮)等均需要待日后有更多文献及数据再作研究及分析得出结果。在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鼻炎的文献上,均显示出蜂针对患有该种病的患者,在生物临床报告结果以及症状等都可以得到改善。通过上述两个独立病症的Meta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蜂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证明了蜂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然而蜂针治疗鼻炎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有质量的文献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显示出蜂针有效治疗多类的常见病以及疑难病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不足之处为纳入文献病例的基本情况、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标准均不统一,纳入文献量不多。这是一个开始,蜂针治疗病谱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有更多单一使用蜂针作治疗的文献作支持,以及采用大数据样本和更严格的研究设计。
陈璇[8](2019)在《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评价及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发明专利信息的挖掘》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正步入依靠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自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以来,激励体育用品技术创新的体育产业公共政策纷纷出台。这一系列政策必将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带来深远影响,研究这些体育产业公共政策对于运用政策工具激励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体育产业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或政策文本分析,而极少关注体育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东部地区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以技术创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罗斯维尔的政策工具理论为理论依据,探析体育产业政策内容及现状,并深入探究产业政策实施后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借鉴。首先,从产业政策数量、政策制定与实施主体、政策工具类型三个层面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工具的特点发现:目前激励体育用品技术创新运用较多的政策工具为环境型政策工具,且不同地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工具的偏好不同;鲁、粤、沪较偏爱环境型政策工具,苏、浙、闽注重供给型政策工具,且苏、沪、闽比其他地区更关注需求型政策工具;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最多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集中在鼓励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确立重点研发方向、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三方面。其次,基于东部地区发明专利信息的挖掘,运用政策实施效果简单“前-后”对比法,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运用三个角度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得到结论:政策实施后,各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专利数量明显增加,重点支持的运动康复技术、智能化体育用品专利也显着增加;体育用品制造业专利大多集中于江苏、浙江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出现不同创新主体间合作发明倾向。再次,对现有激励体育用品技术创新的体育产业政策作出综合评价:就产业政策内容而言,现有产业政策过于依赖环境型政策工具、部分政策的有关责任主体较模糊;就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在政策激励下技术创新产出数量明显增加但创新质量未同步增强,专利运用水平整体偏低,产学研三大主体缺乏合作;未来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公共政策应当合理组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明确政策主体并加强其合作、引导创新主体重视创新质量、强化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导向以提高专利运用水平、鼓励多元创新主体合作。
李博[9](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刘洋[10](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指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二、中华理疗杂志2001年第24卷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理疗杂志2001年第24卷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上篇 |
第一章 我国群众合唱文化的回溯与当代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现当代发展 |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群文合唱 |
二、步入新世纪的当代群文合唱 |
三、我国当代群文合唱的特点 |
第三节 上海群文合唱:发展与超越 |
一、近代上海社会音乐文化的发轫 |
二、上海市群文合唱初级阶段:歌咏齐唱 |
三、建国后的上海群文合唱:歌咏爱好者群体的兴起 |
四、从“群众歌咏”到“合唱艺术”:上海市业余合唱团的突围 |
五、网红合唱团的“出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成年群体合唱参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理论回顾 |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
二、深度休闲理论 |
三、动机理论 |
四、自我决定理论 |
第二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动机与影响要素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及样本选择 |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与使用流程 |
二、合唱团样本选择 |
三、合唱团员样本选择 |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数据处理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三节 动机与影响要素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建构 |
二、基于关系模型的路径关系与假设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验设计 |
第一节 问卷框架与设计 |
第二节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生成 |
一、“心理需要”(因变量Y)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二、成长支持(自变量A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三、参与体验(自变量B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四、上海人文环境(自变量C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五、音乐素养(M中介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编制 |
第三节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调研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
一、问卷的修订 |
二、样本量的选取与数据收集 |
三、正式调研问卷中相关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模型检验 |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描述与分析 |
二、过去校内外音乐教育经历的基本描述 |
三、上海青年群体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的体验 |
四、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 |
五、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当下合唱环境与城市文创环境 |
六、参与合唱团的上海青年群体读谱习惯与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
七、上海青年群体对当代阿卡贝拉和传统合唱的不同态度 |
八、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 |
九、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 |
第二节 正态检验 |
第三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三、上海人文环境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五、心理需要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四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体验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上海人文环境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五、青年人参与当下上海市合唱团的心理需要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五节 有关控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一、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的差异分析 |
二、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
三、青年群体的性别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模型与检验假设 |
第一节 影响因素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验证 |
一、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二、青少年阶段的合唱参与体验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三、上海合唱环境、城市文创环境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第二节 音乐素养的中介作用检验与分析 |
一、音乐素养在家庭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二、音乐素养在学校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三、音乐素养在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青少时期的乐器学习和家长的适度坚持成就了青年人成年后参与合唱的稳定兴趣 |
二、校内外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是学生养成终身音乐学习态度与音乐审美力的催化剂 |
三、学校教育阶段基本音乐素养的建立和面向人人理念的落实是合唱美育终身化的前提 |
四、面向市场的合唱文化敦促专业音乐院校在艺术与管理方面的复合人才培养 |
五、合唱良性生态发展需要创作者的观念解放及其与表演团队的声求气应 |
六、城市人文艺术氛围和国民合唱观念的重塑是城市合唱发展的保证 |
七、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一、半结构访谈提纲 |
二、正式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医养结合导向下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社会资源急需整合 |
1.1.3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带病养老现象普遍化 |
1.1.4 政府政策导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5.1 相关概念 |
1.5.2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7 研究框架 |
2 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行性探讨 |
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医养结合的合理性 |
2.1.1 个人层面:老年人需求多样化 |
2.1.2 家庭层面:子女养老功能弱化 |
2.1.3 社会层面:社会资源需整合 |
2.2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医养结合的调查 |
2.2.1 基本情况 |
2.2.2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状况 |
2.2.3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养护服务的需求 |
2.3 老年人群体的特征 |
2.3.1 生理特征 |
2.3.2 心理特征和需求 |
2.3.3 老年人群的就医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国内外医养结合型基层老年卫生服务设施研究 |
3.1 国外医养结合型基层卫生服务设施研究 |
3.1.1 总体概述 |
3.1.2 医养结合模式 |
3.1.3 建筑案例 |
3.2 国内医养结合型基层老年卫生服务设施研究 |
3.2.1 总体概述 |
3.2.2 医养结合模式 |
3.2.3 建筑案例 |
3.3 本章小结 |
4.陕西省关中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
4.1 调研背景 |
4.1.1 调研目的与意义 |
4.1.2 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 |
4.2 陕西关中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概况 |
4.2.1 人口及疾病概况 |
4.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概况 |
4.3 陕西关中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现状调研 |
4.3.1 基本情况 |
4.3.2 功能配置情况 |
4.3.3 交通空间情况 |
4.3.4 标识系统情况 |
4.3.5 环境色彩情况 |
4.3.6 室外环境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
5.1 功能配置 |
5.1.1 医疗区功能配置 |
5.1.2 养护区功能配置 |
5.1.3 养护区植入方式 |
5.1.4 养护区服务人群 |
5.2 室内空间设计 |
5.2.1 休息空间设计 |
5.2.2 公共空间设计 |
5.3 标识系统设计 |
5.4 环境色彩设计 |
5.5 室外环境设计 |
5.5.1 入口环境设计 |
5.5.2 活动场地环境设计 |
5.6 互联网智慧服务的引入 |
5.7 本章小结 |
6.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以烽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建筑概况 |
6.1.3 项目改造可行性评估 |
6.2 医养结合方案设计 |
6.2.1 建筑设计 |
6.2.2 活动场地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图录) |
附录D(表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康养旅游的兴起 |
1.1.2 云南“三张牌”全力推进 |
1.1.3 旅居时代发展趋势 |
1.1.4 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内外实践动态 |
2.1 康养旅游地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旅游区位及空间结构理论 |
2.1.2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1.4 旅游系统论 |
2.1.5 其它理论 |
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
2.2.1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 |
2.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
2.3 我国康养旅游地的发展现状 |
2.3.1 国内康养旅游地的发展历程 |
2.3.2 相关政策环境 |
2.4 国外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
2.4.1 美国图森峡谷农场 |
2.4.2 瑞士蒙特勒小镇 |
2.4.3 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
2.4.4 国外案例小结 |
2.5 国内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
2.5.1 巴马百魔洞养生旅游度假区 |
2.5.2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
2.5.3 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
2.5.4 国内案例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3.1 滇中地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区位及交通条件 |
3.1.3 自然地理概况 |
3.2 滇中康养资源优势分析 |
3.2.1 优越的海拔与气候 |
3.2.2 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3 多元的文化特质 |
3.2.4 多样的养生资源 |
3.2.5 良好的医疗条件 |
3.2.6 小结 |
3.3 滇中康养旅游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及说明 |
3.3.2 评价的分析路径与指标体系 |
3.4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因子可视化分析 |
3.4.3 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研究 |
4.1 滇中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4.1.1 康养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
4.1.2 政府重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
4.1.3 滇中康养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
4.2 滇中康养旅游客群特征分析 |
4.2.1 康养旅游客群基本特征 |
4.2.2 旅游动机分析 |
4.2.3 资源类型偏好 |
4.2.4 客群特征小结 |
4.3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现状分析 |
4.3.1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 |
4.3.2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分布 |
4.3.3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
4.3.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滇中康养旅游地实例分析 |
4.4.1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综合型水域康养) |
4.4.2 卧云仙居养生养老基地(森林康养) |
4.4.3 梦云南·温泉山谷(温泉康养) |
4.4.4 案例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选址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5.1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研究 |
5.1.1 滇中康养旅游地SWOT分析 |
5.1.2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职能定位 |
5.1.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市场定位 |
5.1.4 滇中康养旅游地产品发展定位 |
5.2 滇中康养旅游地选址研究 |
5.2.1 康养旅游地选址要素分析 |
5.2.2 康养旅游地选址策略 |
5.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功能构成研究 |
5.3.1 居住功能 |
5.3.2 康体功能 |
5.3.3 养老功能 |
5.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5.4.1 开发湖滨+温泉疗养资源,构建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 |
5.4.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建立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 |
5.4.3 挖掘特色康养产品,建立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 |
5.4.4 开展特色古镇古村康养旅游,建设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 |
5.4.5 探索多类型康体养老模式,建设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策略研究 |
6.1 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规划策略 |
6.1.1 中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1.2 空间布局形态建构策略 |
6.1.3 适应时移性的旅居康养需求 |
6.1.4 统筹周边温泉资源进行开发 |
6.2 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2.1 西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2.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 |
6.2.3 构建民族医药旅游生态圈 |
6.3 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3.1 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3.2 深度挖掘特色康养产品 |
6.3.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
6.4 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4.1 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4.2 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 |
6.4.3 构建乡村田园康养服务体系 |
6.5 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5.1 东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5.2 探索多类型养老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调查问卷 |
(4)优化设计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语英文索引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手术方法 |
2.3 疗效评估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回顾性分析 |
3.2 典型病例 |
第4章 讨论 |
4.1 治疗复杂软组织缺损的选择 |
4.2 传统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比 |
4.3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特点 |
4.4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影像学检查 |
4.5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思路 |
4.6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显微削薄 |
4.7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分叶皮瓣 |
4.8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嵌合皮瓣 |
4.9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 |
4.10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 |
4.11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
4.12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加速康复应用 |
4.13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医护患合作 |
4.14 不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养老服务需求 |
1.2.2 养老服务供给 |
1.2.3 文献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基本公共服务 |
1.3.2 基本养老服务 |
1.3.3 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逻辑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2.1 养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索引 |
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逻辑思路 |
2.2.1 基本原则 |
2.2.2 逻辑思路 |
2.3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搭建 |
2.3.1 一级指标选取 |
2.3.2 二级指标维度确定 |
2.4 指标体系具体构成 |
2.4.1 机构照护服务评价指标 |
2.4.2 社区居家照护服务评价指标 |
2.4.3 助餐服务评价指标 |
2.4.4 适老宜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 |
2.4.5 精神文化与社会参与服务评价指标 |
2.4.6 家庭照护支持服务评价指标 |
第3章 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线性规划模型 |
3.1 线性规划的基本原理 |
3.2 线性规划模型决策变量选取 |
3.3 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构建 |
3.3.1 目标设定 |
3.3.2 参数设定 |
3.3.3 目标函数形成 |
3.4 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厘定 |
3.4.1 体系总体约束条件 |
3.4.2 机构照护服务约束条件 |
3.4.3 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约束条件 |
3.4.4 助餐服务约束条件 |
3.4.5 适老宜居社区建设约束条件 |
3.4.6 精神文化和社会参与约束条件 |
3.4.7 家庭照护支持约束条件 |
3.4.8 四类社区普惠基本养老服务约束条件 |
3.5 基于Lingo的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
3.5.1 Lingo软件介绍 |
3.5.2 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
第4章 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目标规划模型 |
4.1 目标规划模型方法 |
4.2 目标规划模型构建 |
4.2.1 约束条件形成 |
4.2.2 达成函数形成 |
4.3 基于Lingo的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
4.3.1 Lingo程序输入 |
4.3.2 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
第5章 目标规划模型结果及其分析 |
5.1 线性规划模型与目标规划模型结果对比 |
5.2 指标结果比较分析 |
5.2.1 系统综合指标评价 |
5.2.2 社区居家指标评价 |
5.2.3 机构养老指标评价 |
5.2.4 社区普惠性基本养老服务指标评价 |
第6章 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效果评价 |
6.1 供给水平效果评价方法 |
6.2 供给水平效果评价实例数据获取 |
6.3 供给水平效果得分评价 |
6.3.1 系统综合指标评价 |
6.3.2 社区居家照护指标评价 |
6.3.3 机构养老指标评价 |
6.3.4 社区普惠性基本养老服务指标评价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针刺对肾阳虚近视视功能和屈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高度近视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 研究对象 |
3 调查内容 |
3.1 知情同意 |
3.2 检查内容和流程 |
4 问卷调查 |
4.1 中医体质问卷设计 |
4.2 中医体质类型判定 |
5 检查方法 |
5.1 视力检测 |
5.2 屈光度检测 |
5.3 眼压检测 |
6 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
6.1 诊断标准 |
6.2 纳入标准 |
6.3 排除标准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样本一般情况 |
2 高度近视患者中医体质构成 |
3 高度近视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
4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近视参数分析 |
讨论 |
1 中医体质学说 |
2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 |
3 近视与中医体质 |
4 研究结果分析 |
小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电针对肾阳虚豚鼠体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及造模 |
3.2 电针豚鼠肾俞穴 |
3.3 血清激素水平检测 |
3.4 检影验光 |
3.5 A超测眼轴 |
3.6 豚鼠眼压检测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肾阳虚模型豚鼠形态行为学的变化 |
2 肾阳虚模型动物体重的变化 |
3 肾阳虚模型豚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 |
4 肾阳虚模型豚鼠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检测 |
讨论 |
1 中医对肾阳虚的发展认识 |
2 肾阳虚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
3 肾阳虚模型动物指标变化 |
4 肾俞穴与肾阳虚 |
5 研究结果分析 |
小结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电针豚鼠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视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及造模 |
3.2 电针豚鼠肾俞穴 |
3.3 血清激素水平的检测 |
3.4 检影验光 |
3.5 A超测眼轴 |
3.6 针刺对肾阳虚近视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
3.7 电针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视力的影响 |
3.8 视网膜神经递质和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
3.9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视网膜GABA和谷氨酸含量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形态行为、体重和血清激素FT3、FT4、T和E2变化 |
2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行为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视网膜电图变化 |
2.1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行为视力的变化 |
2.2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眼球屈光度的变化 |
2.3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眼轴长度的变化 |
2.4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眼球视网膜电图 |
3 肾阳虚近视豚鼠视网膜神经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多巴胺受体和双调蛋白含量的变化 |
3.1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变化 |
3.2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视网膜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含量变化 |
3.3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视网膜多巴胺受体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 |
3.4 肾阳虚近视模型豚鼠视网膜双调蛋白含量变化 |
讨论 |
1 阳虚体质与近视发展 |
2 针灸通过改善肾阳虚体质治疗疾病的研究 |
3 动物行为视力的检测方法 |
4 视网膜电图和近视 |
5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与近视发展 |
6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近视发展 |
7 神经递质和中医体质 |
8 研究结果分析 |
小结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视的针灸和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7)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古今蜂针的认识 |
一、古代对蜂针的认识 |
二、现代对蜂针的认识 |
第二节 现今蜂针和疾病治疗的文献与病谱关系 |
一、现今文献对蜂针与疾病的概述 |
二、研究现今蜂针文献到病谱的发展 |
三、现今蜂针治疗疾病的Meta文献研究 |
第二章 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资料来源 |
二、文献检索策略 |
三、文献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谱计量方法 |
第二节 文献筛选与质量监控 |
一、筛选与质控意义 |
二、研究人员的完善培训 |
三、文献流程序化控制 |
四、文献管理器的使用 |
五、数据录入、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检索情况 |
二、基本病谱 |
三、病症系统分析 |
四、病症种类分析 |
五、文献年度分布 |
六、发表期刊 |
七、未纳入Meta分析的蜂针蜂毒治疗临床案例和疗效 |
八、小结 |
第三章 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的META研究 |
第一节 循证医学下META的研究方法 |
一、病种选择 |
二、文献分类评价 |
三、文献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第二节 蜂针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谱研究 |
一、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
二、证据总结 |
第三节 蜂针治疗鼻炎病谱的研究 |
一、蜂针治疗或结合常规治疗鼻炎的Meta分析 |
二、证据总结 |
第四章 讨论 |
一、蜂针临床治疗日趋广泛 |
二、质量提高,病种增多 |
三、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鼻炎文献的研究和META分析成果 |
四、蜂针治疗疑难杂症的阐述 |
五、蜂针治疗临床文献临床样本分析的情况 |
六、蜂针安全性 |
七、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8)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评价及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发明专利信息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 |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二、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运用现状 |
(一)中央及东部地方政府政策运用的总体特征 |
(二)地方政府政策运用的区域特点 |
三、政策实施“前—后”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政策实施前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
(二)政策实施后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三)政策实施前后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比较分析 |
四、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综合评价 |
(一)政策内容评价 |
(二)政策效应评价 |
五、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的优化调整 |
(一)合理组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 |
(二)明确政策主体并加强政策主体间合作 |
(三)引导创新主体重视创新质量培育核心竞争力 |
(四)强化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导向提高专利运用水平 |
(五)鼓励多元创新主体合作并促进产学研模式发挥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主要图表索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10)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中华理疗杂志2001年第24卷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D]. 刘昊.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2]医养结合导向下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霍雨晨.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3]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D]. 张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优化设计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D]. 李翔. 南华大学, 2020(01)
- [5]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适度水平及效果评价研究[D]. 陈谦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针刺对肾阳虚近视视功能和屈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D]. 陈铭慧(CHAN Ming Wai Cindy).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评价及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发明专利信息的挖掘[D]. 陈璇.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10]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