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地表水污染调查与GIS(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寒[1](2021)在《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中DOM与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和微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对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采集了辽河保护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地表水及沉积物样品,开展河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光谱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辽河保护区DOM结构组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揭示DOM组成结构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不稳定。总体来说,辽河保护区河流地表水主要受N、P元素与有机物输入的影响。从空间上看,枯水期时辽河保护区地表水支流污染物浓度高于干流;丰水期时则干流污染程度较高,且N元素与有机污染物浓度主要表现为下游较高。从季节上看,辽辽河保护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表现为丰水期较差,且丰水期时TN、NH3-N、COD浓度显着升高,TP浓度显着降低。(2)辽河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中DOM主要组分为陆源及海洋源类腐殖质组分C1、类富里酸组分C2、类色氨酸组分C3,且以类腐殖质组分(C1、C2)为主导。其来源受内源与外源共同作用。从空间上看,辽河保护区DOM浓度表现为支流>干流的分布特征,且支流DOM腐殖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芳香性及疏水性;DOM的腐殖化程度沿河流上游至下游呈现出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而沉积物中DOM的腐殖化程度沿河流上游至下游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从季节上看,丰水期内降水量和地表径流增加,DOC浓度升高,且类蛋白质组分相对浓度升高,芳香性降低。DOM各荧光组分对TN、TP、COD、重金属相关性较好,对辽河保护区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意义。(3)辽河保护区内微生物多样性从空间上看,上游至下游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下游河段样品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普遍高于上游河段,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高于地表水;从季节上看,辽河保护区地表水中微生物多样性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在门分类水平下,辽河保护区枯水期地表水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且温度(T)、化学需氧量(COD)是影响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丰水期地表水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Bacteroidota等,且溶解氧(DO)、Cu是影响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沉积物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等,且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丰水期时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Cyanobacteria(蓝藻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说明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在丰水期时可能会受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污染影响。与地表水中微生物的群落丰度相比,沉积物中Chloroflexi(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进一步探究辽河保护区DOM与微生物的响应关系发现,DOM各组分与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可为深入揭示微生物降解利用DOM及微生物种群丰度的影响因素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刘述凤[2](2021)在《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葠窝水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要依据。葠窝水库位于太子河流域中部,多年来工、农业等生产活动造成库区水质严重恶化,严重限制了水资源使用范围。本研究以葠窝水库及影响其水质、水量的的入库河流、周边不同规模的矿山和基本农田等为研究区域,基本涵盖了“山、水、林、田、湖”各生态要素。因此,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理念,对葠窝水库及周边主要影响区采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十分必要。采用定性及定量方式对区域内主要资源环境要素存在问题进行识别:太子河、细河、兰河水质主要受氨氮浓度影响;葠窝水库水质主要受总氮浓度影响,其污染状态为重污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库区内淤积严重且沉积物中存在Cd、Cu、As、Zn、Ni等重金属污染;部分农田受到污染,农田持水率较低、农作物种类单一;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情况不容乐观,土壤被汞、砷重金属污染,榛子灌丛和蒙古栎灌丛构成林地主体。借助In VEST模型,对研究区域的碳存储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服务、水质净化服务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具备一定固碳能力,碳储存总量大约13.72×106t,碳储量平均值大约102.83 t/hm2;土壤保持能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保持总量约为15.96×106t,土壤保持量平均值约119.62t/hm2;生境质量整体较好,生境质量指数在1左右的占比较大,表明生态系统较为健康和稳定,对威胁源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水质净化有待提升,氮输出总量约为38.27×104kg;根据区域内主要资源环境要素识别结果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划分了4个生态修复保护单元,分别是“河”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库”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田”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山、林”生态保护修复单元。明确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体目标以及各修复单元具体目标,提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
乔松慧[3](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鞠烨[4](2021)在《辽东沿海诸河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及水环境容量分析》文中指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鼓励地方以区域和流域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沿海诸河流域的水质目标,亟需对辽东沿海诸河流域进行新的治理研究。本文在现有水环境容量在流域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负荷核算-控制单元划分-功能区建立-地表水环境容量核算-污染物削减-污染管控”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以辽东沿海诸河流域为例,选取普通一维模型和感潮一维水质模型对流域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研究,在污染负荷核算及水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解决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水环境质量状况缺少针对性衔接的问题,为实现国家对水环境质量精准管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辽宁省2018年环境统计数据、全国污染普查数据等,采用数据统计法、汇污浓度监测法、输出系数法对流域的点源、面源进行污染负荷核算,结果表明:全年非点源化学需氧量(COD)入河量占总量的68.5%,超过了入河总量的2/3,COD主要来自种植业(30.3%)、地表径流(25.6%);氨氮(NH3-N)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32.2%)、种植业(27.1%)和城镇直排(22.1%);总磷(TP)主要来自种植业(28.3%)、污水处理厂(25.4%);进一步利用普通一维模型和感潮水质模型对不同河段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流域COD总的水环境容量为38102 t/a,NH3-N为1885 t/a,TP为326 t/a;与入河量比较,COD削减总量为7360.2 t,NH3-N为910.0 t,TP为207.1 t,在137个控制单元中,超过污染负荷的控制单元57个,占比46.7%;其中就COD而言,36个控制单元呈现出超负荷状态,48个控制单元呈现NH3-N超负荷状态,56个控制单元呈现TP超负荷状态。
邵亚琴[5](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上官佳佳[6](2020)在《辽宁省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是水资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环境的重要资源之一。为精准掌握区域地下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保证区域地下水长期可持续利用,缓解区域用水压力,本文以辽宁省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为例,首先对项目区地下水位的影响因子进行分类和初选;采用基于累计信息贡献率和基于信息可替代性的双重指标筛选方法剔除不合理指标;再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采用变异系数法-熵权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进而构建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灰关联理论建立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模型,对辽宁省6个世行项目区的地下水位进行影响评价研究,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量化了各项显着影响指标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关系,为其今后的地下水开发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双重指标筛选方法,筛选出6项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指标。从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农业措施和林业措施三个方面,并结合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初步选择14项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信息可替代性和基于累计信息贡献率的双重指标筛选方法对初选的14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6项地下水位评价指标。(2)确定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地下水位评价指标组合权重。采用主客观结合的变异系数法-熵权组合赋权法对已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通过熵权法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计算量化后评价指标的熵值和熵权值。用变异系数法对熵权法的赋权结果进行调整,使赋权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3)以灰关联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域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模型,明确了各项目区各项指标与地下水位的关联度顺序。(1)凌源:地下水开采量>土壤深松面积>植被覆盖面积>水土流失量>ET>蓄水方塘体积;(2)葫芦岛:降雨量>节水灌溉面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土壤深松面积>作物耗水量>ET;(3)锦州:降雨量>地下水开采量>土壤深松面积>节水灌溉面积>ET>蓄水方塘体积;(4)彰武: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水土流失量>植被覆盖面积>土壤深松面积>ET;(5)苏家屯: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ET>土壤深松面积>作物耗水量;(6)昌图: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作物耗水量>节水灌溉面积>ET>土壤深松面积>水土流失量。除葫芦岛连山项目区外,其余项目区中地下水开采量均对地下水位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凌源项目区的地下水位对地下水开采量变化最为敏感;土壤深松面积对6个项目区的地下水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板结现象严重的小东种畜场项目区土壤深松面积指标和地下水位的关联度最大;各项目区的ET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相差不大,表明ET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弱差异性,最能反映世行项目实施对项目区地下水位的综合影响;另外,植被覆盖面积、水土流失量、作物耗水量、节水灌溉管道铺设长度、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等指标均对部分项目区的地下水位产生了一定影响。(4)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量化了各项显着影响指标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得出了各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及其显着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方程中回归系数的正负号明确了各项指标对地下水埋深的正负作用:地下水开采量、水土流失量、作物耗水量3项指标均对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起正向作用;降雨量、土壤深松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项指标均对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起负向作用。
秦昊[7](2020)在《采用MIKE对辽河口湿地沉积物TOC、TN、TP分布的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复合体,主要由土地和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过滤来自大气沉降和陆地径流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当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净化作用产生严重干扰的情况下,会使其丧失生态服务功能。为了研究辽河口湿地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的污染情况,本文采用定点多次采样的方法,通过对采集样品中TOC、TN、TP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及通过MIKE建立水动力-水质的耦合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以探究模型在湿地沉积物中时空变化规律的适用性以及污染物含量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采用MIKE软件中的MIKE 21FM模块对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的水动力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收集到的实测流量和水位数据作为边界条件构建水动力模型,使用2018年的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使得误差情况满足要求,利用水生态实验室模块ECOLab对5月份主汛期前、7月份主汛期、9月份汛期后三种工况下所选的3种水质参数进行水质情况的模拟,利用水文、水质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并验证模型。运算结果表明,水质浓度模拟等值线图的变化特点基本可以反应辽河口湿地沉积物污染物真实浓度的变化情况,表明所建立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合理。根据耦合模型得到的水质模拟结果来看,表明水流在流经湿地的时候,对湿地沉积物中污染物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且汛期净化效果较好。(2)在0~10cm(表层沉积物)中5月份主汛期前的工况条件下TN、TP的含量都在近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实验区出现极大值。TOC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实验区出现极大值。7月份汛期的工况条件下TN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实验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TP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实验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TOC的含量在近河和远河采样路线的极大值都出现在缓冲区。9月主汛期后的工况条件下TN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核心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TP的含量在近河和远河采样路线上的极大值都出现在实验区。TOC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实验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在40~50cm(底层沉积物)中5月份主汛期前的工况条件下TN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TP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实验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TOC的含量在近河和远河采样路线上的极大值都出现在缓冲区。7月份主汛期工况条件下TN的含量在近河区和远河区都的极大值都在核心区出现;TP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实验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TOC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9月主汛期后的工况条件下TN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缓冲区出现极大值;TP的含量在近河区以及远河区的极大值都出现在缓冲区;TOC的含量在近河采样路线的实验区出现极大值,在远河采样路线的核心区出现极大值。(3)在通过两个软件出图来进行比较:Mike在利用水动力的水情分析中,通过水动力的迁移扩散作用,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并且通过验证模型的可信性,只需要改变水动力条件就可以做到对水质水情的预测,而Arcgis只能进行空间插值来看分布结果,虽说在有试验数据的情况下较为简便,但对有降解吸附作用污染物含量的分布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有复杂水情的条件下,Mike所建立的模型的表现结果要优于Arcgis。
田辉[8](2020)在《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贫困县和革命老区。1980年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生态地质环境受到了破坏,诸如水土污染、黑土流失等问题呈现出日益加重的变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要因素。海伦市地表水较为发育,近些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养殖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地表水质量下降,影响了粮食安全与供水安全。因此,开展通肯河上游海伦地区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查明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饮水保障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典型农业区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趋势下水资源的变化,构建通肯河流域上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定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过程,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新模式,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实现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地表径流过程的模拟。充分利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土壤数据,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ArcSWAT软件完成河网生成、子流域划分、流域边界的确定、水文响应单元生成,构建了流域地表水模型。利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径流数据对模型校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径流值对模型验证。R2为0.895,ENS为0.87,表明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径流的实际变化趋势。(2)根据地表水循环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构建了海伦市SWAT-Visual MODFLOW的耦合模型。通过深入分析通肯河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海伦市地下水赋存规律,利用Visual MODFLOW Flex6.1软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利用11个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调参后,相关系数可达0.99,水位残差控制在0.84m,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运动情况。运用ArcGIS软件,实现了SWAT与Visual MODFLOW最小计算单元之间数据的融合。(3)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利用SWAT模型实现了通肯河流域上游2030年地表径流的预测、预报。R/S法计算出的Hurst指数结果显示降雨在时间序列具有状态相反性。小波法分析显示年降水量存在4-5a、10-15a、17-23a、25-35a的变化周期,其中,4-5a的震荡明显,贯穿整个观测期。通肯河流域2010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1513×108m3/a。其中,2017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2215×108m3/a;2025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平均径流量为3.0552×108m3/a。由于受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明显偏少。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海伦市地表水水质在Ⅱ类至Ⅴ类不等,丰水期水质优良,枯水期水质不佳。(4)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耦合模型实现了通肯河上游2025年和2030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预测、预报。通肯河流域2025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8430.85×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9368.82×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52.30×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6811.07×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3028.31×104m3(农业灌溉10960.95×104m3,集中开采量2067.36×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942.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为18462.06×104m3。通肯河流域2030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7609.60×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8272.36×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81.61×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7055.99×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2992.90×104m3(农业灌溉10990.98×104m3,集中供水2001.92×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468.53.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18149.26×104m3。较2025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不大,主要由于气象条件和人类开采量变化不大所致。根据农业区的特点,选择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硝酸根(NO3-)、亚硝酸根(NO2-)、铵根(NH4+)、氯离子(Cl-)四种典型离子,进行典型离子运移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到2025年底,四种典型离子高浓度异常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在剖面视图下,垂向方向运移明显,并且贯穿整个承压含水层,浓度范围的面积有所扩大。农业施肥水和生活污水渗漏,是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诱因。(5)分析了影响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因素,建立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框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通肯河流域上游区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海伦市陆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3431×108m3;海伦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1.8881×108m3;海伦市湿地、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1211×108m3;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2.3523×108m3。所建数学模型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通肯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量分析与研究。(6)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根据海伦市现有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率合理性、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等准则,利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海伦市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研究。结果显示,基于SWAT-Visual Modflow Flex模型和灰色模型对流域水资源的预测结果,2025年水资源配置结果最优,其次为2020年水资源配置结果。
金澍[9](2020)在《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抚顺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该地区已经建设完成或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大量重要的工程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该地区的人类活动以及工程开发日益的频繁,导致了地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干扰和影响,此外该地区对于坡地的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还很缺乏。造成了在夏季的暴雨发生时,经常发生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一系列的严重地质灾害,对在建的重要工程项目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抚顺地区为例,通过全面调查该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并在详细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sufer软件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区和危险性评价。最终给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分区治理及监测预防的建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本查清了抚顺县及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由于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鉴于此,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导致地质灾害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加以预防和治理,避免灾害的发生,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基本查清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状况及发育特征。本次调查与2016年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巡查报告及抚顺县地质灾害巡查报告相比,新增地质灾害点2处(抚顺县),核销地质灾害点12处(抚顺市城区8处,抚顺县4处),合并了5处地质灾害点(抚顺市城区)。(3)初步查明诱发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因素。抚顺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主要以中-大型的地裂缝、滑坡为主,辅以小型的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上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采矿、切坡等人为因素的控制。(4)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利用sufer和建模方法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5)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编制了防治区划及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实践证明,通过利用数学建模和sufer软件可以有效的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分区划分,并利用评判模型准确的进行危险性评价,能够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初亚奇[10](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二、辽宁省地表水污染调查与G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地表水污染调查与GIS(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中DOM与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DOM的组成及来源 |
1.2.2 DOM的光谱学特征 |
1.2.3 DOM的环境效应 |
1.2.4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势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2 实验材料 |
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2.4 样品测定 |
2.4.1 常规理化指标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2.4.2 DOM三维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测定 |
2.4.3 DNA提取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 |
2.5 数据处理 |
2.5.1 DOM光谱数据处理 |
2.5.2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2.5.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章 辽河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调查分析 |
3.1 辽河保护区枯水期地表水理化性质分析 |
3.2 辽河保护区丰水期地表水理化性质分析 |
3.3 辽河保护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河保护区DOM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4.1 枯水期DOM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
4.1.1 枯水期DOM组成 |
4.1.2 枯水期DOM空间分布特征 |
4.1.3 枯水期DOM荧光光谱分析 |
4.1.4 枯水期DOM结构特征 |
4.1.5 枯水期DOM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 丰水期DOM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4.2.1 丰水期DOM组成 |
4.2.2 丰水期DOM空间分布特征 |
4.2.3 丰水期DOM荧光光谱分析 |
4.2.4 丰水期DOM结构特征 |
4.2.5 丰水期DOM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 沉积物中DOM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4.3.1 沉积物中DOM组成 |
4.3.2 沉积物中DOM空间分布特征 |
4.3.3 沉积物中DOM的荧光光谱分析 |
4.3.4 沉积物中DOM结构特征 |
4.3.5 沉积物中DOM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河保护区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5.1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
5.1.1 枯水期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分析 |
5.1.2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
5.1.3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1.4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DOM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5.2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
5.2.1 丰水期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分析 |
5.2.2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
5.2.3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4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DOM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5.3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
5.3.1 沉积物中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分析 |
5.3.2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
5.3.3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3.4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DOM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特色 |
6.2 主要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葠窝水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流域治理研究概况 |
1.2.2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与实践 |
1.2.3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2.1 研究区域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气候 |
2.2.3 植被资源 |
2.2.4 矿产资源 |
2.2.5 水文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土地利用概况 |
2.5 生态功能定位 |
2.5.1 辽宁省饮用水备用水源地 |
2.5.2 太子河下游地区工、农业发展重要保障区 |
第3章 研究区域主要资源环境要素问题识别 |
3.1 研究区域污染来源分析 |
3.1.1 点源污染 |
3.1.2 面源污染 |
3.2 河流问题诊断 |
3.2.1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
3.2.2 河流淤积量 |
3.3 水库问题诊断 |
3.3.1 水质综合评价 |
3.3.2 生物多样性评价 |
3.3.3 富营养化评价 |
3.3.4 沉积物中重金属评价 |
3.3.5 库区淤积情况 |
3.4 农田问题诊断 |
3.5 山、林问题诊断 |
3.5.1 土地利用现状与分析 |
3.5.2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现状与分析 |
3.5.3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与评价 |
3.5.4 植被类型及分布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4.1 固碳服务 |
4.1.1 模型原理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3 碳储存功能评估 |
4.2 土壤保持服务 |
4.2.1 模型原理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
4.3 生境质量服务 |
4.3.1 模型原理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3 生境质量评估 |
4.4 水质净化服务 |
4.4.1 模型原理 |
4.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3 水质净化评估 |
4.5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
5.1 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划分 |
5.2 生态保护修复目标 |
5.3“河”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
5.3.1 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 |
5.3.2 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
5.3.3 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
5.4“库”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
5.5“田”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
5.6“山、林”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
5.6.1 寒岭镇景观区生态修复工程 |
5.6.2 鸡冠山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调研概述 |
2.2 分析方法 |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辽东沿海诸河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及水环境容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流域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环境现状 |
3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
3.1 污染负荷核算方法 |
3.2 控制单元划分 |
3.3 控制区划分 |
3.4 模型选取 |
3.4.1 一维水质模型 |
3.4.2 感潮河段水质模型 |
3.5 参数设计 |
3.6 污染物削减分配方法 |
3.7 管理体系建立 |
4 水环境容量分析—以庄河为例 |
4.1 研究对象 |
4.2 控制单元划分结果 |
4.3 污染物入河量结果 |
4.4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4.4.1 感潮河段 |
4.4.2 非感潮河段 |
4.5 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 |
4.5.1 排放标准体系 |
4.5.2 污染减排方案 |
4.5.3 综合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5 结果与讨论 |
5.1 污染负荷核算结果与讨论 |
5.2 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与讨论 |
5.3 污染物削减结果与讨论 |
5.4 流域治理措施 |
5.4.1 污染物减排量分配结果 |
5.4.2 管理体系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流域主要水库河流 |
附录B 控制单元划分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辽宁省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灰关联分析法在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项目区工程概况 |
2.1 项目区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3 区域地质 |
2.4 辽宁省世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
2.4.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2.4.2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和林业措施 |
第三章 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
3.1 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3.2 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成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筛选 |
4.1.1 评价指标初选 |
4.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4.1.3 评价指标筛选原理 |
4.1.4 评价指标筛选过程 |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1 熵权法赋权 |
4.2.2 变异系数法赋权 |
4.2.3 综合权重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实施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综合评价 |
5.1 评价原理及方法 |
5.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 实例应用 |
5.4 项目实施对地下水位影响的定量分析 |
5.4.1 计算原理及方法 |
5.4.2 实例计算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6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采用MIKE对辽河口湿地沉积物TOC、TN、TP分布的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各系列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质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数据获取方法及模型原理和建模方法 |
2.1 基础数据获取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
2.1.4 降解系数的计算 |
2.2 MIKE21模型原理和建模方法 |
2.2.1 Mike21水动力模块 |
2.2.2 Mike21 Eco Lab水质模块 |
2.2.3 Eco Lab水质模块积分方法 |
2.2.4 Eco Lab水质模块状态变量的微分方程 |
2.2.5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运算 |
2.2.6 Mike21模型的特点 |
2.3 Arcgis插值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1.4 水文概况 |
3.1.5 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河口湿地及河流概况 |
3.2.1 双台子河 |
3.2.2 绕阳河 |
第四章 水动力及水质模型构建模拟、参数率定 |
4.1 水动力模型构建 |
4.1.1 计算网格制作 |
4.1.2 水动力模块参数设置 |
4.2 水质模型构建 |
4.2.1 ECO lab模板添加程序 |
4.2.2 状态变量的参数率定 |
4.3 水动力模型率定与验证 |
4.3.1 模拟范围 |
4.3.2 定解条件 |
4.3.3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4.4 水质模型率定与验证 |
4.4.1 定解条件和模型的参数 |
4.4.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结果与分析 |
5.1 MIKE21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 Arcgis 空间插值结果与分析 |
5.2.1 空间插值结果与 Mike 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水文模型研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
1.2.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1.2.5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2.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2.4 侵入岩 |
2.2.5 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
2.5.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
2.5.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5.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5 地下水水化学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6.1 水利工程 |
2.6.2 现状供水量 |
2.6.3 现状用水量 |
2.7 地表水水质现状 |
2.7.1 样品采集 |
2.7.2 水质评价 |
2.8 地下水水质现状 |
2.8.1 样品采集 |
2.8.2 水质评价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的海伦市地表水径流模拟 |
3.1 模拟理论与运算过程 |
3.1.1 地表径流 |
3.1.2 蒸散发量 |
3.1.3 土壤水分运移 |
3.1.4 地下水 |
3.1.5 河道汇流 |
3.2 数据库构建 |
3.2.1 DEM高程数据 |
3.2.2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3.2.3 土壤类型数据 |
3.2.4 气象资料 |
3.3 模型建立与运行 |
3.3.1 子流域 |
3.3.2 水文响应单元 |
3.3.3 模型运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模型的验证 |
3.4.2 模拟结果 |
3.4.3 各乡镇地表水资源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
4.1 模型简介与耦合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耦合原理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含水层概化 |
4.2.2 边界条件概化 |
4.3 数学模型及其离散 |
4.3.1 数学模型 |
4.3.2 模型的离散 |
4.4 参数分区与初始条件 |
4.4.1 渗透系数分区 |
4.4.2 初始水头 |
4.5 源汇项输入 |
4.5.1 地下水的补给 |
4.5.2 地下水的排泄 |
4.6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6.1 模型的识别 |
4.6.2 模型的验证 |
4.7 模型计算结果 |
4.7.1 海伦市地下水资源量 |
4.7.2 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 |
5.1 研究方法 |
5.1.1 R/S法(重标极差法) |
5.1.2 Morlet(小波法) |
5.1.3 降雨量分析与延展 |
5.1.4 测站降雨量分析与计算 |
5.2 2030年地表径流模拟与预报 |
5.2.1 通肯河流域 |
5.2.2 扎音河流域 |
5.2.3 海伦河流域 |
5.2.4 克音河流域 |
5.2.5 三道乌龙沟 |
5.3 各乡镇地表径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的模拟与预报 |
6.1 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1 2025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2 2025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1.3 2030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4 2030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2 地下水水质预报 |
6.2.1 地下水取样 |
6.2.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2.3 典型离子模拟与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1 供水量分析 |
7.1.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7.1.2 地表水供水能力预测 |
7.1.3 地下水供水能力 |
7.2 需水量分析 |
7.2.1 现状用水量 |
7.2.2 生态环境需水量 |
7.2.3 生态环境需水量(W_E)计算结果 |
7.2.4 需水量预测 |
7.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1 遵循的原则 |
8.2 研究方法 |
8.2.1 目标函数 |
8.2.2 约束条件 |
8.3 灰色模型对水资源的预测 |
8.3.1 模型建立 |
8.3.2 模型的求解 |
8.4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4.1 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
8.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8.4.3 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模型 |
8.4.4 评价结果 |
8.4.5 乡镇水资源配置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2.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交通位置 |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水文与气象 |
2.2.2 植被类型、分布特征 |
2.3 地质灾害类型 |
2.4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2.4.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2.4.2 地质灾害的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
2.4.3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3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
3.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
3.2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
3.3 地质灾害与地震 |
3.4 地质灾害与降水 |
3.5 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 |
第4章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
4.1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
4.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分区评价 |
4.2.1 分区的目的 |
4.2.2 分区原则 |
4.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
4.3.1 分区方法 |
4.3.2 建立分区体系 |
4.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4 数据处理 |
4.3.5 分区结果及分区评价 |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4.1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影响因素的确定 |
4.4.2 建立评判模型 |
4.4.3 危险性分区 |
4.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价 |
4.6 地质灾害耦合模拟分析:以泥石流为例 |
4.6.1 建立流固耦合模型 |
4.6.2 参数设置 |
4.6.3 模拟结果 |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建设 |
5.1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
5.1.1 群测群防网络的构成 |
5.1.2 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
5.1.3 群测群防的工作内容 |
5.2 群专结合的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
5.2.1 专业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
5.2.2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
5.2.3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
5.3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评述 |
5.3.1 重点防治区(Ⅰ) |
5.3.2 次重点防治区(Ⅱ) |
5.3.3 一般防治区(Ⅲ) |
5.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
5.4.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
5.4.2 运行环境 |
5.4.3 系统框架 |
5.4.4 数据库结构与内容 |
5.4.5 系统功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辽宁省地表水污染调查与GIS(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中DOM与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D]. 闫晓寒.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葠窝水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初探[D]. 刘述凤. 辽宁大学, 2021(12)
- [3]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辽东沿海诸河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及水环境容量分析[D]. 鞠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9)
- [5]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6]辽宁省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研究[D]. 上官佳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采用MIKE对辽河口湿地沉积物TOC、TN、TP分布的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D]. 秦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8]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D]. 田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9]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金澍. 吉林大学, 2020(01)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