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公安机关党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1](2021)在《关于设置“公安党建与思政”二级学科的若干思考》文中提出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200多万公安民警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力军。政治性是公安机关的第一属性,政治建警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根本方针。
孟悦[2](2021)在《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党建的总体布局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党的基层建设水平、现实的建设成就以及工作中的缺陷和问题来定位公安机关基层党支部的情况。基层公安机关较为繁复而琐碎的业务工作影响到党建的积极性和精力的分配。针对此类问题,一方面运用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与其他部门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将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化党建的作用,创新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模式,提出推进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此来实现公安机关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
韩荣芳[3](2020)在《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必须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确保“刀把子”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础。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内联八省,外接俄蒙,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是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重要的聚集地,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和突出的民族特点。“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也是对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殷殷嘱托。做好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制度创新理论为研究框架,选取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公安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分局、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公安局、锡林郭勒盟边境管理支队乌拉盖管理区边境管理大队,以及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边境管理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探讨内蒙古基层公安党建工作在制度创新中的具体实践,对照新时代对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运用制度分析框架,找出目前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机制、科学的方法对加强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的党建工作,从而维护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
张钰[4](2020)在《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新时代,坚决扞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是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机关坚持的根本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因此,公安机关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党建工作都有明显的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是加强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学界对如何加强基层公安机关的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于党建工作效能的研究还显薄弱,因此,本文引入了党建效能这一概念,将基层党组织视为动态变化的主体,来探讨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这一课题。本文主要采用组织制度理论,综合运用参与式观察法、深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制度建设视角分析新时代下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的问题。本研究包括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有研究的综述及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对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等核心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三部分运用组织制度理论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四部分运用分析框架对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安机关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的经验、创新以及不足进行了总结分析,第五部分阐述了新时代下提升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的发展逻辑。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制度建设对组织的约束是新时代下党组织保持旺盛生命的关键所在,取得人民群众的积极评价则是党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基层公安机关的党建工作效能提升关键在于制度完善与组织协调,通过将监督与激励制度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公安机关党员的干事创业的动力。因此本研究为未来提升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提供了政策建议:建议进一步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忠诚教育、健全组织机制、创新党建方法,并建立完善的党建工作效能评估方法。
王姬婕[5](2020)在《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进入了网络时代,对世界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互联网是世界上区域最大、网民人数最多的全球第一大网。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在警务工作中,“智慧警务”逐渐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内组织活动的基本单位,相比其他机构,公安机关内部党员更为集中,强化公安机关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而公安党建是发挥公安机关基层党组织职能作用和强化战斗堡垒作用的支撑与保障。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推动了智慧党建的发展,为党的建设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装了科技引擎。智慧党建有助于基层公安机关党支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党建组织、宣传和教育等各项工作,实现党建工作“智慧化”,保障和促进基层公安机关各项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对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进行研究,对于创新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提高公安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作为研究主题,在阐述基层公安智慧党建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概述了当前各地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现状,尝试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推进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从而为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刘源泉[6](2020)在《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建警是我国公安工作的优良历史传统,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推动从严治警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政治素养的根本性建设。新时代,政治建警的统领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提升,公安机关面临新问题、新要求,如何在思想和实践上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推进政治建警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研究,提升基层公安民警的政治素养和忠诚品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政治的概念出发,明确了政治建警的含义,并对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适用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其次,在制度变迁视域下,基于不同社会时期制度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建警其政治性的路径依赖,将建国以来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1949-1978年的初始期,1979-1991年的逐步发展期,1992-2012年的加速发展期,2013-2019年的全面发展期。每一阶段政治建警的发展都受到当时政治、法律等环境的影响,其具体的思想理念、制度机制、方式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和内在逻辑。接下来总结了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在抓牢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依法从严治警、坚持从优待警、塑造公安文化六个方面的经验成就。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对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历程的制度分析,即发展的动力是受到利益因素和对党忠诚及现实使命的推动,发展的方式是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并存的方式,发展的路径是“路径依赖”下的渐进性变迁。再次,分析了新时代下的中国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下公安机关基于自身职责使命所提出的的新要求,即坚持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加强公安机关的制度意识、完善政治建警的制度机制、提升政治建警的智能化水平。总结出新时代下基层公安机关推进政治建警的思想观念有待更新、制度建设存在欠缺、运行机制需要完善、方式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对策建议,一是思想观念上要积极转变;二是制度建设上要逐步完善;三是运行机制上要不断健全;四是方式方法上要主动创新。
班佳[7](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严峻的治安形势。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动员,充分发动人民群众,采取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模式实行了包括镇压反革命、禁毒、禁娼、禁赌、改造罪犯等几项主要警政措施,在短期内取得了镇压反革命、扫清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初步成功改造罪犯等辉煌成就;迅速稳定了社会大局,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形成了空前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威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时的公安工作奠定了新中国警政体制、机制的基础,对当下的公安工作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根据特定的国情社情,坚持用中国方式稳定社会局势,探索出与外国不同且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新模式。同时,在具体制度运行中体现出强调党的领导、推崇群众路线、立足服务大局的行为特征。公安工作重点实现了从人民民主专政到民主法治的演进,革命、专政、镇压的色彩逐渐淡化,服务、为民、法治的理念日益深化。当时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形成的基本经验一直延续至今,在新时代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直以来,特别是近代以降,警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工作虽然在个别方面有些矫枉过正,却奠定了新中国警政体制、机制的基础,在拥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前提下取得了辉煌成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创新精神、建警理念、实际效果对当前的公安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新时代的公安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发展。
李青建[8](2020)在《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论述,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重大部署为加强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交了新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公安机关的重要性,对公安工作提出了多项要求,要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确保人民公安的人民属性。这为新时期新时代的公安党建工作和公安队伍的管理建设指明了方向,牢牢把握这个“科学判断”,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公安智慧和公安方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公安机关的根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搜索整理和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学术论文、期刊等文件,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式去开展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时代下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找准问题原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党建管理专项访谈,对所得到的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得出制约D市公安党建管理的因素大致有,如党建管理领导力不强、党建组织效用未充分发挥、党建管理计划缺位和党建管理控制力的弱化;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党建管理模式单一化、组织制度执行存在差距、党建管理计划不健全和党建管理控制力没有合理运用。本篇论文在深入研究公安党建管理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并经过信效度检验后,又充分借鉴西安市和天津市公安局的先进做法,并结合本市政策亮点,得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构建以提高党员思想和意识的多元化党建管理模式、形成以组织规范化为目的的公安党建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以提高党建管理业务能力为目的的学习计划、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建管理控制力、融合有地方政策亮点的公安党建管理新模式,从而将经验进行推广普及与应用。
周小倩[9](2020)在《论人民检察院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与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监察权需要加以监督与制约,监督与制约具有防止权力滥用、异化腐败的相同功能,但二者在概念以及运行方面存在具体区别。《宪法》与《监察法》明确了人民检察院与监察委员会在办理职务违法以及职务犯罪案件中相互制约。目前人民检察院主要通过审查起诉对监察委员会进行制约,但制约力度不足,建议增设退回补充调查说理机制以及取消不起诉决定需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规定,增强人民检察院对监察委员会的制约力度。另外,由于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调查具有刑事侦查的法律效果,留置具有类似逮捕的实质法律效果,建议立法赋予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留置措施的权力,进一步完善对监察委员会的制约。人民检察院除对监察委员会进行制约外,基于权力控制理论以及法律监督理论,理论上人民检察院还可以对监察委员会进行监督,并且从法律、政治维度考察人民检察院与监察委员会之间可以实际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因此建议立法明确设置人民检察院可以监督监察委员会调查活动的法律规范,扫清人民检察院监督监察委员会的立法障碍。另外,人民检察院监督监察委员会应从立案撤案、调查、案件移送等方面具体展开。立案监督应区分立案类型具体设置,撤案监督可建立撤案备案机制,调查活动监督应注重监察调查措施的分类适用有无违法,案件移送监督可借鉴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之经验进行设置。
肖浩[10](2019)在《论加强公安队伍的革命化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公安队伍革命化建设是实现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途径,是确保公安机关真正发挥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职能、更好履行新时代职责的重要保证。当前公安队伍建设存在着忽视政治建设、个别人员迷信西方的法治理念、不重视政治工作等突出问题,因此要从进一步强化党对公安机关绝对领导的根本政治原则、坚决扞卫党的政治路线、完善公安机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二、加强公安机关党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公安机关党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设置“公安党建与思政”二级学科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设置“公安党建与思政”二级学科的必要性 |
(一)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 |
1. 党和国家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大人才需求。 |
2. 时代对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党治警、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重大人才需求。 |
(二)设置“公安党建与思政”二级学科的目的 |
1. 为公安党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公安文化等公安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库支持。 |
2. 为公安机关培养具备公安党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政工人才队伍。 |
3. 是公安院校推进公安学一级学科内涵式发展、加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优化学科布局的重要举措。 |
二、国内外设置该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 |
三、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基础及发展前景 |
(一)主要研究方向 |
(二)该学科的理论基础 |
(三)该学科与其相近二级学科的关系 |
(四)该学科的发展前景 |
(2)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
(一)党建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1.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公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
2.顺应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3.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 |
(二)党建创新能够提升基层公安机关工作实效 |
二、近年来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
(一)近年来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成就 |
1.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理念创新 |
2.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
3.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
4.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
(二)近年来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问题分析 |
1.抵御党建风险能力较弱,创新意识不强 |
2.党建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3.党建运行机制力度不足 |
4.党建方式方法创新内生动力较弱 |
三、提高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水平的思考 |
(一)以思想理念革新推动党建创新 |
1.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 |
2.重视提升思维层次,解决思想后顾之忧 |
3.吸取党员干部党务能力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 |
(二)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落实党建责任 |
(三)以党支部机制完善促进党建创新 |
(四)以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建管理 |
(3)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
1.2.2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新时代 |
1.3.2 党建工作 |
1.3.3 基层公安机关 |
1.4 研究的基本构思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重点 |
1.4.3 创新之处 |
1.4.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理论研究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 |
2.2 制度创新理论 |
2.2.1 制度创新理论的涵义 |
2.2.2 制度创新的主体 |
2.2.3 制度创新的动因及条件 |
2.3 运用制度创新理论分析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适用性 |
3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
3.1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主体 |
3.2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
3.2.1 强制性动力因素 |
3.2.2 诱制性动力因素 |
3.2.3 其他动力因素 |
3.3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路径 |
3.3.1 探索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理念 |
3.3.2 完善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制度 |
3.3.3 创建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
3.3.4 创新基层公安党建工作的新方法 |
3.4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意义 |
3.4.1 有力地加强了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
3.4.2 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公安机关队伍建设 |
3.4.3 有力地维护了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 |
3.4.4 有力地维护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
4 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
4.1 新时代对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
4.2 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
4.2.1 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2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3 在机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4 在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
5 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
5.1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
5.1.1 强化“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 |
5.1.2 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5.1.3 做好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的融合 |
5.2 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
5.2.1 增强党员民警的制度意识 |
5.2.2 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建设 |
5.2.3 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
5.3 用科学的机制促进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
5.3.1 加强选人用人机制建设 |
5.3.2 加强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建设 |
5.4 用科学的方法推进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 |
5.4.1 推动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 |
5.4.2 推动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信息化 |
5.4.3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党建工作效能概念溯源的探析 |
1.2.2 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研究 |
1.2.3 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构思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界定 |
2.1 新时代 |
2.2 基层公安机关 |
2.3 党建工作效能 |
2.3.1 党建工作相关概念辨析 |
2.3.2 党建工作效能的“构念”分析 |
2.4 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 |
2.4.1 效能目标:新时代的公安铁军 |
2.4.2 约束条件:新时代公安党建规律 |
2.4.3 效能范畴:党组织的自我调适 |
3 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理论分析框架 |
3.1 组织制度理论下的基层公安机关党建的行为逻辑 |
3.1.1 制度作为行动约束 |
3.1.2 组织场域与制度约束的趋同 |
3.1.3 组织制度之间的纽带:合法性 |
3.2 组织制度理论应用于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的恰当性 |
4 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分析:现状与案例 |
4.1 C县公安局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的创新 |
4.1.1 案例背景 |
4.1.2 完善忠诚教育:政治学习会 |
4.1.3 强化身份认同:业务学习大讲堂 |
4.1.4 加强纽带作用:警民调研团 |
4.1.5 “制度约束组织”视角下的的党建工作效能提升 |
4.1.6 简要评述 |
4.2 基层公安机关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的经验特点 |
4.2.1 以制度约束保障组织运作 |
4.2.2 以忠诚教育强化价值引领 |
4.2.3 以规范化建设增强身份认同 |
4.2.4 以思政变革筑牢思想阵地 |
4.3 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的不足及成因 |
4.3.1 制度执行偏差和监督问责失效 |
4.3.2 忠诚教育缺位和纪律意识淡薄 |
4.3.3 组织生活开展存在“脱耦”行为 |
4.3.4 思政工作与时俱进能力不足 |
5 新时代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的发展逻辑 |
5.1 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
5.1.1 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
5.1.2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现实要求 |
5.1.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 |
5.2 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的目标要求 |
5.1.1 政治上清醒坚定 |
5.1.2 思想上绝对忠诚 |
5.1.3 行动上积极有效 |
5.3 提升基层公安党建工作效能的路径 |
5.3.1 更新工作理念,加强党建引领 |
5.3.2 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刚性约束 |
5.3.3 加强忠诚教育,坚持公安姓党 |
5.3.4 健全组织机制,坚强战斗堡垒 |
5.3.5 重视思想动态,创新思政方式 |
5.3.6 完善评估监督,保障效能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研究》半结构访谈提纲 |
附录B 被访人的基本情况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1.1 国内学者对于智慧警务(智慧公安)的研究 |
1.2.1.2 国内学者对于智慧党建的研究 |
1.2.1.3 国内学者对于基层公安党建的研究 |
1.2.1.4 国内学者对基层公安智慧党建的研究 |
1.2.2 域外相关研究 |
1.2.2.1 域外对于警察队伍建设的研究 |
1.2.2.2 国外对于警察网络教育的研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层公安智慧党建的内涵及功能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智慧党建的内涵 |
2.1.2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及其特点 |
2.2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主要功能 |
2.2.1 推进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学习便捷化 |
2.2.2 推进基层公安机关党建方式智慧化 |
2.2.3 推进基层公安党建文化智慧化 |
2.3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必要性探讨 |
2.3.1 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
2.3.2 公安党建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
2.3.3 基层公安机关的迫切需要 |
3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现状分析 |
3.1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现状 |
3.1.1 党务工作实现多元化 |
3.1.2 宣传手段趋向信息化 |
3.1.3 党组织活动日益智慧化 |
3.2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标准体系不完善 |
3.2.2 缺乏长远规划 |
3.2.3 安全保障不足 |
3.2.4 专业人才匮乏 |
3.3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缺少顶层设计 |
3.3.2 网络平台内容布局单一 |
3.3.3 公安机关自身研发能力不足 |
3.3.4 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 |
4 推进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对策思考 |
4.1 要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4.1.1 智慧手段要服务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
4.1.2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4.1.3 要充分结合基层公安工作实际来制定标准与规划 |
4.2 充分运用现代传播理念推进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 |
4.2.1 探索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基层公安党建 |
4.2.2 实现基层党建与现代传播理念的有机融合 |
4.2.3 从“五个化”入手推进基层公安智慧党建 |
4.3 大力推进公安智慧党建常态化 |
4.3.1 建立常态工作机制 |
4.3.2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
4.3.3 推动基层公安党务人员培养体系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文献回顾 |
1.2.2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新时代 |
1.3.2 基层公安机关 |
1.3.3 政治建警 |
1.4 研究的基本构思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分析框架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制度变迁 |
2.1.2 制度变迁的条件 |
2.1.3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1.4 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 |
2.2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政治建警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分析 |
2.2.1 必要性分析 |
2.2.2 适用性分析 |
3 建国以来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经验分析 |
3.1 建国以来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发展历程 |
3.1.1 1949 -1978年新中国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初始期 |
3.1.2 1979 -1991年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逐步发展期 |
3.1.3 1992 -2012年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加速发展期 |
3.1.4 2013 -2019年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全面发展期 |
3.2 建国以来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经验成就 |
3.2.1 抓牢思想教育坚定政治信仰 |
3.2.2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政治建警 |
3.2.3 依法从严治警净化政治生态 |
3.2.4 树立宗旨意识密切警民关系 |
3.2.5 坚持从优待警强化职业认同 |
3.2.6 塑造公安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
3.3 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历程的制度分析 |
3.3.1 政治建警的动因 |
3.3.2 政治建警的方式 |
3.3.3 政治建警的路径 |
4 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面临的新要求 |
4.1 新时代下的中国社会 |
4.2 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出的新要求 |
4.2.1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4.2.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4.3 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新要求 |
4.3.1 坚持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 |
4.3.2 加强公安机关的制度意识 |
4.3.3 完善政治建警的制度机制 |
4.3.4 提升政治建警的智能化水平 |
4.4 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存在的问题 |
4.4.1 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
4.4.2 制度建设存在欠缺 |
4.4.3 运行机制需要完善 |
4.4.4 方式方法存在不足 |
5 新时代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思想观念 |
5.1.1 增强“四个意识” |
5.1.2 树立“四个自信” |
5.1.3 坚定“两个维护” |
5.2 加强制度建设 |
5.2.1 健全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制度 |
5.2.2 构建常态化的教育引导制度 |
5.2.3 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制度 |
5.2.4 完善政治建警保障制度 |
5.3 健全运行机制 |
5.3.1 健全聚焦问题的监督防范机制 |
5.3.2 健全规范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 |
5.3.3 健全科学明确的主体责任机制 |
5.4 创新方式方法 |
5.4.1 丰富新媒体技术运用 |
5.4.2 借助心理咨询方法 |
5.4.3 抓好教育实践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工作的缘起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的早期努力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治安形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工作的思想基础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体制建设 |
第一节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队伍建设和法制建设 |
第一节 公安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公安法制建设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机关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 清除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 |
第三节 改造罪犯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工作的历史审视 |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成就及基本经验 |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不足和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的论着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党建管理研究发展动态 |
1.2.2 国外党建管理研究发展动态 |
1.2.3 国内外发展动态总结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及内容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2 D市公安党建管理概述 |
2.1 D市公安党建管理工作范畴 |
2.1.1 D市公安党建管理主体 |
2.1.2 D市公安党建管理具体工作 |
2.2 D市公安党建管理的举措 |
2.2.1 提升党建品牌 |
2.2.2 创新党建模式 |
2.2.3 建立“五型”机关党组织 |
3 D市公安党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3.1 调查研究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 |
3.2 存在问题 |
3.2.1 党员干部领导力不强 |
3.2.2 组织效用未充分发挥 |
3.2.3 党建管理计划缺位 |
3.2.4 党建管理控制力弱化 |
3.3 D市公安党建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党建管理模式单一化 |
3.3.2 组织制度执行存在差距 |
3.3.3 党建管理计划不健全 |
3.3.4 党建管理控制力没有合理运用 |
4 D市公安党建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 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的公安系统党建管理经验 |
4.1.1 西安市公安局先进做法 |
4.1.2 天津市公安局先进做法 |
4.1.3 经验总结 |
4.2 具体解决对策 |
4.2.1 构建以提高党员思想和学习意识的多元化党建管理模式 |
4.2.2 形成以组织制度规范化为目的的公安党建绩效考评体系 |
4.2.3 制定以提高党建管理业务能力为目的的学习计划 |
4.2.4 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建管理控制力 |
4.2.5 融合有地方政策亮点的公安党建管理新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安党建管理调研情况 |
附录 B 新时代公安系统党建管理的专项访谈 |
致谢 |
(9)论人民检察院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与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二、监督与制约辨析 |
(一)产生原因不同 |
1.权力的功能性分权 |
2.权力的过程性分权 |
(二)运作机制不同 |
1.运作前提不同 |
2.运作方式不同 |
3.运作效果不同 |
三、人民检察院监督监察委员会的正当性依据 |
(一)法学理论依据 |
1.权力控制理论 |
2.法律监督理论 |
(二)组织关系依据 |
1.法律维度 |
2.政治维度 |
四、构建人民检察院监督监察委员会之机制 |
(一)具体监督范围 |
(二)具体监督机制 |
1.监督调查活动 |
2.监督案件移送与撤销 |
五、完善人民检察院制约监察委员会之机制 |
(一)制约现状 |
(二)完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加强公安队伍的革命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队伍革命化建设的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 |
1.革命的含义 |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 |
(二)“革命化”及公安队伍的革命化 |
1.“革命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2.中国共产党对军队革命化的努力探索 |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
4.公安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
二、加强公安队伍革命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
(一)加强革命化建设才能实现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
(二)加强革命化建设才能确保公安机关实现其根本职能 |
(三)革命化建设是公安机关履行新时代职责任务的根本保证 |
三、加强公安队伍革命化建设的着力点 |
(一)进一步强化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
1.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
2.要加强思想领导 |
3.要加强对公安队伍的组织领导 |
(二)加强公安机关的政治建设 |
1.坚定全警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
2.强化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意识 |
3.提高干警政治能力 |
(三)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
1.健全公安机关政治工作法规制度体系 |
2.要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工作 |
3.健全和完善公安政治机关政治工作体系 |
四、加强公安机关党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设置“公安党建与思政”二级学科的若干思考[J]. 李艳. 公安教育, 2021(11)
- [2]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 孟悦. 武警学院学报, 2021(05)
- [3]新时代内蒙古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 韩荣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4]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效能提升研究[D]. 张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5]基层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研究[D]. 王姬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6]新时代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研究[D]. 刘源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工作研究(1949-1956)[D]. 班佳.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 李青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论人民检察院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与制约[D]. 周小倩. 南京大学, 2020(04)
- [10]论加强公安队伍的革命化建设[J]. 肖浩. 武警学院学报,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