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验电器原理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作志,常明泉[1](2021)在《例谈二维电路的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文中提出提出了二维电路的概念,即将金属箔胶带粘贴在物体表面,配合其他元件构成的电路,这种电路相较于一般的学生实验电路更具便捷性、操作性和开放性.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对中学物理的几类电学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增强实验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
韩思丹[2](2021)在《接触网中验电位置对电容型验电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出现的验电器无法准确验电的现象,以GSY-Ⅱ型27.5kV电容型验电器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仿真计算比较接触网中不同位置验电器的电容电流值和最小起动电流值,分析验电位置对验电器灵敏度的影响,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对现场检修作业具有指导作用,可有效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陈宗燕,张殷[3](2021)在《基于创新实验的教学设计——以“从闪电谈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科立志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基于创新实验教学案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为初三物理《从闪电谈起》。通过采用多个创新实验、自制教具融入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艾洁[4](2020)在《概念图模式对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等组实验法。为了探究概念图复习模式对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效果的影响,以“概念图”复习模式的文献研究为支撑,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选取重庆市某中学两个初三班级中各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学为教学复习的课题。实验前,采用前测试卷对两个班级进行前测,确保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质性;实验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概念图”复习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练习”的复习模式;实验结束后,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两个班的相关数据展开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调研:(1)为了解不同复习模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笔者分析两个对照班级在两种复习模式后的后期测试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后期测试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了分析;(2)为了解概念图复习模式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笔者将学生分为三种层次,并将后期测试的成绩作为检验变量,按层次分类,分别进行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3)为了解概念图复习模式对不同知识板块的影响,笔者对6个知识板块的得分情况进行ANOVA检验,比较不同知识板块复习前后的显着差异。综合上诉三个方面关于两种复习模式的调研结果,可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结论:(1)两种复习模式对学生知识掌握均呈有利的影响,但从数据分析来看,概念图复习模式优于传统复习模式;(2)概念图复习模式对三种层次的学生均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对自身知识掌握水平较差的这一类学生影响最明显;(3)不同知识板块中,概念图复习模式对基础概念这一板块的知识具有最显着的影响。由此可见,“概念图”模式对学生的物理复习的影响是有利的,且对各类学生、各个知识板块及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帮助。通过本研究取得的实践成果有:第一,设计出了在概念图复习模式下《电荷》、《电流》、《电阻》的复习详案及相应概念图。第二,总结出“概念图”复习模式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知识板块的不同影响。第三,笔者还根据现有的实验数据和经验,提出了对物理复习的具体建议:一是教师可合理利用概念图模式进行物理复习,提高效率;二是利用概念图模式复习前,一定要了解学情;三是根据学情及复习要求,往往需多种复习模式并举;四是应建立民主平等、有活力的复习课堂;五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需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六是学生自主活动时应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七是同时注意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晓东[5](2020)在《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文中指出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展开的一种全新的课程表现形式。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需要学生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是一门新的课程进入到初中学生的视野中,学生对物理产生很浓厚的兴趣的同时也难免会有一点惧怕。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积极性,还能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因此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大量的应用。但是由于微课的资源质量天差地别,种类纷繁复杂,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在应用微课时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在讲同一节课时使用的微课也多不一样。微课应用形式固然多样,但所应用的微课未必就是最恰当的,导致微课的应用效果也大相径庭。因此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应用微课。如何提高微课应用的效果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运用文献阅读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实验法对微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阅读阐述了微课的概念和特征,整理了微课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初中物理特征、微课的应用原则和模式。发现现在已有大量的对微课的研究,但对微课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微课应用在初中物理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其次通过对重庆两江新区全体物理教师共计50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实验学校,重庆为明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共计686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重庆两江新区初中生对微课应用到物理学习中的接受度很高,新区教师们也普遍认同微课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微课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对物理实验的帮助大并且能够改善物理习题教学。但微课也有很多局限性,存在教学目标单一,好的微课制作难度大,新区应用微课模式单一,初中学生专注能力较弱,减少了师生互动等问题。因此微课的应用有利有弊,并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应用应使用微课与传统课相结合的模式。最后通过对微课在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实验学校初三年级两个班为期一个月共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物理微课在导入新课,实验展示,知识点小结,课题知识延伸环节的应用实践以及对学生访谈得出,微课对物理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帮助程度不同,不同形式的微课对教学的帮助也大不相同,所以在选择微课的形式和难度上都应该慎重,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该选用不同难度的微课,对不同类型的物理课也应该选用不同方式的微课。因此建立完整的,成熟的微课体系成为微课建设的当务之急。
赵静[6](2020)在《初中物理试题命制讨论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物理作为全国高考的必选学科,意味着它在初中教育阶段越发重要。国内中考物理试题反映出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力求对初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素质,进行全面考查。而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命制模式的现状和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目的从仅仅传授知识,转移到强调过程与方法,把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目标。笔者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重庆中考物理试题有以下特点:试卷结构、分值、题型、题量、知识点分布比例均保持稳定,一般性知识考查稳中有变,试题信息量较大,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和区分度。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中,试题命制依然是悬而未决的难题。试题命制工作,要求命题教师不仅需要精准把握讲授的“知识”,还要能够掌控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需要习得的认知技能。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学派之一,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本杰明·布卢姆博士(Benjamin Bloom)为代表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理论,对我国的初中教育课程改革和试题命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美国最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认知维度的分类及解读,可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帮助。通过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进行解读和应用,命题者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这五个认知层次和内涵出发,能够有效探索初中阶段物理试题的命制操作技术。本文旨在从题型、考点分布、认知水平分布、知识种类分布几个层面分析梳理近几年的重庆中考物理试题,总结相应特点和规律,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就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相对滞后,人们对新课改效果存在的质疑和困惑进行讨论,并介绍了我们现实面临的试题命制技术问题。第二章:初中物理试卷命制理论研究。本章主要区分初中物理试题传统命制技术和当前主流技术的不同,对试题传统命制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说明,还穿插了对国内主流的初中物理试题命制思路的分析。第三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初中物理试题命制的指导意义。本章主要分析了芝加哥大学本杰明·布卢姆博士的认知目标理论,阐述和系统解释其关于教育理论的目标分类法,并对其理论应用于试题命制的工作进行了功能性说明。第四章:基于布卢姆目标分类的命题关键技术。本章综合物理学科知识特点,以及布鲁姆对认知过程的分类,将认知维度的定位分为七个层次:了解、理解、应用、操作、预测、设计和评价。确定了各层次来源和各层次的细化及表征方式对重庆市以中考为导向的初中物理试题命制技术进行了探析,还简述了笔者在初中物理命制试题实践中的个性化思路。
陈悦[7](2019)在《高中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高效直观的实验既能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性能良好的实验仪器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但实验仪器落后、实验效果不佳是目前我国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理教学工作的进行。为解决物理实验仪器落后、实验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高中物理电学、力学和光学中四项实验为案例,包括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进验电器、利用钕磁铁改进直流电动机、利用半导体激光器改进光的干涉衍射实验、利用Tracker软件改进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提供了高中物理实验仪器创新性改进的有效方法,对未来开发出更多低成本、高质量的物理实验仪器,以及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教育理论基础,实验仪器改进的要求与途径。第三部分为实验仪器的改进案例,对仪器进行现代化改进,给出改进思路、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为实验仪器改进的研究价值与展望,以及对仪器改进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说明。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望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刘云华[8](2019)在《10kV组合式验电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验电器作为电力检修作业中常用的安全设备,用于检验设备的带电状态,当设备带电,给检修人员提示信号以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当前电力检修行业应用最广泛的验电设备是接触式验电器,传统电容型接触式验电器的原理与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验电盲区的存在、接触验电存在触电危险、检测距离有限等。因此,研究一种接触式验电和非接触式验电相结合的验电器不仅能够解决接触式验电盲区问题,还能减少触电风险,增长检测距离,对现场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更好的保障,具有很实用的研究价值。论文首先分析接触式验电原理,在确定接触式验电基于杂散电容分压的理论后,根据接触式验电原理设计接触测量探头,并分别利用理论推导和Maxwell仿真得到杂散电容的大小;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非接触式验电采用平板电容型电场传感器,通过对电场传感器理论分析,证明待测场强与电场传感器感应电压具有一定比例关系,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电场传感器;同时对几种常见输电线路模型进行电场仿真,分析电场的分布规律,并通过仿真验证电场传感器在多种验电环境下的可行性与抗扰性;进行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的设计,完成硬件实物的制作与系统调试。信号调理电路中接触探头输出信号经耐压限流、电流缩放、滤波处理等一系列调理,电场传感器输出信号经分压、电压跟随、滤波和精密整流调理,调理后的信号输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通过软件程序对两路信号进行逻辑判断,最终输出报警信号,提示验电检修人员。此外单片机通过蓝牙模块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手机App,监护人员通过手机App的显示结果及时提醒检修人员,进一步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为验证所设计验电器实际工作效果,进行三组实验,包括模拟测试实验、高压实验及电磁兼容实验。模拟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非接触式信号调理电路线性度良好,调理电路输入与输出比值恒定在6.2,测量值与信号源实际值误差低于0.9%,接触式实验进行20组,成功率达100%。高压实验结果表明非接触式验电在安全距离0.7m处能及时报警,越靠近带电设备时报警频率越高,达到对现场检修人员的警示作用。接触式验电的起动电压在34kV之间,满足标准《DL/740-2000电容型验电器》中起动电压在0.15UN0.4UN之间的规定。电磁兼容实验结果表明验电器满足相关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实验均达到等级A,即性能正常,通过相关实验测试。综上,所设计的组合式10kV验电器已经达到预期的目的与要求。
吴龙锋,黄胜,胡礼军,刘庭,雷兴列,李姗姗,熊斌宇[9](2018)在《高压验电器的研究综述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压验电器作为输电线路、电气设备检修验电必不可缺的测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于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电力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各类传统高压验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电容型验电器的改进研究,分析了现有改进方法的关键点和实用性,介绍了新型验电器的研制思路与研究现状,论述了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了高压验电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李姗姗[10](2017)在《220kV电容型高压验电器启动电压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高压交流验电器是检测电力设备是否带电的专用电力安全工器具,其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检修作业人员对设备状态的判断,对于保障电网设备、人身安全、规范电力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具有重要意义。验电器在分裂导线、均压环、连接线夹、防震锤等部位验电时存在验电盲区,同一电压等级中多分裂导线的验电盲区更广,采用电容型验电器难以准确反映实际现场情况。另一方面,验电器在验电过程中存在待测设备不带电却因周围设备的同向干扰误报警情况。针对上述缺陷,本文开展了基于验电器内部结构和外部电场环境的验电器启动电压影响因素研究,以期探索合理的验电器启动电压阈值,总结验电改进措施。首先,本文研究了验电器内部的模块组成与功能原理,基于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仿真分析了验电器启动与否内部数字电路的动作情况,确定了验电器启动所需的最小内部信号电压和最小启动电流,为判断多影响因素下验电器的启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从电场角度分析了验电器PCB板上的内部信号感应电压与测量位置、导线分裂数、验电器切入角、塔型、金具等因素的关系,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220kV多分裂线路进行1:1三维仿真建模,分析了杆塔及分裂导线周围的电场分布特点,研究了验电器对线路周围空间电场分布的畸变作用,量化比较了测量位置、导线分裂数、切入角等因素对验电器启动电压的影响程度,确定了接触电极增设延长段的长度范围。此外,本文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常规220kV同塔双回线路和500kV/220kV同塔四回混压并架线路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同塔多回线路随线路长度和输送功率变化在停运线路产生的感应电压特性,提出了合理的启动电压范围,以防止因感应电压或干扰电场造成验电器误报警。最后,在原有高压验电器的基础上研究了提高验电灵敏性的改进方案,提出了延长接触电极(Y型)、调整内部工作电路等改进措施,在中国电科院高压所开展了改进验电器的应用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并针对验电盲区问题以及验电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验电器使用规范建议。
二、验电器原理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验电器原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例谈二维电路的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电路及其特点 |
1.1 二维电路的界定 |
1.2 二维电路的特点 |
2 二维电路的3类电学实验设计 |
2.1 电路类实验 |
2.2 电磁类实验 |
2.3 静电类实验 |
3 二维电路的应用价值与教学建议 |
3.1 情境性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3.2 操作性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
3.3 开放性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2)接触网中验电位置对电容型验电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容型验电器工作原理 |
2 验电器最小起动电流 |
3 不同位置验电的仿真分析 |
3.1 位置1 |
3.2 位置2 |
3.3 位置3 |
3.4 位置4 |
3.5 位置5 |
3.6 仿真结果分析 |
4 现场试验 |
5 结束语 |
(4)概念图模式对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现状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4 研究的假设 |
1.5 概念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1 国外对概念图的研究 |
1.5.2 国内对概念图的研究 |
1.5.3 研究的不足 |
2 概念图的理论研究 |
2.1 概念图的历史背景 |
2.2 概念图的构成 |
2.2.1 概念图四要素 |
2.2.2 概念图的组织结构 |
2.3 概念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
3 概念图的实践研究 |
3.1 研究内容分析 |
3.1.1 章节内容分析 |
3.1.2 学情分析 |
3.1.3 原有模式分析 |
3.2 运用概念图教学实际案例 |
3.2.1 “电荷”复习课教学设计 |
3.2.2 “电流”复习课教学设计 |
3.2.3 “电阻”复习课教学设计 |
3.3 利用概念图解决具体问题 |
4 两种复习模式的比较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实验过程 |
4.3 前测试卷分析 |
4.3.1 前后测试卷的测量学指标 |
4.3.2 前测试卷的区分度 |
4.3.3 两样本班级的初始情况 |
4.4 数据分析 |
4.4.1 不同复习模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 |
4.4.2 概念图复习模式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 |
4.4.3 概念图复习模式对不同知识板块的影响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对物理复习提出建议 |
5.3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前测题(共 25 分) |
附录B 后测题(25 分) |
致谢 |
(5)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微课的概念与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3 初中物理特征 |
3.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的原则与模式分类 |
3.1 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的原则 |
3.2 初中物理微课模式分类 |
4.重庆两江新区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目的和方法 |
4.2 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
4.3 重庆两江新区初中物理教师微课应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4 重庆两江新区初中学生对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5 重庆两江新区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
5.初中物理微课应用实践 |
5.1 设计过程 |
5.2 具体实施情况 |
5.3 结论与分析 |
5.4 微课应用于两江新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反思及处理办法 |
6.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研究问卷(教师版) |
附录B: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研究问卷(学生版) |
附录C:两班八年级下期期末测试成绩 |
附录D:两班第十四章测试成绩 |
(6)初中物理试题命制讨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和实施路径 |
2.初中物理试卷命制的理论研究 |
2.1 测验 |
2.2 测量学基础 |
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初中物理试题命制的启示 |
3.1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简述 |
3.2 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解读我国的课程标准 |
3.3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初中物理试题命制的启示 |
4.基于布卢姆目标分类的命题关键技术 |
4.1 明确试卷命制的测量目地 |
4.2 建构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框架 |
4.3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教育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表象理论 |
4.表象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基本要求 |
1.符合科学性原则 |
2.符合直观性原则 |
3.符合实用性原则 |
4.符合安全性原则 |
(三)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基本途径 |
1.仿制或设计代用仪器 |
2.改进原有仪器的性能 |
3.研制新仪器,开发新实验 |
二、高中物理实验仪器改进案例 |
(一)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仪器改进案例 |
1.静电学问题—验电器的改造及应用 |
2.电磁学课题—直流电动机的改造 |
(二)高中物理光学实验仪器改进案例 |
1.使用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的衍射实验 |
2.使用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的干涉实验 |
(三)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仪器改进案例 |
1.利用Tracker软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2.Tracker软件应用说明 |
三、实验仪器改进的研究价值与展望 |
(一)实验仪器改进的作用 |
1.增强实验教学时效性 |
2.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5.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
(二)实验仪器改进对师生的建议 |
1.提高教师自制实验仪器的技能 |
2.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意识 |
(三)实验仪器改进思路的延拓和展望 |
(四)实验仪器改进有待解决的问题 |
1.“黑盒”问题 |
2.误差和过灵敏问题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10kV组合式验电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验电器种类及优缺点分析 |
1.2.1 接触式验电器 |
1.2.2 非接触式验电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 组合式验电工作原理分析 |
2.1 接触式验电工作原理 |
2.1.1 接触式验电原理分析 |
2.1.2 接触探头设计 |
2.1.3 杂散电容理论推导及验证 |
2.2 非接触式验电工作原理 |
2.2.1 场强与电压关系的分析 |
2.2.2 感应电压的理论推导 |
2.2.3 电场传感器设计 |
2.3 输电线路下电场分布与仿真 |
2.3.1 仿真模型简化 |
2.3.2 不同输电线路模型下电场分布 |
2.3.3 电场分布规律 |
2.4 非接触式电场传感器的抗干扰性分析 |
2.4.1 某相断电的影响 |
2.4.2 同杆架设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验电器的硬件结构设计 |
3.1 总体框架确定 |
3.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2.1 接触式验电信号调理电路 |
3.2.2 非接触式验电信号调理电路 |
3.3 自检电路设计 |
3.4 处理器电路设计 |
3.5 电磁兼容设计 |
3.6 验电器外壳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验电器的软件程序设计 |
4.1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1.1 自检程序模块 |
4.1.2 数据采样模块 |
4.1.3 数据处理输出模块 |
4.2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4.2.1 手机UI界面 |
4.2.2 蓝牙通信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数据分析 |
5.1 模拟测试实验 |
5.1.1 非接触式验电模拟测试实验 |
5.1.2 接触式验电模拟测试实验 |
5.2 实际高压环境下实验 |
5.2.1 高压实验平台 |
5.2.2 非接触式验电实验 |
5.2.3 接触式验电实验 |
5.3 电磁兼容实验 |
5.3.1 直接放电实验 |
5.3.2 间接放电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220kV电容型高压验电器启动电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 |
1.3 验电器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压电容型验电器检测原理及工作特性 |
2.1 高压电容型验电器工作原理 |
2.1.1 验电器基本结构 |
2.1.2 工作过程分解 |
2.1.3 组成模块分析 |
2.2 220kV验电器电路工作特性 |
2.2.1 验电器内部电路模型 |
2.2.2 验电器启动特性 |
2.2.3 验电器未启动特性 |
2.2.4 启动电流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电容型验电器启动电压影响因素研究 |
3.1 启动电压影响因素探究 |
3.1.1 验电盲区现象 |
3.1.2 现场测试情况 |
3.1.3 可能影响因素 |
3.2 杆塔和导线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
3.2.1 杆塔电场分布特点 |
3.2.2 导线电场分布特点 |
3.3 验电器感应信号电压仿真分析 |
3.3.1 测量位置对感应信号电压的影响 |
3.3.2 验电切入角对感应信号电压的影响 |
3.3.3 导线分裂数对感应信号电压的影响 |
3.3.4 防振锤对感应信号电压的影响 |
3.3.5 验电器接触电极长度对感应信号电压的影响 |
3.3.6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容型验电器启动电压阈值研究 |
4.1 同塔多回线路感应电压计算原理 |
4.2 220kV检修线路感应电压分析 |
4.2.1 线路长度对检修线路感应电压的影响 |
4.2.2 输送功率对检修线路感应电压的影响 |
4.3 同塔混压线路感应电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提高验电器可靠性措施及试验验证 |
5.1 验电器改进方案 |
5.1.1 增设接触电极延长段 |
5.1.2 调整内部工作电路 |
5.2 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
5.3 试验验证 |
5.3.1 启动电压测量试验 |
5.3.2 验电器改进试验 |
5.4 提高验电可靠性的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验电器原理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例谈二维电路的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J]. 刘作志,常明泉. 物理通报, 2021(11)
- [2]接触网中验电位置对电容型验电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J]. 韩思丹. 电气应用, 2021(09)
- [3]基于创新实验的教学设计——以“从闪电谈起”为例[J]. 陈宗燕,张殷. 广西物理, 2021(01)
- [4]概念图模式对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艾洁.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4)
- [5]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D]. 王晓东. 西南大学, 2020(01)
- [6]初中物理试题命制讨论与研究[D]. 赵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7]高中物理实验仪器改进的案例研究[D]. 陈悦. 鞍山师范学院, 2019(01)
- [8]10kV组合式验电器的设计与实现[D]. 刘云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高压验电器的研究综述及展望[J]. 吴龙锋,黄胜,胡礼军,刘庭,雷兴列,李姗姗,熊斌宇. 智慧电力, 2018(06)
- [10]220kV电容型高压验电器启动电压特性研究[D]. 李姗姗. 武汉大学, 2017(08)