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若干内在规律性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的若干内在规律性问题

一、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内在规律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余静[1](2021)在《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62-1911)》文中认为上海开埠后超过广州成为全国的第一港口,且在洋人划立租界的情况下,境内城市空间迅速由传统江南水乡蜕变为近代都市。其中,上海美租界不仅是近代上海重要的港口区之一,还是上海工业萌芽之地,境内水乡面貌向近代城市的转变过程见证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环境转型,其转变过程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更是对认识上海近代城市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历史地理学和ARCGIS的方法,复原了上海美租界地区由传统江南水乡蜕变为近代都市的具体过程,并分析这一演变过程的实现路径与驱动机制。意义在于厘清了开埠初期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突破了已有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空间研究在资料和方法方面的瓶颈,并探讨了上海港口区在美租界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本文利用上海道契等文献资料复原出开埠前上海美租界地区的乡村要素,并对其分布格局与河浜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以河浜与道路为主要切入点,系统的复原出前者的消退与后者的扩张过程,并分析在原始水乡面貌与城市空间扩张的矛盾冲突中,其地产开发、市政建设以及人口集聚在其中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上海港口区发展的梳理,从城市布局形态、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规模三个方面分析了港口区对美租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焦小楠[2](2020)在《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文中研究表明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较之过去呈现出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二者所带来的综合效应也远远大于各自孤立的发展效应,因此,研究二者互动协同发展关系,揭示其作用规律,对于贯彻城乡融合理念,提升城市化质量与实现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都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观点较为分散、且定量关系与实证研究相对薄弱;实践上由于多头管理、权力掣肘,难免产生矛盾与冲突。鉴于此,本文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二者的发展趋势与耦合规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城市化、都市农业以及耦合协调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梳理基础上,对当前成都市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二者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为科学探究二者的耦合规律与内在机理,本研究建立起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立足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R Verision3.5.0进一步分析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与协调度,并对其中的主要作用指标进行关联度排序,基于客观的数据分析结果论述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互动效应,并针对未来的整体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经分析发现:(1)自1995-2017年,成都市城市化综合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2000年以前二者互动关系处于拮抗磨合阶段,2000年以后则保持在高水平耦合阶段,总体两系统之间互动关系紧密,且关联度大小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波动性;(3)当前都市农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二者并未实现真正同步,这一过程需要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优化资源要素流动,从而更好地促进都市农业多元功能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融合,实现协调发展。

欧阳子豪[3](2019)在《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文中指出“教学理念很难是全新的,历史中总有它的踪迹”。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也总能从学科自身逻辑中发现可以指引学科教学理念的光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本研究是一个学科教学的溯源研究,这个“源”便是学科逻辑。本研究旨在探寻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对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和教学实施的指导作用。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利用学科逻辑指导教学,缓解目前学科教学研究与一般课程和教学论研究相比学科特色不鲜明的困境。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出完整的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咨询专家对初步研究结论的认同度,并进行相应修正。最后以课堂观察的形式阐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一、系统阐述了学科逻辑的内涵和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认识切入点。文章认为,学科逻辑包括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两大内涵。学科知识逻辑指知识的内在关联,学科思维逻辑指思考问题的学科思维方式。“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是总结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两个切入点。从“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从区域视角分析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要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待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对人文地理内容核心主题的提炼和主题关联的梳理具有指导作用,据此,可将看似“散乱”的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化:1.从区域研究一般内容维度出发,结合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最终确定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为高中人文地理三大核心主题;2.从“地域系统”形成的角度看,三大核心主题之间存在“格局-过程-机制”的关联。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三个核心主题构成人地协调观素养整体性培养的载体。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为把握高中人文地理总体教学方向和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线提供了指向。总体教学方向与具体教学路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大同”与“小异”。1.对于教学方向,“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指示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来把握人文地理教学,将人文地理教学的关注点由“人”转向“人地关系”;2.对于教学路线,“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指明要用区域思想方法指导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教学,文章认为:(1)“形式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切合人类活动“空间分布”教学对分布特点和分布成因的关注;(2)“功能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契合人类活动“空间联系”教学对区际横向联系分析的侧重;(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三个基本研究环节,切合人类活动“空间过程”教学对人文地理过程基本构成单元的重视;3.通过区域视角和人地关系内在联系的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人地关系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人地关系区际联系来认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层级。四、咨询专家对研究结论的认同度较高。通过总结专家意见与进一步咨询,本文认为:1.在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区别,而更应关注二者的联系。强调区域视角,并非忽视人类活动本身的原理和规律。文章指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在于了解人类活动自身,而是以人类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区域思想方法和人地观念等地理素养;2.“形式区”思想方法和“功能区”思想方法在指导核心主题教学时不能截然分开,而要综合考虑,各有侧重。五、阐述了如何在课堂观察中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此,本研究首次设计了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量表,核心是利用人文地理核心主题及其教学思路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工具,对地理教学课例进行了分析。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定量和定性结合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诊断和评价。展示了课堂教学实验之外,学科教学研究结论的另一种可能的实证方法。

赵祖伦[4](2019)在《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一段时期内,城镇用地扩张过程仍将继续,如果延续以往的扩张态势,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治理建设用地蔓延,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张,提高城镇用地利用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增长管理中,城市增长边界作为实现精明增长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和减少城市基础设施成本,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平原城市不同,山地型城市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敏感性更高,可建设空间更少,城市扩张过程更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和侵占农田,因此探讨山地型城市的增长管理方式,研究山地型城市增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面临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其它山地型城市也具有示范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切入,以划定刚性和弹性城市增长边界为主线,选择中国典型山地城市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00-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数据,结合行政区划、DEM数据、交通路网数据、人口经济统计数据、城市POI点位数据和各类专题数据等,运用GIS技术和腐蚀膨胀算法,构建Markov-FLUS模型,划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刚性城市增长边界和弹性城市增长边界,为城市增长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时空演变特征。(1)从数量结构来看,建设用地从2000年的4.21%提升至2015年的18.98%,其他用地占比维持在10%以内;(2)从地类之间的转移情况来看,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是相互转移最为活跃的地类,建设用地井喷式增长,从2000年的229.97 km2上升到2015年的1037.59 km2,涨幅达到451%,耕地急剧减少,2000年的2290.14 km2下降到2015年的1460.98 km2,林地呈现稳中增长的态势;(3)从重心迁移方向和距离来看,建设用地重心先向北偏东方向移动4.55 km,然后继续向北偏东方向移动2.72 km,最后向东南方向移动0.62 km,建设用地的重心迁移趋势反映了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4)从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建设用地斑块数量(NP)呈增加趋势,且斑块密度(PD)增大,斑块形状(AWMSI)趋于更加复杂,破碎化程度增加。(2)构建Markov-FLUS模型来模拟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1)基于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模拟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相比较得出kappa系数为0.8374,总体精度为0.8984;(2)基于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模拟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相比较得出kappa系数为0.8537,总体精度为0.9055。构建的Markov-FLUS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适用于模拟重庆市主城区未来土地利用分布格局。(3)划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刚性城市增长边界。重庆市主城区刚性UGB面积为3654.97 km2,占重庆市主城区总面积的66.86%,主要分布于“四山两江”、城市公园以及基本农田覆盖区域。(4)划定了重庆市主城区2020年和2025年弹性城市增长边界。(1)2020年弹性UGB面积为966.05km2,占重庆市主城区面积17.68%;(2)2025年重庆市主城区弹性UGB总面积为1163.22 km2,占重庆市主城区总面积的21.28%。

刘明欣[5](2019)在《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建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公共健康和社会分异等多重矛盾的叠加,寻找密集建成环境空间品质优化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环境品质、公众健康、景观美化等战略性空间资源已获得广泛认可,在密集建成环境中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效能供应是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在建成区内出于对土地利用经济性的考虑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对有限,若非依存大型山体或水域难以形成超规模的绿色空间;然而,从欧美大城市实践经验可知,以结构化的超规模绿色空间为特征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往往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保障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密集的建成环境中,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元作用。在中国目前若干城市已拥有或在建超大型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在产生大量积极效益的同时,呈现割裂、低效、侧重特定目标而漠视广泛需求等矛盾。而当前涉及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对则具有显着的局限性,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和技术工具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据此,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空白,透过密集建成环境内形成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和表征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作为应对高聚集建设的结构性空间类型,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对策,以期作为对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二章。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基础和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观察入手,辨析城市绿色空间和城市绿地定义,并提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规模”界定值以厘清研究对象;进而在辨析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空间基础理论、认知模型和比较研究构成的理论基础,搭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实证调查与综合比较,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基于“形成、定位、特征和价值”的实证分析框架,对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地域的13个国内外案例加以剖析,其中广州海珠湿地案例作深入调查;继而从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形成、定位、特征、价值”四个方面阐释国内外案例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在密集建成环境中供应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和必要性,归纳其形成、定位、特征及价值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和影响机制,并从认知、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第三部分为规划对策研究,即第六章。基于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由捕获契机、定位目标、明确要素、设定原则和实施规划5项组成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周银坤[6](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刘珺[7](2012)在《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涉及到城市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研究人类进程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中小城市所占比例已超过50%,加上众多的县级市,中小城市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化的关键环节。中小城市城市化如何健康发展将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而目前学术界对以中小城市为整体对象作城市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这种背景下,论文着力于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现状的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构建适合于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论文首先分析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城市化及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包括城市化内涵、动力机制、测度方法,以及城市化发展模式内涵、类型及规律性分析。通过理论的梳理引导后面章节的分析。然后运用相应原理对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展开分析,建立由内至外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从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推动因素出发,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并对约束因素及外部机遇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构建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在考虑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要求城市采取集约化的发展方式。论文认为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动力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模式和协调模式,并对这些部分具体构成及运转方式进行了分析。然后论文选取四川省双流县作为案例,用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框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双流县值得借鉴的城市化发展措施及方法,为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具体应用作补充。最后,论文从意识转变、制度完善、主体参与三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董伟[8](2011)在《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和城市的扩容运动。同时,一大批带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脱节,城市空间的扩展与产业的布局调整和转型发展并未形成正相关的关系。当江苏苏北城市在“十一五”末多项经济指标增长率赶超苏南城市的时候,当深圳、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强力推进城市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我们认识到,城市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城市的空间演进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城市新产业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抵挡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引发了经济学界对国内城市新产业区在后危机时代发展的思考。本文基于国内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城市新产业区演进过程、表现特征以及空间的影响,并以连云港市为案例城市,系统分析了城市新产业区的主导功能,为国内城市处理好产业空间布局、新产业体系建构与城市空间的总体优化提供直接的借鉴和启示。文章首先对选题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分别从中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群、产业演进、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与新产业区、城市化与产业演进关系等进行比较和评析,总结和归纳了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的机制、模式和主要特征,并以此构建对应性的研究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案例城市连云港市,运用单一指标方法和复合指标方法综合判断连云港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发展水平,并基于1999—-2008年的产业数据,从产业集聚的角度选取空间Gini系数和EG指数研究模型,实证研究连云港市新产业区形成的过程及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运用产业演进程度的识别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对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国内城市在转型升级的新背景下,加速推进空间联动优化及新产业区结构升级,培育与完善城市新产业区创新体系以及完善城市新产业区优化发展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主要路径和对策建议。在结论部分,还提出了本项研究未来的深化方向,即进一步深化城市化与新产业区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深化城市化过程中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模式研究和进一步优化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研究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第一,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上,率先探讨了国内城市新产业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的关系,阐明了城市新产业区的演进发展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运用数学模型等科学的计量分析法,系统采集案例城市连云港市10年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量化研究产业集聚与新产业区演进的关系。第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后危机时代及“十二五”期间国内城市的转型发展和新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高红艳[9](2010)在《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化进程和水平,而城市化引起的外部性经济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活力源泉,城市规模(包括人口、用地)的大小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实质上都取决于城市经济实力的强弱。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其资金投入包括直接的生产投入和大量的公共投入,如果资金投入低于城市发展的最低经济成本,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就会受到制约,城市发展所需经济成本的研究对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城市化经济成本的科学分析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因此对城市化经济成本的构成及其核算体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紧迫性。本文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综合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地貌学、人口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在对“城市”、“城市化”、“成本”、“城市化成本”等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城市化经济成本的概念与构成,对各要素成本的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对城市化经济成本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然后以贵阳市为例对城市化经济成本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贵阳市城市化发展所需的经济投资额进行测算。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化经济成本构成的辨识以及其计量模型的建立,对城市化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量进行预测,以期能为城市化投资效率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将城市化经济成本观念引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以增加未来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于广义的成本概念,认为城市化经济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城市化狭义经济成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概念与构成进行界定和辨识。从人口城市化角度定性分析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要素,辨识出城市化经济成本由就业岗位投资成本、城市用地投资成本、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以及城市管理投资成本四个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自然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类型与性质以及政府政策是影响城市化经济成本的主要因素。2、在对城市化经济成本构成进行辨识基础上,本文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分别构建了城市化经济成本的计量模型。借助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城市化经济成本各成本要素测算的方法,指出将狭义城市化经济成本计量模型作为分析城市化发展最小经济投资需求量的主要手段。3、对喀斯特山区城市贵阳的城市化经济成本进行实证分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界面数据对贵阳市城市化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进行计量分析,计算得知在目前贵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为17.15万元/人(狭义平均值)或515.73亿元/一个百分点(广义)。4、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喀斯特地貌对贵阳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影响明显;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就业投资成本存在明显差异。5、用经济因素相关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对贵阳市未来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预计贵阳市2010年、2015年、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6.71%、70.13%、73.41%。6、2011-2015年、2016-2020年两个时期内贵阳市实现城市化预测目标所需的最小经济投资量分别为999.93亿元和1463.99亿元。将政府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投资主体前提下,用未来贵阳市的财政收入预测对应时期贵阳市可运用于城市化发展的资金量分别为678.10亿元和1077.852亿元,因此预见贵阳市城市化的发展将面临资金瓶颈。7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合理城市发展战略等措施及建议,有效降低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以实现贵阳城市化发展预测目标。最后对全文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城市化经济成本在构成辨识以及计量方法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高翔[10](2009)在《水资源约束下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城市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重点开发的“两带一区”区域之一,而甘肃段则是该经济带上重要的区段,更是甘肃省的“黄金线”和“生命线”。甘肃要实现经济的振兴,甘肃段城市化快速发展是必然选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未来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限制。从水资源系统约束的角度研究甘肃段的城市化过程,不仅对形成独立的水资源与城市化关系理论体系是必要的,而且对推动甘肃段、乃至干旱区半干旱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及区域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地理学“格局——过程——模式”的研究范式,论文开展了如下研究:较系统提出水资源约束力基本内涵,基于水约束城市化三个方面的基础理论,探讨了七种关系对水资源约束城市化的影响,并阐明了水资源约束城市化的作用规律与机理。基于多年份序列资料数据,分别从水资源系列要素(降雨、地表径流、地下水、水资源总量、水质)、水资源禀赋(产水系数、产水模数、农业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城市比较、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结构、用水效益)动态变化等方面系统评价甘肃段水资源时空变化及用水条件,并对42县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丰富程度进行了综合判定。评判甘肃段各城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金昌最高,定西最低,兰州位居第三,这由各自的城市化内涵构成差异所致。甘肃段的人口城市化方面,9个城市中提高幅度较快的城市只有嘉峪关、兰州、酒泉、金昌,反映了甘肃段城市化整体推进较慢,突出地区不多;42个县区中城市化两极分化明显,而增速高于平均的县区较多,反映了整体的发展态势较好,有一定增长潜力群的存在。与西北地区、全国相比,甘肃段的城市化发展有一定优势,但与西陇海--兰新海经济带相比,其城市化水平和增速都偏低,反映了甘肃段作为经济带发展洼地情势的继续存在。从历史到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水资源都将影响着甘肃段城市化发展的时空秩序。甘肃段历史上百余座古城中,直接因水环境变迁而衰败或废弃的有26个;有64座城市分布在河流的两岸或附近,表现出“逐水源而居”的变化规律;有8座古城的位置迁移与水系变化有关,表现出“随河流而迁移”的变化规律。对甘肃段现代城市而言,大多城市经济发展与用水的相关性较好,如嘉峪关市、兰州市、天水市、武威市为高度相关,金昌市与酒泉市为显着相关,反映了目前阶段水资源对城市经济规模扩张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甘肃段的水系格局基本上决定了该区域的城市化空间格局,42县(区)中依然有32个县城(城区)直接坐落在河流两岸或一侧,表现出“强烈的亲水性”。大多城镇也都临河布局,沿河川展布,并且附近河流的等级规模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的等级规模,二者相关性很大。从水资源约束力的变化规律与变化机制出发,分别运用二元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综合定量测度甘肃段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强度、空间差异及其变化。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耦合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定量揭示研究区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相互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耦合协调程度。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内在规律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内在规律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62-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对象和重要概念厘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城市化之前的水乡面貌
    第一节 上海地区河浜体系的形成
        一 塘浦圩田式的农田开发体制
        二 半人工水网的脆弱性
    第二节 虹口美租界乡村景观要素的复原与分析
        一 乡村景观要素的初步复原
        二 由水系串联的乡村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过程中河浜体系的演变与驱动机制
    第一节 河浜体系的时段性复原及其特征
        一 1848年前美租界内的河浜分布状况
        二 上海美租界河浜体系的演变及其特征(1848—1911)
    第二节 上海美租界河浜体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一 私人地产商的无序开发
        二 租界内市政建设与技术的进步
        三 人口的增多与其卫生观念的进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空间扩展过程
    第一节 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与驱动机制
        一 城市道路的辟筑与延伸(1862—1911)
        二 城市道路形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新式住宅区里弄的兴起
        一 传统村落、集镇与新式住宅
        二 新式住宅区兴起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上海港口区对美租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842—1911)
    第一节 港口区的空间演变与重心区转移
        一 近代上海港口区的扩张(1842—1911)
        二 近代上海港口重心区的转移(1842—1911)
    第二节 港口区对美租界城市内部结构的影响
        一 狭长形港口区
        二 港口经济下的工业区
        三 人口规模与职业结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城市化的研究
        1.2.2 关于都市农业的研究
        1.2.3 关于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二者交互耦合关系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城市化
        2.1.2 都市农业
        2.1.3 耦合与协调
        2.1.4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交互耦合关系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城市发展阶段说
        2.2.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与农业现代化理论
        2.2.3 农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3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3.1.1 人口城市化
        3.1.2 经济城市化
        3.1.3 空间城市化
        3.1.4 社会城市化
    3.2 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3.2.1 经济水平
        3.2.2 社会水平
        3.2.3 生态水平
        3.2.4 工程水平
    3.3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互动效应
        3.3.1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互动的社会经济表征
        3.3.2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互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4.1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方法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2 数据标准化
    4.3 指标赋权
    4.4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模型
        4.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4.4.2 综合评价模型
        4.4.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第5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5.1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联分析
        5.1.1 计算灰色关联度
        5.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5.2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5.2.1 综合发展评价分析
        5.2.2 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2 相关建议
        6.2.1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6.2.2 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6.2.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6.2.4 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优化资源要素流动与配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地理学科逻辑梳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课题
        (二)学科逻辑是使学科教学研究从经验向理论提升的立足点
        (三)学科逻辑向学科教学转化是改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主题
        (二)具体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可以实现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化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教材内容取舍和学科体系完整性之间的关系
        (三)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路径的把握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科学指向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为设计具有学科针对性的课堂观察量表提供了依据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学科逻辑的研究
        (二)目前高中人文地理教材结构分析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学科逻辑的内涵辨析-研究的前提
        (二)人文地理
    六、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起点
        一、国内外地理学家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点的认识
        二、国内外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对分析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启示
        三、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起点认识人文地理学科逻辑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
        一、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提炼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二、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
        一、指向“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总体研究方向及其对教学的指引
        二、基于区域思想方法的人文地理思维方式及其对教学路径的指导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结构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认同度调查
    第一节 专家咨询的调查工具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咨询专家的遴选与问卷发放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分析的结果
        三、对研究结论的修正
第三章 学科知识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
    第一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一、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的常见思路
        二、从学科知识逻辑出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第二节 利用学科知识逻辑确定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一、区域研究内容维度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二、“空间”的内涵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三、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四、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确定: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第三节 从学科知识逻辑看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一、利用“格局-过程-机制”建立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二、从人地协调观整体性的角度认识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结构化
    第四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一、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梳理结果
        二、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教学价值
第四章 学科思维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
    第一节 “空间分布”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分布”教学目标
        二、“形式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分布”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二节 “空间联系”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联系”教学目标
        二、“功能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联系”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三节 “空间过程”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过程”教学目标
        二、基于构成单元的“空间过程”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四节 “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对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指向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在总体方向上的常见偏差
        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应把握的总体目标
        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方向:从关注“人”到关注“人地关系”
        四、“大同”与“小异”:总体教学方向与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径的关系
    第五节 以“区域”为立足点认识人地关系
        一、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合理性
        二、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三、区域视角下人地协调观素养内涵的结构
        四、从区域特征到区际联系-初高中人地协调观培养要求级差
第五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实践运用-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第一节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设计
        一、根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确定一级指标
        二、依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设计二级指标
    第二节 水平层级的拟定
        一、不同水平层级的划分和表述
        二、水平层级赋值方法
    第三节 课堂观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内容效度
        二、校标效度
        三、信度
    第四节 学科逻辑视角下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过程
        二、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结果分析及讨论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提供了两个切入点
        (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建立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把握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可作为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基础
    二、研究展望
        (一)学科逻辑指导人文地理教学的效果需要实验进一步检验
        (二)基于学科逻辑的教学研究应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认同度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咨询专家相关信息
    附录三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二级指标水平层级说明
    附录四 :课堂观察量表信效度检验所用的课例素材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城市扩张政策背景
    2.2 数据来源
第三章 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与分析
    3.1 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3.2.1 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3.2.2 土地利用重心迁移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3.3.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3.3 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构建
    4.1 Markov-FLUS模型原理
        4.1.1 FLUS模型
        4.1.2 耦合模型
    4.2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4.2.1 影响因子选取
        4.2.2 ANN训练
        4.2.3 参数设置
        4.2.4 模拟结果
    4.3 模型精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庆市主城区刚性UGB划定研究
    5.1 城市增长约束因子识别
        5.1.1 生态保护因子
        5.1.2 基本农田保护因子
        5.1.3 地质防灾安全因子
        5.1.4 地形约束因子
    5.2 主城区刚性UGB划定分析
        5.2.1 划定思路
        5.2.2 刚性UGB结果分析
        5.2.3 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庆市主城区弹性UGB划定研究
    6.1 主城区城市增长趋势判断
        6.1.1 人口变化趋势
        6.1.2 经济增长趋势
        6.1.3 空间发展趋势
    6.2 主城区弹性UGB划定方案
        6.2.1 膨胀腐蚀运算
        6.2.2 参数设定
    6.3 弹性UGB划定结果分析与比较
        6.3.1 2020-2025 年弹性UGB结果分析
        6.3.2 比较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中的图清单
    论文中的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空间资源
        1.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1.3 传统城市绿地规划控制存在不足
        1.1.4 小结
    1.2 研究综述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趋势和需求
        1.2.2 应对高聚集建设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1.2.3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1.2.4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1.2.5 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建立与实证比较
    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2.1.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
        2.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分类
    2.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特殊性
        2.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一般特征
        2.2.2 四种大规模城市绿色空间的比较
    2.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的理论基础
        2.3.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相关理论
        2.3.2 认知模型What-Why-How
        2.3.3 比较研究
    2.4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的构建
        2.4.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
        2.4.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内容
        2.4.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素材来源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研究
    3.1 19世纪60年代以前
        3.1.1 伦敦内城皇家公园群
        3.1.2 柏林大蒂尔加滕公园
        3.1.3 巴黎圃龙林苑
        3.1.4 纽约中央公园
    3.2 20世纪
        3.2.1 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
    3.3 21世纪
        3.3.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调查
    4.1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及案例研究
        4.1.1 历史保护型:以北京天坛公园为例
        4.1.2 休憩供应型: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4.1.3 生态保育型: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4.1.4 重大节事型: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4.1.5 棕地再生型:以唐山南湖中央公园为例
        4.1.6 新区开发型: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
    4.2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调查:以海珠湿地为例
        4.2.1 海珠湿地选例的典型性
        4.2.2 海珠湿地的形成
        4.2.3 海珠湿地的定位
        4.2.4 海珠湿地的特征
        4.2.5 海珠湿地的价值
    4.3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综合比较
    5.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比较与分析
        5.1.1 形成的共性与差异
        5.1.2 定位的共性与差异
        5.1.3 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5.1.4 价值的共性和差异
    5.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5.2.1 认知层面
        5.2.2 制度层面
        5.2.3 技术层面
    5.3 小结
第六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对策
    6.1 规划对策一: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契机
        6.1.1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发展的现实制约
        6.1.2 识别与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机遇
    6.2 规划对策二:定位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目标
    6.3 规划对策三:明确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6.3.1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6.3.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6.4 规划对策四:设定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原则
        6.4.1 优先规划原则
        6.4.2 区域协同原则
        6.4.3 生态主导原则
        6.4.4 功能复合原则
        6.4.5 边缘激活原则
        6.4.6 连通辐射原则
    6.5 规划对策五:规划并实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
        6.5.1 规划内容
        6.5.2 规划过程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与特色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中文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文献
        (2) 学术着作
        (3) 学位论文
        (4) 技术标准
        (5) 报纸文章
        (6) 报告
        (7) 电子文献
        (8) 其他文献
    2. 外文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文献
        (2) 学术着作
        (3) 电子文献
        (4) 其他文献
附录目录
附录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基本信息表
附录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资料集
附录3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景点与设施汇总表
附录4 海珠湿地公众认知与使用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附录5 海珠湿地案例调查访谈记录
附录6 海珠湿地鸟类名录2012年与2016年对比
附录7 海珠湿地各类图表汇编
附录8 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参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7)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化
        2.1.1 城市化内涵
        2.1.2 城市化动力机制
        2.1.3 城市化测度
    2.2 城市化发展模式
        2.2.1 城市化发展模式内涵
        2.2.2 城市化发展模式类型
        2.2.3 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规律性分析
3 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现状
    3.1 中小城市的地位
        3.1.1 中小城市的界定
        3.1.2 中小城市对于城市化的作用
    3.2 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推动因素
        3.2.1 农业发展提供了中小城市城市化初始动力
        3.2.2 第二产业推动了中小城市城市化进程
        3.2.3 政策对中小城市城市化进程影响明显
    3.3 中小城市城市化约束因素
        3.3.1 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3.3.2 水资源问题
        3.3.3 能源问题
        3.3.4 环境污染问题
    3.4 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3.4.1 中小城市发展平稳
        3.4.2 中小城市分布均匀
        3.4.3 中小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
        3.4.4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3.5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机遇
        3.5.1 中小城市综合发展空间巨大
        3.5.2 中小城市工业化成长空间巨大
        3.5.3 中小城市数量及分布上的优势
        3.5.4 中小城市发展成为城镇化重点
        3.5.5 中小城市对解决大城市问题的优势
4 中小城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构建及案例分析
    4.1 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思路
    4.2 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构建
    4.3 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组成及运行机制
        4.3.1 动力模式
        4.3.2 组织模式
        4.3.3 创新模式
        4.3.4 协调模式
        4.3.5 运行机制
    4.4 城市化发展模式案例分析——以双流县为例
        4.4.1 双流县动力模式分析
        4.4.2 双流县组织模式分析
        4.4.3 双流县创新模式分析
        4.4.4 双流县协调模式分析
        4.4.5 双流县城市化发展模式总结及借鉴意义
5 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建议
    5.1 意识转变——形成新型城市化发展观念
        5.1.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1.2 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5.2 制度完善——营造新型城市化发展制度环境
        5.2.1 城乡统筹发展制度
        5.2.2 集约型资源利用机制
        5.2.3 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5.2.4 区域协调机制
        5.2.5 社会保障机制
    5.3 主体参与——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运行
        5.3.1 完善政府职能,提升管理效率
        5.3.2 加强企业创新,推动各行业发展
        5.3.3 增强群众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建设
6 结论
    6.1 中小城市应推行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6.2 意识转变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运行的基础
    6.3 制度体系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运行的保障
    6.4 主体参与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运行的关键
    6.5 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还有待深入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分析
        1.1.1 宏观背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及产业集群地区的形成
        1.1.2 理论背景:丰富和完善空间经济学研究体系
        1.1.3 现实要求:国内新产业区的转型发展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新产业区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我国产业演进与新产业区实践研究述评
    1.3 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及案例选择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意义
        1.3.3 案例城市的选取
    1.4 研究目标、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4.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说明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产业区理论基础
        2.1.1 早期产业区理论
        2.1.2 古典区位论及其发展
        2.1.3 空间经济理论
        2.1.4 产业集群理论
        2.1.5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2.2 产业演进理论基础
        2.2.1 产业演进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2.2.2 主要产业演进理论概述
    2.3 城市理论基础
        2.3.1 城市、城市化的概念
        2.3.2 城市与新产业区关系的理论
        2.3.3 城市发展与产业演进的关系
第3章 中外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特征、经验及启示
    3.1 国外城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分析
        3.1.1 美国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分析
        3.1.2 日本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分析
        3.1.3 意大利城市新产业区的产业演进分析
    3.2 国内城市新产业区演进分析
        3.2.1 "制度投入性"的开发区型城市新产业区发展模式
        3.2.2 "自发生长性"的"块状经济"型新产业区发展模式
    3.3 中外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3.3.1 美国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特征
        3.3.2 日本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经验
        3.3.3 意大利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启示
        3.3.4 国内城市新产业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4章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发展现状与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4.1 连云港市城市化水平测度
        4.1.1 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2 连云港市城市化单一指标法测度结果分析
        4.1.3 连云港市城市化复合指标法测度结果分析
        4.1.4 连云港市城市化发展特征总结
    4.2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发展现状分析
        4.2.1 连云港市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4.2.2 新产业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3 新产业区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4.3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4.3.1 研究角度
        4.3.2 数据描述
        4.3.3 研究模型
        4.3.4 模型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演进特征识别的实证研究
    5.1 产业演进程度识别研究方法
        5.1.1 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方法
        5.1.2 产业结构高级化判断方法
        5.1.3 产业国际竞争力判断方法
        5.1.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判断方法
    5.2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程度识别分析方法的选取
        5.2.1 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分析方法
        5.2.2 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方法
        5.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程度分析方法
        5.2.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程度分析方法
    5.3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的判断结果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
        5.3.3 产业国际竞争力程度
        5.3.4 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程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连云港城市新产业区演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SEM模型
    6.1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1.1 供给因素
        6.1.2 需求因素
        6.1.3 国际贸易因素
        6.1.4 其他因素
    6.2 实证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6.2.1 模型变量
        6.2.2 模型形式
        6.2.3 模型的基本假定
        6.2.4 调查数据来源说明
        6.2.5 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的评价及检验
    6.3 连云港市新产业区产业演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6.3.2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第7章 推进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的主要路径及政策建议
    7.1 空间联动优化与推进城市新产业区结构升级
        7.1.1 加强新产业区与城市空间联动优化发展
        7.1.2 加大承接国际高端产业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力度
        7.1.3 继续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7.2 城市新产业区创新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7.2.1 分散企业的创新风险
        7.2.2 "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7.2.3 组建孵化企业集团,搭建连接知识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
    7.3 城市新产业区优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完善
        7.3.1 放宽风险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
        7.3.2 健全吸引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的政策体系
        7.3.3 加快评估、信用担保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区域联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件1 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中的36个浙江产业集群
附件2 2006年广东省专业镇地区分布表
附件3 全国各行政区开发区统计表
附件4 行业代码说明
附件5 连云港市新区企业发展与创新能力研究访谈问卷
附件6 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框架
附件7 实地调查具体方案说明
附件8 连云港市新区企业发展与创新能力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9)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1.6 技术难点
    1.7 完成主要工作量
2 基本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2.1.1 城市
        2.1.2. 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
        2.1.3 成本
        2.1.4 城市化成本
    2.2 城市化成本的研究综述
    2.3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与预测研究综述
        2.3.1 城市化水平测度
        2.3.2 城市化水平预测
    2.4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3 城市化经济成本的辨识
    3.1 城市化经济成本的概念
        3.1.1 城市化的广义经济成本
        3.1.2 城市化的狭义经济成本
    3.2 城市化狭义经济成本的构成
        3.2.1 就业岗位投资成本
        3.2.2 城市用地投资成本
        3.2.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3.2.4 城市管理投资成本
    3.3 城市化经济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3.2 城市性质
        3.3.3 城市规模
        3.3.4 区域自然条件
        3.3.5 政府政策
    3.4 城市化经济成本的特点
        3.4.1 城市化经济成本核算的不完全性
        3.4.2 城市化经济成本的补偿机制多样性
        3.4.3 城市化经济成本具有递增规律
        3.4.4 城市化经济成本的可变性
        3.4.5 城市化经济成本核算的复杂性
4 城市化经济成本的计量研究
    4.1 城市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的简单模型
    4.2 就业岗位投资成本计量分析
        4.2.1 就业岗位投资成本计量模型的理论基础
        4.2.2 就业岗位投资成本计量模型的建立
        4.2.3 区域内城镇非农产业的资本总量(C)
    4.3 城市用地投资成本
        4.3.1 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分析
        4.3.2 城市化用地投资成本计量
    4.4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计量分析
        4.4.1 基础设施的概念
        4.4.2 城市基础设施的界定
        4.4.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4.4.4 工程性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计量模型
        4.4.5 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计量模型
    4.5 城市化管理成本计量分析
        4.5.1 城市化与城市管理投入的关系分析
        4.5.2 城市化人均城市管理成本计算
    4.6 城市化广义经济成本的核算
5 贵阳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
    5.1 贵阳市概况
    5.2 贵阳市经济发展分析
        5.2.1 改革开放后贵阳市经济增长情况
        5.2.2 经济现状分析
    5.3 贵阳市城市化发展分析
        5.3.1 1949年以来贵阳市城市化
        5.3.2 贵阳市城市化现状及其评价
    5.4 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
        5.4.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5.4.2 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
        5.4.3 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6 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计量分析
    6.1 贵阳市就业岗位投资成本
        6.1.1 贵阳市非农产业的劳均资本量
        6.1.2 贵阳市非农产业资本总量推算
        6.1.3 贵阳市非农产业人均就业投资成本
    6.2 城市化用地投资成本计算
        6.2.1 贵阳市征地成本费用
        6.2.2 贵阳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6.2.3 贵阳市人均用地投资成本
    6.3 贵阳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6.3.1 工程性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6.3.2 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6.4 贵阳市城市管理投资成本
    6.5 贵阳市狭义城市化经济成本分析
        6.5.1 贵阳市各区县市城市化经济成本
        6.5.2 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的结构分析
        6.5.3 贵阳市就业投资成本差异分析
        6.5.4 喀斯特地貌对贵阳城市基础设施成本影响分析
    6.6 贵阳市城市化广义经济成本分析
7 未来时期贵阳市城市化的经济成本分析
    7.1 贵阳市未来城市化水平预测
        7.1.1 关于贵阳市城市化水平的调整
        7.1.2 贵阳市城市化水平预测
    7.2 实现城市化预测目标的经济成本投资分析
        7.2.1 采用城市化狭义经济成本指标测算
        7.2.2 采用城市化广义经济成本指标测算
    7.3 贵阳市未来城市化进程的资金瓶颈
    7.4 实现城市化发展预测目标的对策分析
        7.4.1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城市建设多元筹资政策
        7.4.2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7.4.3 调整产业结构、适当增加私有经济的比例
        7.4.4 促进贵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
        7.4.5 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以降低城市化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水资源约束下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城市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依据与科学意义
        1.2.1 实现水资源与城市化的协调是推动区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2 水资源与城市化的协调问题是研究区规划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命题
        1.2.3 从资源约束角度研究水资源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尚显不足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资源与城市化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化过程关系研究
    2.2 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研究
    2.3 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过程耦合关系研究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2.4.1 研究的薄弱
        2.4.2 研究展望
第三章 水资源约束相关理论基础
    3.1 水资源约束力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3.1.1 水资源约束力概念
        3.1.2 水资源约束力的基本内涵
    3.2 水资源约束力研究的框架
    3.3 水资源约束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3.3.1 "木桶"理论与约束理论
        3.3.2 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理论
    3.4 影响水资源约束城市化的因素
        3.4.1 水资源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
        3.4.2 水资源质量
        3.4.3 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
        3.4.4 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
        3.4.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
        3.4.6 节水技术条件与用水习惯
        3.4.7 水资源管理制度
        3.4.8 影响水资源约束力的因素影响机理综合分析
    3.5 水资源约束城市化的变化规律
        3.5.1 水资源支撑力变化规律
        3.5.2 水资源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
        3.5.3 水资源约束力随城市化阶段变化的规律与机制
        3.5.4 水资源约束力变化规律与机制的现实解释
第四章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水资源系统分析
    4.1 甘肃段概况
    4.2 甘肃段水资源系统要素评价
        4.2.1 降雨
        4.2.2 地表径流
        4.2.3 地下水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水资源质量
    4.3 水资源禀赋城市比较
    4.4 水资源开发利用动态变化
    4.5 水资源可利用量丰富程度综合判定
第五章 甘肃段城市化发展动态监测
    5.1 甘肃段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判定
        5.1.1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定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5.1.3 甘肃段城市化发展判定结果
    5.2 甘肃段人口城市化发展动态变化
        5.2.1 各城市人口城市化发展动态变化
        5.2.2 各县区人口城市化发展动态变化
    5.3 人口城市化比较
第六章 水约束下的甘肃段城市化发展及空间格局
    6.1 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化发展演化
        6.1.1 水资源变迁与古城兴衰
        6.1.2 水资源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6.2 水约束下基于ESDA-GIS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分析
        6.2.1 EDAS分析方法简介
        6.2.2 水约束下的城市化空间格局
        6.2.3 水约束下的城镇体系特征
第七章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时空变化
    7.1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确定方法及分级
        7.1.1 用水总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对数约束模型
        7.1.2 相关系数法确定的水资源约束强度
        7.1.3 水资源约束强度分级
    7.2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二元指标测度
        7.2.1 水资源约束强度确定方法的调整
        7.2.2 用水结构信息熵
        7.2.3 二元测度结果分析
    7.3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7.3.1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指标
        7.3.2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模型
    7.4 数据来源
    7.5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7.5.1 水资源系统综合测度
        7.5.2 水资源系统综合测度结果及分析
        7.5.3 城市化系统综合测度的计算结果
        7.5.4 城市化系统综合测度结果及分析
        7.5.5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城市化发展综合分析
        7.5.6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
        7.5.7 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空间分异
    7.6 减缓水资源约束力的途径探讨
        7.6.1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7.6.2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7.6.3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7.6.4 合理配置水资源
        7.6.5 甘肃段水利工程配置水资源
第八章 水资源与城市化过程耦合的关联分析
    8.1 指标体系
    8.2 数据来源
    8.3 研究方法
        8.3.1 原始数据的无量刚化处理
        8.3.2 关联度模型
        8.3.3 耦合度模型
    8.4 结果分析
        8.4.1 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8.4.2 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的时空分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9.1.2 论文主要创新
    9.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内在规律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62-1911)[D]. 余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D]. 焦小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D]. 欧阳子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 赵祖伦.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 刘珺. 重庆大学, 2012(03)
  • [8]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D]. 董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9]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研究[D]. 高红艳. 西南大学, 2010(08)
  • [10]水资源约束下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城市化过程研究[D]. 高翔. 兰州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城镇化进程中的若干内在规律性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