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智[1](2021)在《《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文中认为《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简称为《孝义真迹珍珠塔》或《珍珠塔》,它作为代言体弹词的一部力作,产生于清代中后期,在弹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追溯和梳理《珍珠塔》故事的来龙去脉,将故事中的人物、地名与现实中的景点“珍珠塔”以及历史事实中的人物、地名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珍珠塔》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系统的梳理《珍珠塔》创作史上,最为有影响力的改编者周大榜的身世、着作以及他改作《珍珠塔》的因缘际会。分析《珍珠塔》的众多版本,并将繁多的版本进行大致的归类,勾勒《珍珠塔》在有清一代的传播情况。第二章《珠塔七层层匠心雅俗兼备备一炉》集中探讨和分析了《珍珠塔》的艺术特色,如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包括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雅俗兼备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一化的特点。第三章《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通过梳理以《珍珠塔》故事为题材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分析各种体裁改编的优劣,探索弹词《珍珠塔》故事的演变过程,明辨在新时代新需求下,《珍珠塔》故事在各种曲艺形式包括说唱、戏曲、影视等方面的新型出路和发展。第四章《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相较之前对《珍珠塔》弹词地位和影响的模糊性定位,综合第二章的艺术特色研究,对《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定位。
郑佩铃(TAVEETANAVIRIYA SUPITCHA)[2](2020)在《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及其本土“那伽”蛇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有关“蛇”的故事与地方传说在泰国世代流传,也是近年来泰国人喜爱的文学题材之一。在泰国本土的信仰与故事体系中,蛇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蛇的崇拜包含着古代社会的信仰观念。古代泰国人通过祭拜蛇神(“那伽”,来自印度文化;泰语也称“帕亚纳”)来祈祷农产丰富。那伽传说也因此而得到流传。泰国蛇故事主要以白蛇闹海为主题,这种主题体现了湄公河地区的信仰根基,一种劝诫人类遵守戒律,同时善恶有报的信仰。这种信仰融入了各个年代的蛇故事。后来,因受到外来文化,以及中国《白蛇传》的白蛇形象的影响,泰国蛇故事中产生了人蛇恋爱的故事主题。《白蛇传》故事传入泰国之后,被译者翻译成泰语版本,并被编入汉语教学的教材,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同时,在影视剧领域中,也出现了有关白蛇和人相爱的故事作品。不仅如此,白蛇在当下也成为社会意识的传播符号,佛庙里那伽塑像的建造也受到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笔者主要研究中国《白蛇传》在泰国传播,以《白蛇传》故事的泰译本、相关读物以及影视作品,深入研究了《白蛇传》故事的传播途径,并且列出故事传播的问题及特征。此外,笔者通过对60年代泰国蛇故事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1960年后,中国的《白蛇传》以英文版的形式首次传入了泰国,并开始在泰国传播。1963年,林黛主演的《白蛇传》影片在泰国电影院上映,从此《白蛇传》便成为泰国人心目中最喜爱的中国故事之一。与此同时,许多与《白蛇传》有关的影视作品也受到了泰国人的欢迎。这种认可是否与泰国本土信仰的白蛇故事相关?这是笔者写作本论文的开端。笔者将中国冯梦龙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经典版本与泰国民间最着名的蛇故事《倾覆城之爱》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以蛇人物形象塑造为重点探讨了中泰蛇形象的流变。然后,笔者探讨了《白蛇传》故事对泰国社会的影响。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以“帕亚纳”相关的传说为起点,重点关注泰国蛇文化与地方性蛇传说,深入思考泰国当地蛇故事的流传渊源。本文认为蛇故事起源于民间崇拜,最先流传于文化根基相异的泰国北部清莱府清盛县和东北部湄公河沿岸地区(古代是庸纳国和澜沧国)。随后本文考察泰国当地流传的蛇故事,并探讨了“蛇”在泰语中隐含的文化意义。笔者以蛇崇拜和当地传说为开端,挖掘泰国白蛇传说的来源,理解泰国早期社会中的蛇文化,目的是寻找中国《白蛇传》故事传播的泰国本土文化土壤。然后在蛇文化的外来文学文化影响的考察中,指出中国《白蛇传》在早期就已跟随华人移民进入泰国本土,并以华人戏剧为途径进行传播,与泰国本土的蛇故事同期并存,流传至今。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发现,中国《白蛇传》在泰国传播的途径,主要分为图书和影视两种形式。因此,有必要对在泰国传播的《白蛇传》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泰国蛇故事在早期主要讲述白蛇闹海的主题,这种主题体现了湄公河地区的信仰根基,一种劝诫人类遵守戒律,同时善恶有报的道德化倾向;第二章研究泰译本《白蛇传》的传播。文中主要探讨了《白蛇传》的各种版本的泰译本,同时涉及传播策略等问题,梳理了《白蛇传》在泰国本土的衍生品,分析了文学作品传播的特点和问题,进而分析影视作品的传播;第三章主要涉及《白蛇传》影视作品在泰国的传播。随着几部影视作品在泰国播出,受到大众的喜爱,人们对蛇故事的关注日益增多。其中,1992年赵雅芝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给大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对泰国文学和影视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直接为泰国自身大众产品的出现铺平道路:2016年,讲述白蛇神与人类相爱故事的泰国本土电视剧《三面娜迦》上映,一经播出便轰动了泰国的电视剧领域。电视剧放映结束后,泰国的白蛇突然受到了大众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的《白蛇传》影视作品也受到了泰国观众的喜爱。这种现象背后,是现代媒介与本土信仰根基的融合,体现出泰国人对白那伽的信仰。该电视剧的主题与中国《白蛇传》相似,但在情节及人物形象设定上都以泰国本土信仰为依托:白蛇不是妖,而是白娜迦。白蛇传故事属于中国四大民间文学之一,因此笔者也精选了泰国着名民间文学中的白蛇故事作为比较研究的素材;第四章是对中国《白蛇传》和泰国地方的蛇传说故事进行比较分析。文中讲解了泰国蛇形象的流变和蛇故事的演绎,并对中泰故事中蛇形象的塑造进行探究。泰国蛇崇拜信仰未脱离与宗教的联系,笔者以泰国宗教信仰观念为背景,探寻白蛇故事对泰国社会的影响;第五章笔者从泰国民间蛇文化信仰、白蛇的色彩文化、高校教育及与“蛇”相关的现代影视作品出发,讲解了《白蛇传》在泰国社会中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有着泰国本土蛇崇拜的深厚土壤,但又与泰国现代蛇故事题材文艺作品的流行具有密切的关系。
陈昊[3](2020)在《《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数百年来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下,以影视媒介的呈现最为丰富。影视媒介具有快速化、娱乐化和简易化等特征,从《聊斋志异》小说到再创作的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与影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复杂关系。其中,文学作品自身的成就支撑起影像呈现的空间,影像表达的规律也拓展着文学底本的影响力。可以说,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再创作的影视剧对原作改编的角度、程度是繁复多样的,也是深具意味的。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在前影像时代,视听艺术的表达促进了小说的流传,推动了后世影视剧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场域。本论文对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溯源,总结了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文字纸本传播的三种类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抄本、刻本、译本的纸本传播情况,阐述了《聊斋志异》的图画纸本传播特征,分析了《聊斋志异图咏》的文图意指和创作原因,说明了《聊斋志异》文字及图画纸本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小说的流传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分析图画纸本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聊斋志异》舞台戏曲传播的动态性,展示了《聊斋志异》从文字表达到舞台戏曲传播的递进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影视媒介的介入,使《聊斋志异》小说的意义空间有所扩充,视听体验感被不断放大。本论文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论述了影视剧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剧本在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女性、异类形象在影视剧当中的特征,并深入到小说内部,探讨影视媒介如何对小说场景进行呈现,分析了小说在视听化表达过程中,传统思想、世俗审美以及民俗书写的影像继承问题。第三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提炼,挖掘出《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内容核心,即男女相处的心理景观和社会大众的生活交往。在由家庭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考察中,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影视剧在故事呈现上与小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小说文本适应于影视改编的内容特征。第四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影视剧以多种改编形式拓展了《聊斋志异》影视剧作品的容量,不同艺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底本的认知。这一部分聚焦影视情节结构、影视音效、影视镜头的艺术化特征,清晰呈现影视剧具体的改编路径。第五部分,《聂小倩》的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影像传播既有“多篇多改”,也有“单篇多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针对“单篇多改”的影视剧作品,以《聂小倩》最为人所熟知,故本论文以此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聂小倩》故事的影像传播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在呈现《聊斋志异》内容层面,《聂小倩》电影及电视剧两种不同影视媒介有其各自特点,电影注重画面内涵的艺术表现,强调梦幻的视听感受,电视剧则以内容浅近的写实特征吸引大众。《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百年历史印证了其作为文言小说的文学经典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可以相互赋能、交融发展的。对《聊斋志异》影像传播规律的揭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传播提供参考。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言实[5](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王新朋[6](2019)在《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及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理论研究,旨在对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开展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符指拓展和应用,使这一语言学模式成为一个符号学模式,将其应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并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进行理论阐释。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20世纪着名的美籍俄裔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符号学家。作为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纽约语言学小组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他为20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语言学和诗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雅各布森认为,语言的变化无论多么复杂,都是出于某种目的,为了实现某种功能(function)。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言语交际理论,即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所有的言语交际行为都由六个要素组成,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当言语交际行为倾向于某一因素时,六功能之一成为主导,即情感功能、意动功能、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成为其语言学诗学的核心思想,在语言学、诗学、文学、哲学和符号学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学界对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及其相应的“六功能”本身缺乏研究,这一语言功能模式本身的学术渊源、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亟待梳理和研究。签于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在雅氏学术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当代学术价值,本研究从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出发,拟考察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溯源: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如何,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学术发展历程如何,以往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如何,雅各布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如何?(2)符号学视阈下言语交际理论的理论内涵:主导功能的界定和六因素的交互关系如何,符号学视域下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当代的符指拓展和应用如何?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所在。(3)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当代文化现状的理论诠释力如何?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综合、内省和理论思辨的方式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发现和结论:(1)从柏拉图、洛克、索绪尔和皮尔斯,再到理查兹、莱昂斯和韩礼德,学界关注的言语交际过程因素一直只有三个:言者、听者和言语的指称。与此对应,布拉格学派在此有较大突破,除了马泰修斯和施佩特对言语功能的阐述,在比勒三因素和三功能的基础上,穆卡洛夫斯基提出了诗性功能,强调了语言本身的形式美(message),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寒暄功能,雅各布森在上述基础上,受美国传播通讯理论的影响,增加了两个因素:接触(contact)和代码(code),并提出了元语言功能。和前人相比,雅各布森的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因素和功能方面增加虽然有限,然而,这一新的言语交际模式在其系统性、完备性乃至主导理论下的诠释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强大的诠释力和活力。(参见第二章)(2)任何言语交际活动均蕴含着必不可少的六因素,任一因素均可实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一种功能,且语言具有多功能性,各项功能组成一定的等级序列,其中一项功能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功能,决定整个言语活动的外显趋势和类型。在彼此关系上,六因素六功能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展现出三对互为消长的对立关系,如情感性和意动性、指称性和诗性、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当某一因素上升为主导,不可避免地以与其对立的另一因素的重要性下降为代价。尤为重要的是,符号学视域下的雅各布森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具有强大的诠释力,适用于任何交际事件,包括“我—我”对话,人机耦合,不再局限于言语符号。(参见第三章)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情感性和意动性(参见第四章),从语言学上的祈使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乃至当代无处不在的意动类叙述,在当前日益频繁的交际事件中,情感功能逐渐退居次要,意动也许成为人类交流的基本模式,甚至可以说整个文化进入了普遍意动性的时代——以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效果为主导的时代。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指称性和诗性(参见第五章),从语境论、对话性、互文性、跨文本到当代的伴随文本理论,“我们在读到一个文本之前,已经理解这个文本;也只有理解了的文本,才能被我们理解”(赵毅衡,2016:151);从文学性、陌生化、前推论、双轴关系以及展面与刺点,不同的诗学理论侧重点不同,诗性功能的实现路径因而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当代文化的标出性和泛艺术化。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参见第六章),不同于对象语言的元语言,其层控关系历经逻辑学、语言学和符号学的阐释,在当代文化中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的存在凸显元语言阐释的复杂和多元;从交际功能为主导的寒暄语,到当代图像转向和多模态呈现的寒暄技术(微信和QQ),当代文化进入了一个以重复和再现为特征的超接触性时代,接触性成为“主导中的主导”。(3)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并恰当运用寒暄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游戏理论视域下,超接触性使我们主动沉浸于寒暄技术而不愿脱身;作为符号学模式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阐释当代不同主导趋向的礼物形态、沉默类型和儿童语言功能习得。(参见第七章)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学术思想上,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不是语言符号所独有,而是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所共有,适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2)在学术观点上,言语交际理论是一个基于主导因素的功能等级序列,强调语言的多功能性、主导因素的重要和交互关系的复杂,凸显当代文化语境下意动性、诗性和交际性的主导;(3)在研究成果的时效性方面,符号学模式下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如弹幕和微信、多模态表情符、文化标出性和泛艺术化、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意动性构筑路径等展现理论诠释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具有当代价值。
杜静波[7](2017)在《现代日语语篇研究》文中认为日语语篇研究是时代的要求,是日语语言学研究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跳出句子、句群等语篇片段,深入研究现代日语语篇整体结构、语篇之间和语篇之内各单位的互文结构、语篇的整体关联性等也是现代日语研究的重点。本文立足于现代日语语篇语料,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描写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多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对现代日语语篇的结构、说话人在文本内体现、语篇语法形式化做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提出日语语篇内仍如句法一样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结构。但是其聚合单位是句子和句群,其组合单位是功能格。本文所提出的功能格概念是建立在普洛普开创的叙事学基础上的语篇范畴,是一个与语篇整体功能和句子、句群个体功能相联系的动态概念。由此,本文建立叙事语法的基本框架,并论证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的数学模型等相关问题。本文提出说话人不仅是语境因素而且是语篇内因素,深入阐述了日语小说等语篇内的说话人类型、说话人递归现象,将会话分析理论的话轮概念、话轮转换机制引入到日语书面语篇分析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尝试建立日语形式语法新模型。在分析乔姆斯基四阶层的基础上,提出将描写句看成数据语言,将判断句看成程序指令语言的设想。进而提出语篇不仅是数据语言集合,也是程序指令语言,更是程序指令语言和数据语言综合体。由此提出语篇语法是通用图灵机语法的设想,并且定义了日语瞬间描写语篇等一系列形式语篇模型。本文广泛地涉猎了普通语言学、叙事学、会话分析理论、离散数学、计算机编程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日语语篇语法的分析中。本文证明了日语语篇语法是一个可以使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的对象,日语语篇语言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有着光明的前景。
陈安梅[8](2016)在《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说唱文学,也叫讲唱文学,是说唱艺术的文学底本。根据《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曲艺通史》以及其他相关的中国说唱文学资料说明,唐代变文,宋元时期的说话伎艺,包括讲史和平话,说经和商谜,金代的诸宫调等等,明代的弹词、说唱词话、鼓词、宝卷和道情等,清代的评话与评书、时调小曲,民国时期的弹词与评话等都从属于说唱文学这一类别。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上,对说唱文学的历史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肯定。这与说唱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口耳传承的特点,致使文本的文字留存较少,没有足够重视的资源有关,也与其通俗性的特点有关。所以中国古代开始长期不重视说唱文学,官方基本不收藏,唐代以前保存的说唱文学资料很少。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因为文化观念差异,从唐代以来有一种向中国学习的态度,官方和私人重视收藏各种资料,所以日本收藏了不少中国说唱文学资料。现代很多着名的说唱文学文本,实际上都是近代以来从日本“回流”或者又传播回中国。例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相平话五种》、“三言二拍”等都是在日本发现,终于辗转传回中国。如果没有找到并传回来这些作品,那么中国文学史、小说史、说唱文学史等都会有些缺憾。十九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1868)以后,欧洲文学界的思潮和文学史观被介绍到日本,对日本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研究界里,以古城贞吉的《支那文学史》(1897年)、儿岛献吉郎的《支那文学史纲》(1912年)为首,产生了中国通俗文学这一研究领域。王国维发表了中国戏曲小说史上的名着《宋元戏曲史》(1915)之后,日本的汉学研究界马上做出了反映,盐谷温发表了戏剧、小说研究史上的名着《支那文学概论讲话》(1918)。在中国本土向来不登大雅之堂俗文学资料,开始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对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日本的专家学者开始专注于中国说唱文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影响和带动了新一辈学者。在老一辈和新一代日本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收藏、整理和研究进入了新的一个历史时期。传播作为文献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献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涉及的“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主要指的是文献传播。其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收藏、翻译、出版、研究文章以及改编为戏剧影视等内容。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战略的当今社会,通过多侧面、多视角的探索和审视,较完整、系统地研究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问题,引导人们掌握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情况,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收藏和研究,故本文主要对变文、说经讲史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诸宫调的《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宝卷、弹词、木鱼书、鼓词、子弟书、平话和拟话本“三言二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通过分析国内和日本的研究现状,明了研究意义。概括和总结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概况。第二章主要论述变文在日本的传播概况。在“敦煌变文的传播主体”章节中分析了探险队、记者和学者作为敦煌变文的主要传播载体的作用。在“敦煌变文在日本的研究”章节中对狩野直喜等老一辈和荒见泰史等新一代学者的变文研究做了一个梳理。在“变文故事在日本的传播”部分中,主要从《目连记变文》和《王昭君变文》与日本的变文故事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三章主要讨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概况。日本宽保3年(1743)年高山寺普贤院主持照谷在曝晒书籍时发现了海内外孤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两部作品历经周折后为日本大仓文化财团和茶之水图书馆所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影印本、排印本、手抄本和各专家学者的论文着作,还出现了由太田辰夫和志村良治翻译的日译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志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概况。1907年俄国柯兹洛夫探险队发掘出了《刘知远诸宫调》残本。狩野直喜第一次把这一文献公之于众,并断言“为元曲之源流,将放一大光明”,从而启示了研究的方向。青木正儿对这一文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于1932年在《支那学》六卷二期上发表了《刘知远诸宫调考》一文,比较全面地探索了这一诸宫调的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田中谦二的指导下,高桥繁树等负责完成了日本学界对《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集大成研究着作--《<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研究》。《天宝遗事诸宫调》在日本的研究没有像前两部作品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所以至今的研究尚处于荒芜地带。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日本收藏和研究中国宝卷的状况。中国宝卷的由于日本学界收藏和研究中国宝卷,起步时间相对较晚,适值中日两国关系经历坎坷,曾经影响文化交往。所以中国学术界对宝卷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情况,还缺少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从“日本二战前后的宝卷搜集、整理和研究”“八九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宝卷的调查、研究与整理”和“当今日本的中国宝卷整理和研究”三个方面对日本研究中国宝卷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归纳出日本收藏和研究宝卷的特点。通过分析中日宝卷研究格局的差异,给国内宝卷研究提供新的启迪和帮助。第六章主要论述弹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弹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辞书中,是在1912年(大正元年)由三省堂出版的《日本百科大辞典》中,而在日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沧田淳之助的“弹词考”一文。本文从研究、收藏、舞台媒介和学术交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舞台媒介和学术交流方面主要介绍了苏州弹词和日本的交流情况。第七章主要归纳了日本收藏木鱼书的情况。木鱼书作为粤方言诗赞系学唱文学,底子里是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因此从伴奏乐器的构成这一基本判断标准来说,木鱼书并不能算是“弹词”之一种①。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把木鱼书和弹词分开另做一章进行论述。老一辈和新一代学者的努力是促进木鱼书收藏和研究的主要推动力。木鱼书在日本的公私收藏情况是本文的重点。第八章主要对鼓词和子弟书在日本的收藏及其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由于受调查时间、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的限制,此部分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理。第九章对平话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平话亦称作评话,流传在世的作品很多。本文除了介绍日本对话本小说的基本收藏情况之外,主要通过对《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三言二拍”作品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得出其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特点。第十章通过以上八章分析掌握的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情况,概括出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特点。从政治目的下的文化侵略、日本学者的游学等以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学者藏书的售卖及文献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学者的努力、政府财力的支持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说唱文学东传日本的主要特点及其促进其传播的几个重要因素。第十一章列举了还未引起日本学者重视的唱本、时调小曲、莲花落等其他说唱文学样式的收藏情况。
杨洪敏[9](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王虹光[10](2015)在《影视翻译中的权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视翻译是影视剧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越来越活跃的翻译领域。现有的影视翻译研究主要是探讨翻译的原则和技巧,未能跳出语言学的局囿,缺乏宏观的理论性视野。本文认为从翻译学和传播学两个视角去研究影视翻译更符合影视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本质,而权力问题是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权力与影视翻译息息相关,如影相随。影视产品在译前、译中和译作生成之后这三个阶段,都受到权力或隐或显的操控,同时也影响着文化间的权力关系。本文以道格拉斯·凯尔纳所提出的传媒文化的综合研究法为总的指导思想,采用描写翻译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影视翻译活动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方面的权力及权力关系,试图揭示这些权力因素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由于翻译学和传播学对权力的认识主要来自韦伯、葛兰西、福柯、布尔迪厄和约瑟夫·奈等几位学者,本文回顾了几位学者不同的权力观,确定了权力作为操纵力和影响力的基本内涵。接着本文梳理翻译学和传播学中所涉及的权力因素和权力关系以确定本文的研究路径。文化整合范式下的翻译研究主要关注译者的权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翻译在文化间的权力博弈中所发挥的影响力,传播学则主要关注媒介的权力、受众的权力和影响传播的政治经济等权力因素。因此,对于影视翻译中权力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操控影视翻译的语境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力以及影视翻译对文化间权力关系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展开,涉及影视译作生成的环境、生成的过程和生成之后在目标语系统所发挥的功能三个环节。借鉴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影视文本的媒介特征,本文将操控影视翻译的权力因素确定为影视文本操作规范、意识形态、赞助人和市场逻辑,这些因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操控影视翻译的选材、流量以及翻译方式和策略。对译者权力的理论认识主要来自西方译学并且以“主体性”这一话语呈现出来。由于译者的主体性在网络字幕组这一民间译制样态中得到了最大的张扬,本文以字幕组为例讨论了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并将它与官方译制系统进行了比较。无论是官方译制系统还是字幕组,译者的权力或多或少表现为翻译文本的选择权、对翻译策略的决定权以及对文本意义的改写权。然而官方译制系统中专业译者的权力受制于受众的期待,字幕组也受到影视版权问题的规约,因此译者的权力仍是有限的权力。由于翻译具有调节文化间权力关系的功能,影视翻译可以通过对翻译选材、翻译流量和流向的控制来干预影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基于此认识,本文在最后讨论了中国如何利用影视剧的对外译介来提升自身的软权力。操控影视翻译的各种权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牵制的同时也相互依存、相互驱动,从而形成了一国内部在不同时代所特有的传媒文化,也影响着全球影视跨文化传播的权力格局。
二、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珍珠塔》的版本研究 |
(二)对《珍珠塔》整理者的研究 |
(三)有关《珍珠塔》同题材改编的研究 |
(四)对弹词《珍珠塔》地位和价值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框架设计 |
第一章 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珍珠塔》相关概况 |
第一节 清代故事珍珠塔的前世今生 |
一、珍珠塔故事的前世 |
二、珍珠塔故事的今生 |
第二节 周殊士千里游襄方元音偶告真相 |
一、山阴周大榜 |
二、周大榜改作《珍珠塔》 |
第三节 铺天盖地珍珠塔五花八门归于一 |
一、《珍珠塔》弹词版本众多的原因以及相关概况 |
二、《珍珠塔》弹词的版本 |
第二章 珠塔七层层匠心 雅俗兼备备一炉-《珍珠塔》的艺术特色研究 |
第一节 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 |
一、诗歌类 |
二、类诗歌 |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
第三节 曲尽人意的心理描写 |
第四节 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
一、语言通俗化 |
二、语言个性化 |
第五节 时隐时现的全知视角 |
一、代表说书人身份的“表”在文本中的作用 |
二、两种视角不同叙述声音交融所达成的叙事效果 |
第六节 异彩纷呈的音乐体系 |
一、多样化的来源 |
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
三、贴合情节的运用 |
第三章 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珍珠塔》故事的改编与衍生 |
第一节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一、形式多元的改编实践 |
二、主题不同的改编策略 |
三、改编本代表作管窥 |
第二节 在传统中求新变 |
一、汲取通行本中的精神内涵 |
二、重视不同文体的差异 |
三、了解接受群体的特征 |
四、重视学界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优秀续书《麒麟豹》 |
第四章 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弹词《珍珠塔》的价值与地位研究 |
第一节 《珍珠塔》中的时代印记 |
一、“清闺才女”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化对立 |
二、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尾 |
三、伦理至上教化论 |
四、家庭伦理反映 |
第二节 《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 |
一、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 |
二、传播广泛 |
三、开辟弹词“新天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及其本土“那伽”蛇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内容 |
1.研究范围 |
2.泰国蛇文化的概念——“帕亚那”与“那伽”、“娜迦” |
三、文献综述 |
1.与“那伽”相关的研究论文 |
2.《白蛇传》在泰国之研究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泰国蛇文化与地方性蛇传说 |
第一节 泰国“帕亚纳”(那伽)民间崇拜及各地方的传说 |
一、泰国东北部的“那伽”民间传说 |
二、泰国北部的“那伽”民间传说 |
第二节 泰国地方有关蛇的传说 |
第三节 泰国语言名物中关于“蛇” |
第二章 泰译本《白蛇传》的传播:“文化资本”作为推动力 |
第一节 《白蛇传》泰语版本种类 |
一、1963年《中国童话——白蛇传故事》 |
二、1985年《白蛇传——杭州民间故事系列》 |
三、2003年《白蛇传与宋朝社会改革》 |
第二节 传播策略及问题 |
一、重写《白蛇传》 |
二、文本利用 |
三、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翻译赞助人) |
四、传播问题 |
第三节 《白蛇传》在泰国本土的“衍生品”(改编、重述、改写) |
一、儿童版本(蔡志忠) |
二、相关读物 |
三、学术论文 |
四、特点及相关问题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中的《白蛇传》 |
第一节 电影媒介 |
第二节 电视媒介 |
第三节 网络传播 |
第四节 媒介传播反馈及问题 |
一、影响泰国观众的因素 |
二、传播的问题 |
第四章 《白蛇传》与泰国地方的“蛇”传说故事比较 |
第一节 泰国民间传说有关“蛇”形象及故事的演绎 |
第二节 《白蛇传》与泰国地方蛇故事中“蛇”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
第三节 故事中反映的泰国宗教信仰观念 |
第五章 《白蛇传》在泰国社会中的影响 |
第一节 《白蛇传》与泰国民间蛇文化信仰 |
第二节 《白蛇传》与泰国白蛇色彩文化 |
第三节 《白蛇传》与泰国高校教育 |
第四节 《白蛇传》与泰国现代有关“蛇”的影视作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几年来泰国蛇崇拜相关的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采访记录(田野调查) |
附录三 :在泰国的“白蛇故事”相关戏剧 |
附录四 :《白蛇传》屏幕作品在泰国传播 |
附录五 :60代以来泰国蛇故事作品总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问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3)《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一)《聊斋志异》小说研究 |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着影视改编研究 |
(三)《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播溯源: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一、蒲松龄生平事略 |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缘起 |
第二节 文学底本的影像化潜质 |
一、人物、环境的动态化描写 |
二、服饰色彩的丰富性展现 |
三、逼真的声音描绘 |
第三节 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小说传播的积淀 |
一、从小众到大众:纸本流传打开传播视野 |
二、从抽象到具体:视听介入拓宽传播渠道 |
第二章 影视改编:《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 |
第一节 影视媒介放大小说的视听体验 |
一、电影:注重内容深度,突出画面质感 |
二、电视剧:拓展故事容量,强化娱乐效果 |
第二节 影视媒介促生剧本的二次创作 |
一、剧本创作突出了小说的儒家伦理观念 |
二、剧本创作突显了小说的志怪和传奇色彩 |
三、剧本创作强调了演员表演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媒介扩大小说的意义空间 |
一、人物的形象意义 |
二、场景的典型意义 |
三、民俗的文化意义 |
四、审美的世俗意义 |
第三章 内容选择:《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 |
第一节 鬼狐与人的矛盾纠葛 |
一、鬼狐向往人间故事范型 |
二、人对鬼狐依恋故事范型 |
第二节 市井生活的人情百态 |
一、生活交往故事范型 |
二、经贸往来故事范型 |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人性思考 |
一、家庭和睦故事范型 |
二、家庭矛盾故事范型 |
第四节 科举取士的官场沉浮 |
一、科举故事范型 |
二、官场故事范型 |
第五节 生死观念的隐喻表达 |
一、人入幽冥故事范型 |
二、生死游历故事范型 |
三、“城隍”故事范型 |
第四章 形式表达:《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 |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视情节结构的异变 |
一、原作情节的沿用 |
二、原作情节的选用 |
三、脱离原作的情节重构 |
第二节 《聊斋志异》影视音效的运用 |
一、演员对话音效 |
二、场景音效 |
第三节 《聊斋志异》影视镜头的操控 |
一、全景镜头 |
二、长镜头 |
三、特写镜头 |
四、蒙太奇 |
第五章 从文字到影像:《聂小倩》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小说中的《聂小倩》 |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视觉效果的渲染 |
三、环境的描写 |
第二节 图画艺术中的《聂小倩》 |
一、《聊斋志异图咏》中的聂小倩 |
二、现代插画、图画中的《聂小倩》 |
第三节 舞台剧中的《聂小倩》 |
一、川剧《飞云剑》与《聂小倩》 |
二、音乐剧《聂小倩》 |
三、话剧《兰若寺》 |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的《聂小倩》 |
一、电影作品《聂小倩》 |
二、电视剧作品《聂小倩》 |
三、《聂小倩》影视作品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
一、从小说到戏剧 |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
一、1962—1999:初始期 |
二、2000—2015:发展期 |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
六、小结 |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
四、小结 |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四、小结 |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
(二) 吴兴国采访录 |
(三) 张献访谈 |
(四) 冯远征访谈 |
(五) 喻荣军访谈 |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引言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一) 学术生涯 |
(二) 经典着述 |
(三) 综述与评价 |
三、国内研究述评 |
(一) 语言学诗学研究 |
(二) 语言符号学研究 |
(三) 言语交际理论 |
四、对话精神和多功能语言观 |
五、结语 |
第二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渊源 |
一、引言 |
二、语言与话语:两种语言哲学视角 |
(一) “语言”和“言语” |
(二) “独白”和“对话” |
三、语言功能的学理基础 |
(一) 柏拉图的语言工具论 |
(二) 洛克的口语传播模式 |
(三) 索绪尔的言语回路 |
(四) 皮尔斯的符号解释项 |
(五) 理查兹的语言功能观 |
(六) 莱昂斯的语言功能观 |
(七) 韩礼德的语言功能观 |
(八) 小结 |
四、言语交际理论的学术溯源 |
(一) 比勒的语言功能理论雏形 |
(二) 比勒改进后的语言工具模型 |
(三) 比勒语言工具模型的不足 |
(四) 乌克斯库尔的环境界理论 |
(五) 施佩特的语言“三功能” |
(六) 马泰修斯的语言功能论 |
(七) 马林诺夫斯基的寒暄语 |
(八) 穆卡洛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
(九) 小结 |
五、信息通讯理论 |
六、结语 |
第三章 六因素和六功能 |
一、引言 |
二、元语言功能主义 |
(一) 语言功能总论 |
(二) 布拉格学派功能观 |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内涵解读 |
(一) 六因素与六功能 |
(二) 内涵解读 |
四、六因素六功能的主导与交互 |
(一) 主导成分 |
(二) 交互关系的复杂 |
五、结语 |
第四章 情感性与意动性 |
一、引言 |
二、发送者与情感功能 |
(一) 语言的情感功能 |
(二) 元情感与情感间性 |
(三) 人际交往的启示 |
(四) 实例分析 |
三、接受者与意动功能 |
(一) 普遍意动性 |
(二) 分析哲学的“符用转向” |
(三) 意动类叙述 |
(四) 实例分析 |
四、对立与共存:意动主导 |
(一) 情感性与意动性的交互 |
(二) 意动性构筑的路径:以广告为例 |
五、结语 |
第五章 指称性与诗性 |
一、引言 |
二、语境与指称功能 |
(一) 语言的指称功能 |
(二) 语境论 |
(三) 对话性与互文性 |
(四) 跨文本性 |
(五) 伴随文本 |
(六) 实例分析 |
三、信息与诗性功能 |
(一) 语言的诗性功能 |
(二) 文学性、陌生化和前推论 |
(三) 双轴关系 |
(四) 实例分析 |
四、文化标出性与泛艺术化 |
(一) 文化标出性 |
(二) 泛艺术化 |
五、结语 |
第六章 元语言性与交际性 |
一、引言 |
二、代码与元语言功能 |
(一) 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
(二) 元语言的形成和语言学的元语言 |
(三) 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 |
(四) 实例分析 |
三、接触与交际功能 |
(一) 交际功能 |
(二) 寒暄语 |
(三) 寒暄技术 |
(四) 重复和再现:超接触性时代的到来 |
(五) 实例分析 |
四、语言教学中的元语言和寒暄语 |
(一) 元语言 |
(二) 寒暄语 |
五、结语 |
第七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具体应用 |
一、引言 |
二、超接触性—主导中的主导 |
(一) 游戏理论 |
(二) 弹幕文化 |
(三) 微信文化 |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具体运用 |
(一) 礼物类型划分 |
(二) 雄辩的沉默 |
(三) 儿童语言功能习得 |
四、结语 |
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启示意义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现代日语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五、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从日语陈述句法到叙事语法的探索 |
第一节 日语陈述句和叙事语法的同态性假设 |
第二节 话语分析从常项和功能开始 |
第三节 叙事语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语叙事语篇的故事、情节及人物 |
第一节 日语叙事语篇的故事和情节 |
第二节 人物――叙事理论的辩证法 |
一、功能人物观 |
二、性质人物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与日语语篇构建 |
第一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 |
第二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在日语语篇构建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的数学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语语篇中的对话性及说话人与听话人 |
第一节 日语会话语篇中的话轮单位 |
一、会话分析理论 |
二、话轮的定义 |
三、话轮转换机制 |
四、随声附和词与话轮的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叙事语篇话轮 |
一、叙事语篇内说话人问题的提出 |
二、叙事语篇话轮概念的建立 |
第三节 叙事语篇中的说话人概念 |
第四节 叙事语篇话轮与说话人的深入考察 |
一、语篇文本是由说话人和叙事语篇话轮构成的 |
二、说话人在日语小说中的命名 |
三、汉日小说语篇中的人称翻译 |
第五节 日语叙事语篇中听话人概念及表现 |
一、听话人概念 |
二、日语日常会话中的听话人 |
三、日语叙事文本中的听话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日语叙事语篇结构分析 |
第一节 日语叙事语篇会话分析 |
一、人物会话话语和叙述者话语 |
二、日语小说人物会话话语的语言转写符号问题 |
三、日语小说叙述者话语中拟音词、拟态词的评价性 |
第二节 小说人物会话话语中的填充语 |
第三节 说话人视角下日语小说的文本结构 |
一、话轮对结构——两个说话人的语篇联系 |
二、引用语篇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语语篇形式语法的新模型:通用图灵机语法 |
第一节 形式语篇语言学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二节 回到乔姆斯基传统去发现语篇形式模型 |
第三节《句法结构》分析 |
一、如何从句法研究进入到语篇语法的研究 |
二、《句法结构》分析 1:递归和单位 |
三、《句法结构》分析 2:递归性与乔姆斯基层级 |
第四节 上下文无关语法视点下的语篇语法模型讨论 |
一、上下文无关语法无法描写语篇语法 |
二、上下文无关语法无法描写语篇语法的原因分析 |
三、句法和语篇语法在横组合和纵聚合方面发生了倒置 |
第五节 上下文相关语法下的语篇语法模型的探讨 |
第六节 转换语法是语篇语法的雏形 |
第七节 转换语法的思考 |
第八节 人类语言是一个通用图灵机 |
一、元语言和语言分层 |
二、数据语言层和程序语言层 |
三、通用图灵机模型下语篇语法的探讨 |
第九节 理想瞬间描述语篇和生成式语篇探讨 |
一、构成IIDD语篇的基本单位 |
二、生成式语篇(TGD) |
三、语篇等价问题的初步探讨 |
四、句柄函数与语篇内指称 |
五、标准通用图灵机语篇(SUTMD) |
六、含疑问句的 λ 函数语篇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普洛普的叙事角色定义 |
附录二:31 种行动功能 |
附录三:おうむのるすばん |
附录四:《うりこひめ》分析 |
附录五:盗んだ书类 |
附录六:《盗んだ书类》分析 |
附录七:《盗んだ书类》功能人物模型 2 |
附录八:《盗んだ书类》功能人物模型 3 |
附录九:《蜜柑》分析 |
附录十:伊予屋の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传播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概况 |
第二章 变文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敦煌文献的传播主体 |
第二节 变文在日本的研究 |
第三节 变文故事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三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发现 |
第二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收藏 |
第三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日译本 |
第四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取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研究 |
第四章 诸宫调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刘知远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二节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五章 宝卷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二战前后日本对中国宝卷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
第二节 八九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宝卷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
第三节 当今日本的中国宝卷整理和研究 |
第四节 日本的宝卷收藏与研究路径及其特点 |
第五节 中日宝卷研究格局差异与启迪 |
附录: 日本所藏宝卷一览表 |
第六章 弹词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弹词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弹词在日本的收藏 |
第三节 舞台媒介等方式的传播 |
第四节 弹词在日本的传播特点 |
第七章 木鱼书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木鱼书在日本的研究 |
第二节 木鱼书在日本的收藏 |
第八章 鼓词和子弟书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鼓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二节 子弟书在日本的收藏与研究 |
第九章 平话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话本在日本的收藏 |
第二节 《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在日本 |
第三节 《全相平话五种》在日本 |
第四节 “三言二拍”在日本 |
第五节 平话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
第十章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特点 |
第一节 政治目的下的文化侵略与说唱文学资料东传日本 |
第二节 二战前后日本学者的游学、留学、旅行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 |
第三节 学者藏书的售卖、捐赠、文库的建立及文献传播技术的进步 |
第四节 学者的努力和政府财力的支持 |
第十一章 其他说唱文学样式在日本的收藏 |
一、时调小曲 |
二、唱本 |
三、相声 |
四、莲花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9)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
1、重要的文献价值 |
2、明显的问题意识 |
3、独特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方法 |
2、比较研究方法 |
3、理论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影视翻译中的权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影视翻译概念阐释 |
1.2.2 权力的多面涵义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影视翻译与权力研究现状综述 |
2.1 影视翻译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影视翻译研究概述 |
2.1.2 国内影视翻译的发展与研究概述 |
2.2 翻译学中的权力问题研究综述 |
2.2.1 权力方向的确立 |
2.2.2 不同理论径向的权力问题研究 |
2.3 传播学中的权力问题研究综述 |
2.3.1 媒介的权力 |
2.3.2 受众的权力 |
2.3.3 传播中的政治经济权力 |
2.4 翻译学与传播学权力研究的勾连 |
3 操控影视翻译的语境因素 |
3.1 影视文本的操作规范 |
3.1.1 影视译制的技术规范 |
3.1.2 影视译制的语言规范 |
3.2 意识形态的操控 |
3.2.1 对影视译制选材的操控 |
3.2.2 对影视译制策略的操控 |
3.3 赞助人的操控 |
3.3.1 赞助人的概念及其类型 |
3.3.2 对影视译制选材的操控 |
3.3.3 对影视译制流量的操控 |
3.3.4 对影视译制策略的操控 |
3.4 市场逻辑的操控 |
3.4.1 对影视译制选材的操控 |
3.4.2 对影视译制方式和策略的操控 |
4 影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权力 |
4.1 译学中译者主体性的演进 |
4.1.1 源语文本中心与译者的隐身 |
4.1.2 译语文化关照与译者的登场 |
4.2 影视译者的主体性-以字幕组为例 |
4.2.1 字幕组译者角色的多重性 |
4.2.2 字幕组与官方译制系统的比较 |
4.2.3 字幕组译者的主体性 |
4.3 影视译者的权力分析 |
4.3.1 影视译者权力的表现 |
4.3.2 影视译者权力的有限性 |
5 影视翻译与文化间的权力关系 |
5.1 翻译对文化间权力关系的调节功能 |
5.1.1 促进译入语语言文化的变迁 |
5.1.2 抵抗和颠覆语言文化霸权 |
5.1.3 重塑弱势国家的语言文化身份 |
5.2 影视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权力关系 |
5.3 影视翻译对文化间权力关系的影响路径 |
5.3.1 对文化信息流量和内容的操控 |
5.3.2 对文化信息流向的操控 |
6 提升国家软权力与影视剧的对外译介 |
6.1 以影视剧对外译介提升软权力的重要性 |
6.2 影视剧对外译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6.3 以影视剧对外译介提升软权力的可能性 |
6.4 影视剧对外译介的策略 |
6.4.1 积极的议程设置 |
6.4.2 译者的文化自觉意识 |
6.4.3 译者的受众意识 |
6.4.4 案例分析---《霸王别姬》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 [1]《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D]. 高慧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及其本土“那伽”蛇文化研究[D]. 郑佩铃(TAVEETANAVIRIYA SUPITCHA).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D]. 陈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D]. 王新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现代日语语篇研究[D]. 杜静波.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8]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D]. 陈安梅. 扬州大学, 2016(12)
- [9]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10]影视翻译中的权力问题研究[D]. 王虹光. 武汉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